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商范文

2023-09-20

移动电商范文第1篇

专题主持:江宝

特邀专家:黄渊普 李悦 刘悦坦 张书乐

当基于微信的支付方式出现时,一向无比自信的马云瞬间就崩溃了。腾讯想用微信开创一个全新的线上时代,但却遭遇以马云为首的阿里系的强力阻击。

继腾讯推出微信支付功能之后,新浪联手支付宝推出了微博支付,两大社交平台为争夺移动电商市场开始正式驳火。无论是马云冠冕堂皇义正词严地陈述“互联网不能独大,市场有竞争才有发展”,还是马化腾不无惶恐但胜券在握地说“没有微信,可能就会有一场腾讯的危机”,其调侃的词藻都掩饰不住商业的血腥及对移动电商的野心。

传统企业貌似也在逐步转向。海底捞、大众点评网、七天连锁酒店、7-Eleven等也正在积极而热烈地投入微信的阵营,腾讯私底下的动作似乎并不少。与此同时,阿里系也并没有闲着,入股UCWeb、推出来往等。强悍的商业逻辑赤裸裸地见证了天道的本相,无情的抉择和取舍,形同李宗盛写的那句歌词——“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4G时代,移动电商鏖战继续……

2014年,随着4G的普及,移动端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移动电商也将真正超越原先的定义,向移动商务的范畴演进。移动商务不是传统电子商务的补充,而是一种升级和蜕变。

4G时代:移动电商能否走得更快?

文|黄渊普

1997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有人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在售货机上成功购买了两瓶可口可乐,世界移动电子商务由理论走向实践;1999年,美国电商网站亚马逊发布其移动购物产品Amazon Anywhere。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移动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中国最早布局移动电子商务的两个主流电商网站当当网和淘宝网,直到2006年和2008年才发布手机购物网站。2009年,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标志着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春天。艾瑞数据显示,4年后的2013年,移动购物交易规模达到1676.4亿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165.4%。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布了4G牌照,这使中国在3G尚未成熟时就跨越进入4G时代,中国移动电商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移动电商大时代将正式起航。

从移动电商到移动商务

尽管2009年时中国就已经进入3G时代,但受制于3G网络的不成熟不稳定及智能手机普及进展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移动电商都是作为PC电商的补充,仅被认为是网络购物的一种渠道。主流的电商企业虽然口头上喊出要重视移动电商的口号,但它们建立专门的移动事业部大多是在2012年以后。建立移动事业部的典型做法是客户端开发找外包,自己搭建一个小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移动部门在整个公司属于二级部门,隶属于市场部或技术部。

2013年开始,PC互联网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电商之间零和竞争加剧,同时移动端网络环境和技术成熟,网民移动购物习惯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电商开始真正角逐移动端。腾讯借微信的强势在移动电商领域对PC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发起冲击、阿里在“双11”期间猛推移动端购物、京东借《我是歌手》节目大力推广移动端……相应地,2013年移动电商部门在各大电商地位明显提升,团队规模急剧增大,移动端占比迅速提高。

到2014年,随着4G的普及,移动端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移动电商也将真正超越原先的定义,向移动商务的范畴演进。移动商务不是传统电子商务的补充,而是一种升级和蜕变;传统电子商务以交易额或销售额衡量市场规模,移动商务是销售+客户关系关系管理为一体的概念,很难量化,但受移动端影响的市场规模远大于传统电商。

从“平板+WiFi”到“手机+4G”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所谓的移动电商很大一部分是“平板+WiFi”的概念。不同之处在于,美国WiFi环境非常好,用户有很多机会在WiFi的条件下进行电商活动,平板电脑的使用频率特别高。而在中国,由于3G网络性能较差,移动端难以进行稍微复杂的电商活动,在不多的WiFi场合下,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体验更好的平板。

手机由于信号较差而导致移动电商活动不畅的情况,将伴随4G的普及而得到大大改善。在目前,4G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从用户反馈的结果看,网络的速度和性能都较原来的3G/2.5G要好不少。在4G推广的早期,价格将是阻碍其快速普及的一大障碍,但从以往的经验看,价格的门槛会越来越低。3G的普及率超过15%花了近4年时间,4G的普及将毫无疑问会提速;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性能变好,“手机+4G”主导移动电商/商务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从特殊市场到主流正常

4G以前的移动电商市场在两方面有特殊性:一是在品类方面,虚拟产品(手机充值、游戏点卡和彩票等)长期是移动电商市场规模的重要主体,真正移动端的实物销售规模不算大,即便移动端有实物销售,大多也是标准化程度高、客单价较低品类(如书籍、化妆品等)。第二个特殊性是移动电商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农村好于城市的情况,农村地区由于电脑普及率不高,手机成为最重要的上网设备,早在智能机时代独立移动电商(如买卖宝)就在农村地区开拓市场,售卖的品类很大部分是山寨电子产品。

差不多和4G普及同步,主流电商企业开始大力布局渠道下沉。一线城市的网购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的网购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在三四线和农村市场,推广移动电商是更为可取的路径。在售卖的产品品类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地区,虚拟产品占移动电商的比重会降低,产品由高标准化低客单价的品类向半标准化重品类的方向扩展;农村地区原先以山寨产品为主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

从纯线上到线上线下一体

如前文提到的,移动电商将演变成移动商务,其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从纯线上发展为线上线下一体。实物网购直到目前还处在PC端为主,移动端为辅的阶段,但在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移动端已经开始超过PC端成为主体。生活服务电商(以团购为代表)属于典型的线上购物+线下体验的O2O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纯线上模式。

4G开始普及后,在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移动端的占比将很快超过PC端,线上线下一体化会更加明显。而在实物电商领域,传统电商在重品类(贵重或重量大)和非标品类有自己的局限,包括百度、天猫、京东、腾讯在内的纯互联网企业都宣布了自己的O2O战略,而以线下为主的苏宁、银泰、天虹、王府井等企业也都打出O2O旗号。目前火热的O2O概念,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移动O2O,而4G将无疑成为移动O2O爆发的催化剂。

喧嚣之中,移动电商的竞争已经明确,最大变数将来自移动端,谁未来在移动端取得市场份额的优势,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移动电商的定义者。阿里和腾讯能走多远,并不取决于其自身。

电商会移动,金钱永不眠

文|李悦 刘悦坦

如果你爱他,请不要给他装微信,因为摇一摇让你的老公每天都身处万花丛中;如果你恨她,请不要给她装微博,因为老婆一生气手一松,微博上就轻松支付你3个月工资仅供消气。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这个现实客观存在,以女性群体为主力军的微支付社团目测正在一大波袭来,随手可得的促销信息,轻松点击的成交方式,也就是现在的微支付没有特殊的音乐提醒,如果有,那将是所有男人起床奋斗的号角。

移动电商的终极颠覆

当淘品牌不停地制造商业史上的奇迹时,没有人再坚持认为移动电商只是年轻人的小把戏。蜂拥而上的APP与二维码建设风暴重现了当年企业建站时的盛景,是的,如今你名片上没个二维码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数以亿计的公众号、官方微博扑面而来。那个微博不再是公知漫天飞八卦遍地走的微博,那个微信也不再是美女秀发美食诱人的微信,电商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正常的标准指数,谁都知道移动电商杀伤力将远远超越传统电商,移动电商也成为多数传统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块石头,深度影响着电商领域的发展格局。以用户消费需求管理为基础的数据模式,正在颠覆着低价为王的传统电商模式,移动支付不仅能够满足你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还能挖掘你的潜在需求,并修正你的购买意愿与品牌印记。

最尴尬的不仅仅是天猫/拉卡拉为代表的外接移动设备支付,NFC芯片的支付设备及以支付宝为代表的APP支付方式也正在逐渐丧失其优越性,而这却远非微信微博的最终目标。以腾讯为代表的理财产品与支付方式的结合,正在加剧着电商的洗牌,提供电商发展的全新思路。有的人喜欢挣手续费,有的人喜欢销售佣金,有的人喜欢普及设备,但单一的销售分账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电商的发展速度,以支付方式为原点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电商生态与生存体系。因为在电子商务领域,掌握消费者活动平台,掌握消费者的成交习惯,掌握他们的部分财富都不意味着掌握话语权,能够保持持久黏度的电商佼佼者是真正能够提供有效产品与服务的运营商,在一部手机就能虚度余生的时代,无人忠诚。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强调以消费者需求管理为根本的大数据时代,中国却发生着不一样的一幕。线下资源的单薄与单调让风生水起的平台革命成为独角戏,买断经营、平台自营与店铺自营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但多数的产品供应商并没有直观感受到电商的魅力,而消费者更是进入了促销疲软期。在电商平台正在经历低迷发展期时,移动电商的模式演变更应该考虑资源价值的拓展,资源链条的重固与更为灵活的供应商管理模式,而不是以复制传统电商的形式进行着资源拓展,将网页类电子商务内容照搬,急于挖掘成熟平台的客户资源,却忘记了商业运行的根本所在,即能够提供全新的商务服务。微信仅仅建立于内部闭合式的采购运营合作模式,在理论上是抵抗不了微博与阿里的合作的。

无论是从运营团队、管理水平还是运营经营而言,阿里无疑是传统电子商务的老大,而微博则是2 .0 时代的社交媒体扛旗者,一个是产品资源成熟,一个是客户资源丰富,郎才女貌般地绝配却没有形成合力。毫无新意、毫无诚意、毫无创意成为两家合作的关键词。世界上多半的强强联合往往都会以狂想开始,以平庸结束,每一宗收购、每一次技术共融、每一个部门联合,你都会发现这种合作如巴别塔一般难以维系,除了不厌其烦的内耗与大公司病,合作的任何一方都不满意。在传统支付方式领域,阿里与微博的狮虎兽,至今没有让我们有一点惊喜,仅仅满足于购物体验的优化、成交体验的优化、成交方式的优化,这一点点优化远远跟不上电商变革的节奏。阿里的来往则如幽灵一般站在微博支付的身后,注视着发生的故事,似乎准备随时跟上,接棒这个失败的合作。

移动电商最好的机会来源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与移动终端战争的胶着化,现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安全性与信任度问题。在享受开放自由红利的同时,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电商平台在普及上仍然面对着教育成本。电商平台一贯的争议性让消费者最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交易风险,在无法保证信任度的前提下,移动电商的格局更局限于超级城市,并不能在一、二线城市有效普及,实现真正的设备革命速度就会降低。在解决好安全交易基础上,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说服更多的网银客户开通微支付,如何让用户在开通支付平台后保持黏度与如何让更多非网络用户加入到支付平台中来,在腾讯成功获得网络金融运营资质认可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淘宝系为代表的传统电商,更不是传统销售,而是加入到以金融运作为主要手段、灵活采用融资方式的全采购合作。未来,与腾讯合作的线下供应商,看中的绝不仅仅是回款周期与产品的推广销售,更多的供应商将真正考虑转型,去品牌化、去商业化、去地域化,成为腾讯系的一员。

移动电商不是三国演义

不管我们有多么憎恨即时消费主义,移动电商正在改变着街道上霓虹灯的亮度,那些代表着商业兴衰的风向标,开始成为附庸。越来越多的厂商被迫加入电商大军中,更多的厂家依然固执地认为这只是一个渠道的变形,而不是什么趋势,眼见为实的营销理念如树根一般扎在老派决策者手中,让曾经的时代英雄亲历了这次商业的变革。移动电商不存在三国演义,未来的竞争不再简单的是市场的竞争,而是消费习惯的竞争与消费需求的管理,移动电商更应该着眼于8亿移动设备,当多数人考虑进城卖货时,城里人考虑的则是下乡囤地。

移动电商并不是空中楼阁,也需要接地气。没有线下的支持,再好看的饼也不能充饥。新年伊始,微信和嘀嘀打车PK支付宝和快的打车的战役,再次验证了没有线下的支持,神马都是浮云。

移动电商:无“线下”,不“线上”

文|张书乐

近日,微信支付与全球最大的中文旅游平台移动客户端去哪儿网达成合作。之后双方宣布,接入不到两周,去哪儿网微信支付的交易量即超过1000万。据说,这是微信支付继与海底捞、嘀嘀打车、大众点评网、七天连锁酒店、7-Eleven等在O2O领域合作的又一次成功案例。移动电商,真的就如此简单?微信轻易一出手,即治大国如烹小鲜吗?

移动电商远没有那么简单,接地气有难度,走群众路线也绝非走到群众中去看看而已。

接地气就会有人气?

作为一个新鲜功能,自然初始阶段会有大量的粉丝。看看O2O的前身团购就知道了。微信杀入电商,不过是将传统互联网的团购变成了移动的,这些,最近微博也在做,马云携手微博支付,也在打造阿里的移动电商新模式。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接地气的开始,真正的难题在于,接完地气的新鲜感过后,如何真正通过走群众路线保持人气。

最大的魔咒是如何能不重蹈当年团购的覆辙,毕竟从本质上来说,以O2O为诉求点的移动电商,致力于突破的依然是传统电商的盲区——线下,而与团购的唯一区别,其实也就只是移动或不移动而已。

也因此,一出手,微信支付自然要比微博支付更加容易接到地气,毕竟微信是一个天生的移动社交载体,而微博和它的小伙伴支付宝,尽管各自拥有5亿和1亿用户,用户数量上即使扣除掉重复用户,依然足以和微信抗衡,但在移动端入口处,太过浓郁的传统互联网血统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和微信产生了距离。

但这并不代表微信就能真正接到地气。和微博相似,作为社交应用的它们,本身尽管可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但社交的根本属性,一直是和电子商务相背离的,对于用户来说,微信还是一款基于熟人社交的工具,更多使用的功能还是聊天和分享照片,突然间,交友会所里开始叫卖起商品来了,一时间必然吸引眼球,甚至牵动消费,但新鲜感一过,就可能该干嘛还是去干嘛。

君不见,2013年在微信朋友圈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吗?几乎被神话的朋友圈营销同样可以视作是传统电商走社交路线的一种另类接地气表现,而其后的结果如何?大多数朋友圈里泛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而人们从一开始的新鲜,到之后的无视,让这种营销模式很快变成了昨日黄花。

微信版的移动电商,与朋友圈营销最大的区别只是在于不走社交的路线,而是赤裸裸的用移动支付省钱的诱惑模式来打开市场,这让其可以绕开社交模式的“朋友短缺”瓶颈,无缝接入每一个微信用户的手机中。但同时,这个和微信的核心功能并没有交集的移动支付,就只能存在于微信的底层页面之中,而非微信上最被人们关心的一、二级页面,其依然距离入口太远,时下完全靠新鲜感来提高页面转化率而已。

如果不能找到和社交的结合点,哪怕只是如微信游戏那样主打朋友之间的排名那样简单,它将自始至终只能是社交网络的一个无关紧要的花瓶和点缀。当然,其他走社交路线的移动支付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同样的问题。当然,这不是不可逆的,比如将移动支付直接置于客户端的一级页面上,缩短购物链,提升转换率,比如将移动电商的购物体验或消费比分进行类似微信游戏那样的排名,以刺激消费者的攀比欲望……但这些都会直接伤害到移动社交本体,毕竟这不是娱乐,而是消费。

接地气,会有人气,只是能维持多久的问题。

走群众路线的关键是让利

毫无疑问,移动电商会因为微信、微博的加入战团,而在2014年异常火爆,有点想法的线下店铺都会将自己移动化、电商化。

这将造就另一个相悖的结局:一方面,移动电商的外形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另一方面,移动电商的效果将会是万马齐喑。

这一幕,我们同样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之时,团购网站“千团大战”的日子看到过,集体无意识地盲目杀入,都会造成这样百花齐放的结果,只是往往这种结果并不会带来多少实际的效益,至多是因为消费者的新鲜感,而让先入场的几家尝上点短暂的甜头。

而万马齐喑几乎已经在移动电商的预热期就开始了。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加盟移动电商的线下店铺们,仅仅是想为自己带来一个新的引流渠道,或者是广告渠道,至于消费者是不是移动付费,并不重要,给现金也挺好。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如万达,近期其打造的万达电商,无论从网站还是移动端,本身就只是一个网络展示平台,而其他诸如友阿、步步高等皆是抱着如此心理。这样的加盟模式,其实都将让移动电商的前景变得黯淡无光。

拥有线上巨大用户量的微信、微博们,以及其他任何可以植入移动电商的应用们,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如何让线上的流量引向线下,而在于如何让引入线下的流量变现为消费。这就相当于走群众路线,到底是到群众中走一圈,还是坐下来、住下来,了解群众疾苦,和群众打成一片。

让利是一个必然的利益导向,要让消费者觉得移动电商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最简单的路径是一旦移动电商了、移动支付了,要么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要么享受到超值的服务。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在推广期做到让利并不难,现在已经有些移动电商开始尝试了,如用户每笔购物补贴10元,但这毕竟不是长期行为。当初的团购也败在这一点上,消费者通过团购获得的消费体验,尤其是廉价体验,并不比在街头拿到优惠券好多少,所不同的只是优惠券集中发放,不用在马路上去碰运气了。

这就需要另一个能长久保持的路径来维系。打的APP的一度红火似乎提供了一个参考,即发挥移动电商的移动特性,将生活服务这个O2O或者说团购的题中应有之义发挥到极致,已经初步在实践的微信打车,其实就是一个长久路径的探索,即笔者过去提过多次的“别处买不到的商品”。

所谓别处买不到的商品,绝非独一无二的商品,而是通过一定介质而形成的更短更快更廉价的服务购买。过去通过电子商务而形成的长尾效应是一种体现,而在电子书中植入朗读、百科、中英文对照乃至少量视频的功能以区别于传统出版物进行销售,亦是一种体现。移动电商,则需要结合其移动互联网特征,利用LBS属性,形成移动支付、社交团购、特定区域内聚合比价、口碑点评、借定位功能召集小伙伴砍价等功能聚合,同时主打生活服务,以特定区域内独有的服务体验来聚合消费者,而非传统购物那般的网上网下无差别购买,以和电子商务形成差异化竞争,这样的“利”才可将移动电商真正变成走群众路线的惠民、便民体验。

但这条路,尽管可破难题,真正践行起来,依然难上加难。

移动电商范文第2篇

一、微信平台电商营销的特点

(一)用户社群化

用户社群化指的是当前电商在微信平台中的营销以特定的用户群为服务对象,通过绑定特定的用户达到有效进行用户分类和实现针对性销售目标。微商的形态一般通过建立微信群方式进行,强调运用有效的信息推送达到促使成员长期留存微信群目标,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流通的有效性。

(二)渠道立体化

渠道立体化是重要的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消费的方式是未来营销的重要手段,当前微信平台的营销强调通过微信朋友圈、信息群和公众号进行营销,营销方式不固定,强调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广泛的信息推送。

(三)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也是当前微信平台营销的重要方式,当前营销的重点不是电子商务平台自己进行营销,而是提高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通过有效技术维护达到有效宣传的目标,进而通过口碑营销的方式达到可吸引消费者目标。

二、微信电商营销的基本原则

(一)深度服务为主

微信电商平台的营销以深度服务为主,强高对潜在用户进行有效的拓展。电商平台在微信渠道进行营销的关键在于对准客户层和潜在客户的需要进行营销。在微信平台营销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过往信息进行消费群体的分级,强调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明确消费者的关注侧重点,在微平台实现与消费者有效联系,进一步通过贴心服务达到维系企业信任感的目标,做到对潜在低端消费群体进行培养,达到有效发掘高端客户的目标。消费者应当深度挖掘市场客户信息,对客户的需要进行精准的分析,并且从中找出变量因素,根据消费者的品位和需求进行有效引导。

(二)优化品牌认知

移动社交下的微信电商营销应当提高受众对品牌认知度,注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宣传,通过流量引导、媒体宣传和品牌推广的方式进行营销。在营销的过程中强调对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通过已有客户达到辐射更多潜在客户的目标。注重让潜在客户在小程序、公众号等自主购买商品,然后以代金券或者转发朋友圈的方式再次提高商品的社会认知度,从而达到建立品牌形象和提高信息辨识度的目标。

三、微信平台营销的主要模式

(一)营销的主要渠道

移动社交理念下的微信营销基于现有的微信功能开辟一系列有效的营销渠道。当前较为流行的微信平台营销渠道有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小程序等。首先,朋友圈是微信平台最重要的公共信息发送平台,便于商家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在熟人中广泛的发布各种信息,也可能因为信息过载导致用户疲劳。当前转发朋友圈的效果相对较差,借助微信软件运营商发布的广告信息的成本相对较高,慢慢已经不适合作为主要的营销方式。其次,微信群可以进行特定信息的集中发布,有助于用户自动的分享内容,可以提高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有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可以与客户建立较为深入的联系,不仅能够迅速的吸引客户,还可以保证与客户黏度,满足用户的深层次心理需要。第三,微信公众号是重要的官方信息载体,可以提高用户的信息忠诚度,有助于保证在展示信息的同时达到吸引大量粉丝的作用,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创意式的运营,从而满足特定用户的需要。小程序是当前更为新兴的微信营销渠道,通过小程序可以在一些游戏,活动或者其他趣味性的营销中达到有效吸引消费者参与的目标。

(二)营销的创新模式

当前移动社交环境下的微信营销强调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注重以分散化的方式实现多渠道的信息推广,从而在各种平台或媒介中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标。首先,可以选用第三方服务商的平台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可以运用分销商的平台进行信息推送,从而达到分散传播和吸引流量效果。商家可以从第三方平台获取数据交易信息,对活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其次,还可以采用内容营销的方式,具体可以运用音频、视频、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吸引消费者,达到营销模式娱乐化、趣味化和直观化的效果。第三,营销过程中采用自媒体营销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通过自媒体传播的方式可以实现经销商与用户的广泛深入接触,有助于吸引大量的用户且建立虚拟的社区,再经过价值衡量的方式实现用户分类,从而达到实现与用户进行持续性的互动目标。

(三)营销的发展趋势

微信平台是重要的自媒体代表,微平台环境下的营销有助于实现各种商品信息的充分互动,可以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要,从而达到针对化营销的效果。首先,商家团体化是自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朋友圈可以实现内容营销,从而实现人人开微店,人人做代言的营销。其次,客户逐步的向集群化发展,微信营销从本质上属于信息经济,客户群体的爱好或者价值观相同,因此使得用户与商家可以随时的互动信息,这样更有助于实现商品信息的扩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第三,微渠道的信息日渐多元化,因此可以建立移动互联网的营销系统,从而在多种渠道实现相互影响,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营销的效率。微平台的营销进一步实现了客户的迅速积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真正的把握了营销的尺度,从而达到提升用户满意度目标。

结束语:

移动社交下的微信营销的关键在于建立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围绕着消费者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商品信息供给,通过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达到提高营销质量和营销有效性目标。

摘要:随着移动智能媒体设备的广泛普及,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商家注重基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庞大用户群体开展营销工作, 本文对移动社交下的微信平台营销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和完善。

关键词:移动社交,微信电商,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夏.基于微信的新型营销模式与策略[J].管理观察, 2013, (22) :100-100, 101.

[2] 江海燕, 王明宇.电子商务与自媒体的融合——自电商营销模式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 2014, (09) :8-9.

移动电商范文第3篇

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是分享, 一开始人们出于攀比、炫耀等是在朋友圈里晒一些商品和服务, 其余人可能就会对其好奇, 选择购买, 由此社交电商就兴起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秘书长于立娟发布了《2017中国社交电商和微商行业发展报告》, 由此正式地把社交电商推到大众的视野里。

2 移动社交电商的简述

移动社交电商即移动终端+社交+电商的融合, 是指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比如Facebook、Google Plus、Twitter、国内的微信、微博等, 人们将关注、分享、沟通、讨论、互动等社交元素来进行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

3 移动社交电商的现状

首先, 智能手机以及4G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可以及时地关注时事新闻、也可以跟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其次, 移动支付的发展, 让消费者出门都不带钱包,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消费, 这样的便捷性导致用户更倾向于移动支付。接着, 社交平台成本低廉, 用户群大, 用户因为其他用户的产品评论以及推荐购买与否, 且因为其他用户可能是朋友, 更带着一定的情感属性, 所以用户会自然而来的为该品牌贴上一定的标签, 所以移动社交电商也是低成本网络营销平台。

2015年以来, 我们电子商务发展进入移动社交电商阶段。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 我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201.5亿元, 2016年11月我国移动社交App的月度独立设备数达到5.6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7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上述的数据反映了移动端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渠道, 用户也已经养成利用移动终端购物, 因此移动社交电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 江苏省农产品在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现状

移动社交电商的核心是“社交”。传统的电子商务侧重于评论板块, 利用真实的评论拉动其余用户购买, 但是消费者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 且难以利用感情扩散和传播。而在移动社交电商方面, 企业、品牌以及个人在社交平台分享商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在各种碎片化的社交场景中, 分享过程中, 其余的用户可以直接评论、点赞、转发等实现互动, 一些口碑好, 价值高的好内容就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 这样更有利引发交易。

江苏省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切实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 组织引导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主题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 拓展完善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2015年, 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托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 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培育更多的电商示范村”。最近两年江苏省农产品在互联网上营销发展在全国是领先的。江苏省龙头企业和知名行业服务组织, 建立自己专门的网络营销平台, 有的农业合作社会在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网页, 或者在微博、微信平台开展客户关系营销, 这个就是移动社交电商。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喜欢使用手机, 喜欢分享、互动等展示自己, 随着微商快速发展, 学会运用移动终端进行分享产品信息, 且进行销售, 但都是自己单独行动。

5 江苏省农产品在移动社交电商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5.1 价格竞争风险加大

移动社交电商的产品主要聚集在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 以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居多, 一般是美妆、日用品、食品、母婴产品等。而农产品品种各异, 且没有标准, 实际情况的同质产品很多, 然而其中热销且高利润的产品, 就会引来更多的同类产品。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逐渐熟悉, 易复制缺乏独特性的产品, 难以维持高利润, 因此面临很大的价格风险。

5.2 流量耗费大

流量是移动社交电商的命脉, 因为移动社交电商就是利用流量进行社交媒体和口碑传递流量的大小取决者用户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关系。同时在网络时代, 大家对浏览网页的要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越来越高, 不愿意等待没有耐性, 流量不够网速不快, 都会限制移动社交电商的发展。用户可以各种的社交应用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进行视频播放, 所以耗费的流量相对于以前多几倍或者几十倍。随着运营商推出单月流量不清零, 反而用户反映消耗流量更多了, 因此社交类的平台耗用的流量不容小觑。

5.3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 移动社交电商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低, 收到很多人的追捧。从短期来看移动社交电商可以很快抢占市场, 但是因为零门槛的原因也导致经销商素质参差不齐, 服务水平得不到保障, 给移动社交电商埋下巨大隐患。

5.4 信任机制不完善

社交电商中最重要就是信任。电子商务中注入社交元素, 其实就是以强关系为基础。以前的即时通信到现在的广场式社交, 社交媒体的用户从PC机转移到移动终端, 每个用户成为自媒体。以往传统的信息都是通过编辑精心制作, 然后通过演进的审核才可以刊登出来, 然而现在的自媒体信息来源庞杂, 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高超的软件技术让信息很难判断是否真实, 人们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成本来获取信息。这个就是移动社交营销容易产生信任感缺失。

5.5 法律监管不完美

商家在社交媒体发布商品信息进行销售, 但是没有任何一方能检查卖方真实身份信息的责任。当商品有质量问题, 或者与实际货品不同, 甚至直接不发货, 这些都是对消费者的伤害, 而且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样也让消费者对移动社交营销的信任消失。

6 江苏省农产品在移动社交电商方面改进的建议

6.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策的发布能够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 因此政府对移动社交电商的扶持力度能够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热情, 政府出台相关政府法律法规规范行为, 加大对移动社交电商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利用移动社交电商是要谨遵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并根据现状制定发展途径。

6.2 加强社交电商培训, 增强团队协作

随着时代进步和市场变化, 参差不齐的人员应该多多参加社交电商的培训, 加强专业知识以及素质, 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持续发展。以创业、致富为目标而加入的经销商, 只有以团队为单位才能逐步通过独特的引导方式构建出强大的团队力量。团队建设, 一方面要团队在经销商学习上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督促其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经销团队内部要明确分工、协同作战, 通过优势互补和相互配合的力量实现综合优势, 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6.3 建立诚信体系

针对消费者在移动社交电商信任感缺失的情况, 社交媒体应该要尽快完善现有的平台信息系统, 要求信用情况、被投诉信息以及违法违规受处罚信息应该尽快公开, 并且尽快建立信用等级, 对于那些违法的商家, 应尽快公开且禁止运营, 在平时多多参加电子商务协会和培训, 规范行业自律。同时让消费者多多学习修订的《广告法》, 严肃查处社交平台中不实广告、虚假广告, 因此社交平台要建立诚信档案, 及时查处不实广告, 并对虚假广告的卖家进行惩处。平时执法部门应多多宣传且预警为了避免网络传销、不正常的返利、售卖家伙、提现困难等违法行为。

6.4 加强网络监管

社交平台、公安部门、金融部门、快递企业以及移动运营商等多家配合达到信息联网, 以便对违法行为及时防范和发现, 及时预警, 建立社会共治的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平台的数据流、信息流都可以共享, 购物活跃可以为平台收集各种消费投诉举报信息, 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和收集违法线索, 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市场监管的队伍, 加强网监队伍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

7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 移动终端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社交媒体影响了人们的欲望;另一方面,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 移动社交电商毋庸置疑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新媒体逐渐朝移动端发展。人们也在移动社交媒体中满足不同的需求, 包括互动、分享、沟通甚至进行销售等, 同时它的低成本优点受到了商业的青睐, 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关注移动社交电商。江苏省农产品的品种多种多样, 且江苏省的网络环境比较好, 加上政府积极支持,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商家注意到移动社交电商。本文对移动社交电商的现状和江苏省农产品在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移动电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商;直播;网络营销

1 电商和直播带货现状分析

1.1 电商行业现状

1.1.1 网民规模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49亿,全年新增网民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为61.2%,较2018年底提升1.6%。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中国电商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的网络零售总额已达到195209.7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4.7%。据艾瑞调查,截至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预期将突破7亿人。

1.1.2 电商平台现状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快捷支付和物流的发展,中国的电商体系越加完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逐渐触达网民规模的天花板。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行业,企图从中分一杯羹,使得近些年电商行业逐渐显现出群像逐鹿的态势。为此,各大电商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开发新的营销方式吸引顾客,以获取更大流量并实现变现,造就了直播带货的高潮。

1.2 直播带货现状

直播带货始于2016年,在2018年“双十一”,淘宝直播带动的销售额近200亿元,展现出其独特的获取流量与转化流量的能力,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红人入驻直播平台,直播带货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大。目前,直播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各大电商平台的新型带货方式,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直播带货从2015年至今发展极其迅速,到2019年仍维持每年50%上下的增幅,预期2021年将突破20亿元。同时,中国在线直播用户数量也呈现高速增长。这些数据背后,是直播与电商融合带来的巨额利润。以淘宝而言,2018年淘宝直播带拉动GMV超过1000亿,同比增速350%,进店转化率65%,共有81个直播间引导销售额过亿元,月收入达百万级的主播数量超过100人。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就像缰绳,拉动电商行业这匹巨马不断向前。

2 直播带货的优势

2.1 网红经济,自带流量

网红营销类似与个人博客营销,都能利用名人的效应给企业带来大量流量。例如AMD利用徐静蕾进行博客营销吸引了一批素质高、文化知识高、同时具有一定小資气质的人士,这一批人正是 AMD 所要影响的消费群体,因此给AMD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量。而网红营销与博客营销相比,其与直播相结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博客营销更让人惊异。拿“双十一”来说,预售开启前一晚的直播中,薇娅直播间的观看人次超过3000万。作为淘宝直播里的一姐,薇娅20秒卖空10000份男士洗面奶。整个“双十一”期间,她通过直播创造了超过27亿的销售额,相当于月入2亿。

根据艾瑞调查《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四成受访直播用户偶尔会选择购买明星/网红电商直播推荐产品。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鸣教授对网红给出了高度评价,“网红、直播代表的是品牌人格化,营销互联网化,更是C2B的发端。”他说,“网红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浪花,而是塑造全球商业气候的巨型洋流。”

2.2 真实可靠,优化体验

直播卖货为观看直播的消费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产品场景。

基于视频,能帮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通过直播,消费者能确保所看到的视频未经“修图”,增加了产品的可信性。相较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广告和图片展示,直播的效果更好。再加上直播能实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了消费者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顾客忠诚度,提高了用户粘性,给商家带来长期的正向效益。

2.3 实时互动,创造价值

“消费者在逛淘宝时,从商品与人对话,变成了人与人对话。”淘宝直播负责人说道。

对于传统电商用户而言,通过互联网得到的信息对于决策的推动力是不够的,我们往往会有“图片仅供参考,一切以实物为准”的忧虑,也会因为缺乏讲解而对产品抱有保留态度。直播购物的出现则打通了场景互动和售卖行为,实现了边看边买的体验,自然而然成了连接人、货、场的重要模式。

通过场景化直播,可以让用户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从而避免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尴尬。同时直播平台为个人创造了独特的营销场景,主播的讲解示范、回答问题,实现实时的在线互动,用户不仅是内容的观看者,也是使用者,传播者和批判者。更甚者,一个优秀的主播往往可以通过语言和行动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作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从而为商家创造更多价值。

2.4 烘托气氛,刺激欲望

除了缺少互动体验,传统电商往往存在另一个致命缺陷——缺乏社交行为和购买气氛。社交行为就是互相的交流,购买气氛则是逛街时给人带来的热闹氛围,当我们在电商平台挑选物品,往往只能自己一个人闷头选择。但是直播电商却具备了社交生活属性。在直播平台,你可以支持点赞、打赏送礼、评论,甚至还能看到“XXX正在购买”一类的信息,增加平台活跃度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购物氛围。再加上直播时发放优惠券和购物券的营销玩法,很大程度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2.5 带动消费,拉动内需

网上购物的出现给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不少传统行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从线下转为线上,但是其中必然面临诸多困难。客户不肯来,销量上不去,困扰了众多传统行业经营者。但是“直播+电商”模式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质的飞跃。

琥珀商家孔繁礼在2018年前一直专注于线下销售,在全国开了上百家实体店。就在2018年,淘宝直播在广东松岗成立了琥珀直播基地。至此,当地的琥珀商家开始在直播平台摸索出售琥珀的门道。“现在我们每天开播 15 个小时,月销售额赶上了实体店单店的成交。”孔繁礼说。

“与电商、直播等互联网新形态结合,减去了产品供应链、店铺运营、销售等多个中间环节,搭建了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端的通路,这为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全新的业务空间。”阿里巴巴公关部负责人说道。

这仅仅是受益于“直播+电商”的众多行业之一,但从中不难窥见这一新营销背后的巨大能量。短短几年,直播几乎覆盖了美妆、服饰、食品、家电等所有行业,不难预料,如果这股能量能完美赋予这些行业,“直播+”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或许能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2.6 突破传统,高转换率

GMV转换率是每个电商参与者最为关注的数据之一,如果平台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带来的流量并没有导致GMV的增长,则这种营销并没有真正吸引消费者购买,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传统电商就面临这GMV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一般而言,其转化率在5%上下波动,再加上获得流量的成本日渐增加,电商能获得的利润额也日趋减少。

但一点在“直播+电商”模式的新营销中得到了突破。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进店转化率为65%,据艾瑞咨询数据预测,2018年4月网红电商GMV年度增长量高达62%。“直播+电商”的新模式打造了一种粘性强、转化率高的新型电商,为传统电商开辟了一条新的盈利之道。

3 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

3.1 主播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情况严重

不同于电视购物和电视广告,直播带货因其低门槛,致使出现部分主播为了个人私利,对于委托的产品来者不拒,甚至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的现状。这些产品甚至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长远来看也会导致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感降低,阻碍其发展。

3.2 缺乏专业审核和监管

当前除了少数头部主播拥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多数中小主播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商务审核,低审核力度导致很多博主和其播出产品并未经过严格有效的审核便播出了。对于要直播的货物也缺乏相应的审核。相关的法律也不够健全,直播电商始终缺乏规范性和安全性。

3.3 多数中小主播用户黏性低

现下,多数中小主播都面临用户粘性低的问题。电商平台上大多数直播带货所产生的销售额实际集中在少数的头部主播身上,符合典型的“二八法则”。许多中小主播往往很难获得大量流量,进入直播间消费的客户也很少有关注主播或再次消费的情况。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直播平台和监管部门监管力度

影响直播带货最终效果的有三大要素——人、货、场。直播带货是新零售下成功塑造的一种新场景,但是归根结底,直播带货是否成功还要取决于人和货。“不怕粉丝少,就怕货不好。”消费者在直播间的购物行为是基于对主播的信任,但如果主播出售劣质的产品,那么消费者便不会再关注,甚至产生负面的口碑效应,使直播效果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商品质优价廉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直播平台应当对主播及其推荐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出现主播素质不过关,产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其次,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则,例如淘宝出台的《淘宝直播平台管理规则》。通过具体法规对平台内的主播进行约束,并对违规内容和个人实施严惩,维护网络直播平台的安全,对于评价极差的主播甚至可以限制其直播带货权利。

监管执法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条例,对直播平台进行规范和整顿。加强对平台的监督,引智借力,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及众多网民在监管执法中的作用,打通消费者维权的渠道,甚至可以建立直播带货的专门维权窗口,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4.2 加强主播个人素质

主播个人应当将加强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主播在带货时,要有一定的分辨力,选择合适的、保质保量的产品进行宣传。同时,要保证广告宣传用语是契合产品本身事实的。

4.3 加强对中小主播的宣传和培训

一方面,头部主播的流量很难再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中小主播占据了主播的很大部分,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所带来的收益也许会带来直播行业的“长尾效应”。因此,为促进电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电商平台应当将部分资源集中于广大的中小主播,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有效的宣传。

4.4 实现“直播+电商+微信”的新模式

当下,“直播+电商”的新营销模式已经在淘宝、天猫、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得到广泛运用,但是目前全中国用微信小程序进行直播的人数却寥寥无几。作为用户量高达十亿的微信,其拥有的潜在客户显然是巨大的。根据腾讯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月活人数已经达到了11亿,小程序已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服务超过1000亿人次用户。如果未来能将微信作为“电商+直播”的又一展示平台,通过微信号直播,边看边购买,直接微信支付。那么,这一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企业最大的赚钱风口,并未电商行业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新大门。

5 总结

现阶段正处于“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的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能够为企业带来超乎想象的巨额收益。但是在这过程中也暴露出产品质量堪忧和监管不当等诸多问题,甚至有不少利欲熏心的主播为了私利推荐假冒伪劣产品,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因此,有效的监管无疑是发展这一新营销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道保险。此外,流量大多集中在头部主播,中小主播用户粘性低的问题也需要直播平台和主播一起合力解决。由此可见,“直播+电商”是否能在为电商行业打开新局面后,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甚至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仍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雅文,肖筱.网红经济下“电商+直播”模式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45-47.

[2]張硕.电商+直播营销模式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淘宝直播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104+81.

[3]张利娟.“OMG!”买它!买它?[J].中国报道,2019,(08):65-67.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9.

[5]徐岚.网红经济背景下企业借势营销的战略探究[J].中国市场,2018,(35):133-134.

移动电商范文第5篇

一、海淘的概述

(一)海淘的含义

海淘指的是海外淘货购物,不通过代购网站直接进行海外购物。从海外购物网站搜索到想要购买的商品,直接下单购买。货物的到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邮,一种是转运。直邮的费用相对较高,而转运的程序比较烦琐。

(二)海淘的优点

通过海淘进行购物,可以实现购物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在家就能买到国际货物,而且能够买到国内买不到的商品,有的商品在海外购物网站上要比国内便宜不少,在打折促销的时间里购买商品,性价比很高,并且价格非常透明,商品的邮费以及税费都有明确标准。另外,商品的保真性较高,海外的假货问题基本不用担心,正品可靠性很高。

(三)海淘的缺点

海淘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能懂外语,受语言的限制较大。货物配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物流中间环节较多,运送的风险很高,货物如果丢失,理赔不便。转运行业的规范不完善,如果出现转运问题,不能投诉解决。购物支付操作比较烦琐,货物如果出现问题要进行退换货或者咨询等,程序比较烦琐,而且沟通也不便捷。网络支付环境存在风险。

二、代购的概述

(一)代购的含义

代购指的是在国内买不到的商品通过人或机构来帮忙购买,或者商品在本地区价格较贵,又或者为了个人的方便,让人帮忙购买。有韩国代购、日本代购、港澳台代购等等,货物可以通过快递邮送或者让人直接带回。

(二)代购的优点

一般代购人员或者代购机构代购的货物较多,所以个人进行代购商品不用拼单,而且运费还能有所降低,代购单件商品比较方便。而且代购购买流程相对简单,不用担心语言的限制,消费者预订了商品后,付了定金由代购人员发货或者直接带回,简单方便。

(三)代购的缺点

代购的商品价格不透明,一般代购人员会抽取商品的部分佣金,而且商品购买时的折扣也不会返给消费者。代购机构进行货物的代购保障性不高,代购发展到由代购机构购买货物,有可能存在替换货的现象,保真性没有保证。

三、跨境电商的概述

(一)跨境电商的含义

跨境电商指的是国家在开放市场,对海外进口商品的限制减少后产生的国内跨境电商,例如像京东、天猫电商超市,将海外进口商品囤积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商品在清关以后由国内的快递发送给客户。

(二)跨境电商的优点

通过跨境电商购买海外商品,货物的运送时间较短,到货时间很快,而且跨境电商对退换货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符合退换货的要求,消费者可以对不满意的商品进行退换货,程序操作也比较简单,价格上也相对比较便宜,有打折促销时购买商品,性价比会很高。

(三)跨境电商的缺点

通过跨境电商购买海外商品,产品的保质期不能够保证,因为商品是提前采购然后暂存在保税仓库的,如果积压时间过长,销售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产品保质期限面临临期的情况。另外,跨境电商的商品保真性较差,产品在保税仓库暂存,是否会出现真假货调包的情况不好判断,还有一个限制就是产品要根据供货商来定,这样消费者就有可能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四、从海外购物三种形式的优劣势比较中谈跨境电商的发展

从海淘、代购以及跨境电商的优劣势研究中可以看出,跨境电商相比海淘以及代购其货物运送的速度较快,购买商品更加便捷简单,而且有退换货保证。这些都是跨境电商优于另外两种模式的,但是跨境电商在产品保质期以及商品保真性方面处于劣势,这严重阻碍跨境电商的发展。要想使跨境电商更好更长久的发展,就要对跨境电商运营的多个环节进行优化。

任何商品其质量的好坏都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与信任度,针对跨境电商商品的保真性差,就要首先把控好质量环节,让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能够放心信任,相关管理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设立跨境电商运营监督管理部门,对跨境电商的运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对于消费者的售后服务要制定好相关的制度,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使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更加规范。跨境电商自身要对运营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商品的质量。另外,商品在保税仓库暂存时要加强监管,避免商品被假货替代,在物流配送上要优化监督整个配送环节,使商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针对产品保质期临期的情况,跨境电商要对产品的库存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于临期、过期商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消费者因收到过期产品而降低对跨境电商购物的信任度,所以定期进行库存优化以及每日仓库例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针对自身劣势从商品的保真性、保鲜性方面入手进行优化改进,能够促使跨境电商更加长久健康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购物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 使传统的实体购物发展到网络购物, 而且海外购物也得到兴起, 并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海外购物如今的形式主要有海淘、代购以及跨境电商, 三种购物形式各有优劣势。本文对三种购物形式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进行阐述, 希望有参考意义。

移动电商范文第6篇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而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也得到了重视。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电商物流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对电商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有较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企业;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创新

★基金项目:山东英才学院2019年高层次科研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9YCSBKT03)。

1、绪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电子商务企业得到飞速发展,其背后的问题也渐渐显露,要想让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措施,达到转型升级,只有寻找安全高效的物流模式才能实现,现有的电商企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莫测,究其根本便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影响自身的发展。尽管已有各类型的企业彼此联动,相互影响,先后革新商业模式,不断改变着行业的格局,但是仍有大部分电商物流企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对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程度不高,没有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变革的重要源动力。我国电商物流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突破现状,就必须对企业发展创新,物流模式的选择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商业模式的概念引入到我国,大多数的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处于浅层和理论的分析,虽有学者结合企业实际,但是大多为互联网企业。电商物流的商业模式处于商业模式中的分支,相关权威的学者研究的更为少数。

李强(2015)以魏朱的商业模式六要素为指导,对物流企业的创新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物流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理念,把加强企业自我创新能力和增强建设信息技术作为关键,增加商业运行的效率为重点,探索出物流企业“一二三”的创新优化思路。

Ratzmann, M, Gudergan, S. P. & Bouncken, R.(2016)将商业模式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并证明了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对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验证了合作的复杂性、信任、依赖性三个管理变量对合作竞争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刘振华(2018)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价值链的创新,价值链创新的目的是如何对价值进行升值,以此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价值流作为价值链分析的有效工具,其目标就在于价值增值,将价值流的管理运用到商业模式中, 不仅可以牢牢把握住企业的战略方向,还可以做到不被模仿的优势。

张天译(2019)认为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市场竞争与机会、技术的创新、消费者需求、政策)的变化能及时发现市场上客户潜在的需求,进而做出相应调整,推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内部环境(企业能力、服务水平和企业文化)的变化为企业转变商业模式增添了活力与机会,进而提出技术的创新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关于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体系的描述上,研究最多的是互联网企业,而深入研究电商物流业的商业模式较少。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运用SWOTPEST的模型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以及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举措。

3、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SWOT-PEST矩阵分析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物流业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积极引导发展。

因此,本文在多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在对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中,按照PEST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制定SWOT-PEST矩阵,如表3.1所示。

3.2 发展趋势

通过矩阵分析得知,由于我国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代技术的研发使物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当前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猛,物流供应链行业正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将向智能化、规范化、环保化的方向。而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又一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同时,要共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积极推进物流国际化。

4、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发展问题

目前各类电商物流的新模式非常多,服务模式如何分类一直缺乏清晰的界定,国内对此的研究并不是非常清晰,所做分类也互相交叉,这就导致了其发展问题颇多。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变化,电商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找出薄弱环节和掣肘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电商企业中常见问题有如下几点。

4.1 物流绩效有待提高

尽管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8%-9%的水平。

4.2 现有物流模式的不完善,难以应对市场的多样化

由于市场的多样化,面对平台的发展以及服务的消费者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京东提出了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物流配送方式,菜鸟物流提出平台整合物流模式等,不论是混合式物流模式还是单一的物流模式,都随着模式逐渐成熟,人员的不断壮大,管理难度增加,物流运作总成本的上升,如何应对市场格局的多样化是关键问题。

4.3 企业价值不明确,难以突破固有思维,创新能力差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偏差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的定位,国内有些企业已有的经验和惯性思维难以突破,不顺应市场的变化,坚持自我,成为创新路上的绊脚石。这不仅会面临来自国内市场对企业进入的限制壁垒,阻碍企业自身创新,还会有来自跨国公司的技術、人才、资金、资源等壁垒,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4.4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突出

国际市场调查研究所史密瑟斯·皮尔发布《2017年-2027年包装印刷行业十大颠覆性力量》报告中,据该研究所测算2016年包装产业全球市值约8660亿美元,2010年-2016年全球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预计到2021年,全球包装产业市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以电商包装为代表,伴随电商快递量的增长快递物流包装产业增速将超越其他产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因此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迫在眉睫。

5、解决措施

5.1 联盟合作,提高绩效

电商物流企业目前普遍绩效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散发展,缺少合力,因此,加强联盟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技术的全面融合,加强“云计算”的涉入,发展电商智慧物流是电商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绩效的主要手段。

5.2 优化管理水平,精细化市场,提高顾客满意度

完善物流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培训体系,加强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服务培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高素质物流人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富有成效地工作,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也是成功创造商业模式的根本所在。人才发展就是要用新体制新机制释放人才活力,具体就要让体制适应人才发展,让市场决定人才发展,让社会服务人才发展,让法治促進人才发展。

5.3 打破惯性思维,善于从危机中加强物流企业管理及技术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突破点。企业不仅要根据自身实力来引入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设备,尤其是信息系统,实现流程优化,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还要招聘高技术人才,为企业注入活力与生机。善于从危机中寻找突破,面对着未来多样化的需求,物流技术和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5.4 坚持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物流

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绿色发展要求。绿色物流不只是一个行业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而电商物流“绿色快递”的本质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行业中,关键把绿色物流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建立全环节的责任制,从而使其健康稳定发展。

结论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靠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而是靠不断摸索,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以此来应对市场的变化。由于电商企业的不同类型,针对企业的多样业务,可以将不同电商物流的商业模式协同发展,实现“共赢”,才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将价值主张价值最大化等思想落实到现实企业中,从中总结经验,并完善电商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王成金,张梦天. 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与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01):134-144.

[2] 王正明. 面向互联网+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选择及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7.

[3] 何黎明. 我国物流业2018年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J]. 中国流通经济,2019,33(04):3-9.

[4] 张敏洁. 国内外物流业新业态发展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9, 33(09):29-41.

[5] 魏际刚.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1):1-9.

[6] 尹丽娟. 京东商城物流策略优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7] 吴玥,杜梦丹.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4):101-104.

[8] 齐建国,王红,彭绪庶,刘生龙.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 经济纵横,2015(03):7-17.

[9] 白杰,庄艳玲.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天津物流业发展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07):100-101

作者简介:

肖长刚,山东英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和创新创业教育。

张静,山东英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刘中华,山东英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上一篇:大学生调查报告封面范文下一篇:营销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