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

2024-01-27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影片的开头部分, 表现侄子川尻笙一系列纸醉金迷的生活现状, 没有理想和目标, 终日沉醉于性和情色之间, 画面与川尻笙的独白交织在一起, 以小见大, 表现出当代多数青年的生活现状。笙的角色设定, 除了作为松子姑姑的侄子外, 他还作为剧情里的“观众”, 带着我们这些局外人一起, 去了解松子的一生。从收拾整理松子的房间开始, 我们都对她一无所知, 看到她的房间会觉得她这个人生活邋遢, 却又好奇走廊墙壁上写着的“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的字样, 思考着她哥哥评论她“无论怎么看, 都是无聊的一生”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想要深究下去。了解一个人岂止是浮于表面, 我更想探究背后隐藏的深意, 走进松子的内心。

影片的开头, 第二次响起《Rising From The Sea》这首曲子时, 是童年的松子清唱出来的。父亲叫了一声“松子”, 7岁的松子回头, 对着镜头做了经典鬼脸。松子有一个自打出生就卧病在床的妹妹, 父亲更是给予这个妹妹全部的关爱, 把笑容和温暖都留给了她, 却在同样年幼的松子面前阴沉着脸。松子因此常做鬼脸讨父亲欢心, 设法让他注意自己、喜欢自己, 并做父亲心中期望的那个乖女儿。以至于长大之后, 松子在被逼急了的时候都会做出这个鬼脸来。说实话, 我有些害怕看到她这个样子, 不仅不会让我发笑, 反而让我更加心疼她。

松子在遇到不喜欢她的人或者与她思想相悖的事时, 没有学过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 也不会去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只是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的做鬼脸, 来缓解尴尬气氛, 逗别人开心, 却总是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 但这种行为却成了松子一生的习惯。这都是在这样长期的、持久的、高强度的、幼年时期的爱的缺失下, 造成松子被嫌弃的一生。

可以说松子悲剧的始作俑者就是父亲, 父亲冷淡童年的松子, 以至于在她幼小的心理留下阴影, 导致她一生都恨妹妹。我觉得父亲在面对这样情况的两个女儿时, 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爱她们。在照顾生病妹妹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了对姐姐的关爱和教导, 或许可以鼓励松子一起去照顾妹妹, 在互相关爱中成长。而不是冷落松子, 把所有的爱都给妹妹, 如此这般, 对妹妹的病情不但不会有多大帮助, 反而又伤害了另一个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可以说, 松子从小就没有形成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格, 这种缺失型人格让她在之后与人相处时习惯性的讨好, 哪怕牺牲掉自己, 去换得别人的一个笑脸, 这真的是一种病态人格。

在往后松子的每一段恋情中, 她都很被动, 像是永远作为感情中被支配和消遣的一方的存在。与作家八女川君同居, 整日被打, 还要顶着发肿的眼球去向弟弟借钱来养家, 作家在纸上留下一句太宰治的“生而为人, 对不起”后, 选择卧轨自杀, 他承受不起她的爱, 她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抛弃自己。

在经历过悲伤的极限, 半个月后松子的心情不可思议地, 朦胧地明亮起来, 她成为冈野健夫的情妇, 她又可以重新被人需要, 被宠爱, 被抱在怀里。假如那就是幸福的感觉, 那么她现在确实是幸福的, 以至于幸福的昏了头, 按耐不住激动, 在女主人面前炫耀, 引起怀疑, 在事情败露后, 惨遭抛弃。松子崩溃的喊“为什么”, 被嫌弃的往事历历在目。她越是被人嫌弃、抛弃, 就越渴求被爱。她说, 一个人是地狱, 两个人也是地狱,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只是想有人陪伴, 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她极度恐惧人类的同时, 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死心。随后迫于生计, 一跃成为了脱衣女郎, 又因手刃出轨男友而锒铛入狱。这是松子第一次奋起反抗, 小野寺死在了松子的刀下。而可怜的松子并未觉得解脱了, 她只是又一次觉得“我的人生结束了”。一个活在男人权势之下的女人, 在一次又一次逃脱男人奴役的情况下, 觉得自己的人生结束了, 可见男性的统治已经不限于生理上, 也在心理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后遇见理发师, 又遇见当年诬陷自己的学生, 而今已然是黑社会小头目的龙洋一。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 松子彻底陷入了宁愿被施暴、去卖肉、贩毒品也要跟龙洋一在一起的二人地狱。龙阳一说他是爱松子的, 可是爱情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最终龙洋一又一次搞砸了松子对爱情的期望, 他获罪入狱, 松子傻傻的等了他很久, 等到的却是出狱后男人毫不留情的一拳。龙洋一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松子的爱, 她的爱固然好, 却让人窒息, 所以用一拳打断了他们之间的情分, 他是这样的自私, 却是不配拥有松子。这是松子最后一个男人。

尽管在过往的人生中, 她曾无数次希望有人能杀死她, 但她也从未想过要杀人。当面对可怕的对手时, 她反而只想着要如何让对方幸福。在两性之间, 她总是在男性身上投入过多过重的爱, 反而使对方感到了莫大的压力。松子的爱情悲剧在于她极度缺乏安全感, 在于她极度信赖身边的人, 但她依旧是个好女人, 却并不健康。生活教会我们最大的道理是依靠自己, 但感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互相依靠才是理想状态, 而不是一方过度依赖, 一方避之不及。学会松弛有度, 保持每个个体自身的独立性, 这至关重要。

摘要:电影作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贴近生活, 展现平凡小人物身上的特点。在越来越吸引观众的同时, 也引发人们对于女性形象的思考。

关键词:电影,女性主义,独立人格,情感分析

参考文献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丁玲在1937年至1945年期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抗战和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大众视点的作品,这一类作品继续了“左联”时期创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大众在革命和抗战中的光辉形象,即塑造“大众之神”;另一类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启蒙意识而创作的暴露问题的作品。不难看出,以上的两个主题之间是矛盾的,塑造“大众之神”是把民众的形象美化,赞美民众。而暴露问题的作品是暴露民众的问题,批判民众。这种两面性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从自我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和反复。

关键词:丁玲 两面性 大众之神

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左翼作家先后奔赴延安和其它根据地,这其中就有丁玲。回首丁玲的创作经历,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的革命经验和创作经验占据着十分特殊的位置。因为在丁玲的创作生涯中,有两次明显的文风转变。第一次是从“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到30年代的左翼作家,第二次是从左翼作家变成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文人。第二次的转变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本文以丁玲在抗战时期,即1937年至1945年期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试图对丁玲在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地整理。并通过对这8篇小说的文本研究,把握丁玲这一时期的创作方向的变化和创作中的主体意识的两面性。

1 丁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

丁玲1937年至1941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抗战和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大众视点的作品;另一类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启蒙意识而创作的暴露问题的作品。

1.1 继续塑造大众之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文学”促使“大众之神”的合理化,丁玲别无选择地继续着塑造“大众之神”的创作。

《东村事件》是丁玲作于1937年6月的小说,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第1卷第5~9期。这篇小说所描写的是1928年大革命后的农村暴动。作品中有一个“大众之神”式的农民领导者-王金,但更多的则是陈大爹父子这样世代受地主压迫,已经怯懦到极点的农民。在1937年表现阶级斗争和农民的性格弱点已不再符合时代主题。也就是说小说本身已经不具备现时代的意义了。1938年丁玲自己也否定了这篇小说,她认为《东村事件》“现在也只能拿来当历史看了”。

以上作品是以抗日或者参加革命为题材。王金作为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思想与行动的“先觉者”出现的,但不同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先觉者与大众之间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这些曾经的被启蒙的大众上升到了“神”的位置。

1.2 批判意识的复苏

如果说以上四篇小说,是丁玲初到延安,内心充满热情,以战士的心态进行创作的成果,以下要分析的四篇小说,则是丁玲深入了解延安后,开始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创作的。

首先标志着丁玲创作主题转变的是《入伍》,小说描写了三个新闻记者来到延安搜集材料,并计划着入伍。其中的一个记者徐清与勤务兵杨明才巧合中经历了一次掉队,迷路,遇到日军的危险情况。懦弱无能又贪生怕死的徐清惊慌失措,一筹莫展,多亏了镇定勇敢的杨明才得以脱离险境。劫后余生的徐清再也不提入伍,而是得意地计划着到大后方去写出自己的光辉经历。通过险境中知识分子徐清和勤务兵杨明才的对比,讽刺了知识分子夸夸其谈又贪生怕死的本质。

如果说《入伍》中,丁玲仅仅把矛头对准了来到延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么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开始,丁玲的批判对象已经扩大到了一度被塑造成神的大众。《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发表于1941年6月《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这篇小说取材于解放区一个真实的故事。农村女孩贞贞为了追求自由爱情,逃避包办婚姻出逃,不幸落入日寇之手,成为慰安妇。终于逃出魔窟后又因为党组织工作的需要重新回去,冒着生命危险作情报工作。她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也染上了严重的性病,组织上安排她回到故乡。然而她得到的不是安慰和赞扬,而是同村人的冷嘲热讽和贬低歧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展示了父母对贞贞的不理解和埋怨,揭露了乡邻们对她的种种非议,这些刻薄冷血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解放区农民身上的封建遗留思想。

这篇小说中丁玲除了把“大众之神”拉下神坛以外,也是她在延安时期创作中女性主义立场十分鲜明的一篇小说。贞贞的命运在民族战争和组织力量支配下处于苦痛而又尴尬的位置。女性群体的生存苦难既与民族国家紧密接合又无法得到清晰的解释和解决。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提出了战争背景下,女性为了国家做出了牺牲,由此生成的困境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以上的短篇小说很清晰的显示了丁玲在到达解放区后经历的思想矛盾。丁玲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人,同时作为作家她又有着强烈主体意识。这种矛盾困扰着此时的丁玲。

2 结论

纵观丁玲的创作,不可否认她一直紧紧追寻着时代的大潮,强烈的政治意识使她不断改变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对此,学者们一直褒贬不一。有些学者对丁玲的文学创作持全面肯定的意见。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丁玲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逐渐淡化,政治性的僵化理念贯穿其中,尤其是整风以后,作品完全服从政治,概念化,丧失了作家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丁玲与同时期的许多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生命是相当长的,这与她对政治的妥协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丁玲.丁玲文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理历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5] 李少群.追寻与创建——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6]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① 茅盾.女作家丁玲[J].文艺月报,1933.

② 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跋》[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9:33.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韩女性 性别意识 审美观 性魅力 家庭地位

一 共同文化起源——儒家思想

1997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和研究两国的文化和互相之间存在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中国文化对早期韩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从我国的春秋战国开始,以孔、孟为主要代表的诸子百家创造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汉文化。由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长期在世界保持领先,因此中国文化也成为人们学习儒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合在汉民族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血液中,影响深远。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等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中韩女性的文化传统共同植根于儒家文化。

二 中韩女性文化对比研究

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共通的生活总体经过接触与刺激而变化的特性。文化的特征既复杂又多样化。在中国和韩国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观念依然在中韩两国女性心理文化诸方面植根颇深,本文主要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韩女性在观念上出现的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1 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观念

在中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叶,对于“性”一无所知和完全漠视的女性还被认为是没有低级趣味并且高尚而纯洁的。对性问题的公开性讨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是“五·四”运动之后引发中国社会伦理观念变化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都市女性性观念的一系列调查显示,42 %的女性不避讳谈论性话题。一项对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4 %的女大学生认为性是“肮脏的”,其余的女生则认为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的一个方面。性知识的普及以及在中国女性群体中展开性问题讨论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变化。

至今,韩国女性还普遍认为关注性话题、好奇性知识、坦诚性需要是件羞耻的事。在韩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以性观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和面谈,如实地揭示了韩国女性的这一心态。大部分韩国女性总是尽可能地掩饰其对于性知识的关心与好奇。她们认为性是隐秘的,并且应该有所避讳,同时她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话题是不够端庄的行为。韩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然而至今当代韩国女性较中国女性更加固守传统观念。与当代中国女性的豁达、崇尚个性相反,韩国女性更执着于柔顺、内向的传统美德,并以此作为贤淑的标准。这是朝鲜民族的性格所致。

2 女性审美标准与性魅力

(1)女性审美标准

自古以来,男人的价值判断总是以其社会成就为尺度,而对于女人,美貌与否是其价值判断的关键。女性在她的其它潜在能力都被否定之后,沦落成为一种单纯的身体性存在。在以精神和理性价值占绝对优势的传统社会中,女性成为精神与理性的主体——男性的附庸,并且遭受歧视与嫌恶。即便在当今社会,女性依然在公共生活中受到种种无理的限制,她们只能通过依附男人,生养孩子,并且塑造理想中的人体美来宣告自身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各个时期女性美的标准是以相应时代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为标准的。因此,有很多时候,这种美体现为畸形的、病态的美。先秦时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言。到了汉代,体态轻盈并能在皇帝手心中跳舞的赵飞燕成为上千宫女模仿的偶像。直至后来在民间流行开来的缠足、束腰,都是迎合了男性需要而成为所谓“美的标准”的。

事实上,直到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能够多生养的丰满女子是美的。上世纪20 年代,西方社会率先进入消费型资本主义社会,纤细、苗条的女性代表了女性新形象。还有当时蓬勃发展的、以电影为龙首的大众传媒产业推出了一批纤瘦的女性形象,直接刺激了这一审美趋势的形成与发展。从此减肥成为所有女性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美女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显示出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以体态丰满、外形齐整的女子为美。60年代之前,以有母性和福气相且善良的女子为美。60年代到70年代中叶,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意识空前强化的过程中,女性的性魅力被冠以“资产阶级情调”的恶名成为禁忌。因此,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身穿绿色军装。这时以朴素、健康的“铁姑娘突击队”的女性形象为美。到了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女性的性美意识逐渐苏醒。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涌入,经济上的富裕化,女性开始自觉其女性身份,自觉拯救男性化带来的女性意识的丧失。在80年代,人们审美观的焦点是在面部,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整形手术。到了90年代,坚挺的胸部成为女性美的另一个焦点,至今隆胸手术依然方兴未艾。然而以高瘦的时尚模特形象为美的标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与中国女性的性美观念的发展情形相比,韩国女性的步伐快了近10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女性已经不满足于面部的毫无瑕疵,只有兼具苗条、纤细的形体,才能成为公认的美女。到了90年代,减肥已经成为韩国女性追求美丽的最主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产生这种审美标准,既出于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平等因素,又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同时,女性自身对于这一标准积极接受的态度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女性为达到这一性美标准所进行的种种艰难的尝试都是自发的,也就是说,中韩两国女性都缘于自身意志选择减肥束身,并以此来获取快乐与自信。通过积极而艰难的自我塑造获得理想的外形条件之后,所对应的外形优势又会产生一种社会特权。

(2)职业女性与女性魅力

在儒教文化支配下的传统社会里,无论中国还是韩国,妇女的角色总是女儿、妻子、母亲,这就是她们的人生轨迹。然而不同的是,自解放以来,大多数中国女性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即使结婚,也会与男性一样,走向社会,进入生产领域,其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增加经济收入。从中国女性就业的总体特点来看,不难发现她们的关注点还在于保持身体健康,她们相信努力,期待成功。她们深刻体验着家庭和工作这双重体系赋予她们的功能期待与功能义务。女性眼中的成功模式逐渐演变成为拥有社会地位、事业顺利、经济独立和个性洒脱。她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承认,她们所说的“努力”的涵义,是事业中的奋斗精神和无止境的追求。同这种女性成功相关的要素——女性魅力,不再是纤瘦性感的身材,而是渊博的知识、自主独立性、洒脱的个性、奋斗精神和健康体质的综合体。

在中国社会中,虽然具有性魅力的女性比较容易受聘于服务业,但是从事这种行业的女性毕竟是少数。在普遍意识中,仍以成功女性为强者。因此,有些男人也提出对于女强人敬而远之的论调。与此相反,自80年代以来纤弱女性形象开始广泛出现在韩国的广告、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中。由此衍生的观念就是成功的韩国女性形象与干练的气质和女性的苗条的外形划等号。从这一意义上,现在社会中公认的成功女性,即为美丽的女性,因而在大众媒体中粉墨登场的这些女性形象给女性同胞一种印象,即苗条等于社会性成功。苗条的外形现在已超越了单纯美的涵义,成为自我实现和追求社会性成功的女性欲望的重要手段。很多女性认为在电视上出现的成功女性或时尚女性都不是胖女人,胖女人与愚昧划等号,与知性和时尚相背离,并且认为肥胖是获取工作的最大障碍。

和中国女性不同,有接近一半的韩国女性在结婚后,就放弃职业生涯,做专职主妇,这些女性同那些上班的女性相比,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物质上较富裕,文化素质不比职业女性差。与中国女性相比,韩国女人没有靠繁重的体力劳动获取经济收入的必要,也不想负担生计包袱,她们所追求的是兼具性魅力和知性要素的贤妻良母形象。韩国一项对专职主妇的心理、情绪和矛盾要素的调查表明,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和自我尊重感与心理情绪安定程度成正比。自我尊重的一个涵义是自我满足和自爱,可以理解为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综合。韩国职业女性意识中的苗条,等于社会性成功的心理与专职主妇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增加,赋予女性生存自律与成就意识。为了实现自我满足的心理需要,她们更加执着于减肥,以求获得性魅力。

(3)女性的家庭地位

中韩两国的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女性社会和家庭地位发展历程上两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但在各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两国女性地位呈现出了一些差异。

在中国,重视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意识依然存在,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男女平等尚未完全实现,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重男轻女的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城市早已没有这种观念,女人不再是“家庭主妇”的代名词。中国男人和女人共同分担家务、照顾孩子,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韩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国家。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在韩国,女性从小就受到儒家关于女子服从忍耐的教育,为将来充当贤妻良母做好准备。女人一生要自觉遵守“三从”规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责任是照料子女、帮助丈夫耕作、为家里人烧饭缝衣以及使家庭保持和睦气氛,让丈夫能更好地处理社会上的大事,即使是知识女性,她们中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这种思想。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的权利。在韩国,男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进入房间后,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男女一同就坐时,女人应主动坐在下座,而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通常要求传统女性的顺从。当然,韩国的现代女性,也已经享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只不过总体来说她们的社会定位还比较传统。

三 结语

中国和韩国因为地缘的因素,两国的文化都深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而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极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两国的文化又有一些差异。诸如:

1 中国女性追求的理想模型是独立性强、事业与婚姻都圆满的形象;而韩国女性追求的理想女性的形象,是兼备性感体态和知性要素的现代式贤妻良母。

2 由于两民族的性格差异,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女性不再避讳谈论性话题,对于此话题的谈论也已成为一种趋势;而韩国女性依然固守传统的观念:内向、温顺,她们会尽量掩饰对性的好奇和关心。

3 中国女性更加注重个性追求和自我满足;韩国女性更执着于社会所公认的女性形象,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接受的模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研究,使我们对中韩女性文化有了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我们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女性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明芸:《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韩国女性开发院:《有关家庭主妇心理、情绪稳定与矛盾要因的研究》,韩国女性开发院,2000年版。

[3] 梁旭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状况研究》,妇女研究》,1999年第2期。

[4] 范海燕、胡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婚姻观念的变化》,《妇女研究》,199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郭英,女,1963—,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宋改容,女,1962—,陕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化妆品,营销策略

一、女性购买化妆品的消费心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女性就业人数的逐步提升,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增高,女性消费的自由性、积极性、主动性等特点开始显现。按照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实际状况分析,在化妆品消费及购买的过程中,女性主要展现出了以下心理特点:

(一)非理性消费特征突出

女性相比于男性,其心理更加复杂、细腻,所以其展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动机都有着不稳定性与突发性,她们在购买化妆品的过程中常常更加关注产品的色彩、造型、包装等,注重因为产品設计而引发的情感回忆与内心感受,所以在消费过程中非理性的特点十分明显。从化妆品的全部消费过程来分析,在消费前,女性消费者通常会受到朋友同事的推荐、喜欢明星的代言、产品的广告宣传等影响,在思想上形成初步消费的雏形;而在购买过程中,则会受到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态度、着装以及购物环境的影响,这个过程也许会改变女性购买者对产品的初始印象,并进行再次选择与定位;而在购买之后,则会通过自己对产品的印象与感受,形成对化妆产品的最终评价与整体看法。在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购买女性的购买心理都可能会出现变化,无法对产品形成较为理性的分析。同时,一些女性购买者的化妆产品已经足够,不需要购买多余的产品,但她们还是会在自身情绪的控制下和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冲动性消费。如此可见,女性购买化妆品的非理性消费特点较为明显,品牌的销售终端对于女性购买者购买产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销售人员的专业性、着装及购物环境也是影响化妆品销售的重要内容。

(二)追求身份认同

由于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让人们的阶级意识不断提升。根据消费心理学研究显示,由于希望被当前阶层所接受的“认同心理”的影响,人们大多会越层消费。一些女性消费者喜爱高价格、高档次的名牌化妆品的原因有三:一是这些女性希望通过购买名牌化妆品来展示自身高雅的品位、高贵的地位、经济的富足等,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羡慕,实现自身价值的认同;二是她们对名牌产品的质量、效果更加信赖;三是在现实消费的过程中,一些女性往往通过自我身份认同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他人,希望自身购买的产品最有价值,也希望他人能够效仿自身,以至于能够引领时尚的潮流,彰显自身的品位与价值。

(三)维护形象,追求美感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拥有普遍性。就女性来讲,因为她们有着爱美的自然天性,并由于其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她们更加注重维护与追求自身的个人形象。女性通过化妆品来维护自身形象的原因有两点:(1)出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压力。随着当代女性的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成为了不同行业里面的优秀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步提升,社会对个人角色的要求也逐步增加,从而给女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职业,比如像模特、公关、主持人等对个人形象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在有的行业,就算行业十分普通,也会因为社会的某些偏见常常让那些形象更好、外表漂亮的女性拥有更好的竞争优势;(2)女性对皮肤衰老的恐惧。作为生物的一种,人类的皮肤也会随着年龄的逐步提升而渐渐衰老,如果女性的皮肤没有得到较好的保养,衰老的过程就会更加明显。对于女性来讲,由于当前社会普遍把外表作为衡量女性的重要标准,及女性爱美天性的影响,这让她们更加害怕容颜衰老,所以经常使用各种化妆品来保养、清洁、改善自身的皮肤。

由此可见,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形象,那些能够增加女性魅力、改善女性皮肤而又不会对女性身体机能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的化妆品必将受到女性的追捧。

(四)较强的自尊心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且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加明显,女性在购买化妆品的过程中炫耀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等都是自尊心的展现。女性经常会参与社交活动,因此为了在社交活动中得到他人的重视、尊重和认可,她们常常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在化妆品的购买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品味、时尚与质量。还有的女性喜欢展现出自身的不同,她们十分信任自身的眼光和独到的看法,有的甚至还把自己的爱好、标准用来评价他人,她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只是为了显示独特的个性与高贵,显示自身的富有,而不是为了产品的实际价值。

二、基于女性化妆品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一)结合软文与硬性广告,提升广告可信度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服他人购买自身的产品,它的传播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说服的过程。软文广告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理解能力,所以在传播时既要从传播者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宣传,让消费者通过宣传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也要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信息产生的影响。例如,2012年聚美优品不足两分钟的广告,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追捧。其不管是从色彩的搭配还是文字的使用,都展现出了软文广告的使用和极简主义的原则。尤其是最后一句广告词“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不但让陈欧一夜成名,也使得聚美优品一炮而红,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化妆品网站。

(二)塑造个性化的品牌,深化品牌内涵

品牌是化妆品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武器,品牌的构成需要公司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通过营销形成有效的营销理论,从而让消费者对于品牌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公司最先要对产品展开合理的定位,根据化妆品市场有针对性的研发产品,且使用的营销策略也要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与消费心理相契合。公司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开发出一个主打品牌作为打开市场的核心产品,通过该核心产品赢得客户的口碑,从而实现品牌效应。

(三)迎合女性的从众心理,构建良好的口碑

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都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她们常常对周围那些对化妆品较为了解、生活时尚的女性有着追随的倾向。同时,女性购买者在购物时常常对赠品感兴趣,通过奖励的方式能够增强女性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并向朋友同事表达自身对该产品的赞赏,通过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宣传方式,能够拥有感染力与可信力。所以化妆品公司需要注重提升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满意程度,并通过强化对领袖消费者的服务与满意度提升和赠送赠品等方式增强女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与满意度,从而获得她们对产品的认同。

三、结语

女性是化妆品消费中的主力军,深入研究女性的消费心理和需求是化妆品企业发展与成长的前提。化妆品公司只有顺应女性购买者的购买心理,为她们提供热情、周到、专业的服务,才能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昆.基于消费心理的饥饿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8(2):66-67.

[2]郝琳.浅谈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时尚产品设计[J].大众文艺, 2011(24):102-103.

[3]王新月.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化妆品营销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0).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女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在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女性市场成为旅游业新的开发热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女性消费心理成为开发女性市场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了解女性的心理和行为,还可以指导甚至引导其消费。

关键字:女性消费者 消费心理 特征 营销策略

一、研究女性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意义.

(一):有利于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女性旅游市场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是旅游业的一个增长点和市场机会,旅游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市场,针对这些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仅可以避免盲目开发产品而造成的失误与浪费,而且会使消费者对产品感到满意提供了基本保证。另外,相关产业通过对女性心理的研究可以对症下药,更好的开发女性市场,并且发展成熟。

(二):有利于树立关注女性旅游消费的营销观念。女性旅游消费心理是指女性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外在表现,女性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无一不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需求活动。关注女性的消费心理自然 能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去想其所想,做其所作的,所以旅游业经营单位为了更好的实现商品价值,更好的开发女性市场,应树立关注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营销观念,切合实际的从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发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

(三):有利于通过心理活动来指导女性的消费行为。

以女性消费者心理活动对其旅游购买行为的影响来指导旅游经营活动。人的心理直接影响着人的购买行为,那么在旅游经营活动中 ,通过对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研究分析 ,就能够准确的把握女性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模式 ,以此来刺激女性旅游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并引导其作出购买决策。这就要求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旅游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并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有利于从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感应的角度来塑造旅游产品的形象。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经营者占领市场的一大法宝。实施名牌战略就是要从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感应角度来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我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遗存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均可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那么根据女性的心理特性和对其最为感应的东西来塑造品牌,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好感,从而在内心深处给他们消费指导。

二: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一):女性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1..愉快占主导。现代女性代表了女性旅游消费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基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女性旅游消费结构主要集中于吃、住、游、购环节,对于娱乐的选择多集中于对于生理条件改善的养生、美容美体等层次。因此,女性旅游消费体现了与男性旅游消费的共性,如吃、住、游环节,也体现了女性旅游者独特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

2.从众购买。在旅游消费决策中较易受相关群体的影响,尤其是意见领袖的作用较大。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相关群体实际上是旅游消费者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女性喜欢群聚,非常关注自己周

围同事、朋友的生活方式,从众心理强,容易受相关群体的影响。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女性旅游者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以周围相关群体去过的或介绍的旅游景区(点)作为自己的首选目的地。一方面她们认为其相关群体成员的亲身经验或介绍值得信赖,可以降低自己的购买风险;另一方面她们希望通过对该产品的购买来提高自我形象,寻求心理上和地位上与相关群体成员的平衡。

3.安全性要求高生理安全的要求高。女性从生理上相对于男性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陌生的旅游环境、令人忧虑的社会治安等安全问题都可能让女性心存顾虑,望“游”止步。因此,她们喜欢选择团体旅游的方式借以增加旅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心理安全的要求高。基于女性细腻、感性的心理特征,女性对于用餐、住宿的卫生条件尤为关注,而且注重于旅游服务中的细节,在旅游过程中容忍程度低,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迁就。

4. 追求旅游消费价值最大化。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女性都有节俭的习惯。在较大开支的项目上,更是精打细算,不厌其烦地货比三家。因而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女性旅游者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即追求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 女性旅游消费的主要动机

1.放松身心:女性作为现代和男性相差无多的中间力量,他们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因此,工作之余通过旅游来放松心理日益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出差旅游还是商务旅游,无论是周末近距离游玩还是月末年末的远距离游玩,都能体现其为了放松而旅游的动机。

2.追求时尚和炫耀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相继提高,旅游也逐渐成为大众的活动,也是一种时尚的追求,许多人士把旅游当做一种追求时尚的行为,另外,在位了生活而不停奋斗的世界,旅游无疑也是一种炫耀,一种悠闲和享受的象征,这种心理也是很多女性出去旅游的主要原因。

3.生活富裕享受的心理。大多数普通大众把旅游当做一种享受,毕竟生活还是繁忙的,能旅游当然是一种享受,这种动机导致只要有旅游机会他们就会抓住,从而使旅游的人数更加多,使旅游市场更加健全。

三:女性旅游者多种消费心理。

(一) 追求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女性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灌溉;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产生好奇心理。如: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应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热情的导游说: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有一年天大旱,东兰附近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说来也奇怪,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乡亲们把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胃炎,贫血,故有“药

米”之称。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顿时游客中的大部分女性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女性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许多国外女性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在餐桌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她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的确,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女性游客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其特点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对中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许多女性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此次旅游真是不虚此行,让她爱上了厨房。

(三)女性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大部分热爱旅游的女性朋友都是感情细腻的,她怀旧,而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想当年,盛极一时。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游人见到象巨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朝代兴衰,历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周时期,周幽王曾与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宗昏庸,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谁料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诗人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近几年来,中国女性旅游者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就客观情况分析,个人收入较高,加上越来越懂得生活。另外,一些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意,便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旅游,加上现在交通便利,费用低廉,况且中国文化和习俗朴实自然,这些均成为女性旅游者旅游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旅游从业者应有一流的服务水平加上一流的设施设备去服务每一位客人,就一定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 相互攀比和虚荣心理。在旅途当中,很多女性本没有消费的动机,但是看到别人买了 甚至买了比自己还多的东西就感觉心理不平衡,这种心理会让一些虚荣心强的人感觉很没有面子,从而刺激他们的购买能力,使其旅游收获更大。

四 :女性旅游的特点 。

(一)大众性。随着女性就业率的上升、经济地位的独立、家政社会化、家庭小型化及女性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变、传统观念的改变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来旅游。数据显示:1998~2004年我国女性游客的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而且一直高于男性。从主体构成来看,旅游已经不再是白领女性的专利。2006年《中同女性生活状况报告》调查结果显示,81.2%的被调查者每年至少旅游一次,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女性都加入到了旅游的队伍中,女性旅游主体已呈大众化趋势。

(二)层次性。虽然不同年龄、职业、收入的女性都加入到了旅游队伍中,但是她们的消费水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多重层次的消费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同的女性旅游者有不同的旅游需求,若笼统地将所有女性旅游者同一对待,只提供单一或雷同的旅游产品,不仅不能满足女性的旅游需求,也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女性旅游动机多样化,且在旅游偏好上有较大差异。例如,46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的旅游动机多是游览观光、健身疗养;36~45岁中年女性旅游动机多是为了照顾父母、孩子或者参加会议等;19~25岁的年轻女性则多是出于娱乐休闲、学习交流等目的而出游的。

不同类型的女性旅游者在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偏好兴趣上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结构也不同。总体上看,女性旅游者在交通、餐饮、景区/点的消费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在购物和娱乐上的消费,使用住宿服务的女性占一半左右,使用导游服务的占30%。

五 女性旅游消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一) 现代女性注重消费的旅游活动

现代女性特别是青年白领女性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她们需要自我放松,寻求自我发泄的方式。而旅游是达到自我放松、自我提高,增加不同体验的一种极佳方式。要想设计出符合她们需要的旅游产品,必须了解她们的旅游消费心理,并且要注意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多样性、时尚性、挑战性、自立性和愉快性的特点。所设计的旅游线路内容要更丰富,同时要有更多时尚元素。而SPA专项游、欢乐购物游、健身游、文化之旅、时尚浪漫之旅等就是专门针对青年白领女性市场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其目的是实现白领女性的“三高”愿望,即“HEALTHY、HAPPY和HIGH”。一些为女性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据黑龙江日报报道,某旅行社特为女性顾客专门设计了“女子之旅”—韩国行产品,打破了韩国游常规线路,在景点上求精致,把健康、休闲、美容、购物等内容结合进来,极具个性化。在这种“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旅游空间中,让她们感受另一种文化及贵族式生活。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旅游界,开发女性旅游资源,为女性量身定做不同的需求、个性鲜明的线路,求新求快,才能吸引更广泛的注意力,更能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二) 面向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1打好“女性牌”。现代家庭生活电气化,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使她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参与社会活动,乐意出门旅游。同时,现代女性知识层面高,有极强的求知欲。旅行社在市场销售战中要特别注意对女性市场的攻略,往往一个家庭的主妇有了出游的愿望,三口之家的旅行计划才可能实现。在旅行社咨询柜台前常可以看到,前来咨询的夫妇两个最后拿定主意决定旅游的多是女性一方。所以,营销人员要把重点放在女主人身上,在与她们沟通时注意她们关注的是什么,在推销时把女主人关心的方面特别强调突出。

2抓住女性消费特点。购物和打扮对于女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开发“纯女性”的旅游项目,比如美容,三天的行程完成一个美肤计划,利用温泉等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实现;健身,根据女性的运动能力做出合理的运动安排;或者是素食团,以清理肠胃和减肥为主,也受到了女性的普遍欢迎。据海外媒体报道,南非市场和韩国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女性游客,这部分游客除了观光旅游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两个国家有着非常发达的女性美容业。

要吸引女性游客,不仅旅游项目要贴合她们的需要,其营销方式也要贴合她们的需要。所以针对女性喜爱购物这一特点,企业应提供便捷的服务。旅游购物作为“无限”花费,在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因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

3适应女性需求特点。首先,设计女性旅游产品应着重考虑女性兴趣。当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女性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二十五岁以下的女性群体,精力充沛,喜欢广交朋友,是接受新事物最迅速的群体。对于这类群体,可设计航海探险、海底探险、高山探险、森林探险等探险旅游产品。探险旅游对于女性旅游者应是有相对安全性的,但又能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感和刺激感,对于年轻女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25岁-35岁的女性,收入较高,且家庭负担不重,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女性,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可针对她们爱美、追求时尚的特点,设计各种旅游产品。如美容旅游,一个旅游行程完成美肤计划,还可以为女性游客提供专家准备的美容健康大餐;欢乐购物游,女性天性爱美和爱逛街,为她们提供一个购物便捷的天堂;温泉旅游,在享受温泉放松身心的同时,可以教给女性旅游者关于茶道和花道的有关知识,寓教于乐;森林有氧游,根据女性的运动能力做出合理的运动安排,如到森林里或大山里进行有氧运动,排出城市里的污浊空气,净化身心等等。

3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家庭观念重,往往为顾及家人和孩子而影响了其出游。为吸引部分客人可设计“全家温馨度假游”等产品,并加强对小孩有吸引力的事物(动物园、游乐场等)的宣传力度。

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推出健康生态旅游、疗养保健旅游等符合老年人的心愿和怀旧情愫的产品。

其次,设立以女性为主题的旅游区。设立以女性为主题的旅游区吸引职业女性,如女性主题公园。在公园内设有花园,提供各种健身、健美设施、美容美发服务、音乐欣赏、插花及各种风味小吃。也可设立女性沙龙茶座,供女性讨论她们喜欢的话题,让职业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休闲度假旅游。

.4建设安全、卫生、高质量的旅游设施。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市场机制还处于逐步完善的动态发展中。而对于旅游环境、基础设施等要求相对较高的女性来说,不改变旅游目的地形象

不加大旅游投入、不优化市场结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将难有所为。旅游企业应该为女性提供多样的旅游路线,便捷快速的旅游交通设施和安全的住宿条件,以及干净卫生的饮食,甚至提供专门的女性楼层,客房内有安全门锁等等。因此,旅游企业不但要想法激发女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还必须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切实做好“售后服务”等环节。

5运用网络传递信息。在网络盛行的年代,电脑网络已成为现代女性生活、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企业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推销手段,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快捷性向目标群体发送信息。旅游企业可建立专门面向女性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网站,为女性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女性电影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服装进入艺术

现代艺术的对象应该包括人类文化中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所有视觉形态,一些非文本的视觉文化,电影、电视、广告、连环画、路牌,甚至商品的外包装都在此列。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图像淹没包围的时代,它们不仅具有基本的认知价值,还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视觉艺术沉淀了民族性格、审美心理,有深层内涵,它所具有的表征意义成为我们认识了解文化的一个要素。

或许,在我们的经验中,服装很多时候是来表现差异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民族等等,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希望以外在的个性化的衣装来为自己代言,以示内心拒绝平庸与盲从。的确,服装归根结底是与每个个体紧密联系的,它是个人运用来表达内心的一种形象上的语言符号。但服装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在于:作为这种观念的反映,它不可避免地浸润在民族或时代的社会风习和道德要求里。古代有秦的“尚黑”、唐代的“时世妆”、清代的“十八镶滚”,或者东方的平面宽衣与西方的立体窄衣结构,都可以透射出更为广阔的社会情态里群体的审美趣味和选择。服装在表达个性的同时,又表征了性别、阶层等类别概念。通过对各门类的艺术作品进行整体观照,可以发现一条普遍性的规律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关键在于它凝结着人们大量的劳动和情感,而不是与日常生活距离的远近,这里的劳动也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里都将一些古代的或民族服装服饰做为艺术品收藏,有些粗陋、质朴的常服也并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自己的衣柜里拿一件衣服,百年之后也会成为艺术品,区别之一就在于艺术是在亲力亲为地精雕细琢中成就的,它不像现代工业品那样一蹴而就。苗家少女从七八岁就开始绣自己的嫁衣,嫁衣中渗透着情感与才思,直到十几年后出嫁时才最终完成。现实的服装总是可以为一段文明和历史提供生动的见证,为此,服装里的心智与劳动越多,就越向艺术靠近,正如欧洲的教堂、中国的长城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作品一样。

到这里,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服装名正言顺地进入了艺术。无论其历时性的存在,从史前文明的缠腰布、源远流长的传统服装(如中国历时千年的袍服),到今天瞬息万变的时装体系;还是其共时性的存在,诸如日本的和服、中国的旗袍、印度的沙丽、阿拉伯世界的紧密包裹,在服装的艺术殿堂里,都闪耀着动人的光彩。本世纪初欧美时装的崛起,似乎是对以往迂缓、平静的传统服装在运作、周期、样式上的一种颠覆,但如果从服装的历史中跳出来看,就会发现,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时装对传统服装的确是一种彻底的革新和超越,但不是一种逃离和否定。在它们之间,可以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用服装自身的语言,隔着历史的时空,遥遥对话。因此,它们的参与都是服装这个整体形象的构成部分。

那么,如果我们定位服装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与雕塑、建筑齐观,时装与传统服装在服装艺术中的关系,不妨理解为类型的关系,如同美学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诗歌中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简洁、繁复、华丽、清爽、运动、休闲只是不同的风格。

二、服装艺术的构成

传统服装的变化是缓慢的,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于一个确定的具体的人来引起和完成。经常由于战争或游历,引起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服装上的服从也成为被征服的内容之一,因此传统服装往往是一个民族而不是个人的文化表征。很难说对中国的传统服装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深衣形制仅是个人的喜好,只能说是群体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衣装也包容了民族的审美心理,它沉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倾向和意愿。但缺乏变化并不是说埋没了传统服装的创造性,它更多地体现在服装的色彩和精妙的图案上。古代人民将美好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服装上的花鸟、龙凤,镶滚各种图案表达出来,有着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的生成是审美的关键,牡丹、云纹、明清的补服、古老的十二章是运用公共象征生成喻象的典型。

在现代时装体系中,设计师更为自由地通过服装来诠释自己对世界的见解和主张。设计大师Dior(迪奥)1948年发表New Look一举成名,不仅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也迎合了二战后人们对和平的希冀心情。当人们越来越跟从流行的脚步,思想和行为被时装所束缚的时候,意大利的设计师Moschino(莫斯基诺)将他的愤世嫉俗在“反对时装”为主题的发布会中通过作品——无色无味的水一样的香水表达出来。而英国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的设计思路是模特最终把舞台上的桌子变成了一个木制裙子穿在身上,舞台最终空无一物。其实,这时候,“在设计大师的眼里,服装不过是一种新的虚设的媒介,是一种更富有诗意的外在形式,用来体现大师思想,传递大师灵感,它是一场由真实演员扮演的戏剧。”现代服装设计中,敏锐的设计师对时尚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服装来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的同时,他们也总是希望作品反映出更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

在西洋服装史上,服装的风格如同其它艺术表现方式的变迁一样也呈现出亦步亦趋的风貌。经历了服装史上的诸如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的类型和时期。“现代表现艺术既有隐喻的,也有直接的;既有新颖的,也有与传统紧密联系的。在时装领域里,所有这些表达方式都是以时装本身为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变化。”1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在服装上的表现是尖尖的帽子和鞋,当时的袖子可以拆卸,有不同颜色的袖子与同一件衣服相配,整件服装上装饰着家徽图案,被分成的几个不同部分也是不同的颜色——很难说这种服装审美心理没有受哥特式教堂彩色玻璃窗的暗示。

美学大师黑格尔理解的艺术性服装的原则是“要像一种建筑作品那样来处理。建筑作品只是一种环绕遮蔽,人在其中却仍能自由走动;离开它所环绕遮蔽的对象来说,它自己还要有而且要显出它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式”。他看到的是古希腊的卷衣。现代设计中,日本设计师以和服为基础,借以层叠、悬垂、包缠等手段形成一种非固定结构的着装概念。三宅一生著名的“一生褶”,山本耀司的不对称设计,使得服装穿在身上后也会跟随体态动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服装的魅力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中国传统服装历来都是直线剪裁形成平面结构,区别于西方的立体造型。宽衣褒带,四平八稳,与之相契合的,是儒家哲学的“中和”之美,讲究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欲而不贪”。

没有着装者参与的服装艺术就像一个血肉之躯没有温度。对一件服装来说,有没有作者也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衣者给了它现实的生命。俄罗斯服饰展让我们遥想的是这些装扮里的异国情调,对旗袍的神往也是因为三十年代老上海的万种风情,而不是因为它们从未面世,只在衣架上蒙尘。从服装的本意来说,人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件艺术作品进行雕琢。屈原的吟诵是“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魏晋的“竹林七贤”选择的是袒胸露腹,来表达对世俗的蔑视,西方的“朋克”文化也起于外表的张扬,现代社会的新新人类当然更是对自己的身体自由地诠释——绘、染发,厚底鞋——制造出各种夸张的造型。至于日常着装穿得质朴还是华丽,另类还是保守,成熟还是活泼,全是自己的随心所欲。

三、服装的审美特征

更多的时候,我们注意的是艺术的精神内涵,认为艺术创造通常都是对美的创造,对艺术的判断也往往最先是直觉的审美判断。因此,审美价值是艺术最本质的价值。

在谈服装艺术的审美特征之前,还应该注意它的其他价值内容:首先是实用价值,是指服装的保暖、蔽体的功能。的确,在人类的童年时期,第一件衣服的诞生想必不是为了求美,而是生存的需要。其次,服装还有认知价值。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服装早已超越了基本的功能,而是一个人性别、年龄、地位、身份的象征,附加了额外的社会和道德意义。许多文化研究把服装做为切入点,希望从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就是因为服装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再就是服装的审美价值,墨子的“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说的就是服装的美学品质。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古人绫罗锦绣,仪态万千,而现世的服装趣味则仿佛充满了太多的恶俗。审美判断固然有主观性,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只是不应该忽视:服装艺术有现实空间和时间上的持续性,在不断变幻地文化背景上,实用和认知的价值隐退了,审美的价值凸显了。所谓距离产生美,指的是心理距离,一部服装史,时空的距离成全了这种审美心理,这就是根源。

在服装的审美价值中,还有理性地自身得以自足的法则,形成了服装艺术的审美特征:

首先,服装本身的装饰美。指遵循形式美的法则,通过造型、线条、材质、色彩、图案、技术等要素体现出来的美。材质、色彩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张爱玲说她看到炎樱的画中的蓝和绿,想到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三宅一生的典型设计——皱褶,是通过对材料再造产生的独特美感;威奥耐的“斜裁”手法是通过对技术的运用使服装显出流畅的美。服装的美不是单纯地由某个要素营造出来,而是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视觉愉悦感,成功地运用这些要素做为服装表现艺术的媒介,无疑能够给人以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次,流动性的时空美。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服装这一符号体系成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创造,因此,不管是从共时性还是历时性的角度,服装的美都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终极目标。历史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装服饰:古人以“裙拖六幅湘江水”为美,今人看来与工业时代的快节奏不和谐,未必会产生美感。同一历史时期的服装,也总是有地域性和支系性的差别,现代文明也并没有消除这种差别。有歌谣唱福建惠安的女子服装是:“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北方农村的红绿搭配让人司空见惯;苗族传统的盛妆银饰则令人想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其实,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主流不一定是合理,边缘也并非毫无价值,这样区分只不过是因为人为预设了一个标准。这些表面不合规范的服装现象只有放在它产生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才能呈现出它的独特美感,如同物种,是一种相互的选择。因此,服装的美是流动的,时空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需要不断地变幻摄像机的视角,才能领会得真切。

在狭义的时空概念上,美的流动性体现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审美规范。同样的衣服和衣者,在夏季是美的,冬季却是不美的;家居是美的,外出却是不美的等类似含义。

再次就是服装与着装者共同组成的动态美,这也是服装美最主要的特征。前面我们说了着装者的参与是构成完整服装艺术的关键,服装被称为是一种“活的雕塑”,看到的就是着装者不断移动的动感画面带来的视觉愉悦。服装只有通过身体的穿戴才能展现出来,这时候活生生的身体充当了服装艺术表现的媒介,可以说当它们不在人身上时并不能作为艺术而存在。反过来服装也是为了表现人体,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衣与体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欧洲近代服装样式追求的是一种构筑性的美,为了达到三维空间中的立体效果,不惜采用各种人为的手段为身体塑造出另一个轮廓,典型如西方女装中的大蓬裙。近代以来,受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服装上出现了贴合人体,顺应身体线条的设计,服装表现的是本来的人体。总之,服装和身体相互依存,不管冲突还是和谐,只有作为一个整体,双方才能获得归属和意义。

此外,动态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二者的和谐美。从观者的角度来看,服装与着装者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在服装本身的搭配、服装与着装者之间的搭配上,和谐是最高原则。传统的审美观里,旗袍与东方女性的精神气质暗合,二者端庄、柔情、婉约的一面都会在对方那里获得最为完美的表达;身着中国旗袍的西方女性在我们眼里却总是不得要领。服装大师们总是精挑细选专门的模特来演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信手拈来,追求的也是这种因和谐而出的美感。但和谐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标准,在审美心理上,它更是一种直觉判断。所谓“衣不惊人誓不休”,与其说是对传统和谐观的背离,不如说它实现的是动态中的平衡,就像“内衣外穿”,它所实践的审美观、遵循的审美原则与意欲张扬个性的衣者又怎能说不是“表里如一”呢?

无论如何,我们仍然相信服装介入艺术本身具备了独立自足的因素,而不是附庸于其它的艺术形式或它们的简单相加。如同美国的艺术史学家安妮·霍兰德所言:“我仍然把时装看作一种本质上属于艺术表现形式的东西。它和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一样与生活密不可分,也同样对生活有时负有义务有时没有。在谈论衣着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与线条、样式或者性、诗意而不是金钱、权力联系在一起。”

注释:

①②⑤[美]安妮·霍兰德:《性别与服饰》,魏如明等译,东方出版社。

③黑格尔:《美学》三卷,161页商务印书馆

④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烬余录,安徽文艺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版。

2.司有伦主编:《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1993版。

3.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版。

4.[美]珍妮弗·克雷克著,舒允中译:《时装的面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版。

5.《Fashion and Costume》James Laver London 1995。

6.《视觉21》2000.5。

(张亚珩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律师业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媒介集团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