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

2023-09-22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1篇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B) 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B)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C)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D)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D)

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D)

A.学习心理。 B.个性心理。 C.情绪心理。 D.交往心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使命。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C)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二、学科专业知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1.下面哪个不属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D)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D.提倡学科综合,完善评价机制

12.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方案》规定,每个高中生需在音乐课中获得 个必修学分,每完成 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即可获得 学分,在高中音乐课程的六个模块中《音乐鉴赏》模块为 学分,其余五个模块各为 学分。 (D) A.

6、

18、

1、

2、1 B.

6、

36、

1、

2、1 C.

3、

36、

1、

1、2 D.

3、

18、

1、

2、1 13.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C) A.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B.体验、探究、合作、综合 C.体验、比较、探究、合作 D.体验、比较、探究、综合

14.由一种感觉唤起其他感觉的现象就叫做联觉。在《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一书中,周海宏曾做过相关的实验,证实乐音或乐音组合能唤起人相应的明暗等各种联觉,但不能唤起的联觉有:(D) A.重---轻 B.大---小 C.上行---下行 D.具体的颜色 15.下面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B)

A.《茶花女》(威尔第) B.《纽伦堡的名歌手》

C.《塞维利亚理发师》(罗西尼) D.《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16.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的代表作是:(D) A.《e小调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 B.《C小调练习曲》 (肖邦)

C.歌剧《自由(魔弹)射手》(德国的卡尔·马利亚·冯·威柏) D.歌剧《费德里奥》 17.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是音乐剧的中心。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的曲作者是 国的著名作曲家 。 (A)

A.英国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B.德国 卡尔·马利亚·冯·威柏 C.美国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D.法国 卡尔·马利亚·冯·威柏

18..由于地区、民族不同,对山歌的称谓也不同,如在陕北,山歌被称为信天游,而在山西河曲一带山歌被称为 ,在内蒙被称为 ,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被称为 ,在苗族地区被称为“恰央”或 ,在安徽大别山一带被称为“慢赶牛”或“挣颈红”。有些地方仍称山歌,如“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B)

A.山曲、飞歌、爬山调、花儿 B.山曲、爬山调、花儿、飞歌 C.山曲、花儿、爬山调、飞歌 D.爬山调、花儿、山曲、飞歌

19.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D)

A.黄河船夫曲、黄河怨 B.黄河颂、黄水谣 C.黄河船夫曲、黄水谣 D.黄河颂、黄河怨 20.下列调式中,哪个不是以﹟F为主音:(D) A.以D为Ⅵ级的和声大调 B.以﹟C为属音的和声小调 C.以B为下属音的和声小调式 D.以G为商的羽调式

(二)判断正误,T表示正确, F表示错误(20分,每小题1分)。

F 2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由《音乐鉴赏》、《唱歌》(应为《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戏剧表演》(应是《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模块是每个高中生必修的模块。

T 22.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F 23.京剧(应是“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它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乳”的美誉,意思是说,凡其后来的剧种,鲜有不受其哺育和滋养的。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优雅、圆润、婉转的“水磨调”唱腔深深地打动着所有的观众。 T 24.清角是燕乐徵调式音阶的偏音之一。 T 25.说唱音乐采用的表演方式是一人多角。

F 26.根据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与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相同(应不同)的。

T 27.小字组bg在低音谱表记谱为第四间,在次中音谱表记谱为第二间。

T 28.除﹟G和bA两个音级只有一个等音之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个等音。

F 29.奏鸣曲都是用奏鸣曲式写的(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式是指大型器乐套曲中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所以奏鸣曲不可能都是用奏鸣曲式写的),奏鸣曲式一般包括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三个基本部分。

T 30.音乐剧《悲惨世界》、《西贡小姐》是著名作曲家勋伯格的作品。 T 31.G-B-#D-#F是增大七和弦。

F 32.“三全音”是指三和弦的三个音同时发音(是指增四度和减五度)。 T 33.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清唱剧与大合唱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鲜明的戏剧结构与剧情,更富于史诗性与戏剧性。 F 34.﹟F(应是F音)音在A和声大调中为Ⅵ级音。 T 35.在单音程中有14种自然音程。

T 36.目前常被采用的C谱号是中音谱号和次中音谱号。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为长号所用;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T 37.小十度音程转位后是大六度音程,增八度转位后是减八度。

T 38.C商调与F徵调属于同宫系统调,bG大调的平行小调与﹟d小调为等音调。 F 39.下面的连接内容对吗?

巴赫(亨德尔) 《夜曲》 民族主义(应是现代音乐) 德彪西 《兰色狂想曲》 浪漫主义 格什温 《弥赛亚》 古典主义 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 印象派

莫扎特 《第四十(维特)交响曲》 巴洛克音乐 F 40. 下面所有的连接对吗?

唢呐 《空山鸟语》 《旱天雷》 江南丝竹 二胡 《鹧鸪飞》 《三六》 苏南吹打 笛子 《流水》 《将军令》 广东音乐

古琴 《霸王卸甲》 《嘎达梅林》(交响诗)二胡协奏曲 琵琶 《百鸟朝凤》 《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交响诗

三、公共知识(10分)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1)、(2)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

8、9种外语。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1).填空,每空1分,共5分。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优势智能是(人际交往智能 ),周舟的优势智能是(音乐智能 ),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优势智能,即(数理逻辑(或:逻辑数理)智能 ),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身体运动智能 )。

(2).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5分)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 ②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稍差或很差,就认为学生是差生,很愚蠢。 ③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

④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⑤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艺术。

四、学科专业知识(40分)

(一)默唱填写题(10分,每小题1分)

42.默唱下列音乐主题(见附页),写出作品名称及曲作者,前二首只要写出曲名即可,外国作品要求写出作曲家国籍。 (1)《梅花三弄》 (2)《夜深沉》

(3)《牧童短笛》(0﹒5分)-----------贺绿汀(0﹒5分) (4)《春节序曲》(0﹒5分)-------------李涣之(0﹒5分) (5)《步步高》(0﹒5分)-----------------吕文成(0﹒5分)

(6)《第九十四号(或惊愕)交响曲》(0﹒4分)(奥)(0﹒2分)海顿(0﹒4) (7)《土耳其进行曲》(0﹒4分)(奥)(0﹒2分)莫扎特(0﹒4分) (8)《土耳其进行曲》(0﹒4分)(德)(0﹒2分)贝多芬(0﹒4分) (9)《军队进行曲》(0﹒4分)(奥)(0﹒2分)舒伯特(0﹒4分) (10)《那不勒斯舞曲》(0﹒4分)(俄)(0﹒2分)柴可夫斯基(0﹒4分)

(二)简答题(30分):以下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答题的思路,并不一定是最佳答案,仅做参考,欢迎有更好、更贴切的回答进行交流,以飨同行。因此下面所提供的小分值并不是唯一标准,如有更具价值的答案同样会按比例给分。

43.(8分)在2008年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曲女童领唱的《歌唱祖国》(见附页)让国人觉得无比优美和自豪,请尝试分析张艺谋引用这首歌的意图,并分析歌曲的主题及其发展手法。

张艺谋引用这首歌的意图(2分),主要应通过分析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来获得答案,只要主体意思答出来即可给分。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歌曲创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歌曲之一,是一首流传甚广、久唱不衰的群众歌曲。1951年国庆节前,《人民日报》作为推荐歌曲首先发表。1954年,在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它以凝练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表现出成为共和国主人翁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心和自豪感,反映了新中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五十八年后,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重新唱响,表现了改革开放后逐步崛起振兴的中国人无比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

歌曲分析(6分):每答对一个阴影部分给0﹒4分歌曲分析,如果对标准答案进行了新的补充,只要正确,每点同样给分。)

歌曲采用F大调,四二拍,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开头是号角般的引子。 A段由六个乐句组成,属于典型的进行曲风格。这是全曲最主要的部分,它概括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主题的音调是由主和弦分解组成,旋律进行中较多的四度、五度跳进,使音乐显得坚强有力,它们和具有向前推进的弱起以及附点节奏使音乐显得明快。

之后每句都从弱拍开始,主要采取重复的手法来发展歌曲主题,包括采用弱起节奏的重复,使音乐保持统一和连贯,并采用不完全的八度模进(或移位重复)、音程扩展等手法来发展主题。

B段的主题旋律保持了A段的核心音调,并不断引伸,使它变得流畅婉转,节奏更加宽广,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处全曲达到高潮,具有颂歌特点。

44.下面有(1)(2)两道题,请任选一道题作答(8分)。

(1)一个学生听到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时,想象为一位公主在优雅地漫步,并沉浸在对王子甜蜜爱情的回味中。根据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一书中的联觉理论,作为音乐教师,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你该如何评价?并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来引导其他学生?

①(2分)首先肯定和鼓励学生认真聆听了音乐,并进行了积极的想象,想象力很丰富。 ②(2分)接着应反问:你为什么会如此想象?(1分) (1分)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问对乐曲所唤起的听觉感受(乐曲《天鹅》整个情绪比较暗淡柔和、节奏宽广,旋律优美抒情等);

二是问学生怎样从这种听觉感受中联想到公主形象的(对乐曲的听觉感受,唤起了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视觉、味觉、触觉和动觉等的联觉,如听觉上优美的旋律唤起了优美的视觉形象、甜美的味觉感觉,宽广的节奏听觉唤起了优雅舒缓的动觉感受等,再加上童话阅读的经验,便自然联想到优雅的公主和甜蜜爱情等。)

③(2分)应提示:音乐具有非具象性、非语义性的特点。可通过问其他的学生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万一有人想象是欢快的、进行曲式的,肯定是特殊情况,教师一定要特别予以关注),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同时,按照②的思路,只要每个学生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应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鼓励。 ④(2分)最后给出曲作者的原意,并介绍创作背景。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现在株洲地区的各所高中学校都把艺术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学校重要的高考增长点,高中音乐教师的重心工作就是带好艺术生高考生,每年

九、十月份就带领几个至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艺术生到长沙参加具有强烈商业气息的音乐高考强化训练,而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请你结合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分析这种现象的弊端,并提出消除这种弊端的办法。 弊端:

①(2分)只进行精英教育,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剥夺了绝大部分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②(2分)没有开齐开足音乐课时,随意侵占音乐课,或音乐教师把音乐课随意转让等现象,均达不到必修课程的要求,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因为有的学校只有一两个音乐教师,却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在长沙,而在学校上课的音乐老师也以艺术专业生的训练为主,不愿意上常规课。

③(1分) 商业操作侵害了学生的利益,破坏了教师的形象。 消除弊端的办法:

④ (1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 ⑤ (1分)转变领导观念。

⑥ (1分)改变对高中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以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45.(14分)在高中阶段,我们应让学生“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培养其音乐的耳朵。下面是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一些组合材料(见附页),请以“音乐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点” 、“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主要知识点,采取“在……(的活动)中,能够……”的格式(见示例),陈述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需按示例做技术分析)。 教学目标陈述示例:

1.在回放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女孩领唱《歌唱祖国》的视频和比较《歌唱祖国》多种演唱版

(是过程与方法,是行为条件)

本的过程中,能主动投入地欣赏并跟唱《歌唱祖国》,并能够用简短的话说出用不同速度力度演唱

(情感态度) (知识技能) (行为动词可检测可观察,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歌曲《歌唱祖国》和跟唱A段B段时的不同感受。

(既是知识技能,又有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10分。(行为主体的表述正确,占1分,行为动词使用规范,占1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呈现恰当,占2分,过程与方法选择合理,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效可行,占6分。)根据教师的合理设计,逐点酌情记分。

陈述中,行为主体不能是教师,而应是学生,即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定学习目标,不能出现“让学生……”、“使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述,而应该是学生“能够……”。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呈现恰当,即不能把课程目标当成课时的教学目标,用所谓的“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等来表述,这些都属于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可观察,课时内可实现。

行为动词使用规范,一般要求可检测、要观察,要实际有效,能呈现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 过程与方法选择合理,即要可检测、要观察,教学过程要清晰明显,教学方法要实际有效。 按示例做教学目标的技术分析:4分(要求同上,教师的分析合理,即可酌情记分) 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聆听《少女的祈祷》后的情绪感受与联想,在探讨为什么每个人的

(是过程与方法,行为动词“描述”“探讨”“总结”等均可观察、可检测)

感受和联想内容不同的过程中,能够初步总结并理解“音乐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点”,获得

(过程与方法) (音乐美学知识)

一种类似于“音乐欣赏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成功喜悦感。 (情感态度)

2.在《少女的祈祷》主题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有哪些不同等 “焦点问题”的引导下,能够主动而有目的地聆听《少女的祈祷》三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旋律、节奏、织体等音乐要素在塑造“少女”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能主动聆听《1812序曲》中的“祈祷和平与安宁” 主题,在变换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对比活动中,能够发现这些音乐表现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并能够迁移到“战斗主题”“法军主题”“俄罗斯军民主题Ⅰ、Ⅱ”的学习中。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2篇

二、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学科老师,你如何设计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写出课的主题,你所依据的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以及理论依据,你是如何调动课堂气氛的。

三、综合题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3篇

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EDVAC,1946~1950,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程序控制功能的计算机EDSAC,1947~1949.5,英国 2.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⑴计算机发展的分代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件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也有一种观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大型机时期、小型机时期、PC时期(或客户/服务器、PC/服务器)时期和Internet(或以网络为中心)时期。 ⑵通常 所说的“计算机时代”从何时开始?

认为1951年,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批量生产的计算机UNIVAC-I的投产,计算机从此从实验室走向社会,由单纯为军事服务进入为社会公众服务,被认为是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3. 计算机的特点

从计算机的特点理解计算机的定义,要清楚计算机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人们的意志(这些意志就是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输出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自动执行的电子装置。

计算机的特点:处理速度快、处理精度高、可存储、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运行速度。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MIPS的含义。

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正确理解 “字长 ”的概念。

5.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通信 6.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及二进制的基本运算规则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定。这种逻辑器件是具有两种状态的电路(触发器)。好处是:运算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 要清楚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规则的不同。

7.

二进制数据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据之间的转换 要求:这几种进位计数制的数据,一定要会互相转换。

清楚各种数制的表示。如:1010BH是什么进制的数?是十六进制数,不要答成二进制数。 8. 计算机中字符数据的表示方式

字符数据主要指西文的ASCII码和汉字,在计算机内是用什么代码表示的。

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的(或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为 “0 ”),这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汉字编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且规定最高位为 “1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

9. 存储容量和地址

存储容量是存储部件存储单元的总和; 地址是存储单元的编号。 要求:

知道地址线,会求寻址空间

知道存储容量和起始地址,会求末地址 难点:

地址总线,地址信号 寻址、寻址空间

存储容量和地址信号的关系

10.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1945年,冯·诺依曼提出的,是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但仍遵循着这个原理。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在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程序控制)。

11.

指令和程序

指令是包含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其中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性质(什么样的操作),地址码表示了操作数和操作结果的存放地址。

程序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实质包含了一系列指令)的集合。

1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要理解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图

运算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加工处理,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实现计算机本身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部件:输入程序和数据。 输出部件:输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 13. CPU、微处理器的概念

⑴CPU:即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包含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⑵微处理器:在微型机上使用的CPU,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中的芯片。

⑶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的RAM和ROM存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等组成的计算机。

⑷计算机型号和CPU型号的关系:

Intel80286

286 微机

Intel80386

386 微机

Intel80486

486 微机

14. 构成内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部件RAM和ROM的特性 内存储器由两种半导体芯片构成。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输入的程序和数据,断电后,RAM中的信息随之丢失。(为什么在输入文稿时要经常随时存盘)。

ROM:只读存储器,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保持不变,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信息。 15. 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内存和外存本质的区别是能否被中央处理器(CPU)直接访问。CPU不能直接执行外存中的程序,处理外存中的数据。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原理上讲位置不同,主机内还是主机外 构成材料不同,半导体还是磁介质(光介质) 存储容量不同,内存小,外存大。

价格不同:价格/每存储单元内存高,外存低 存取速度不同:内存高,外存低。

16. 显示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指标

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显示适配器(显示卡)两部分,它的性能也由这两部分的性能决定。 ①像素:即光点

②点距:像素光点圆心之间的距离,单位mm。点距越小,显示质量就越好。目前,CRT显示器光点点距有0.

28、0.31和0.39等。

③分辨率:

④显示存储器:也叫显示内存、显存,在显示卡上,显存容量大,显示质量高,特别是对图像。

17. 打印机的分类

⑴击打式打印机:利用机械原理由打印头通过色带把字体或图形打印在打印纸上。 点阵针式打印机(例如EPSON LQ-1600K) ⑵非击打式印字机:利用光、电、磁、喷墨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字印出来。主要有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页式打式打印机,它具有很好的印刷质量和打印速度。

18. 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配置

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系统单元主机箱、显示器、键盘和打印机。 ⑴系统单元主机箱

系统主板:内含CPU、内存储器、接口电路、总线和扩展槽;

外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CD-ROM

开关电源几其它附件 ⑵显示系统 ⑶键盘和鼠标 ⑷打印机

19. 软件的含义和分类 ⑴计算机软件的含义

计算机软件:是指能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与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与这些程序和数据有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文档。 裸机的概念: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或裸机。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了硬件的新发展。实际上计算机某些硬件的功能可以由软件来实现,而某些软件的功能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 ⑵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主要功能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开发应用软件。包括四个方面的软件:

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⑶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系统,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用软件是由系统软件开发的,可分为

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是用户为了解决自己特定的具体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包的支持下进行开发。

应用软件包:应用软件包是为实现某种特殊功能或特殊计算,经过精心设计的独立软件系统,是一套满足同类应用的许多用户需要的软件。 20. 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机器语言:就是二进制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直接执行的计算机语言,因不同的计算机指令系统不同,所以机器语言程序没有通用性。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的进化,它和机器语言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但在表示方法上用一种助记

符表示。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称为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

21. 键盘和鼠标的作用 s键盘的作用:输入程序和数据

s熟练掌握各种符号键的使用及常用控制键的功能(CapsLock、Esc、Shift、Alt、Ctrl、PrintScreen、NumLock等的作用)。

s鼠标的功能:鼠标是微机图形操作环境下常用的一种计算机命令输入装置。按照一般人的右手使用习惯,左键是正常选择和拖动,右键则用于显示环境菜单和特殊拖动。 22.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⑴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三个要点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对计算机系统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人为编制的程序。 ⑵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 ⑶防治方法:

①要树立正确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思想——“预防为主,诊治结合”。

②一旦发现计算机运行不正常,立即用杀毒软件检查或消毒。

23.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常识

⑴总的评述:我国政府对计算机软件产权保护非常重视,从1990年起,陆续出台了有关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到1998年,我国立体交叉式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9.7)是我国首次把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列入法律保护的范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10.1)的颁布与实施,对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流通,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4.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媒体和媒体的分类 s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s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2.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s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而现在所指的多媒体即指多媒体技术。

s多媒体技术: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 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s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s多种信息的综合和集成处理 s多媒体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系统 25. 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按照MPC联盟的标准,多媒体计算机包含5个基本单元:个人计算机、CD-•ROM驱动器、音频卡、Microsoft Windows3.X以上操作系统及一组音响或耳机。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4篇

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3、把教师纳入”天、地、启、亲”序列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老子

4、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编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6、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及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8、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10、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1、“明人伦”是我国( )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2、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学科活动

D、上课学习

1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以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4、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整体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直观性原则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体

D、方向性与现实性

17、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8、学生李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上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李伟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9、苏联教育家( )的教育文艺名著《教育诗》总结了”工学团”的教育经验。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赞科夫 20、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5篇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

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填空题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

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1 A 2 C 3 C 4 B 5 B 6 D 7 C 8 C 9 A10 B 11 D 12 A 13 C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 C 2 D 3 A 4 B 5 D 6 D 7 B 8 A 9 D 10 C 11 B 12 D 13 D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 D.《论语》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社会分工C.资本主义制度 D.新的剥削和压迫

4.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 D.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明朝中叶 B.清朝初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验法 B.观察法C.问卷法 D.谈话法

1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12.课程具体包括()A.课程计划 B.教材C.教学大纲 D.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3.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10-12岁 B.11~15岁C.13-16岁 D.12-16岁

二、填空题15.

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

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

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6、7岁~

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

11、12岁~

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

14、15岁~

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2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有哪些?(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1.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2)***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不能离开知识的掌握凭空发展智力,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又可成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武器,智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但知识不等于智力,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将知识掌握和发展智力割裂开来的形式教育派理论和实质教育派理论都是错误的。

1 A 2 B 3 B 4 D 5 C 6 B 7 C 8 B 9 D 10 B 11 B 12 D 13 B 2009年某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考编试题选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学习动机。

A、长远 B、短暂 C、内在 D、外在

2.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这是学习的()。 A、迁移 B、强化 C、激发 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A、认识功能障碍 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行为。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6.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A、去个性化 B、从众 C、服从 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 、道德感 B、承诺感 C、模糊性 D、匿名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17.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时,班集体的形成处于()。 A、松散阶段 B、形成阶段 C、成熟阶段 D、凝聚阶段

18.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 ()。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D、道德信念的形成

19.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20.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A、教育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平等尊重原则 D、保密性原则 2.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A、教师的心理素质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 学校风气

3.下列属于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矛盾有()。 A、学校恐怖症 B、离家出走 C、自杀 D、依赖性强

4.学习策略主要包括()。 A、认知策略 B、自我调解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常模参照评价通常用于()。 A、选拨 B、升学考试 C、学校评价 D、编班 6.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制定计划 B、监控策略 C、自我调节 D、群集策略

7.产生无力感有主要原因是()。 A、特殊环境 B、失败后的不良心态 C、自暴自弃 D、消极归因

8.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原则()。

A、问题要小而具体 B、问题要新颖有趣 C、要有适当的难度 D、要有启发性

9.影响学生从众行为群体方面的主要因素有()。

A、群体的权威性 B、群体的规模 B、群体的凝聚力 D、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10.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组成的。

A、安全的需要 B、认知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附属的需要

三、知识运用题(每题2分,计10分) 。

1.一位家长可能觉得弹钢琴要比练毛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弹一小时钢琴。”家长心想这回孩子该好好练字了,可孩子根本不买帐,因为他宁愿多写毛笔字,也不愿弹钢琴。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你会这样告诉孩子: 本题强调的是,强化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儿童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作为强化物。参考:如果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玩一个小时的电脑或看一个小时电视(可以用儿童喜欢的活动)。 。

2.一名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一名男生不爱学英语,成绩最差。但这名男生对航模很感兴趣,上课时也不时地摆弄各种飞机模型及一本英文版航模书。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英语教师,你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本题主要考查教师利用学生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制作航模,与学生一起翻译英文版的航模书,引导学生悟出学好英语的价值,把喜欢航模的兴趣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3.考试结束后,小辉说:“我的作文没写好,只得了及格,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我最近学习不够努力,考作文前我就知道这次要出麻烦了。”请结合归因理论,对小辉的归因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小辉将作文没写好归因于努力不够,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作文就会写得更好。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增加羞愧感,并期望以后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

4.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5.在音乐课上,老师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但孩子们想弹一首流行歌曲,对枯燥、单调的音节练习缺乏热情。当老师领着大家练习几遍之后,有的学生不耐烦了,抗议说:“行了,别再练了!” 这时,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说: 本题主要考察教师是否会运用“普雷马克原理”,用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去强化学生进行音节练习。参考:“大家如果能一遍准确地弹好这一小节,我们就弹一首流行歌曲

四、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新信息。 ( + ) 2.在对学生进行论文式问题评分时,应先看学生的姓名。 ( + ) 3.按“百分制”标准来评价学生成绩是绝对评分。 () 5. “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 ( + ) 6.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 ( - ) 7.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 + ) 8.外来动机与内在动机是动机连续体上的两极,外来动机越高则内在动机越低。 ( + )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 + ) 10.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 +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方法? 答:(1)让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5)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2.如何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道理 答:这句话,揭示了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及强化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1)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2)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3)榜样示范、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在道德行为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答:(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4.常见的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有哪些? 答: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配题、是非题和填空 题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语文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时有困难,想了解其中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教师说:“是这样啊,那我知道该怎样帮助你了。我可以教给你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一直很有帮助。”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丧的低下了头。请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师指定用某方法时,那位男同学能够运用该方法,并促进了他对课文的背诵效果。而当在正常学习中,老师不再明确告诉他哪篇课文该用那种方法时,他就不会利用老师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1)教师没有了解他所教授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该男孩的年龄阶段。若该男孩的年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只能在有明确的指导下使用那些策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想让他独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龄同策略自发使用的年龄相当时。目前要提高其背诵成绩,只有另选符合其年龄或者仍在老师的指导下作用所教策略。(2)教师在进行策略教学时,没有按有关原则去做。比如,没有明确告诉学生每种策略的适用范围,没有让该男孩子独立练习选择恰当的策略,使其没有达到对策略进行迁移使用的水平。导致离开指导就不会选用那些有效的方法。(3)没有对其正确的选要给予及时鼓励,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他对正确使用策略的信心。(4)没有引导其使用某种方法后的记忆效果同只反复读时效果做比较,增强其对策略有效性的认识。

2.一次,某校35名学生与10名教师乘一辆有40个座位的大客车前往某经济开发区,学生全部落坐,5位教师没有座位,站着。在两个小时的路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学生把座位让给老师坐一会儿。其间,两位教师还就一个座位彼此推让两分钟之久,这一过程尽管周围的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但仍没有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把座位让出来。请结合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答案: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道理。但这些道德准则常常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的,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此外,学校道德教育中严重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从而造成学生品德心理结枸的失衡和“知与行”的脱节。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品德结构及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注重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以权威的方式将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并依靠强制或外部监督使学生遵照执行,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他律道德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从他律向自律发展,教师应创设道德认知矛盾情境,通过讨论,解决道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需求,形成自律道德。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想使学生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能给予同情,奉献爱心,首先要从训练学生心中有父母,有亲人开始,然后逐步使学生能够心中有老师、有同学、有他人。 (3)提供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加强道德行为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表现相统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在期末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上,王老师公布了学生成绩,并表扬了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然后,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了一份学生成绩报告单及名次。家长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家长提出:“考试是否只把学生的成绩分出个高低?学生成绩不好责任在谁?我们怎么知道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有的家长问:“考试是否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它的可靠性有多高?一次考试是否能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家长会结束后,王老师陷入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要考试呢?我是想确定班里谁学得最好吗?我是想了解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吗?我想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学习的所有方面,然而我在考试中提出何种类型的问题才能确保这一点呢?我想知道他们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我如何把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请结合你掌握的有关教学评价的原理,关于考试的作用、考试题怎样设计、考试结果怎样解释与报告等方面,给王老师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王老师已经意识到考试应该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而且考试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来评价不同的学习水平,此外,王老师还应考虑并注意以下问题。(1)考试或测验只是教学评价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本身不等于评价。(2)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定,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反馈,而且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3)教学评价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测验,以便进行总结性评价,但仅仅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形成性测验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还要考虑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的不同特点。(4)考试常使用教师自编测验题。教师自编测验的问题类型包括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题题等。(5)在对考试分数进行解释与报告时最好不要采用公开的形式,要力求对分数进行全面、准确、合理的解释,要能够回答学生家长提出的种疑问。

1 C 2 B 3 B 4 C 5 B 6 A 7 C 8 B 9 D 10 A 11 B 12 C 13 D 14 B 15 D 16 C 17 B 18 C 19 A 20 B 1 ABCD 2 ABD 3 ABC 4 ACD 5 ABD 6 ABC 7 BD 8 ABCD 9 ABCD 10 BCD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选择题100例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9.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0.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2.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13.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 14.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15.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16.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17.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18.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19.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20.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22.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23.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4.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25.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6.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7.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28.“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29.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3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3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33.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34.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35.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36.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37.( B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0。A.1985 B.1986 C.1988 D.1993 E.1997 38.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刁:(ABCDE),„„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39.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40. 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4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42.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43.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44.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5.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考*试大%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6.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47.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4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4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0.“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1.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52.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考*试大%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53.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5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55.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5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5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9.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61.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考*试大%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62.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3.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5.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66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67.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68.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69.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考&试大$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70.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71.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2.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S226;三&S226;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4.教材包括(D)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7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76。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77.“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7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7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80.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8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82.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83.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84.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8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86。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考&试大$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7.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88.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90.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详解(一)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B. 4岁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B. 3岁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B.5 2 C.6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_。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A2.B3.D 4..C5.C6.D7.B8.A9.B10.D11.C12.A13.C14.B15.D16.D17.D 18.D19.B20.D

二、填空题.21.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3.语言、个体24.逃避

25. 替代性强化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28.创造性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33.他律道德

三、简答题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39.【要点】(1)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

5、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8、(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

9、"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10、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

11、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

12、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3、在教育过程中起(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

14、 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一、1.A 2.B 3.B 4.D 5.C6.C 7.C 8.A 9.B 10.C11.A 12.C 13.C 14.A 15.A16.D 17.D 18.C 19.C 20.A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范文第6篇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

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填空题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

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1 A 2 C 3 C 4 B 5 B 6 D 7 C 8 C 9 A10 B 11 D 12 A 13 C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 C 2 D 3 A 4 B 5 D 6 D 7 B 8 A 9 D 10 C 11 B 12 D 13 D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 D.《论语》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社会分工C.资本主义制度 D.新的剥削和压迫

4.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

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 D.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明朝中叶 B.清朝初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验法 B.观察法C.问卷法 D.谈话法

1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12.课程具体包括()A.课程计划 B.教材C.教学大纲 D.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3.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10-12岁 B.11~15岁C.13-16岁 D.12-16岁

二、填空题15.

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

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

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6、7岁~

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

11、12岁~

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

14、15岁~

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2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有哪些?(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1.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2)***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不能离开知识的掌握凭空发展智力,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又可成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武器,智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但知识不等于智力,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将知识掌握和发展智力割裂开来的形式教育派理论和实质教育派理论都是错误的。

1 A 2 B 3 B 4 D 5 C 6 B 7 C 8 B 9 D 10 B 11 B 12 D 13 B 2009年某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考编试题选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学习动机。

A、长远 B、短暂 C、内在 D、外在

2.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这是学习的()。 A、迁移 B、强化 C、激发 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A、认识功能障碍 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行为。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6.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A、去个性化 B、从众 C、服从 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 、道德感 B、承诺感 C、模糊性 D、匿名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17.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时,班集体的形成处于()。 A、松散阶段 B、形成阶段 C、成熟阶段 D、凝聚阶段

18.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 ()。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D、道德信念的形成

19.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20.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A、教育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平等尊重原则 D、保密性原则 2.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A、教师的心理素质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 学校风气

3.下列属于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矛盾有()。 A、学校恐怖症 B、离家出走 C、自杀 D、依赖性强

4.学习策略主要包括()。 A、认知策略 B、自我调解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常模参照评价通常用于()。 A、选拨 B、升学考试 C、学校评价 D、编班 6.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制定计划 B、监控策略 C、自我调节 D、群集策略

7.产生无力感有主要原因是()。 A、特殊环境 B、失败后的不良心态 C、自暴自弃 D、消极归因

8.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原则()。

A、问题要小而具体 B、问题要新颖有趣 C、要有适当的难度 D、要有启发性

9.影响学生从众行为群体方面的主要因素有()。

A、群体的权威性 B、群体的规模 B、群体的凝聚力 D、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10.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组成的。

A、安全的需要 B、认知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附属的需要

三、知识运用题(每题2分,计10分) 。

1.一位家长可能觉得弹钢琴要比练毛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弹一小时钢琴。”家长心想这回孩子该好好练字了,可孩子根本不买帐,因为他宁愿多写毛笔字,也不愿弹钢琴。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你会这样告诉孩子: 本题强调的是,强化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儿童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作为强化物。参考:如果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玩一个小时的电脑或看一个小时电视(可以用儿童喜欢的活动)。 。

2.一名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一名男生不爱学英语,成绩最差。但这名男生对航模很感兴趣,上课时也不时地摆弄各种飞机模型及一本英文版航模书。 答题建议:如果你是这位英语教师,你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本题主要考查教师利用学生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制作航模,与学生一起翻译英文版的航模书,引导学生悟出学好英语的价值,把喜欢航模的兴趣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3.考试结束后,小辉说:“我的作文没写好,只得了及格,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我最近学习不够努力,考作文前我就知道这次要出麻烦了。”请结合归因理论,对小辉的归因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小辉将作文没写好归因于努力不够,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作文就会写得更好。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增加羞愧感,并期望以后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

4.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5.在音乐课上,老师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但孩子们想弹一首流行歌曲,对枯燥、单调的音节练习缺乏热情。当老师领着大家练习几遍之后,有的学生不耐烦了,抗议说:“行了,别再练了!” 这时,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说: 本题主要考察教师是否会运用“普雷马克原理”,用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去强化学生进行音节练习。参考:“大家如果能一遍准确地弹好这一小节,我们就弹一首流行歌曲

四、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新信息。 ( + ) 2.在对学生进行论文式问题评分时,应先看学生的姓名。 ( + ) 3.按“百分制”标准来评价学生成绩是绝对评分。 () 5. “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 ( + ) 6.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 ( - ) 7.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 + ) 8.外来动机与内在动机是动机连续体上的两极,外来动机越高则内在动机越低。 ( + )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 + ) 10.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 +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方法? 答:(1)让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5)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2.如何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道理 答:这句话,揭示了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及强化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1)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2)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3)榜样示范、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在道德行为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答:(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4.常见的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有哪些? 答: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配题、是非题和填空 题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语文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时有困难,想了解其中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教师说:“是这样啊,那我知道该怎样帮助你了。我可以教给你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一直很有帮助。”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丧的低下了头。请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师指定用某方法时,那位男同学能够运用该方法,并促进了他对课文的背诵效果。而当在正常学习中,老师不再明确告诉他哪篇课文该用那种方法时,他就不会利用老师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1)教师没有了解他所教授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该男孩的年龄阶段。若该男孩的年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只能在有明确的指导下使用那些策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想让他独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龄同策略自发使用的年龄相当时。目前要提高其背诵成绩,只有另选符合其年龄或者仍在老师的指导下作用所教策略。(2)教师在进行策略教学时,没有按有关原则去做。比如,没有明确告诉学生每种策略的适用范围,没有让该男孩子独立练习选择恰当的策略,使其没有达到对策略进行迁移使用的水平。导致离开指导就不会选用那些有效的方法。(3)没有对其正确的选要给予及时鼓励,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他对正确使用策略的信心。(4)没有引导其使用某种方法后的记忆效果同只反复读时效果做比较,增强其对策略有效性的认识。

2.一次,某校35名学生与10名教师乘一辆有40个座位的大客车前往某经济开发区,学生全部落坐,5位教师没有座位,站着。在两个小时的路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学生把座位让给老师坐一会儿。其间,两位教师还就一个座位彼此推让两分钟之久,这一过程尽管周围的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但仍没有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把座位让出来。请结合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答案: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道理。但这些道德准则常常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的,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此外,学校道德教育中严重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从而造成学生品德心理结枸的失衡和“知与行”的脱节。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品德结构及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注重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以权威的方式将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并依靠强制或外部监督使学生遵照执行,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他律道德阶段。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从他律向自律发展,教师应创设道德认知矛盾情境,通过讨论,解决道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需求,形成自律道德。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想使学生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能给予同情,奉献爱心,首先要从训练学生心中有父母,有亲人开始,然后逐步使学生能够心中有老师、有同学、有他人。 (3)提供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加强道德行为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表现相统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在期末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上,王老师公布了学生成绩,并表扬了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然后,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了一份学生成绩报告单及名次。家长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家长提出:“考试是否只把学生的成绩分出个高低?学生成绩不好责任在谁?我们怎么知道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有的家长问:“考试是否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它的可靠性有多高?一次考试是否能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家长会结束后,王老师陷入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要考试呢?我是想确定班里谁学得最好吗?我是想了解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吗?我想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学习的所有方面,然而我在考试中提出何种类型的问题才能确保这一点呢?我想知道他们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我如何把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请结合你掌握的有关教学评价的原理,关于考试的作用、考试题怎样设计、考试结果怎样解释与报告等方面,给王老师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王老师已经意识到考试应该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而且考试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来评价不同的学习水平,此外,王老师还应考虑并注意以下问题。(1)考试或测验只是教学评价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本身不等于评价。(2)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定,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反馈,而且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3)教学评价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测验,以便进行总结性评价,但仅仅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形成性测验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还要考虑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的不同特点。(4)考试常使用教师自编测验题。教师自编测验的问题类型包括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匹题题等。(5)在对考试分数进行解释与报告时最好不要采用公开的形式,要力求对分数进行全面、准确、合理的解释,要能够回答学生家长提出的种疑问。

1 C 2 B 3 B 4 C 5 B 6 A 7 C 8 B 9 D 10 A 11 B 12 C 13 D 14 B 15 D 16 C 17 B 18 C 19 A 20 B 1 ABCD 2 ABD 3 ABC 4 ACD 5 ABD 6 ABC 7 BD 8 ABCD 9 ABCD 10 BCD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选择题100例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9.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0.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2.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13.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 14.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15.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16.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17.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18.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19.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20.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22.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23.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4.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25.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6.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7.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28.“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29.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3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3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33.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34.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35.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36.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37.( B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0。A.1985 B.1986 C.1988 D.1993 E.1997 38.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刁:(ABCDE),„„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39.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40. 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4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42.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43.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44.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5.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考*试大%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6.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47.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4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4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0.“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1.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52.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考*试大%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53.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5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55.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5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5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9.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61.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考*试大%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62.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3.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5.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66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67.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68.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69.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考&试大$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70.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71.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2.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S226;三&S226;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4.教材包括(D)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7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76。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77.“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7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7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80.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8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82.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83.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84.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8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86。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考&试大$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7.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88.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90.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详解(一)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B. 4岁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B. 3岁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B.5 2 C.6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_。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A2.B3.D 4..C5.C6.D7.B8.A9.B10.D11.C12.A13.C14.B15.D16.D17.D 18.D19.B20.D

二、填空题.21.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3.语言、个体24.逃避

25. 替代性强化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28.创造性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33.他律道德

三、简答题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39.【要点】(1)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排除相互干扰;

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 ⑥画线。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

5、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8、(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

9、"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10、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

11、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

12、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3、在教育过程中起(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

14、 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一、1.A 2.B 3.B 4.D 5.C6.C 7.C 8.A 9.B 10.C11.A 12.C 13.C 14.A 15.A16.D 17.D 18.C 19.C 20.A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上一篇:公司财务综合分析范文下一篇:工作格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