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轻松诗是一种风格轻松明快的诗体抒情短文,包含爱情诗、寄言诗、抒情或讽刺短诗、哀诗、童话长诗、题词碑铭等多种文体题材。作为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俄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俄国轻松诗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本文以俄国轻松诗的代表作品为例,具体从辞章、形象和题旨文意三个层次分析轻松诗对语言和艺术现实的评价态度,从而得出轻松诗创作的审美倾向:自然真实、轻松明快、朴素优雅。

【关键词】 轻松诗;俄国诗歌;审美倾向

轻松诗(Легкая поэзия)是一种风格轻松明快的诗体抒情短文,它最早植根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哀歌诗体,盛行于18世纪的法国,代表诗人是帕尔尼(Парни)。18世纪末,轻松诗由法国传入俄国,在波格丹诺维奇(И.Ф. Богданович)、穆拉维约夫(М.Н. Муравьев)、卡普尼斯特(В.В. Капнист)、德米特里耶夫(И.И. Дмитрий)、巴丘什科夫(К.Н. Батюшков)等诗人的创作中得以发展起来。轻松诗是俄国文学的汪洋大海中一簇清亮的浪花,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古典主义向感伤主义、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重要文学现象。

“Легкая поэзия”源于法文“Poesie fugitive”,直译为“轻快的或瞬间的诗歌”,是洛可可诗歌的一种变体。我国俄语学界对“Легкая поэзия”有多种译法,徐稚芳在《俄罗斯诗歌史》中将其译为“轻松小诗”或“琴歌”,顾蕴璞、曾思艺在《俄罗斯抒情诗选》中译为“轻诗歌”,李永毅在论文《贺拉斯与俄国诗歌》中译为“轻型诗歌”,而《外国文学大词典》中则将其译为“轻松诗”。根据法文直译和诗歌风格轻快、内容以轻松世俗生活为主的艺术特点,认为“轻松诗”的译法更得当一些。轻松诗虽名为“诗(поэзия)”,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文学体裁正在形成的阶段,它实则包含多种题材的韵体作品,如爱情诗、寄言诗、童话长诗、阿纳克瑞翁体诗、酒神体颂诗、讽刺短诗、抒情短诗、十四行诗、哀诗、斯坦司(以四行为一节的短诗)、抒情曲、婚礼歌、悼文、题词、碑铭等。轻松诗传入俄国后,一方面仍然受古希腊罗马哀诗传统和法国洛可可文学的双重影响,另一方面在本土文学快速发展的语境中走向民族化,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

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主要表现为作品对文中被使用的语言和被描摹的艺术现实所持有的态度,体现在作品的辞章、艺术形象和题旨等各个层次上。18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中逐步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怀疑与失望,致使作家们将目光转移到人类生活的情感层面,开始关注人类内心;同时,诗歌语言也逐步摆脱严苛的语体区分,转向不同语体的混用。轻松诗作为世纪之交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在辞章、艺术形象和题旨含义上都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

轻松诗代表作品波格丹诺维奇的讽刺幽默长诗《杜申卡》(?Душенька?)中讲述了一位名叫杜申卡的美丽公主与小爱神阿穆尔的爱情故事,虽然故事情节改编自拉封丹的韵文小说《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但诗句轻快优美,融入了俄国文化背景和民间口头语,富有民族特色。长诗中除了维纳斯、阿穆尔等古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外,原作女主人公的名字普叙赫完全俄国化,改为“杜申卡(душа的小称,意为心灵)”,暗示了主人公追求心灵自由的性格特征;长诗用不同音步交杂的自由体抑扬格写成,韵脚多样且变化丰富,突破了古典主义严格的诗律;故事中女主人公的性格也完全不同于拉封丹笔下的普叙赫,杜申卡纯真娇媚,生动顽皮,但也有普通女性的特征——喜欢衣饰、贪慕虚荣、轻信他人等,于是诗人用戏谑的语气调侃杜申卡:

(1)Во всех ты, Душенька, нарядах хороша:

杜申卡,你穿什么衣服都娇艳:

По образу ль какой царицы ты одета,

无论穿戴像公主一般,

Пастушкою ль сидишь ты возле шалаша,

还是似牧女般坐在草棚邊,

Во всех ты чудо света.

你都是珍奇降临在这世间。

(笔者译)

诗例中诗人抛弃了华丽辞藻,使用简单的口头语,辅以戏谑亲切的语气,一韵到底,诗行短而轻快。难怪别林斯基如是解释《杜申卡》的大受欢迎:“想象一下,您被雷声一样、没完没了的华丽辞藻快要震聋的时候……这时出现了一个人,手捧着用简单、自然、玩笑般的语言写成的童话……这就是《杜申卡》获得非凡成功的原因。” 纵观全诗,童话长诗中除了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还关涉到家庭亲情、姐妹间嫉妒等多种人类情感,故事结局以爱情战胜邪恶与嫉妒而告终。长诗在艺术形式上轻快雅致,背景基调明亮,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情节引人入胜,歌颂了人类的纯真情感和美好心灵,呈现出用语简单、自然朴素的艺术倾向。

俄国“轻松诗”受古罗马希腊哀歌传统和法国洛可可诗歌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轻松诗有着希腊罗马式的古典风情,主要描写爱欲激情、亲情友谊、人的内在感受,格调轻快明朗,艺术形象鲜活生动,充满自然美、野性美与“雕塑美”,如《杜申卡》中娇俏可爱的女主人公和巴丘什科夫笔下有着“蓝汪汪眼睛”和“金灿灿卷发”的牧女形象。另一方面,抒情诗人以象抒情,借诗感怀,在“轻松诗”中融入了自己对生命价值、世俗生活的热情赞颂与哲学思考。基于上文对《杜申卡》的个案分析,尝试总结“轻松诗”在辞章、形象和题旨上的艺术特征,观察它对文中民族语使用和艺术现实描摹的态度,探讨俄国“轻松诗”的审美倾向。

首先,从“轻松诗”的辞章入手。文学作品的辞章构成可以分为音调、词法、句法和章法几个层面,在诗歌中,由于其體裁的特殊性,这四个层面都与诗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轻松诗”中诗律多样,诗体较为自由,主要呈现出四音步抑扬格、四音步扬抑格、六音步扬抑抑格、六音步抑扬格和不同音步混用的自由体诗格,如巴丘什科夫在《痊愈》(?Выздоровление?)一诗中交错使用了六音步和四音步的抑扬格,奇数行由六个抑扬格音步构成,共12个音节,偶数行由四个抑扬格音步和一个加长音节构成,共9个音节:

(2)И вздохи страстные, и сила милых слов

| V –| V –| V V | V – | V –| V – |

充满激情的喘息以及亲切的话语,

Меня из области печали -

| V – | V – | V V | V –| V

这一切把我从冥河的岸边—

От Орковых полей, от Леты берегов –

| V – | V V | V – | V – | V V | V – |

从忧愁的领域,从死神的王国—

Для сладострастия призвали.

| V V | V – | V V | V –| V

引向了令人销魂的爱恋。

(吴笛 译)

从诗例中可以发现,奇数行与偶数行诗行长短的交织不仅使诗歌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节奏感,同时韵脚清晰明了,构成交叉韵。另外,轻松诗中还常用相同或类似的字母发音构成和谐的声响,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如卡普尼斯特的诗歌《离别》(?Разлука?)仅第一诗节中元音а重复了14次,元音я重复7次,以元音重复构成协韵,使得诗歌充满律动与力量感。而在词语选择和搭配上,轻松诗的语汇主要源于民间生动的口头语和中级语体,仿照古希腊罗马哀歌、法国洛可可诗歌,使用色彩明艳的修饰语,例如诗例(1)的хороша、пастушкою等词更偏向民间口语体,甚至在长诗的其余地方常常出现高、低文体语汇的混用,以达到戏谑效果。在遣词造句时,轻松诗中很少出现复合句,以简单句为主,句法结构简单,一般在一到两个诗行内完成句子构造。如在诗例(1)中,句子构造简单,四行诗分别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都是ты做主语,谓语则分别是两个被动形动词短尾、一个现在时未完成体动词变位和一个名词,都是非常口语化的简单句,使人读来轻松易懂。在连句成节时,轻松诗中喜用排比、复沓、对照、矛盾修饰等修辞手法,加强抒情的张力,如诗例(1)中“公主”与“牧女”形象的对照和诗例(2)中的排比。而在以节构章时,除了长诗外,轻松诗的体例都较小,形式短小精悍,一般诗歌多为12-30行,有时诗歌本身自成一体,不会出现分节,这种情况下读者一般以诗义和韵脚分节。

其次,进一步分析轻松诗创作中的艺术形象。文学语言的根本特点是形象性,艺术形象的结构十分复杂,对外投射影象,对内加注情意,呈现为视觉上的形象塑造和听觉上描写形象的语气语调,最终目的是绘声绘影地再现艺术现实。轻松诗中的主要艺术形象一方面指外在的人物形象,诸如源自古希腊罗马的花神、爱神、风神等神话形象、崇拜年轻享乐和追求爱欲激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田园诗中的牧女牧羊人形象、童话中充满民族特色的精灵仙子等,另一方面内在还融入了抒情之“我”对于各形象的内在感情和评价态度。

轻松诗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鲜明生动,如同古罗马的雕塑一般,充满着淳朴的自然美、新鲜美、健康美和野性美,被抒情主人公或偏爱、或讽刺、或戏谑、或鄙薄、或亲切地描绘出来,蕴含了抒情诗人对艺术形象所持的态度。比如诗例(1)中的杜申卡年轻娇媚,“穿什么衣服都娇艳”,既能像公主一样华贵优雅,又能如牧女般淳真朴素,但这样的称赞却被诗人用戏谑揶揄的语调描绘出来,暗示了杜申卡喜好穿戴、贪慕虚荣、容易轻信甜言蜜语的特征,如此可见,诗人既不吝笔墨盛赞杜申卡的年轻貌美,也承认人物的缺点,更显得自然真实,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杜申卡瑕不掩瑜的评价和偏爱。再如波格丹诺维奇的另一篇诗体童话《杜勃罗斯梅索尔》(?Добросмысл?),故事讲述了阿拉伯半岛一位名叫杜勃罗思梅索尔的王子虽被厄运诅咒,但仍心怀真诚善良,克服艰难,最终寻找到真爱的故事。如前所述,波氏多通过对主人公的命名来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杜申卡》中以душа命名女主人公,而在《杜勃罗斯梅索尔》中以добро(善)和 смысл(意)两个词共同构成主人公的名字,而诗歌中其他人物例如魔法师的名字则以благо(幸福)和 твор-(创造)两个词根连缀而成,魔法师女儿的名字скромность则表示“谦虚”的意思。根据人物名字我们即可对其性格管窥一二,而伴随情节发展,我们可以透视到作者对善良、谦虚、幸福等人类美好的品质的赞颂和对伪善势力的讽刺。另外,轻松诗中抒发的感情基调一般都较为积极明朗,如诗例(2)中也同样是爱欲和激情给了“我”新生,“就连致命的苦难也显得甜蜜”,更不用说《杜申卡》、中大部分篇幅都用温柔轻松的笔触、明亮斑斓的色彩、快活亲切的语气营造了明朗轻松的氛围。

最后,谈谈轻松诗的题旨文意。题旨作用于理性、抽象的思维逻辑,体现在情节的编排与文章的立意上;文意则主要指对人物性格的品评,包括对人物的态度和感情上的喜恶,隐藏在诗人对艺术形象的描绘中。

轻松诗大多为抒情诗,较少作用于理性思维,但一部分哲理抒情诗中同样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哲理思考。例如《杜申卡》中则通过情节展现了爱人、父母、姐妹间的多种情感纠葛,以童话寓言的形式阐明了亲人与爱人间应彼此真诚、相互信任,推崇友爱与善良的主题。此外,卡普尼斯特在抒情诗《离别》(?Разлука?)中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我亲爱的朋友离开了,叫我以后如何生活?”在《小蝴蝶》(?Мотылек?)中不再描写高飞的雄鹰、百灵,反而以平凡却任劳任怨的小蝴蝶为描写对象,肯定了平凡的美好。而德米特里耶夫的童话诗《怪女人》(?Причудница?)则讲述了莫斯科公爵小姐韦特兰娜在梦中历经磨难后最终发现了生命中的真正宝藏——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反映出隐藏着的作者的褒贬态度:生命中最珍贵、最值得追寻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在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

综上所述,发现轻松诗在不同层次上的艺术特征。在辞章上,轻松诗语汇多属中级体,语句结构简单易懂;诗行短小有力,常用复沓、排比、对照、矛盾修饰等修辞手法增加抒情张力;诗律韵脚清晰,轻快多变,喜用四六音步和自由体诗格,善用元音与辅音的重复,旋律和谐优雅,富有节奏感。在艺术形象上,轻松诗主要以平凡普通的人、事、物为描摹对象,既不吝赞美,又不避缺陷,格调明朗,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以牧女为代表的女性形象,既有古希腊罗马浮雕式的野性美和力量美,又有法国洛可可式的雅致美,更有俄国田园式的朴素简单美,间或有着普通女性都有的小缺陷,鲜活、真实、生动、优雅。在题旨文意上,轻松诗从人的本心出发,崇尚享乐,主张尊重友情亲情等真实的人类情感需要和激情爱欲等自然的人性追求,享受充满世俗欢乐的平凡生活;同时,轻松诗以善为美,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彼此真诚、互相信任,推崇善良、谦虚、友爱等美好品质,讽刺伪善的教会和上层贵族。通过对上述诗例的语言使用、形象塑造和题旨立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轻松诗的语言简单有力,崇尚轻松明快的节奏与和谐优雅的旋律;艺术形象真实、生动、鲜活,格调明朗,崇尚野性、力量、雅致、朴素的美;题旨文意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和世俗生活,崇尚真实,以善为美,格调高雅;共同体现出轻松诗的审美倾向:自然真实、轻松明快、朴素优雅。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俄国文学中逐步表现出对古典主义思想的怀疑,诗歌对艺术世界的描摹由外在转向内在,推崇情感的力量,主張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内心情感。因此在文学由古典主义向感伤、浪漫主义过渡的时期,自然真实、轻松明快、朴素优雅的轻松诗成为大受追捧的文学形式,甚至连普希金都曾这样称赞轻松诗:“……在这些美妙的小诗中哲学都开始使用通俗易懂却戏谑轻松的语言……而这种轻松却位于诗歌之山的顶峰。”轻松诗以朴素优雅的形式、轻松明快的风格描摹了自然真实的艺术现实,实现了自然、轻快与优雅的共舞,同时表现出诗人们的精神诉求:挑衅假仁假义的当权贵族与教会、反对压抑人性的社会体系、保护个体追求独立自由的自然权利,彰显了作家们的人文主义情怀。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轻松诗作为俄国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打破了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在1790—1810年间的守旧派与卡拉姆津派的文学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影响着一代诗人和青年普希金的创作,将俄国诗歌由古典主义引向浪漫主义,为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在俄国文学发展中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有待进一步地发掘。

参考文献:

[1]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顾蕴璞,曾思艺.俄罗斯抒情诗选(俄汉对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立业.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诗歌、戏剧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5]张草纫.俄罗斯抒情诗选(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靳涛,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艺学。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金东仁为韩国近代著名文学作家,其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想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金东仁没有生硬地去照搬西欧传来的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而是让它们私有化,融入到自己的小说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文学。金东仁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精神直到韩国现代文学也有被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金东仁 小说 创作特点

引言

20世纪初,活跃在韩国文坛的众多文学家为了发展本国文学,都试图开辟新的文学研究道路。韩国著名近代文学作家金东仁(1900-1951)是开辟韩国现代文学的先驱文学家中的一位。金东仁创作长篇和短篇小说一共104篇,随笔比小说还要多147篇,文学评论也有68篇,但是小说才是金东仁确立文学地位的主要文学体裁。金东仁的小说创作中能够看到多样的文艺思潮特征,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民族主义、人道主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想就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金东仁并非生硬地去照搬西欧传来的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而是将它们私有化,融入到小说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文学。

一 李光洙的批判继承者

再优秀的作家也难以脱离前辈作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影响金东仁最大的作家就是20世纪20年代韩国著名作家李光洙(1892-1950)。金东仁虽然对李光洙的文学进行强烈的批判,但他的文学却是从李光洙的文学开始的。

李光洙认为艺术是为了人生而存在的,文学是为了唤醒当时知识水平低下的同胞们民族意识的手段之一。金东仁则批判李光洙的这种思想,他指出,把文学看做社会改革的工具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利用文学去教化社会是不能被认可的。金东仁在批判李光洙文学思想的同时,还指出李光洙的作品中缺乏正常的人际关系、人物性格和思想不一致、过于口语化的文采等问题。

金东仁初登文坛就要挑战李光洙,声称要克服李光洙作品的局限性来创造自己的文学,试图创作新的文学。金东仁首先创办了朝鲜最早的纯文学同人志《创造》,通过《创造》的发行反对李光珠的启蒙主义文学。当时的文人大部分是以写长篇小说为生计手段,而金东仁为了展现他纯粹的艺术至上主义,大量创作短篇小说,同时来否定李光洙目的性的文学。金东仁认为,韩国文坛的短篇小说应放到“文学之最上乘”的位置,只有展现美意识的纯文学才称得上是文学,因此,李光洙的文学算不上是最上乘的文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东仁是李光洙的批判继承者,也因此,金东仁开辟了自己的文学道路。

二 唯美主义

1913年,金东仁进入平壤崇实中学,后因考试作弊被勒令退学。然而,父亲却没有责备金东仁,遵从了金东仁的意愿。父母对金东仁的无条件顺从给金东仁自由奔放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作品中展现的唯美主义倾向不能说与这样的家庭氛围无关。

在创办同人志前一年,金东仁批判当时读者偏爱通俗小说,只喜欢读有意思的小说这一现象,同时明确艺术作品(纯文学小说)的价值,指出艺术并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在小说里真正能够获取的不是单纯的趣味性,而是小说的生命、内容的美妙和和谐、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人物形象的个性和描写、社会的批判等。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出金东仁的小说具备多样的价值。金东仁初期的文学思想是反对启蒙主义文学,但是这并不能确立他对美的追求。这时金东仁的文学观还没有完全确立。

20世纪20年代末,金东仁在文学创作中开始追求美,他所说的美不是单纯的美,而是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相距甚远的“恶魔主义思想”的唯美主义。1929年初,金东仁开始反对春园启蒙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倡纯文学,标榜艺术至上主义。金东仁的唯美主义创作深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在他留学日本时期,正好是日本唯美主义开始兴盛的时期。唯美主义是金东仁文学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小说都是以唯美主义思想为基础创作的。金东仁的唯美主义代表小说有《狂炎奏鸣曲》《狂画师》等作品。

《狂炎奏鸣曲》通过主人公白胜洙的极端变态行为的刻画,展现出金东仁自身追求美的意识,即唯美主义。天才作曲家白胜洙通过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来获取艺术灵感,以达到自己对美的追求。对于主人公来说艺术的美比任何事物都有价值,这也如实地反应了作者金东仁的想法,白胜洙的行为对于追求唯美主义的金东仁来说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同时,从小说中还能看出金东仁的天才拥护论。金东仁认为的艺术家不是理性的正常人,而是接近于疯狂的、变态的人,白胜洙就是金东仁理想的、典型的艺术家形象。白胜洙杀人、放火等极端行为,都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美的追求,这种唯美主义思想掺杂着“恶”的行为,可以说是恶魔主义思想的唯美。另外,《狂画师》的主人公率居为了追求自己认为的完美,为了寻找最漂亮的眼睛,甚至残暴地杀死盲女。这一点和《狂炎奏鸣曲》中白胜洙的变态行为如出一辙,这一点也恰恰说明金东仁通过主人公放火、杀人等不道德的犯罪行为,来寻求极端的艺术美。

金东仁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想是从登上文坛初期反李光洙文学开始的。但是,1926年事业失败和1927年第一任妻子离家出走的打击让金东仁走上了追求极端美的文学道路,他的小说中展现出难以区别的、独特的善与恶,极端地、非伦理性地追求美的唯美主义倾向。

三 自然主义

金东仁的文学观最具代表的两个倾向就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这两个倾向是大家公认的金东仁文学的两个特点。自然主义(Naturalism)是19世纪末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提出的文学艺术创作倾向。自然主义最简单的定义是“科学决定论的原理在小说中的运用”。自然主义者们眼中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动物,受作用于环境并受内心欲望的驱使,而他本人对这一切及不理解又无法控制。他们认为,自然主义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试验对象,并进行解刨、分析,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自然主义诞生的前提。文学作家也应该用自然科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观察人物,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搜集到大量关于人的资料后,把人物放到各种环境中去,以便试验出他的情感在自然法则决定下的活动规律。

1918年,东京韩国留学生发动的“二八独立宣言”运动后,1919年金东仁出资,与朱耀翰、田荣泽、金焕、崔承万等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同人志《创造》,《创造》的初期宗旨就是“人生,该按照本来的样子去描写”。1921年以后,金东仁和金玉叶、黄瑗玉、庐山红等妓女们厮混,过上了放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导致金东仁婚姻破裂、家产散尽,让养尊处优、目中无人的金东仁开始认真思考个人生活和人生问题。1925年,金东仁发表了自然主义倾向的代表作品《土豆》(1925)、《笞刑》(1922)、《金妍实传》(1939)等作品,得到了文坛的关注。

1925年1月,金东仁在《朝鲜文坛》发表短篇小说《土豆》。这篇小说蕴含了环境影响人的思想。主人公福女正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受环境支配的典型人物形象。十五六岁的福女被卖给了一个年长20岁的男人,而这种凄惨命运的操纵者恰恰不是别人,而是福女的父亲。结婚之后,由于丈夫的懒惰,福女家里家外地忙碌,受尽了苦头,最后住到条件更加恶劣的贫民窟中,福女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父亲和丈夫的影响。然而,贫民窟并不是福女不幸的终点,之后福女遇到了监工,使福女丧失了道德观,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被王地主打死。福女完全被男性控制、压榨、蹂躏,她在和父亲、丈夫、监工、王地主之间的关系中就是被支配者、被压榨者。把女儿卖掉换钱的父亲、要求妻子卖淫的丈夫、蹂躏福女肉体的监工和王地主都使用无形的暴力欺压和榨取福女。李在铣评价福女的一生是“生存环境导致的毁灭和道德堕落招来的死亡”。《金妍实传》也是一部主人公受环境影响的小说。金妍实作为妓女的女儿,连她上的学校都被称为妓女学校,她的出身和她接受的教育暗示了以后的生活方向。小说主人公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家庭、禁止自由恋爱、留学生和知识分子之间传播的错误思想等各种不好因素聚集的环境下,刻画了一个受逆来顺受、顺应生活环境的女人的沦落史。

金东仁在这两篇小说中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故事的作者之间的距离跟其他作品相比要大的多。而且,金东仁没有试图让整个不合理的世界有所变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全是在环境的支配下行动的。从这一点来看,这些小说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金东仁自然主义倾向小说的结尾大部分是不可挽回、灾难性的结局。他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无法克服恶劣的环境,他们的命运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顺应环境任其发展,无力反击,导致最终的悲剧收场。金东仁嘲笑那些为了整体而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几乎是毫无反抗精神,在所处的环境中完全妥协,且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结语

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金东仁的放荡不羁、跌宕起伏的一生,不仅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还直接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和文学观。金东仁吸收了西方和日本的文艺思潮和文学特点,独创出自己独特的文学特点,并为韩国文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金东仁的文学是从反李光洙文学也可以说是反当时整个文坛开始的。这一行为给当时的主流文坛敲响了警钟,金东仁反李光洙文学的行为不仅促使金东仁新文学的开创,还使韩国文坛向前迈出了一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金东仁是李光洙的批判继承者。金东仁的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到唯美主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等多种文艺思潮倾向,但是金东仁文学的核心文学倾向是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狂炎奏鸣曲》和《狂画师》等作品中展现了金东仁接近恶魔主义的、极端的唯美主义倾向,即为了追求艺术和美,即使做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也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土豆》和《金妍实传》等作品切实地描写了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逆来顺受,妥协的主人公质的变化,展现金东仁的自然主义倾向。金东仁的文学观和作品创作精神对于现代文学来说也有被学习的价值。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3BWX003)的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李光洙:《李光洙全集》(第十六卷),三中堂,1962年版。

[2] [韩]姜仁淑:《金东仁》,建国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韩]金东仁:《韩国近代小说考——金东仁全集》(第八卷),朝鲜日报社,1988年版。

[4] [韩]姜仁淑:《金东仁》,建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苏新连:《从决定论到自然主义: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6] [韩]丘仁焕:《金东仁的生涯和文学——金东仁研究》,新闻社,1986年版。

[7] [韩]李在铣:《韩国现代小说史》,民音社,1992年版。

[8] 郭颖超:《妥协于绝望现实的自我意识破灭——解读金东仁〈土豆〉中的福女死亡结局》,《长城》,2009年第6期。

(徐珊珊,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20世纪以来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女权意识的觉醒。从总体上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性别政治、女性文学批评、文化身份认同为主要内容,经历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可分为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多个文学流派,它打破了美国白人男性文学独领风骚的局面,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美国;女性主义文学;阶段

作者简介:侯吉歌(197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教学。

20世纪是美国女性文学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迅猛发展,各种女权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了女权主义者的青睐,许多被湮灭于历史尘烟中的女性文学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从而使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焕发了生机,也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文学及理论基础,推动了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为此,应当深入研究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基本特征,以更好地了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地位及文学成就。

一、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总体概述

20世纪以来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许多优秀女性作家开始进入读者的视野,并走上了美国主流文坛,推动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和女权意识的觉醒。从总体上看,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解构美国女性的“他者”地位、推进美国女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塑造现代女性形象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美国女性艰难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成长。同时,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也是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而成长起来的,并在妇女解放运动中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坛,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女性文学批评视角看,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美国女性运动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诞生,为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早期美国女性文学批评主要以波伏娃的《第二性》为理论基础,批判了西方文学中的“厌女症”,挖掘了文学作品中被人们遗忘的女性形象。在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了被父权制文学湮灭的女性作家及文学作品,并出现了斯帕克斯的《女性的想象》、肖沃尔特的《他们自己的文学》等作品。在20世纪后期,美国女性文学批评以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等为理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批評流派,推动了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

从精神实质上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性别政治、女性文学批评、文化身份认同为主要内容,展现出文学特征和时代特色。首先,性别政治。美国女性主义始终以政治诉求、性别歧视等为重要话题,并以文学的方式建构了女性话语。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在法律、政治、教育等领域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还从传统价值体系、父权制社会等方面考察女性解放问题,为女性解放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女性文学批评。与英国、法国等女性主义文学不同,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建构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理论,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打破了传统的男性语言霸权对女性的压抑,化解了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歧视。最后,文化身份认同。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精神分析学、殖民主义理论、解构主义思想等为基础开展文学创作,解构了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增进了女性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性别认同,推动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多元化发展,这些对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

二、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打破了美国白人男性文学独领风骚的局面,使华裔、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纷纷登上了美国文坛,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从总体上看,美国女性文学可分为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多个文学流派。

首先,南方女性文学。南方女性文学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凯瑟琳·安·波特、奥康纳等杰出的女性作家,产生了《强盗新浪》、《好人难寻》等优秀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这些南方文学作品表现了南方人独特的忧伤、怀旧和孤独,也表现了传统农奴制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和自我拯救。[2]其次,黑人女性文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快速发展,推动了美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品,如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沃克的《紫色》、马歇尔的《褐色女郎》等,这些黑人女性主义作品表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情感经历,反映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给女性所带来的压抑。在这一时期许多黑人女作家活跃于美国文坛,成为美国文坛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中《黑人女作家: 1950-1987》就收录了300多位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再次,犹太女性文学。犹太民族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在异国他乡奋斗,犹太女作家表现了犹太女性艰辛的奋斗历程,描写了美国犹太女性的生存状况,比如蒂莉·奥尔森的《寂然无声》、辛西娅·奥茨克的《异教徒拉比和其他故事》等都是颇受欢迎的犹太女性文学作品。[3]最后,其他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还有一支印第安人女性作家群,她们在美国文学史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代表作品为索菲娅·艾丽斯·卡拉汉的小说《怀尼玛:森林之子》。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在美国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汤亭亭的《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品,谭恩美的《喜福会》也是华裔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的身份认同缺失、文化冲突问题、价值观念失落等。

三、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阶段

从时间维度上看,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大致经历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文学主题、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都表达了美国女性的内心感受、情感遭遇和精神世界,展现了美国女性觉醒、抗争和解放的艰难历程。

(一)20世纪早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期,美国文坛上出现了凯特·肖班、薇拉·凯瑟等女性作家,她们多将女性的家庭生活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但是她们却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女性获得幸福婚姻的文学模式,大胆描写了父权制时代美国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不平等地位等,揭示了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压抑和迫害。在这些作品中女性作家以独特的细腻的视角探索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分析了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内心痛苦和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从此许多“新女性”出现在美国文坛之上。20世纪早期女性作家多以象征主义、超自然主义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多是在男权主义压迫下开始觉醒的新女性,她们不断挑战传统的男权社会,要求获得更多的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觉醒》、《黄色糊墙纸》、《花园小屋》等,其中凯特·肖班的《觉醒》是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艾德娜·庞特里耶,主人公大胆直率地谈及女性问题,表达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内心体验、自我意识、性意识等,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且一度被列为禁书。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面临着父权制的强大压力,许多女性作家都遭到了不公平待遇,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以抗争的方式对待社会,并最终被扭曲、埋没和扼杀。

(二)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在二戰前后美国女性都放弃了原有的社会角色,重新回归家庭,参加工作的女性则要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女性的迷茫、失落和彷徨。特别是美国南方出现了许多优秀女作家,如乔伊斯·卡罗尔、尤多拉·韦尔蒂等,这些作家生动地刻画了美国南方社会中女性的真实生活,再现了美国南方的地域风貌和社会风情,奥康纳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宗教信仰、种族关系等,比如在小说《好人难寻》中,奥康纳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宗教异化、道德意识和文明异化,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他们》反应了现代人的惶恐、焦虑和孤独,展现了荒诞、扭曲的南方世界。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展现了美国女性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美国女性在政治、法律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权利,但是她们仍受到传统习俗、男权主义、婚姻制度等束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空间和个性自由,也难以很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地位。[4]

(三)20世纪后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些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美国女性主义小说的繁荣发展,许多女性主义小说开始从崭新的社会视角审视女性问题,批评男权文学压迫下的女性形象,批判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身份压制和文化扭曲。同时,女性主义文学的视角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婚姻等方面,而是扩大到了种族歧视、殖民主义、社会冲突等领域,并呈现出多种族多民族女性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从总体上看,20世纪后期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中黑人女性文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华裔女性文学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这两者成了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诞生了托尼·莫里森、爱丽丝·沃克等文学巨匠,她们以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了黑人女性所遭遇的种族、性别、家庭等歧视,展现了黑人女性的文化意识、身份意识的觉醒。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诞生了汤亭亭、谭恩美、伍慧明等女性作家,其中谭恩美的《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该小说展现了华裔女性之间的文化冲突、思想碰撞,揭示了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表达了文化融合、种族平等的思想主张。[5]此外,上世纪后期美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许多犹太女作家,如蒂莉·奥尔森、格蕾斯·佩蕾等,她们以少数民族的视角展现了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在美国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运动为社会背景,以女性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自我意识、自由解放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20世纪美国女性的觉醒、抗争和解放,对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应当深入研究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等,以更好地了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王楠.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精神实质[J].国外理论动态, 2009(5).

[2]顾红曦.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J].河南社会科学,1999(3).

[3]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34.

[4]朱丽.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发展述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1(7).

[5]朱丽.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9).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论文从《嘉莉妹妹》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嘉莉妹妹》中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思想。论文涉及小说的主要背景,同时分析自然主义的三大特点,得出结论:《嘉莉妹妹》中主人公嘉莉妹妹的最终命运与德莱塞本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认真探究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运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自然主义

一、传统自然主义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继承传统写作模式的一部杰作。作为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大多数的作品都反应了自然主义的特点。达尔文主义,宿命论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当然《嘉莉妹妹》也不例外。然而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还挑战美国传统文学以形成他自己的自然主义风格。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述了理性,自由意志和本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发现主人公嘉莉最终屈从于推销员杜洛埃,这表明本能最后还是战胜了自由意志。

(一)美国传统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所说,自然主义是一个“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1]。19世纪60年代它首先在法国产生,19世纪90年代这股自然主义的风潮波及到美国文坛,“自然主义开始在美国小说创作中流行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涌现出史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赛等著名作家”[2]。自然主义最初是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指一切性质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世俗主义。自然主义还被运用到美术领域。法国小说家左拉首先提出自然主义这一概念,标志着自然主义从艺术领域进入文学批评领域。他认为人类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相反,人类的生活,观点和道德都受到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3]。德莱塞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他的思想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学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成功沿用了左拉的自然主义思想,并且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自然主义的文学流派。

美国自然主义者对自然主义的信条信奉程度不一,但在文学创作上有相似之处。它强调准确性,要求尽可能真实地描述生活;他认为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人类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作品都带有一定的悲观论和宿命论。美国自然主义在美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自然主義者尽可能真实地描述真理,就像医生给病人诊断时开的病历一样;第二,美国自然主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下层阶级;第三,作品中的人物的活动一般由生存的基本要求支配,如饥饿,恐惧,以及性的要求;第四,美国自然主义家用最真实最通俗的语言。他们毫不遮掩社会丑恶的一面,用污秽的语言再现污秽的现实世界;第五,作品中带有悲观论和宿命论。

(二)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嘉莉妹妹》描述的是名叫嘉莉的乡村姑娘来到芝加哥寻求幸福的经历。她羡慕大都市的生活,于是独身一人来到芝加哥谋生。但是她的“美国梦”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为了达到目的,她只能用贞操去换取自己所梦想的生活。当她无路可走时她选择了与推销员杜洛埃同居,后又经杜洛埃的介绍认识了洒店经理赫斯渥。赫斯渥被嘉莉的纯朴深深吸引,就偷了酒店的钱,与嘉莉一起私奔到纽约。在纽约赫斯渥的经济状况每日愈下,因此嘉莉就去当演员来维持生计,偶然的机会使她出人头地,她就离开了赫斯渥。赫斯渥最后穷困潦倒,最后选择了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嘉莉却成了百老汇有名的歌星。

《嘉莉妹妹》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主义的世界。在这里,微不足道的人挣扎在一个庞大而冷漠的世界中。小说中处处都体现了人的渺小。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来看,嘉莉的成名和赫斯渥的穷困潦倒都是有迹可循的。赫斯渥受本能欲望的驱使爱上了嘉莉而他所采取的行为都加速了他的毁灭。当他们私奔到纽约,他们两人不同的境遇证明了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机遇和环境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小说的结尾,赫斯渥靠乞讨为生最终选择了自杀而嘉莉却成为名噪一时的百老汇名角。两人不同的结局正好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相一致。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认为在他的作品里,主人公的命运受到环境和欲望这两种因素所支配。本文从环境,以及欲望两方面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首先是环境对人的命运所产生的影响。在《嘉莉妹妹》中,作者主要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嘉莉造成的深刻影响。嘉莉原来生活在小乡村,造成了她天真纯朴的性格特点。当她来到芝加哥后,大都市的的环境造成了她性格的改变。失业,疾病以及姐夫的冷漠与她的“美国梦”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些都体现了外部环境对个人命运产生的影响,也是作者自然主义倾向的体现。不难发现,小说中关于环境的描写恰好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之间的冲突。作者认为嘉莉的一切荣辱都是由环境造成的。

然后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对人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嘉莉妹妹》中德莱塞展现了不同的角色在欲望的驱使下经历的不同命运。“嘉莉一直在寻找她还可以得到的东西;正如德莱塞所指出的,她是被生理和文明所控制去索取和购买她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我要说的是,这种眼见-欲求-购买的简单排序了自然主义小说中欲望的决定性架构”[4]。在小说中,嘉莉一直没有摆脱欲望的束缚,从乡下小姑娘变成大都市明星,她的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正是这种永无止境追求物质的欲望给了她无穷的动力。

二、《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一)主题上的自然主义

达尔文提出在地球上的生物有强弱之分,而强者更易于适应社会所以有更多生存的希望而弱者则反之。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斯宾塞的自然主义都对德莱塞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推销员杜洛埃只是嘉莉生存下去的一个避难所,当能给她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赫斯渥出现时,她离开杜洛埃是必然的。最后当赫斯洛经济状况每日愈下时她又离开赫斯洛,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正确选择。德莱塞笔下的社会是残酷的,所以最后赫斯渥会有那样的结局是必然的因为他活在过去不能适应自己的新环境。

在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中,《嘉莉妹妹》是一部描写美国大都市生活的小说,它真实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下层阶级悲惨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有些评论家称这部小说是粗俗的,而有的则认为它充满了激情。德莱赛就是这样一位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小说家,他从来不惧怕自己被认为是从下层社会闯入文学界的野蛮人,他还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来揭露美国残酷的社会现实。《嘉莉妹妹》的创作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高雅的写作风格,创造了忠实的风格,为了美国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对传统自然主义的突破

作为自然主义的先驱,西奥多·德莱塞在他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中突破了法国传统自然主义创造性的观点,把他自己的理论和美国当时的背景结合起来,建立了不同于前人的具有美国独特特点的自然主义。在小说中,芝加哥的繁荣刺激着嘉莉对物质的追求。从这点来看,作者继承了法国自然主义高度赞扬的生物自然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本能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读全文,我们能看到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被物质欲望所支配。嘉莉的欲望来源于在火车上杜洛埃对芝加哥美好的描述。因此,德莱塞对传统的突破在于他观察到了能激发人的本能的外部因素,即社会环境。

2.对美国传统文学的突破

19世纪末,自然主义对当时盛行理想主义的美国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理想主义者把小说当作娱乐,他们的作品都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而残酷的现实和经济差距并没有引发人们的思考。而德莱塞的创作违反了这一切,甚至还包括传统的道德观。他很了解美国,他更倾向于去追求公正,真理。他曾经说过,“他拒绝只写美好成功的事物,他决定去写那些悲剧却真实的事情。”他的作品打破了美国文学一贯以来坚持的高雅性,摆脱了“微笑的美国”的传统形式,创造了美国现实主义的社会悲剧。

(二)艺术风格上的自然主义

许多批评家认为德莱塞的作品是拙劣的模仿,充满了悲剧性。因此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许多的批评。作为自然主义先驱的德莱塞继承了自然主义的写作技巧,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并不强调艺术上的润色。自然主义在他作品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他采用二元对立以加强冲突。第一是理想和现实的二元对立。在小说开篇,嘉莉怀揣着美好的希望来到芝加哥,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小说结尾说幸福就像山顶上的闪烁的火焰一样,转瞬即逝。第二是适者生存和传统道德观的二元对立。根据传统的道德观众,嘉莉的堕落应该像胸前刻着大写”A”在《红字》的女主人公一样被惩罚的。第三是得与失的二元对立。得是获得暂时的安逸而失去的却永远都找不回来。

细节描写是《嘉莉妹妹》最大的特点之一。海明威曾经强烈批评了德莱塞的细节描写,但是多亏这些细节描写我们才能了解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美国的繁荣,人们面对金钱享受时的虚荣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命运产生的决定性的作用。小说详细地描写了杜洛埃的穿衣打扮,“背心领口开得很低,露出白底粉红条子衬衫的浆硬的前胸,上面是雪白的高硬领,系着一条花样显眼的领带。上衣袖口露出一双和衬衫质地相同的亚麻布袖口,扣着很大的镀金袖纽,上面镶着‘猫儿眼’的黄玛瑙”[5]。这不仅是他引诱嘉莉的一种方式还表现他的虚荣。除此之外,作者还从多方面描述了芝加哥这个大都市,文中多次提到芝加哥的繁荣。在普通人眼中,芝加哥就像是充满机遇和金钱的天堂。然而当他描述到嘉莉找工作的環境时又是另一番场景了。

(三)人类在冷漠的世界里无力地挣扎

在一个庞大而冷漠的世界中,人的挣扎和努力是那样的渺小和无能为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脆弱和不经事故,社会中也蜕变得没有道德和情义,在这里没有爱和同情可言。嘉莉的姐姐敏妮虽然对嘉莉有手足之情,但是她把她全部的爱给了丈夫和孩子。而杜洛埃对嘉莉的爱是源于一种生理需要,他贪恋嘉莉的美貌,趁人之危占有了嘉莉。

赫斯渥是唯一一个对嘉莉痴心的男子,可是他是有妇之夫,无奈之下他带着嘉莉私奔到了纽约。当他们来到纽约,他们很快花光了积蓄,只有靠嘉莉出去工作来维持生计。她出众的外表和智慧最终使她成为百老汇的名角,然后她就抛弃了穷困潦倒的赫斯渥。赫斯渥只能靠乞讨维生,这种生活折磨着他的灵魂。他不能忍受这种悲惨的生活,在对生活极度失望的情况下他别无选择只有自杀。赫斯渥的自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沦丧的结果,也是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结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继承了左拉的自然主义传统,讨论了本能和欲望对个人的命运所造成的影响,详细地描述了那个时期美国的物质主义,突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传统,开启了美国文学的新纪元。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个人需要,内在动力,外部力量出发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女性的“美国梦”的破灭。同时,从《嘉莉妹妹》中读者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德莱塞复杂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可以说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突出代表,《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按时文学评论家的意见,“只有在作品达到一定观察水平和一定的思想深度才称得上是自然主义作品”[6]。

参考文献:

〔1〕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6.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08.

〔3〕柳鸣九.自然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55.

〔4〕张合珍.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1984.163.

〔5〕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3.

〔6〕唐纳德·皮泽尔.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豪威尔斯到杰克·伦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3.

(责任编辑 徐阳)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却普遍较为低下,这直接涉及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在高校致力于进行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当下,我们必须深人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并力求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其实,这也是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中相关要求的需要,更直接表现为我们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时代语境下培养卓越文学评论人才的需要。

然而,我们却又发现,在现有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文学评论写作教学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问题就更是未能形成集中性研究,从事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教育者大多也仅局限于对文学评论写作问题的一般性理解和讨论,即使是有的教学实践者和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对文学评论写作问题展开探讨,但更多的还只是相对零散的,趋向于对文学评论写作的普泛性问题的研究。无疑,这一状况对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是十分不利的,需要通过必要的深化探讨解决这一问题。

一、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维度

探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其核心问题表现为: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文学评论写作”、“基础写作”等文学课程——其构成一个课程群——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即,寻求实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甚至是是最佳方式,也可以说是寻求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如何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教育)规律。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教學实践中予以贯彻,将会对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而又直接的积极影响,无疑,这会相应提高目前高校文学教育教学的育人质量。

我们知道,当前高校的文学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危机。这种危机至少表现在:其一,受教育者不知文学与文学教育教学(包括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真义,也缺乏去探究文学与文学教育教学真义的勇气和能力,从而也就有可能丧失创造性想象与愿望、丧失对于文学、人、自由、审美等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丧失对于人的未来合理设计和发展的希冀与向往;其二,面对种种矛盾与冲突,教育者放弃文学教育教学的理想和信念,放弃文学教育和文学课程教学的公共性与教育教学中人的公共情怀、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培育;从而,其三,文学教育、文学课程教学被平面化甚至是庸俗化理解,倾向于割裂它与塑造现代国家公民之间的关联,也倾向于阻滞文学教育、文学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实践的可能性。凹在我们看来,这些就是当前文学教育、文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我们需要由此而形成共识,以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理念、方式和途径。这种解决不仅必要,而且无疑还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它涉及我们对于文学教育、文学课程教学的终极想象,更事关我国人文教育乃至国家整体教育改革的某些根本的方向性问题。以此而论,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无疑是重要的,它积极参与者包括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在内的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而这一改革直接关涉到受教育者能力与素养的真.正提升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明确,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在“文学评论写作”、“基础写作”等文学课程中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以使得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得以实质性提高的问题。这一论题的整体性展开,总体上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其一,如何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理论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对其自身作为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形成必要的认识;其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文学批评实践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其三,作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需要,尚需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对其实践进行必要的总结,形成更为明朗而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导引下凸显具体教学效果。

二、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最根本处着眼,我们开展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的。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着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它的确立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的新路向,为文学批评实践也为整体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对唯物史观的完整、深刻理解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和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从而保证当代文学批评的应有品格与质地。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形成必要的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认识,这也表现为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与青年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者的基本追求,而高校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无疑在根本点上体现为青年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之上。后者是前者的根本表现,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印证。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明确的是,之所以追求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期望并达成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可以通过改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实施方式得以有效实现的,这种提高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它是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依照上文的逻辑,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得以实现的,这也体现为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的力量。当然,改进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实施方式,实现文学评论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对于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大可能立竿见影,而是必然地表现为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长远的过程。然而,我们明确的是,不能因为它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漠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规律性。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育人问题,而育人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它是存在规律的,也是需要我们遵循其发展规律的。

第三,文学批评主体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评判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程度的根本尺度和依据。我们说,文学批评主体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学批评主体评论能力的提高也是我们开展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程度评价的标准,尽管不能说这是唯一的标准。应该说,这是一种结果导向评价方式。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阶段性认识

依据前文对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维度的明确,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关于文学批评实践中批评主体应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在评论者尤其是青年学生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提高问题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形成的基本看法主要有:其一,评论主体应具有批评方法选择的自.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年轻的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是人的类特性。换句话说,自由自觉是人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根本性特质。青年学生在其成长的不可重复的青春韶光中,无疑需要形成诸多符合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并与其人格、素养协调一致的自觉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教诲是相当重要的。由此,我们认识到,在“基础写作”、“文学评论写作”等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在面对具体的文学批评文本时,教师应适时、适度、适当地要求、引领学生形成明确的批评方法选择的自觉。显而易见,这种自觉不仅仅只是一种评论技术的需要,它更关涉到青年学生的思维自觉和精神成长。它对于育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对于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评论者而言,在文学评论实践中,形成、确立批评方法选择的自觉是一种基本的素养要求。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强调青年学生应在文学评论实践中形成、确立批评方法选择的自觉,并不是说任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都无一例外地贯彻着这一硬性的要求。事实上,青年学生在批评方法选择自觉的形成中还必须注意到“有形法”与“无形法”这一问题,这也是教师在文学评论写作教学过程中尤为需要加以重视和强调的。其二,评论主体需具有明确的评论文体意识。在日常的“基础写作”和“文学评论写作”等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敦促学生尽早形成明确的评论文体意识,从而确立必要的评论文体选择的自觉。青年学生需明确,文学评论的文体即文学批评文本的体裁样式。大体上说,历史上曾出现过诗歌体、戏剧体、对话体、书信体、评点体随笔体、论说体、序跋体等不同类别的文学评论文体。其中,有些体式现已经非常少见甚至消失,如诗歌体、戏剧体;目前常见的体式则有论说体、随笔体、序跋体,另还有书信体、对话体等。而青年学生在当下需要更多关注的评论文体主要有随笔体文学评论和论说体文学评论。其三,评论主体应特别关注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学文本。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的提高是与其思,想质地、价值取向等核心问题密切相关的。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和教育视域中,教师对于青年学生文学评论能力的培养与铸造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问题,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这一实践。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性地会发现,一个现象,即,青年学生活在当下,其思想质地与价值取向却很难称得上“现代”;应该认为,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缺乏一种必要而明确的现代性价值取向的自觉是存在直接的关联的。基于此,期望文学教育教学能够生发出对于人的更为巨大的塑造性力量,期望青年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得以实现在内质意义上的真正的提高,教师就需要敦促学生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积极关注和选择具有明确的现代性价值取向的文学文本。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在“基础写作”、“文学评论写作”等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要求青年学生特别关注和选取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学文本予以评价有利于评论实践者现,代价值倾向在批评实践中的明确确立,这无疑是:一种在当前对青年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引领的必要而且有效的方式,它对于青年学生的精神成,人——契合时代性精神发展需要的精神塑造与思想构成——影响深远。

第二个方面,关于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评论主体的当代意识要求问题和方法论特征问题。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致力于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的当下建构,自然不可缺少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问题的关注,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合理、有效推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发展的重要质素与力量。尽管这个问题是极为复杂的,然而,这其间还是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或说环节需要着力予以探讨、明确乃至于进行必要的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和规范。我们以为,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批评者的批评意识及其批评实践中的方法.论特征就属于这样的问题。当然,它们也只是此类问题的局部体现。进行文学批评实践,要求批评家必须具备当代意识。这里所说的当代意识,首先是指批评家必须具备自觉地以其批评实践参与当代文学、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意识。这也是当代批评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立场。其次,它也是指批评家必须具备开阔而深邃的当代视野与眼光。当代视野与眼光的确立,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一种批评视角的规范和要求。在文學批评实践中,除了要根本性地确立当代意识之外,还必须明确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特征问题;而批评实践的方法论特征无可置疑地表现为多个方面,在此择其要端,谈两点根本性内容。其一、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的结合。从一个特定的向度上说,文学批评实践是批评家在对评论对象进行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的过程中完成的。可以认为,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是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双向而又一体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其二、美学观点、历史观点与人学观点批评的统一。以美学的观点来要求、衡量和评价作家作品,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了艺术创造的规律和遵循了正确的审美法则,是否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而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较高的审美价值;用一句话来说,即,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以历史的观点来要求、衡量和评价作家作品,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首先是要求批评家持有一种历史主义态度,从历史角度考察作品,把文学作品置于其写作时期的观念、习俗和人们的态度之中,从而进行与作品的历史内容相适应的社会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分析和评价,看作品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图景,是否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要求,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与趋势。其次,用历史的观点评价作品,是指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应该具备他所处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立场,这正如我们在上文所说的批评家必须具备开阔而深邃的当代视野与眼光,这样,方可合理确定具体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历史的观点在这里也就意味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由此再深人探讨下去,我们必须意识到,恩格斯提倡的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理应包括人学观点。因为,人是历史的人,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是人的活动的舞台,是人的活动的具体展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必然会从历史观点中引申出人学观点。其实,文学就是人学,是社会现实中从事实际生活活动的人的“精神分析”学,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由人参与其中并构筑而成的流动着的社会存在的基本反映和体现,是人们对世界、人生、人性等体验、感悟、认识和思索的审美化呈现。[2]

第三个方面,关于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个需要针对特定情况不断调整也可以持续改进的问题,此不赘述,容后具体专题讨论。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评论课程群建设与卓越评论人才培养”(编号:JXSDJG172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詹艾斌等:《生命与教育的方向》,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年,第14页。

[2]关于这一问题的较为明确的阐述和论证可参见拙文《文学批评实践的意识要求与方法论特征》,载《前沿》,2010年第5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有忻

责任编辑:文海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干扰,对梁实秋的研究与定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有关于梁实秋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文艺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生存空间重新得以确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建构所做出的贡献也重新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势必会产生某种“错位”。本文将通过对梁实秋和白璧德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对梁实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展开讨论。在这个论述的过程中,分别将儒家传统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梁实秋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阐述。在研究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时,重点讨论儒家学说对其思想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以及白璧德对儒家文化的错位理解。与之相对,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直接照搬了白璧德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批评,这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批评 白璧德 错位

在现代中国文学起源之初林林总总的文学批评中,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无法令人忽视的。曾有学者指出:“梁实秋不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史家,却是一个很有理论个性的批评家,他对20世纪20年代很多文学热点背后潜伏的问题和危机,有相当敏锐的体察。”a我们无法否认,在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脉流中,梁实秋的理论影响是具有贯穿性的。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是梁实秋文学理论的辐射中心,也是他文学批评的出发点。这一产生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否会产生某种“错位”?而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直接照搬了白璧德的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一、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首先,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说起。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其文化错位的产生,就要从“新人文主义”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误读说起。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的形成,不可否认会受到他身处其中的西方传统思想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来自东方印度的佛教和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白璧德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白璧德的著作中,最早出现“儒家思想”痕迹的是1919年出版的《卢梭与浪漫主义》。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理论构建中,“儒家思想”被用来阐释新人文主义理论,并疗救西方现代精神的弊病。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完善和证明西方经验——“远东的经验还以一种最令人感兴趣的方式完善和證明了西方的经验。如果我们想提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智慧来反对我们目前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可怕的片面性,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孔子和佛的教育与影响来概括远东的道德经验。” b

但是有研究者指出,白璧德关注的多是先秦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而并非汉代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 c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的就是:白璧德在他的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孔子的观点,但是否“引用”就代表着白璧德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符合呢?比如他文章中的这些引用部分:“但他并不单独倚重节度法则,而是同样注重谦卑法则,他的谦卑一则体现为‘顺从天命’,另则体现在对先贤的态度上面。” d“孔子与其他亚洲大师们则独重谦卑这一美德。” e

可以发现,在解读孔子的思想时,白璧德非常看重“中庸”“谦卑”和“道德约束”等概念,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却没有做出更多解释。而且,白璧德对于“礼”的理解似乎有一些断章取义:“孔子本人对‘人之何以为人’这个问题有着深刻地、真切地洞察,他称之为‘内在制约的原理’,而这一原则,有时亦与各种繁文缛节联系在一起。” f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似乎白璧德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用来进行“内在制约”的。但在《论语·为政》篇中写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恵,齐之以礼,有耻且格。”g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礼”并非是白璧德所理解的“节制”和“约束”,而是孔子所说的,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普遍性要求。白璧德还忽略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礼”的归属问题与文化语境。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具有民族属性的概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礼”的含义也从单纯的“礼俗”发展到了“礼制”,最后又到“礼义”,并逐渐与政治、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言。然而,白璧德却将对孔子儒家学说所期望的“节制”和“制约”,错位地使用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身上。从整体背景上来说,白璧德当时身处于现代民主社会,而儒家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之完全不同。所以,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解读是建立在一种“理想化”的想象之上的,他没有考虑到儒家学说背后深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因素,而是专注于文学表面的理解。这就使得他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与运用实际上是一种断章取义式的简单移植,而这种“移植”的后果,就是产生了一种根本上的“水土不服”。

二、梁实秋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错位应用

那么,在文化源头上已经发生了一次思想的“错位”,而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使得这种“错位”又延续到思想的再次传递中去,这正是基于既有的“错位”而产生的另一重“错位”。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从批判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的。显而易见,在这个时期,白璧德及其学说对梁实秋的影响是深刻而直接的。在文学批评上,白璧德一直以古典主义为立场,批判西方近代文艺思潮中的浪漫主义,并希望能够建立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但是白璧德所批判的浪漫主义,是除却古典主义之外,所有的西方文艺思潮,他把这些文艺思潮当成一个概括的整体加以否定。白璧德认为,浪漫主义不加节制地放纵感情和想象,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理性与节制,这是十分危险的,使之成为“一种放纵的乃至泛滥无度的情感主义”和“一种无政府的想象的混合”。同时浪漫主义还过分地推崇个性而忽略了艺术的普遍性,而过分地追求个性、推崇新奇即为情感的泛滥,是需要批判与节制的。古典主义崇尚一种和谐、均衡的审美理想,这恰恰是其在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上的节制与理性,也就是所谓的“合适”原则;而浪漫主义无节制的宣泄感情,违背了“合适”原则。这是白璧德所不能容忍的。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批判,他是以一种反浪漫主义的姿态来面对新文学、批判“五四”新文学,并大量借用了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批判。在梁实秋1925年底所写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这篇文章中,他依持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进行了根本的否定性的批判。文章开篇即开宗明义指出,全文的主旨即在“证明这全运动之趋向于‘浪漫主义’”,他认为整个五四新文学运动,就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从极端受外国影响、推崇感情缺乏节制、受印象主义支配,以及推崇自然与独创四个方面印证自己的观点。这几点描述恰恰与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描写相吻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实秋的表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的确包含着鲜明的浪漫主义因素,这是饱含着解放、进取和重生的、青春洋溢的时代所赋予文学的特殊性格与使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仅只有浪漫主义,它是多种思潮和多种主义碰撞、融合的运动。梁实秋显然没有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五四新文学运动纳入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框架中,以便使用“新人文主义”对其进行批判,而忽略了批判对象是否可以真正称之为“批判对象”。比如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返归自然”的趋势,但是梁实秋依然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初步即是攻击旧文学,主张‘归返自然’”,“这一个呼声震遍了全欧,声浪不断的鼓动了一百多年,一直到现代中国的文学里还展转的发生了个回响” h。将卢梭的“返归自然”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导火索”。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似乎有些为了批判而批判,这就是另一重的“错位”移植。

总之,任何文学批评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立刻有效地解決所有文学问题。梁实秋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有得有失,无论得失,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总结。

a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第00期,第23页。

b 〔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学宜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c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8页。

def〔美〕欧文·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第124页,第27页。

g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h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期,第258页。

参考文献:

[1] 毛虹.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1919—1936)[D].重庆大学,2016.

[2]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

[3]陈胤瑾. 选择与重构[D].江南大学,2009.

[4]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D].东南大学,2016.

[5]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4).

[6]罗钢.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J].文学评论,1988(2).

[7]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2).

[8] 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9] 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作 者: 杜越,南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上一篇:创新创业考试论文范文下一篇:医疗器械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