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护士病例分析范文

2023-09-16

icu患者护士病例分析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该院ICU收治的84 例DM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 观察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5.28±4.72)岁;DM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4.34±0.77)年;合并基础疾病:11 例高血压,8 例冠心病。 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7~79 岁,平均年龄(55.62±5.17)岁;DM病程:2~17 年,平均病程(4.55±0.83)年;合并基础疾病:13 例高血压,7 例冠心病。 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2 型DM诊断标准;语言、听力正常;年龄18~80 周岁;认知正常,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昏迷及意识不清者;既往具有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病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对症治疗, 对照组配合施以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血氧饱和度等)、环境护理(确保ICU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每天进行2 次紫外线消毒等)、基础生活护理(晨护以及晚护等)、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加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 ICU DM患者需持续静滴胰岛素,可大幅度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尤其是对于禁食患者)。 首先,护士应合理输液,在滴注胰岛素的同时合理输注葡萄糖,并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减低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其次,护士应加强巡视,加强低血糖征象监测(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大汗淋漓等),注意“黎明现象”及“Somogyi现象”的监测,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 (2)压疮的预见性护理。 ICU DM患者需长期卧床,加之DM患者多伴不同程度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可进一步增加压疮发生率。 护士应注意保护患者皮肤清洁,每日应用温水为患者擦浴;每隔2 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按揉、热敷患者受压部位。 (3)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ICU DM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留置引流管、留置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后,较易发生感染。 护士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注重细节,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引流管护理,一旦发生皮肤破损,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 (4)便秘的预见性护理。 ICU DM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极易出现便秘;对于可经口进食者,护士应鼓励患者增加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量,以预防便秘;对于不可经口进食者,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揉,以促进胃肠蠕动。 (5)酮症酸中毒的预见性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一旦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早期征象(如多饮、多尿、极度口渴等),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泵入胰岛素,一条快速扩容补液。 (6)糖尿病足的预见性护理。 护士还应加强患者足部温度及颜色观察,当患者足部皮温异常时,应予以针对性干预;每天早、中、晚对患者足部进行按摩,10~15 min/次, 以促进患者足部血液循环。

1.4 观察指标

入住ICU及出ICU时,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ICU治疗时间。 (1)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应用酶法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3]。 (2)应用该院ICU自制护理满意度测评表评定患者满意度情况, 满分为100 分, 90~100 分代表非常满意;80~89 分代表满意,70~79 分代表较为满意, 小于70 分代表不满意。 满意度=(较为满意人数+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入住ICU时,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ICU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入住ICU期间,对照组低血糖2 例、压疮1 例、感染3 例、便秘2 例;观察组低血糖1 例、感染1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 显著低于对照组19.1%(χ2=4.087,P=0.043)。

2.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11 例非常满意,16 例满意,8 例较为满意,7 例不满意; 观察组23 例非常满意,14 例满意,4 例较为满意,1 例不满意;观察组满意度达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3.3%(χ2=4.974,P=0.026)。

2.4 比较两组ICU入住时间

观察组ICU入住时间为(11.0±2.5)d,明显短于对照组(16.2±4.3)d,t=6.694,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报道[4], 我国成人DM发生率居世界前列( 约为10.5%),DM患病人数已逾7 000 万, 该病已经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DM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ICU DM患者人数也呈现上升态势。 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护理课题。

该研究, 观察组针对ICU合并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压疮、感染及便秘、酮症酸中毒等),给予预见性、针对性、科学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并发症更少、满意度更高、ICU入住时间更短(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5]。 可见,预见性护理对ICU DM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ICU DM患者施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减ICU治疗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ICU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该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DM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前者施以预见性护理,后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ICU治疗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19.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此外,观察组ICU治疗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 DM患者施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减ICU治疗时间。

关键词:ICU,糖尿病,预见性护理,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开琴,简朝凤,王景梅,等.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8(4):36-3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94.

[3] 陈妍,刘建国,徐磊,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4):534-537.

[4] 王海鹏.我国诊断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趋势预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1-183.

icu患者护士病例分析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ICU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行颅脑CT检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4.6±10.4)岁,诱因:车祸21例,摔伤13例,斗殴11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3.5±10.3)岁,诱因:车祸22例,摔伤11例,斗殴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诱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病情观察对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征严密观察,采用GCS评分进行评定,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严重,使用镇静剂者不进行GCS评分。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15°~30°半坡卧位,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义齿者应及时取出, 应用物理治疗技术辅助排痰, 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为防止痰液粘稠可持续湿化气道。

1.2.3营养支持及维持血糖浓度因伤后出现高分解及高氧耗状态,易导致营养不良,故应进行营养支持,入院后即予以胃肠减压,72 h内无发现消化道出血者予以肠内营养,该科采用瑞素(含高能量、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整蛋白纤维性肠内营养制剂)进行静脉输注,第一天剂量为500 m L,后逐步增加到每日1 500~2 000 m L[2], 采用微量泵匀速输注,病情平稳后,逐渐过渡到匀浆饮食。 在输注肠内营养液的同时,使用胰岛素微量泵连续推注,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浓度以及既往的治疗情况决定使用的胰岛素剂量,随后每隔2 h测量1次血糖,根据其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血糖稳定后每隔6 h测量1次血糖,使其维持于5~122 mmol/L。

1.2.4脑脊液漏护理保持鼻腔、外耳道清洁,严格遵循 “五禁”原则[3],及时将外耳道周围的淤血擦除, 取头高位以便脑脊液流出,避免经常搬动患者。

1.2.5神经系统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使用电刺激肌肉,2次/d,防止肌肉萎缩,按摩下肢,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无禁忌症,可给予早期高压氧处理,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采用针灸治疗方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其吞咽功能,尽早恢复经口进食。

1.3观察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分,采用GCS评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 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意识、智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GCS、ADL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SE、GC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餐前、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即使及时进行治疗,脱离生命危险后仍有可能出现意识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则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更高。 故需要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4]。

通过该研究结果发现,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MMSE、 GCS、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常合并昏迷,血糖多会升高,如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则在早期可出现营养状况恶化,故需要及时的营养支持,该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年龄不会加重心肺负担,同时有利于控制脑水肿,其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能够维持肠道结构及其功能完整性,配合胰岛素泵的使用,能够维持血糖稳定的同时维持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5],从而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缺损, 通过神经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也有助于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同时在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命征进行严密观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演变过程,若发现不及时,则影响到救治时机, 甚至引起死亡,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尽可能减轻每一个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害。

同时该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糖尿病外伤患者的治疗,首先应从整体上对这些天状态予以纠正,目前可以采用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药物等疗法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做好解释,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糖尿病外伤感染患者,应用全身抗生素积极治疗[6]。 而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计算出标准体重,根据标准体重以及运动量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观察组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术后康复,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GCS、ADL评分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SE、GCS、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餐前、餐后血糖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术后康复,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icu患者护士病例分析范文第3篇

2011年3~9月对盘锦是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来过医院1~5次的患者及家属年龄在18~70岁之间能自行填写或在护士帮助下填写问卷的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影响门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因素调查》问卷, 调查了门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水平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共发放调查380份, 获取338份, 患者的满意度水平: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患者对我们医院门诊护士持信任态度, 满意度较高。满意299份满意度占88.5%, 比较满意36份满意度占10.6%, 不满意3份满意度占0.9%。

并对患者详细调查, 包括:能倾听述说、服务态度好、尊重患者、熟悉病情、为患者着想、把握患者心理状态、能考虑患者习惯爱好、关心我、重视我、主动等项目, 可以命名为护患关系。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能正确判断和处理、操作技能过硬、医生护士对同一问题解释一致、发药时说明注意事项、回答疾病相问题、护士言行一致等项目, 可命名为护理工作。热情、富有同情心、真诚、对患者一视同仁等项目, 可命名为善意。护士端庄、大方视为仪表。

3 结语及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 门诊患者对护士持信任态度, 并且满意度很高高, 门诊患者对护士信任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4个类别:护患关系、护理工作、善意和仪表。对住院患者信任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护理工作, 次要因素是护患关系, 善意与仪表类因素对住院患者的护士信任不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提高门诊的护士满意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做好护理工作是获得门诊患者信任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表明, 良好的仪表, 及愿意做好护理工作的善意表达, 都不能有效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水平, 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影响门诊患者满意的主要因素。门诊患者似乎既理性又谨慎, 护理工作做得好, 信任度水平就高, 但仅仅向患者展示提供良好服务的可能性并不能有效提高门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水平。

(2) 护士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赢得门诊患者的信任也很重要。本文研究表明,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显著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护理工作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 不仅需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 能够做到倾听患者的诉说、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考虑患者的习惯和爱好, 尊重患者等。

(3) 护士自身的特质不影响住院患者的信任度水平。本文研究表明, 护士的个性特征, 如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对患者一视同仁等善意类因素, 及身体特征, 如着装和姿态等仪表类因素, 对患者信任并不产生显著影响。因此, 护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可能无助于住院患者信任度水平的提高。

摘要:自行设计问卷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获得338份有效问卷, 对门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 并讨论如何提高门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有4种类型, 即护患关系、护理工作水平、善意和仪表。其中护理工作水平是主要因素, 护患关系是次要因素, 善意和仪表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建议从护理工作水平和护患关系两方面着手来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患者通常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 没有能力对自己病情的进展及各种治疗措施的实际效果做出判断, 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劣势条件下, 患者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帮助才能对自身病情的发展做出判断, 并决定自己的配合治疗行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是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因素。作者调查了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的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提高患者信任度的方法。

上一篇:关于生病的周记600字范文下一篇:icu重症患者转运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