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文化范文

2023-09-21

景观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遗产保护理念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转变,从单体文物保护到整体环境保护,从静态、被动保护到动态、主动保护,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已日趋完善。本文以大理古城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大理古城活化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文化资源、活化文化遗产、留住原住民、减缓开发速度等大理古城保护活化的对策措施,探讨大理古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大理古城;文化遗产;活化

早在1982年,大理古城就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理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7)、《大理古城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2012)、《大理市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办法》(2014)等地方性文件,开展了古城保护的积极探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在全球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下,大理古城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2013年曾因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遗产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的矛盾凸显。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做了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那么,应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让大理古城活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一、大理古城概况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约3平方公里。全城西靠苍山、东面洱海,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从南到北有五条大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子,明清棋盘式建筑格局,城区内风貌尚存,肌理清晰,保留部分城墙遗存。古城内分布着总统兵马大元帅府、文庙、西云书院、天主教堂、蒋公祠等多处文物古迹,是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大理古城地处滇西要冲,是滇、川、藏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各国交流的大通道。大理古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白族人民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使得大理古城成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国内外不同文化和文明在此汇合交融。大理古城不仅承载着历史各个阶段的城市记忆,还积淀和传承着鲜明独特的白族文化。因大理文化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形成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大理古城又常被人们誉为“最后的理想国”“乌托邦”,成为美好、自由的代名词。大理古城旅游资源丰富,是云南昆明—大理—丽江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据2017年大理州旅游大数据分析,来大理旅游的2100万游客中,大理古城是大部分游客的首选,全年接待游客1292.37万次,占61.94%,是大理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大理古城活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真实性丧失

古城环境的形成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记录着城市的生长和发展。大理古城内的建筑犹如层积岩一般共存共生,600余年的历史变迁留下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近些年,古城大量拆除、改造或重建传统建筑,对大理古城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古城生命的延续起到了“建设性破坏”的作用。2018年实施的大理古城风貌提升项目,以恢复“清末民初”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为目的,对不符合古城风貌的门窗、强弱电线进行了拆除和改造,在某种程度大大提升了古城风貌。但遗憾的是将大理古城统一改造为同一时期的风格,使得大理古城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被消除,古城的肌理和风貌逐渐趋同。大理古城同我国其他城市的古城高度相似,仿古建筑造出相同的商铺、相同的街道、相同的门面,古城特色和民族特色正在被吞噬,让人审美疲劳。

(二)遗产活力不足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过度保护的现象,对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通常是先界定为文物,然后封闭、隔离起来,采取博物馆式的典藏、展览。[1]这种将文化遗产圈起来保护在罩子里或者拉上警戒线的做法,使得文化遗产与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远。然而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影响力正是在于“活”、在于“用”。大理古城活化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文化遗产只是维持原状的展示,或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呈现,未能转化为文化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遗产保护与古城居民生活脱节,很多遗产游客知道去游览,本地居民却很少了解和参与其中。如古城内大理市博物馆原为云南提督衙门,内设有历史文物展厅、陶俑馆展厅等板块,每天进馆参观的人数不少,但据调查大多数是旅游团的游客,本地人很少,而且展厅布展形式陈旧且无VR、AR等数字技术,文物不会说话缺少吸引力,与民眾互动性弱,游客停留时间短暂。

(三)原住民流失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内的市政建设长期停滞,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备,部分老旧民居因无力修缮逐渐沦为贫民窟。随着旅游消费为主的各种店铺集聚和扩张,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受到影响,哄哄闹闹的游客、来来回回的叫卖声、营业到半夜的酒吧打扰了居民的生活;不健全的生活设施也是原住民流失的原因,由于生活工作不便利,加之出租房屋可以获得不菲的租金,居民纷纷搬离古城,“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古城人口结构特征呈现老龄化、去原住民化。当下,大理古城中的本地居民日益老龄化,原住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因年长之人往往故土难离,故一直坚守古城。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和教育环境,大多搬到更为便利的下关镇。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本地居民区会越来越少,直至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古城。如果大理古城彻底失去了原住民,失去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古城也就成为一个历史空壳。

(四)过度商业化

随着资本的进入,大理古城出现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一些历史建筑和遗存在商业化过程中被拆、改建或重建,原有风貌逐渐消失。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大理古城的主街及小巷都充满着各种商业化的店铺,古城内很多房屋都被用作商业用途。据调查,近10年来人民路的商铺租金涨幅超过10倍,地理位置较好、面积稍大的店铺,年租金达百万。一些具有地方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店,因无法承担高额的租金,只能搬离古城,大理古城本土文化的原真性、多样性遭到破坏。原被誉为“大理古城最文艺的街道”的人民路充斥着喧闹的酒吧、各种义乌小商品、全国一样的小吃,统一的店铺风貌,雷同的商品,缺少本地文化与自身特色是因为追逐短期利益所致,舶来品使得大理古城特色黯然消失,削弱了文化的多样性。

三、大理古城活化策略

大理古城是有生命的、不断发展的古城,而不是静态的、失去活力的文物。大理古城的保护不同于对文物和历史遗址的保护,其保护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遗存,更是对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保护与延续,让保护融入古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

(一)尊重历史风貌,整合文化资源

大理古城风貌提升项目,对建筑外立面造型、色调进行了统一,多采用仿旧木质材料,各街区建筑看起来很整齐,但这种一刀切的改造现象,把原具有历史沉积的建筑变为全新的仿古建筑。建议古城保护尊重历史风貌,遵循原真性原则,延续传统风貌和建筑肌理。首先对于历史建筑,要挖掘研究其传统功能并予以保留。对不同时期建筑与其时代相符的风貌,摒弃统一改造方法,延续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其次在老旧居民区风貌加固时,保留一些有特色风貌的建筑和店铺,新建部分则要尽可能保持新旧共生,使其能和旧建筑相互衬托,将建筑文化底蕴传递给群众,这样才能为建筑带来更多的活力,更好地活化历史古城。[2]

大理古城是大理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和历史见证。城内文化遗产众多,但整体分布零散,就如一个个斑块镶嵌在古城的肌理之中,它们的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形成合力。因此,在积极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强调它们的整合,使之形成系统合力,对这些遗产进行就地活化保护,使其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并通过线路设计将城墙、街巷、博物馆、文保单位、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等历史要素串联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历史文化的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此外整合历史文化载体的同时,还应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古城发展,开展非遗展示和传播活动、开设体验所、传习社、从事非遗产品售卖,如建立扎染、甲马、土陶体验所等,这些特色活动既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给旅游商品赋予浓厚的地方特色,又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二)活化利用遗产,走进人们生活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理古城文化遗产还可通过积极调整,通过空间意义重构让旧空间焕发新生机,使历史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文庙、蒋公祠等文保单位向居民免费开放,成为本地居民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遗产与群众的关系拉近。2019年新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天主教堂,不仅仅具备文物价值,更是大理天主教教众活动的场所,是“活”的文化遗产。古城内苍坪街闲置的老床单厂改造成艺术园区,吸引大批艺术家、设计师入住,成为大理的“798”,以文化产业带动古城发展,创造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古城文化氛围。一些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特色的老院落可改造为书院、咖啡店、客栈,活化再利用。因此,大理古城的建筑文化遗产不是博物馆式的典藏保护,而是人们生活、办公和活动的场所,文化遗产逐渐成为大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历史,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在数字文化产业时代把遗产转化为时尚,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将其打造成文化IP,以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大理古城的特色文化作为素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灵活设计多样化的创意产品。[3]如南诏大理文化,甚至是金庸笔下武侠文化,都可以用其文化元素,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如衍生出《天龙八部》文化产品链。以文化遗产为素材,开展文化创新活动,焕发古城文化新生机。北京对于故宫文化的开发、成都武侯祠对于三国文化的开发,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

(三)留住原住民,保持文化根基

保护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更是生长于此的古城本地人的责任,自上而下被动式保护和自下而上的主动式保护相结合,必须触发社会内生动力,提高人民主体性意识,使保护意识深入人心[4]。古城居民是古城生存的根基,是古城活力的主体[5]。因此,古城活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灵魂”。

古城人口老龄化和去居民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居民为核心的古城保护理念越来越受重视。只有加强古城原住民的参与感,才能培育古城社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力,这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活化的重要条件。留住原住民,首先,应该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提高生活便利性、完善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其次,建立方便灵活的居民反馈机制,让居民参与古城的保护和建设,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再次,应健全医疗服务设施、增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和公共聚会场所等公众服务设施。为本地居民提供培训就业机会等,对本地居民经营的特色店铺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应打造利用文化遗产成功创业的样本,吸引原住民返乡,承前启后,传承活化。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方便便捷的设施、就业机会增多等措施都会提高居民主体性,减弱以商业为导向的去居民化的现象。

(四)减缓开发速度,再造多元文化

古城的保护与活化离不开多方面的力量,协调多方利益也是古城活化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大理古城的保护涉及政府、开发商、学者、本地居民、商户等多方人员。历史上大理古城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多民族、多宗教、多国家的文化都汇聚于大理古城,但在全球化、商业化的冲击下,大理古城文化同质化现象明显,只有协调古城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减缓开发速度,才能让多元文化留在大理古城并传承下去,才会使大理古城持续发展。大理古城可以通过优化政府主导、健全法律法规、管理投资商和商户、学者参与、本地居民自主管理等措施,减缓古城开发速度。政府应建立传统文化的资金,对大理本地非遗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大理古城内开展各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生活,用特点鲜明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来稀释古城地段商业氛围过浓的问题[6];建立健全法规条例,以条例来处理对文化遗产破坏的情况。投资商和商户应放眼未来,而不是为追求短期最大利益而大肆开发和破坏。学者注意收集、研究、整理大理古城的相关资料,参与古城保护和开发的项目,并形成学者监管体系。通过监督和反馈机制,本地居民可以对政府和开发商的工作实行监督,参与古城管理。加强对大理古城多元文化的保护和宣传,让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大理古城多元的文化氛围,再创“理想国”“乌托邦”。

四、结语

大理古城保护活化关键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利用,使其不脱离人们的生活,不孤立,让人们看得见、看得懂、可参与。如何实现“活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路径,不变的是一方面要尊重和保护好古城及其伴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古城保护必须与时俱进,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贯穿其中的是对人的关注。面对未来,我们可以探索更多大理古城保护活化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麦产,王凌宇.论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及活化保护与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6(7).

[2]徐玉竹,刁艳.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活化[J].山西建筑,2020(7).

[3]王长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J].人民论坛,2019(27).

[4]韩卫成,高宇波等.基于功能复兴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方法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古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2).

[5]陈顺和.聚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关于嵩口古镇复兴的台湾实践思维[J].装饰,2016(9).

[6]张应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云南丽江大研古城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5).

作者简介:杜舒惠(1995-),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遗产。

景观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和策划,满足了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国家,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价值,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应用现状,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同的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深深印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有效展现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感和人文情怀,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对现代人们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1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就是地形,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地形就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不断挖掘自然美景为园林景观设计所用。地形的规划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景观设计必须根据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2地形与环境相协调

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存在。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地形与环境的协调性,可以有效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和文化的关系

2.1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创作素材

由于园林景观设计兼具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设计的对象和方法会因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成为了设计师的创作素材,并将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以此作为对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展现,从而使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品味得到提高。对设计师而言,要想在当地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及人文历史、风土民俗等人文环境中寻找灵感,必须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才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地展现出当地特有的文化。

2.2园林景观设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能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的强大表现力反映出来,集中表现为当地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通过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获得了更广阔的创新及发展的空间。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在理解及吸收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文化理念,让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以此加强园林景观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景观时能对当地的文化產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3园林景观设计中文化的表达原则

3.1独特性原则

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文化的表达时,应注意对当地的历史建筑、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及建筑风格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其独特性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使园林景观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游人展现出本地独有的文化氛围,实现设计的与众不同和匠心独运。

3.2整体性原则

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环境,而环境则是一个生态系统,拥有整体性的特点,且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考察环境的因素,根据环境的客观规律,把园林景观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使园林景观与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3.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加强对保护及利用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关注,从全局出发,综合分析内的全部资源,使园林景观符合科学发展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对历史遗迹的合理开发和建造,使历史文化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是园林景观应对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物质和能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利用,保障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不仅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文化既可以彰显文化的历史价值,同时还能使得文化景观设计更富有内涵。

4.1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

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元素,通过园林景观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4.2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升华

不同的城市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园林景观反应了社会生活和城市的人文坏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文化元素,可以真实地反应人们生活状态,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将文化升华,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价值。

4.3园林景观与文化互融

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文化不仅可以得到有效传承,还可以与不同地段的文化在社会交融中互相融合,将文化应用到当地的园林景观中去,展现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景观文化的展现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从小环境融合到大环境中去。

4.4园林景观设计与文化结合更有艺术感和价值

我国文化多种多样、历史悠久,有着性、传统性和文化性,同时还有着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将文化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人们在对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进行文化鉴赏的同时,也是对园林景观艺术的肯定,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价值。

5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途径

5.1凸显文化性和区域特征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环境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凸显特征,增加园林环境的文化艺术感。例如,苏州的“小桥流水”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将江南地区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出来。

5.2彰显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传统文化的特性,同时还要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彰显出来,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約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例如,西子湾水晶的营造,在绿地中开辟一条溪涧,不仅提高了景区的自然生态气息,同时又展现给人一种既不失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性的感觉。

5.3注意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来创造人工环境,注重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在人们观赏的时候,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6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是艺术的延伸,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来提高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加景观的鉴赏价值和意识感,同时使得我国优秀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下去,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4,(4).

[2]陈立,王茁.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4,(29).

[3]陈璇,陈坚,樊国盛.文化元素在安宁隈庄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展现研究[J].艺术科技,2014,(2).

景观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 湖湘文化饱含创新意识,是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思想来源。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之当代传承为方向,结合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之实际,分析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湖湘文化   师范生   创新素质

当今知识时代,创新能力成为支配和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教师要承担起创新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培养摇篮的高师院校,应把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在漫长的历程中,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创新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模式,成为今天创新的不竭源泉,其中湖湘文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成为其中的代表。以开拓进取、求新求变、创新精神推动湖湘文化不断发展,为开创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提供思想基础,可为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提供理论指导[1],这是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之当代传承为方向,结合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之实际,探讨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困境和策略。

一、湖湘文化在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湖湘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院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1.为强化师范生创新意识提供思想基础。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应该培养青少年學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势所趋。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饱含开拓进取、吐故纳新的创新意识,湖湘人士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从周敦颐开创宋明理学,到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再到王夫之提出“趋时更新”的主张;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兵工厂,再到郭嵩焘作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外交人物;从谭嗣同力主变革维新,到黄兴、宋教仁、蔡锷在辛亥革命中为共和献身,再到毛泽东同志、贺龙同志等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成立新中国,可以说湖湘文化中流淌着创新的血液,因此将湖湘文化融入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用湖湘历史创新人物的思想与事迹,为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奠定思想基础,让创新意识培养不再只停留于理论上的论证创新之意义,不再只用创业成功论证创新之重要,不再以为创新只是现在时局之需要……湖湘文化中名人创新事迹以客观真实之历史让未来教师意识到敢为人先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2.为激发师范生创新勇气提供理论指导。

当今各类学校都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一方面带来教学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容易让教师陷入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勇气。教师如果缺乏教学改革的勇气和胆识,那么培养创新型学生将难以深入推进。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也是新时期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湖湘文化在这方面可为激发师范生的创新勇气提供理论指导。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层含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革故鼎新的变革意识、不惧挫折的冒险意识[1]。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不惧挫折的冒险意识都和创新勇气有关。教师应该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民族意识、家国情怀,并以这样的情怀振兴民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湖湘文化蕴含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关注民生到贾谊的忧国之心,从左宗棠的收复新疆到谭嗣同以生命维护维新变法,再到现代历史上湖南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湖湘有识之士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历久弥新。教师担当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必然应该具有这种责任意识,湖湘历史文化可谓激发这种责任意识的源泉。

教师应该有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英雄气概。创新之路往往是艰辛而困难的,难以一帆风顺,这时需要有不惧挫折、不畏艰辛的精神突破旧的局限,挑战新的高度。想要有这样的创新勇气,要先培养这种不畏艰辛的品质。湖湘文化的“敢为人先”就蕴含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勇气和气概。湖南人的一大特点是霸蛮,这种霸蛮特性包含不避艰险、历尽艰辛、披荆斩棘、百折不挠之精神,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历尽千辛万苦仍然矢志不渝,忧国之情澎湃于内心而不减。曾国藩一生中遭遇许多挫折,如科举失败、长沙之辱、靖港首败、九江大败……用他对逆境百折不挠、不畏艰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传奇。创新之路并非坦途,充满各种挫折和挑战,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湖湘文化的“霸蛮”精神,为创新之途做好精神动力储备。

二、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困境

1.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理念的结合有待加强。

首先,一些高师院校创新教育理念不强。传统观念对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理念认知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上,认为中小学生因知识储备还不丰厚,不具备创新能力,学习任务主要在学习掌握知识及锻炼相关实践能力方面。抱着这样一种理念,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和其他类大学一样,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只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开设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将创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以后的职业教育中。

其次,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创新教育中被忽视。目前湖南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侧重于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精神培养,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引用的素材多为创业成功事例,缺乏湖湘文化的引入。一些高校地域文化课程是以选修课或讲座形式开设的,重点会放在讲授湖湘文化的各类别知识上,没有从创新的角度关注,往往与创新教育没有交叉和融汇。可以说,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理念的结合需要大大加强。

2.高师院校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首先,创新素质培养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当今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部分以创新思维锻炼为主要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这种形式的创新教育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创新素质教育主要涵盖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如果只有一门课程进行创新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过程,不仅是课堂教学,还应覆盖于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从时间上应贯穿大一到大四,以至于从教后的继续教育中。

其次,创新精神考评体系缺乏。目前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是以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展开的,这门课程以考试或者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创新教育接受情况。即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考核是通过课程考试进行的,但创新素质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综合性的思想意识,会反映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不适合只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应该有多样化的考查方式。一些师范院校把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考查上,创新素质的考查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相关的量化考查体系。让学生对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只愿意把精力投入和绩点、奖学金挂钩的考查内容上。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一些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更多地停留于形式,没有普遍、深入地展开。

三、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1.学习湖湘名人思变求新之理念,培养创新勇气。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学围绕考试内容展开,教师的考核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的教学自由,损害了其创新热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教学内容成了一些教师习惯性的作法。培养教师的创新勇气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之精神,正是培养师范生创新勇气上佳的素材。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在学术创新上,还是在救亡图存的创举上,都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沿,这正是创新勇气的代表性事例。

将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习湖湘名人的创新事迹,参观他们的纪念馆、故居,让学生感受其敢为人先的勇气,并将其潜移默化为自身的品质,追求独立之人格,在教学上追求教学自由精神,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育观念,不随波逐流,形成教学创新勇气。

除了感受湖湘名人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外,还应学习这些伟人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革新思想,让师范生以对国家教育事业负责及培养天下英才的社会责任感思考教育的使命、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激发作为一个教师的热情。在湖湘文化中,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在宋代已声名远播,此后从明至晚清,书院都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湖湘许多文化名人受业于此,又在湖湘讲学,如郭嵩焘曾为岳麓学子,有传道济世的社会责任感,曾在长沙城南书院和思贤讲舍讲学,深具改革意识,作为清朝首任驻外大使,力主开眼看世界,然走在创新前沿的郭嵩焘却被国内守旧派所不容,对此郭嵩焘胸怀对国家的责任坦然以对:“谤毁遍天下,而吾心泰然。”成为超越所处时代力倡革故创新的先驱。他在教育改革上是新式教育的重要倡导者,最早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晚年回乡创办思贤讲舍,增开西学课程。此外,参与教育改革的湖湘名人还有左宗棠、曾国藩,再到百日维新中湖南一系列新式学堂的建立,可以说湖湘大地在近代教育改革征途上一直走在前列,都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创新的思想源泉。

2.创建湖湘文化协同育人基地,涵养创新人格。

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湖湘文化融入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要引入社会湖湘文化保护和传播的组织机构,让他们参与到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中。

高师院校与社会上的湖湘文化保护、研究组织机构形成合作关系,在校内设立湖湘文化协同育人基地,基地将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感受湖湘文化中培养创新素质,训练创新思维。基地可以通过空间环境设计布置、设立湖湘文化创新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协同育人。一是空间环境设计布置,可以在基地里面建设湖湘文化展厅,介绍湖湘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名人的创新事迹,设立湖湘文化名人雕像、陈列湖湘文化中革新事件的历史文物等。二是在基地设立湖湘文化创新社团,以学习、探讨、研究、宣传湖湘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创新事迹为宗旨,组织社团成员定期开展活动。三是以基地为平台,开展文化协同育人的各类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以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为主题的各类讲座,举办湖湘文化创新精神演讲比赛,举办宣传湖湘文化创新精神写作比赛,举办湖湘文化创新精神话剧演出,聘请湖湘文化研究机构人员为基地兼职工作人员,同时定期邀请中小学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来基地,共同探讨从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出发如何融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实现高师院校与文化机构、中小学校协同育人。

3.开展研究湖湘文化的各类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可组织学生分类湖湘文化,细化为若干类别,如湖湘文化等文化产品,分为诗歌、戏曲、绘画、湘绣……让学生对比发展历史再分为传统模块、当今模块、创新模块,这种区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传统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对比中,感受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激发对这些传统模块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创新模块。

其次,组织学生对每一类文化产品及其模块进行学习、研究,设置相应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与创新设计等创新素质和能力。如对于湖湘戏曲文化可以设计学生文艺演出活动,对湖湘绘画艺术可以开展湖湘名人书画展览、学生书画竞赛,对湖湘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调查传统民俗现状、保护情况和创新情况。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创新素质。

再次,在前面两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已经对湖湘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学生进行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活动,交流分享对湖湘文化的认识、感受,探讨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组织学生进行湖湘文化的整理和传播活动。如整理湖湘名人故居资料库、整理湖湘名人创新事迹资料库,在网络上开设公众号、微博等宣传湖湘文学艺术、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今天的创新发展等。通过这些交流探讨和整理、宣传活动,培养学生以创新发展的视角看传统湖湘文化,在发现文化和解决问题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

4.加强湖湘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首先,校园环境景观的湖湘文化植入,设计和布局校园环境时应充分利用湖湘历史文化。从校园建筑到景观的设计,从校园景观的命名和装饰到校园公共空间的装饰与布置,都可以引入这些地方历史文化。大致可以引入的地方历史文化有地方历史名人、地方历史建筑、地方红色文化、地方历史特色文物、艺术品等类别。这些融入湖湘文化元素的实体,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校园文化景观的湖湘文化植入,师范高校可以选择湖湘文化有代表性的创新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景观中:一是将创新元素以剪纸、照片、工艺作品等艺术作品等形式装饰于校园公共区域、楼栋大厅、楼梯走廊、教室墙壁等;二是在校园绘画、各类标识、平面墙壁的图案绘制中植入湖湘文化创新元素;三是直接将湖湘文化创新元素应用到校园建筑和道路的命名中。讓校园文化景观体现出追求创新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敬睿.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衡阳:南华大学,2013.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研究”(XJK18BDY004)。

景观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园林景观设计也开始出现了形式化与表面化的问题,所以园林景观难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因此,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态文化内容,融入人文精神,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地域文化上出发,做好定位工作,提高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文化底蕴

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让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会。为了让建筑群体之间不单调,也为了给建筑用户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的建设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许多地区的园林景观建设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导致园林建设中最为本质的地域特色已经逐渐消失殆尽,同质化问题的出现让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失去特色,所以正确的园林设计应该将城市的主流文化以及人文特色进行融合,让园林景观发挥出基础功能以外,还可以作为城市的名片,对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展现。

1概述

1.1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以结合现存的人工与自然要素为前提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以满足社会文化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求, 并对整个园林中的事物进行排列、搭配, 使景观的形态、色彩等相协调, 符合美的要求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精神及物质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 为人们创建美好的生存及生活环境。此外, 园林景观设计能让当地人们受到艺术熏陶, 处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 还能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将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准确表达出来。

1.2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及时间范围内, 人们经过体力与脑力活动创造的并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与积淀而形成的精神及物质文化内涵, 涉及到很多方面, 如当地的文化修养、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艺术和经济水平等等。由于自然气候环境、地理结构不同, 加上社会精神及物质文明建设以及人们后期不断进行改造, 使不同地域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不同, 同时也代表着生活方式、价值信念、文化水平及民族信仰的不同。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积淀形成的, 所以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骨髓里, 体现着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 具有较强烈的历史及文化色彩。

2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作为一个载体,它以形态造型,意境的营造来表达当地的人文精神,通过一定的介质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2.1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设计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园林景观也表现得不尽相同,例如北方气势壮观宏伟的皇家园林,南方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还有上海的园林在传统中融入美、日等国家的风格,使得园林杂而不乱,独树一帜。园林景观设计根据人工及自然要素来表达思想,通过园林设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的美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根植于本土文化,设计出与本土文化相和谐的园林景观作品非常重要。

2.2景观细节打造

需要在不同的地域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地域文化可以为园林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设计人员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深入地理解,分析挖掘出文化内涵,然后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的人文关怀,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作出更好的诠释。地域性人文精神和自然特色可以给设计人员带来非常巧妙的灵感,同时,设计人员的巧妙设计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园林景观设计为人民生活服务,要能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这就要求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诠释当地的地域文化。

3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3.1地域特色文化

不同的地理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既包括不同的自然景观,也包含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活习俗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园林景观设计既传承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又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

3.2建设材料的选择

园林景观设计所用的材料主要有自然材料、人工材料两种。材料不同塑造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传递的美感也就不同,自然材料所传达的是一种“天然”的美感,人工材料所传递的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质感,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绿色植物选择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和传统的花卉为主,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生存条件适应性强的一些绿植合理搭配,不但可以将外来文化与当地的人文景观相结合,而且还可以形成独特的自然植物群落,从而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

3.3搭配景观色彩

一个科学有秩序的颜色搭配可以让景观上的特色展现的更加完美,也能从这些色彩上的搭配看出设计人员的基础素质水平,因为色彩也是造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搭配的不好会直接让景观的景色呈现大打折扣,不能给欣赏的民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这个景观设计就已经失败了一半。色彩在景观搭配中是最有表现力的,不同的组合搭配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基础素质水平高的设计人员会利用景观色彩上的搭配将自己的创意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4. 地域文化应用与园林景观设计

4.1尊重自然条件

园林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温湿度、光照时间、风力大小、动植物的生长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环境做一些调整,增加一些不同风情的动植物或者是建筑物,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

4.2尊重人文历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就是对集体的尊重,对自己的认同。

4.3综合性原则

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工作者要注意让园林景观的综合功能得到发挥,通过建立综合有机体的方式将特色文化进行呈现,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通过整体布局、实用功能、外观形态等方式都可对地域的独立景观元素进行有机整合,让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让整体景观的主体特色可以得到凸显,要对总领园林景观的标志象征进行打造,可以建立一些历史名人的雕像或是纪念碑等景觀达到凸显景观的目的。

4.4独特性原则

在历史的演变下,不同的地理区位会形成形态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些文化之间会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是其中也会融合一定的共性,需要专业人对这些元素进行整理,并从中提取出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突出性的展现,这样的处理可以让人们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记忆这些凸显文化特色的建筑或是景观标志,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整个城市的文化。

结束语

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让地域之间的文化风格迥异。这些区域上的文化特色让园林的发展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变化,所以为了将这些特色进行放大性凸显,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将设计理念立足与地方特色文化上,但是最为基本的地域文化不能做出太大的改变,应该尽量以当地的区域文化作为设计重点,让园林景观经过设计被赋予特殊的生命力以及内涵,让这些园林景观上的创意设计以及携带的特色文化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试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弊端和改进措施[J]. 孙晓斐. 中国林业产业. 2016(12)

[2]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 凤秀娟. 四川水泥. 2016(11)

[3]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J]. 曾胜兰. 现代园艺. 2017(08)

[4]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J]. 王雅彬. 中国林业产业. 2017(04)

景观文化范文第5篇

黑龙江大庆市庆风小学始建于 1989 年,现有28个教学班,1400余名师生员工,隶属于大庆油田教育中心,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油城创业历史的痕迹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色彩在这里交相辉映。

作为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学校价值观能够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并在具体问题上容易达成共识。我们提出校训“像铁人那样……”,引导学生像“铁人”那样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充分开发本土文化,并通过环境文化建设体现学校文化核心价值。

学校环境文化是占据一定校园空间的有形实体文化形态,满足学校主体实用需要并蕴含着特定教育理念、审美旨趣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形态。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套独特而富有内涵的环境文化,它如同空气,让徜徉于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学校理念、历史、品性、气质的滋养。在设计中,我努力去重新审视、考量已拥有的学校文化资源,试图用设计理念与技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行为规范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符号,以标准化、序列化、统一化的手法,彰显学校文化内涵,物化文化情怀,凸显学校个性,构建有机的校园整体,塑造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

1.校标设计

校标中间为篆体的“风”,以祥龙瑞云盘绕,寓意庆风小学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作为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精神、气质和风采的形象化标志,是时代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折射,是学校独特思想文化境界的体现。

2.学校建筑与布局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学校建筑更要体现出艺术性。它不仅要体现出朴素、典雅、鲜明、协调、造型新颖等艺术风格,还要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意义。

3.学校电动大门

左右两侧大门寓意为庆、风二字。大理石采用雕刻技法中的阳刻而非阴刻,因大门朝南,适合阳刻。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就是阳刻,这样雕刻的意图正是符合了这个文化特性。校名题字由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亲笔题写,字体浑厚、意蕴深远,彰显了庆风小学的办学实力。字体颜色呈中绿色,绿色象征生命活力,醒目而不沉闷,端庄而不失活泼,适合校园题字。大理石门内侧为篆书书写的校训:像铁人那样。红色书写,象征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篆书表现庄重,更有历史的厚重感。

4.主楼外侧墙壁

由六块大理石制作的“庆风油苗必会篆书一百字”。这一百字的内容是庆风小学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智慧结晶。我们搜集常用字为素材,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又彰显了学校教育特色。汉字是一种悠久的文化,我们之所以选择大篆书体,是因为它是继甲骨文、钟鼎文之后最早具备形式美的字体,有着许多和象形文字的相似之处,图画和文字兼容,从汉字文化的研读和趣味上来说都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最容易接受的、最适宜的一种汉字文化。

主楼三个楼层我们以“智、勇、爱”为主题,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楼表现“智、勇”主题:一层大厅正面墙上是一幅16平方米的大型浮雕,历时两个月制作而成,主题为“智、勇”,即“智慧与勇气”。画面布局张弛有度、层次错落有致。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画面主体为孔子像,是智者象征,旁边竹简造型上用草书镌刻其《礼记·学记》语句。画面右侧为后羿射日,此为勇者象征。莎士比亚曾说:“有智必有勇,智慧的人绝不胆怯。”这两个内容是整个浮雕的主题,我们认为现今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智慧与勇气。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涌现了多少灿烂文明,雕刻中,古有背景制作的甲骨文,今有表现“神舟十号”腾空的场景,都是华夏子孙为之骄傲的经典。中外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集中在长城与金字塔两个建筑,和平的主题表现为炮火与白鸽。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铁人的后代,庆风的小油苗,要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以我又运用了磕头机、钻井房、中石油标志等题材作为表现手法,让整个画面更为充实,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侧墙浮雕为隶书雕刻的我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旨在激励学生,每日奋发。

二楼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的我校主题文化:和美学园、情智育人,充满时代气息。另一侧悬挂前市文联主席徐勤的行书书法作品。

三楼表现“爱”的主题:在表现形式上,由我和艺体部教师历时一个月完成三张大型重彩组画。中国画近代新兴画种——重彩画。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画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兼具西方绘画色彩上的绚丽感。我们选择这个画种作为表现形式,意图就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绘画知识时,要与时俱进地吸收外来文化,中西合璧,取长补短,学为己用。

在表现内容上,三幅大型组画构成一个主题,即“爱”。 三幅作品都是以母爱作为题材展现的,母爱是人类最初的爱,也是所有爱的起点,我们要做母爱、友爱、博爱的人。

在主楼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庆风小学的校领导、全体师生彰显着“大爱者大智,大爱大智者大勇”。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伴随着学校的成长历程一路走来,一路完善。我们庆风人满怀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用爱的羽翼撑起教育的一片天空。

景观文化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城市公共艺术的普遍性入手,结合西安城市文化背景及西安地铁建设的具体情况,研究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在功能、形式、设计上的问题。系统分析其文化特质、设计理念与定位、现代性与乘客接受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可行性展望。

[关键词]文化特质 西安地铁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对于“城市交通主动脉”地铁系统来说,既是服务于轨道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也是展示城市的历史文明、文化个性、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需要。因此,地铁公共艺术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地铁公共艺术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能体现城市人文内涵与精神特性,集中显示城市精神,表现人文历史、地域风格特征等丰富的内涵。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发掘及科学合理的艺术表现,已成为地铁交通深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城市自身文化特色体现在地铁空间中,并结合巧妙的构思与适当的表现,才能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特色化城市地铁。西安地铁项目历经20年筹备,于2006年9月获得国家批准并正式开工,作为展示历史名城文化风貌和性格魅力的窗口,同样面临着对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发掘与科学表现问题。影响西安城市发展的城市历史基因就是三千年来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西安的悠久历史铸就西安独特的历史文脉并影响着经济发展,规约着西安城市发展的轨迹。西安地铁在我国和世界地铁建设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地铁系统所有公共艺术展示与视觉设计都应该与之相适应。

西安地铁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的同时,必须充分运用视觉元素和艺术语言创造性地营造西安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形象。今天,以文物为代表的西安历史文化在对外展出和文化交流中,已经逐步成为西安乃至陕西“对外政治、文化、贸易以及宣传的重要窗口”,“成为推介陕西的一张特别的‘名片’”。

一、地铁公共艺术阐释

地铁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地铁建设的一部分,服务地铁小环境,服从于城市大环境,始终以城市为平台,以地铁为对象,研究城市地铁运营空间的特殊性和功能性,解决人在地铁特殊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满足和实现地铁特殊环境的功能需要,同时地铁公共艺术通常都带有地域性色彩,反映和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地铁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是用艺术的手段从事地铁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的行为过程,最大特点就是其永远无法脱离与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伴生关系。在地铁系统中,公共艺术应包括各类标识、标牌、图示或系列标志设计、悬挂与展示等;为达到对于客流进行说服与引导,实现地铁运输的安全与便捷,准确有效管理的视觉符号以及地铁站台和运行车厢的环境艺术氛围设计、时间或空间的纯艺术品展示、广告艺术设计的发布与展示等;通过视觉艺术的文化特性,营造人与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施和装置。其存在形式依赖于地铁空间,满足地铁功能需要,迎合乘客审美需求;同时装饰美化地铁空间,促进地铁功能实现,影响提升乘客审美水平,宣传推广城市形象。地铁公共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实用要求相互结合,表现在分布于不同地铁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中,形成现代设计“视觉的、环境的、产品的”三位一体的造型。作为一种表现的形式,“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地铁公共艺术品及其相关环境因素(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建立,注重作品自身的完整性,更注重整个体系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地铁公共艺术要求突出地铁空间的地域特征,突显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提升地铁空间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品质,增强公共艺术作品的可解读性。

二、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特质

提及城市公共艺术,有些城市,不管大小,都一律修广场,建草坪,绘壁画,塑雕塑……一些主题含糊,立意相近,风格形式大同小异的城市公共艺术,已经偏离了塑造城市性格与展示城市魅力本来的意义,可谓“千城一面”。城市建设的趋同化消解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历史个性也被无情地掩埋于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如此状况,不仅会造成新的形式雷同和资源浪费,而且会对已经崛起的,以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本生产要素的旅游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城市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安地铁以其得天独厚的交流性和展示性,成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魅力窗口和宣扬西安城市个性的重要媒介,担负起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独特文化形象,维护城市特殊竞争力的重任。因此历史文化主题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结合顺应了西安市政府长远的“复兴唐城计划”,于城市发展来看是一种必然。近年来,由西安政府组织和筹办的位于西安明城墙南门广场的“西安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先后接待了克林顿等数十位国家元首、国际友人,成为西安大型、高级别涉外接待的重要活动,成为古城西安涉外礼仪的象征。这种以地域性文化特色为依托的公共艺术活动已经成为西安面向世界的一大品牌。证明了以历史文化代表西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认知度,可见历史文化主题的公共艺术在西安市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艺术不仅是为公共场所塑造的装饰,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质。作为处于协调人工环境与人文生态关系重要位置的一种综合环境与人文的手段,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重要联系,实质上是都市精神生活的显现和物质生活的聚焦。地铁公共艺术架构于地铁环境空间,“反映特定的社会及文化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大众的多种艺术形式”,“兼具审美与传递时代精神的双重功能”。“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时代精神的活化石和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西安地铁公共艺术表现的和乘客体会到的是历史文化,是继承千百年来的历史传统。地铁空间的视觉形象应是现代化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气度与时代气息的科技空间。换言之,就是西安地铁的公共艺术让乘客感觉到的是历史的传承,是文化在现代环境下的新的发展和延续,是源于历史的地域文化在新时期的新面貌。乘客应看到的是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视觉表现,整个空间的整体风格应具时代气息。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传统神韵丝毫不会影响西安地铁空间在审美特征上的时代感。

三、西安地铁公共艺术文化继承与设计理念及定位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伴随人类发展、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过去在研究,将来还将继续被研究下去。继承是为了发展,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在继承,是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情况下适应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继承,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历史需要的继承。继承和发展目的是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提炼精华,结合现代材料现代工艺现代技术适应现代环境现代需求以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针对西安地铁的公共艺术建设本文提出“传统神韵,现代演绎”的设计理念,即在西安地铁现代化的环境中,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材料手段,以适应现代环境特征需求的形式,阐释和表现传统的文化气息和神韵,营造出具有现代感的传统神韵。虽身在现代设施中却心在传统神韵内。地铁作为理想的公众出行方式,也最具典型性,最能窥见城市的文化风貌,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地铁运营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从城市长远发展和历史延续的角度去思考,由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地域性、整体性与文化性有机融合于地铁公共空间中,保持城市个性,保证城市独特竞争力。西安地铁应以公共艺术的广泛形式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地铁空间相结合,把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体现在地铁的运营环境中,使空间装饰化,令装饰主题化,有效地利用地铁这一理想的宣传媒介,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规范地铁视觉环境。从总体上统筹规划,深入设计,协调审美性与实用性公共艺术设施,实现功能与审美的协调并举。在进一步方便乘客出行的基础上,使西安地铁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载体,使轨道交通建设同时成为历史文化推广建设,创造出基于西安地铁的兼顾审美与功能的地铁公共艺术,迎合地域文化,保持城市个性,宣传西安历史文化的特色化西安地铁,使西安地铁运营空间成为西安特有的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

设计是解决具体问题,反映宏观主旨的有效手段,应该通过巧妙的形式把来自各方的诉求综合起来,表现为“无声的引导、无言的服务”。设计在思维上表现出的“唯他”性,而非“唯我”性的核心逻辑。所谓“唯他”,就是强调设计者将其创造根植于所服务的对象之上,并将服务对象的整体利益作为主体利益的思维核心。设计的思维,不是孤立的附庸风雅,也不是对技术文明和文化符号的简单追随,更不是在纯粹艺术殿堂里抒发个人旨趣的单纯思维。设计的思维,是一种肩负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种探讨人们如何健康生活的思维,是可贵的人文关怀。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应从“唯他”性的逻辑入手,以关怀性的设计思维、服务性的设计理念、有针对性解决地铁于西安城市空间、人文环境、市民生活所面临的问题。

四、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现代性与乘客接受机制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借助传统神韵的现代演绎使一定数量群体的乘客从心理上感受到与西安人文生态传统相适应的传统风貌,形成西安现代化地铁的文化印象,“通过视觉刺激将大脑中的记忆唤醒,与原有记忆组合、联系再充实以新的信息”。然而精神心理上的印象不能等同于生理行为上需求。尊重文化的自然生态,符合文化生态环境循环规律不能完全代表时代特征。它还应体现为对现代行为和习惯的充分重视。因此,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在从心理上营造历史风貌的同时,还应保证地铁环境的现代化时代气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满足乘客群体由生理行为习惯产生的对地铁空间的认识和心理需求,兼顾历史风貌和时代气息,或者说表现历史风貌,体现时代气息。

对于地铁公共艺术受众——地铁乘客来说,在地铁站同在艺术展览馆中对艺术品的欣赏,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首先从心态上来看,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品欣赏者是有备而来的,带着一种期待心理,地铁中的作品往往给人以不期而遇的感觉,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从心情上来看,去艺术展览馆的人常常怀着一份悠闲、轻松的心情,展览馆就是他们的目的地,脚步的速度也基本保持在中到慢速,甚至停下脚步慢慢欣赏,地铁中的人群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行进,地铁车站不是终点,而是人们来往通过的场所,所以乘客往往带着赶路的匆忙,脚步也基本保持在中到快速之间(除了在等车的时候脚步是停止的)。所以地铁公共艺术品应针对乘客在特定场所的特定心理来创作。⑧地铁的多数运营空间处于地下,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完全地下空间的评价普遍好感度不高,主要的评价是不安、不快、消沉、孤立、黑暗、缺乏吸引力、不开阔、缺乏刺激、紧张、气闷等。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曾对人在地下环境中的主观心理感觉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地面环境和地下环境在人体主观心理感觉上有一个突变现象,环境条件的突变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连锁反应。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相对较差,这就使一些人认为,地下空间环境对人体心理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是物理环境差造成的,只要把设计标准提高,改善地下空间物理环境,这些不利的心理影响就会得到解决,由此忽视了地下空间环境对人心理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多样,可以借助多种感官刺激,吸引乘客,分散注意力,缓解因环境突变所造成的心理不适和地下环境物理特征引起的情绪紧张。社会化的表现主题能够引起乘客心理上的积极参与,文化性的主题形式能够引起乘客情绪上的积极思考。借助地铁公共艺术同地表环境的相互关联乘客可以轻松定位,明确自身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和行进方向。通过从功能到形式,色彩到形象的心理暗示,地铁公共艺术在营造优美场所的同时,为公众的紧张情绪寻找到心理寄托。

五、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建设展望: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

无论公共艺术设计是出于何种目的,审美需求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设计任务。研究受众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千城一面”现象不但使地域特色消失,而且也会引起审美疲劳、心理厌倦。没有创新特色的公共艺术设计会引起“似乎在哪见过”的心理感受。不具备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间只会造成视觉上的盲目和心理上的苍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特色化的创新,将某种新方式、新方向、新角度以艺术化的方式表现。艺术创新常会带来崭新的思考、崭新的观点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公共艺术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文化性是从内容上表示空间最有效的办法”,⑩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属性体现着各异地域特色。将艺术创新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追求服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或称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为手段的艺术创新,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个性。西安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应坚持服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原则,使西安地铁特征鲜明,特色突出,使西安地铁在实现城市交通设施功能的同时成为宣传展示西安城市形象魅力的名片。

现代城市需要创建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公共艺术对整座城市而言不仅仅起“点缀”的作用。西安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应以地铁为媒介借助艺术化、科学合理的设计表现手法,宣传展示西安历史文化风貌。将历史文化宣传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合理选择历史文化主题,以适当的视觉刺激营造地铁闭合环境空间内部装饰和文化景观,以独特的文化气氛、良好的视觉环境和清晰明了的指示系统,在帮助乘客识别站点,区分主干道,确立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的同时,宣传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形象。使西安地铁表现出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人文环境相和谐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气息。

上一篇:抗震鉴定范文下一篇:偶像爸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