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1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开放经济条件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受国际贸易影响愈加明显,作为口粮之一的大米价格剧烈变动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持久-短暂模型(P-T模型)对大米主产国中国、美国、泰国三国大米市场高中低三级大米价格变化的共有因子进行了分析,探索价格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际大米价格间的互动性对我国粮食安全冲击较大,表现为国际大米价格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的大米价格,其中,中低端大米市场受到的冲击最大,而我国大米价格对国际高端大米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相比之下,泰国大米市场受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对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最大;美国大米市场受到国际米价波动的影响也不显著,受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充分应用进口配额调控机制并借鉴粮食强国的生产加工和期货市场经验,不断增强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粮食安全;大米价格;持久-短暂模型;共同因子;互动性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0.023

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引发的缺粮危机和气候异常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出现,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推高,波动幅度日益增大[1],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将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最重要、最基本的主粮保障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就是要在数量上实现主粮小麦和大米的98%自给率,在当前国内小麦和大米生产受到耕地约束、水资源紧张、生产收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进口可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提升我国粮食安全。

然而大米作为中国2/3人口的口粮,价格波动一直较大,价格的变异系数将近小麦和玉米的两倍。主要原因是2011年以来,我国大米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12年大米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36万t,成为世界第二大米进口国。对世界大米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使得国际间价格传递对我国的影响变大,而全球大米交易过度集中于少数几个生产国[2]使得大米贸易的世界市场被这些主产国左右[3]。出口国的贸易政策随时会影响到全球米价的波动,届时势必波及我国的大米价格,影响口粮安全。因此掌握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变动和传导规律,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通过国际间大米价格互动机制来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借助持久-短暂(P-T模型)对国际和国内大米市场的互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稳定国内大米价格、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1 文献回顾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粮食安全问题会通过贸易机制影响其他国家,价格起到传导作用。价格一旦不能正确有效地传递出市场供需信号,将带来市场资源配置的无效性和投机活动的增加,从而引致极端的粮食价格和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正因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粮食安全专家小组在2010年末确立了探索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并以此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时任G-20集团负责人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也宣称将在其任期内把粮食价格波动作为执政的最高任务,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努力[4]

大米市场间的价格互动关系最早由雷尔(Lele)[5]研究,他用市场整合的概念解释了不同的农产品市场间的联系。此后学者们对大米市场整合进行了研究,Ravallion运用动态回归分析检测了后独立时期孟加拉国国内大米市场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大部分市场表现出长期整合关系,但短期内市场分割明显[6]

Alexander和Wyeth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检验,检验了印度尼西亚国内大米市场的整合关系并得出大米的供给方对整个市场价格的形成起到主要作用,这种趋势在短期整合市场并不显著[7]。查贵庭和王凯运用协整理论证明我国主要的大米(粳米、籼米)市场都存在整合关系,价格变化表现出“销区市场影响着产区”特点[8]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与各国大米市场在价格上存在传递效应,并对国内粮食安全产生影响。Dawe通过计算2003年到2007年国际米价和国内米价的累积变化,分析了国际米价对亚洲七国米价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国际米价上涨提高了亚洲各国的米价,虽然价格上升幅度为10%-20%,但仍对国内贫困家庭的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9]。孙林以大米为例运用Engle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证明大米主产国价格对国际米价有显著影响,其中主产国出口限制政策在短期内推动国际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对中国而言单纯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将不利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10]。王孝松以大米为例,运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由于贸易的存在,在长期和短期内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需要通过补贴和储备等手段削弱其对国内粮食安全的影响[11]。潘苏以大米为例运用VECM模型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得出政府政策的控制使得长期内大米国际和国内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米价对国内米价的影响也较小的结论[12]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对世界大米市场的整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大米市场整合、价格在不同市场间的传导以及内在的影响程度,但就价格间互动对国内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探讨国际价格互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进而研究价格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是准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变化,实现当前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

2 中、美、泰的大米生产、存储和贸易

2.1 中国大米的生产、存储和贸易

中国是大米的主要生产国,2012-2013年全国大米产量达14 330万t,占全球产量的30%。长期以来我国大米保持着较大的库存量,2007-2008年中国大米存储量占全球大米库存量的53%,2004年到2009年中国大米期末库存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从 45%增加至55%,是其他国家库存水平总和的三倍。2012年我国期末库存达4 500万t,占全球的43%。

但同时我国也是大米消费大国,2012/2013年消费量达到14 400万t,供求总体保持紧平衡的态势[13]。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国内农业成本的提高,中国大米贸易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的趋势逐渐明显。加入WTO初期,我国大米进口量仅有25万t,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比例不足1%,而到了2012 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已经达到 236.7万t,占全球贸易量的比例达到6.6%。进口量逐渐增加使我国与世界大米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一旦出口国遭遇减产或因限制出口的政策而减少贸易,势必会通过价格的波动传导到我国的大米市场,引起供给恐慌,影响口粮安全的保障。

一直以来泰国都是我国主要的大米进口国,从2003年到2011年进口量均维持在30万t以上,占中国大米进口总量的90%,尤其是高品质的泰国香米是中国大米市场的主要进口产品。美国市场作为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进口国的重要补充,其作用也日益显现,2012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精米260万t,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t大幅增长。由于国家间粮食安全问题通过贸易以价格进行传导,分析中国的主要大米贸易国泰国和美国的大米生产、存储和贸易情况有利于价格互动的分析。

2.2 泰国大米的生产、存储和贸易

泰国是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自2000年以来,泰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保持在1 000万hm2左右,年产量高达2 000万t以上,2012年大米产量达到2 430万t。近两年泰国大米的库存量增长迅速,2012-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1 160万t,供应能力远超国内需求,因此,泰国政府加大出口的补贴力度以鼓励大米出口。目前泰国大米约有一半用于出口,并且连续31年保持世界大米出口“领头羊”的位置。泰国大米的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其中,亚洲和非洲是其主要的出口地,中国和美国是其主要的出口国,从2003年开始泰国每年向美国出口大米达30万t以上,占美国全年大米进口量的60%。

泰国大米是世界大米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国际大米价格受泰国政府收储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旦泰国缩减了世界市场的供应量就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出现。因此许多学者认为2007/2008年的世界性的大米危机,并不是由于大米的减产和低存储量,主要是由于泰国等国家实行了限制出口的贸易政策[14]

2.3 美国大米的生产、存储和贸易

美国是美洲地区主要的大米生产国,2012-2013年美国大米产量1.995亿英担,约合1 014万t,占北美洲大米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美国也保持了较高的大米库存水平,2009-2010年美国大米期末库存为3 980万英担,约202万t,占当年消费总量的30%。

美国大米产量的一半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近年来全球对美国大米需求增强,其出口市场由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逐步扩展到欧洲、日本、中东以及撒哈拉非洲。2013美国加快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谈判进程,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并加紧向亚洲出口大米,同时为从泰国、越南等国家进口大米提供便利。目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米量逐渐增加,2010年进口量到达430万t,而随着贸易政策的不断升级以及泰国、越南和印度等国限制出口政策的实施,美国作为国际大米市场的有力补充,其竞争力和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增强。

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本文沿用市场整合的思路,运用持久—短暂(PT)模型研究中国、泰国和美国大米价格的互动性,分析不同大米市场对整体价格共同因子的贡献度以及价格共同因子对不同市场长期趋势的影响程度。Gonzalo和Granger(1995)提出的pt分解的方法是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得到的,它使用Johansen检验代替EngleGranger检验从而克服了Ravallion模型假设的限制,可以用于多个市场整合关系的判断。在Johansen检验的基础上,找到协整价格序列的共同因子,并将时间序列分解成传递不同信息的两个分量——持久分量和短暂分量,借以分析趋势行为和周期行为。由于不同档次的大米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不同,高端大米的进口配额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小,可以缓解我国大米市场供给压力、完善市场结构,而低端大米对国内市场冲击很大,因此本文将选择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大米品种进行研究。

3.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wind数据库中中国、泰国和美国高中低档各三种大米2002年8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由于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为方便研究分析,本文使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月度汇率数据进行换算,统一使用人民币标价。在大米等级的划分标准上,各国也有所区别,尤其是中国的指标相对较少,导致大米分级比较粗糙,增加了横向比较的难度,在此按照国际通用的粒形、研磨程度和碎米率标准将各国的大米分为A级、B级、C级三个档次。

从粒形看,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将稻谷按不同的粒型分为超长粒稻、长粒稻、中粒稻和短粒稻,国际优质大米平均为7.2 mm,据此划分,泰国一类米和二类米(粒长大于6.6 mm)以及美国的中长米都是优质粒型,中国大米粒长相对较短,优质精米平均为6.8 mm,因此并不以此为主要标准,而是按粒质和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籼糯米和粳糯米。

我国大米以精碾程度为主要指标将大米分为碾磨、精碾、适度精碾和普碾四个等级,除美国大米没有特碾等级外,此标准在三个国家的大米品种间实现了较好的对应,中国标一米、美国的碾磨大米和泰国的100%B级都属于同一级别的精碾大米。

以碎米率为分级依据比较合理,国外大都以含碎作为主要指标划分大米等级[15],虽然不同国家标准不同,但可以实现较好的对应。中国大米标一含碎15%,标二含碎25%;泰国一级大米含碎5%,如100% B级的碎米率为4.5 %,二级大米的含碎率低于10%,如5%碎粒的碎米率低于7%;美国一级含碎为4%,二级为7%,三级为15%。

根据上述指标,本文选出A级、B级和C级三类大米与泰国和美国进行对应,其中A级大米是中国标一早粳米、泰国100% B级和美国南方碾磨中粒米;B级大米是中国标二晚粳米、泰国5%破碎率和南方碾磨长粒米;C级大米是中国标一早籼米、泰国5%蒸谷米和美国南方未碾磨长粒米。

3.2 实证检验

按照Gonzalo和Granger的PT理论,首先需要对这些大米价格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至表2。平稳性检验需要首先对各价格序列进行对数转化。表2的原假设是指:大米价格序列的协整关系可能为1-5种形式中的一个,检验结果表明,A级、B级和C级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1个协整关系,符合Gonzalo和Granger提出的PT理论的要求,另外根据AIC和SC准则,A级、B级和C级均应该选择无附加项且无截距和线性趋势的模型。

3.2.1 泰国、美国和中国的A级大米的共同因子和持久、短暂分量

综上可知, A级大米价格共同因子中,泰国影响最大,美国次之,中国最小;B级和C级大米价格共同因子中,中国影响最大,泰国次之,美国最小。但从持久分量分析各国受共同价格的影响情况看,A级大米中,美国受影响最大,中国次之,泰国最小;B级和C级大米价格中,中国最大,美国次之,泰国最小。

3.3 结果分析

通过图1大米价格的共同趋势P和实际价格波动X的对比,以及中、美、泰三国大米价格共同因子和持久、短暂分量的分解,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就不同等级的大米而言,A级大米价格与价格共同趋势最为接近,这说明三级大米中,A级大米价格最容易受到共同趋势的影响。同时,三国的A、B、C三级大米价格对整体价格共同因子均有显著影响。其中A级大米整体价格形成受到泰国影响最大,美国次之,中国最小;B级和C级大米价格受到中国影响最大,泰国次之,美国最小。

就不同国家而言,中国三级大米价格的共同趋势与实际价格最为接近,多数情况下重合度较高,这与中国大米持久分量的绝对值最大、短暂份额非常小有关。因此,中国大米市场最容易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尤其是B、C级大米市场,受国际价格影响更加明显。当国际米价上涨时,中国B、C级大米价格成倍上涨,涨幅大大高于国际价格,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泰国的三类大米共同趋势与实际价格只在少部分月份重合度高,大部分月份里面不重合,在持久分量方面,只有A级大米价格受共同因子的正向影响。这明说国际价格上升会引发泰国A级大米价格上涨但上涨幅度小于国际价格的涨幅,而泰国对共同因子的影响力最大,对国际价格的主导性更强。美国三类大米的共同趋势与实际价格重合度更低,就持久短暂分解的结

果看,持久分量对A级大米的作用更强,而短暂分量如天气、气候、期货等非价格变量对于美国各级大米实际价格的影响更大。这说明美国A级大米市场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较大,涨幅高于国际价格的变动,但美国大米市场可以通过更多非价格因素调节国际价格的冲击。

4 结论与建议

在全球贸易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数量特征通过价格间的传导得到反映。通过分析大米主要贸易国中国、美国和泰国三种档次的大米价格间的互动性,发现国际大米价格的波动显著影响中国大米价格的稳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产生影响。在中低端的大米市场,我国米价波动幅度超过国际米价的波动幅度,通过价格的传导对中国大米市场的冲击很大,不利于口粮安全的保障。虽然中国大米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日益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大米市场,但是相对泰国和美国,仍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泰国大米市场由于较好的实现了自给,并实施了务实的大米政策,受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美

国大米市场受到国际米价波动的影响也不显著,受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大。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保障核心粮食产品的自给率,实现口粮作物大米和小麦的绝对自给。严格执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首先,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其次,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再次,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落实惠农政策、建立各项补贴的长效机制,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助等扶持政策。最后,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的速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加大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生产效率。

第二,加快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过开拓全球农业市场,改善全球粮食贸易关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粮食的充足供给。首先,积极寻求区域范围内的合作,在区域合作框架基础上建立约束粮食出口限制的机制,建设共同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安全预警机制[16],以应对全球性的粮食价格波动问题。其次,完善同南美洲等主要粮食生产国的贸易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谋求

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最后,提升中国在非洲、黑海等国

家和地区种粮的技术投入,开辟粮食运回国内的绿色通道,缓解国内粮食供给的压力。

第三,借鉴粮食强国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提升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粮食的生产和加工领域,借鉴泰国大米的质量管理经验,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精良化加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推广,稳定地提升产能与利润,增强我国粮食产品在全球高端市场上的影响力。在管理领域借鉴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风险的经验,大力发展电子交易和农产品信息服务,通过套期保值来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第四,加强对进口大米的调控,调整进口大米的配额。进口应以高端大米为主,控制低端大米的进口数量,减少或避免低端大米对市场的冲击。同时,严厉打击大米走私行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编辑:尹建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季焜,杨军,仇焕广.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3:4-8.[Huang Jikun, Yang Jun, Qiu Huanguang.National Food Security Strategy and Policy in the New Period[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2,3:4-8.]

[2]Timmer C P.Rice Price Formation in the Short Run and the Long Run: The Role of Market Structure in Explaining Volatility[R].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2009,(172).

[3]Slayton T.Rice Crisis Forensics: How Asian Governments Carelessly Set the World Rice Market on Fire[R].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2009,(163).

[4]Bellemare M F.Rising Food Prices, Food Price Volatility, and Political Unrest.MPRA Paper,2011,(6):4-5.

[5]Lele U J.Market Integration: A Study of Sorghum Prices in Western India[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67, 49:147-159.

[6]Ravallion M.Testing Market Integr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6, 68 :102-109.

[7]Alexander C, Wyeth J.Cointegration and Market Integration: An Application to the Indonesian Rice Market[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30(2):303-328.

[8]查贵庭,王凯.近年来国内主要大米市场协整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5):34-37.[Zha Guiting, Wang kai.Chinese Rice Market Cointegration Study in Recent Years[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06,(5):34-37.]

[9]Dawe D.Have Recent Increases in International Cereal Prices Been Transmitted to Domestic Economies? The Experience in Seven Large Asian Countries[R].ESA,2008,(3).

[10]孙林.粮食主产国出口限制是否推动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以大米为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9):86-91.[Sun Lin.Whether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Countries’ Export Restrictions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rice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ice.Chinese Rural Economy,2011,(9):86-91.]

[11]王孝松,谢申祥.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J].经济研究, 2012,(3):141-149.[Wand Xiaosong, Xie Shenxiang.How Do Prices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ffect Pric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2,(3):141-149.]

[12]潘苏,熊启泉.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传递效应研究:以大米、小麦和玉米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 2011,(10):4-8.[Pan Su, Xiong Qiquan.Price Transmission from International Grain to Domestic Grain: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of Rice, Wheat and Cor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2011,(10):4-8.]

[13]美国农业部,国外农业信息服务[EB/OL].2013. http://apps. fas. usda. gov/psdonline/psd Query. aspx.[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EB/OL].2013. http://apps. fas. usda. gov/psdonline/psd Query. aspx.]

[14]Shikha J, Kensuke K.Exogenous Shocks, Policy Responses and Stability: Some Evidence from the Global Rice Market[J].Food Secur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Key Policy Issues and Options,2012,9:17-18.

[15]马雷,张洪程,戴其根,等.中外大米品质标准比较与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3,(5):8-10.[Ma Lei, Zhang Hongcheng, Dai Qigen, et al.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of Standards for White Rice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3,(5):8-10.]

[16]孙林,唐锋.粮食出口限制、粮食安全与区域合作框架下的约束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12,(10): 31-32.[Sun Lin, Tang Feng.Food Export Restriction, Food Safety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Binding Mechanism[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2012,(10): 31-32.]

Interac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Price for Rice and the Study on Food Security

ZHANG Jing1 ZHOU Haichuan2

(1.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China )

Key words food security; rice price; permanenttransitory model; common factors; interaction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全球贸易中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障碍。一些国家和地区转向采用更具隐蔽性、针对性和表面合法性的新贸易壁垒,使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随着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今后中国不得不直面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反倾销 争端解决

一、中国贸易摩擦现状

自我国出口的铜版纸、服装等产品相继遭到贸易救济调查。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不少专家在去年做出的“2010年我国产品将遭遇更多贸易壁垒”的预测已成真,而作为我国出口主力产品,纺织、服装等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贸易调查步入“全球化”,中国企业如何破解困局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危机导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加剧

相对美国、欧盟等热衷于调查我国产品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危机让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救济调查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国去年便曾破纪录地对我国发起多起调查,据世贸组织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报告说,2009年中国和阿根廷的双边贸易额为88.29亿美元,和2008年相比下降了35.8%。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农产品(14.91,0.00,0.00%)出口目的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阿根廷对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被认为是造成去年中阿双边贸易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发达经济体频繁“出手”

除了阿根廷,上周欧盟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将在未来15个月内对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本月初,美国方面曾表示,要对中国内地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反倾销税。

(三)出口主力产品成重灾区

去年曾有不少专家认为,尽管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但中国产品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近期新提起的贸易案需要调查的是去年的情况,因此尽管去年我国某些产品出口没有增长或者增速较慢,但如果对方的国内生产数量增长得更慢,相对来看,他们仍然可以提起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屠新泉认为,如果发起国去年的经济形势比较差,今年就会频繁发起调查。

从另一方面看,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不仅是中国出口主力,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全力发展的产业,因此这类产品出口国外很容易与当地产品发生冲突。与此同时,许多产品在被欧美国家挡在门外后,又集中将市场转向发展中国家。随着今年这些国家经济转好,生产恢复,这也将成为我国产品“被调查”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

首先,贸易摩擦将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更多的国家将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借口,以偏概全、夸大事实,对我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成为影响我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知识产权、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其次,我国遭遇反补贴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将继续增加,反补贴案仍为未来两年的焦点。肖鹞飞认为,与反倾销调查以企业为主要目标不同,反补贴调查的對象包括政府和企业,且主要矛头指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项目一旦被认定为补贴,就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运用产生负面影响。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往往会成为后续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从而诱发更多反补贴调查。

再次,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另外,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一些东欧、拉美国家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同样以制造业为主,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缺少互补性,其国内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容易受我国产品冲击。

三、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越演愈烈的贸易保卫战

(一)认真分析中国对外贸易频繁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虽然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使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使全世界的总体福利得到提高,但独立的民族国家在参与经济贸易往来时,首要目标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WTO的协调与约束下,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始终存在,并时有抬头甚至呈加剧之势。

(2)一些国家对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担忧。过去的几年里,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较为疲软的状态,虽然从2003年底开始了非常缓慢的复苏,但在全球需求不能迅速提高,各国对外出口增长幅度较低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势必影响到现有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给一些国家传统出口结构带来竞争压力。

(3)WTO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为协调各成员方的利益,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的过分冲击,WTO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使缔约国能够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工业的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理由暂停、修改或撤消WTO的各项义务。但由于WTO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过于模糊、存在漏洞,使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同时,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相对于GATT时期的争端解决机制已有很大改进,但仍有不足之处。

2.内部原因

(1)外贸结构的不合理。首先,出口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中国出口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都已进入产品成熟期,市场上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竞争。由于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此类产品的大量出口只会导致价格的不断下降,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

(2)外贸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由于产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同质性替代性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习惯于采取传统的单一价格竞争。这种低价出口和出口的无序增长往往授人以柄,引发国外对华频频发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进口限制措施。此外,中国政府对出口贸易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出口规模约束、出口市场选择与划分等一系列环节上的管理、协调弱化,行业协会的功能尚未健全,对“违规”企业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加之一些部门盲目鼓励出口创汇,出口秩序混乱的现象恶化,增大了贸易摩擦的几率。

(3)入世不利条款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虽然可以借助多边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但由于中国在入世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条款”等不利条款,而这些承诺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使得中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时,中国政府和出口企业仍处于不利地位。

(二)中国应当采取的态度和措施

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摩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越来越多的 出口产品收到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制约和惩罚,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的受害国。这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有密切关系。

地段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的成本优势和产品价格优势生存;技术含量少、企业资金规模要求不高。因而,企业的进入壁垒低、退出成本也低,产品可替代性强。如果对中国产品实行贸易制裁,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可以很快在其他国家找到替代中国的产品;如果中国的成本优势削弱,投资者可以迅速转移投资,撤离中国市场,在其他低成本地区生产,然后进口以满足过呗市场需求。这样,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制裁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代价较低,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才会越来越盛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应对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面对的长期战略性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不可能永远在低端的制造业上分享微薄的利润,必须调整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谋求进入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参考文献:

[1]赵阳,刘阳.再论中国崛起之“国际贸易摩擦时代”.国际经济评论.2005(2).

[2]秦法萍.试析中国面临的国经摩擦及应对措施.生产力研究. 2006(2).

[3]吕中军.中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之思考.生产力研究.2007(1).

[4]华慧婷.浅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商业经济.2007 (5).

[5]胡齐.中外贸易摩擦.研究探讨.2007(2).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各国的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也日益突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不仅面临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合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特点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对外贸易模式转变的策略,以期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自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1985年T?莱维最早提出“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一)贸易呈现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生产迅速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三)资本逐渐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四)科技日趋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既有机会,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一)机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21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拥有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契机,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这样的成就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数量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密切联系。正是通过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中国才从世界经济市场中获得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同时,为了迎接国际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技术都有着严格的国际标准,中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内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引入外来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紧迫感,成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可以借助国际竞争扫除市场化改革中的障碍。同时,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国际贸易政策随之制定,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完整对外贸易政策,增强市场自由竞争力度,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的贸易环境。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二)风险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威胁,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引进了大量世界各国的先进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对我国原有市场和相应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影响了经济稳定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市场形成一个整体供应链,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限制和影响,在贸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政治、经济或者其他因素的风险,就会严重制约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比如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表现,疫情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

再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密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国际间的贸易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一旦贸易中利益受损,势必会引发贸易双方之间的摩擦,中国经济也受到大量的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特点

一是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攀升。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20.1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54万亿元(如表1 所示)。二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的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增加值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很多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去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06万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4%。三是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四是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增加。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二)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虽然对外贸易规模比较大,但贸易利润微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中国长期处在国际分工中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商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仍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缺少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在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二是作为世界加工重要基地,承担的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链中低端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比如化工、皮革,这些资源消耗过大的加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整个社会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创新转变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背景下,中国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市场的创新强国,才能提升贸易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一)加大科教兴国力度,完善创新体系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创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综合性人才,同时,加大知识创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技术密集型特别是科技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形成完善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体系,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培养,形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之路,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对外贸易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对外贸易中,加强与发达国家间的高新技术等深层次合作,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中跨境电商商务模式,来完成传统企业的改造以及升级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三大板块进行不断的整合与发展,从而实现传统对外贸易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最终提升中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竞争力。

(三)积极开发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实现优势互补的“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影响,开发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推进与国际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合作,同时加强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转变利用外资的增长模式,逐渐形成高层次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我国外贸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变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共赢的对外贸易合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方珂然“.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模式[J].经贸实践2018(1):70.

[2]   何婧华“.互联网+”背景下百色对外贸易方式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7(23):43-44.

[3]   许英明.外商投资法开启制度型开放新时代.中国经济时报,2019-03-13.

[4]   黄利宏.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J].贸易经济,2019(10)

作者簡介:

张广毅(1992—),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本科,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加深,世界实体经济由现代工业技术经济逐步向现代知识经济逐步转变,国际贸易分工愈加严格细化,分工合作形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分工趋势和形式变化也直接带动当前国际贸易的市场模式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从而直接使得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发展模式出现新变化趋势。应对外贸战略是推动我国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三驾绿色马车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关键词:国际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一、世界贸易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实体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在快速发生变化,各个发达国家对发展实体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到重视,为了快速抢占世界市场份额,各个发达国家纷纷开始采取各种实体经济管制手段。各国世界市场经济体为了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利益,采取各种经济技术手段,为了及时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因此,目前各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的回归正遭遇各种各样的技术挑战与困难。目前对于中国全球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仍然无法进行准确的科学预判,因此还是会继续遭受影响,列入,许多社会客观因素的双重干扰,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大环境的复杂变化。但是在当前世界市场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新兴的信息技术、新的法治政势经济格局、新能源市场需求的不断创新,促使这区域国际贸易的发展格局不断变化,这对目前这个我国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国际贸易来说无疑必将既是一大历史机遇又是一大严峻挑战。我国企业应积极主动投身当前境内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改革大潮中,把握当前境内国际贸易金融合作体系的最新的国际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发展我国国内企业对外经贸金融合作服务的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水平。

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国际贸易体系发展趋势是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各国之间实现精细化全球经济战略分工的一个必然结果。由于世界各个国家身处的现代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法律法规等等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以及当今世界上的语言学和世界文化的巨大地域差异,使得当今世界国际贸易非常复杂。但是也正伴随着中國现代化和全球社会主义国际经济社会主义一体化体系建设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各国之间发展经济互相分享利益互为依存的关系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逐渐形成新的国际贸易合作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跨国企业在经济世界性的经济贸易发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贸易直接交易投资集中度近年呈现持续上升下降态势,近几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将来的世界市场中,跨国企业在未来几年国际贸易项目投资中所要争占的市场主导地位也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话语权将来也一定会更加强大。采取各种自由贸易限制手段间接地阻碍自由贸易的正常进行,干扰影响到了当前全球经济国际贸易的正常健康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以间接地或谋求公共经济社会利润及其增长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长期不断性地运用许多不公正的国际贸易行为方式及其手段方法来掠夺各种公共经济贸易市场资源。

第二,国际贸易逐渐走向高度多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得到极大提高。

随着国家现代科学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国际贸易也逐渐发展趋于走向信息多元化,国际信息网络的大型国际贸易咨询服务项目实例越来越多。传统的贸易和国际的直接电子商务贸易行为方式及其种类主要都是基于不以实物电子交易作为内容的直接电子交易,但是在传统的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方式环境中,国际贸易活动可以直接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和国际资金流四流合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活动。虽然传统的网络国际贸易参与主要的还是以一个国家为交易单位,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上主要的还是泛指大型民营企业的服务出口和商品进口国际贸易,但是在传统电子商务的这种交易方式体系下,国际贸易的参与主体已经呈现出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中小企业中的个人会员可以直接自愿加入他们行列进来,就连长期从事商品批发业和实体零售业的互联网商和中小企业会员个人也同样地都可以直接认为他们是推动网络经济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参和者。现在最热的“海淘”浪潮,就是在中国移动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在如今世界经济发展互联网全球化的巨大时代,电子商务各种交易方式的广泛普及化和网络化的国际贸易已经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共同争夺全球国际贸易资源市场的有力核心武器,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关于应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具体工作对策

(一)切实加强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深化对外开放认识水平提高经济认识全球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政府应该在深刻把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根本基础上,坚定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政策不能被动摇,进一步提高深化对外开放认识水平,准确性地判断现阶段现代国际贸易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走势,并及时制定相对于适宜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以更加务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于现代国际贸易中国当去。

(二)建立新型国家知识产业城市

建立新型国家知识产业城市,带动传统知识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把一些国际重点沿海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为创建国际落地知识型传统产业合作中心试点城市,并通过知识型传统产业和对外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带动和优化改造对外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内涵式、集约型增长转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深刻认识和看到,市场并不能真正直接换来我国高新技术和其他知识产业,我国的高新知识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通过加大产业链的倾斜,立足企业自主创新。这就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型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更需要进一步充分体现发展知识经济和新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核心作用。

(三)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有效资源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工作水平,我国政府应该不断优化国内新兴产业结构,提升国内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国内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利于形成更强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体系。因此我国未来还要十分注意加快发展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更深入多层次地努力推动我国区域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加快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灵活运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保护幼稚教育产业。

从贸易发展史的角度看,当代传统国际贸易,不是对我们传统现代国际贸易的彻底摧毁,而是在当代传统国际贸易之上需要继续创新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应该正确发掘并且发展传统贸易中的积极方面,并且将其与新型发展的现代贸易相结合,培养出我国特有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由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在如今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起着重要基础作用,有重要地位并且对企业形成国际竞争中心优势的推动作用十分突出,我国政府应该坚持优先发展信息知识产业,以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良好的现代贸易对外投资发展环境在未来有效推动当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贸易业务全球化日益走向深入化并且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实体市场经济也逐渐开始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经济国际贸易业务全球化体系建设工作是各国推动整个全球经济实体市场经济未来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促进各种国际贸易市场资源在整个全球实体经济活动范围内的高效化和合理配置。有利于有效推动整个全球经济实体市场经济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聂德宁. 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J].厦门大学出版设.2006.03

[2] 李有智.财政问题研究 [J].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07

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为了维持在经济世界毫无争议的霸权地位,同时打压中国、巴西、东盟等新兴势力,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坚决地打“贸易保护牌”。在国际对华投资日益增长的今天,中国便成为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为了应对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减少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需要了解并认识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及特点,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经济;影响;对策

一、目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限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里,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蜕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政府自二战以来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让负债累累的美国经济风雨飘摇,奥巴马政府激进的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恶果迁怒于中国,甚至幼稚的认为起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缘起于中国。为了维持在经济世界毫无争议的霸权地位,同时打压中国、巴西、东盟等新兴势力,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坚决地打“贸易保护牌”。自2010年以来,原本一度缓和的中美关系再度紧张,从最初的借“谷歌事件”推崇互联网自由,到不顾中方反对多次向台军售,奥巴马政府会见达赖,到如今在中日钓鱼岛事件上过于“暧昧”的态度,都使得中美关系遭遇“寒流”[2]。

2.产生的原因。各国在从事贸易活动的时候,始终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制定各项制度与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总体来看,导致一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因素主要有两点:(1)国内因素。在经济危机爆发时,美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恶化,政治环境中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会促使该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消费者当期收入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期收入都会下降,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支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具有消极的判断,因此会减少投资[3]。另外,疲软的国内市场还要受到国外进口产品的挑战。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一国贸易政策的重点往往是保护本国市场,运用各种手段把其他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拒之门外[4]。这种封闭国门,拒绝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跟帝国主义“以邻为壑”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是如出一辙,都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2)国外因素。美国采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会诱发其贸易合作的国家或地区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策略。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各国约定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这无疑会使各国的利益都实现最大化。但是,如果一国不遵守约定,采取了贸易保护策略,其他国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策略,其结果是各国都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陷入了“囚徒困境”[3]。欧美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让原本萧条的世界经济更加冷清。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与特点

1.形式。一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对中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1)违反或不履行该国(或地区)与中国共同参与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中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2)对中国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存在或潜在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或阻碍;(3)对中国产品或服务在该国(或地区)市场或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的竞争力存在或潜在存在不合理的损害。

2.特点。(1)主要贸易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决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于是各国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5]。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 (2)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如贸易保护政策对工业品的限制减少和降低,但其对本国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另外,其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3)贸易壁垒的门槛越来越高。贸易保护措施中对其他国家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必须不断提高进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和要求。

三、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的策略

1.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趋于严重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甚至出现“只买本国货”、“只裁外国人”的口号。新贸易保护主义着重限制发展中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生命型产业,从而导致它们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价格优势抢占世界市场。因此,中国的出口产品往往成为各国反倾销的重点目标。中国自1995年起,连续十五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最多的国家[6]。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专门针对中国而实行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外贸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其他成员国对中国的单边限制按照WTO规定逐渐取消,但这些地区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壁垒则是加强了。以欧盟为例,2004年取消了对中国的光学仪器和钟表等产品的普惠制待遇,2005年启动了对九类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2008年对中国钢铁紧固件征收五年高达87%的反倾销税。而美国也对中国产品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轮胎特保案就是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

中国的出口额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持续下降。另外,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了应对他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需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这对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具有负面影响。

2.应对策略。从中国的角度,回应对本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如下:(1)积极交流和沟通,陈述利害关系。众所周知,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效果是以邻为壑,最终结果是拖累世界复苏的步伐。中国政府领导人和主管部门应当明确陈述贸易保护带来的利害关系,最终是没有一方获得利益,全球福利遭到巨大损失。(2)积极开展政府间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近年来,一些国家已宣布不再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政府在谈判、签署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时,应该把不对中国实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回击国外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策略。它是一种保护成员方合法权益的手段,也是督促其履行义务的工具[7]。可以采取合理的贸易救济措施,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工具,不仅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而且维护国内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也会对那些对中国滥用贸易保护的国家起到威慑作用。(4)重视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应诉能力。首先,规范出口商的市场行为,避免授人以柄。通过行业组织协调本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防止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尤其是杜绝个别企业的低价倾销行为,可以大大降低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指控的机率。其次,继续发挥“四位一体”,特别是涉案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提供各类信息,做作好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预警工作;组织企业认真研究国外贸易救济法律法规,聘请相关专业人才,采取合理的规避措施;建立应诉与受益对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共同分摊应诉费用,分享应诉成果。(5)积极扩大内需,转出口为内销。与其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不如通过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这需要我们改变经济结构,重新配置投资、出口和内需这三大经济成长动力之间的比重[8]。改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力扩展国内市场,从而缓解本国受贸易保护策略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张宁军.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J].当代财经,2005,(1):101-104.

[2] 宋才发.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夹缝中振兴的中国经济[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15-20.

[3] 王凤.浅析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1):17-20.

[4] 李燕.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述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4):66-74.

[5] 居占杰.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2-47.

[6] 秦菲菲.中国贸易摩擦案金额创历史最高[N].上海证券报,2009-12-22.

[7] 薛荣久.WTO如何遏制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J].国际贸易,2009,(6):39.

[8] 陈柳钦.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思考[J].广东经济,2010,(1):26-31.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里,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与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问题、新观念,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另外,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加紧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的斗争长期存在。坚决摒弃当代西方思潮中所包含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落后和腐朽的东西,批判地吸收一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借鉴价值。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主要消极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思想界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的深刻反思和批判[1]。后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殊思维方式批判僵化的个性和既定的等级制度,这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所宣扬的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价值观上的多元性,使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社会中丑恶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放松自己,追求在所谓的“流浪”意识中实现价值[2]。这一切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危害很大,使他们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别人和集体的利益,把金钱至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理论指导上的迷茫与社会生存方面的激烈竞争使大学生们模糊了高尚与卑鄙、正义与邪恶在价值上的区别,开始变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由此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意识淡化等严重不良后果。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氛围下,当代大学生以追求物质与财富的享受来回避现实。他们的生活方式向世俗化、商品化发展,尝试颓废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不自觉中沦为后现代主义的“复制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平面人”的大量出现,他们的日常生活被消遣、感官刺激的娱乐性要求充斥着和控制着。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重新塑造起着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3]。

(二)全球化思潮的影响

全球化思潮兴起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正在变小”、“全球相互依存”的所谓“全球主义”观念的提出。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文化帝国主义的目的。全球化思潮的实质是自由化、市场化、资本主义化,是西化甚至美国化[4]。

经济全球化思潮削弱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们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远远强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大学生容易相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将不复存在,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因此,全球化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观点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安全观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西方的人权观来干涉他国内政,在全球推行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舆论。大学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产生忽视国家主权、漠视集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想。一些大学生因此而以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全球化思潮的“思想奴隶”。尽管全球化思潮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西方文化,但是它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它的积极意义。

(三)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消费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是一种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騖、如醉如痴。消费主义思潮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精神快乐[6]。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攀比、竞争和模仿。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其次,消费主义思潮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变得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独立性差等,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从而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对金钱和物质过分看重,引发一些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容易引发大学生走向犯罪[7]。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当代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解决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必须承认西方思潮具有两面性,对当代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具有创新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那么,如何克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呢?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思想上、道德上、行动上实现统一

学校可以通过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解读,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批判和评价西方社会思潮,从理论认识根源上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学生对形势政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

年轻人思想具有可塑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实际状况,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使大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消除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从而得出对西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三)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优化校园环境,扩展主流文化阵地

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对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在健康的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四)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和品德教育

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咨询体系,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从心理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尊重大学生积极个性的发展。启发大学生对社会进行深层次思考,不回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从现实的困惑中解脱出来,逐步实现从矛盾自我向理性自我的转化。

综上所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坚决清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教育体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局,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的兴亡。

参考文献:

[1]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2]徐丹.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传承,2009,(1):66-67

[3]杨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攀登:双月刊,2009,(2):11-20.

[4]肖松涛,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07,(4):34-46.

[5]李红,邓泽球.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报,2005,(2):3-5.

[6]马成山.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实证分析,2005,(1):101.

[7]高跃辉,肖松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07,(4):33-34.

上一篇: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混凝土管桩液压法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