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

2024-03-17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的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就业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令人堪忧。国内外各界学者已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从各自研究的视角提出了若干缓解和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通过简要剖析国内外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在就业歧视问题上有所启示,为营造就业市场透明、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提供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是困扰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顽疾和瓶颈,国内理论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与国外的私立高校相比,因文化背景和学术地位各不相同,各自研究的侧重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国内的研究重点和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1 就业歧视的概念研究 对于就业歧视的概念,早在《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就作了明确定义,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歧视与非歧视的界定;就业歧视的界定;就业歧视的救济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机构的创建等。我国国内对于就业歧视概念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宪法》中。《宪法》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求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另外,为了保护公民的就业平等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也对歧视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普遍缺少对责任主体责罚界定和受歧视者权益的救济,当歧视发生时权益双方难以科学评判。中国人权研究会2011年发布的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也指出,应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同时应尽快对就业歧视的概念进行更科学全面的界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1.2 就业歧视的现状研究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比较全面的对公平就业进行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因学历而对劳动者有区别的对待,而应该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维护公民的平等就业权益。专著方面,国内的学者大多从法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李薇薇主编的《禁止就业歧视》;周伟主编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与中国的现实》;蔡定剑主编的《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反歧视对策研究》等著作对就业歧视的现状和内容作了归纳和概括。为了促进就业,2007年8月还颁布了《就业促进法》,消除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明确的就业歧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3 就业歧视的原因研究 从源头上来说,就业歧视的产生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3.1 政府监管不力。一些政府部门在就业问题上监管不够,与其他行政机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监管流于形式,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1.3.2 法律法规缺失。虽然《宪法》、《劳动法》等中的有关条款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了规定,但覆盖面不广,可操作性不强,责任主体不明确。

1.3.3 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较差。生源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民办高校的学生来源多样,生源基础和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比较低,一些学生即使选择了民办高校,由于自卑感,在就业的时候表现得很不自信,这些增加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风险。

1.3.4 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歧视。很多知名企业特别青睐毕业于“985”、“211”等名牌高校的大学生,对待“公”与“民”的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判若两人,严重打击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热情,侵害了他们的就业平等权益,降低了对就业的心理期许。

1.4 缓解就业歧视的对策研究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和反歧视对策》,具体阐述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现状,提出了缓解歧视性法律制度的建议。200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阎天编译的《反就业歧视法国际前沿读本》一书,引入国外的法治经验和研究成果,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提出了较为详实的数据和参考。针对缓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具體对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涉及到劳动者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仅有《宪法》、《劳动合同法》等,他们的共性和缺陷主要在于原则性太强,针对性不强。因此,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已迫在眉睫。

1.4.2 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尽量维护大学生就业的权益。政府应本着诚信负责的态度作出表率,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来监督和维护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

1.4.3 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4.4 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市场上,实行毕业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为民办高校毕业生创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2 国外研究现状

基于社会历史原因,西方社会对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不同视角均对歧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而有益的探索。《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提到的就业歧视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求职和在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若采取在法律上禁止的对当事人有差别的对待,从而对当事人就业和职业的机会平等造成损害,这样的行为一般认定为歧视。二是一些主要的领域法律禁止歧视,如种族、民族、宗教、性别、社会出身等。三是如果用人单位处于工作岗位的内在客观需要,就不算歧视。

当代经济学家对歧视问题的分析最早起源于贝克尔的模型。到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是:贝克尔(1957年)的完全竞争市场歧视理论,第一个建立起解释歧视经济效应模型。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歧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他还发现竞争的市场能够调节雇主的歧视行为。此后,阿罗形成了雇员歧视模型;阿克劳夫建立了社会地位歧视模型;卡恩创立了顾客歧视模型;克鲁格形成了歧视的经济动机模型。在他们之后,西方学者们形成了以修罗(Thurow.1969)、伯格曼(Begmann.B.1971)、布莱克和丹等(Black.Dan.H.1995)为代表的非完全性竞争歧视理论;埃格勒、克思为代表的统计性歧视理论等,国际社会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至今仍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国外一些相关的法律文献中,对“就业歧视”早有明确的界定。国际劳工大会在1958年通过的《(就业和歧视)公约》就对就业歧视有明确的界定。《就业和歧视》是一部重要的专门反就业歧视的国际公约,体现了人权和公平正义,即“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优惠,其结果是剥夺或损害在就业和职业上的机会或待遇上的不平等。”除此之外,在国际上还有一些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文件,如《消除一些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它是一部完整的反种族歧视的法律文件;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进一步确认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在《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是一部从性别歧视出发维护女性权益的单性法律文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我国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把各类人才及时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基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情况,通过相关文章和法律法规梳理,他们认为,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的研究;最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措施研究。鉴于以往的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相关文章在论述和探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时,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例如政府监管不力,就业政策的不健全,就业结构的不完整,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民办高校自身独立性、开放性不强等。对于就业歧视,立法的时代局限性已日趋显露,《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有关歧视划分的规定过于笼统宽泛,对于花样不断翻新的歧视造成的权利侵害现象缺乏针对性的救济办法和处罚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如何缓解和消除就业歧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应有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健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02).

[2]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调查报告[N].科学时报,2010(08).

[3]李国和.就业歧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现实困惑[J].广西社会科学,2009(08).

[4]林小红.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5]张翰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模式应对[N].科学创新报,2011(05).

作者简介:孙彦彬(1980-),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研究。

刘丽娟(1979-),女,湖南永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师,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生态文化是一个新兴文化的制高点,为我校构建生态性大学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笔者通过对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诠释,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发,对如何开展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生态性校园文化 农林高校 高等教育

1 生态性校园文化的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但如今早已渗透进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自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后,美国生态伦理学者莱奥波尔德也发表了人类和自然界应当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说法。即在现代文化伦理原则中加入的生态因素,将催生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现象。如果要寻找具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我们就需要考虑社会、自然、人等各方力量交错作用的因素,力求使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样,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就要从自然、社会与人等各种力量交错的背景下去考察,包括校园文化内部之间的生态发展和校园外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校园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就这就是生态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延伸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着眼于校园文化体系内部之间而言,其包含三个“生态”:其一,指生态教育的实施,恪守“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在生态教育理念引领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融入社会,加强自身本领,成为综合性的实用型人才;其二,指生态心理的构建,在学校环境的感染下,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日程生活甚至是未来从事的职业;其三,指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如校园环境的生态建设和倡导生态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造成长成才的土壤。

2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我校积极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良机。

2.1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

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将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新时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聚在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加强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引导、素质培养拓展、成长成才服务中的育人功能。在生态性校园生态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通过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创新力的发展,注重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协同创新,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的良好风貌,也更有助于大学生尽快成为一个“社会人”。致力于以生态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2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促进人际和谐,实现人与人的生态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变得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个课题。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并使之协调运转开来,使学校与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共同发挥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校园内传播民主平等、协同创新、整体优化的生态教育理念,把“生态育人”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

2.3 建设生态性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生态

现代大学,都讲究办学特色,唯有特色,才能在中国高校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例如我校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农林类高校,学校就抓住了这一特色,确立了构建生态性创业型的大学目标。而生态性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现阶段的新取向,高校作为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需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股文化动力。在全国上下兴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以生态性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塑造学生,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之一。实践证明,生态性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和彰显学校特色的可行性作为,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3 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生态大学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为特色,以体现时代特征、增强人文底蕴、弘扬生态文明为要求,全力构建以和谐、包容、开放为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据我校“生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本文从精神生态、学生活动生态、学术生态、管理生态的角度,提出了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3.1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生态的塑造

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校园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就像一个个泡菜坛子,不同的汁泡出不同的味,这个味就是每个学校独特的文化印记。反之,要传承生态性大学的精神内涵,必须加强生态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泛指办学理念、宗旨、传统、学风、教风、校风等软环境,是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无需强制就能发生教育影响。故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以生态化教育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生态性的学校精神启迪、熏陶、感化、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3.2 注重校园文化中学生活动生态的引导

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其熏陶作用和育人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舞台,充分展示自己。比如我校的“红绿主题”文化专题系列,营造厚实的生态性人文环境,树立学习榜样;举办与生态文化相关的讲座,广泛开展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生态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3.3 注重校园文化中学术生态的养成

学术是每所大学的生命所在,是“傳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对知识的不懈寻求和探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故校园文化应该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宁静致远、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不仅在教师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通过一些学术科技竞赛和课题研究,提高学术钻研的兴趣,创造条件并激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

3.4 注重校园文化中管理生态的构建

生态大学理念下的管理生态,在于体制和队伍的建设。制度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反过来,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下,又能更好地培育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故生态和谐的管理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满足度并且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畅通不同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的渠道,提供自由平等的发展机遇;以共同的价值追求,将外在的管理制度内化为自觉行动,促成一个管理高效、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生态模式,推动制度管理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频.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132.

[2]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J].杨岚的文化美学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1b0b70100t019.html

[3] 李庆臻,李易.论生态和谐伦理[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5.

[4] 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5]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2).

[6] 于海印,赵娟.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

[7] 于滨,金正一.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

[8] 李高南,熊柱.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不同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决定性因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不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而且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以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具有敏锐思维、活跃思想的在校大学生,而其价值观是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演进历程,对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镜像

改革开放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整个国家充满活力,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责任感较强烈。通过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往往以改革者自居,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是当时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的心声。大学生具有一种把祖国前途命运与自身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使命感和迫切希望祖国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第二,热爱祖国。当时的大学生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他们这种情感是以民族忧患、民族危机意识为基底的爱国情怀。第三,思想活跃、内敛实干。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求新、求异、求变,紧跟时代发展的“热潮”,经济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自强自立观念、求实观念、市场观念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大学生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从书本知识中寻找自我,以求知热为主流,渴望通过读书成才。总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既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又内敛实干,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

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大变革中,而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伴随的必然是人们观念的更新,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责任感较理智。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观察国家发展形势的视角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多地着眼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围绕经济变革而展开,普遍具有较理性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的发展十分关注。第二,爱国热情高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学生为之倍感兴奋和自豪。尤其是伴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热爱祖国的情感表现在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具体行动中。第三,思想健康向上,渴望成才。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按照祖国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他们渴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希望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不愿意虚度年华,价值观呈现出健康向上、热心参与、学习求知、渴望成才等鲜明的特征。

(三)21世纪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当代大学生看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各项改革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政治热情。他们热爱祖国、信任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奋图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第二,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期刚好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时间相契合。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愿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第三,道德自律意识较强。当代大学生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而且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演進历程

我们对不同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时代特征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思维方式质朴简单,看问题缺乏应有的深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针对不同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的鲜明特征,我国高校在不同的年代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20世纪80年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80年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和方法。这一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和当时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为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为其走向科学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坚持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0世纪80年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列主义理论课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教育学生热爱党、信任党,坚持党的领导;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树立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大力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坚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引导大学生运用四项基本原则去观察、分析、处理国家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并将其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言行的根本准则。

2.大力培育“四有”新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这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好机遇,也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严峻挑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至关重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二屆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80年代,高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师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师生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建设文明校园,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营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氛围;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成为大学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四是坚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有战斗力的队伍。

3.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198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24个单位联合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中央各部下达了《一九八三年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意见》,不仅要求把“五讲四美”活动同许多地区提出的“三热爱”教育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活动,而且要求扶持正气,大力提倡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反对各种旧思想旧习气。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高校广泛组织大学生向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学习,先后开展了向“富有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中国的保尔”“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80年代的活雷锋”朱伯儒以及华山抢险战斗集体、老山前线英雄群体等的学习活动,使大学生既受到生动而具体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又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激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活动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开展了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活动,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探索。

1.坚持德育首位。1994年,党中央在认真总结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德育首位”原则,为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高校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开设了三门政治理论课,即《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并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成绩评定、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同时,高校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并把其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次,初步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相关机构和制度,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各高校先后建立了党委,在党组织领导下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开展自我教育活动;设立政治辅导处,基本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的设置,使这项工作在组织上有了保证。

2.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20世纪90年代,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第一,全员育人。高校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团结核心作用,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建设人才。第二,全方位育人。高校积极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为主导,“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主旨,“两校一会”(党校、团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自我教育为补充的“全方位育人”活动。第三,全过程育人。高校着眼于育人的阶段连贯、环节紧扣、不留盲区死角,对新生和老生不降低教育引导标准;“中间夯实”,注重巩固提高,以正面教育为主线,贯穿“全过程育人”的始终。

3.开展素质教育。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多方面、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三)21世纪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进入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任务:第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等,并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第四,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为核心,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进入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第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基础。第二,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坚定大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第三,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党团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等。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群體、着力于个体,以实现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的有机统一。高校树立了全面育人、科学发展的德育新理念,如形式上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方法上讲求渗透性和针对性,内容上增强新鲜感,富有时代特色,以期使大学生的思想在实践中成熟、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干在实践中增长。

4.大力开展中国梦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第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找到与中国梦的契合点,使大学生在理论上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梦;第二,丰富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能力训练等;第三,营造积极向上的开展中国梦教育的校园环境。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作出重要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第二,注重大学生实践教育,提升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充分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用校园文化建设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因所处时代的不同,其价值观也往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改革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为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以系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不断完善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必须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

(二)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1 〕。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结合”: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二,把高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相结合。

(三)坚持立德树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带动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高校始终坚持“德”的标准不放松,特别是在对大学生评价环节中,始终把“德”作为最重要的方面。在推荐大学生就业等过程中,各大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及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对大学生“德”的考核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出口关”。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做到整体育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断增强教育的合力和实效性,促进了一代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进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四)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还要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而只有将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切入点,才能更有效地找到思想问题的根源,进而帮助其解决思想问题。要正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视问题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开展实践活动,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整个学校工作的组织保证和重要骨干力量。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 〔5 〕面对新挑战新任务,建立一支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是建立以少数专职人员为骨干,大量兼职人员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三是把好“选拔关”,坚持高标准,对教师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考核;四是全面提高德育干部的素质;五是合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物质待遇问题;六是适度分流,保持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许多高校通过以上具体措施,建立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可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因此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学习生活上的知心人。

(六)坚持不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坚持,更重要的是在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坚持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教育观念创新上,实现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补救式教育向前瞻式教育转变,隐性教育向显性教育转变,模式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第二,在教育内容创新上,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第三,在教育手段创新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成果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化。第四,在教育方法创新上,把灌输法和体验法相结合,他教法和自教法相结台,激励法和人格法相結合,传统教育法和现代教育法相结合。第五,在教育机制创新上,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充分的保障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全面的评估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继承优良传统,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75.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5.

责任编辑 芳 晔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4篇

1 国外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1 国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

美国的非营利性就业组织非常发达, 在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充当着红娘的角色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 (NACE) 最为著名。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 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1]

德国“慕尼黑就业模式”是德国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相连接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大学、企业界、劳动局的全方合作;二是大学里设立就业市场学院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三是企业界常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 并且负责实习生的培训与考核。德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成功要归功于“实习”制度。

为降低大学生失业率, 韩国政府除了采取创造工作岗位等传统手段外, 还通过劳资政三方合作方式, 专门成立了“劳资共同再就业支援中心”, 在解决再就业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种三方合作的再就业中心有几大特点:首先, 该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全部免费。失业者和企业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入会申请, 程序十分简单。其次, 中心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 信息来源更为广泛。最后, 也是最主要的一点, 中心为每一位会员“量体裁衣”, 制订为期3~6个月的服务计划。

1.2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 政府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1]在开通信息渠道这一方面, 美国多管齐下, 做的非常出色, 值得我们学习。例如, 高校生在毕业前从多方渠道了解就业行情及用人单位信息。劳工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做好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2]

美国政府运用法律规范促进大学生就业。为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到特定的地区工作, 美国联邦政府还采取了免除学生还贷义务等多项激励措施。

在法国, 高校就业指导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导, 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实践中, 政府与大学之间实行“国家大学合同制”, 把毕业生就业比例作为投资指标, 客观上刺激了高校对本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追求, 因而, 也使政府的立法本意落到了实处。[3]

在法国, 国家对毕业生的帮助还体现在福利上。法国推行“青年就业计划”, 即由政府出资, 在教育、文化、环境、社会救助、家庭及卫生领域新增22种职业, 专门招聘26岁以下及从未领过失业补贴的30岁以下失业青年, 并且其报酬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

德国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制定了最详尽的解雇程序的国家, 且有独特的教育体制和就业管理体制。[1]

多年来, 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商法“、改革税制、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等失业者劳动技能等措施促进再就业, 取得较好效果。修改后的“商法”规定, 失业者如果想创办企业自谋出路, 可以不受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1.3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

在美国, 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内处于中心地位, 一般直接接受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领导, 具有与学校规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队伍大致占在校生人数的1%。在机构设置上也自成体系。另外, 在资金和办公条件上高校的投入也不遗余力, 就业指导机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 从场地、经费、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有保障。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就业指导工作便有机地与教学相结合。[1]

另外, 美国的许多名牌大学还设有“校友俱乐部”, 这种俱乐部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 (如“校庆”等) 的同时, 还利用校友关系, 向社会企事业各部门介绍毕业生的情况。[3]

英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 就业指导部门同用人单位保持着长期联系, 及时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帮助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计划求职方向、面试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为这些刚刚步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重视社会实践的法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和选择职业的过程。通过实习, 大学生们与各企业进行多层双向交流、双向认识, 最后作出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双向选择。[2]

德国的高校十分注重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对接, 重视毕业生就业率和创业就业率。各高校都设置了如学生咨询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 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 主要运作方式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适应, 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注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并在教育过程中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再选择和调整。德国高等教育推行学生实习和做义工的制度, 更加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视。[1]

日本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就业科或就业部, 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日本, 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 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适合自己干的工作。[4]

1.4 大学生在就业前后表现的心理和行为

吸纳毕业生最多的是法国中小企业, 许多人不为高薪所动, 这部分人约占大学毕业生求职总人数的57%。根据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 金钱因素被排到了第十位之后。他们择业往往更注重个人爱好、社会效益以及职业发展前途。[5]

俄罗斯大学生往往未雨绸缪, 很早就开始关注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俄罗斯许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并不刻意追求专业与实践的结合。

与中国不同, 许多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 实际上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他们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 而非只认学历学位。[5]

例如, 与中国高中只是区分文科和理科不同, 加拿大的高中就有文、理、工、医、商、艺术六大类专业, 他们的学生在相当于中国高中一年级的时候, 就开始接受来自学校的专业职业咨询顾问的指导, 然后再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攻读方向。

加拿大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途径是求助于学校的“职业介绍服务”。学生可以从这种服务中获得相关的人才需求信息。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由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计划找工作。在最后一个学年里, 大学生一般都要去企业、政府机关和民间机构等单位实习三个月左右, 部分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实习找到工作的。第三种途径是到学校或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 然后找到工作。[2]

2 国内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2.1 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

近几年, 中国高校毕业生迅猛增长, 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中国社科院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分析, 历年约有150万大学生未实现就业, 将对今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 毕业生择业由“统包统分”变成“双向选择”,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 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 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 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 对外地毕业生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 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6]

2.2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

国务院在2009年2月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下发通知。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通知要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骨干企业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鼓励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 延长其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时间。

通知还要求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以未就业特别是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为重点, 强化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 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增加见习机会, 维护就业权益。落实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2.3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 行政管理职能较为突出, 服务职能有所欠缺。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 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 而忽视对在校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 使毕业生仓促走上社会。

现行教育体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 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 缺乏对专业调整的积极主动性, 难以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此外, 相关教育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部分高校招生盲目, 搞一刀切, 不管什么专业, 不管社会对这种专业的人才需要多少, 一律扩招, 使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状。缺乏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宏观指导和信息预警。高校教育策划和需求预测滞后, 市场反应迟缓, 信息预警机制不健全, 出现许多学校专业结构同化和课程类同现象, 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不少高校不能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及时调节和进行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对大学生就业需求信息缺乏研究分析, 就业指数系统和信息预警机制失效。

学校虽然每年都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但除了召开双选会这种形式外, 高等学校还缺乏更为直接明了的市场化操作, 比如到社会上为毕业生就业做宣传, 像推销产品一样为毕业生发现和寻找就业岗位的实际行为还少之又少。[7]

近年来高校扩招, 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有高有底, 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 造成学生质量的下滑。有的学生成绩不错, 但动手能力差,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 适应能力也强, 但是学习成绩差, 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 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2.4 大学生在就业前后表现的心理和行为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就业期望值较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择业盲目”几乎是所有毕业生都有的问题, 甚至包括很多研究生。我们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的时候, 经常会先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我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我能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学生必须对自身条件、专业需求和当前的就业环境有相当的了解, 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做不到。学生在择业的时候, 心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盲目性很大, 多半是根据月薪和地域做选择, 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则考虑较少。

许多学生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也有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本学院学生的就业率, 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味的鼓励学生考研, 许多学生考研的目的性不明确, 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社会需求等因素, 纯粹是为了考研而考研。

3 启示

通过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在就业政策和方法上有很多改进, 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但国外的就业现状依然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1) 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 而且大部分高校仅限于就业指导, 发现毕业生就业难了才“临时抱佛脚”, 现培训, 现就业。高校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 就开展生涯规划辅导系列课程, 通过讲座、座谈、测试、参观等多样的形式, 既让学生了解自己, 又对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 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 需求人才标准有所了解, 从而有计划的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

(2) 很多高校学生的实习、见习流于形式。要么是联系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要么是对口实习基地缺乏, 学生一窝蜂的派去, 很难有动手的机会。还有的学生对实习和见习不重视, 失去了难得的锻炼实践机会。这些都与高校教育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有关。因此, 应该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 多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和动手的机会。

(3) 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建设, 配备专业人才及设备, 加强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不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发挥作用, 其作用要贯彻学生大学四年的始终。

(4) 院系和专业设置要合理, 符合市场需要, 要有前瞻性, 不一窝蜂的搞某个专业建设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状况。

(5) 相关部门定期对高校的专业评估不能单纯看其准备的材料, 还要考察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 是否有竞争力, 每届学生的毕业情况及流向, 以此作为考核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一项。

(6) 各个学校及院系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与省级和市级的人才服务中心联系, 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了解现阶段各单位需要人才的标准, 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 还有利于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模式, 以适应市场需要。

(7) 各高校要在教育过程中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再选择和调整, 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能力发挥。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采取的措施是专业排名前几名的学生才有选择权。笔者认为, 这有不合理之处。因为有些学生的专业成绩之所以排在中下游, 就是因为对此专业不了解或不感兴趣, 学不明白, 而想调换专业的此部分学生也占大多数。因此, 院系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 全面衡量, 制定较合理、公平的专业在选择制度。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综述法, 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以及总结, 并分析其异同点和优缺点。用全面地、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国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启示。在理论分析以及实践调查的基础上, 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总结,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国外,国内,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全力.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启示[J].北京教育, 2007, 3:62~64.

[2] 杨涛.各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J].就业与保障, 2008, Z1:22~23.

[3] 于光平, 赵永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面面观[J].山东劳动保障, 2001, 7:33~35.

[4] 井海明, 王淑玉, 何大年.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6:31~35.

[5] 何露.国外大学生就业面面观[J].江淮, 2006, 7:45.

[6] 文丰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势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5篇

排名一,陆金所

陆金所为平安集团旗下的PSP平台,创建于2011年。该平台名气太大,以至于几乎无人担心资金安全问题,利息又相对比较客观,导致平台频繁发生严重抢标现象。濒临发标之际,该平台便会从普通平台瞬间演变为血腥战场,颇具强大吸引力。

排名

二、宜人贷

宜人贷于2012年成功完成转型,从线下转型为线上P2P信贷平台。平台依靠不张扬不做作的气质,使得平台日益完善债券功能以及提高信贷转让效率。而平台服务更是让人信服,电话客服专业度不比银行信用卡客服差。

排名

三、红岭创投

在诸多理财人士的心目中,红岭创投便是真正的网贷平台。该平台创立于2009年,对于诸多理财人士了解网贷平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平台依靠日趋合理化、安全化的利息,成为深圳乃至全国领域内真正意义上的纯正P2P平台。

排名

四、拍拍贷

拍拍贷凭借网络领域内最高知名度、最早成立时间、最大交易量、最频繁媒体曝光度、最好用户体验度、最强创新能力、被诸多理财人士认为是网贷行业内的苹果。在该平台,投资简单、借款同样简单。平台拥有强大的风控能力,得以持续加速发展。

排名

五、小企业e家

招商银行于2013年开始推出自身的P2P网贷平台,凭借强大的实力令其他平台感受到巨大压力。以1%的利息成功领跑网贷领域,上线期初便疯狂吸金1.2亿。小企业e家占得先机,相信一定能够打破现有网贷保守落后现状,打造全新格局。

排名

六、人人贷

人人贷为网贷领域的后起之秀,依靠强大的网络宣传能力备受关注。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平台均能够看到人人贷的身影,更是以12%年化率高息秒杀其他平台。凭借超低逾期率、完善垫付制度,让理财人士坚信资金安全、确保到期后本息一分不会少! 排名

七、有利网 拥有华尔街团队背景人士所推出的有利网通过利息完美弥补了资金方面的劣势,更是在宣传营销方面有独门秘籍。该平台自从2013年创立以来,给诸多理财人士传递高端上大气的完美品牌形象。

排名

八、合拍在线

虽然很多理财人士对合拍在线的背景了解不深,但是该平台的确长期霸占网贷平台交易量前三名。

排名

九、808信贷

808信贷自从2011年创立以来,便一直以网站精美大气、客服专业热情而著称,更是拥有飞一般的体现速度。利息高达17%,基本是被秒杀的节奏。凭借非同一般的实力,在网贷重灾区江苏淮安屹立不倒。

排名

十、翼龙贷

国内大学生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6篇

级:庆阳一中高一(3)班

员:梁效瀚

张国骁

张菲尔 指导老师:郭世庆

徐鸣谦 张菲儿

为了避免在选读大学或专业时盲目,不知所措。以及提前了解大学,定下自己需要奋斗的理想大学。有很深的意义。

高考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是对自己人生所走过一段路的总结,也是一段奋斗拼搏的人生历程。但在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时,因为自己的了解不够,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那么这么多年的付出,岂不付之东流?

现如今,对于大学生选择结论应该是:城市比大学重要,学校比专业重要。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 首先,我们明确了调查人群,对于此次课题的探讨,我们将调查对象设立为在读高中生,尤其是高

二、高三的同学们。为了研究结果更为科学严谨,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问卷。

我们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收集统计得到了问题数据,并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回答记录下来。

问题一:你对国内大学了解多少?

答:我对国内大学只了解一些耳熟能详,处于大城市的大学。以及与我家乡比较近的大学。其余的大学不是很了解。

69%的学生只了解国内顶尖985大学,20%的学生只了解家乡附近的大学,11%的学生对国内大学了解比较全面。

问题二:你对国内大学的了解是通过什么途径?

答:我对国内大学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查阅,观看国内大

2 学宣传片。并且还听老师和家人的介绍了解一些。

60%的同学通过网络了解了国内大学,18%的同学通过阅读书籍了解,14%的同学从老师和家长介绍中了解,5%的同学条件比较好,通过旅游参观了解国内大学。

问题三:你对国内大学的专业了解多少?

答:我对自己理想学校的专业了解比较多,以及国内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也有所了解。

45%的同学只了解一些国内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34%的同学只了解自己理想学校的专业,21%的同学则对大学专业不了解。

问题四:你心中是否有理想学校?

答:在刚步入高中时,我的理想大学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的下降,理想大学开始改变,退而求其次。最后,没有了理想大学同,只是根据成绩来报大学。

58%的同学没有理想,很盲目,33%的同学有理想大学,但却不是很坚定,只有9%的同学有坚定的理想大学。

问题五:选择大不审更重视大学的综合实力还是专业的就业前景?

答:对于选择大学,我对这两点都很在意,顶尖大学的学风,资源,机会以及毕业后的文凭都占有极大优势。但专业性大学名声虽不大,但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所以会综合考虑。

41%的同学更重视大学的综合实力,35%的同学在选择大学

3 时综合考虑,24%的同学则会更偏向于专业的就业前景。

我们对以上的调查数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庆阳一中学生对国内大学的了解,大部分仅为985顶尖大学,并且对专业的了解,也只是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多数学生仍没有理想目标学校,仅仅是根据自身成绩,再去了解大学。而对选择大学,基本是城市比大学重要,大学比专业重要。

上一篇: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