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4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概述

在供电企业的管理系统中,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最为常用的, 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可作为评估管理绩效的依据。一般来讲, 全面预算管理多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 绩效评价作为考评企业业绩的重要组成, 旨在衡量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检查是否达标, 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绩效评价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 能真实的揭示预算管理工作状况, 为企业奖罚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提供意见。

二、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 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内容体系不完善。第一, 覆盖面窄, 内容不完整。现阶段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中, 通常只重视企业的财务指标, 比如成本费用、工作质量、盈利能力等, 忽视对企业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的考评, 导致无法综合评估企业日后的发展能力;第二, 和生产实践脱节。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时, 仅比对、分析企业的生产情况、历史数据, 并未科学、合理的评价未来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旦企业经营模式或相关活动变化, 现有绩效评价体系将不符合实际, 影响评价结果。

(2)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执行不到位。第一, 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绩效评价多以全面预算管理业绩的考评为主, 简单来讲就是对财务指标的评价, 忽视着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由于预算指标体系不够健全, 无法将其直接分解、落实到基层员工, 影响评价结果;第二, 缺乏激励和奖罚机制。由于实际工作中未有效落实奖罚机制和考核机制, 严重影响着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绩效考核中, 多将个人主观因素考虑在内, 使考核结果不够客观;评价结束后未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奖罚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组织贯彻不力。第一, 评价组织凝聚力不够。尽管供电企业已构建了预算组织体系, 但是受管理模式、工作理念等因素影响, 并未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和凝聚作用, 致使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成为可有可无的工作;第二, 集权体系和预算管理思想存在矛盾。部分供电企业常用的管理模式为高度集权, 能够统一调度和领导各部门和企业员工。然而这种模式多强调发挥员工创造性, 管理决策多由员工决定, 领导只负责重大决策。这种情况下, 使得全面预算管理遭遇重大阻力, 影响绩效评价结果。

(二)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 评价指标的设立依据。根据供电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对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 需要从培育优秀的电力人才、改善服务水平、创新预算工具、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着手。同时, 还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划分为预算管理、执行情况, 包括财务运作、成长发展、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流程管理, 并为各方面选取多个绩效指标, 增加执行和分析功能, 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问题, 提高工作质量。

(2)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第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在对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进行选取时, 需要遵循目标导向性、可操作性、重要性、可比性、相关性、适应性原则;第二, 选取流程。首先, 结合实地的访谈结果, 绩效评价要素进行分类。笔者从供电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 将绩效评价药物分为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其次, 拟定和筛选各维度指标, 比如预算管理包括流程管理、人力资源, 详细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技能培训结果、预算文化的建设情况、预算监控结果、考核的及时性等;预算执行包括质量控制、资金运作、成本控制, 详细为人工成本、资金预算偏差、竣工决算、利润预算偏差等。

(3) 基于因子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第一, 问卷信度检验。可信度检验也就是对评价对象准确性的检验, 常用问卷调查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 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多由系数大小确定, 系数在0.9以上为可信度好, 处于0.8-0.9之间为可信度一般, 处于0.7-0.8之间为需要进行修订, 但是并不失其价值;0.7以下为可信度低, 需要放弃。本文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系数为0.88, 说明其可靠性、稳定性较好。

第二, 问卷效度检验。所谓的问卷效度检验也就是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可行性, 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本文选用问卷可信度数据, 用KMO、Bartlett’s评估因子分析法的可操作性。其中, KMO表示各系数大小, 越接近1表明因子分析法越合适;Bartlett’s旨在检验变量间的不相关, 如果据绝原假设, 说明因子分析法合适, 本结果显示:KMO大于0.6, Bartlett’s小于0.05, 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并对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预算管理问题, 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内容多, 极易出现无法综合评价绩效的现象, 因此需结合实际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将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 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电力企业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管理理念进行转变, 将提高业绩、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目标, 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概述出发, 分析和探讨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庥祺, 武斌.供电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商业会计, 2014 (9) .

[2] 梁启硕.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投资与创业, 2017 (12) .

[3] 赵欣.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 2015 (24) .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三级”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

工作目标: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以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为宗旨, 以构建“三级”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 健全“单位级、部门 (团队) 级、员工级”三级考核体系, 创新多元量化考核方式, 实现绩效考核强激励约束, 进一步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激励性和导向性, 更好激发员工潜能, 凝聚企业发展合力。总体思路: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管理理论、团队管理理论等, 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改革和业务变革, 针对当前各单位均面临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激励不直接、不能满足新形势新要求等问题, 优化绩效体系, 大力推进内模市场建设, 探索完善团队绩效考核方式, 积极推行“抢单制”、“竞价制”等业务模式, 丰富一线多元量化考核方式, 建立基于项目经理制、台区经理制、项目责任人制等的绩效考核方式, 更好适应各项改革需要, 增强激励约束效果, 实现考核更精准、激励更直接、约束更有力。

二、主要做法

(一) 理清职责界面, 落实绩效管理责任

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公司层面建立健全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原则要求、评估工作成效, 开展各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 指导各单位落实绩效管理要求。各基层单位承担绩效管理主体责任, 负责落实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制定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开展所属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 结合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人员业务特点, 优化完善差异化考核方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组织、指导、监督所属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二是发挥绩效管理委员会作用。建立绩效管理委员会常态工作机制, 一把手要定期组织召开会议, 研究审定绩效管理制度, 决策绩效管理重大事项, 并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安全生产、同业对标、巡视审计等经营活动紧密结合, 协同推进绩效管理高效开展。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门) 负责制定、宣贯绩效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并进行督导评价。各专业部门负责提出本专业考核指标, 跟踪分析执行情况, 提出评价建议。三是促进绩效经理人履职尽责。直线经理是员工的绩效经理人, 负责与员工确定绩效目标、签订绩效合约、实施绩效评价、进行沟通反馈、制定改进计划等。单位要建立绩效经理人履职评价体系, 充分授予绩效经理人考核权、绩效工资分配权和员工发展建议权;加强绩效理论和方法培训, 开展经验交流, 提高履职能力。

(二) 完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 强化效益效率导向

一是建立内部模拟市场考核体系。以模拟利润为抓手, 突出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 建立内部模拟市场考核体系, 通过项目量化, 划小考核单元, 组织各单位深入开展效益增长点、内部作价点和成本控制点分析, 精准评价各项业务投入产出、价值贡献, 促进基层单位树立“经营电网”理念、各部门树立“全业务价值”理念、员工树立“为自己工作”理念。二是强化业绩考核“全过程”管控。坚持月度看板制度, 每月将各单位指标执行情况录入业绩考核看板, 及时发布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和时序进度。建立季度考核制度, 对于地市供电公司, 针对性选取部分关键业绩指标进行季度考核和重点管控, 考核结果与所在单位工资总额挂钩。优化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结果反馈内容, 全面发布考核等级、排名、指标得分及加扣分原因等内容, 对季度指标完成滞后单位提出督导意见, 促进各单位找准“短板”, 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三是优化县供电公司投入产出考评机制。各单位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 围绕经营效益、市场开拓、优质服务、投资效率等考核重点, 优化设置关键业绩指标, 精简指标数量, 将模拟利润、市场占有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综合电压合格率、业扩报装时限达标率、线损率、人工成本效率作为必考指标, 引导企业严控成本、精准投资、开拓市场。

(三) 规范部门组织绩效考评, 增强考核内容针对性

一是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及评价标准。各单位要根据部门和岗位职责, 细化分解业绩考核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明确考核目标, 确保单位、部门、员工目标协调一致。指标任务依据重要程度分为“单位级”“部门级”“日常工作级”三个级别, 设置不同的加减分幅度, 从“量、质、期”三个维度制定评价标准。绩效经理人与员工就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沟通一致后, 正式签订绩效合约, 将考评规则写在明处, 形成事前约定, 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约束力。二是准确评价管理人员业绩贡献。对管理人员目标任务考核, 要严格按照绩效合约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考评, 承担单位级指标任务越多、完成越好, 得分越高, 有效区分业绩贡献;对在安全生产、依法治企、反腐倡廉等方面发生不良影响和违规违纪事件的, 进行考核扣分;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协同考核, 可采用部门互评或360度评价方式开展测评, 合理拉开考核差距。三是积极推行绩效工资“团队包干”。结合结构性缺员、内部模拟利润考核结果等, 优化团队绩效奖金总额核定, 实现工效紧密挂钩;赋予团队负责人考核分配权, 实现团队考核结果与团队成员薪酬紧密挂钩。完善基于工作负责人制、项目经理制、台区经理制的团队绩效评价方式, 促进班组之间、班组内部的绩效奖金流动, 更好激发一线班组、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 丰富一线员工量化考核方式, 增强考核方式适用性

一是完善“工作积分制”考核。生产一线人员, 要坚持实行以“工作积分制”为主的量化考核, 结合不同类型班组的作业模式, 灵活采取以时计分、以件计分、定额计分等方法, 准确衡量劳动价值, 推行“以分计酬”, 增强考核激励的直接性。要加强积分标准库建设, 各工区、班组应建立完善涵盖主要工作项目的积分标准库。对作业性工作任务, 要通过大量工作数据分析, 统计形成作业项目积分标准;对班组建设、培训学习等非作业性工作任务, 要经员工民主协商一致后确定积分标准。责任单位:各班组;完成时间:常态开展。二是丰富多元量化考核方式。各班组可结合实际, 自愿采用工时积分制、工作积分制、目标任务制等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式。如运维检修人员可以采用工时积分或标准定额积分考核, 重点考核设备运维、检修试验、应急抢修等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依据实际作业时间或项目积分标准进行基础积分, 对抢修加班、创新创效等给予奖励积分。供电营销人员可以采用目标任务制或工时积分制考核, 重点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流程规范等, 依据服务数量、客户满意度、办理时效等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 按百分制考核。

(五) 严格考核等级划分, 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一是加大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力度。建立单位工资总额分配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结果、经营效益、特殊贡献等联动挂钩机制, 推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合理拉开各类人员考核分配差距, 建立与考核方式相匹配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实现员工绩效工资与所在组织、个人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占比不低于50%。原则上企业负责人正职年薪最高与最低倍比不低于1.15, A级员工与相同岗位层级员工平均绩效工资倍比不低于1.15, C级员工与相同岗位层级员工平均绩效工资倍比不高于0.9。二是拓展考核结果在职业发展等方面应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关于绩效结果应用的相关规定, 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调整、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选拔等紧密挂钩, 并可结合实际拓展丰富激励措施, 加大绩优人员激励力度, 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连续多年绩效为A级的员工, 可适当缩短岗位晋升、评聘专家人才年限要求, 优先安排职工疗养。三是严格员工考核退出管理。年度绩效为D级的员工降低职员职级, 取消专家人才称号;年度绩效为D级且上年为C级的员工予以降岗;连续两年绩效为D级的员工予以待岗, 参加待岗学习培训, 待岗期满考试不合格或重新上岗后当年绩效仍为D级的,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首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连续两年绩效为D级, 到期后不再续订劳动合同。

三、结束语

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是评价绩效管理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绩效管理要按照“战略导向、分级分类、多元量化、强化应用”的原则, 针对不同绩效管理评价的对象, 建立和采取不同的绩效管理策略, 并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强化绩效结果应用, 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摘要:绩效管理是保障企业战略执行、工作落实的有力工具, 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供电企业实际, 提出健全“单位级、部门 (团队) 级、员工级”三级考核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激励性和导向性, 实现绩效考核强激励约束。

关键词:绩效管理,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员工绩效

参考文献

[1] 刘西亮, 李颖.浅析供电所“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的深化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 2017 (24) :194-195.

[2] 刘敬孝, 解秀丽.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有效性的思路与方法[J].人才资源开发, 2015 (16) :59-60.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日渐增多,对供电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企业要积极改革,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供电企业更好发展。本文介绍了精细化管理概述,分析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提出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对策,以期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

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直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点关注。由于供电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要求企业加强供电系统的安全生产。供电企业应该创新管理模式,使用精益化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1 精益化管理概述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精益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源使用率,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精益化管理是指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帮助企业使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收益,精益化管理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最终是要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要求。第一,遵循客户意愿。企业的产品只有符合人们需要,具有使用价值,用户才会长久、可持续地选择该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第二,减少企业的非增值活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浪费,使得这些活动或者生产不能创造出原有的价值,企业相关工作者要搜集、分析企业价值流,例如,生产流程、销售流程等,缩减对企业意义不大的产品生产活动,节约企业生产成本。第三,增加企业生产过程的流动性。企业的部分生产活动停留可能会影响其他环节的生产活动,增加生产的无效时间,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将可以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流动起来,减少无效时间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精益化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析、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帮助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及时控制电力隐患,保障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2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2.1 没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完善的组织制度可以减少供电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帮助企业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目标,增强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供电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第一,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相关准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在部分供电企业,一些环节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环节没有配对专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种杂乱无章的责任制会使得供电企业的电力事故重复发生。例如,一些企业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会增加供电企业事故发生率。一些企业的电力维修人员对于检查并不上心,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去检测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进行的也不到位。例如,一些供电企业因为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造成巨大损失,操作人员对于操作制度、违规操作处理制度并不熟悉,缺少制度的约束,一些操作人员即使出现操作失误,也没有追究其责任,使得操作人员不重视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安全隐患。第二,奖惩制度设计不足。科学、合理的獎惩制度可以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供电企业奖惩制度设计不足。例如,部分供电企业在抓住违规现象时可以认真、严肃处理,但是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在抓住与自身有关系的人员违规后,并没有公平公正的处理,供电企业对于这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一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的员工,供电企业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奖惩不明确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供电企业安全隐患。第三,安全监督不到位。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到位的安全监督,然而部分供电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落实的并不好。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不穿绝缘服,然而供电企业对其监督不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2 没有实现信息化建设

系统、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供电企业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供电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不全面。一些供电企业搜集的信息并不全面,导致其在制定安全生产准则时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安全问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在进行员工奖惩时没有依据维修人员带回的第一手信息,而是依据安全监督部门的报告,使得员工奖惩的信息依据不全面,不能如实进行员工奖惩。第二,信息不准确。部分供电企业在电力信息的搜集、分析、传递过程中会使得信息失效,不能及时发现供电企业的安全隐患,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对策

3.1 加强作业标准化建设

供电企业可以应用精益化管理模式,分解作业流程的每一步操作,加强每一步操作步骤的精益化管理,强调安全以及质量目标,规定操作步骤的科学依据、规章制度,实现优质化的作业流程,达到安全、方便的效果。不仅如此,供电企业还要进行作业标准化的推广,将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心中,帮助员工养成习惯,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帮助员工掌握作业标准。其次,使用灵活的宣传方式推广作业标准化。最后,加强监督与管理。供电企业要指派专人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员工作业标准化监督与管理,现场检查员工的操作能力,增强员工对作业标准化的重视程度。

3.2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供电企业人员素质,提高业务质量。首先,供电企业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对员工进行精益化管理教育,使得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益化管理思想。其次,优化人员配置。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年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等优化配置人员,让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最大的效益。

3.3 加强信息管理

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精确的信息搜集、分析、传递。供电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对接,使得企业员工在使用信息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提取需要的信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员工的信息搜集与整理时间。供电企业各部门之间要进行信息的共享,及时沟通信息资源,避免因为信息阻塞而造成大型电力事故的发生。

4 总结

本文在介绍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最后将精益化管理应用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中去,以期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效率,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宏明.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52-154.

[2]孙卓,刘海涛.试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新问题和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6,(9):97.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创新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镇江供电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实施党建问题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做法及其成效,对其他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党建 问题管理 目标管理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对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和加强自身建设,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需要。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企业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问题管理是在挖掘问题的基础上,合适地表达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防范问题演化为危机的管理方法,而这套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镇江供电公司党委积极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有效整改,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增强了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建问题管理的内涵

党建问题管理是镇江供电公司问题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是指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紧扣公司工作目标,在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各专业全面开展问题的排查征集、分析诊断、整改落实、评价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具有服务性、实效性、易操作性、闭环性和长效性等特点。

在党建问题的具体分类方面,按重要性的不同可分为重大问题和一般问题;按涉及面的大小可分为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按解决时限的要求可分为紧急问题、中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按内容可分为党组织建设问题、队伍建设问题、企业文化问题、宣传思想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工团工作问题等。

二、镇江供电公司党建问题管理的主要做法

1.坚持制度导向,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党建问题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党建问题管理的职责分工,固化问题排查征集、分析诊断、整改落实、评价考核、处理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标准和规范流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工作问题研判小组,建立健全党建三级问题管理库(党委、党支部(总支)、党小组),按照“查找问题—暴露问题—整改问题—效果评估”四个步骤,全面查找并整改落实党建、思想政治、企业文化、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工团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以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推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整体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效益的提升。

2.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目标管理。公司职代会确立了六个方面的重点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强化“思想驱动”,实施思想文化达标工程;二是强化“作风驱动”,实施队伍作风强基工程;三是强化“人才驱动”,实施人才强企培塑工程;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党建创新创优工程;五是强化“品牌驱动”,实施品牌建设提升工程;六是强化“服务驱动”,实施幸福企业“阳光”工程。紧扣公司职代会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以及党委工作意见明确的党建工作目标,明确了6个方面的重点目标和20项具体措施,全面推行目标导向管理模式,倡导各基层党组织认真思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动预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坚持融入中心导向,构建三大管理体系。当前公司发展仍然面临着电网建设、安全风险、优质服务等繁重任务。因此,把开展问题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粘合剂”,找准有效切入点,针对中心工作的主要矛盾,架起党建工作和中心任务的桥梁。

狠抓“投资、现场、停电、设备、投诉、电费”六大管理核心。将投资管理作为公司的第一管理,狠抓立项、执行、验收三大环节,不断提高项目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现场管理作为安全质量管理的第一重心,狠抓现场作业标准执行,加大安全督查和考核力度;将控制停电作为电网运维的第一要求,狠抓停电计划刚性执行,引入停电时间指标化管控,全力减少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将设备管理作为可靠供电的第一基础,深入开展电网与非电网设备健康诊断,全面提升电网和客户设备健康水平;将降低投诉作为优质服务的第一目标,深化投诉数据分析,落实责任考核,坚决杜绝同类投诉事件;将电费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第一要素,充分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全面防范电费风险。

在企业管理方面,突出“责任、问题、荣誉”三个关键,以指标反映工作成效,推动管理水平提升。在“责任”管理方面,制定了全口径第一责任人管理办法,消除责任真空区域,形成“明责、履责、问责”全过程责任管理体系;在“问题”管理方面,组建了三级问题管理组织体系和三级问题库,建立了运营监测工作站,实施了问题周研判和周报制度;在“荣誉”管理方面,依托内部对标体系,用数据量化工作成效,开展了公司、部门、班组三个层面“每月之星”评选活动,科学运用各类激励手段。

4.坚持群众路线导向,拓宽问题征集渠道。公司深入职工群众,真听真问谋实事。召开公司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班组长代表等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按照问题管理的流程,开展整改、落实工作。

建立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和兼任供电所“第一书记”制度,推动领导班子成员更好地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有效了解基层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将联系服务挂钩单位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加大调研力度,为开展工作、制定政策、推动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把为基层、为职工办实事作为联系点、“第一书记”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并对照公司年初“两会”部署的目标任务和基层单位“24节气表”,定期对联系点、挂钩供电所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

5.坚持易操作导向,简化管理流程。公司梳理问题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理清各主要活动之间的流转顺序、衔接方式,尽可能将模糊的流程清晰化、繁琐的流程简洁化、开环的流程闭环化,并以表单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是问题上报单,基层通过问题上报单,讲诉问题的类型、发生时间以及提出的部门,大致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建议主办的部门;二是问题督办单,对已经明确的重大问题和一般问题,由办公室进行督办,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按时办理;三是问题解决方案单,由处理问题的主办部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四是问题办结单,由问题的主办单位填写,内容包括办结时间、内容、办结情况以及分管公司领导意见。通过表单的形式,原本繁琐的流程图变得简洁明了,大大提高了问题的研判和解决效率。

6.坚持闭环管理导向,提升管理长效。通过开展问题管理,使公司各专业工作、业务环节中的隐性问题显性化,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核评价”的闭环,防范小问题演化为大问题,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公司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认真思考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不足;第二步是提出问题,根据后果影响程度,问题分为重大问题和一般问题两类;第三步是分析问题,重大问题由办公室提交领导班子周例会。会上应对问题予以分析界定,研究解决方案,明确牵头分管领导和第一责任部门,负责问题的全过程管控。一般问题由办公室汇总,汇入公司层面的《问题集》,并分析界定,明确牵头分管领导和第一责任部门,负责问题的全过程管控;第四步是解决问题。对已明确的重大问题和一般问题,办公室进行督办。对评估未达标的问题,第一责任部门应负责继续推动解决,直至彻底解决为止;第五步是考核评价,各部门问题提出的数量、质量及解决问题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纳入季度、年度业绩考核指标,由办公室主控。

三、镇江供电公司党建问题管理的成效

镇江供电公司通过实施系统的党建问题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紧扣年度目标,促进目标实现。公司围绕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依法治企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员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地区供电可靠性不强等问题,开展了党员认领安全危险源点活动。为了实现“两个转变”和“四个服务”的目标,针对存在的“四风”问题,开展了党小组项目攻关。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标,针对在基层劳动强度、班组“负担”、安全现场管理、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党支部挂钩重点项目和指标。公司党委在省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提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夯实党建基层基础。面对在党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组织工作不标准、不规范、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公司通过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化”(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化)建设,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深化基层党建互查互促活动,完善提升数字化党建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工作手册》的推广应用,指导基层提高手册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围绕党建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重大活动等,探索推行项目化运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以及时间节点等,由一个或多个基层党支部负责具体实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加强考核评比,着力提高基层书记业务水平和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实施党建“十大项目”,通过立项申报、团队推进、考核评价、成果转化等项目化机制保证年度党建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3.推动党建创新,提升党建活力和实效。一是探索实施员工思想动态危机管理,促队伍稳定。面对新的形式任务下,企业改革、结构性缺员、考核压力等问题可能引发的队伍不稳定因素、舆情风险等问题,公司以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危机管理”为抓手,确保企业和谐稳定;二是创新幸福企业和谐管理,促员工幸福。面对当前员工抱怨工作压力大、检查考核多、幸福指数降低的问题,公司全面启动实施了幸福企业创建“三年规划”,完成了“十件实事”,全面提升了广大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三是实施廉政风险清单管理,促清正廉洁。公司党委在深入开展“3×3廉政预警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廉政“‘风险清单’预警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内部的“风险清单”,有效防控内部以权谋私、权力失控等风险;四是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法,促作风转变。面对群众反映的领导班子下基层次数较少,不能全面了解基层情况以及为基层出谋划策少等突出问题,公司探索开展市县公司班子成员兼任供电所“第一书记”、中层兼任班组“第一班长”两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地拉近了干群距离,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克东.企业党建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4(5)

[2] 卢其平.新时期企业党建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

[3] 杨艳.浅析新时期企业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作者单位:戴秀丽,镇江供电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1;季明红,丹阳市供电公司 江苏丹阳 212300)(责编:贾伟)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后勤管理是管理者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利用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促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完成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后勤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协调后勤职工的活动,更加高效、高质的完成后勤工作,保证企业和单位能够顺利完成职能工作。

关键词: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措施

后勤管理是管理本质在后勤部门中的体现,也是管理的一种形式,通过管理人员应用相应的管理理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展开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使供电企业后勤部门及工作人员完成既定的后勤工作目标。后勤部门是为供电企业发展提供物资保障的部门,具有一定的服务性质,对供电企业的运行和经营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用完善的管理策略和更高的服务质量来保障供电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1供电企业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

要了解清楚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解决措施,才能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对实际的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后勤服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①供电企业对后勤工作在资金上有一定的投入,但还是无法满足后勤发展的步伐,后勤的服务设备依然落后,设备的更新换代缓慢;②随著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后勤工作内容或工作量逐渐增大,但后勤人员的工资报酬却没有增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③供电企业将一部分一线员工转岗到后勤管理人员,这样做虽然安置了老员工,但是后勤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合格,文化素质较低;④供电企业没有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快速、有效引导,工作任务不明确,甚至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

2完善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策略

2.1供电企业要提高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

供电企业要想有效的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对后勤工作的重视,深刻认识到后勤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保障供电企业稳定运营的作用,这样供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才能合理的分配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保障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的物资能够稳定持续供应。同时,管理人员也要注意明确后勤部门的职责与义务,以及工作的重点内容,而且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后勤的工作质量,并对工作内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指导,向后勤工作人员传递先进的后勤管理内容,拉近领导人员与后勤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激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后勤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还要加强后勤部门与企业内部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明确其它部门在物资上的需要,从而能够高效完成后勤管理工作任务。

2.2着重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能为后勤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作业速度。后勤服务部门中存在较多一线安置来的员工,这些员工本身的专业与后勤工作不符,且多数年纪偏大,行为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思想也不稳定。而后勤服务涉及的内容极多,工作繁杂,很多工作与企业领导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后勤部门必须快速领会领导的意志,并雷厉风行地完成任务,一旦因员工服务素质低下而导致后勤工作没有快速、有效执行,则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加强培训,包括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等,从而为打造强大的后勤管理团队奠定基础;②加强后勤文化建设,通过后勤文化建设,组建有共同理念和价值观的服务团队,并借助企业文化的引导,在后勤部门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以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竞争力;③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④实施绩效薪酬管理机制,以激励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团队协作的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后勤服务的水平。

2.3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服务设置

后勤部门作为企业的服务部门,需要高质量的基础服务设置才能保障后勤工作的质量,因此,供电企业要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成本投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但也要在企业的财政能力范围内进行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质量、更换老旧公共实施、采购新进的工作设备等,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

2.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制度性的保障,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从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供电企业后勤管理体系的诸多内容还比较陈旧,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式,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行业内部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反应出的需求进行后勤管理体系创新,明确制定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避免职责、权限不明确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工作内容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且要针对管理体系的新内容制定各项工作的实施标准,必须按照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后勤管理工作落实,而且经理层、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及时纠正后勤工作中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容,同时供电企业的服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也要结合企业发展内容的变化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某市一家供电企业通过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使其符合企业内部的发展,不仅为后勤工作人员创造了优质的工作环境,还为企业其它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并且结合了企业的实际发展制定了新的服务标准、规范了服务行为,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对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规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最终使该供电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年终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对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的后勤工作中还存在问题亟需进行解决,文章论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给供电企业一些参考,但最重要还是供电企业需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经营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高静辉.提升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2).

[2]邹积志.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0).

[3]张石萍.浅谈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

[4]郭勇.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途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0).

(作者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快速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这就对安全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电力企业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为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安全的电源供应。文中从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的重要性入手,对电力企业供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 供电安全 管理措施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环境下,各个领域都对电能有了更大的需求,需要优质高效的电力能源。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则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供电的安全,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能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优质的动力。同时通过电力企业供电安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能够确保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更好实现。

1 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电力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在电力企业供电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一旦供电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则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无法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源供应,使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因此,保证电力企业安全供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安全供电不仅需要确保电力企业不会有意外伤害和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保证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公众的安全带来伤害。所以为了确保电力企业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电源供应,则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确保供电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2 电力企业供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当前由于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加,而电网建设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速度还无法达到一致,由于电网改造的滞后,当前电网中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老化现象较为常见,这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同时,由于电网改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现有资金条件下要想实行全面的改造还有着较大的困难,所以一些老式的供电设备和电器还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换,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另外供电的安全性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每年的雷雨季节,雷击现象增加,对供电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

3 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的管理措施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电能,供电安全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电力供应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的自身安全,加快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3.1 注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电力设备较多,而且这些设备无论是在运行还是保护机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确保各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设施管理体系,根据高压配电装置制定不同的安全检查制度,而且还要做好基层单位的供电台账检查,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检查,检查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从源头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注重对电力企业内部设备设施的维护

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与设备的故障率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力企业设备的维护力度,在维护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线路及设备老化故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通过对现场设备及线路的排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隐患,减少故障发生的机率,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3 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意识不到位,行动跟不上。因此在电力企业要加强员工安全供电的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对日常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要经常进行检查。另外,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注重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生产,领导重视安全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会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促进电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管理。

3.4 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执行力

在加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之外,还应该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只有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才能将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地完成。因此,在电力企业中,我们可以积极开展安全评比工作。通过安全评比等安全竞赛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水平及技能。另外,还可以引入领导监督制,将各类安全监督、安全评比工作纳入考核,逐步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共组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把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变成强有力的执行力。在电力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流程中落实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3.5 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对于整个企业的工作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电力企业应该树立自身的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理念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思念观念。从企业文化入手,让企业员工自觉形成安全工作、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同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是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通过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员工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改进自己在岗位工作中的不足,避免不安全的因素对自己及企业造成的危害。所以,企业安全文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供电安全,还能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管理水平。

3.6 不断创新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从而走向更加科学的管理道路。在电力企业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从企业员工、供电设备、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对员工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全方位的做好电力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电力行业的供电安全水平。

4 结语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对电力企业供电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其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其供电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设备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的维护,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创新,以全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来确保供电的安全性,提升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水平,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言明.建立供电安全防护墙,提高供电可靠性[J].冶金动力,2009(3):49-51.

[2] 赵彩虹.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09(9):196.

[3] 马春山.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创造企业稳定效益[J].今日科苑,2012(4): 101,103.

上一篇: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论文范文下一篇:幼教音乐教学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