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论文题目范文

2024-03-11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想达到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好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间的关系。能力扶贫作为保障贫困群体自身权利的一种手段,在实践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地方政府轻“能力扶贫”而重“产业扶贫”的情形较为突出。然而,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正视“能力扶贫”的重要性,协调其与“产业扶贫”的关系对进入总攻阶段的脱贫攻坚而言极为重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要让扶贫工作更精确、更准确,对此王思铁曾下过一个更为详细的定义。他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贫困问题不是铁板一块,往往会因致贫原因的不同,呈现出多维度与周期性的特征。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漫灌式扶贫”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其成效已渐显疲弱。早先的贫困大多是因为生产条件落后、地方经济欠发达所导致的普遍性贫困,以保障生活、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为主的扶贫手段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下,在大规模的“漫灌式扶贫”之后,涌现出了新的问题,由于导致贫困发生原因繁杂多样,从而导致无法彻底根绝贫困的现象出现,这不仅使得返贫压力骤增,还可能导致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难以实现。现在的情况是常规型“一刀切”的扶贫手段在当下也难以继续发挥理想的效果,而扶贫成果在返贫的压力下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亟须注重扶贫工作的“靶向性”,有针对性应对不同的贫困发生原因,更加注重贫困户的个体需求,关注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地推行下一步工作,是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必然要求。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分批分类的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总体来看,“四个一批”反映了精准扶贫的两个基本面向,即“民生面向”与“发展面向”。前者主要通过政府引导的产业扶持政策,创收增收,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引擎,加速脱贫步伐,也称为“产业扶贫”。后者则通过完善既有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为贫困群体编织社会安全网,保障其生活、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需求,改善其自身的生存环境,通过降低贫困群体所应对的必要支出与健康风险,促使贫困群体拥有能力自发的摆脱贫困,也称“能力扶贫”。

能力扶贫一词源自于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理论,而这套理论已成为世界诸多学者研究能力扶贫时所引用的理论依据。森认为即使在基本必需品集合和贫困线被确定下来之后,贫困的定量化分析似乎也需要把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结合起来考虑,绝对贫困度量必须由相对贫困来补充。[3]换言之,即便在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识别标准订立后,仍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对贫困发生的原因进行甄别和判断,从而达到根治贫困发生的效果。“可行能力扶贫”理论的提出,为分析贫困发生原因及扶贫手段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观念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的落后,即“外部条件”不足所导致,生存物资的匮乏导致贫困个体无法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在他们辛苦劳动后的支出仅能果腹,没有盈余,甚至还可能负债累累,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近现代大多数的扶贫都在“给予物资救助”这一方向上下功夫,通过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资需求以期他们能够逐渐摆脱贫困。然而,扶贫的根本问题不是扶“物贫”,而是“扶人、扶能力、扶创新、扶创造”,[4]“可行能力扶贫”理论更关注的是贫困个体的特殊需求,如求学、就医、工作能力、公平竞争能力等等,这套理论认为,如果无法保证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扶贫效果。这就意味着,对于贫困群众的扶助不仅需要关注其“外部”需求,还需要解决其“内部”需求,通过二者的相结合,综合性地解决贫困问题。外部条件可能表现为由地域经济条件落后而引起的贫困,地理位置不佳、自然条件不好而导致的贫困等,这类“外部”条件通常指向贫困的表层共象,即物质资源的匮乏。以“外部”条件作为识别贫困成因与解决贫困的“线头”,容易导致一种错误的思维,即通过不断增加其物质资源、不断改善其生存条件,通过“给”的方式,就能够彻底摆脱贫困。而可行能力导向型扶贫则与传统的扶贫理论不同,其更为关注贫困发生的“内部”因素,例如,工作能力的有无,受教育权利的有无,生存竞争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有无等等,强调扶貧不仅需要从改善“外部”条件着手,要想彻底摆脱贫困,杜绝返贫现象的发生,更需要的是从导致贫困的“内部”因素着手。通过关注扶贫对象的差异性,针对其特殊需求对症下药,确保扶贫对象拥有实质性的自身权利保障与扶助,有较强的能力应对或抵御各种风险冲击,最终达到帮助扶贫对象拥有内源性脱贫能力的目的。但是,仅强调能力扶贫,则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投放在为贫困户的特殊需求“买单”上,陷入了“兜底买单”的误区,能力扶贫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群体以其自身能力摆脱贫困,而非在政策的投入下减轻负担,仍需要与地方经济条件等因素相结合,地方与地方间财政所能负担的能力扶贫支出并不一样。同样,仅强调产业扶贫,不断提高地方经济条件,增加就业岗位与创收,如不能保障贫困群体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解决其就医、求学支出等特殊需求,又可能使贫困群体陷入一个循环怪圈,无法脱贫,也可能导致已脱贫的群众重新返贫。因此,必须注重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相结合,有目的性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达到“精准”的扶贫效果。

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的数据显示,所有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整个陕西省因病因残(合并统计)导致贫困的比例也达到48%,特别是患大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疾病负担沉重。2017年,陕西省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健康扶贫新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对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调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016年的5000元下调到3000元;为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补充保险;实行贫困人口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而在未来的工作部署中,加强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培养、加强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的招聘,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普及,等等。这些新规进一步提高了陕西省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了贫困户应对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以保障扶贫成果与确保如期脱贫。

但是,地方政府在推行精准扶贫的具体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重产业扶贫,轻能力扶贫”的工作倾向。究其根本在于“产业扶贫”能够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便于在短期内“交成绩单”。能力扶贫作为对贫困群体兜底性的权利保障(如健康、教育、公平竞争能力),以期促使其具有自发型的脱贫能力,呈现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对于一项任务而言,效果并不“显著”。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产业扶贫更多的表现为“收入”,而能力扶贫更多的表现为“支出”,产业扶贫与能力扶贫没能打通其中间的壁垒,无法形成对贫困群体有利的扶助循环,能力扶贫的效果在预期上显得更不稳定。“产业扶贫”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经济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许多因经济条件落后、收入不足而引发贫困的地区。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后,不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并因此得益,从而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大规模效仿。但是,若仅以经济收入、物质条件保障作为识别贫困的标准,则容易引发“数字脱贫”的风险,效果并不稳定,一旦产业扶贫停止,一切又可能回到原本的模样,而当下的产业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典型的现象,那就是扶贫工作对形式重视有余,对效果却关注不足,大家更关注的是将该项目进行落地实施,但是至于项目的最终结果如何,则少有人关心。[5]在产业扶贫所能产生的效益逐渐进入平缓阶段时,单一的产业扶贫所能带来的收益并不如从前。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相融合的必要性

产业扶贫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增加部分贫困人口的收入,却不能增加其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不能惠及所有的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因、无工作能力无法脱贫等等现象成为了导致贫困发生的新难点、新问题。返贫与脱贫的压力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况且,在实际的产业扶贫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扶贫资金在管理过程中的擅自挪用、漏出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旧突出,[6]依然一味地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或许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进入脱贫攻坚战的新时期,能力扶贫更成为不可忽视的扶贫工作切入点,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到精准甄别贫困发生原因,从注重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到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巩固扶贫取得的成果。将“产业扶贫”和“能力扶贫”二者相辅相成,能有效地应對贫困成因多元化问题,有助于形成长效、动态的扶贫机制,防止返贫现象、数字脱贫现象的进一步蔓延,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赋权提能,是基于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强调以“机会均等”和“公平共享”为核心反贫困理念,要求减少与消除权利和机会的不均等,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来治理贫困。精准扶贫政策是对这一理念的发展,强调采取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措施赋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个体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能力,让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脱贫致富。[7]近年来,“能力扶贫”即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体的人力(健康、教育)保障与建设,日益引起国际政策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拉美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中,已通过“综合各类因素识别贫困人群”“根据可行能力的缺失情况进行分类救助”“设置领取救助的附加条件以激励可行能力的发展”等手段展开扶贫工作。[8]在我国,受传统“救济”观念的影响,地方政府长期将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定位在“温饱线”(也称兜底扶贫)的低水平上,忽视了对贫困群体健康与教育能力的保障与投资,也没能重视这方面支出对贫困群体造成的影响,使得贫困甚至非贫困群体的健康与教育支出风险成为诱发“致贫”、“返贫”危机的断层线。

首先,“能力扶贫”不到位会极大弱化贫困群体抵抗“灾难性支出”风险的能力,不仅使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因庞大“药费”“学费”开支而付诸东流,还会导致贫困边缘群体不断扩大,增加目标人群精准识别的难度,一场自然灾害,一次市场风险,一次疾病支出都有可能导致贫困边缘群体一夜之间回到赤贫状态;甚至可能形成“黑洞效应”,贫困群体将自身仅有的资源、精力大量投入在抵御“灾难性支出”的风险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庞大的“生存成本”蚕食着贫困群体、贫困边缘群体仅有的资源,不断削弱其生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导致这类群体返贫或阻其脱贫的可能性,使得贫困在代际间流动。

其次,忽视“能力贫困”,会降低扶贫工作目标定位的精准性。以陕西为例,全省贫困户中普通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达到62.61%,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分别为5.95%、30.53%。其中,对于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群体,可通过既有的低保及社会救济制度“瞄准”兜底,降低他们对家庭的负担和生存的成本。但对于更大一头的普通贫困劳动力来说,改善其人力资本(健康、教育)的投资与保障状况,通过能力扶贫使得这部分困难群体能够有稳定的收入与社会的保障,使其逐渐具备内源性的脱贫及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无疑对于解决此类困难群体的贫困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根据调查经验,在西北落后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很高,陕西省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比重高达40.91%,居各项致贫原因之首。不可忽视的还有部分边缘性群体,如患慢性病的群体,他们长期承受着高昂医疗费用的支出,因病返贫的可能性很高,却难以被精准识别出来。如果在这些地方片面强调产业扶贫,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从长远来看,产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人的发展,精准扶贫凸显“以人为本”,如果贫困群体自身健康水平与教育水平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提升,那么产业扶贫就是“无本之木”,扶贫成果也将大打折扣,不仅无法充分调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能动性,且更容易受到贫困群体个人或家庭健康与教育风险的冲击而难以为继。

能力扶贫与产业扶贫的融合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首先,增加中央特别是省级财政对“能力扶贫”的支持比重与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安全网对贫困与弱势群体“灾难性支出”的预防和保障水平。截至2012年,我国已普遍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五保供养)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落实精准扶贫目标,强化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与既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牢牢锁定以“低保群体”为基础的贫困基本面,完善目标定位动态调整机制,逐步覆盖贫困边缘(脆弱)群体,并通过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提升其自身的健康与知识水平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在医疗救助领域,一方面要通过资助贫困人群参加新农合(资助参合)的方式,促进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制度衔接,让贫困群体能够享有更好的门诊与住院服务。另一方面,要将精准扶贫救助资金与大病救助有效结合起来,逐步降低或取消大病救助起付线,提高资助水平,增强贫困群体抵御“灾难性支出”风险的能力。

第二,推动“产业扶贫”与“能力扶贫”的有机结合,突出产业培训在整个产业扶贫工作链条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动员社会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对于那些产业发展禀赋较好的地区,要结合产业投入、运营、销售等环节的具体需求,建立较为系统的技能与管理培训办法,提升贫困群体的自主意识,增强其产业自主组织与管理的能力,真正让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扎下根去;对于那些自身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或产业开发成本过高的地区,可根据周边产业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由政府牵线,有针对性地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输出劳动力。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救助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或在校学生,通过教育救助,资助其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高等教育,防止出现代际间的贫困流动。

第三,创新精准扶贫资助与服务递送模式,减少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福利病”问题。精准扶贫不仅要求对贫困群体实现精准“覆盖”,同时还要形成动态管理,实现对已经脱贫的或自身实际不符合救助要求的群体的精准“退出”。根据调查发现,在很多地区,由于被纳入扶贫范围的“困难户”能够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及社会的现金资助与信贷优惠,使得扶贫政策成为一种“变相福利”,致使不少人已经脱贫却不愿摘帽,不少家庭將本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赡养与抚养)转嫁政府,甚至出现因贫困资格认定不公而聚众闹事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对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完善档案卡登记制度,逐步探索有效的贫困退出机制,对于已经脱贫或不符合救助要求的要及时摘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创新精准扶贫资助与服务递送模式,建立能力扶贫为导向的扶贫“服务包”制度,即除强化低保兜底功能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减少对直接的无条件现金转移项目,改为按人头补贴供给方(比如公立机构、民营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向贫困户发放服务券,提供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扶贫服务包”(医疗保健、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根据目标群体服务包使用情况及效果,评估其能力贫困状况与脱贫意愿,并作为是否提供进一步救助的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

[1]宋扬.坚持扶贫大格局,坚持打赢扶贫攻坚战[EB/OL].http://theory.gmw.cn/2017-10/24/content_26592249.htm,2017.10.24.

[2]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3):75-78.

[3]王磊,张冲.能力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型视角[J].理论月刊,2017,(04):157-161.

[4]李楠.把能力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21+23.

[5]邢成举,张森.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九个突出问题[EB/OL].www.snzg.cn/article/2017/0809/article_41909.html.

[6]徐龙顺,李婵,宋娜娜,黄森慰.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菏泽两个村庄的调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1-45+61.

[7]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03):289-295.

[8]杨帆,章晓懿.可行能力方法视阈下的精准扶贫:国际实践及对本土政策的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06):23-30.

作者简介

杨江海 陕西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西安北大助企商会副会长,陕西爱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 中职农类专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中职农类专业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可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助力。基于此,主要从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优势视角出发,阐述其在助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其助推精准扶贫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农类专业;农业发展;精准扶贫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农业发展脚步尤为重要,其不仅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对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有积极作用,要想发展农业,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中职农类专业教育能够有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之保持较为先进的农业理念与农业技术,科学高效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1 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优势的作用

1.1 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给农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伴随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如农业种子、农资等价格有明显上涨趋势,从客观角度看,粮食增产并未给农民带来更多利润。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更高,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职农类专业教育可以为农民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之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素养与较高水平的技能,从而投身于农业事业中,有利于解决诸多农业矛盾问题,并实现农业增质增产的目标,可有力推动农业发展进程[1]。

1.2 加快农业发展转型进程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促进农业发展转型极为必要。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从小农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型过渡的发展阶段,因此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必要加强对先进农业种植与管理理念、高水平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是支撑农业发展的主体,但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仅缺乏科学种植的思想观念,而且对农业新技术的使用较少,难以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而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对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人才提供了有利契机,加快了农业发展转型进程[2]。

1.3 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

要想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必须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使农民利用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有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综合素养水平决定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质量。近年来,我国在诸多省份推行试点工程,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管理者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最高学历为高中。中职农类专业教育为农民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可有效提升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促使其构建高质量的新型農业经营体系。

2 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优势助推精准扶贫的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中职农类专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与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层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3]。

2.1 思想观念转变,聚焦精准扶贫

在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日益推进的背景下,精准扶贫工作更加深入,因而应充分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优势,积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以达到聚焦精准扶贫的目标。基于中职农类专业教育,政府部门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结合区域实际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以加快农村脱贫的步伐。1)应向新型职业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将新技术带给农民,以增强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意识。2)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而言,在农业职业教育中,应促进培训工作向培育工作转化。例如,针对农民的生产需要,对其加强单项技术培训活动,为其后续农业生产提供跟踪式指导服务,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4]。

2.2 合理制定规划,面向精准扶贫

随着农业普查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部门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等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工作者及时找到精准扶贫工作的短板,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借助中职农类专业教育优势,找准发展差距,确定合理的规划,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1)开办教学班,面向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贫困家庭招生,年龄限定在50岁以内。一方面,增强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使之在学有所成后,可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事业中;另一方面,设定弹性学制,运用“半农半学、农学交替”的方式施教。2)在农职教学校创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实现学校与区域内新型农业组织的高效合作,采取“创新创业+技能培育”的模式,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机会,缓解地区就业压力[5]。

2.3 精选扶贫对象,助力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中,应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助力优势,精选培育对象,积极拓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扶贫先扶智,因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先为贫困子女提供有效的扶持,帮助其完成学业,促使其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此外,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对象还可包括退伍军人、回乡农民工、村干部等,针对扶贫对象的实际特点,积极创建与完善有特色的人才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素养、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农职教学校应组建一支高素质教师团队,为职业农民培养提供雄厚的师资实力,鼓励教师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为实现针对性教育创造有利条件[6]。

2.4 加强农民培养,实现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相关人员应重视整合资源,并加强教育管理,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水平。1)应加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为中职农类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可成立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等,针对精准扶贫工作实际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2)政府应加强指导与支持,从选择培训对象到完善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环节中,分别指派专人进行把关,真正意义上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培育优势,孵化专业人才,加快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3)政府应创建专项经费制度,为助推农业职业教育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外出返乡农民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对象的培训,使之优先接受教育,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

3 结语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促进农业发展与实现农民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外,还需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其知识能力。中职农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可为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与加快农业发展转型提供前提。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中职农类专业教育优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进程,可为精准扶贫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赵瑞阳,马坤.基于精准扶贫的浙江省生态农业电商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38):57-59.

[2] 张婷.浅谈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8):32-33.

[3] 潘玉颖,梁彩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0,32(03):97-102.

[4] 房丽丽.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讨[J].知识经济,2020(16):41,43.

[5] 王毅毅,雷光,罗光,等.教育精准扶贫驱动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23-24.

[6] 赵巧.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06):43-44.

(责任编辑:刘 昀)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红色旅游;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地主要是指革命圣地,组织接待广大游客参观可以学习我党革命的历史知识,也可以接受红色洗礼。当前,红色旅游胜地大部分都在我国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恰好也是贫困率发生较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战役的重点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起到扶贫的良好效果。

1 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在精神上做好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扶志,加强扶贫工作需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改变贫困人口消极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自我分析导致贫困的原因,明白脱贫的关键还是在于自我的奋斗,因此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在脱贫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脱贫,永久脱贫,否则可能会陷入年年扶贫、年年不脱贫的怪圈之中。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魅力,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的是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革命老区红色记忆,向人们传递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染贫困人群,从而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战役,振奋他们的精神,振奋他们的意志。

第二,有助于在经济上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的重点在于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红色旅游文化是当前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是当前红色文化重要载体,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桥梁,贫困群众参与到红色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之中可以使他们获得经济上的收入,让他们实实在在获得利益,可以帮助他们摘除贫困的帽子。对于革命老区而言,革命老区应当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红色旅游,这样既可以使大批贫困人群得到就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整个产业链得到拓展,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

第三,有助于促进产业结合,截断贫穷代代相传的“基因”。由于贫困老区交通不便,地处偏远地区,自然环境又非常恶劣,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由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文化,在发展红色旅游业开发过程之中除了要加强人文文化的注入之外,还需要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就要求革命老区将文旅旅游、商旅旅游、农旅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通过红色文化来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最终使得整个红色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使得红色旅游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革命老区的群众彻底摆脱贫困。

2 红色旅游在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红色旅游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这对于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也具有非常大的益处。但是由于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使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做好总体规划,呈现出“小、散、乱”等现象。在当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红色旅游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甚至存在着被边缘化情况。在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开发的旅游资源只占所有旅游资源的30%左右,由于一些红色旅游遗址不具备观赏性或者客户接待能力不强,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就没有进行深入挖掘。未被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许多旅游资源正在消亡,红色旅游景区旁边的建筑正在消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宣传和路线安排方面也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难以与其他的旅游资源进行竞争。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动力。偏远山区常常将红色旅游产业作为自身的支柱产业,重点开发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文化旅游等产品。在很多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收入相对有限,政府部门所将有限的收入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项目改造,例如基础设施改造、教育改造等,对于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投入资金不足,使得很多红色旅游景点无法进行进一步挖掘,无法对当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这也直接导致红色旅游产业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最终可能会导致红色旅游产业链发展缺乏动力。

第三,产品形式非常单一,存在严重同质化竞争。在当前众多红色旅游景点中,很多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以纪念馆的形式呈现出来,大部分都是以文物展览或者是红色文化旅游的方式向顾客介绍红色遗址,这样的介绍方式缺乏趣味性,同时对客户的吸引力也不强。在当前很多红色旅游景点中,很多景点都具有自身特色,一些景点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一些景点发生过非常激烈的战争,还有一些景点属于领导人的革命故居。

3 红色旅游在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第一,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相关的产业予以支撑。经济基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撐,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之中,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都是配套设施,如果这方面的配套设施存在问题,对于红色旅游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当前的红色旅游景区中,由于大部分景区都处于偏远山区,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存在闭塞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之下,商业投资和客户流都不多,最终就可能导致红色旅游产业陷入缺乏资金难以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制度存在缺位,产业保障不力。在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旅游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同时也明确指出需要加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我国革命老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政府部门对于这些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当前全国范围内对于红色旅游发开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因此,政府部门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引,这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创新不足。市场观念对于事物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先进的思想观念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思想观念则会阻碍红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之中,红色旅游扶贫是当下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财力匮乏,政府的领导人将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并没有认识到红色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地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开发,最终导致红色旅游的产业结构欠缺合理性。

4 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

第一,做好科学规划。为了更好地做好精准扶贫,我们需要做好科学规划。首先,需要不断强化红色旅游的协调性,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合互动。为了进一步使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向前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将社会资本融入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之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其次,有序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思想,对于一些接近消亡的红色旅游资源需要进行抢救式的开发,使得革命文化传统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通过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精准扶贫的发展。

第二,做好多元融资。资金保障是推动整个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不断强化政府在融资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政府来构建完善的红色旅游融资体系。其次,需要激活社会资本的热情,通过社会资本来更好地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之中,推动精准扶贫向前发展。最后,需要发挥当地群众自身的优势。当地群众虽然没有大量的资金,但是他们有产品和土地,可以通过这种资源入股的方式参与到红色旅游开发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实现精准扶贫。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的支撑点就在于人才,这也是红色旅游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部门可以聘请外来人员,也可以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精准扶贫,需要加强对当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做好总体开发工作,同时做好当前红色旅游的多元融资,加强人才的培育,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精准扶贫。

参 考 文 献

[1]刘建平,王昕伟.依托红色旅游推進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探析[J].文化软实力,2018.

[2]王亚楠.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以灌阳县红色旅游开发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7(1):57-60.

[3]白鹏飞.陕甘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机制与实现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161-164.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红色旅游;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地主要是指革命圣地,组织接待广大游客参观可以学习我党革命的历史知识,也可以接受红色洗礼。当前,红色旅游胜地大部分都在我国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恰好也是贫困率发生较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战役的重点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起到扶贫的良好效果。

1 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在精神上做好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扶志,加强扶贫工作需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改变贫困人口消极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自我分析导致贫困的原因,明白脱贫的关键还是在于自我的奋斗,因此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在脱贫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脱贫,永久脱贫,否则可能会陷入年年扶贫、年年不脱贫的怪圈之中。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魅力,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的是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革命老区红色记忆,向人们传递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染贫困人群,从而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战役,振奋他们的精神,振奋他们的意志。

第二,有助于在经济上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的重点在于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红色旅游文化是当前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是当前红色文化重要载体,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桥梁,贫困群众参与到红色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之中可以使他们获得经济上的收入,让他们实实在在获得利益,可以帮助他们摘除贫困的帽子。对于革命老区而言,革命老区应当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红色旅游,这样既可以使大批贫困人群得到就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整个产业链得到拓展,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

第三,有助于促进产业结合,截断贫穷代代相传的“基因”。由于贫困老区交通不便,地处偏远地区,自然环境又非常恶劣,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由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文化,在发展红色旅游业开发过程之中除了要加强人文文化的注入之外,还需要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就要求革命老区将文旅旅游、商旅旅游、农旅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通过红色文化来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最终使得整个红色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使得红色旅游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革命老区的群众彻底摆脱贫困。

2 红色旅游在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红色旅游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这对于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也具有非常大的益处。但是由于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使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做好总体规划,呈现出“小、散、乱”等现象。在当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红色旅游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甚至存在着被边缘化情况。在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开发的旅游资源只占所有旅游资源的30%左右,由于一些红色旅游遗址不具备观赏性或者客户接待能力不强,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就没有进行深入挖掘。未被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许多旅游资源正在消亡,红色旅游景区旁边的建筑正在消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宣传和路线安排方面也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难以与其他的旅游资源进行竞争。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动力。偏远山区常常将红色旅游产业作为自身的支柱产业,重点开发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文化旅游等产品。在很多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收入相对有限,政府部门所将有限的收入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项目改造,例如基础设施改造、教育改造等,对于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投入资金不足,使得很多红色旅游景点无法进行进一步挖掘,无法对当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这也直接导致红色旅游产业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最终可能会导致红色旅游产业链发展缺乏动力。

第三,产品形式非常单一,存在严重同质化竞争。在当前众多红色旅游景点中,很多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以纪念馆的形式呈现出来,大部分都是以文物展览或者是红色文化旅游的方式向顾客介绍红色遗址,这样的介绍方式缺乏趣味性,同时对客户的吸引力也不强。在当前很多红色旅游景点中,很多景点都具有自身特色,一些景点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一些景点发生过非常激烈的战争,还有一些景点属于领导人的革命故居。

3 红色旅游在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第一,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相关的产业予以支撑。经济基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撐,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之中,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都是配套设施,如果这方面的配套设施存在问题,对于红色旅游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当前的红色旅游景区中,由于大部分景区都处于偏远山区,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存在闭塞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之下,商业投资和客户流都不多,最终就可能导致红色旅游产业陷入缺乏资金难以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制度存在缺位,产业保障不力。在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旅游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同时也明确指出需要加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我国革命老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政府部门对于这些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当前全国范围内对于红色旅游发开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因此,政府部门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引,这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创新不足。市场观念对于事物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先进的思想观念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思想观念则会阻碍红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之中,红色旅游扶贫是当下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财力匮乏,政府的领导人将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并没有认识到红色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地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开发,最终导致红色旅游的产业结构欠缺合理性。

4 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

第一,做好科学规划。为了更好地做好精准扶贫,我们需要做好科学规划。首先,需要不断强化红色旅游的协调性,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合互动。为了进一步使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向前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将社会资本融入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之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其次,有序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思想,对于一些接近消亡的红色旅游资源需要进行抢救式的开发,使得革命文化传统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通过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精准扶贫的发展。

第二,做好多元融资。资金保障是推动整个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不断强化政府在融资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政府来构建完善的红色旅游融资体系。其次,需要激活社会资本的热情,通过社会资本来更好地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之中,推动精准扶贫向前发展。最后,需要发挥当地群众自身的优势。当地群众虽然没有大量的资金,但是他们有产品和土地,可以通过这种资源入股的方式参与到红色旅游开发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实现精准扶贫。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的支撑点就在于人才,这也是红色旅游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部门可以聘请外来人员,也可以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精准扶贫,需要加强对当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做好总体开发工作,同时做好当前红色旅游的多元融资,加强人才的培育,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精准扶贫。

参 考 文 献

[1]刘建平,王昕伟.依托红色旅游推進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探析[J].文化软实力,2018.

[2]王亚楠.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以灌阳县红色旅游开发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7(1):57-60.

[3]白鹏飞.陕甘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机制与实现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161-164.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精准扶贫;研究

为了保证中职教育扶贫工作质量,要结合中职教育实际,科学的制定更加完善的精准扶贫方案,从而才利于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在实践研究过程,应该提高中职教育扶贫认识,要科学的采取更加高效的教育扶贫模式,从而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具体分析如下。

1中职教育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1.1中职教育中的专业设置有助于精准扶贫

中职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专业设置和教学水平均显出更为规范化的特征。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总体规划,设置更符合制造业、新兴产业及现代化服务业需求的相关专业,专业涉及领域囊括大部分与国家经济性相关的行业。从就业的倾向结构来看,中职毕业生将第三产业作为主要的就业方向,从专业类别上分析,主要为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加工制造类及休闲保健类等九大类别,就业对口率远高于平均水平,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找到更适合自己专业能力的就业方向,可见当前的中职教育更符合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可使学生在校便能够获得与未来岗位需求契合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创建新的收入来源,从而提升个人生活的品质。

1.2有助于达成零距离扶贫的目标

通常中职教育以三年制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前两年在校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技能,最后一年到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也可以半工半读或者学徒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上述模式均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实施,收入与付出对等,从而辅助贫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必须的经费问题,从而为家庭减轻经济压力。中职院校在为学生安排实习渠道时,也可尝试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指学生到实习期,可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实习关系,通过带薪实习方式进行岗位实践,从而帮助贫困生缓解生活压力,形成经济方面的补充。带薪实习可作为实习生新的收入渠道,切实实现精准脱贫与扶贫。就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机构对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可知,目前中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年收入可达1万-4万之间,有些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还能获得额外的奖学金,这种方式能够较大促进精准扶贫顺利落地,而不是只停留于表面的救济扶贫。

2精准扶贫背景下中职学校教育扶贫对策

2.1提高中职教育精准扶贫认识

要使社会提升中职教育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从而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前提基础。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率和稳定性,将其融人工业化进程,是彻底摆脱贫困链的基础。教育机构应切实响应并落实国家的扶贫战略思想,重点关注中职的实施情况,通过媒体和网络等信息传播途径加大中职教育机构对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倾向性政策,中职学校也应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胯况落实国家有关的助学制度和助学金规定,积极宣传扶贫思想和策略,从而提升教育扶贫的影响力。贫困生也应同时提升脱贫的意识,以端正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自身的脱贫目标,并在社会各界的扶持下达成社会整体的脱贫规划。

2.2完善帮扶机制,实现对接精准

第一,应建立学校与乡村、党员与贫困户等对层次的帮扶制度,健全对扶贫对象的识别体系,严禁在扶贫工作中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发生,充分提升扶贫的精准度。第二,建立科学的帮扶与资助体系。可针对具体的贫困生建立相应的档案信息,开展心理引导,通过结对方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第三.加强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培训。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可结合地方社会的具体需求开展种养殖业、电商及农村劳动力相关方面的培训内容,同时做好技能的核查与鉴定工作。第四,应做好跟踪反馈工作。随时掌握接受资助的群体的后续变化情况,及时辅助帮扶对象处理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2.3优化帮扶队伍,实现培训精准

在具体落实扶贫工作时,应着重打造更为全面和兼容的帮扶队伍,其中既要有专业的学者,也要包括各行业的技术人才;既要有善于经营的人员,也要具备在养殖方面具有较高能力的人才。在实施中职教育培训时,要建立更为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将行业协会与企业、鉴定部门以及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的联合,从而共同为脱贫助力。

2.4重视职业道德,实现发展全面

职业道德对于扶贫工作落实的效果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将帮扶对象培养成具有现代化思想的新型农民,便需在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提升其综合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注意,不能完全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照搬,将素质教育融人具体课程和技能的教学环节中,从而潜移默化完成人才的全面培养。

2.5完善中职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目前中职教育机构的扶贫机制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区域职业教育机构的长远发展,对扶贫工作的整体落实较为不利。对此中职教育机构应打造更为精准的扶贫体系,切实实现理想的脱贫效果。要建立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帮扶体系,侧重与行业企业搭建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中西部教育机构的融合,更有效地发展中职教育的扶贫能力。通过多种主题工程的实施实现优质学生的求学梦想。此外中职还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积极与政府扶贫机构联手建立更为有效的合作机制,从而优化扶贫教育与管理的总体建设效果。

3结束语

总之,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为中职学校,更应该有效的落实国家制定的精准扶贫方法,科学的结合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从而保证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效率,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够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扶贫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超,林欣,精准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帮扶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6):62-68.

[2]李晓静,郭飞燕,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的现状、困境及出路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8):28-30.

[3]吴晓云,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中职课程优化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8):290-292.

扶贫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商消费扶贫 农产品 电商平台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针对农村电商提出明确的补短板政策,继续加强农村电商发展,着重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以及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延伸提出要求,进一步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难点、痛点。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指出,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同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启动“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力求在线上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采购力度,在线下建立中央企业消费扶贫的电商平台,从而为农产品走出“深闺”提供长期稳定的渠道。由此可见,电商消费扶贫,大有可为。

电商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的深层次作用机理

首先,促进信息共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国少数农村地区存在信息封闭落后的问题,使得贫困代际传递情况较为严重,以至于部分农村贫困户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长期贫困甚至是贫困代际传递。而电子商务的运用,使互联网在农村实现广泛且有效地普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使农产品找到新的出路,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电商消费扶贫,实现了信息互动共享,弱化了原有贫困户之间的封闭关系,降低了“贫困亚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带动农村个体创业,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鼓励人才“下乡”发展,从而将各项有利资源信息融入到农村,更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农产品拥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其次,推动要素流动,破解要素短缺。一方面,电商消费扶贫的出现,使得农产品在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融入互联网,人才、资金、技术等大量优势资源地融入,传统农村丰富、优质的资源禀赋得到充分的利用,农村农产品市场被盘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有效推动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外界联通起来。另一方面,电商消费扶贫的应用与实施,使得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各类要素得以充分集聚,并以电子商务渠道作为媒介,实现资源市场的整合。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培训、物流建设、系统建设、网络营销建设等,与其相关的人力资源实现了有效的流动。在人力、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影响下,农村农产品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也得到提高。

最后,促进资源对接,破解分配不公。电商消费扶贫在发展过程中,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进资源整合。一方面,连接农村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当地经济合作企业、种植大户等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连接线上营销渠道,实现与多元化需求的消费者以及大型电商零售企业地对接,由此联通了整个农产品流通网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电商消费扶贫,打破了地域空间的约束,通过引进、聚合以及整合的方式实现扶贫资源的充分利用,弥补偏远农村的地域困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农产品实现精准的产供销结合,更好地破解了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从而更有利于农产品走出“深闺”。

电商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的体系构建

电商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需要科学定位电商消费扶贫、融合多方参与者资源、提升电子商务基础与农民能力以及打造地方特色与知名品牌,从而构建农村电商消费扶贫体系。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电商消费扶贫。针对产业基础达标、物流设施完善,且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在经营一段时间后能够真正获利的地区,则允许其开设网店进一步加大电商发展力度。针对产业条件不足、物流成本偏高、农产品附加值低,且网络营销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将其电商功能定位在品牌与产品地宣传推广上,待发展完善后再进行网络营销。针对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地区,将其定位于信息获取平台上,帮助农户以及消费者获取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信息、惠农助农政策等。

二是协同建设,融合多方参与者资源。电商消费扶贫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针对电商消费扶贫,政府部门主要是提供互联网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服务创新,加大政策资金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市场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参与、上下联动。诸如当前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深度参与扶贫工作,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还可以联合地方中小型物流、服务、加工等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更多主体参与进来。

三是要素对接,提升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与农民能力。电商消费扶贫所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能力,能够推动要素之间的流动与对接。一方面,促进与电商消费扶贫息息相关的法律制度环境、交通物流基础、网络基础设施等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电商网站纷纷崭露头角,电商消费扶贫金融也得以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各地加强农民专项教育培训,使农民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扩大农产品与市场的接触面,拓宽农产品“走出去”之路。

四是产业联动,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并不仅仅局限于发展养殖业以及种植农产品,还在于深加工农产品,农产品附加值应进一步提高,促进深加工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另外,“电商+”的引入,将农产品产业与其它产业领域结合实现“1+1>2”的效果。比如,以农产品营销促进乡村旅游,或者以乡村旅游促进农产品营销,由此产业之间形成联动,也成为推动农产品走出“深闺”的关键动力。

五是价值延伸,打造地方农产品知名品牌。品牌建设能够实现农产品价值延伸,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电商消费扶贫作用。因此,首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多元新媒体传播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其次,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合力规划涉及乡村区域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价值、拓宽品牌宣传渠道;最后,鼓励地方打造农产品自主品牌,加大对“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农产品的资质认证力度,提高农产品在电商行业领域的竞争力。

“直播带货”和构建“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是电商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的新动力

一方面,“直播带货”参与电商消费扶贫。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湖北省多地出现农产品滞销,“口红一哥”李佳琦与央视主持人朱广权连线直播推销湖北的藕;另外,人民日报新媒体公益直播“为鄂下单”,知名歌手林依伦与喜剧表演艺术家潘长江、北京协和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赵静携手带货。这种新奇的方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农产品销量也随之暴涨。因此,将“直播带货”参与电商消费扶贫之路进一步深化,扶贫兴农大有作为。

另一方面,构建“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电商消费扶贫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通过构建“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以契约关系将贫困地区、贫困户与消费者连结在一起,成为农产品走出“深闺”的又一有效方式。“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供给侧、需求侧、物流配送与网络技术等业务相关方、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其中,供给侧包括贫困地区、贫困户、农产品公司、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等;需求侧包括各类扶贫机构、居民小区、兴趣社群等;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包括各类资源整合,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实现物流、营销、服务等多方统筹;物流配送、网络技术等业务相关方为“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与物流支持。现如今,在这种“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的影响下,一些农产品公司或者是乡村创业者开启搭载微信平台建立微信小程序,尝试将农产品推销出去。

责编/谢帅 美编/陈媛媛

上一篇:暑期实践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皮革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