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

2023-10-09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倡导的校本教研工作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活化校本研训形式,诠释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实践策略,扎实促进教学实践素质的提升。

【关键字】校本研训 有效性 交流平台 科研多样化 教育叙事 反思以往的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往往存在形式主义、内容窄化、经验主义、研教分离等不良倾向,成为了校本培训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训?这是我们师训负责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立足小学语文教研组的实际,进行为期一年来的研究。我们时刻注重对研训实效的追求,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课堂,把更多的心志聚焦在课堂教学,把更多的关爱聚焦到教师教学实践素养的丰富与提升。

一、沙龙研讨,明晰活动主题

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研究是以教学问题为起点的。校本研训也亦然。

我们定期召开教研沙龙,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每学期开学初的语文校本教研沙龙上,我们针对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目前我校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沙龙的形式,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围绕这些“热点”话题,让教师们把实施新课改的体会说出来,把观点亮出来,把问题和困难抖出来。如“课堂上如何进行教学细节的预设?怎样对教材进行感性处理进行语文实践研究?表面自主、合作低效”等等。

在找准问题后,我们要求教师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这么多的问题,何以产生呢?我们进而去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认为是因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过度开放、预设不足、理性处理、误解实践等弊端,应该在通过有效的教研把这些问题给以纠正和解决。如何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呢?有什么对策呢?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在课堂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克服语文课中学生合作学习的低效性等策略。这么多的策略,如何概括、升华、提炼、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教研主题呢?经大家共同研究,我们提出“优化课堂语文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训主题,准备从“活化、优化、文化”的角度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语文实践的有效性,从而解决学生合作学习的低效、语文实践的加强等问题。

通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问题大讨论,努力让教师“把自己融进教学里去”,此时教师已经不是问题的旁观者、局外人,而是问题的参与者、当事人。扩大、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从而反思、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吸收他人的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同时校本研训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在自己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最后提炼出的问题,又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全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过程使教师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使教师增强了探索的意识和教育责任感,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定位,实现了“从随意走向问题”的校本教研指向,使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明晰。

二、加强理论指导,实行研训科研化。

新课程改革需要学习,需要对教育观念的储存与感悟,需要对教育思想的内化与深入。但现实中理论学习的形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填鸭子似的、外化的。因此教师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常常是抽象的,缺乏教师个人的生命体验;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常常游离于个体经验和人格修养之外;对教育思想的学习更缺乏与教学实际结合产生的真正实践力。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我们尝试用“视频案例”的形式,使理论学习走向教师的思考,走向集体的对话,走向师生课堂,从而引领教学实践走向科学。

如我们集中教师观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视频案例,重点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点和教师即时评价语言的细节处理,大家边看边学习。在深入的讨论后,教研组长适时补充搜索的操作策略资料的学习,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提升。然后再一次观看视频案例,这样针对性更强,我们注意到了更多有价值的细节。观看两次视频后,我们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们认为的好课并不是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并不主要依靠课堂机智,而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从学生的学习细节入手准备的,优秀教师重在以生为本的课堂预设。只要上出了这样的课,学生的语言素养就会有好的发展。

同时,我们坚持“以龙头课题引领学校整体发展”的学校发展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题管理和奖励办法,有效地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教务处与教科室紧密合作,统筹安排,紧密结合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式研训。特别是我们的《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课题在市立项后。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教导处首先进行语文活动课(这是我们课题研究决定的重要课程)随堂听课活动,总结经验,推广交流,收集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计划和目的地开展“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课堂教学研究,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成效。

三、改革教研活动模式,实行教研多样化。

有了明确的问题和策略,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与活动主题,我们采取丰富的教研形式,上学期我们选择了同课异构、同课多轮、同主题多课、同课合作等形式展开校本教研。

同课异构:同一篇课文,基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文本侧重点的不同把握,对各班学生的不同学情,以及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同一级段的几位教师同时构思同一篇课文,如上学期我们1——2年级的语文老师,围绕低段“古诗教学的课堂实践点”这一研究主题用,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了《一去二三里》(一上教材),然后进行同一主题同一课文的说课,要求说课者既能围绕探讨的主题,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最后综合教学优势,选取典型设计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这样达到教师之间思维碰撞、教学展示、提升业务水平的目的。

同课多轮:在说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老师们围绕主题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这是为避免校本教研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更好促进交流互助而推行的,我们尝试让年级组内每一位教师都上同一篇课文,依次先后执教。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融合集体的力量进行再构思,紧紧围绕着预设――生成――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的螺旋式教学,以团体的方式改变教师转为封闭的学习与教学形式,真正形成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智慧。如我校的五年级三位语文老师,她们是学校老、中、青年教师的代表。在为期一个月的研训活动中,她们都将《小珊迪》(第二课时)进行了深入地课堂实践研究,收到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同主题多课:即根据一个研究主题,然后每位教师根据这一主题自主选择不同的课文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再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这样的方式最能体现教师们各自的个性特色和研究信息,各取所长。在近几个学期,我们还将校本教研的主题不断进行深化,如我们围绕“教学细节的处理”这一主题的研讨,分别在三个年级段的不同课型进行尝试,提升了老师们的细节处理能力。同时还在本学期将这一主题进行不断深化。

同课合作:我们经常要求教师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每人上一教时,在同一个班中合作上完一篇课文。这样,教师对目标的把握、对文本的解读及教学的监控能力,就有了更高的研究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就能逐步提高了。

四、注重专业引领,实行专家引领制。

校本研训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训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事倍功半,甚至迷失方向。从这个角度说,专家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培训外,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校内老教师、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的作用,上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成立校语文学科指导组,实行“随堂听课制”。

校外: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报告,尤其是青年教师;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一些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请进来,学校曾专门邀请市、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和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来校进行指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面对面地个别交流,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五、撰写教学叙事,以反思促提升

教学叙事的研究方式和价值,对于教师成为反思型的实践家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教师的教学生活,就是在学生中间亲历教学的人和事的具体情境。教师拥有最丰富的叙事材料,也正是这些叙事材料,帮助教师发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和教学风格,充分展现了个体教学生命的靓丽和芬芳。我们提倡语文教师以教学叙事的形式加强对教学现实情境的反思,从中去领悟教学的应对策略和运作技巧。并且教科室还编辑了《教师课改反思集》,收集了老师们的优秀教学叙事。

实践证明,教学叙事最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改善自己的教学生活。这样的教学研究对教师来说也是最深入、最有效、最能深度唤醒教师的情感意识的。因为这样的研究方式使教育理论避免了面对教学实践的空泛和无奈,使教师更加敏感地面对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学技艺、实践智慧走向成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果每位老师都会用笃学实践来投入校本研训中,立足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求得专业发展,最终会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作者简介:于永林 男 35岁 肥城市王庄镇南尚小学教师 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对语文教学深入研究,颇有心得。

参考文献: 《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2篇

摘 要:师德是人类美好品质的传承,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动力源泉。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之处,也是推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素质;教书育人

一、师德建设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1.规范教师的职责,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教育活动,所以在活动中履行相关的职责是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的,并且还要与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相适应。这也就是通常称呼的师德。师德的产生是伴随着教学活动而显现出来的,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教书育人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作,它承载着一份特殊使命,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所以对于其职业操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中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师德的培养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师德建设利于现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良好的师德也可以说是一部十分有益的教科书,它对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加里宁所言,如果一个老师十分有威望,那么这个老师就会给部分学生留下久远的影响。老师威望的形成并不是依靠一些比较吓人的话语来形成的。而是一个教师内在修养的体现,如果一个老师拥有学识渊博、关心学生、办事公道等等良好的品质,那么他自然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所认可和拥戴的对象。但也有一些老师的师德有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学习是第一步,只有有的放矢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培训是第二步,参加相关拓展课的培训,慢慢转变观念。这样,老师所教授给学生的道理,学生也能欣然接受,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分析

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营造学校良好的工作氛围。所以,在许多学校的建设与改革中,十分关注教师师德的培养,把它看作一项大事来抓。在部分院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师德培养小组,通过他们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及工作方案来指导师德建设的工作,并且对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还担负着一定的监管作用。想要加强师德建设,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展一系列的师德教育引导工作

首先,对于师德建设工作,学校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工作体系,在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中,必须列入师德建设这一板块。同时,相关的党政部门也要发挥积极作用,开展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来进行教师师德的培养,例如开展研讨会、报告会、知识竞赛等等,来推动师德师风的学习,还可以推举出一些楷模,给老师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能更好地完成师德建设。

2.加大对师德建设科研力度的培养

目前,从国家级到省部级应该多设立一些关于师德建设的科研项目,由教育部牵头,将一些有能力的专家组织在一起,进行师德建设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上,应该注重师德的相关内容、特点、表现形式以及有关规律等等,同时还应该对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培养教师良好的道德情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应该选取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与老师来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有关的信息。除了这些方式以外,老师也可以要求学校做一些硬性的师德问题的研究,只有不断完善关于师德建设的科研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3.健全师德建设运行机制

在进行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师德的教育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当然,它也并不是万能的,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首先用于考评的机制必须要内容真实有效、标准合理、形式公开、结果公示。并且对于考评的主体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考评的指标体系不断地进行补充与完善,不断地增强与提升师德水平的可操作性。同时,在进行考核时,不仅要结合自我评价,还需要结合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待遇以及晋升相结合,也可以考虑引入“一票否决”制。只有将自律与他律的方式相结合,从教师的外在行为引导为起点,进一步增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其次,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4.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气氛

教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担,既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够帮助社会培养人才。如果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那么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将无法提升。想要更好地尊重教育,那就必须更好地尊敬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提升的体现。要在整个社会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气氛,进而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好教师的薪资待遇。目前,国家针对教师的待遇问题做了不少的努力,对其工资待遇也做了较大的提升。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对医疗、住房问题的解决并不完善,教师在这方面的压力还较大。(2)还应该关心老师的心声,多关注老师的需求与想法,倾听老师的心声,努力为教师减轻负担,同时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科学地分配科研任务,保证分工均衡。(3)尊重教师。特别是对教师决策权以及知情权的维护。

总而言之,进行师德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创新培养方式、探索更多的新方法,总结更多的有效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补充。只有通过这个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一步一步地提升教师的师德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曾玮,曾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134-135.

[2]薛金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36-38.

[3]张建祥.增强使命感,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的规范化水平[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1):11-14.

作者简介:张国权,男,1968年6月出生,本科,侧重于德育有效性研究。温永光,男,1961年9月出生,本科,侧重于德育有效性研究。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3篇

1 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薄弱环节

(1) 教师数量不足,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该校学生的数量达到5000多人, 而专任教师只有114人, 离国家规定的师生比1:20相差甚远。 (2) 知识老化, 实践经验不足。老师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过来上班, 缺乏企业岗位实践经验, 即使是双师, 动手能力也不强, 教育研究气氛不浓。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定位不明确, 作用不明显。该校为提高教学质量, 盈造学术氛围, 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文件, 并每月给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相应的补贴, 但效果并不明显。 (4)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有待加强。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抓起

2.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确立新教育理念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这都是教师最崇高的美德,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所以要求广大教师在信念上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在工作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教书上采用先进的方法手段, 在团结上学会包容和自律, 在育人上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在思维上确立科学思维方式, 在纪律上力求严格严谨严肃, 使全体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与就业压力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贯彻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学生主体和与时俱进原则,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就业竞争、人际沟通和发展提高的要求。

2.2 加强教学人员的管理,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为使教师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潜能, 学校可以实行科学、高效的岗位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 采用学生与教师互评考核相结合, 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定期和平时考核相结合, 教学与教研考核相结合等方法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定期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 每年对考核优秀者大张旗鼓地、及时地进行表彰, 对考核较差者限期整改, 并将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聘用、晋升、奖惩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此外, 学校还可以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评选办法, 并对评选出的教师给予奖金和特别津贴。充分运用好教师的激励机制, 不仅克服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弊端, 形成外部压力, 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不断进取, 开发个人潜能, 而且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增强其责任感、自尊感和成就感, 使优秀的骨干教师能安心留在教学一线, 也稳定了教师队伍。

2.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本质属性是职业定向性。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能力本位”思想, 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满足这种特殊要求, 教师必须具有双重素质, 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 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具体地讲, 教师在理论上要具有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理论知识, 在实践上要具有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能力。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因此, 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送出去:为增强学校的专业发展后劲, 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 根据专业设置要求, 有计划地培养高学历层次人才。

请进来:积极邀请高水平专家、教授来学校讲学, 向全体教师介绍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医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

校本培训:学校还应举办多种培训班, 如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学基本功培训班、课件制作班等, 定期举办各种教学竞赛和教学研讨活动, 推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高, 建议每周召开一次高级职称教师学术报告会, 举行学术报告的老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文件综述、教学心得向学校全体老师进行阐述。

2.4 拓宽师资渠道, 严格准入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

根据学校各专业学科梯队建设需要, 学校制定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 要求重点引进教师条件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由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听课 (包括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 评议合格, 并试用一年后, 方可引进。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到人才市场、相关高校选聘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重视从企业引进一线的优秀人才, 抓住公司改制的机遇, 积极与有关企业联系, 选择一批素质好、学历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骨干教师引进。不但在源头上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素质, 而且使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以及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

此外, 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 学校还可聘请企业和同类医药卫生职业教育, 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 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学校对这些外聘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并建立外聘教师业务档案。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这既可减轻学校的教学压力, 也可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学校而言, 没有后顾之忧。

2.5 积极开展教学和教育研究活动, 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首先是切实抓好教研组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高讲、讲师要与年轻教师结对子, 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由学校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考核工作。

其次是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学校领导及教务科长和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 (包括实验、实习课) , 全面了解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研组之间互相听课,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听课有要求、有计划、有考核;听课情况有记录、有总结、有反馈。积极开展教学听评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和优质课讲评, 大力表彰优秀教师、表彰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

名校要靠名师来支撑。按照该学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校到2010年在校生总数达到8000~10000人, 专业设置达到8~12个, 要将学校办成以药学类为主, 同时向食品、化工等方向拓展, 在国内同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成为全国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 学校将坚定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服务市场, 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加大基础建设, 办出药学特色,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扩大社会影响, 积极做强做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应围绕增加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促进学校更快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入手, 从某职校为列, 分析了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4篇

高素质的教师能经受起金钱的诱惑。现在经济改革的大潮冲激着每一个人, 百万富翁, 腰缠万贯对不少人有极大的引诱, 高素质的教师他能自觉的抗御这种诱引力, 他能甘愿忍受教师职业的寂寞, 将全部精力投入崇高的事业当中去。他有知识更新的自觉性, 尽快的汲取新的科学知识。并能主动的将取得的新营养转化的教学当中去。还必须有敢于探索的勇气, 以此来培养成探索能力, 成为科学创新的勇士。高素质的教师本人应具有创新的能力, 能冲破与当代不相适应的樊篱, 让学生敢于探求新事物, 用创新思想去激励学生。培养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力。人类从古自今的发展就是一部探索史, 创造史发展史。当代人类知识是先人创造出来的, 是先人艰辛劳动的结晶, 我们现在继承了他们的伟大成果, 但同时也为我们的发明、创造起了奠定的基础。

社会每时每刻的变化, 都含有丰富的摄影性, 若世界缺少了创造, 那么世界如何来得生气, 冷漠的世界不是人们的要求, 更不是人们的理想。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和发展, 就必须有较高素质的教师组成强大的知识集团。来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倘若缺少如此的一支力量, 那么迎接挑战就是一句空话。高素质教师在知识上他们应成为积极地追求者、探索者, 而且还应是继承者和创造者, 继承前人的事业, 才能更好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学习和继承是为了创造, 创造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只有将创造新知识并付诸于实践的教师才算上是一位高素质的教师。

还需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的高低同样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项标准。教学风格的形成, 当然有一个长期实践、探索、总结经验的过程, 教学艺术性高,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就快。因为他们是在一个优化的环境里去学习的。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于教学工作应看成是有所作为的工作, 我们不只限于“述而不作”。必须是“述而有作”, 教师不是传导工具, 更不是学舌的鹦鹉。必须改变“教书匠”的称谓, 应向教学艺术家门槛迈进, 只有如此, 我们的教学工作才可以取得艺术家的头衔。称谓的转换也同样标志着素质的高低。

高素质的教师必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 还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人们教育观念的变换及实践行为更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非是一蹰而就的事。高素质的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呐喊者, 力争成为其先锋队, 同时也希望尽快创造出自己的新教育理论。加速素质教育的发展, 闯出自己的路子。力争早日走在世界教育理论的前列。

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无限忠于教育事业的诚心是更难能可贵的。单纯说是忠于教育事业是不够的。还需有敬业精神作为保障。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必须有连同生命一起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决心。

总之, 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方向。高尚的思想品德, 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善于接受新的科学技术挑战, 新知识必须随时接纳, 勇于探索、加强道德修养, 能抗拒金钱的诱惑, 教师要有创造性, 与时俱进, 做时代的先锋。

摘要:我国已面临21世纪的挑战, 更要以远见卓识的目光, 提出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的转变, 这是教育战线上的重要变革。在这急遽转变的紧要关头,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事业是千百万群众的事业, 教师是创造高素质教育的最可靠最直接的力量。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5篇

本文拟围绕思想、能力、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建设,就打造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进行探讨。

一、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夯实思想基础是建设高素质组工干部的关键。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要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为加强新时期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党性认识,重点解决好政治上的坚定性问题。特别是要组织开展好中组部倡导

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宗旨意识。要强化组工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满腔热情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所信赖的部门。要加强组工干部的职业意识、职业规范,坚持公道正派,严守纪律,坚持原则。在用人问题上,要严格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事,自觉做到不跑风漏气,以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永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政治本色。

二、能力建设

组工干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委的形象。一是要抓学习抓培训。要不断更新学习理念。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组工干部培训中长期规划,使组工干部培训有序推进。要以提高组工干部业务能力为重点,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在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经济、公共管理、国际贸易、法律、现代科技、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开阔眼界,提高组工干部的综合能力。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探索 “双向培养”。 根据工作需要和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特点,可以安排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经济部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或者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上挂不一定要对口,可直接安排到经济部门锻炼,培育其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选派组工干部到乡村、企业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要突出效能,加强执行力建设。要引导组工干部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完美的理念,对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要主动接受,自觉行动,

确保落实到位。要督促组工干部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中的问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制度建设

要形成建设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长效机制,必须有一个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证。一是严把入口,建立择优选人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好入口关。组工干部的选拔可采取公开招考、选调及调任的方式,应坚持高标准选拔,对进入人员的学历、年龄、工作业绩和经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于新进入组工干部队伍的同志,可以实行试用期制,在一定时间内全面考察其实际工作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工作作风和敬业状况,从源头上保证所选的每位组工干部都政治过硬、基本素质过硬。二是强化素质,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多渠道学习制度,充分利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及培训班、讲座、座谈、演讲电教等多种渠道合形式,加强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实行进修激励制度,调动组工干部通过在职学习升级学历、学位的积极性。三是突出亮点,构建工作创新机制。要强化创新理念,立足于“跳出组织抓组织”,主动把自身工作放到更高的层面中去谋划、去考虑,强化责任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要深化创新实践,坚持把“讲重作”及“树形象”活动与开展组织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工作的创新促活动的深化。四是强化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年初把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干部,年终量化考核,做到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组工干部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相结合,对工作成绩突出、任务完成较好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四、文化建设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范文第6篇

科学发展,关键在人。没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岳阳市的实践探索表明,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着力培养造就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用好干部。用人公,事业兴。用好一个干部,树一面旗帜,暖一片人心,能够推动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发展;用错一个干部,有一次失误,寒一片人心,必然影响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发展。选好人、用好人,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是关键。近年来,岳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以及湖南省委“不让三种人(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吃亏”的要求,探索实行“民本岳阳综合考评”和“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两项制度,提高了选人用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考评中,注重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既看工作数量,又看工作质量;既看取得的业绩和现实的成效,又看原有的基础和发展的后劲;既看抓工作、办实事的能力,又看抓班子、带队伍的水平;既看经济发展的指标,又看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

- 1 -

面的情况;既看八小时以内的工作情况,又看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表现;等等。同时,根据考评结果,大胆选拔使用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配好班子。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或单位事业发展的火车头、领头羊和主心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建设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班子。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和要求,配好领导班子并提高其整体功能。在领导班子结构上,既要重视量的要求,又要重视质的要求;既要重视年龄、性别的合理搭配,又要重视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风格气质上的兼容互补,又要重视精神理念上的认同协调。需要强调的是,“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班子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所以,应特别注重在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把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上来。增强能力。领导干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科学发展的成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逐渐增多。这迫切要求领导干部增强能力。增强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从学习方面讲,应大兴学习之风,加大培训力度。认真落实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

- 2 -

践,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实践方面讲,应更加注重把实践锻炼作为促进领导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集中的地方,越能使领导干部在攻坚克难、应对复杂局面中锻炼成长、增强能力。应把基层、生产一线等艰苦地方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鼓励领导干部到那里去经风雨受考验,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

聚集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推动科学发展,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切实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应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障碍与政策性壁垒,努力形成

- 3 -

与人才成长和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市场机制和社会氛围,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事业中来。

上一篇: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范文下一篇:关心关爱式谈话记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