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论文范文

2023-09-16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对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选择墙面的处理质量、界面剂涂刷、钢筋质量、钢筋固定、钢筋的位置、复合砂浆配合比、涂抹工序、涂抹厚度作为加固施工的质量控制点作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

文献标识码:B

1 前言

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隐患,尤其在近期,报道屡见不鲜,继汶川地震之后又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与房屋施工质量差等方面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加强对建筑的抗震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对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2 湖南省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查

2.1 地质及震害概述

湖南省属于华中地区,地处中国中南部,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万亩,其中13.9%为盆地,154%为丘陵,13.1%为平原,51.2%为山地,总人口为6000多万。湖南省属于少震弱震省,它位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是我国华北强震活动区到华南中强地震活动区的过渡地带,发生强震的次数很少,地质构造较为良好。从历史地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湖南境内共发育有20余条活动断裂,其中仅洞庭湖东西两侧太阳山断裂和岳阳一临湘断裂活动性较强。6级以上强震的记载仅有1631年常德发生68级地震。湖南地区地震大多为构造地震和矿山、水库等引起的诱发地震,全省有仪器记录以来至2002年。共发生2级以上地震330次,其中天然构造地震135次,水库诱发地震30次,矿山地震占了65次。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湖南省最高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大多为Ⅵ度及Ⅵ度以下。

虽然总体来说湖南省地质情况较好,但历史上近500年来发生的中强地震也达20次,而且低强度地震的烈度值往往高于经验值,影响范围较广,如1996年7月,安化县高明乡青山村发生2.6级地震,烈度达到Ⅴ度,地震波及安化县高明乡、建陈村和涟源市伏口镇柏树村,有感面积约6.5km2;2003年1月,湖南省衡山县与湘潭县交接处发生ML2.8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Ⅵ,有感范围北到湘潭县龙口乡泥湾村,南到衡山县白果镇高山村等龙口石膏矿区一带。造成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浅源地震居多。湖南省境内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和矿山、水库等诱发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10km左右,很少超过20km。诱发地震震源深度大多仅为几千米。如1979年,常德市澄县澄南一带发生ML4.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km;湖南娄底煤田矿区自1972年开始发生的诱发地震震源均很浅,深度约1km左右。湖南东江水库诱发地震震源深度多集中在3km37km。

(2)地貌具有高烈度特征。由于湖南省境内山地所占面积大,51.2%为山地,若在陡峭的山区发生地震,则易引起山石滚落或山体滑坡,加重周围地表及建筑物破坏。另外,在洞庭湖区地表较为软弱,白垩系及新生代地层厚度达数千米,河湖相堆积的粘土淤泥、细砂层和卵石层厚度一般有150m,最厚达250-300m而且地下潜水面埋藏较浅,在地震作用下,软弱地基极易发生失效,引发高烈度。

(3)村镇地区房屋抗震性能低。湖南省村镇地区房屋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或土木结构居多且老旧房屋较多,大多未设置抗震设防措施,房屋建造质量不高,导致在低强度地震作用下,农村地区房屋破损程度较为严重。

3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方法概述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法是一项墙体加固新技术。复合砂浆具有强度高、收缩小,与构件粘结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与钢筋网结合后而形成的加固薄层能与被加固的墙体很好的共同作用。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采用能有效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承载力。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方式有增设构造柱及圈梁、面层加固、增设剪刀撑三种。采取何种方式加固应根据待加固墙体的加固要求和承载能力来确定。

3.1 钢筋网复合砂浆面层加固

钢筋网复合砂浆面层加固适用于砂浆强度低,或抗压和抗剪承载力均不足,裂缝宽度不超过10mm的墙体。面层加固是对整个砖墙表面绑扎钢筋网,然后用复合砂浆作为保护和锚固作用,使薄层与墒体共同工作,整体受力。面层加固有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两种形式。

该加固方式的优点是能极大提高砖墙的承载能力、刚度、抗裂性及延性。缺点是材料使用量大、造价高,施工工期长。

3.2 增设钢筋网复合砂浆构造柱及圈梁

增设构造柱和圈梁是用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墙体的周边部分,并通过增强该部位的刚度和承载力来达到约束墙体的目的(见图1)。这是一种整体加固方法,适用于未设置构造柱或圈梁且整体性不足的房屋。新增的构造柱一般设置在房屋四角、不规则平面的转角处或纵横墙的交接处,并与新增的圈梁的墙体相连,且在同一平面内闭合。

该加固方式的优点是能提高砖墙的整体性,而且造价较为经济。

3.3 增设钢筋网复合砂浆剪刀撑

增设钢筋网复合砂浆剪刀撑加固方式是在墙体的对角线部位设置两道交叉的钢筋网复合砂浆带,以提高墙体抗剪性能,延缓墙体开裂(见图21。该方法适用于墙体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该加固方式的优点是造价经济,能较大提高砖墙的抗剪能力。

4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施工方法

4.1 加固材料选择

加固所用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外加剂、纤维、界面剂等。

钢筋可以选用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或HPB235级的热轧钢筋。钢筋性能和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

外加剂可采用化学外加剂、矿物外加剂、膨胀剂、聚合物乳液和可再分散聚合物胶粉。化学外加剂应可采用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可再分散聚合物胶粉可采用乙烯基类和丙烯酸类:矿物外加剂可采用Ⅰ、Ⅱ级磨细矿渣。Ⅰ级磨细粉煤灰和硅灰:聚合物乳液可采用聚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和聚丙烯酸酷乳液。

水泥可采用的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水泥的细度宜小于380m2/kg。严禁使用过期、受潮水泥。

加固用纤维可采用钢纤维和聚合物纤维。钢纤维长度宜为20-35mm:直径为0.30.6,长径比为30430,抗拉强度宜为6C0级。聚合物纤维可选用聚丙烯睛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酞胺纤维和改性聚脂纤维,纤维抗拉强度应不低于

300N/mm2,直径为10-100μm,长度为4-20mm。

界面剂应采用水泥基界面处理剂,采用的水泥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所用的砂宜选中砂,含泥量应控制在2%以内。

拌和用水应选用洁净的饮用水,不得使用含有酸、碱或油污的水源。

4.2 加固施工工序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墙面处理→钢筋的制作与固定→复合砂浆涂抹→养护。

4.3 墙面处理

墙面处理可采用人工凿除法。主要工作是将墙体表面粉刷层、灰渣、油污及松散的砂浆清理干净,封闭墙体裂缝,以形成坚实、洁净、粗糙的界面。

处理时要注意,对粘结良好且无空鼓的原有水泥砂浆粉饰层可以只做凿毛处理。凿除力度不宜过大,不得凿坏砖块,尽量避免对墙体造成扰动。在墙面处理时应将灰缝松动砂浆瓤除,残留在墙面及灰缝中的灰渣要用高压水或钢丝刷清理干净。

4.4 钢筋制作与安放

钢筋制作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确定钢筋的直径、长度和根数。制作前应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

在待加固砖墙布置钢筋时,首先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线确定钢筋的位置,然后再摆放钢筋。钢筋要正确摆放,对面层加固的钢筋网,竖向钢筋放置在内侧,横向钢筋在外侧:对于剪刀撑加固的钢筋网,斜向受力钢筋放置在内侧,分布钢筋放置在外侧:构造柱和圈梁钢筋的受力钢筋放置在内侧,外套箍筋。由于钢筋网紧贴墙面会导致钢筋与墙体无粘结,影响加固效果,因此内侧钢筋与墙面之间应设置砂浆块,将两者之间的空隙应控制在5mm左右。

钢筋网的交点部位可采用绑扎连接或点焊连接两种方式。采用绑扎方法连接时,应对全部交点进行绑扎,不得跳扎。采用电阻点焊的连接方法是:首先将两根已除锈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然后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融化钢筋,最后加压将两钢筋连接在一起,电阻点焊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和焊机性能等,合理选择变压器级数、焊接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

4.5 钢筋同定

面层和剪刀撑的钢筋网一般采用拉结筋固定。拉结筋分两种形式,单面加固的钢筋网采用L形钢筋固定,双面加固的钢筋网采用S形穿墙筋固定。

拉结筋的制作材料一般采用直径为6-8mm热轧钢筋,S形拉结筋的下料长度为墙厚加40mm;L形拉结筋的下料长度为锚固长度加20mm,其中锚固长度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取值。若图纸未作要求时可取15d。

拉结筋应按构造及设计要求放线定位。S形拉结筋应尽重选择在灰缝处,L形拉结筋应选在眠砖或斗砌的丁砖处。

L形拉结筋应植入砖内,植入方式是先钻孔,再用环氧树脂固定。

钻孔时应选择合适的钻孔直径和深度,因为钻孔过大、过深不仅会造成植筋胶的浪费,还会对墙体的整体性造成破坏:钻孔过小、过浅则会影响拉结筋与墙体之间的粘结性。对单面加固墙体,钻孔直径应为拉结筋直径的2-2.5倍,钻孔深度应植入深度加10mm;对双面加固墙体,钻孔直径应为拉结筋直径加2mm。钻孔时钻杆应垂直墙面,平稳钻进,不得损坏钻孔周围的砌体。由于孔洞内的灰尘会影响拉结筋的固定,可采用空气压缩机等除尘设备来清除,若遇雨天或孔内有水时,必须用海绵棒将水吸净,然后用脱脂棉蘸丙酮擦洗孔壁。在植拉结筋前,应临时将孔口用木塞封堵保护。

采用环氧树脂胶植拉结筋的方法是:当环氧树脂胶制备好后,应迅速往钻孔内注胶,并立即将已加工的拉缩筋缓慢旋转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数圈,使树脂胶与钢筋和砖墙粘结密实。注入孔内的环氧树脂胶量,以插入钢筋后不外溢为宜。拉结筋植入后,需待环氧树脂胶固化并达到80%强度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4.6 复合砂浆涂抹

复合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在投料前,先对原材料计量,对每盘砂浆用砂、水泥及外加剂进行称量,水泥、外加剂的配料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砂、水等配料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投料顺序是先将砂、水泥干拌均匀后,然后加水和外加剂,对于含纤维的外加剂应分次投放。复合砂浆的搅拌时间控制在3-5min,时间过短,砂浆搅拌不均匀,时间过长容易出现泌水现象。

由于砖墙的孔隙率大,吸水性强,因此在复合砂浆涂抹之间应首先对砖墙浇水湿润。然后,对墙面涂刷界面剂以增强复合砂浆与墙面的粘结性。涂刷界面剂时应均匀、迅速。

复合砂浆厚度一般为25-35mm,可采用人工涂抹法施工。为了保证复合砂浆的密实,应分三层进行涂抹,第一层涂抹需将钢筋与墙体表面的间隔空隙抹实,第二层涂抹需将钢筋全部覆盖。第三层涂抹至设计厚度,并在初凝后再压光两三遍。涂抹过程要用力压实砂浆。各层砂浆的接茬部位必须错开,并压平粘牢。

5 抗震加固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及控制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施工受人员、机械、环境的影响较小,对质量控制点的选择可从界面粘结、钢筋工程和复合砂浆三个方面进行。

5.1 界面粘结方面

5.1.1界面剂涂刷

界面剂能提高复合砂浆与砖墙的粘结能力。

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配比。对涂刷遍数和厚度进行控制。

5.1.2 墙面的处理质量

影响复合砂浆面层与墙面粘结力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处理后墙面的粗糙和坚硬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

控制措施:在墙面处理过程中应设专人进行监督。在墙面清理前应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清理墙面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并控制好凿击的力度。

5.2 钢筋工程方面

5.2.1 钢筋质量

钢筋质量对墙体的加固效果有重要影响。

控制措施: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品种的钢筋:钢筋进场时应对其进行验收,认真检查钢筋型号、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

5.2.2 钢筋固定

钢筋是否固定牢固,会影响加固层中钢筋参与的程度。

控制措施:对拉结筋的植入间距、钻孔深度进行复核,拉结筋、箍筋应按正确方法施工。

5.2.3 钢筋的位置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与墙面之间的间距是否合理,会对复合砂浆的密实性及与墙面的粘结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控制措施:钢筋定位放线要做到精确,控制好钢筋摆放顺序及砂浆垫块的厚度。

5.3 复合砂浆方面

5.3.1 配合比

复合砂浆的配合比会影响复合砂浆的强度、流动性。

控制措施:配合比应根据复合砂浆的设计强度和施工方法合理选择,并要通过试配来检验配合比设计结果。

5.3.2 涂抹工序

复合砂浆涂抹工序不合理会降低复合砂浆的密实度,以及复合砂浆与墙面的粘结力。

控制措施:涂抹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按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施工,对第一层复合砂浆涂抹质量和复合砂浆涂抹厚度进行检查。

5.3.3 涂抹厚度

复合砂浆的厚度不足易引起露筋,降低加固效果。

控制措施:在墙面上隔一定的间距设置砂浆块来确定涂抹的厚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检查。

6 结束语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砖砌体房屋的方式有钢筋网复合砂浆面层加固、增设钢筋网复合砂浆构造柱及圈梁加固、增设钢筋网复合砂浆剪刀撑加固三种方式。对三种加固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面层加固优点是极大提高砖墙的承载能力、刚度、抗裂性及延性:增设构造柱及圈梁加固的优点是提高砖墙的整体性,造价较为经济:增设剪刀撑加固的优点是造价经济,能较大提高砖墙的抗剪能力。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过点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性能抗震设计

一、超限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相关分析

(一)对高点的判别。10层高以上的建筑物才被叫做大型高层建筑。其中还有超限大型高层建筑。而对于我国高层建筑是否超限的判断则是通过将其有关高度同相应标准要求的限值相比较来作出,它一般涉及高宽比的超限、建筑平面规律超限和竖向规律的超限三个层面。

(二)过点我国中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内涵问题。在当前的环境下,当今世界各地均把”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思想视为其建筑物抗震的根本原则,并且通过时间与实际经验的证明,该思想对于大地震灾难问题在解决结构上是目前人类所可以想到的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不过,该思想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尽管可以让建筑物在大地震面前屹立不倒而保障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但在大地震中却很易造成建筑结构功能的损害,进而给各方面对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但在当前的社会实际基础上,该思想早已造成了巨大了的损失,其缺陷也有所体现,所以,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更加关键。基于性能设计的建筑起初就以抗震为设计基准并贯彻于建筑整个施工流程的自始至终,主要对构造系统的布局、建筑设计,以及施工阶段中对建筑构件系统的运用、对其质量的把关等方面加以规定,从而实现了建筑构件系统即使在抗震影响下,也能完成其构造功能的设计目的。

(三)超限中国的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水平。根据当前相关法规,中国的超限对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水平大致分为如下六个方面的标准:1、在地震过后可以保证建筑构件的完整性,通常不需对其进行修补就可以重新使用;2、在地震过后可以保证建筑构件的完整性,内部仅有几个细小的裂纹,在通常情况下不需对其进行修补就可以重新使用;3、在地震过后可以保证建筑主要构件的完整性,其他部位虽有裂纹但在对其进行一般修补以后也能重新使用4、如果在地震过后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有轻度损坏,或者其他非主要构件也有中等程度的损坏,建筑必须进行相应的修补后方可重新使用;5、当抗震过后建筑物主要构件有中等程度的损坏,其他非主要构件有中等程度以上的损坏,建筑物必须进行相应的修理与补强方可使用。

(四)中国超限大型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技术问题。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约束,当时中国的建筑科技发展水平还未到达相当的先进水准,因此中国超限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的技术设计,并无法有效的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高层建筑的工程设计也更加复杂化了,在对建筑物进行可行性结构评价时,往往因为评价结论都是根据有关实验结果进行,而导致了这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进行有效实现;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年代,每栋高层建筑设计都需要有所革新,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型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水平都无法进行正确的划分,并且鉴于大型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对其抗震性能水平的主要评价方法如Pushover分析,在某些情形下也无法适应计算的要求,所以对其进行分类的计算方法也亟待提高。虽然综合上述所说,基于性能水准的耐震设计方法在过点大型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也是较为合理的,不过鉴于建筑的特点和复杂性,具体应怎样进行和设计则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对中国超限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建议。按照前文所述,中国逾期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缺陷问题大多集中体现于对抗震技术水平的评价上,尤其是按照《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法规》,由于其对中抗震技术水平规范缺乏具体的规范,导致在对构造实施工程设计时常常无法实现”中震可修”的目的。所以,希望补充法规中对地震应力技术水平规范的缺陷,通过在中震和小震中间再增设一次中小震的技术指标,将对中震的规范进一步细分,并规范相关的特性技术指标,实现”中震可修”的设计目标更为具体。再把前文提出的六个主要结构性能水平,改为建筑功能良好、轻度损坏、较严重损坏、重大破坏和近乎倒塌的五种结构性能水平,以简化具體的重要构造性能水平技术指标,使工程设计更富有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六)抗震措施探讨。要通过复合螺旋箍筋来增加柱的抗剪强度,并提高对砼的约束效果,才能实现提高短梁抗震特性的目的。使用分体梁方式。提高短梁的受压强度可降低梁截面、增加剪跨比,进而提高整体构件的抗震特性。

二、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超限中国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材料的设计,在工程实践上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极大推动了相关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超限中国高层建筑的安全程度。尽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式,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在抗震作用水平的评价和对建筑物性能水平的估算等方面都未能得以克服,不过随着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设计方式还可以取得很好的完善与成熟。

参考文献

[1] 杨粤. 探析超限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J]. 低碳世界,2019,9(10):188-189.

[2] 彭茹.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及受力分析[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21,35(3):8-12,71.

[3] 肖斌. 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49-50.

[4] 张骥,张仲先. 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5(4):245-248.

[5] 王栋,卢文胜,吕西林.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13,32(21):142-149.

作者简介:张晓华,1988年生,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研究生,工程师,就职于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结构设计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抗震性能;安全性能

1、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和标准

震级地震和地震烈度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划分为六个不同层次,即3级是小地震;3~4.5级是有感地震;4.5~6 级是中强地震;6~7级是强烈地震;7~8级是大地震;超过8级是巨大地震。根据经验数据、国家数据库和地质历史调查核实,经过勘查和验证,这是一个地理概念的经验值。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主要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四个不同级别。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按建筑的类别确定其抗震设防等级,主要参考其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结构类型作相应的要求。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它的抗震的等级主要分为四级,用此来表示其一般、较严重、严重和非常严重四个级别。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的抗震的设计需要按照其不同的设防类别来规定,同时进行复核性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2、影响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现行抗震设计标准和建筑的抗震设防是否合理和施工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2.1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是按照地区类别和地震发生频率来初步估计的基本结构抗震设防的损害程度并针对可能不同部位而使用的情况。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标准确定为主要参考依据,只有控制对地震强度预测的精度,才能保证抗震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根据抗震设计标准和项目开发为住宅用途的性能要求施工单位,以提高抗震性能。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考虑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它与建设工程造价成本成反比关系。

2.2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合理与否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否合理主要与施工所采取的抗震技术措施的形式有着直接联系,稳定的抗冲击性能是在地震威胁下建筑结构受到保护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可以确保建筑结构不塌落。一般地,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标准是比正常设计要高,高层建筑物多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它们都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应变形能力,且抗震性能相对较好。这种类型的建筑和强大的外部力量,保证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显然要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影响到最小,也是对基本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安全保障。

2.3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与施工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在建筑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做好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监督工作,严格规范既有建筑物的使用管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3、选择建筑材料合适的结构

目前,中国主要的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框架剪墙壁和其他结构形式为多数,此些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也广泛使用钢结构体系,它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此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因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不足。钢结构具有韧性和延展性好等优点。

我国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对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为尽量节约钢材用量,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外力荷载作用,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状况,为了防止建筑结构的侧向偏移,通常要采取小钢结构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进行辅助支撑,不仅不能达到节约钢材用量的目的,不经意间还会造成建筑结构负担增大的问题,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还是需要鼓励推动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施工中药确保质量合格,因其对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高层建筑物要求良好的抗震性能,就必需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通常選择强度高、安全性好和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从工程实践中发现,建筑结构稳定性好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性能材料,它在工程建设领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混凝土是一种主要被应用于工程领域的人造石材料,它开始于1824 年,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在促进国家建筑工程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混凝土材料的脆性从地震的角度讲混凝土建筑结构不利于抗震,该材料不应该被单独用来作为建筑结构的结构材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专业人士已经建筑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的主要结构,并把混凝土和钢筋结合起来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解决素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特征,这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性能、改善混凝土脆性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等。

在通常条件下,改善的混凝性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的参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来讲,水对混凝土性能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具体的处理、搅拌、运输等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具体的控水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第二,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我们绝不能随意增加混凝土的自身强度,由于混凝土在达到一定强度水平时,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下仍然容易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构件的脆性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比然要充分考虑到增强混凝土构件强度的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的韧性特点,仅有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最好的抗震特性。

混凝土韧性的提升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提升混凝土拌合料的施工性能还可以通过聚合物改性的手段,通过聚合物改性的混凝土在抗渗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浆体与粗细集料的结合性能都有显著提高,且当聚合物掺入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具有脆性的混凝土构件开始展现聚合物的延性特点,这一方面的试验在国际上有成功案例,比如超高强水泥弹簧等。

确保混凝土拥有足够的碱性,从而避免构件内钢筋的锈蚀及碳化问题,与此同时,适量添加其他外加剂来降低混凝土构件内孔隙界面的氢氧化钙含量,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构件界面质量,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普通水泥从材料自身也可以针对混凝土提升耐久性提出诸多要求,比如严格控制水泥比、控制水化反应热的释放、减少水泥氯离子及碱含量等等。除此以外,还需优化对比选用性能较好的水泥品种。把重点放在建立更好的技术途径上。例如水泥使用低水化热且后期强度高,特别是抗弯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热硅酸盐水泥-----例如高贝利特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它的高强度,高耐久性使得用其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该类水泥在我国很多重难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语应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对地震灾害威胁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我国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就必需通过合理设计创设高安全性能的建筑结构,从而避免我国汶川大地震悲剧的重新上演。

参考文献:

[1]王丽霖.我国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1(03).

[2]胡立峰.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阐述[J].建材与装饰.2013(19).

[3]张振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丽红(197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当前人口密度的逐步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倾向于在人们居住的地区选择高层建筑。在此过程中,与常规建筑物相比,抗震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有很大不同。由于较高的高度,高层民用建筑对地震的要求更高,工作也更加复杂。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关注有针对性的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本文着重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抗震设计

1.加强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及建筑工作,在开发过程中逐渐使用了一些环保,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是当前民用建筑开发过程的重点。近年来,高强度地震的反复发生也对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相关人员在遇到地震时逐渐开始关注建筑物的相关参数和特性,并根据此信息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地震概念。

2.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尤其是高层受力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结构的强度和完整性,并采取合理的抗震方法,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2.1注意结构偏移的控制

首先,有必要注意结构偏移的控制,尤其是减少地震传递的能量,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基于建筑物结构偏移的抗震性能设计,这也是当前控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可以发现在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结构变量,使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在地震条件下,通常会有一定的偏移,特别是基础结构的位移。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建筑物偏移的有效控制,重视抗震构件的加固,及时保护预应力,科学合理地设计高抗震构件的变形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合理性。认为该结构具有抗震性能。

在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力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主力结构,以增加结构的延展性并分散力。另外,高层民用建筑的施工场地需要合理选择,建筑设计要以稳定的场地为基础,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地震时的能量输入。

2.2 合理应用隔震消能技术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使用隔震消能技术,在当前建筑科学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可以使用隔震效能的方式有效的进行抗震。抗震消能技术主要是利用对结构刚度的控制,嵌入一些强度较高的构件,在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延性,让地震能量消除,这也是当前实际应用过程中较好的一种抗震方式,合理对这种抗震构件进行使用,逐步成为高层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利用隔震操作,特别是摆动抗震和滑动抗震可以让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做到立而不倒。

3. 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施工的基本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是非常复杂的,和一些普通建筑结构相比,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抗震施工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需要把握施工工艺,让结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3.1 合理选择抗震结构类型

高层民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是进行抗震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关键,需要采取合理的结构,保证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当前很多高层建筑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使用钢构件为骨架,这样可以让建筑结构的自重降低,另外钢结构具有很强的刚性,符合抗震设计的具体需要。

3.2 重视建筑基地的勘测

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用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分析地质特征,以防止易碎断层的施工。另外,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建造中必须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结构应力的科学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合理铺设,特别是在基础的水平和纵向预应力构件中,这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高层建筑结构直接连接。

3.3优化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在选择结构形式(尤其是图形设计)时,必须注意对称性。民用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多功能结构设计,将使抗震性能的施工更加困难。对称是建立结构应力的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重点。在结构规律设计过程中,可以减少地震结构与建筑功能之间的冲突。

3.4加强对建材的控制

注意建材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高层民用建筑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水泥和钢材的质量控制。根据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确保钢具有较强的刚性和延性。另外,应注意选择水泥以确保水泥的完整性,这也是改善结构预应力的基础。不同的建筑抗震结构对建筑材料,特别是对钢的要求不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钢结构的预应力形成,以确保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另外,必须注意控制材料成本。合理控制材料成本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成本符合要求。

3.5注意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质量,提高工程监理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某些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建立每个施工现场,尤其是对钢筋铺设和混凝土浇筑的监督。这与结构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规范施工过程,尤其是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3.6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工程验收工作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每个施工项目的质量验收,并在项目验收时一一完成。在某个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后,便可以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抗震性能,特别是对于某些高层民用建筑。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提高其安全性。有必要采用成熟的抗震设计,以确保施工质量。为了提高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武冬梅.浅析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J].建材与装饰,(07):8-9.

[2]刘静.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研究[J].居舍,(03):94.

[3]赵丽红.浅谈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J].城市地理,2015(14):174-175.(150423199001300014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5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组成单位按照抗震救灾一级响应预案,迅速分组、分头开展工作。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玉树州府、县城所在地结古镇,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连夜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部署安排抢险救灾工作。

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会议,全面分析震情灾情,研究部署救灾措施。会议作出十项部署。一要全力加强人员搜救,这是第一位的工作。要进一步调集专业抗震救援力量、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搜救。凡是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要尽最大努力搜救。二要千方百计救治伤员。灾区平房基本倒塌,伤员多,医疗条件差,需要转运外地的伤员要尽快转运。三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衣被、帐篷、食品等需要,保证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四要抓紧基础设施的恢复,特别是要优先保证交通、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五要高度重视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对病险水库、塘坝要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六要加强震情监测预报和分析研判。七要做好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八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的突击队作用。九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客观、及时、公开发布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十要加强抗震救灾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抗震救灾、依法抗震救灾、合力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地抗震救灾。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组成单位按照抗震救灾一级响应预案,已迅速分组、分头开展工作。

4月15日,回良玉在重灾区结古镇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当前抗震救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灾民安置政策,进一步明确抗震救灾各项任务时间表。

会议指出,当前抗震救灾正在科学依法、紧张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初见成效。但抗震抢险救灾工作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必须抓紧解决。一是人员搜救问题,要继续加大力度,划分的19个片区都要有干部和救援人员到位,包括灾区最边远的村镇,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二是伤员救治和防疫问题,当前要重点抓好重伤员的转运工作,多种渠道运输,对空军运输力量要科学调配。要在机场设立专门的军地协调机构和医疗救治点以提高效率。卫生防疫工作要摆上日程,切实加强。三是灾民安置问题,重点是帐篷和食品。受灾群众所需的帐篷正在抓紧调运、陆续运到,要有组织地发放和搭建。食品和饮用水要多渠道予以保证。鼓励受灾群众投亲靠友。要加强交通管理,尽快恢复道路交通和正常社会秩序。

会议指出,此次地震重灾区地处民族地区、高寒地区,为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应参照以往制定出台灾后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给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补助10元钱和1斤口粮,补助期限先按3个月掌握。中央财政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按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中央财政还对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每人补助150元。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抗震救灾工作时间表。一是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交通、通信基本恢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二是48小时内通电问题基本解决,抗震救灾指挥部、医院等重点部位可以供电,同时油料要配备充足。三是48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可以住到帐篷里面。四是72小时内重伤员要全部转运出去,包括西宁、成都、兰州等地和部队医院接受治疗。会议还对灾区学生复课提出了明确要求。

回良玉在听取青海省和总指挥部各组情况汇报后讲了话。他强调,一要强化协调组织领导,地方、中央部委、军队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由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具体负责。二要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抗震救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现在有了时间表、有了方法、有了措施,关键是抓好落实,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标准。三要强化抗震救灾抢险的安全性。在高原开展救灾工作,同时转运伤员任务繁重,要考虑到季节、道路等安全状况。四要强化抗震抢险救灾的宣传工作。军民、各族群众在救灾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要注意加以宣传报道。

4月16日下午,回良玉在青海玉树灾区主持召开抗震抢险救灾工作联席会议。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玉树地震灾区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细化、实化各项要求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做好抗震抢险救灾工作。

会议听取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各组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和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回良玉指出,当前,抢救幸存者、救治伤病员和安置受灾群众是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位的工作还是救人,凡是有生命迹象的地方,就坚决不放弃。要继续开展生命探测,组织专业队伍和大型机械救人。要对19个片区开展逐村逐户灾情调查、人员施救等工作,确保不留死角。转运重伤员工作要力争在今夜提前完成,同时对转移出去的伤员要开展跟踪管理服务。要尽快将已运输到位的野战干粮、方便面等食品和帐篷、棉被等有组织地发放给受灾群众,强化供水、供电的恢复,确保他们有住的地方,有吃的东西,有符合标准的水喝,有病能医,创造条件让孩子及早有学可上。要注意搞好灾民安置点的规划,加强帐篷社区的管理,及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回良玉最后强调,一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二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要切实抓好灾民安置等政策的落实,加强宣传,安定人心。四要切实做好团结稳定工作。在这次抗震抢险救灾中,各族干部群众、各界人士包括宗教界人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要进一步发扬。要维护好社会治安。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五要切实抓好恢复重建的前期工作。此次灾区系高寒地区,一年中建设的工期有限,要抓紧做好基础性工作,为重建做好准备。

4月17日,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以及非紧急救援人员等暂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通知指出,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青海省及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抗震救灾,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迅速投入大批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十分关心灾情,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国际社会也纷纷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和慰问。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目前灾区抢险救援、医疗救治、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维护社会治安等各方面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当前,搜救被困人员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受灾群众初步得到安置,重伤人员已转到条件较好的外地医院治疗,大量的救灾物资、衣被、食品、药品正在陆续运往灾区。同时,由于此次地震灾区主要集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县所在地结古镇,该镇处在河谷地带,空间极为有限,大量房屋倒塌或受损成为危房,基本没有接待能力,加之余震不断,交通不便,又地处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地带,目前夜间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下,如大量人员前往灾区,将给救灾和安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为进一步有序做好支援地震灾区的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工作组以及青海省、玉樹州、玉树县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都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和及时调拨救援物资装备。

通知指出,对社会各界有捐赠意愿的,建议以捐赠资金为主,重点满足灾区重建和受灾群众长期安置需要。对于捐赠的物资和装备,可统一安排接收,有组织地运往灾区,尽量不要自行分散运送。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除确有需要外,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向灾区派出人员的,纳入工作组统筹安排,并与当地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当晚,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六次全体会议,学习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研究细化实化抗震抢险救灾工作的具体措施。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把搜救被埋人员、救治伤病群众作为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松,绝不轻言放弃,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回良玉指出,在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抢险救灾工作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提前结束访问回国并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畏疲劳,连续作战,坚决打好这场抗震救灾的硬仗。

回良玉强调,当前抗震抢险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人员搜救、医疗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等任务十分繁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各项重点工作。

一要进一步细化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的具体措施,强化军地各方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逐村逐户排查搜寻,确保人员搜救不留死角和盲点,争分夺秒救治伤病群众,千方百计做好危重伤员转运救护工作。

二要进一步细化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的具体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各项灾后救助政策,抓紧组织调运粮食、食用油、煤炭等生活物资,切实加强运输、发放、监管等各个环节工作,并认真研究确保学生尽快复课的各项措施。

三要进一步细化灾区卫生防疫的具体措施,合理安排防疫队伍,调集消杀药品器械,确保卫生防疫覆盖所有受灾地区和集中安置点,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要进一步细化余震和次生灾害监测防范的具体措施,密切跟踪震情趋势,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病险水库监测,确保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安全。

五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维护抢修的具体措施,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并尽早组织灾害评估和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订支持灾区重建的政策措施。

同时,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各项具体措施。

4月19日下午,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七次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地震灾区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震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他强调,要坚持科学、依法、统一的原则,继续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细化实化各项举措,确保人员搜救不留死角,伤员救治不误时机,生活救助不留空白,卫生防疫不留隐患,尽快恢复保障灾区的基础设施和正常的社会秩序,确保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抓紧开展灾害损失评估,研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努力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回良玉指出,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发生6天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救援人员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克服了各种困难特别是高原反应的严重不适,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辛劳,抗震抢险救灾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效。当前抗震救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要按照已有的部署安排,继续做好搜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群众、安置受灾群众等工作,继续做好基础设施的抢通和恢复工作,抓紧粮油、蔬菜、煤炭等救灾物资调运和高效有序发放,尽快恢复商业网点,落实好各项补助补贴政策,搞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被御寒、有帐篷等临时住所,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快复课。

回良玉强调,玉树地震灾区地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重点保护区、高原高寒地区,适宜施工时间短,运输建材物资难度大,恢复重建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必须在科学评估、搞好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和时间表,尽快组织实施。为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专门设立灾后恢复重建组,统筹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当前,一要抓紧研究灾后恢复重建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明确恢复重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重建的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实施步骤、建设时间和保障措施。二要抓紧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包括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在充分征求各界意见后予以公布。三要抓紧研究推进灾后重建有关支持和支援工作,拓宽思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回良玉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统一指挥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一切从灾区的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4月21日上午,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八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时,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成员全体起立,向在青海玉树强烈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回良玉强调,要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扎实开展人员搜救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工作,切实加强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抓紧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确保抗震救灾始终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回良玉指出,玉树强烈地震发生7天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灾,抗震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人员搜救已覆盖全部受灾村庄,伤病群众已得到及时救治,危重伤员已全部转运外地治疗,受灾群众已得到临时安置,灾后重建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灾区人心安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下一步,要按照既定的部署,继续扎实做好人员搜救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通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回良玉强调,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强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为抗震救灾工作交出一份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一要完善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捐赠款物接收、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加强管理,做到专账管理、专人负责、专户存储,保证捐赠款物管理严格规范,全部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三要公开透明,主动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自觉接受国际国内、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监督。四要主动配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会议听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组工作方案汇报,对灾后重建任务时间表和重建的支持支援政策作了初步研究。会议要求,一要全面分析、充分认清玉树地震灾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二要依靠各方力量,发挥专家作用,抓紧完成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为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基础和依据。三要坚持科学、统一、环保,安全、适用、省地的原则制订重建规划,体现民族特色,坚持把受灾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摆在重建的优先位置。四要切实解放思想,发挥各方优势,合力推进重建工作。

4月26日,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十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玉树地震灾區学生复课、卫生防疫等工作。他强调,解决学生复课问题,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是当前抗震救灾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以对民族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恢复教学、安置好学生就读。要全面加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控,高度重视食品饮水卫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回良玉指出,解决好学生复课问题,对于安定学生和家长情绪,形成抗震救灾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的恢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作为当前的迫切任务。一是要组织力量,创造条件,启动帐篷学校、活动板房教室等临时课堂,帮助灾区解决好师资、教材、教具等问题。二是针对灾区教学空间狭小,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复课要求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家长意愿条件下,可转移部分学生异地就学,国家给予适当补助。三是要给伤残、致孤学生以特别关爱,做好安置和救助工作,解决好他们学习、生活问题。四是尽快研究制定灾区学校重建规划,并加快实施。

回良玉指出,灾区卫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公共卫生设施、防疫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随着天气逐渐变暖,传染病流行和动物疫情蔓延的可能性增大,卫生防疫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任务繁重艰巨。要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当前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细化实化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一要尽快恢复灾区医疗卫生防疫和质检等服务体系,加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二要扎实搞好灾区水源监测消毒,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和集体供餐的卫生监督管理。三要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高度重视鼠疫、狂犬病等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开展应急疫苗接种。四要进一步增加卫生防疫设备,调集足够的消毒杀菌药品、器械和防疫物资,并增派卫生防疫人员,覆盖所有受灾村镇,指导开展防疫工作。五要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止传染病蔓延。六要继续做好伤员救治和伤残人员康复治疗,切实加强高原病的防治,适当调整医疗专业力量配置,努力提供及时、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月29日,回良玉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十一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玉树地震灾区废墟清理、交通运输保障等工作。他强调,当前抗震救灾工作重点已经由紧急抢险救灾转向进一步安置好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开展灾后重建的新阶段。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保护生态、促进民族团结的要求贯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有关政策,细化、实化各项措施,继续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当前,要加快灾区废墟清理进度,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回良玉强调,及时清理废墟,是进一步安置好受灾群众、恢复灾区正常社会秩序、开展灾后重建的基础性工作。一要集中力量,加快进度,科学有序开展清理,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废墟清理任务。二要突出重点,优先清理校园、主街道两侧和大型垮塌建筑物废墟。三要注重环保,按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科学选择废墟垃圾处理场地和处理方式,决不能造成对环境的再污染,对生态的再破坏。四要搞好资源有效利用,清理中要注意保护好群众财产,尽最大努力减少群众损失,对废墟中的各类物资要分类整理,可利用的建筑材料等要尽量回收利用。

回良玉强调,交通运输是灾后重建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先行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恢复重建铺好路、搭好桥、奠定好基础,做到保畅通、保运力、保安全。一要进一步完善抢通保通具体方案,在通往灾区的各条道路上增加保通机械和人员,做到随毁随抢、随抢随通。二要抓紧处置路面裂缝和沉陷,加强震损桥梁加固维修,确保公路安全运行。三要尽快细化恢复重建阶段保通保运方案,坚持公路、铁路、空中运输协调联动,保证重建所需建材的运输。四要科学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4月30日,中国政府网消息:为切实做好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工作,确保捐赠资金合理配置、规范使用,让捐赠机构和捐赠人放心满意,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

办法明确了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原则:一是尊重意愿,专款专用;二是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三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

办法要求合理确定捐赠资金使用范围:(一)主要用于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各捐赠接收机构要从严控制捐赠资金支出,除应急抢险救援安排少量支出外,要按照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使用。(二)按照捐赠人意愿优先安排。对捐赠人明确提出使用意向的捐赠资金,要充分尊重捐赠人意愿优先安排使用。(三)合理确定捐赠资金使用顺序。对未明确使用意向的捐赠资金,要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遵循以下顺序予以安排:一是农牧民倒损住房重建;二是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及设备配套;三是对特困群众、“两孤一残”人员等特殊群体安置;四是其他民生类项目的恢复重建。

办法明确,民政部接收和各地汇缴到民政部的捐赠资金,统一汇缴至民政部—中央财政汇缴专户。民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指导青海省人民政府,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资金安排方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程序,将捐赠资金逐级拨付到灾区和项目资金使用单位。

15家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公募基金会所募资金,由民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青海灾区恢复重建领导机构,与各捐赠接收机构协商沟通,按照灾区恢复重建规划认领重建项目,并按照严格规范的要求确定建设和资金具体拨付方式。

青海省直接接收的捐赠资金,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根据恢复重建规划和相关政策规定统筹安排使用,逐笔登记接收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报民政部备案。

各有关地区、部门和社会组织接收的捐赠物资,要做好分类登记和组织调拨等工作,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办法还强调,要加强捐赠资金的分类统计,做好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反馈和公告,并加强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抗震设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抗震性能;安全性能

1、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和标准

震级地震和地震烈度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划分为六个不同层次,即3级是小地震;3~4.5级是有感地震;4.5~6 级是中强地震;6~7级是强烈地震;7~8级是大地震;超过8级是巨大地震。根据经验数据、国家数据库和地质历史调查核实,经过勘查和验证,这是一个地理概念的经验值。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主要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四个不同级别。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按建筑的类别确定其抗震设防等级,主要参考其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结构类型作相应的要求。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它的抗震的等级主要分为四级,用此来表示其一般、较严重、严重和非常严重四个级别。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的抗震的设计需要按照其不同的设防类别来规定,同时进行复核性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2、影响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现行抗震设计标准和建筑的抗震设防是否合理和施工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2.1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是按照地区类别和地震发生频率来初步估计的基本结构抗震设防的损害程度并针对可能不同部位而使用的情况。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标准确定为主要参考依据,只有控制对地震强度预测的精度,才能保证抗震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根据抗震设计标准和项目开发为住宅用途的性能要求施工单位,以提高抗震性能。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考虑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它与建设工程造价成本成反比关系。

2.2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合理与否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否合理主要与施工所采取的抗震技术措施的形式有着直接联系,稳定的抗冲击性能是在地震威胁下建筑结构受到保护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可以确保建筑结构不塌落。一般地,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标准是比正常设计要高,高层建筑物多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它们都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应变形能力,且抗震性能相对较好。这种类型的建筑和强大的外部力量,保证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显然要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影响到最小,也是对基本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安全保障。

2.3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与施工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在建筑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做好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监督工作,严格规范既有建筑物的使用管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3、选择建筑材料合适的结构

目前,中国主要的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框架剪墙壁和其他结构形式为多数,此些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也广泛使用钢结构体系,它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此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因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不足。钢结构具有韧性和延展性好等优点。

我国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对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为尽量节约钢材用量,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外力荷载作用,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状况,为了防止建筑结构的侧向偏移,通常要采取小钢结构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进行辅助支撑,不仅不能达到节约钢材用量的目的,不经意间还会造成建筑结构负担增大的问题,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还是需要鼓励推动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施工中药确保质量合格,因其对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高层建筑物要求良好的抗震性能,就必需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通常選择强度高、安全性好和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从工程实践中发现,建筑结构稳定性好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性能材料,它在工程建设领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混凝土是一种主要被应用于工程领域的人造石材料,它开始于1824 年,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在促进国家建筑工程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混凝土材料的脆性从地震的角度讲混凝土建筑结构不利于抗震,该材料不应该被单独用来作为建筑结构的结构材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专业人士已经建筑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的主要结构,并把混凝土和钢筋结合起来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解决素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特征,这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性能、改善混凝土脆性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等。

在通常条件下,改善的混凝性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的参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来讲,水对混凝土性能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具体的处理、搅拌、运输等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具体的控水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第二,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我们绝不能随意增加混凝土的自身强度,由于混凝土在达到一定强度水平时,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下仍然容易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构件的脆性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比然要充分考虑到增强混凝土构件强度的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的韧性特点,仅有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最好的抗震特性。

混凝土韧性的提升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提升混凝土拌合料的施工性能还可以通过聚合物改性的手段,通过聚合物改性的混凝土在抗渗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浆体与粗细集料的结合性能都有显著提高,且当聚合物掺入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具有脆性的混凝土构件开始展现聚合物的延性特点,这一方面的试验在国际上有成功案例,比如超高强水泥弹簧等。

确保混凝土拥有足够的碱性,从而避免构件内钢筋的锈蚀及碳化问题,与此同时,适量添加其他外加剂来降低混凝土构件内孔隙界面的氢氧化钙含量,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构件界面质量,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普通水泥从材料自身也可以针对混凝土提升耐久性提出诸多要求,比如严格控制水泥比、控制水化反应热的释放、减少水泥氯离子及碱含量等等。除此以外,还需优化对比选用性能较好的水泥品种。把重点放在建立更好的技术途径上。例如水泥使用低水化热且后期强度高,特别是抗弯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热硅酸盐水泥-----例如高贝利特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它的高强度,高耐久性使得用其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该类水泥在我国很多重难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语应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对地震灾害威胁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我国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就必需通过合理设计创设高安全性能的建筑结构,从而避免我国汶川大地震悲剧的重新上演。

参考文献:

[1]王丽霖.我国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1(03).

[2]胡立峰.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阐述[J].建材与装饰.2013(19).

[3]张振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丽红(197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上一篇:哲学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机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