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2023-09-21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1篇

1 尊重的重要性

(1) 彼此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 它包括

情感、观点、思考的交换过程, 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沟通更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不同患者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成长经历和经济状况。因此, 人的性格和对待事物的观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不尽相同。在医疗工作中, 医护人员对待不同的患者及患者家属都应予以尊重, 并一视同仁。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心理学说“被尊重”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 (1) 尊重患者权利。处处为患者的利益着想, 在与其交谈时注意为患者保密其个人隐私, 不该问的不问, 不该听的不听, 不该说的不说。 (2) 尊重患者人格。在交谈时, 注意对患者的称呼要得当。通过自己的观察及工作经验确定其称呼, 确定不了的, 不要冒然称呼。 (3) 尊重事实。尽量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合理需求, 在工作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2 临床调查结果分析

2.1 医护人员因为种种原因影响护患沟通的原因

有32.1%的护士不完全了解或不了解;对护患沟通技巧, 仅有17.9%的护士掌握较全面。在临床工作中, 护患沟通的应用不全面。在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是否应向患者进行解释, 有14.3%的护士认为只需认真细致做好治疗护理即可, 不必解释。

2.2 在如何与新患者沟通的问题上, 有10.

7%的护士不知道如何进行与患者有效地沟通, 这充分反映了部分护士缺乏护患沟通知识, 责任心不强, 从而影响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2.3 没有积极的沟通方式, 在临床护理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对老年爱唠叨的患者, 有不耐烦态度的占10.7%;对患者不合理要求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占32.1%。这些消极态度极大影响了正常有效的护患沟通, 又不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 沟通的几种不同方式

3.1 营造优美的护理环境对患者的重要性

(1) 从病房的位置设计到病房内的设施摆放, 对患者来说都十分重要。一个舒适、清新的就医环境对患者的心情和早日康复尤其重要。 (2) 由于住院患者属于特殊人群, 所以要求病房内物品摆放尽量做到整齐, 方便患者的休息, 更要为治疗和护理工作创造方便条件。病房内的清洁卫生也十分重要, 避免细菌传播。 (3) 医院周围环境及病房的外围环境, 给患者的最初印象极其重要。各科室和指示牌儿要明显宜看, 指示牌儿上的字要清晰。医院通过科学地设计、布局, 使病房内、外完美的结合, 整体划一。 (4) 色彩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患者置身在陌生的环境之中, 当眼前能够呈现出可人的或是自己喜爱的颜色, 它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感觉、心情和情绪。医护人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颜色给患者创造温馨, 例如:在病房的装饰和摆放物品时, 尽量多选用淡绿、淡蓝、淡粉、黄色等作为装饰颜色, 这些颜色都可以使患者放松, 减少紧张和恐惧感, 很快的使患者安静下来, 逐渐达到心情的愉悦。这一点对治疗是大有益处的。

3.2 非语言沟通

(1)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人体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 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人认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 (2)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始终面带微笑, 微笑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在最短的时间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虽然医护人员还未开口, 但亲切的微笑已经给患者带来愉快, 从而增加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亲切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目光倾听患者的叙述和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 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 甚至可以稳定患者情绪。

3.3 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谈, 即语言沟通。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 不能使用影响护患沟通的直、快、粗的语言, 应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 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 应采取不同的沟通内容, 如患者入院时, 应给予热情详细的入院介绍, 包括自我介绍、主治医生、护士长介绍、环境介绍、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医院规章制度等;患者住院期间, 根据不同时期疾病发展的知识, 相关疾病知识以及如何配合治疗、护理的知识, 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及出院后患者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要点、定期复查、随访等。这些护患沟通的内容, 都需要护士运用语言来完成, 从而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掌握患者不同的个性及心理特征是交谈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护理给予病人的已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需求, 而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

3.4 其它形式的沟通

宣传资料的沟通是进一步完善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医疗单位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种卫生宣传资料, 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有了更深的了解。还有患者意见征求本的利用, 既能反馈了护理质量, 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进和监督, 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对患者需求的了解。因此, 沟通技巧的掌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充分利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通过抽样对56名护士就护患沟通理解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 正确地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结论 使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多元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沟通技巧,多元文化,人性化,护患沟通,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2篇

1 护士情绪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护患关系的良好维持对患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护士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素质和行为, 护士的负性情绪会使其观察力下降, 对患者生命体征不正常和并发症的发生视而不见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引发护理纠纷;而且护士的低落、厌烦情绪会使患者想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从而产生消极、烦躁心理, 不愿接受治疗, 导致矛盾产生。因此, 护士的情绪在本质上影响着护患关系的和谐。护士情绪反应的流露会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气氛饱满、积极乐观的情绪会使自己情绪高涨, 使自己保持专业人员的理智, 以一种理智的情感去理解患者[2], 倾注更多爱心, 运用专业知识, 促进患者自强自立, 从而使患者与护士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依赖感, 进而保持良好护患关系, 使患者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 促进疾病康复。

2 导致护士情绪管理不良影响的方面

2.1 心理、生理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的大量流失, 使护理工作强度和压力不断增大在加上社会、医院、家庭和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 导致护士的情绪变化受到很大影响。 (1) 护士每天大量的重复同一项工作, 使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消磨, 造成对工作的热情减退, 不愿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2) 护士在社会、医院中的地位低下得不到重视, 患者疾病治愈康复时医生的功劳最大, 出现纠纷时护士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严重影响了护士的情绪, 再加上女性在生理性周期是会出现疲乏无力、思想不集中、烦躁等, 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疏忽, 与患者沟通或操作时出现失误, 形成不良循环,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2 护士因素

护士工作长期处于高风险、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不仅要对患者的躯体疾病负责, 还要对其心理健康负责, 使自己心理压力增大得不到及时疏解, 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而对患者呼来喝去, 操作时动作粗暴, 导致患者不满, 引发纠纷。

2.3 患者因素

患者病人角色强化, 在疾病状态下容易产生多疑、猜测等心理障碍, 不理解、不尊重护士的劳动, 对护士进行指挥、辱骂, 导致双方不良情绪出现互为转嫁, 产生矛盾。

3 加强护士情绪的控制和培养,

3.1 加强护士自我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加强自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是提高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方面。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情绪, 对平时的情绪表现进行自我及换位评价,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自觉控制和调整情绪, 以便在工作中取长补短, 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病人的影响, 提高素质。丰富自己的生活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以面对患者的消极心理, 保持良好心态。护士工作中缺乏责任心造成护患纠纷一方面是由于自己业务水平低, 应加强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从各方面如心理学、美学、健康教育、营养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修养, 以便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 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3],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避免纠纷。

3.2 重视护患沟通, 学会换位思考

患者作为特殊群体有接纳、尊重、了解诊疗信息的权利。我们护理应处理好护患关系, 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患者心理变化, 学会换位思考。在倾听过程中将自己处于患者的角度上去理解各种信息, 进行分析判断, 当护患发生冲突时应了解患者的心态, 积极听取其内心的苦闷和要求, 消除隔阂, 使护理工作更人性化, 细心化, 对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重视护士心理素质, 完善护患关系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建设是改善护患关系, 减少纠纷的重要前提。由于护士大部分为女性, 女性的情绪本身就具有多愁善感、高忧虑倾向。在护理工作中当角色转换发生冲突时, 可造成心理压力, 导致情绪失控。因此, 应学会自己疏导、宣泄、释放情绪, 加强自己的情绪能力和行为, 提高心理调节承受能力, 为患者创造一个美好、积极的医疗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护患关系, 减少护患纠纷。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活动, 是与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护理人员的情绪对自身、护理全过程、护理服务质量、护患关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恢复情况。护士饱满的情绪可对患者精神提供很大支持, 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避免纠纷。

关键词:护士情绪,护患关系,作用,生理因素,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 宋慎玲.护士情绪变化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 4:57~58.

[2] 李娟.情商培养在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16:109~110.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3篇

1 护士长在协调护患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护士长是医院临床护理活动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 也是护理行为和护理信息的监督者、传递者, 在改善和协调护患纠纷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出现护患纠纷时, 适当合理的对患者进行开导、劝解, 对护士进行教育指导, 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满情绪,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接受治疗, 还能增强护士与患者在沟通方面掌握技巧,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保证护理安全。护士长在临床中不仅要负责护理的各项相关工作, 还要对护理的内容进行评估, 加强护士群体凝聚力[1],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慎独素质和综合素质, 更要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活动特点, 进行综合的个体化心理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 在防范纠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是改善护患关系的主要协调者。

2 引起护患关系冲突的原因

2.1 护士因素

据资料报道, 临床上由于护士因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引发护理纠纷占45%~58%[2], 这一数据表明, 护理人员是引发纠纷的主导者。随着各种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对护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繁琐、杂乱的护理工作导致护士流失, 新进年轻的护士对护理工作性质认识不清, 对患者提出的各种要求难以满足, 回答问题时表情生硬, 态度冷淡, 使患者对病情产生误解或难以承受。另一方面, 护士对常规护理知识缺乏, 对护理技术不能熟练掌握, 在护理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责任心不强,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 特别是危重患者抢救时, 对医生做出的判断不能很好的实施, 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不满, 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2 患者因素

患者由于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疾病等影响对护理的要求也不相同, 患者因疾病的困扰常常感到恐惧、失望, 将疾病的康复全寄托于医生和护士, 当其病情未达到其预想目标时, 对护理质量产生怀疑, 对护士百般刁难;再加上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能一针见血、引起患者疼痛等导致患者对护士大吵大闹甚至骂人动粗, 使护士身心疲惫, 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3 医院及社会因素

医院盲目的追求效益, 对高新技术、新药的盲从, 使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超过了患者的承受能力, 患者对某些项目的收费不理解, 得不到满意的解释, 就将这一不满情绪规划到护理人员身上, 而医院在处理问题时, 忽视了护士的地位, 引发了护患纠纷。

3 护士长在改善和协调护患关系中的对策

3.1 加强人性化管理, 注重护理人员的需求

护士长要处处起到带头作用,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 了解掌握护士的性格特点, 采取各种方法尽量满足护理需要, 使护士保持轻松、愉快团结的心态完成对患者的每一次护理。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明确护士的制度和职责, 保证在护理过程中不出现漏洞和盲点。定期召开护理会议, 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讨论、制止。当出现护患纠纷时应及时了解事情发生经过, 仔细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申诉, 对由于护士技术问题或责任心不强导致的纠纷应勇于承担责任, 当面表示歉意并及时纠正, 竭力制止事态的发展。加强对护士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使全科护士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 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2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沟通

护理质量是评价患者康复和护理好坏的重要指标, 也是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护士长是护患沟通的桥梁, 在护理工作中不仅担负着病房的业务、护理、技术管理, 还担负着患者的心理活动观察[3]。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活动进行了解, 多耐心劝说接触患者, 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 尽可能的对患者提供帮助。因患者无理因素发生纠纷时, 应利用护士长的威信, 耐心与患者沟通, 以理服人, 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3 加强自身素质和道德建设, 树立良好形象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素质是体现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护士长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和威望, 在护士中展现自己无声的命令和力量。在对护士进行管理时要不断加强培训自身素质和道德建设, 为患者、护士树立良好形象,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做到凡事心中有数, 注意自己的仪表、谈吐, 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带动护士的积极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对医疗护理水平的需求的提高,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和纠纷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护士长作为临床最基层的管理者, 不仅是患者利益的保护者, 又是护士的代言人, 在改善和协调护患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有效地协调2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显著减少护患纠纷,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士长,护患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素玉, 贾利平, 李玉.持续护理风险管理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11, 22:70~71.

[2] 刘彦利.浅析护患关系的协调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 2011, 25:199~200.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4篇

1 健康教育的步骤

(1) 确定病人的教育需求:在病人的健康教育中, 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谈, 参阅病人的医疗档案, 除了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内容外, 建议让病人自评心理状况和自护能力以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综合各方面因素, 确定病人的教育需求。 (2) 共同建立教育目标:根据病人的评估资料, 与病人及家属讨论后, 共同制订教育目标, 通常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为帮助糖尿病病人了解糖尿病一般知识, 包括营养学常识, 检查和治疗目的及护理要点等;远期目标为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 如与病人一同制订饮食运动计划, 以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 积极选择教育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 我们因人施教,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认知情感领域的学习内容, 如对糖尿病定义、临床表现、饮食知识、运动疗法、并发症的防治、足部护理知识进行讲解、讨论, 发放宣教手册。精神运动领域的学习内容包括胰岛素注射技术, 血糖、尿糖的测定方法等。 (4) 协同执行教育计划:在确认病人及其家属对学习有充分准备, 并在生理上无障碍, 心肺功能稳定, 心理无焦虑状态下采取适当形式实施计划。采用的教育形式有集体教育, 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 多为3种并用[1]。集体教育属于开放式教育, 采用集中授课、宣教、解答等方法进行;小组教育形式自由, 可为一个病房病人间交流, 小组教育的优点是允许患者讨论、提问, 病人之间可互教互学, 还可亲自实践注射胰岛素、练习测血糖等;单人教育可作为前两者的补充, 一方面对有一定文化程度或有一定糖尿病知识的病人, 结合各种技术指导对病人进行更深的教育, 另一方面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者, 反复耐心地教育使他们得到心理支持, 也能取得明显效果[2]。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个性化、持续化, 引导病人复述、提问, 以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 (5) 进行质量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评价是病人教育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采取2种形式, (1) 病人出院前的问卷调查和自护能力测评, 95%的病人对教育内容基本掌握。 (2) 病人出院后复诊、随访情况, 电话回访, 同时又及时地了解病人对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主动程度。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 糖尿病心理教育:糖尿病的发病, 同其他疾病一样, 有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 而社会和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糖尿病病程长, 常反复入院, 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消极悲观情绪, 即便初次入院, 病人也会出现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激过程, 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 临床实践中发现, 糖尿病病人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 一种是满不在乎, 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表现为不重视饮食, 不严格用药等;另一种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 焦虑、悲观等[3], 在这些心理状态下, 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我们在与病人首次交谈中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 密切医患关系, 取得病人信任, 让不同的病人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 再着手进行健康指导。 (2) 糖尿病饮食教育: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 我们除了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外, 还反复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让病人努力做到定时定量, 强调食品的多样性, 不偏食、忌甜食、多吃粗粮, 控制总的热量。和病人、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 合理地控制饮食。 (3) 糖尿病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使病人异常血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 运动可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首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症, 以此决定运动方式,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运动强度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 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的症状, 应及时停止运动并采取措施。运动时间:I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90min运动, I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不限。运动中注意适量、持续, 更要注意安全,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 糖尿病药物指导:指导病人掌握用药时间、剂量, 药物的作用机理、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这样一方面加强了病人的参与意识, 另一方面避免了病人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出院前教会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 以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3 小结

综上所述, 是笔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通过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可以使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 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 改变不健康行为, 真正实现病人的自护能力。

摘要:糖尿病是慢性终生疾病, 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与否,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良好的健康教育, 对促进病人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疾病,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等都极为重要。本文仅就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简要阐述。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步骤,教育内容,体会

参考文献

[1] 宋凤梅.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J].河北医药, 2001, 23 (5) :375.

[2] 翟秀平.对糖尿病病人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初探[J].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 6 (4) :48~49.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一、舞蹈教育的定义

文化教育活动中最原始的部分就是舞蹈教育。它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知识和素质教育, 能够提升舞蹈欣赏的水平, 增加艺术鉴赏力, 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教育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种, 非专业的教育就是大众的舞蹈教育。在大多数高校中, 舞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使学习者能够充分的把握艺术的内涵, 对舞蹈艺术的各项特征, 比如时间、力、空间等有充分的了解, 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艺术鉴赏水平。不仅如此, 舞蹈教育还能不断激发出学习者内在潜能, 使学习者的艺术感情变得更加丰富,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说, 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舞蹈教育。

二、舞蹈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

舞蹈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舞蹈在原始社会中占据着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作为最先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艺术之一, 渗透于古老生产劳动的方方面面。然而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受到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影响, 人们认为进入大学就应该踏实学习, 与教室和图书馆为伴, 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机会基础舞蹈, 这成为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一种缺陷。[1]

上世纪末, 艺术素质教育得到了国家和各大高校的重视, 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再加上各行各业对综合型人才的渴求, 全国各高校都开始大力发展艺术教育, 为了大规模的发展校园文化, 培养出一批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构建一个有时代特征的校园, 许多高校都将舞蹈教育这门课程设为了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得人们的艺术教育意识随之加强,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蹈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 最近几年, 许多高校都把舞蹈教育列入了选修课程的行列, 以业余训练或是素质培养的方式加入到课程行列来。许多高校以校园艺术团与舞蹈欣赏课等多种形式在一些专业增加了舞蹈选修课,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对舞蹈有更深刻的认识, 并能参与到舞蹈实践中。舞蹈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让学习者在舞蹈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挖掘自身的创造能力,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标榜以“人”为本的舞蹈教育观, 而非是[2以]单纯的表演训练和传授舞蹈技艺为主要目的。

高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的目的并非是让所有学生都成为专业的舞者, 而是将舞蹈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 通过舞蹈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不管是高校素质教育还是舞蹈教育, 都应该秉持着挖掘学习者潜在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 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接班人。当今社会, 人们的审美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提升, 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的彰显出来了。

三、高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的意义

第一, 舞蹈教育具有德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之根本是道德, 一旦根本变坏, 纵使你满腹经纶, 也无甚用。”通过舞蹈教育能够使人们饱经风霜的心灵得到净化和一丝安慰, 使人们朝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境界不断前进, 这也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高校开办舞蹈教育课程的形式很丰富, 最主要的形式是学习者主动的参与、感受和体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舞蹈教育重在参与和寓教于乐的原则, 这种形式给学习者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形式甚至是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 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在大体上是一致的, 舞蹈教育成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基本途径。[3]

第二, 舞蹈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大学生是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 审美修养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管是在自身修养还是言谈举止方面都应该彰显的更加大气得体。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寓于舞蹈教育中, 舞蹈进入高校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 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并且迅速的被世界接受和认可, 因为舞蹈教育拥有一般体育运动所具备的健身作用, 再加上舞蹈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高校舞蹈教学主要以身体运动为主, 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形体美。舞蹈的美分很多种, 有用身体展现出来的形体美, 也有通过情感表现出来的表情美, 还有节奏美、个性美等。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对美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舞蹈作为美中的佼佼者, 经过训练能够让人体外形变得更加匀称和谐, 动作更加优雅, 体态也更加优美。能够使大学生成为他人欣赏的对象, 同时也满足了实现自身美的心愿。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阶段, 在此期间,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易变的阶段, 从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 大学时期的学生身体可塑性强。通过舞蹈教育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 塑造他们的形体, 还可以矫正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4]

另外, 舞蹈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21世纪以来,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 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社会发展给人带来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这些都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出现心理问题并且日渐加剧。这些问题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比如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让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还有一些高校通过舞蹈教育让学生认识与了解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真善美, 这一方面能够让人心情变得愉悦, 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树立正确的三观, 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发扬良好的道德风貌。舞蹈艺术中常常需要集体的配合,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 还有些学生肢体不是很协调, 对舞蹈动作的接受能力较弱, 从而导致脱群,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舞蹈动作熟练, 还要有集体荣誉感, 团结队友, 并加强自身的纪律观念, 配合好集体行动。[5]

四、结语

在时代飞速变迁的今天,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点体会,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点与面的结合和舞蹈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结合。时代在不断地进步, 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同样表演艺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出新, 想要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保持自身的独特魅力, 展现时代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就必须更新自身的观念, 提高自身的水平, 努力在百花齐放的校园中, 彰显出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光彩, 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多的艺术生命活力。

摘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将重心放在一专多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目前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 而其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分支, 也彰显出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作用。笔者从高校舞蹈教育入手, 浅析了舞蹈教育在高校中的开设现状, 诠释了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以及对学生德育智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2] 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3] 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第6篇

1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法律是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力工具, 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法律规范作用的发挥, 除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外, 更重要的是国家法律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法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共同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因此, 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实质上也是维护人民群众个人的合法利益。社会主义法的这种特性如果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识, 是完全可以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的。法律一旦得到社会公众认同, 人们就会自觉地遵守它, 自觉地维护它的尊严。因此, 加强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法的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教育人民尊重社会公共利益, 遵纪守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已经把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 (如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正当利益等) 规定为法律义务。因此, 遵守社会主义法律, 就是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这些基本规范和基本原则, 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义务, 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义务, 是最起码、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所以, 只有自觉遵纪守法, 才谈得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因此,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任务。

2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次要求全体公民、社会团体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因此, 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 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自觉运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

道德的基本功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这种调节主要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 人们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 而恰恰是个人对社会约束和社会控制的认同。社会主义法由于体现和维护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并且使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获得有力保障, 它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可以为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认同。所以, 通过法制教育, 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要求和规范深入人心, 进而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外在德性要求、外在规范和约束转化为内在德性要求、内在的规范和约束, 将道德义务转化为道德良心, 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 道德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的基点上。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特点在于它有深刻的道义基础,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类进步思想家多少代人谋求实现的平等、公平、正义、法治、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等原则真正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标准的法律意识。它包含着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它培养人们的自觉守法精神, 培养人们的自律能力, 培养人们的正义感和自尊。它使人们意识到违法就是耻辱。因此, 它也是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法律意识。也因此, 没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高度的道德意识, 法律意识低下就意味着道德意识低下、思想政治素质低下。所以, 加强法制教育, 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3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内容,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作, 只有做好基础工作, 其它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 才能够发挥作用, 这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主义法通过惩治违法、打击犯罪来保护和教育人民, 同时, 社会主义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这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不仅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方面起着保障的作用, 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方面同样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大致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社会主义法在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中都有重大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 国家通过立法和执法, 保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文化事

(下转1 3 2页) (上接1 3 0页)

业、卫生事业等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人民提供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和体育文化活动, 为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文化基础。

在思想建设方面, 它通过自己的调整职能和教育职能, 直接实现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的巨大教育作用, 表现在它体现了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是非善恶观。惩恶扬善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作用之一, 所以, 人们从法律的肯定与否上, 便可得出判断是非善恶的一个正确标准, 并以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来教育人民、团结人民, 武装人民的头脑,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等等, 教育人民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些既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法的思想教育作用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它必然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科学理论, 并以这种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 它在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方面必然能够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它为培养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信念,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 我认为, 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这一基点上, 逐步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 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 进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意识,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净化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灵魂, 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法律和纪律教育、约束和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 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不能仅仅限于法制教育, 而应该进行诸如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但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了。

摘要: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内容,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作, 只有做好基础工作, 其它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 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教育人民遵纪守法这一基点上。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范文下一篇: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