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

2023-10-03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1篇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小组人员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我们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测量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1、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立水准尺时,水准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认真完成,一是初步的计算,一二是检验,不过,在 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 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 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4、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图根点坐标画出来,然后我们就画的天津农学院西校区地形图我们不断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实习第一天老师布置了任务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了。原来觉得很轻松的实习一下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第一天上午我们就体会到了实习不是那么的轻松。对我们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明白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实习没有了好的计划。组员十人分工也没有明确,所以导致了做起事来没有效率。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受到了这次是我来说是次有力的挑战。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熟悉实习操作,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好总结了这一天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每个人以后实习的具体分工。同时我们还一起规划了每天要做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做事就更具高效性更有目的性。果不其然,我们下午做起来相比上午就好多了。通过这周的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2篇

八所港新港区位于海南省东方市, 地形测量的测绘比例尺为1∶1000, 测绘范围包含两个区域, 测量范围一面积为2.62平方公里;测量范围二面积为1.24平方公里。测区内交通较方便, 通视条件一般, 测量范围一内陆地部分有鱼鳞洲、部分建筑物, 地形较破碎, 高差变化大;测量范围二内陆地部分地物较少, 地形变化不大。海域测量部分主要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作业期间, 上午风浪小, 中午和下午风浪大, 不适于作业因此作业时间集中在上午进行。

2 影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首先, 测量施工工程质量, 与测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 测量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将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其次, 测量施工方案的确定, 对测量定位精度及测量施工进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控制网及微型控制网的测设过程中, 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及控制点方向联测数目、方向观测的测回数等对控制网的精度及可靠性均有重要影响, 但并非观测测回、联测方向的数量越多越好, 技术人员对此应予以综合考虑。第三, 测量施工质量, 还直接受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 如现场通视条件不良、施工过程中的机械震动、焊接作业及风雨天气等都将直接影响测角及测距精度。

3 测量技术

3.1 控制测量

根据现场踏勘, 分别在两个测量范围内各布设了2个E级GPS点, 作为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点, 在此控制基础下发展RTK控制点及二级测距导线点, 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3.2 平面控制测量

3.2.1 E级G P S点测量

(1) 仪器设备:使用南方9600型单频GPS接收机4台。 (2) 测量方法:GPS点观测采用静态观测模式, 数据采样间隔位10s卫星截至高度角为15°, 有效卫星个数不少于4颗观测时段长度为60min。 (3) 数据处理:GPS基线后处理和网平差软件采用南方GPS静态处理软件。GPS点测量时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并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体上采用高斯正形投影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 本次1954年北京坐标的中央子午线为108°。经平差处理, 各GPS点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2.2 二级导线测量

(1) 仪器设备:使用苏一光OTS234全站仪1台 (套) 。 (2) 测量方法:采用单一附合导线和闭和导线的方式, 分别在两个范围各布设了一条二级导线, 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3) 数据处理:导线平差计算采用严密平差计算方法程序进行。

3.3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四等水准高程控制测量方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起算点, GPS01、GPS02两点与八所港内水准点联测, GPS03、GPS04两点与富岛化肥厂内水准点联测。仪器设备使用某测绘仪器厂生产的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两条水准路线长度分别为2.7公里和1.9公里;往返差分别为6mm和8mm, 满足规范要求。

3.4 地形测量

水下地形部分采用GPS+测深仪的方法进行测绘;陆域部分则采用RTK与全站仪结合的方法进行碎部测量。

3.4.1 水下地形测量

海上测量利用计算机与测深仪和GPS接收机实现连接, 形成一个完善的海上测量数据采集系统。测线方向基本垂直于等深线方向, 布设间距为15m, 测点间距为5m~8m, 测量时利用GPS接收机与计算机自动导航。GPS信标机在定位前进行了比测和校正, 采用的E级GPS点为GPS01、GPS02。水位观测每30min记录一次, 高潮和低潮期每10min观测一次。潮间带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碎步测量。测深点数据取位为小数点后一位。

3.4.2 陆地地形碎部测量

在测区施测过程中, 我们根据地形情况、人员数量、经济效益、工程期限等具体因素, 经过以下综合考虑, 采用了RTK与全站仪相配合的生产模式, 分为一个RTK组, 两个全站仪组。RTK采点必须保持净空, 不能有遮挡, 以使其能够接收到高度角大于15°不少于5颗的有效卫星, 并使卫星几何图形PDOP小于6;而在地形测量中, 在测量高大建构筑物的位置时, 特征点必须是建构筑物的拐角点, 这就要求在使用RTK采点时, RTK流动站必须放在紧靠建构筑物的拐角处, 这些约束条件就使其不能有效工作, 也就限制了它在城市和乡村居民地的使用;而全站仪没有这种限制, 它只要在安全、稳固的地方就可以架设, 只要测量员手持棱镜到达该点就可以测得该点坐标, 现在许多全站仪还具有不需棱镜就能直接测量的功能;但全站仪也不是万能的, 一方面, 在施测一个点时, 要求这个点必须和仪器通视, 另一方面, 在测地形点时视距一般也不允许超过400m, 所以说它的使用范围也有限制。

从经济上考虑, 在能使用全站仪的地方, 多使用全站仪, 而利用RTK做控制和在一些困难地区辅助全站仪使用。从效率上考虑, RTK在测量时只需要较少的控制点, 也就不需要经常的迁站, 一个基准站可以控制范围达几十个平方公里, 这就在时间上有了较大的节省;另一方面, RTK测量投入的人员少, 利用RTK进行碎部测量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员开支。从精度上考虑, 由于RTK测量没有误差积累, 其测点精度较高:我们知道, 现在的RTK测量只要在其标称精度施测范围内, 其平面精度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 其高程精度不是太稳定,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使用中, 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点的高程明显有偏差, 这是通过和周围的特征点高程相比较发现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观测时卫星、天气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在全站仪施测过程中则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用全站仪对RTK所施测的一部分碎部测量点进行了检核, 它们的坐标和高程之差一般在2cm~3c m, 没有超过5 cm的点, 所以用R TK所测结果是可信的。但是, 在使用RTK测量过程中应该与周围的所测相邻点注意检核。

基于以上几点的分析, 再结合工作人员的数量, 施测时采用了2+1 (2台全站仪+1台RTK) 的工作模式。测区内村庄的碎部测量工作全部由全站仪组施测。控制主要由RTK测量完成 (村庄及树木区域适当做二级导线控制) , 在树木不高但又密集的地区由RTK组施测, 在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 以横向的沟渠为界, 分为多个测段, RTK组与全站仪组在各自的测段内工作。这种工作模式, 从效果看, 在各组相互配合、人员调配、工作效率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测绘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 在地形测量中综合性的、灵活地将新技术新设备与传统测绘技术设备相结合, 协调人员分工与环境的利用, 既可保证测图精度, 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所承担的八所港新港池工程地形测量的实践, 探讨分析了在复杂地形件下应用GPSRTK技术的作法和体会。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不管是城市的防洪还是河道的整治、港口的建设与海底的探矿都需要对水下的地形进行合理的勘测并进行准确定位。由于水域具有面积范围广、储量大、及区域连通强等特点,因此,在对海洋、湖泊、河流进行测量时所需克服的种种困难非常之多,同时,采用的测量方法不仅繁杂,而且所得到的测量数据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地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阐述,分析了其技术的应用,希望对我国水下地形测量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应用

一、水下地形测量概念

所谓水下地形测量,是在水下运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对地形进行的测量,一般是通过确定三维坐标来实现测量。主要是水深测量,这是沿测深线方向,按一定间隔测取待测深度点(称测深点)的深度,即测定水底点至水面的高度的测量工作,是水下地形测量的一个中心环节;在水深测量工作中,还要精确地测定深度点的平面位置,这项工作简称为定位;水深测量需与陆地上平面位置与高程联系起来才具有水下地形测绘等实用价值,测深与高程系统的联系,一般通过水位观测的措施。

二、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

(一)水深测量

根据使用的测量工具,测深方法主要有:人工测量、单波束声呐测深仪测量、多波束声呐测深系统测量等。

1.人工测量主要利用测深锤、测深杆对水深进行测量。其中测深锤只适用于水深较小、流速不大的浅水区,且精度差、工作效率低,现已很少使用。这是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在现阶段主要应用在浅滩水深少于100cm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水深过浅,声呐难以准确地反映出水下地形特征。

2.单波束测深声呐(也称回声测深仪)是目前用途最广,国内外进行水深测量的最基本的仪器。声呐是仿生学的重大突破,其特点是能够发出特定频率的音频声波,声波在和物体接触的时候,会根据接触面材质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回弹,而测探仪能够接收到回弹的声波,根据回弹的速度和声波在水域的速度综合分析研究,以确定仪器和前方物体之间的距离。若要求水面至水底的深度时,则应将测得的水深加上换能器的吃水,可得水面至水底的深度。

(二)导航定位

水下地形测量时,测量船须沿着预先设计的测线行驶,并且按照规定的时间或距离获取水深值和该水深值的平面位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多种定位方法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如交会法、极坐标法、微波测距系统和无线电定位系统等。目前,GPS几乎完全取代了这些传统的定位方法,成为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中最主要的定位手段,传统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极少使用了。特别是离岸较近的情况下使用GPS实时动态(简称RTK)测量方式使定位更加简便快捷。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三)水位观测

水深测量需与陆地上平面位置与高程联系起来才具有水下地形测绘等实用价值。测深与高程系统的联系,一般通过水位观测的措施。简单的水位观测站为立在岸边水中的标尺,标尺零点高程通过与水准点联测求得。水深测量期间,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标尺进行读数,并绘制成水位-时间曲线,由此曲线即可得到测深時水面的瞬间高程,从而根据水深就可得到水底的高程。在落差较大的地区,应设置多个水位观测站,并利用其测值按距离或高差进行归算改正。

三、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根据实际情况布设制定控制网的位置,RTK技术通过差分技术分析实施测量,此时在数据传输系统的作用范围内达到相当的准确度与精度,通常情况下此技术并不需要铺设较多已知点。例如在2平方公里范围内三个控制点就能达到预期标准,某一点作基准站的架设位置、其余两点进行转化参数的求算,通过校核就能复核相互关系是否准确,此外三个控制点如若分布在测量区域的周边位置就可用于求解其参数。控制点的架设位置的选择应该尽量集中在测量能达到的区域内,保障转换参数的顺利测绘。

2.进行水下地形的全过程测量,此过程需要接收机、数据传输机和探测仪的组合使用:

第一,确认准基站的位置,在考虑布设环境的基础上,考虑GPS的传输信号经过传输是否能达到接收机所在的位置、数据传输机作用时被影响的环境因素,发射台尽量布设至一定高度;

第二,采用RTK技术测量时,GPS测量得到了相关坐标数据,就能对相关坐标系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参数,当基准站开始工作后,相关连接仪器的测量工作也会随之开始,将已知点的坐标数据进行输入得到转换参数;

第三,在水域环境中导航仪器辅助GPS的测量工作,由于水面上不存在参照物,只能根据事先准备的工作线进行操作,采用RTK技术在测量区域内设置相关功能;

第四,RTK技术的后续工作就是测探仪将传输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这些实时监测的水深经过运算就可以得出相应位置的高程。成图软件就可以集中这些位点的高程数据,进而编辑出水下地形图。

(二)无人测量船测量水下地形

科技的发展使得测量行业也有了巨大变革,无人船也被投入到了现阶段的水域测量工作,能够将水下测量的设备装载到无人船上,通过精确的声呐、全球定位系统等遥感设备,结合新兴的远程控制软件设备,实现操作技术人员在岸上就能够时时的监控无人船只情况,并就无人测量船回传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但在离岸较远或风浪较大的水域无法应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水底地形进行测绘,并绘制出相应的水下地形地貌图,对于我国水上运输、设计航行路线、水底资源探索开采及养殖而言,有着重大的实施意义及广阔的经济前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下地形测量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优点和缺点并存。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除了对测量时的环境因素和精度进行全面考虑之外,还应当不断的创新,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弥补测量手段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可以使水上测量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忠.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94.

[2]钟会华.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误差分析及控制策略[J].珠江水运,2017,03:74-75.

[3]秦昌杰,谢敏真.COR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在上海潮滩测量中的应用[J].上海国土资源,2017,01:96-99.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4篇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地形测量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在这实习的二十多天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现在细细想来,那二十多天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熟悉了全站仪的用。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同时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5篇

某山地城市1∶1000带状土地勘测定界工程, 测区山高坡陡、森林茂密、灌木丛生, 地形平均坡度达20°~35°, 通行通视非常困难, 给常规控制测量带来了很大难度, 为了确保工期、保证质量, 我们采用了GPS控制测量方法。

1 GPS控制网的布设

本工程是山地城市公路带状土地勘测定界, 为了满足征收土地, 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 测定界址点位置的需要, GPS网点自然紧随公路而布设, 点位要求顾及公路用地范围且基本分布均匀, 各测点要求至少能与一个相邻GPS点通视。本次共布设17个E级GPS点, 联测已知点3个 (如图1) , 平均基线270m。网中联测的3个已知点为业主提供的D级GPS点, 其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2 GPS控制网的外业观测

2.1 仪器装备

采用3台南方9600北极星单频接收机进行观测, 其静态定位测量精度为± (5mm+1ppm.D) 。

2.2 观测的技术指标

(1) 有效观测卫星数不小于4颗; (2) 观测时段大于60min; (3) 时段中任一卫星的有效观测时间大于20min; (4) 卫星高度截止角大于15°; (5) 卫星几何图形因子GDOP值小于6; (6) 精度因子PDOP值小于6; (7) 数据采集间隔为15s; (8) 数据采集方式为L1采集。

2.3 观测时间选择

根据卫星星历预报, 当时当地上午09:20以前能接收到4颗以上健康卫星信号, 且图象强度因子 (PDOP) 值都小于6。为了保证在最佳时间内观测, 每天安排在5:30~9:30这段时间进行作业, 以确保GPS网的精度。

3 数据处理及检核

将外业当天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 然后对其进行基线向量处理, 以确保外业数据的质量, 同时也是对外业数据质量的检验。数据处理采用随机的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根据自动处理输出的基线向量指标, 即可知道基线的解算情况。作业过程中, 有一天发现同步环4~5~6闭合差超限, 经认真分析, 发现是点位置选择不当所致, 4号点选在5号点山脊的北面, 6号点选在5号点山脊的南面, 致使同步环上各测点观测到的卫星不同步, 需要调整个别点位, 这是山地城市GPS作业中值得注意的。

为了提高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大高度截止角。

系统默认的高度截止角为15°, 增大高度截止角对求解整周未知数与提高成果精度有益, 因为所有相应的噪声随卫星高度截止角增大而降低, 但这时要有较多的卫星参与计算, 且以GDOP值良好为前提。

(2) 改变历元间隔。

由子GPS机本身和外界干扰产生的整周跳变, 如卫星信号被树叶阻断, 使基准信号和卫星信号混频以产生差频信号。这时, 改变历元间隔, 可以提高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但改变历元间隔数值越大, 需要的观测时间就相对越长。

(3) 剔除个别含有粗差的基线, 找出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测, 以确保整体质量。

4 GPS控制网平差和成果评价

采用GPS随机软件进行网平差, 首先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进行三维自由网平差, 在GPS网自由平差内部符合精度要求后, 进行约束网平差计算, 最后将各GPS点的WGS-84坐标转化为1954年北京37带大地坐标 (采用的坐标系是1954还是1980的坐标系再确认一下) 。网平差计算时使用Ⅲ-10, 某学校为起算依据, 进行三维约束平差, 利用无名岭的成果作为检核。平差后, 最弱点5号的点位中误差为±7mm, 最弱势相对精度为1∶285000, 无名岭的己知成果与本次平差成果比较δX=0.010, δy=0.01, 这说明采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建成高精度的控制网。

GPS高程测量是利用2个四等水准点Ⅲ-10, 某矿施测GPS水准, 相当于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经WGS-84坐标系三维无约束平差, 可以获得供高程拟合计算的大地高, 由于GPS水准网布设成带状, 采用数学3次播值样条函数模式拟合, 拟合出各GPS点的正常高。拟合后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0.017m其精度达到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精度要求。

GPS控制网采用日本拓普康701全站仪按I级导线精度进行外业检测, 其统计结果如表1。

从外业检测数据可看出, GPS控制网精度高, 成果可靠, 足以满足山地城市地形测量的要求。

5 结论与体会

(1) GPS控制网在山地城市控制测量中具有布网灵活方便、作业效率高, 能减少砍伐树木, 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2) 对山地城市选点要避免同步环中一个点在山脊一边, 另一个点在山脊另一边;或一个在狭窄的山沟里, 另一个在山头上, 选点还要避免选在大树下、坡度大的山脊山坡上、陡坎下面, 以免影响GPS测量精度。 (3) 观测时间的正常选择, 对提高GPS测量精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GPS测量的工作经验, 以山地城市GPS地形测量为工程背景, 研究探讨了基于GPS的山地城市地形测量方法, 分析了山地城市地形测量的整个技术流程,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GPS,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 黄哓忠.GPS在城市控制测量应用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 2006 (6) .

地形测量技术报告范文第6篇

引言

和载人飞机相比较而言, 无人机在大比例尺和小面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的服务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其重量轻、造价低、体积小、反应快以及使用方便等, 同时无人机的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 不但不会受到空域的严格的管制, 而且还可以很快到达检测区域之内, 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1、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一般都是由硬件摄影测量和软件摄影测量两个部分所组成, 硬件测量系统又包含了机载系统、无人机以及监控系统三个部分, 而软禁系统则包含了飞行控制、航线设计、航空摄影检查、远程监控系统以及数据预处理等多个部分, 该软件系统的应用不仅很好地实现了航摄的覆盖检查、对航线的快速设计和对数据的快速传输, 而且还对程控平行飞行以及控姿方面实现了很好的平衡稳定性。无人机摄影测量是没有驾驶员的一种飞行器, 其作为一种记载传感器还实现了对测量物的高分率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被应用到对地形数据的快速获取的测量工作当中。

2、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2.1、航摄测量测图的原理

无人机在摄影测量工作当中, 其应用原理主要是利用地物和固有的地形来确定出一个三维坐标, 同时对其性质进行记录, 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计算机当中, 然后在利用相关的软件来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最后将地形图显示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对几何反转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2.2、无人机航空摄影

2.2.1、航线设计

无人机在航空摄影工作中进行应用的时候, 首先应该对航线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出6个平高点位置, 首位的2个控制点一定要设置在像主点连线上, 同时还应该确保其和方向线保持垂直, 并将偏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一般情况下不能超出半条基线位置, 上对点和下对点应该设置在一个立体相对内, 而中间控制点则应该设置在连线和首位控制点之间, 两侧的偏离程度最大不能超出一条基线, 最好将其控制在点位中线的位置, 并最大限度避免两个控制点之间的偏离程度超出中线位置, 并且还应该注意, 如果出现偏离, 两个控制点最好不能想着同一侧偏离。

2.2.2、航空摄影

在使用无人机实施航空摄影的时候, 最好选用那些地表覆盖物比较少的区域来实施航空摄影, 同时还应该选择在可见度好的晴朗天气来进行, 避免由于风沙和云雾对拍摄过程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另外, 还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拍摄地形来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拍摄角度。

2.3、无人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

2.3.1、区域网布点

在对区域网实施布点的时候, 应该依据航线的方向来布置四条基线, 如果测量地形非常复杂的话可以布设六条基线, 一般为两条航线的宽度。

2.3.2、像片控制点测量

在像片控制点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网络RTK测量流动站应该确保在CORS范围之内来实施操作, 并实施和中心控制站之间对相关数据的有效传输;其次, 可以利用测量手簿来设置测量像片控制点的具体参数;再次, 确保RTK工作站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另外, 通常情况下对每组数据都观测测量三次, 并对每次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核对。

2.4、无人机摄影测量测图的方法

我国目前所用到的无人机摄影测量通常情况下分为全能法、综合法以及分工法三种, 其中全能法主要适用于对山地地形的测量, 其可以利用立体测图仪来对那些非常微小的地形结构进行很好地测量, 进一步获取该地区的准确的地形图。综合法主要是利用平板仪来对等高线和高程进行准确的判定, 并利用无人机摄影来取得的详细地形情况。而分工法则主要使用与丘陵地带, 因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高程分求和平面位置的原理来实施测量工作的, 其实和全能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同样也是利用立体测图仪来对相关的地形数据进行采取, 并最终获取该地区的地形图。

2.5、空中三角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主要是对标记点的具体位置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和纠正处理, 同时还包含了对测量过程中相关数据的确定, 在使用这种技术之前应该对相关的测量设备和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对标记点和定向点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

2.6、内业数字化测图 (DLG) 制作

无人机数字化测图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业内和业外两个部分, 业内工作主要是利用三角测量技术来对地形测量过程的高程、控制点以及坐标等各种数据进行准确的定位。业外工作则主要是负责对照片的调绘、控制点的测量以及地形图的综合测量等。在具体测量工作当中, 还应该注意对已经完成的地形图进行接边处理, 当每一副都完成了接边操作之后, 还应该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以更好地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现如今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是地形测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 所以我们一定的要对该项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形测量工作。

摘要:现如今无人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飞行设备, 目前已经被被广泛应用到很多数字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其可以充分利用轻型的光学相机、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或者是红外扫描仪等各种遥感设备来获得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 然后再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对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进行很好的处理, 并按照相关的要求制定出图像。鉴于此, 本文先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 并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琳.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及其精度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 2016.

[2] 戴叶明.刍议无人机摄影测量影像匹配与纠正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16, (10) :252-253.

[3] 赵巍, 卢迪, 李红文.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 2016, 32 (02) :35-37.

上一篇:第五单元课文积累范文下一篇:德育工作考核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