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

2024-03-17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两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交替出现。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此外,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逐渐以就地转移模式为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

一、引言

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部门,一个是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化部门,一个是生产率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由边际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转移,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被现代工业化部门全部吸纳为止。这时,农业部门摆脱了沉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负担,边际生产率随之提高,进而促使农业部门发展,达到工农业部门的发展平衡。

拉尼斯和费景汉针对刘易斯模型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和刘易斯模型一样,他们也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不同的是,他们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与工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现代工业部门可以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第二阶段,现代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下降,造成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此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在现代工业部门持续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会得到不断的提高,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主要与两方面有关:第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第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由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而这种预期收入是通过迁移者的收益与成本的差额乘以城市就业率得出的。托达罗的核心思想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预期收入;(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失业问题严重;(3)应通过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刘易斯模型和拉费模型主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强调以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我国学者在上述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转变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在起步阶段,基本上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商业、服务业等个体经济,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此外,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据计算,1984至1988这5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5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1984年的11.9%提高到1988年的21.5%。这段时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起步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

第二阶段:1989-1991年,转移低潮期。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速度减缓。80年代初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导致了经济运行过热,社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工农业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决定用3年的时间进行经济整顿,调整经济规模,改革企业结构,减少新增投资。乡镇企业的人数由1988年的9545.45万人,下降到1989年的9366.78万人,再下降到1990年的9264.75万人。在1989至1991的3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累计转移296万人,平均每年转移99万人,平均每年仅增长1.1%,出现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率的低潮期。

第三阶段:1992-1997年,飞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异地转移速度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一度超越就地转移。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此时是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际区域间转移。同时,国家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四阶段:1998-2004年,缓慢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还是很大并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以1999年和2003年为例,这两年异地转移人数累计突破1亿和1.5亿,而就地转移人数仅为3000万左右。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造成城市下岗人数持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政府奉行城镇保护主义,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为地提高农民工转移成本,农民工非农就业环境恶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下降。这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1998年劳动力转移增速为0.6%,1999年只为0.4%。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快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滞后长达10年之久的就地转移模式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劳动力异地转移数量仍然很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中,国家逐渐开始着重强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通过加快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及其存在的问题

1.就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就地转移模式是指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首先,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导致了转移要素的封闭性。其次,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同构性严重。最后,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不衔接。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异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异地转移模式是指农村人口以就业为目标,长期或短期地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以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为主,就业领域发生变动的一种迁移行为。异地转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难解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就业模式中,逐渐孕育出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的社会角色、资源获得途径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被“边缘化”,成为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

第二,减缓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城市自身不断高涨的失业率阻碍了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以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代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大量下降。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不断的提高,会进一步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三,农村社会“空洞化”现象严重。一方面,农民工常年在外,只有在农忙季节或春节等大型节日的时候回家,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农村老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家庭”,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长期大量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缺乏。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的异地转移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和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也显示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实现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探索农业与工业的衔接。大力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其与城市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化。首先,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其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发展相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小城镇发展,逐步将小城镇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乡镇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也为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原有资源优势的丧失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益也越来越低。因此,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土地和劳动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发生变化,逐渐由异地跨区域转移向省内就地转移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正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江宗德.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01).

[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5]庄晋财.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09).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日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成功模式的典范之一。日本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实行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正常流动。分析比较两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历史上其农村与我国农村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1947年日本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53.4%。经过战后恢复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就业人口下降到10%,2003年只剩368.4万人,占总人口的3%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日本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需要80—120年才能完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1]。我国目前有农村劳动力约4.6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3.24亿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认真分析比较两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来源及模式走向

日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成功模式典范之一。战前几十年,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一直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在战后。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2]。虽然与美英相似,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大城市,但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日本政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之中,客观上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来源。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1960年12月,日本池田内阁通过的1961-1970年日本经济发展计划,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专门列有农村劳动力动员计划。随后,日本又制订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强调在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之中。

2.农户兼业形式既是日本依据国情的创造,也是实现农户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有效过渡形式。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没有伴随土地集中。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但是,土地转移却极其缓慢,土地集中程度相对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兼业经营普遍。日本就是通过兼业形式实现农户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实践表明,农户兼业不仅可以获得从事非农产业的经验,增加家庭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积累,为进城奠定基础。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链,在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培养了农民的务工技能和市场意识。二战以后,日本大力压缩水田面积,种植牧草等饲料作物,发展奶、肉、蛋和水果蔬菜。20世纪50年代,日本又制定了《稳定饲料供应法》,政府对饲料的进口和销售进行直接干预,并实行价格补贴,控制饲料涨价,使肉、蛋、奶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农业部门。日本政府还于1961年颁布了《农业进步法》,其核心就是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调整和改善农业结构,加速农业现代化过程,促进农户收入提高。日本农民得益于农业产业链条的扩展,既锻炼了务工技能,又培养了市场意识,为农民的流动提供了过渡准备。

4.发展农村合作事业,促进农村的社会化进程,有效地缩短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改善了城乡对立的格局。二战后,日本政府1947年以罗虚戴尔原则为基础制定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民按照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至1960年已基本形成普及全国市、町、村所有农户的农协系统。该系统以信用、储蓄业务为主,兼营其他业务,既是一种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又是一个为农民经济生活服务的事业团体和代表农民利益、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团体,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此同时,日本的农业合作事业也获得了空前发展,其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到目前为止,农村合作事业在农村生产、流通、消费乃至社会生活、科技文化、卫生保健等几乎所有领域均具有重要地位。农协不仅为日本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和就地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有效地调节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缓解了城乡之间的矛盾。

5.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稳定的就业通道。日本在战前十分重视节约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从而使经济能够迅速摆脱马尔萨斯陷阱,实现现代化。日本于1969年5月制订了新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把大型产业开发项目,如大型农业基地、工业基地、流通基地、观光基地等劳动密集型以及以环保为目的的自然、历史文物保护与保存、国土保全及水资源开发、住宅建设、城乡环保等大项目作为发展重点,为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发展农村教育,首先服务于农业产业化,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非农产业的人才。因缺乏自然资源,日本将教育体系视为国家优先考虑的事项,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民智力的增值。早在1947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人口的义务教育从6年延长至9年。随后,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就普及了高中教育[4]。同时,日本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此相适应,国家也鼓励各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劳动技能。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抉择和实践误区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这种曲折首先表现在发展理论的政治化倾向,把工业与城市、农民与农村隔离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其次表现在实践上的命令主义,把强制性的政策与行政组织以及法条化的人口禁锢措施变为实践政治理想的推动力;最后表现在实践结果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成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瓶颈。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始终是国家实现工业化战略的理论盲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实行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本身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由于经济的恢复,大批农民进入城市,转为工业企业工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按正常的逻辑,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人口向城市流动,令人不解的是国家却建立了阻止人口流动的体制,使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和地域的流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盲点和实践配角。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

展战略需要大量投资,此时,国家只能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统购统销的低价计划分配体制,以保证城市供应和工业积累。但是发展重工业与分散的小农经济进行产品交易时成本过高,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受阻,于是,1958年发起大跃进运动,在农村组织人民公社,用户籍制度和国家建制,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此举虽降低了产品交易成本,却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大幅下降,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又限制农民自由流动。随后全国出现饥荒,政府被迫进行调整,大批城市人口又被迫返回农村。因此,随着50年代这种发展战略格局确立,与此相配套的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也应运而生。这些措施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有效地阻碍了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问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阻塞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可能性。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把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地域、产业、所有制等人为地画地为牢,计划之外的生产要素流动成为不合法的现象。在这期间,中国的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的速度虽然较快,但没有像发展经济学家预言的那样,以相应的速度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反而也掩盖了农村剩余劳动的存在。“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变中的一个非典型化特征,这一特征一直影响到目前的中国产业结构特点”[5]。

2.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始终游离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之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迅速推进,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行,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有了财产权和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而农村的劳力剩余也凸显出来,但农民的自由流动空间狭小。这时期率先走出家门的是农村中素有走南闯北传统的能工巧匠和敢于冒险的农村青年。农村劳动力较早外出以及较早吸收外来劳动力的主要是最早开放的沿海发达地区。进入8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需求扩张,城市改革滞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1983年至1988年期间,就有将近一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中,这个时期流动到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本县或本省的农村劳动力,但从省外流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逐渐增多,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逐渐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城市体制改革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城市的第三产业逐步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入,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创造了新的空间。虽然政府在1988年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实施治理整顿政策,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却更刺激了农民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冲动。这期间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为出口加工工业提供了就业机会。1989年春节铁路客运的拥挤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民工潮”的提法也开始见诸报端。与农村人口招工进城的计划转移和到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就地转移不同,80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了一个市场导向的异地就业的新的时期。由于户籍制度尚未彻底改革,这些劳动力大多数并不预期在城市长期居住下来,而是形成了一种暂时的流动人口。

3.社会改革滞后于市场改革,客观上抑制了城市的合理扩张,制约了劳动力跨区域、跨产业的正常流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又一高潮。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投资项目大幅增加,在随后的几年中,这种经济形态都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大发展,各种开发区建设出现热潮,这些非国有部门快速增长产生了对廉价农村劳动力的强烈需求。90年代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在流动区域方面,流向相对集中,以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从欠发达地区农村向发达地区及城市的流动是主要的,但流动并非单向,而是多向的,显示了经济发展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多样性;1997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经济结构开始调整,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就业岗位稀缺;农产品进入一个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改革严重滞后,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依然在发挥着“法”的作用,城市建设缺乏明显的产业倾向和服务功能,客观上阻断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的流动。所有这些新情况、新背景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4.重工业时代使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却使滞留在土地上的农民陷入困境,也使“三农”问题最终浮出了水面。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重工业时代,重工业的特性是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不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随着城市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而达到高潮。“在中国实行的‘双轨制’的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构成了劳动力供给的市场,与生产资料、资金、外汇等市场的双轨制一起,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所不同的是,当中国的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已实行市场化的并轨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顽强保留着依劳动者户籍身份而定的双轨制。”[6]在重工业时代,资本和技术排斥劳动力的特性,使劳动力市场再次扭曲,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劳动力被排斥在经济大发展之外。重工业的发展还使整个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两极大、中间小的非均衡异变。重工业的单向发展在给其它市场带来不平衡、相互掣肘的同时,使农村人口大量滞留,农业生产持续低迷,农村社会萎缩。“三农”问题的凸现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滞留并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确立不同的发展战略,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日本与中国都选择了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但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农村与农民得到政策的扶持,使农业一直在政府的哺育下生存与增长。日本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体化的道路。中国的政府主导模式是苏联理论和实践的照搬与模仿,走了一条“逆城市化”的道路。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

1.政府能否认清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度转移的重要保证。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还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是以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还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重要影响。这种选择必须以本国当时的实际国情而定。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重视节约资本发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使工业发展、城市扩张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得到了一体化,从而探索出了适合当时日本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模式。

2.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经济发展规律不可逆转,但是,认清规律的标志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国家社会和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状况。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主要靠工业的高速发展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靠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7]。主要发达国家用了大约40-100年的时间保持工业快速增长,使人均GDP由200-500美元增加到1000-2000美元,从而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由50%-60%下降到15%-25%的水平。可以说,工业化的速度有多快,规模有多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有多快,规模就有多大。而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必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的高达60%-70%,第三产业中有相当多的就业人口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发运行和政府合理引导的结果,政府的不作为和过分作为都有可能扭曲经济发展的自发性,导致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

3.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由于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拨款而得到了迅速发展。二战后,日本政府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更大的努力。70年代中期,日本已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使日本农村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也是日本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迅速转移的内在条件。

4.非农化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也是城市化积累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城市化,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50年代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即农村劳动力更多地趋向于在农村内部转移,而并非涌向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非农化或农村城市化,城乡之间的差别进一步缩小,许多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存在城乡差别。这种阶段性的新变化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城市化的演变具有时序上的规律性,其本质是高度工业化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对于限制大量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和解决“城市病”具有积极作用。

5.与国情相适应的土地政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的决定因素。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要重新组合,土地要素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日本,虽然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但土地的集中程度却相对低于欧美国家,农业兼业化普遍,秉承着小农经营的传统。这说明,一国或地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遵循本国国情或地区区情;各国和地区政府要制定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状况的政策。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学校于2008年8月开始实施本培训计划,至2009年5月完成培训人数共400人。专业为中式烹调183人,电焊工217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371 人,获证率93% ,省外就业215人,其余大部分在省内就业。在校本部共培训193人,其中中式烹调师66人,电焊工127人;在宁利乡共培训147人,其中中式烹调师82人,电焊工65人;在红桥乡和红旗社区共培训60人,其中中式烹调师35人,电焊工25人。

2008使用省拨经费20万元,报台帐20万元;使用市拨经费10万元,报账10万元。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

二、 转培计划切实,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果好

1、培训计划切实。培训前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计划,培训工作按计划开展,做到有条不紊,实实在在。

2、送教下乡,就地培训。学校具有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把这种经验引入到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师资队伍驻扎在乡镇,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在乡镇所在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如此就地培训,送教下乡,能够大大增加学员数量和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后效果很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培训新路子。

3、灵活的培训时间,多种多样的招培方式,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参培学员的数量。学校选择的培训时间,主要在彝年和春节前后。选择这段时间,一是正值农闲季节,农民闲散时间较多;二是部分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他们中没有技能证的人很多,可以参加培训。加上培训内容实在、实用,送教到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因此招生报名十分踊跃,培训点一般都超计划地进行。学校采用的招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托乡、村干部,联合劳务输出中介经纪人,委托招生,联合招生,就地培训,就地考核鉴定。学校非常注重培训内容,开设的培训课程较多,除了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

4、积极探索储备培训。××县职中在培训过程中,对少数台帐外的学员也进行培训。这部分学员暂时不准备外出务工,但有机会时也会外出或在当地就业。因此对他们进行超前培训,把他们列入储备培训计划中,也同样值得去探索。

三、做好学员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通过培训后,部分学员能在当地自主创业。学中式烹调的学员,有的在乡镇所在地、旅游区开起了食店,如红桥乡的向军丽、詹玉菊等学员,分别在红桥、泸沽湖开食店,实现了自主创业;有些学电焊的学员,自筹资金开起了铺子,如忽建新、代建华等学员,分别在县城、新营盘乡开了电焊铺子。如电焊班学员郑明华,经培训后到攀枝花市找到工作,老板包吃住外的月工资是2800元。自主创业的学员,他们的收入高于一般的外出打工者,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学员就业,以创业促就业,是一种比较好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学员自主创业,实现就地就近转移,特别是在今年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学员能够自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给予大力扶持。

利用学校优势,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支持。在农村进行实用技术项目的培训和推广 ,历来是学校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是学校已经开展的教学工作。2008年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到红桥乡西瓢落自然村的返乡农民工郑绍松家开办了一个禽类孵化场和土鸡生态养殖场。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帮助下,郑绍松购进了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修建了脱温室。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郑绍松就成功地孵化出当地土鸡,并放养在生态养殖场中,而且通过销售脱温鸡苗,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土鸡孵化的成功,必将带动一些返乡农户养殖土鸡,从而增加经济收入。今后学校还要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试点工作,比如很快就要实施的天麻有性繁殖等项目,将会惠及的农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将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做好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工作。

四、经费使用

省拨经费20万元和市拨经费1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400人,主要用于学员食宿补助、学员技能鉴定费用、培训教材费、外聘教师授课费等。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详见财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五、工作体会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很多农村贫困劳动力,有离开土地、外出脱贫的强烈愿望,又因没有技能不能长久在外立足和发展。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将“体能型”转向“技能型”,从根本上提高转移效益。

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外出打工时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性创业行为,是农民外出务工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以往进城打工只为“盖房子”、“娶媳妇”的想法已不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一部分有经济实力和经营思路的农民工具有要当老板的强烈愿望,家乡自然是最佳选择。学校适时地引导农民工寻找到适合个人特点、有前景、效益高的现代农业项目,有效地将返乡农民工打工时掌握和积累的资源与家乡农业资源特色融合起来,就能够加快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步伐。

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贫困劳动力为对象,以学校教学机构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增收为目标,强化培训与转移相结合,注重扩大示范效果,为××县的转移培训工作开展探索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在转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训和就业后,一大批人在经济上改变了家境,同时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也在转变,转移示范工作的效益是明显的。

学校通过调查,在本市、县内的很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较多,因此在下一的培训工作中,学校将增加新的培训工种,如钢筋工、砌筑工、混泥土工、架子工等,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

在省、市、县、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培训经费有了保证,培训组织和管理得到了完善,培训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不言困难,只决心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如何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浅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强化针对性,让农民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而能富,可以而且应该大有可为。

应该正视的问题是,无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内地城市,要想从根本上让农民工充分就业,彻底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让他们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而且体面就业,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对农民工的培训方面能真正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力戒一般化的应景式泛泛培训,以真正富有针对性、特色性和创造性的培训,求得实效性。

首先,政府可以面向全社会开展传统绝活大比拼活动,让社会上许多传承自祖上或自创的绝活得以展示。通过评选,对其中确有市场普及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有偿聘请这些人士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目前有地方就举行过民间厨艺大赛,将上榜名肴制作方法贡献给当地知名饭店,通过计算机联网,根据顾客点菜的频率给专利人提成,实现了坐家当老板坐家就业。

第二,对曾经享有社会知名度而一度失传的绝技进行挖掘整理授受,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比如寻找地方名点名肴制作师傅和老字号里尚健在的师傅,政府争取一笔资金,有偿记录整理他们的独门绝技,对农民工开展培训。有很多民间绝技,其后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传承其技,本身就是一大损失,政府倘能有计划地加紧搜集,也是一笔不菲的物质和文化财富。

第三,鼓励目前生意红火的名号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工就业。各地都有很多有绝活的作坊,都有连锁经营的巨大潜力,只是囿于经营者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魄力等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局限和满足于作坊式生产。倘能由有关部门,对开设连锁并大量雇佣农民工的绝活店予以重奖和有关政策优惠,当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做大做强的积极性。

第四,聘请店家授课,在其商业机密不外泄的前提下,物质鼓励他们提供配置好的配料,帮助农民工开设分号,既可大面积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又可使这些绝活店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市民生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报

教职成厅[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09年,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转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通报如下:

一、2009年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据我部统计,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生4130.67万人(详见附件),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集体举办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007.18万人,其他部门和民办机构培训123.49万人,教育系统培训数占培训总数的97.01%,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有8个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云南515.2万人,河南438万人,江苏400.5万人,浙江、河北、山东、贵州、四川培训人数也超过200万人。8个省共培训2642.24万人,占全国培训总量的63.97%。

有12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西增加89.24万人,内蒙古增加28.56万人,河北增加27.68万人,陕西增加22.26万人,广东增加15.12万人,云南增加12.64万人,青海、辽宁、安徽、上海、天津、江西等省(市)也有增加。

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27.55万人。有18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减少。其中,培训人数减少超过20万人的有:山东、四川、浙江、重庆、黑龙江和湖北。

2.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130.67万人,占全国农村就业人员总数47640万人的8.67%。15个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32.47%,新疆29.60%,北京24.76%,云南24.57%,上海21.51%,青海20.51%,江苏、浙江、重庆、贵州、辽宁、陕西、河北等省(市)的培训率也都在10%以上。

有9个省(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低于5%,其中海南4.82%,广西4.56%,黑龙江3.59%,宁夏2.51%,湖北2.14%,广东、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培训率低于2%。

3.2009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年初发布指导性计划数相比,全国共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1869.33万人。有5个省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200万人,其中湖南349.27万人,安徽316.29万人,广东316.05万人,四川235.17万人,山东202.32万人。有4个省(区)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100万人,其中湖北193.47万人,江西174.29万人,广西162.07万人,河南124万人。有6个省(市)超额完成了指导性计划数,分别是:云南、青海、上海、天津、辽宁和江苏。

4.2009年全国12.94万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和35.33万个教学点(班)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国县办学校有2107所,培训学员181.33万人,乡办学校18341所,培训学员1910.56万人,村办学校10.57万所,培训学员1915.30万人。乡、村两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人数合计3825.86万人,占培训总量的92.62%,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

5.2009年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4130.67万人中,女性有1942.31万人,占47.02%,男性有2188.36万人,占52.98%。

6.2009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地13.70万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2603.86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4444.29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2.05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0.22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7.35万个,固定资产总值163.46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5.30亿元。

7.西藏已连续两年未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统计数据。

二、我部工作基本情况和工作措施

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推动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为此,我部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动员职成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2009年2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9〕5号),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国职成教育战线响应号召,积极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再就业或创业。

2.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报》。200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08年各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数据,总结推广部分省份的先进经验,并对2009年培训任务进行了分解和部署。

3.推动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9年5月,我部职成教司在济南市召开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研讨会,会议通报了2008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情况并对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来自济南等15个中心城市代表交流了各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经验和做法,研讨了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建议。

4.选择部分县(市、区)作为 “教育部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作”联系点。2009年,我部组织各地推荐了一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经过联系点专家指导小组研究和我部审核,11月24日,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3号),确定了北京市大兴区等61个县(市、区)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要求联系点在建立新型农民培训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模式,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典型经验,创建一批县域培训规模大、培训项目多、培训质量高,为农服务能力强的先进典型。

5.表彰一批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学校。2009年11月27日,我部职成教司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同商定,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名义表彰了200个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学校,为各地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了示范。同时还举办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圆桌会议,深入研讨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6.总结、宣传和推广地方工作经验。印发教育部简报和职教成教情况,总结、宣传和推广了安徽省教育厅制定政策性文件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河南省和武汉市、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宁波市教育局选送优秀农民进修涉农专业等工作经验和做法。

三、各地主要经验和做法

2009年,各地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要求,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实施对象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农村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实施范围拓展到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及流通领域。各地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政府统筹。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河北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作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分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落实县级职教中心(或县域职业学校)、乡镇成校目标责任。湖北省成立“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指导全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省教育厅、农业厅、劳动和保障厅、科技厅紧密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严格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督导检查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各地着力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形成以县职教中心和县域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村级成校为辐射点的三级办学网络。天津市开展乡镇成校实体化建设,全市12个涉农区县170个乡镇(街道)中有135所乡镇(街道)成功通过市级验收,覆盖率达80%。如,北辰区提升三级办学网络的载体功能,区政府投资1.2亿元建成区职成教中心,区、镇政府投入377.47万元资金建成实体化乡镇成校13所,覆盖率100%,区政府投资建成126所村民学校和43所市民学校,三级网络共享共用师资、信息、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贴近百姓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建设一所符合标准的成校”,上海市教委据此开展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评估,今年16所乡镇成校被市成校评估领导小组认定“达标”,达标乡镇成校按初级中学同等规格独立建制,专职校长为法人单位代表,校舍建筑面积平均达4,035平方米,专任教师按当地总人口的万分之二配备,学校拥有办学许可证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并开展合格县(区)职教中心的评估,进一步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把县(区)职教中心作为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要求所有县(区)都要建成至少1所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专业特色鲜明、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县(区)职教中心,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短期培训要达到1000人次以上,同时要求以县(区)职教中心为依托,指导、建立和完善县域乡镇成校和社区学校等培训机构,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并把合格县(区)职教中心建设与教育强县、县(区)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考核挂钩。湖南省教育厅已初步形成以14所农业类高等院校为龙头,以51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41个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骨干,以1960所乡镇农校为基础的省、市、县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构建起了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市场规律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大力加强乡镇农校建设,遴选确定了34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建设单位,加上2009年以前已立项建设的66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全省在建的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达100所,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建设100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目标。

3.积极实践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各地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乡镇初中三年级学生3+x培训教育,动员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每年利用寒、暑假间隙,抽出3-5天时间,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园艺、农技、蔬菜大棚种植、养殖育肥等

一、二项实用技术,并将此项工作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挂钩。上海市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乡镇成校和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共培训了36373名农民和农村信息员,共出动“信息大篷车、小篷车”1532次,创作多媒体科普滑稽戏《橘树下的婚礼》进村、进厂巡演,开展活动2200场,向316057人进行了信息化宣传普及,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河北省有重点地树立一批培训后提高技能发家致富的典型,用农民身边活生生的事实,提高农民对实用技术培训的认识,帮助农民破除传统的种植、养殖观念,开阔视野,增强技能,树立起科学致富、创业致富、争做新型农民的新观念。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编写、出版、免费配送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文化课程辅导教材,召开全省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

4.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效果。各地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职成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培训效果。北京市从职教专项中划出8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主要用于奖励评估合格的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每校80万元,购买“流动课堂”大篷车进村入户培训,奖励优秀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支持“技能+基础”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及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上海、浙江、江苏和天津等省(市)政府将农民培训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0.5元-2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云南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教育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河南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都要设立成人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并随着任务的增加而增加。安徽省要求县级政府按照每年人均1元钱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统筹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5.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各地重视成教专职干部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举办第三期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教育部职成教司、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做成人教育、劳动就业与职业资格培训专题报告,并请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北辰、宝坻和武清等三个区介绍经验做法,每位学员均在培训班作了业务交流和工作总结,12个涉农区县教育局成教科长带队并参加培训。河南省加强乡镇成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一些市、县教育部门常年聘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专家集中对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如安阳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为开展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地方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不够。

2.培训机构基础能力薄弱。由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独立建制、编制、人员、经费、待遇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学校数萎缩,培训能力弱化。2009年与2008年相比,学校共减少了8384所,其中乡镇成校减少了1577所,学校占地面积共减少了2800亩,固定资产总值减少了24.22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减少了6.66亿元。

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难度加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已外出打工,在乡农村劳动力或年龄偏大、或缺乏培训意愿、或文化素质偏低,开展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五、进一步推动2010年工作的意见

教育系统要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教育部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组织动员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各种类型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积极开展高效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业培训,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抓紧落实培训任务。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总体要求是:完成5000万培训任务,全国培训率要达到10.50%,比2009年全国实际培训率8.67%增加1.83个百分点。2009年培训率高于10.50%的省份要继续巩固已有培训规模,低于10.50%的省份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培训率提高到10.50%以上,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将培训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具体落实到每所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督导其采取切实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加强对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的工作指导,创建一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教育部要继续推动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村委会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以创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活动为抓手,在总结联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评估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3.加强乡镇成校建设。乡镇成校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阵地,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增强乡镇成校培训能力。保留有乡镇成校的地区要继续办好做强,乡镇成校已经解体的地区要依托乡镇初中或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4.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督导内容之一,引导农村中小学校成为当地文化学习、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的中心。

5.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各地要表彰奖励一批培训规模大、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

各地要及时总结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和规划2011年培训方案,并将上述材料于2010年12月底报送我部。

附件: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统计和2010年计划安排表.doc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培训工作总结及2010年培训计划

张劳社〔2009〕301号

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和市委组织部2009年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份,全市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5万人,占计划1.1万人的113.8%,鉴定1.13万人,受训鉴定率达90%以上,受训人员输出率达到85%以上。其中:甘州区培训5107人,占计划4200人的121.6%,高台县培训1410人,占计划1400人的100.7%,临泽县培训1588人,占计划1300人的122.2%,山丹县培训1850人,占计划1600人的115.6%,民乐县培训2330人,占计划2300人的101.3%,肃南县培训232人,占计划200人的116%。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一是根据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要求,市、县区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责任分工,切实将培训任务落到了实处。二是根据市委组织部制定的《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9实施方案》,讨论制定了《张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及时把培训任务分解到了县区、乡镇和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并督促落实。三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逐级考核落实。认真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督查制度、月通报制度和信息联络员制度。切实做到了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和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认真摸底调查,掌握培训现状。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各县区认真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调查,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填报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调查表》,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面掌握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认真分析以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突出了“实际、实用、实效”,切实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围绕市场需求,多形式开展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紧紧围绕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输转策略,大力实施“岗位提升”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定点机构培训、多渠道就业”的思路,利用春节前后和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依托46个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突出培训特色,多形式开展了建筑、缝纫、餐饮等工种的培训。一是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示范基地,将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贴近基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零距离”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方便了受训群众,山丹县采取集中时间、送教下乡的形式,在5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引导性和技能培训,受到农民群众好评。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通过与劳务基地和输入地企业联系,确定市场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专业,按订单要求进行培训,定向输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围绕近两年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凸显工种优势,占领市场。肃南县围绕 “裕固百灵”劳务品牌,依托县职教中心、民族歌舞团、就业训练中心及旅游部门,开展民族歌手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培训。四是开展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并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临泽县组织206名返乡创业带头人到乡镇进行创业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带动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五是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扶持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我们组织350名劳务经纪人进行了培训,重点讲授《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提高了劳务经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经营素质,规范了中介行为,提高了带动输出的能力。六是做好鉴定服务工作。年初,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1.13万名受训人员及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24.72万人,创劳务收入19.44亿元,实现了以培训促输转、以培训促收入的目的。

(四)加强资源整合,落实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对46所认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进行督促检查,按照市场需求完善实训设施和开设培训专业,强化培训机构监管,实行以奖代补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夯实了培训基础,增强了实训的需要。二是落实培训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使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使1.25万名农村劳动力接受免费培训。三是争取培训资金。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市局争取300万元资金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教学综合楼,山丹县争取50万元,用于乡镇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了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平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资金规范使用,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投入的长效机制。

(五)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市、县区工程工作小组根据市委组织部编印的培训宣传手册,抓住农民工集中返乡和集中外出的有利时机,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采取出黑板报、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组织“创业之星”巡回宣讲等多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作用和目的,营造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务工技能、踊跃外出就业的氛围。二是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图片音像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对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进行收集并及时在张掖电视台和张掖日报上宣传报道。三是制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知识讲座专题片和技能培训辅导讲座,作为引导性培训必备教材进行广泛宣传。认真编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24期,印发各县区学习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务工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的浓厚宣传舆论氛围。

(六)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实效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我们加强与各县区的联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先后四深入县区、乡镇、村社,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了解掌握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并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召开工作分析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将培训落在实处取得实效。二是严格培训规范流程。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标准,明确各个操作环节的工作流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职业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聘请农民工培训专业教师,落实补助待遇,稳定了师资队伍;开发事宜农民群众的培训教材,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坚持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台帐备案制度。三是加强考核评价。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分析各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按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的2009培训实施方案和《张掖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考核评估办法》,对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案,制定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细则》,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实绩、经费保障、项目争取和工作创新六个方面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各县区和培训机构阶段培训实施情况逐项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了培训落在实处。四是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监管。按照《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要求,严格开班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确定培训的专业、人数、对象、时间后,如实填写《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申请表》和《张掖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花名册》,逐级上报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市局经办机构审查签字后,方可进行培训,确保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做好培训信息服务工作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范围,定期召开劳动力供需招聘会,为农村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工作搭建了平台。积极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把培训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培训一批,输出一批,稳定一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

二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培训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简陋,培训内容单

一、层次低的问题。乡镇培训示范基地只能进行一些应急性简单操作培训,不能承担较全面、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任务,不能适应劳务市场对较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民工培训的现实需要。

三是受培训资金和设施的限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和返乡创业培训,一些技能要求高的电气焊类工种培训时间长,培训成本高,培训补贴资金只有再就业资金中的10%,已不能适应现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

四、2010年工作打算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深入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提出2010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资金投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要求,2010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1.1万人,具体分解为:甘州区4200人,临泽县1300人,高台县1400人,山丹县1600人,民乐县2300人,肃南县200人。

(三)进度计划

2010年培训实施三个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利用农闲和农民工返乡黄金时期,市、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要加强调研,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和受训对象的特点,安排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活动”,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村要在培训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确保在这一阶段完成培训任务的60%;到2010年6月底,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85%,2010年11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受训对象掌握基本就业技能,输转就业率达85%以上。

(四)工作重点

1.突出培训重点,抓好返乡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2月份至明年3月份是劳务培训的黄金时期,利用农民工返乡之际,依托46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精心安排,及早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发挥示范乡镇、村和星级劳务输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重点开展市场需求的工种培训,切实提高输转就业质量。

2.支持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开展培训。根据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200名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不断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扩大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

3.培育市场载体,扩大对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不断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提高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计划对300名培育发展的劳务经纪人适时进行培训,把《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使受训者了解掌握人力资源市场运作规范,熟知市场规则,提高经营素质,使劳务输出工作步入市场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4.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开展劳务品牌培训。我们紧紧围绕已申请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丝路硬汉子”、“枣乡缝纫”、“裕固百灵”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品牌技能培训,凸显优势工种,提升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彰显劳务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品牌专业技能人才不低于2000人,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以品牌规模化带动输出品牌化。

(五)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健全完善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政策和制度创新,建立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2.挖掘培训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深入挖掘和推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的县区、乡镇、村社和培训机构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树立典型,积极配合张掖电视台、张掖日报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调研,在不同层次的报刊杂志上刊载培训信息和调研文章,进行培训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培训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编报工作,及时反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和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针对性。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生态工程、公益事业等项目培训;根据市外市场需求,组织开展机械制造、电子装配、建筑安装、餐饮服务和服装加工等行业技能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坚持零距离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做法,方便群众,降低成本,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及时找到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地联合等培训模式,加大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由用人单位出资、派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定点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并组织人员,按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定向输出,共同为用人单位培训合格员工,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落实补贴政策,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农民工培训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农民工培训。督促县区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保证培训补贴资金,确保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按照培训工程资金概算,争取市、县区财政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支持,使受训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5.严格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业务指导和监督,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严格执行开班审批、备案制度,坚持开班有申请、培训有计划,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劳务品牌建设,突出优势工种,精心编制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输转就业率达到85%以上。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加强培训、考试、发证的规程和登记备案制度建设,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探索适合农民工鉴定的办法,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受训人员及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力争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75%以上,从事技术工种的就业上岗人员持证率达到85%以上,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针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训设施简陋、培训工种单一和培训时间短层次低的现状,要实行培训补贴倾斜政策,督促和扶持培训机构特别是乡镇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按市场需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和督查制度,完善各类台帐、报表等基础资料,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

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 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3. 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 4.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学校于2008年8月开始实施本培训计划,至2009年5月完成培训人数共400人。专业为中式烹调183人,电焊工217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371 人,获证率93% ,省外就业215人,其余大部分在省内就业。在校本部共培训193人,其中中式烹调师66人,电焊工127人;在宁利乡共培训147人,其中中式烹调师82人,电焊工65人;在红桥乡和红旗社区共培训60人,其中中式烹调师35人,电焊工25人。

2008使用省拨经费20万元,报台帐20万元;使用市拨经费10万元,报账10万元。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

二、 转培计划切实,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果好

1、培训计划切实。培训前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计划,培训工作按计划开展,做到有条不紊,实实在在。

2、送教下乡,就地培训。学校具有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把这种经验引入到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师资队伍驻扎在乡镇,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在乡镇所在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如此就地培训,送教下乡,能够大大增加学员数量和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后效果很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培训新路子。

3、灵活的培训时间,多种多样的招培方式,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参培学员的数量。学校选择的培训时间,主要在彝年和春节前后。选择这段时间,一是正值农闲季节,农民闲散时间较多;二是部分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他们中没有技能证的人很多,可以参加培训。加上培训内容实在、实用,送教到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因此招生报名十分踊跃,培训点一般都超计划地进行。学校采用的招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托乡、村干部,联合劳务输出中介经纪人,委托招生,联合招生,就地培训,就地考核鉴定。学校非常注重培训内容,开设的培训课程较多,除了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

4、积极探索储备培训。××县职中在培训过程中,对少数台帐外的学员也进行培训。这部分学员暂时不准备外出务工,但有机会时也会外出或在当地就业。因此对他们进行超前培训,把他们列入储备培训计划中,也同样值得去探索。

三、做好学员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通过培训后,部分学员能在当地自主创业。学中式烹调的学员,有的在乡镇所在地、旅游区开起了食店,如红桥乡的向军丽、詹玉菊等学员,分别在红桥、泸沽湖开食店,实现了自主创业;有些学电焊的学员,自筹资金开起了铺子,如忽建新、代建华等学员,分别在县城、新营盘乡开了电焊铺子。如电焊班学员郑明华,经培训后到攀枝花市找到工作,老板包吃住外的月工资是2800元。自主创业的学员,他们的收入高于一般的外出打工者,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学员就业,以创业促就业,是一种比较好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学员自主创业,实现就地就近转移,特别是在今年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学员能够自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给予大力扶持。

利用学校优势,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支持。在农村进行实用技术项目的培训和推广 ,历来是学校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是学校已经开展的教学工作。2008年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到红桥乡西瓢落自然村的返乡农民工郑绍松家开办了一个禽类孵化场和土鸡生态养殖场。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帮助下,郑绍松购进了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修建了脱温室。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郑绍松就成功地孵化出当地土鸡,并放养在生态养殖场中,而且通过销售脱温鸡苗,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土鸡孵化的成功,必将带动一些返乡农户养殖土鸡,从而增加经济收入。今后学校还要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试点工作,比如很快就要实施的天麻有性繁殖等项目,将会惠及的农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将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做好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工作。

四、经费使用

省拨经费20万元和市拨经费1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400人,主要用于学员食宿补助、学员技能鉴定费用、培训教材费、外聘教师授课费等。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详见财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五、工作体会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很多农村贫困劳动力,有离开土地、外出脱贫的强烈愿望,又因没有技能不能长久在外立足和发展。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将“体能型”转向“技能型”,从根本上提高转移效益。

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外出打工时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性创业行为,是农民外出务工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以往进城打工只为“盖房子”、“娶媳妇”的想法已不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一部分有经济实力和经营思路的农民工具有要当老板的强烈愿望,家乡自然是最佳选择。学校适时地引导农民工寻找到适合个人特点、有前景、效益高的现代农业项目,有效地将返乡农民工打工时掌握和积累的资源与家乡农业资源特色融合起来,就能够加快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步伐。

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贫困劳动力为对象,以学校教学机构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增收为目标,强化培训与转移相结合,注重扩大示范效果,为××县的转移培训工作开展探索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在转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训和就业后,一大批人在经济上改变了家境,同时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也在转变,转移示范工作的效益是明显的。

学校通过调查,在本市、县内的很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较多,因此在下一的培训工作中,学校将增加新的培训工种,如钢筋工、砌筑工、混泥土工、架子工等,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

在省、市、县、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培训经费有了保证,培训组织和管理得到了完善,培训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不言困难,只决心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如何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浅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强化针对性,让农民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而能富,可以而且应该大有可为。

应该正视的问题是,无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内地城市,要想从根本上让农民工充分就业,彻底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让他们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而且体面就业,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对农民工的培训方面能真正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力戒一般化的应景式泛泛培训,以真正富有针对性、特色性和创造性的培训,求得实效性。

首先,政府可以面向全社会开展传统绝活大比拼活动,让社会上许多传承自祖上或自创的绝活得以展示。通过评选,对其中确有市场普及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有偿聘请这些人士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目前有地方就举行过民间厨艺大赛,将上榜名肴制作方法贡献给当地知名饭店,通过计算机联网,根据顾客点菜的频率给专利人提成,实现了坐家当老板坐家就业。

第二,对曾经享有社会知名度而一度失传的绝技进行挖掘整理授受,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比如寻找地方名点名肴制作师傅和老字号里尚健在的师傅,政府争取一笔资金,有偿记录整理他们的独门绝技,对农民工开展培训。有很多民间绝技,其后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传承其技,本身就是一大损失,政府倘能有计划地加紧搜集,也是一笔不菲的物质和文化财富。

第三,鼓励目前生意红火的名号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工就业。各地都有很多有绝活的作坊,都有连锁经营的巨大潜力,只是囿于经营者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魄力等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局限和满足于作坊式生产。倘能由有关部门,对开设连锁并大量雇佣农民工的绝活店予以重奖和有关政策优惠,当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做大做强的积极性。

第四,聘请店家授课,在其商业机密不外泄的前提下,物质鼓励他们提供配置好的配料,帮助农民工开设分号,既可大面积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又可使这些绝活店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市民生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报

教职成厅[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09年,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转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通报如下:

一、2009年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据我部统计,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生4130.67万人(详见附件),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集体举办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007.18万人,其他部门和民办机构培训123.49万人,教育系统培训数占培训总数的97.01%,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有8个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云南515.2万人,河南438万人,江苏400.5万人,浙江、河北、山东、贵州、四川培训人数也超过200万人。8个省共培训2642.24万人,占全国培训总量的63.97%。

有12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西增加89.24万人,内蒙古增加28.56万人,河北增加27.68万人,陕西增加22.26万人,广东增加15.12万人,云南增加12.64万人,青海、辽宁、安徽、上海、天津、江西等省(市)也有增加。

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27.55万人。有18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减少。其中,培训人数减少超过20万人的有:山东、四川、浙江、重庆、黑龙江和湖北。

2.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130.67万人,占全国农村就业人员总数47640万人的8.67%。15个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32.47%,新疆29.60%,北京24.76%,云南24.57%,上海21.51%,青海20.51%,江苏、浙江、重庆、贵州、辽宁、陕西、河北等省(市)的培训率也都在10%以上。

有9个省(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低于5%,其中海南4.82%,广西4.56%,黑龙江3.59%,宁夏2.51%,湖北2.14%,广东、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培训率低于2%。

3.2009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年初发布指导性计划数相比,全国共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1869.33万人。有5个省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200万人,其中湖南349.27万人,安徽316.29万人,广东316.05万人,四川235.17万人,山东202.32万人。有4个省(区)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100万人,其中湖北193.47万人,江西174.29万人,广西162.07万人,河南124万人。有6个省(市)超额完成了指导性计划数,分别是:云南、青海、上海、天津、辽宁和江苏。

4.2009年全国12.94万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和35.33万个教学点(班)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国县办学校有2107所,培训学员181.33万人,乡办学校18341所,培训学员1910.56万人,村办学校10.57万所,培训学员1915.30万人。乡、村两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人数合计3825.86万人,占培训总量的92.62%,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

5.2009年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4130.67万人中,女性有1942.31万人,占47.02%,男性有2188.36万人,占52.98%。

6.2009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地13.70万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2603.86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4444.29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2.05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0.22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7.35万个,固定资产总值163.46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5.30亿元。

7.西藏已连续两年未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统计数据。

二、我部工作基本情况和工作措施

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推动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为此,我部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动员职成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2009年2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9〕5号),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国职成教育战线响应号召,积极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再就业或创业。

2.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报》。200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08年各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数据,总结推广部分省份的先进经验,并对2009年培训任务进行了分解和部署。

3.推动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9年5月,我部职成教司在济南市召开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研讨会,会议通报了2008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情况并对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来自济南等15个中心城市代表交流了各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经验和做法,研讨了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建议。

4.选择部分县(市、区)作为 “教育部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作”联系点。2009年,我部组织各地推荐了一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经过联系点专家指导小组研究和我部审核,11月24日,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3号),确定了北京市大兴区等61个县(市、区)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要求联系点在建立新型农民培训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模式,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典型经验,创建一批县域培训规模大、培训项目多、培训质量高,为农服务能力强的先进典型。

5.表彰一批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学校。2009年11月27日,我部职成教司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同商定,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名义表彰了200个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学校,为各地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了示范。同时还举办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圆桌会议,深入研讨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6.总结、宣传和推广地方工作经验。印发教育部简报和职教成教情况,总结、宣传和推广了安徽省教育厅制定政策性文件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河南省和武汉市、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宁波市教育局选送优秀农民进修涉农专业等工作经验和做法。

三、各地主要经验和做法

2009年,各地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要求,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实施对象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农村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实施范围拓展到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及流通领域。各地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政府统筹。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河北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作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分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落实县级职教中心(或县域职业学校)、乡镇成校目标责任。湖北省成立“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指导全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省教育厅、农业厅、劳动和保障厅、科技厅紧密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严格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督导检查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各地着力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形成以县职教中心和县域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村级成校为辐射点的三级办学网络。天津市开展乡镇成校实体化建设,全市12个涉农区县170个乡镇(街道)中有135所乡镇(街道)成功通过市级验收,覆盖率达80%。如,北辰区提升三级办学网络的载体功能,区政府投资1.2亿元建成区职成教中心,区、镇政府投入377.47万元资金建成实体化乡镇成校13所,覆盖率100%,区政府投资建成126所村民学校和43所市民学校,三级网络共享共用师资、信息、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贴近百姓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建设一所符合标准的成校”,上海市教委据此开展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评估,今年16所乡镇成校被市成校评估领导小组认定“达标”,达标乡镇成校按初级中学同等规格独立建制,专职校长为法人单位代表,校舍建筑面积平均达4,035平方米,专任教师按当地总人口的万分之二配备,学校拥有办学许可证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并开展合格县(区)职教中心的评估,进一步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把县(区)职教中心作为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要求所有县(区)都要建成至少1所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专业特色鲜明、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县(区)职教中心,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短期培训要达到1000人次以上,同时要求以县(区)职教中心为依托,指导、建立和完善县域乡镇成校和社区学校等培训机构,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并把合格县(区)职教中心建设与教育强县、县(区)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考核挂钩。湖南省教育厅已初步形成以14所农业类高等院校为龙头,以51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41个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骨干,以1960所乡镇农校为基础的省、市、县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构建起了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市场规律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大力加强乡镇农校建设,遴选确定了34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建设单位,加上2009年以前已立项建设的66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全省在建的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达100所,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建设100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目标。

3.积极实践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各地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乡镇初中三年级学生3+x培训教育,动员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每年利用寒、暑假间隙,抽出3-5天时间,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园艺、农技、蔬菜大棚种植、养殖育肥等

一、二项实用技术,并将此项工作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挂钩。上海市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乡镇成校和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共培训了36373名农民和农村信息员,共出动“信息大篷车、小篷车”1532次,创作多媒体科普滑稽戏《橘树下的婚礼》进村、进厂巡演,开展活动2200场,向316057人进行了信息化宣传普及,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河北省有重点地树立一批培训后提高技能发家致富的典型,用农民身边活生生的事实,提高农民对实用技术培训的认识,帮助农民破除传统的种植、养殖观念,开阔视野,增强技能,树立起科学致富、创业致富、争做新型农民的新观念。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编写、出版、免费配送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文化课程辅导教材,召开全省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

4.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效果。各地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职成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培训效果。北京市从职教专项中划出8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主要用于奖励评估合格的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每校80万元,购买“流动课堂”大篷车进村入户培训,奖励优秀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支持“技能+基础”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及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上海、浙江、江苏和天津等省(市)政府将农民培训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0.5元-2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云南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教育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河南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都要设立成人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并随着任务的增加而增加。安徽省要求县级政府按照每年人均1元钱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统筹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5.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各地重视成教专职干部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举办第三期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教育部职成教司、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做成人教育、劳动就业与职业资格培训专题报告,并请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北辰、宝坻和武清等三个区介绍经验做法,每位学员均在培训班作了业务交流和工作总结,12个涉农区县教育局成教科长带队并参加培训。河南省加强乡镇成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一些市、县教育部门常年聘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专家集中对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如安阳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为开展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地方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不够。

2.培训机构基础能力薄弱。由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独立建制、编制、人员、经费、待遇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学校数萎缩,培训能力弱化。2009年与2008年相比,学校共减少了8384所,其中乡镇成校减少了1577所,学校占地面积共减少了2800亩,固定资产总值减少了24.22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减少了6.66亿元。

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难度加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已外出打工,在乡农村劳动力或年龄偏大、或缺乏培训意愿、或文化素质偏低,开展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五、进一步推动2010年工作的意见

教育系统要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教育部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组织动员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各种类型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积极开展高效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业培训,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抓紧落实培训任务。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总体要求是:完成5000万培训任务,全国培训率要达到10.50%,比2009年全国实际培训率8.67%增加1.83个百分点。2009年培训率高于10.50%的省份要继续巩固已有培训规模,低于10.50%的省份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培训率提高到10.50%以上,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将培训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具体落实到每所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督导其采取切实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加强对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的工作指导,创建一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教育部要继续推动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村委会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以创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活动为抓手,在总结联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评估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3.加强乡镇成校建设。乡镇成校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阵地,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增强乡镇成校培训能力。保留有乡镇成校的地区要继续办好做强,乡镇成校已经解体的地区要依托乡镇初中或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4.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督导内容之一,引导农村中小学校成为当地文化学习、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的中心。

5.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各地要表彰奖励一批培训规模大、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

各地要及时总结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和规划2011年培训方案,并将上述材料于2010年12月底报送我部。

附件: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统计和2010年计划安排表.doc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培训工作总结及2010年培训计划

张劳社〔2009〕301号

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和市委组织部2009年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份,全市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5万人,占计划1.1万人的113.8%,鉴定1.13万人,受训鉴定率达90%以上,受训人员输出率达到85%以上。其中:甘州区培训5107人,占计划4200人的121.6%,高台县培训1410人,占计划1400人的100.7%,临泽县培训1588人,占计划1300人的122.2%,山丹县培训1850人,占计划1600人的115.6%,民乐县培训2330人,占计划2300人的101.3%,肃南县培训232人,占计划200人的116%。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一是根据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要求,市、县区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责任分工,切实将培训任务落到了实处。二是根据市委组织部制定的《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9实施方案》,讨论制定了《张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及时把培训任务分解到了县区、乡镇和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并督促落实。三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逐级考核落实。认真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督查制度、月通报制度和信息联络员制度。切实做到了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和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认真摸底调查,掌握培训现状。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各县区认真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调查,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填报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调查表》,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面掌握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认真分析以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突出了“实际、实用、实效”,切实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围绕市场需求,多形式开展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紧紧围绕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输转策略,大力实施“岗位提升”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定点机构培训、多渠道就业”的思路,利用春节前后和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依托46个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突出培训特色,多形式开展了建筑、缝纫、餐饮等工种的培训。一是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示范基地,将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贴近基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零距离”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方便了受训群众,山丹县采取集中时间、送教下乡的形式,在5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引导性和技能培训,受到农民群众好评。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通过与劳务基地和输入地企业联系,确定市场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专业,按订单要求进行培训,定向输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围绕近两年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凸显工种优势,占领市场。肃南县围绕 “裕固百灵”劳务品牌,依托县职教中心、民族歌舞团、就业训练中心及旅游部门,开展民族歌手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培训。四是开展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并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临泽县组织206名返乡创业带头人到乡镇进行创业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带动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五是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扶持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我们组织350名劳务经纪人进行了培训,重点讲授《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提高了劳务经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经营素质,规范了中介行为,提高了带动输出的能力。六是做好鉴定服务工作。年初,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1.13万名受训人员及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24.72万人,创劳务收入19.44亿元,实现了以培训促输转、以培训促收入的目的。

(四)加强资源整合,落实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对46所认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进行督促检查,按照市场需求完善实训设施和开设培训专业,强化培训机构监管,实行以奖代补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夯实了培训基础,增强了实训的需要。二是落实培训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使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使1.25万名农村劳动力接受免费培训。三是争取培训资金。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市局争取300万元资金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教学综合楼,山丹县争取50万元,用于乡镇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了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平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资金规范使用,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投入的长效机制。

(五)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市、县区工程工作小组根据市委组织部编印的培训宣传手册,抓住农民工集中返乡和集中外出的有利时机,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采取出黑板报、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组织“创业之星”巡回宣讲等多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作用和目的,营造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务工技能、踊跃外出就业的氛围。二是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图片音像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对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进行收集并及时在张掖电视台和张掖日报上宣传报道。三是制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知识讲座专题片和技能培训辅导讲座,作为引导性培训必备教材进行广泛宣传。认真编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24期,印发各县区学习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务工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的浓厚宣传舆论氛围。

(六)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实效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我们加强与各县区的联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先后四深入县区、乡镇、村社,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了解掌握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并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召开工作分析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将培训落在实处取得实效。二是严格培训规范流程。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标准,明确各个操作环节的工作流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职业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聘请农民工培训专业教师,落实补助待遇,稳定了师资队伍;开发事宜农民群众的培训教材,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坚持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台帐备案制度。三是加强考核评价。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分析各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按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的2009培训实施方案和《张掖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考核评估办法》,对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案,制定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细则》,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实绩、经费保障、项目争取和工作创新六个方面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各县区和培训机构阶段培训实施情况逐项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了培训落在实处。四是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监管。按照《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要求,严格开班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确定培训的专业、人数、对象、时间后,如实填写《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申请表》和《张掖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花名册》,逐级上报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市局经办机构审查签字后,方可进行培训,确保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做好培训信息服务工作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范围,定期召开劳动力供需招聘会,为农村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工作搭建了平台。积极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把培训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培训一批,输出一批,稳定一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

二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培训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简陋,培训内容单

一、层次低的问题。乡镇培训示范基地只能进行一些应急性简单操作培训,不能承担较全面、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任务,不能适应劳务市场对较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民工培训的现实需要。

三是受培训资金和设施的限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和返乡创业培训,一些技能要求高的电气焊类工种培训时间长,培训成本高,培训补贴资金只有再就业资金中的10%,已不能适应现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

四、2010年工作打算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深入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提出2010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资金投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要求,2010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1.1万人,具体分解为:甘州区4200人,临泽县1300人,高台县1400人,山丹县1600人,民乐县2300人,肃南县200人。

(三)进度计划

2010年培训实施三个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利用农闲和农民工返乡黄金时期,市、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要加强调研,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和受训对象的特点,安排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活动”,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村要在培训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确保在这一阶段完成培训任务的60%;到2010年6月底,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85%,2010年11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受训对象掌握基本就业技能,输转就业率达85%以上。

(四)工作重点

1.突出培训重点,抓好返乡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2月份至明年3月份是劳务培训的黄金时期,利用农民工返乡之际,依托46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精心安排,及早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发挥示范乡镇、村和星级劳务输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重点开展市场需求的工种培训,切实提高输转就业质量。

2.支持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开展培训。根据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200名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不断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扩大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

3.培育市场载体,扩大对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不断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提高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计划对300名培育发展的劳务经纪人适时进行培训,把《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使受训者了解掌握人力资源市场运作规范,熟知市场规则,提高经营素质,使劳务输出工作步入市场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4.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开展劳务品牌培训。我们紧紧围绕已申请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丝路硬汉子”、“枣乡缝纫”、“裕固百灵”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品牌技能培训,凸显优势工种,提升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彰显劳务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品牌专业技能人才不低于2000人,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以品牌规模化带动输出品牌化。

(五)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健全完善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政策和制度创新,建立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2.挖掘培训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深入挖掘和推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的县区、乡镇、村社和培训机构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树立典型,积极配合张掖电视台、张掖日报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调研,在不同层次的报刊杂志上刊载培训信息和调研文章,进行培训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培训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编报工作,及时反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和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针对性。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生态工程、公益事业等项目培训;根据市外市场需求,组织开展机械制造、电子装配、建筑安装、餐饮服务和服装加工等行业技能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坚持零距离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做法,方便群众,降低成本,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及时找到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地联合等培训模式,加大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由用人单位出资、派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定点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并组织人员,按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定向输出,共同为用人单位培训合格员工,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落实补贴政策,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农民工培训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农民工培训。督促县区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保证培训补贴资金,确保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按照培训工程资金概算,争取市、县区财政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支持,使受训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5.严格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业务指导和监督,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严格执行开班审批、备案制度,坚持开班有申请、培训有计划,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劳务品牌建设,突出优势工种,精心编制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输转就业率达到85%以上。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加强培训、考试、发证的规程和登记备案制度建设,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探索适合农民工鉴定的办法,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受训人员及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力争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75%以上,从事技术工种的就业上岗人员持证率达到85%以上,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针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训设施简陋、培训工种单一和培训时间短层次低的现状,要实行培训补贴倾斜政策,督促和扶持培训机构特别是乡镇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按市场需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和督查制度,完善各类台帐、报表等基础资料,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1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2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

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

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5 第

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6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 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上一篇:币汇率体系探索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