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

2024-03-18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互联网+农业”发展已成一种趋势,有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亟需探索一条集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公益兴农于一体的大众参与的适合国内环境的道路。本文基于“互联网+有机农业定制”的思维创新有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首先分析市场痛点及趋势,然后构建了有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基本框架,最后分析了实现该模式的保障要素和环境支持。

关键词:O2O+C2B 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业订制 产销一体化

一、前言

(一)传统有机农产品市场痛点分析

1.销售价格居高不下。由于有机产品对生长环境要求高,所需有机肥料成本高,产量低,生长周期长,因此导致有机产品价格比常规产品贵,消费群体基本为中、高收入者,这为有机农产品大众化、平民化带来了不少阻碍。

2.网络交易平台及物流管理不够专业化。农产品电商本地社群逐渐兴起且淘宝网上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有机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更没有专业化的有机农产品、生鲜物流配送,给有机农产品的交易实现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3.产销无保障。零散有机种植户的农产品投入高、风险高,销路不固定,又由于农产品受自然天气影响,产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对于种植户来说,基础收入不确定。

4.销售结构单一。目前市场上系销售多为供货商直接销售产品给消费者,较为创新的“良食网”可以通过监控让消费者跟踪产品从生产直至饭桌上,也可以去生产基地参观游玩。但是这种模式给消费者的体验太少,项目不够多元化。

5.后期服务欠缺。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但在网络上言论自由,真实性较低,所以人们逐渐对网络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

(二)解决市场痛点的思路

未来有机农产品产业在“互联网+”技术、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引导的条件下将朝以下的发展趋势进行:

1.产品需求平民化。目前的有机产品市场主要消费人群是收入处于中高水平,而随着人们安全和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有机产品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2.线上发展专业化。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提供了网上销售的通道,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低价的农产品,去掉农产品贸易过程中的县级、村级经销商。

3.消费方式多元化。多元消费也将成为发展趋势,线上各种农产品电商平台逐渐兴起,线下有各种零售模式、采摘体验服务消费等。

4.农产品物流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在加快,要跟上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同时让人能够享受健康的生活,互联网平台积极自建仓储物流体系,旨在解决人们更低成本的食材采购问题。

5.完善后期服务。由于现在农产品电商平台为有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推动了有机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发展。但是对于销售后期应该给予消费者适时服务,解决消费者售后问题。

(三)“互联网+”有机农业订制概念简述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农业经营商业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运作于互联网电商平台上的农产品实景观看、农产品定制选购、租赁土地代培定制和招商营收过程,通过线下旅游、连锁店、农业展馆以及线上电商等媒介实景展示农产品棚区实况,促使潜在客户购买定制农产品、租赁定制农场棚区、购买定制代培服务,进而引进商业客户租赁生产基地,最终实现盈利收入。

所述商业模式所有过程的承载机构为电商平台,包括客户管理模块、有机农产品订制模块、农场监测溯源模块、土地租赁管理模块、代培任务管理模块、电子商务营销模块、物流配送管理模块、农户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块、有机农产品品牌店加盟暨有机农产品科技馆经营管理模块。

(四)“互联网+有机农业定制”优势

1.实现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构建“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配送——品牌店直销、吸引加盟——线上线下多元化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关注农户(农民)收入。整合农村耕地、农村特色种植、农村劳动力等资源,实现有机农产品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生产源头与终端消费的直接对接,省去多个中间商让农户多赚钱、消费者少花钱。实现小农户、农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3.打造辅助“网络集成平台”的特色APP——“有机管家”。“互联网+有机农业订制”通过主打APP,为农户与消费群体开辟多种农产品交易体验模式即集忙碌、休闲、农户等于一体的消費服务模式,辅助“网络集成平台”实现农产品产业链体系化。

4.将有机产品平民化、大众化。有机产品消费群体以中高水平收入为主,此项目利用手机APP线上服务、品牌专卖店盈利补贴、产品需求客户精细化(精准)销售这三种方式将有机产品的消费变得简单、多样、廉价,让普通老百姓消费的起,真正的将有机产品送到大众饭桌。

5.升级“O2O+C2B”混合模式。“O2O+C2B”混合模式适用于用户需求多样化、定制化明显,强线下体验性,并在短时间内无法在线上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效应,需要借助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行业领域。例如,尚品宅配在个性化需求明显的家具行业也对“O2O+C2B”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应用。

由于农业电商发展迟缓以及生鲜产品的特殊性,国内生鲜市场坐拥千亿市场,却几乎普遍亏损。生鲜保质期短、保存不易、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对物流配送的条件要求严格等特点,令生鲜市场短时间内难以纯线上标准化会规模化发展。在现有物流与冷藏技术等前提条件下,生鲜电商,乃至整个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突破口可以集中在用户需求上,将创新方向从B端转移到C端,即“O2O+C2B”混合模式,代表案例有美国生鲜电商“Farmigo”、英国Argos、国内的日日鲜、康品汇。

本项目在此基础上的改进:

将C端(目标用户群体)精细化,如上班族都要分上班和不上班的人群。将C端需求(目标用户的需求)精细化,如线上选购、线上订制、线下采摘、线上线上同时管理培育等。

生鲜物流除了外在设备的强制性要求外,因为项目总目标之一采用了同城“农村包围城市——自给自足——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所以有机农产品供给方(农产品种植基地)距离城市配送点的距离是同城距离,再加上成武为物流配送系统融入的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最优路线、最短距离高效安全的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6.将健康生活融入多元化乐趣体验中。“互联网+有机订制农业”通过主打“有机农场功能”,在APP功能模板设置了“走一走”、“答一答”等功能来积累虚拟货币进行农场多元化乐趣管理和体验,引导和督促消费者利用零碎时间不断学习健康生活的理论知识、每天进行有机健康运动;

7.公益兴农。个体消费者通过非直接支付手段拥有自己的土地或果蔬种苗后,产品自用之外的那部分销售盈利用于公益性捐助,让消费者增加多种体验的同时打造“公益兴农”的趋势。

二、“互联网+有机农业定制”产销一体化创新基本框架

(一)总体的商业经营模式

通过面向大型超市、餐饮行业、蔬果农业合作社、个体等相关客户,通过“互联网+有机农业订制”,形成集农业电子供应商务、高品质有机食品、众创空间等与一体的农业产销模式,规范和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实现农牧产品的生产源头与终端消费的直接对接,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及“绿色”的体验式消费服务。本文创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机农业订制平台和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订制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产品介绍

以选购直培有机农产品订制、短期租赁土地代培有机农产品订制、长期租赁土地代培有机农产品订制、公益化有机农产品四种产品为核心销售产品。

1.选购直培有机农产品订制。消费者通过“有机管家”APP进行观看农场种植产品实时场景,选购自己看中或由系统推荐的X大棚Y区的产品。利用APP上的忙碌模式(线上下单送货上门)、休闲模式(可以同新朋好友去农场自采摘自烹饪享受闲暇时光)选购订制农产品。

2.短期租赁土地代培有机农产品订制。个人通过有机管家APP租赁土地订制果蔬种苗进行“忙碌时代培育、闲暇时自培育”的管培模式,最终产品可以通过忙碌模式(线上下单送货上门享受自己种植的蔬果)、闲暇模式(可以同亲朋好友去农场自采摘自烹饪享受闲暇时光)私人租赁土地订制产品。

3.长期租赁土地代培有机农产品订制。果蔬加工厂及大零售商可以通过租赁订制的方式拥有自己的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由农户代管培,不用再担心产品的生产安全与供给不足等问题,更不用冒风险自行建立自己的果蔬生产基地。

(三)线上实现

1.交易服务模式。交易服务模式主要是指由产品供应者或产品生产者等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或者自建网站进行交易活动的形式。在此为了打造有自己特色且功能庞大的交易平台,选择自建APP作为营销的核心媒介。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APP营销跨时空、随时服务、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好的与有机农产品的营销的营销特征相适应,客户随时订购企业及时派送,更好的保障了有机农产品的新鲜度。

随着智能手机越发普及、用户越发依赖手机软件商店,APP开发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也逐渐蓬勃,而我们所开发的“有机管家”APP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是建立自有销售平台,打通社会化营销渠道,提高宣传的渗透度;二是通过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可以实现线下到线上的无缝连接;三是通过会员制度,可以建立强大的用户数据库,实现用户行为记录分析;四是实现各系统的数据互通,完善通讯供应链。

“有机管家”APP界面及功能设计,此处仅以图2作部分展示,其它如“公益中心”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功能介绍图略。

2.社会化营销模式。社会化营销模式是指借助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网络自媒体(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途径。)开展营销。当下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营销较为流行,不仅利用这些平台实现了有机农产品的交易,更帮助有机农产品供给方进行了互动推广宣传。

(四)线下实现

1.有机农产品种植。整合目前农村或市郊已有的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合作社或小型承包公司将有机农产品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种植。而且有机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大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产品。

2.有机农产品追溯监测。不管采用何種的营销方式,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所不放心的地方,所以除了市场上目前已有的溯源码等文字追溯外,更应该通过更多的时段和方法去进一步减少消费者的这种担忧,本模式主要采用表1所示有机农产品追溯检测技术进行有机农产品追溯检测。

3.配送。主要采用第三方物流——农产品物流技术进行物流配送。农产品物流是生鲜物流的主要部分,和普通产品的物流条件相比 ,在存储、保鲜、运输、配送效率、设备等方面具有更严格和个性化的的要求,所以发展自己的第三方物流,将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做到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为完善有机农产品的产销链打下坚实的辅助基础。除了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管理模块外,专业的配送团队也至关重要,可以合理利用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培训组建配送团队。

4.销售。销售以品牌直营店为主,以有机农产品科技馆和有机可溯源餐馆为辅。将三种实体店与线上交易平台APP向结合,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市区选择合适的店址,有机农产品科技馆提供消费者多元化体验消费、发掘潜在客户;有机可溯源餐馆提供安全、卫生、可溯源食材来源地和菜品制作环境,更可以结合线上的交易平台和已建成的线下配送体系进行有机可溯源外卖出售;品牌直营店,除了不习惯使用线上交易方式的人群进行店里消费外,更是作为一个二级配送单位,将由农场配送过来的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五)产品或服务的效果与应用反馈

农产品需求方(如大型超市、餐饮行业、果蔬加工厂、个体消费群体等相关客户)和农产品种植供给方(蔬果农业合作社、个体种植户等相关客户)可以通过有机管家进行实时反馈,反馈体系如表2所示。

三、生产经营计划

(一)产品的生产经营计划

本模式的产品生产经营计划如表3所示。

本模式发明了四种基于互联网的有机农业定制平台和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分别为忙碌模式、休闲模式、客户模式、农户模式。

下面仅以忙碌模式为例进行概述,如图3所示,当用户因为很多原因不能前往农场购买心仪的有机农产品但有特别有需求的时候,利用软件平台的“忙碌模式”完成自己在线订制有机农产品消费,即通过远程观看农场现状,在选定的农场里选购自己心仪的产品。对于成熟的产品,用户利用溯源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选择购买;对于未成熟的产品,用户根据线上操作平台对自己已选购的产品进行虚拟管理培育,相对应的农场方面会半自动化(人工与自动化仪器)的代理培育直至产品成熟。整个模式中,产品的管理培育、采摘配送等动态都是可溯源可监控,让消费者吃到安全的、真正的的有机农产品。

(二)产品的质量管控方案

1.建立健全的视频监控监测系统。对农户种植、施肥、采摘、二次加工的全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进行观看,并进行打分评价提意见制。

2.建立健全的产品绿色安全的检验机制。与工商管理部门合作由第三方独家机构对我们产品的安全性、有机绿色真实性、病虫灾害防治、施肥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以样品公开展示和指标数据分析为主。

3.建立公开透明的“打分——评价(定等级)——提建议”监督体制。在“有机管家”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上建立消费客户与第三方安检机构对我们产品及服务的“打分——评价(定等级)——提建议”的公开监督体制。

4.建立监督奖励制度。运营部对从监督体制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采取的意见的提供者(即消费客户)进行奖励,进一步鼓励大众消费者对我们产品及服务的监督,让消费者做农场真正的主人。

四、产品服务介绍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号召,以智能、健康、绿色安全为发展目标,以互联网+农场+电商为发展模式,将互联网创新模式和传统农畜牧业养殖相结合,实现农牧产品的生产源头与终端消费的直接对接,推进中国农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构建智慧型互联网农业生态圈。

第二,通过建立有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实现生产地生产状况全方位监控,保证了为市民可提供优质有机农产品服务。

第三,通过将GIS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筛选出符合有机农场基地建设的农村资源和符合客户条件范围内的配送点,实现更有效合理的整合利用农村资源,实现更快、更精确、更高效的配送体系。

第四,通过实行“公益化”订制农场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完成移动App“有机管家”的健康任务,获得虚拟“货币”,然后在简单有趣的应用中,把碎片化的时间与健康行为结合,并用手中的“货币”兑换相应的有机农产品,或购买订制自己的果蔬种苗,结果的产品一部分用于自己使用,另一部分销售获利捐出用于公益。

第五,实现有机农场“订制化”,用户可私人订制自己的农场,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线下实地去选择自己订制地块的位置,会员用户支持在线选择地块,以及可以 在线下到达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拔草、采摘等指令,即有线下专业农技团队进行实际操作。

五、外界环境分析

(一)政治因素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如北京划定城市、近郊、平原、山区和京外合作区5个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圈,还有诸多城市开始在现代农业上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与资金加快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而使有机农业基地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人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并追求品质生活。而传统的以解决吃饭问题为直接目的生产的农产品将难以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吃饱、吃好远远不是目的,吃的健康才是现在更多人关注的重点。互联网具有的方便快捷、网上支付交易、冷链物流配送等特殊优势在发展中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三)社会文化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频发,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有机农产品作为安全、营养、健康的代表,正在逐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东部沿海高收入消费者对养生的态度使其更加关注内在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是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城市消费者由于距离农村比较远,而工作压力和时间又是不允许进行每天定量限时供应的,通过互联网的特色定制是可以更好的满足城市消费者的这样特殊需求,以此来达到城市消费者生理和情感的满足。

(四)技术发展

机农产品规模种植技术逐渐完善;第三方物流(农产品物流)逐渐专业化;溯源技术、农产品电商平台不够多元化和丰富,也致使与之相结合的线下体验服务相对较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有机农产品的产销模式的创新。

六、小结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农业经营商业模式,旨在实现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构建“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配送、品牌店直销、吸引加盟、线上线下多元化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线下以实体店配合线上工作,它包括有机农产品直营店、有机农产品科技馆、可监测溯源有机餐馆,所述农产品直营店用于有机农产品实体店销售、区域配送点的充当;所述有机农产品科技馆用于让大众在多元化、科技化的体验服务中了解农产品,进一步吸引大众了解并关注“有机农产品订制”,发掘大量潜在客户;所述可监测溯源有机餐馆用于为入店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以追溯食材源头和烹饪环境的有机饮食场所,同时用于为外卖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以追溯食材源头、烹饪环境、烹饪过程的健康有机外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创新发展及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5(09).

[2]张书睿,崔放,冉鑫等.基于O2O思维的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11).

[3]陈元浩.深入推进农业供給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7(26).

[4]袁征.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14).

[5]黄丽华,万刚等.地方农产品成本调查现状与发展建议——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7(35).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已成为推行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目前已在全国创建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4个,面积超过2000万亩;农业系统认证有机产品企业1009家,产品3997个,其中境外企业66家,产品198个,共向272家企业审核发放有机防伪标签和有机码6.62亿枚。

据介绍,建设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就是把有机农业的抽象理论概念和美好愿景落实到田间地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透、讲得明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体系的实践典型。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有机农业概况

日本是世界上有机农业发展地区和有机食品消费地区之一。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日本就本着兼顾“食”与“绿”,即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的有机农业实际经历了从“无机栽培”到“化学栽培”再到“有机农业”的发展道路。

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农业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各大城市农村相继以一般民众活动的形式开始了有机农业运动。1971年,日本成立了全国有机农业研究会。1971年到1985年,这一时期是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日本的有机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政府对有机农产品开始实行监管。1996年以来,日本有机农业发展一直处于无序徘徊阶段,直到2000年日本的农林水产省(MAFF)制定了《日本的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简称JAS法,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JAS法规对农场、加工厂、包装以及进口商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只有符合JAS法规要求的产品,才允许使用JAS标志,否则将处以高额罚款,严重者还会判刑。同时法规也明确未经认证认可,不许有类似“有机农产物”、“有机栽培”、“有机”等容易引起误解的用语,此外,日本政府还重新对认证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截止到2005年,日本已有4611个农场获得有机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数量是47428吨。政府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地购买自己本国生产的产品。但是,日本政府对有机农业并没有支持政策或特殊基金。

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

日本关于有机农产品的法规和标准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和实施。根据JAS法律关于认证和标签的规定,对进入到日本市场的有机产品必需有在MAFF注册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这些认证机构都是非官方的,主要有日本有机和绿色食品协会、日本ICS有限公司、AFAS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

日本有机产品法规和标准之间的关系见下图,目前日本采用的是《日本的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简称JAS法)包括下面的多个法规:《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适用范围:除制药法规定的药用溶液、准药和化妆品的农林产品;《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执行条例》,适用范围同上;《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执行规章》,适用范围同上;《日本有机农业产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农业产品(限于食品和饮料);《日本有机加工食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加工食品;《日本有机种子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加工种子;《日本有机畜产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种子(限于精制的和挑选的)国内或国外生产加工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和有机种子(限于精制和挑选的)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有机加工食品和有机加工种子(限于精制的和挑选的)国内或国外生产加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加工食品和有机加工种子(限于精制和挑选的)的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国内和国外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再包装商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再包装商;《认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进口商通告技术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进口商;《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检验方法》,适用范围: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问答》,适用范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畜产品和有机种子问答》,适用范围:有机畜产品和有机种子。

法规演变

1992年,日本的农林水产省发布了一个关于持续农业的自愿性指南,不需要单独的有机认证。该指南直到2000年还适用。90年代,MAFF做了一项调查表明:1459家所谓的有机农场主,只有32%的是真正没有化学品的农场,剩余的68%被定义为减少使用农药的农场。

2000年4月,日本颁布了新的有机农业标准(JAS)。修订的JAS标准包括了对易腐农产品的标签要求,于2000年6月1日生效。另外关于加工产品的标签要求于2001年4月1日生效。此项立法的通过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区分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很多错误使用“有机”名称的产品。2001年4月1日起新实施的有机产品标签要求由MAFF管理。可以说日本的有机标准经历了从自愿规则到立法的过程。

这项法规的演变过程大概是:1992年4月MAFF制定有机标签指南,由于它不是法规,因此违反该指南也不会受到处罚;1998年,MAFF决定在JAF法规中制定有机认证条例;1999年7月国会通过修改JAS法规的概念;2000年6月,修改的JAS法规生效,不遵守该规定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将受到处罚;2001年4月,管理有机标签的法规生效。

JAS法规关于有机农业的规定都是基于CODEX关于有机农业的指南制定的。根据新的法规,有机认证机构需要在MAFF注册(认可),也就是现在的注册认证组织。

JAS项目有一位项目管理人和三位工作人员负责。MAFF的网页是http://www.maff.go.jp,在该网页上可以找到JAS法规的信息。想要了解有关认证程序方面的信息,就要浏览MAFF的网页或者与任何一家日本的注册认证机构联系。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被认可的国外认证机构的信息。

根据JAS法律(2001年4月),所有标注有机的产品必须经过RCO认证,同时必需加贴JAS标志(见图2)以及认证机构的名称。在该法规执行初期,就有38家组织注册为RCO。尽管海外机构也可以注册,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RCOS都是日本的。

对国外有机出口者到日本市场,使用JAS标志有三种途径获得许可。

(1)申请获取批准的国家状况:对与日本有机法律规定有同等效力的认证系统进行认可。MAFF负责该批准程序,与JAS法规规定的认证系统不同的国家,在申请认可之前对该国的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进行审议。为了证明生产者应用JAS法律,获得认可的国外的认证机构需要在MAFF注册。一经注册,国外的有机生产者就可在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包装上加贴JAS标志。

(2)上面说的是对申请认可具有等效认证系统的国家的基本要求。不过,国外认证机构(不需要在MAFF注册)根据本国的有机标准认证的有机产品的情况有所不同。此产品加贴原产国有机标志而非JAS标志可以进口到日本。进口商在产品进入日本市场之前加贴JAS标志。

(3)如果某个国家的认证体系没有被MAFF认可为等同与JAS法规,可以通过JAPAN-BASED或MAFFSX可的在原产国监察生产和种植的有机认证机构(RCO)或与MAFF注册的RCO有互惠政策的当地的认证机构获得认证。

新的标签要求给有机加工食品带来了一些复杂的问题。使用进口产品的加工者必需有符合JAS法规规定的ROC证书。本法规于2002年3月31日生效。因此,所有的加工者有一年的时间去适用RCO,为他们的原材料获得等效的证书(2001年5月,有机标准)。

对每种产品的检疫要求可以通过进口商或MAFF的CROP—BY—CROP BASIS检疫部门(见MAFF的网页)获得。

1999年日本进口的“YUKI”产品(绿色标签或有机)达80亿日元。

日本于2000fg4月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具体内容95%以上与欧盟标准相似,该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其农产品分常规农产品(施用化肥农药)、环境保护型农产品(农药、化肥用量分为3种类型,即为常规农业的50%、30%和10%)以及过渡期有机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等不同级别。

准备生产和向日本市场投入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与日本的进口商密切合作,确保自己产品的包装、标签和检疫条件符合日本的规定。对于新的产品来说,产品的名称十分重要,要注意避免使用日本法规规定禁止使用的名称。对进入日本市场的新产品需要做充分的市场研究。对于了解具体市场要求的进口商和销售者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白城市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后发优势逐步彰显,已经成长为一个极具投资潜力的新兴城市。在加快培育形成后发优势的同时,白城市已着手建设吉林省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粮食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区域商品集散地。这“四大基地”建设的提出,为白城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带来了契机。

1.白城市发展有机农业意义重大

1.1延长农业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有机农业不但直接效益十分可观,而且后发优势更明显,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效益拉力。在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农民自愿加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立竿见影,同时带动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与有机农产品认证,涵盖种植、养殖和加工三大产业领域,形成同一区域内结构最完整、衔接最完善的有机产业链“有机种植(养殖)→有机农产品加工→有机种植(养殖)”,在创建完美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同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

1.2有力地推动白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国际形势上看,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从国内形式上看,有机农产品已逐步成为消费的时尚和主流,成为众多经营者,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追逐的目标。客观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1.3有利于涉农企业整合发展 有机农业要求在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品以及加工、包装、贮运、消费等众多环节实现有机化或无污染操作。因此,将给种植业、养殖业、肥料产业、农药产业、种苗产业、饲料产业、兽药疫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贮运业、农产品流通销售业和研究、教育等相关产业、行业,以及与之关联的产业和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将引起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和资源重组。

1.4有利于白城生态环境的改善 白城市在全省系四类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状况不佳,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应利用多样的土壤类型和充沛的光热条件,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近年来,虽然逐渐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但掠夺式发展第一产业的局面仍没有扭转,土地“三化”严重,耕地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农产品质量滑坡。有机农业应用生物或天然的投入品,减少污染,提高地力,可大大地改善白城的生态环境。

1.5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和省一直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加大营销推介,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上市率,培育、做大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促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白城市发展有机农业有较强优势

2.1气候条件适宜 白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经纬度大,光照充足、积温高、空气清新,有利于开发有机农业。年平均气温4.2℃~4.6℃,年平均日照时数2919个小时,年积温3300℃~3350℃,无霜期152~158天,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

2.2土地资源丰富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松嫩平原西部,科尔沁沙地北缘,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结合部,幅员2.5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第一位。

2.3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白城市有较丰富的水资源,泡沼星罗棋布,海拔110~160米,过境江河有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较大的泡沼有月亮泡、向海泡等。目前,全市共有水浇地400万亩。引嫩入白等工程竣工后,水浇地面积将增加200万亩以上。

2.4品牌农业有一定基础 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全市吉林名牌农产品已达94个,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77个、国家级绿色农产品标志23个。目前全市已有12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欧盟瑞典IMO、北京中绿华夏、北京五岳华夏、北京五洲恒通、北京中安质环、北京陆桥、辽宁方圆7家认证机构认证66个有机农产品,涉及耕地面积6371公顷、草原面积20万公顷,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22.3万吨。

2.5以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 白城市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科技承包、万元田棚、园区农业等农业生产创新活动,在发展效益农业、避灾农业和品牌农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3.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3.1推进全市有机农业产业链形成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有机栽培技术和有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技术保障水平,整合全市农业资源,开发有机农产品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增加认证品种、扩大认证规模,形成全市有机农业产业链。

3.2推进白城生态工程建设 白城市虽然是吉林省四类生态经济区,但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规模,发展潜力较大。如能结合我省西部治碱等生态工程开发有机农业,实现生态工程与开发有机农业统筹安排,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能大大增强白城农业发展的后劲。

3.3提高白城市对外的影响力 随着有机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拉长,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加速创建白城有机农业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白城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

3.4强化有机农业行业自律 开发有机农业,要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同时,注重加强引导,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这是有机农业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协调、管理经营等作用,使参与的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

4.把握发展有机农业的几个关键环节

4.1明确指导思想,确保科学发展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服务农民和企业,促进白城产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农业行政和技术推广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养殖)大户为依托,形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有机农产品产业联合体,全力打造白城有机农产品品牌。

4.2加强有机农业宣传,改变传统农业意识 开发有机农业,要改变传统农业意识,树立现代农业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超前搞好规划,积极抢占有机农产品市场。

4.3搞好相关项目规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白城有机农业发展起步晚,经济条件差,进一步发展资金匮乏。因此,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有关技术部门指导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积极开发有机农业。通过立项,申请国家政策支持,以此为支撑,启动有机农业开发工作。

4.4实施专业化生产,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产业化格局的形成,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造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对农业专业化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摸清现有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情况,并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按照产业化设计、区域化布局、企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开发、超市化经营的总体思路,建设一批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4.5搞好信息平台建设,开发有机农产品市场 要重视信息建设和市场开发。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农业信息网络,把先进实用的有机农业知识及时传授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同时,要搞好市场对接,面向大城市超市、饭店和机关供应有机产品,增加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带领企业走入低碳环保时代,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发展方向,在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同时,也可高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农业经济也顺应新时代发展浪潮,思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为满足农业发展需求,而不断颁发惠农政策,为农业经济发展,营建良好氛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经济若想得到稳健持久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明确低碳经济发展价值,引领我国农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此,为了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优化与发展,分析其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经济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

我国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加之缺乏科学高效的农业管理理念,使农业经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在防治虫害时期,农户为了可以降低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消极影响,会盲目提高农药配比量,虽然保障了农产经济收益,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经济长久稳健发展。基于此,农业经济应积极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自主融入低碳环保经济时代中,以绿色环保为指导原则,做好农业经济转型工作,加之科学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升经济转型落实效力,使我国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向科学技术型方向转变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先进生产技术涌入市场经济浪潮中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后盾,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经济良好转型,为此我国农业经济若想融进低碳经济时代,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予支持,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经济生产在先进科学技术支持下,可以合理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使用量,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在有效资源下,创造更高产值,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我国农业经济可以朝着科学技术方向,实现高效转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一是政府支持。政府行为对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为此国家应看到农业经济低碳环保发展目标,在农业生产与科研领域追加投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创建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先进生产设备,使环境保护目标得以顺利落实,在此基础上达到追加农业经营产值目的;二是农户支持。农户作为践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最小单位,应确保其拥有低碳环保经营意识,具有高效科技设备应用实力,才可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向科学技术方向转型;三是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应结合科学技术发展浪潮,定期为农户提供培训,让农户看到先进设备,在农业经济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提升农户科学技术应用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给农户给予科学技术应用指导与优惠,为科学技术应用推廣提供条件。

三、农业经济向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变

在产业化经济体系下,通过生产资料资源配置,可以在有效生产资料基础上,获取更高经济产值,使经济活动更具践行价值。对于农业经济来讲,施行产业化转型,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整合,以相同产业为向心力,吸引农业经济进行合作,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农业加工次数,使农业经济行为更具环境保护优势,为低碳经营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经济,经济实力得以提升,可以获取更高信贷融资额度,为添置具有低碳环保属性的生产加工设备,夯实经济基石,使农业经济在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支持下,实现低碳经营目标。此外,产业化农业经济对人才引力更高,低碳环保型人才看到农村经济发展潜力,进而投身其中献出宝贵经验与创新办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资源优化配置,为农业经济朝着低碳经济转型指明方向,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发展。

四、农业经济向生产有机划方向转变

在当今经营销售场所随处可见有机农业产品,它们包装精美,品类繁多,质量较高,可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使农业产品更具经济价值,为农业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有效出路。所谓有机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绝少农药、还肥、催熟剂等化学制剂的产品,它们在农民精心培育下,颗粒饱满、营养价值高、加工精细,符合人们不断攀升的消费需求,使其具有极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可以提升农耕用地单位面积内综合产值,使农民收益得以提升,实现农业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发展较为重视,陆续颁布精准扶贫等惠农政策,为农业经济发展营建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实际需求,探寻农业经济转型方向,实现引领农业经济迈入低碳经济时代的目的,使我国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闽台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重要的生物资源。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生产重要省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研究黑龙江省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黑龙江省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小组及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秸秆利用生态奖励机制,发挥示范效应,完善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系统等。

1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243亿kg,同比增长10.8%,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实际可收集资源约为2 700万t。秸秆总产能约为2 330万t,利用率为86%。其中,化肥、饲料、燃料、原料利用率分别为22.7%、34.8%、38.2%、1.2%,在黑龙省江秸秆综合利用以燃料化、饲料化和肥料化政策指导和支持背景下,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2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措施

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和农民参与的原则,以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集体动员的方式促进秸秆焚烧方式的转变。标准的混碎全量秸秆还田方式,不仅解决了秸秆燃烧的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可以使秸秆覆盖度达到30%,可将风蚀和水蚀危害减少70%,从而促进玉米增产。此外,深松联合耕作方法解决了传统农耕方式对黑土地的侵蚀,节约作业成本450~750元/hm2。因此,制定和执行返田玉米秸秆垄栽培技术法规,对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水土流失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推广后将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使用秸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宣传反焚烧政策,提高农民对秸秆使用的认识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制度,增加秸秆购置和储存补贴,对保护黑土地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成效

3.1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特色优势明显

经过多年发展,黑龙江省秸秆直燃锅炉技术已形成秸秆能源利用的特色优势。一些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公司在秸秆捆扎直燃技术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3.2显著改善农村环境

通过逐步实现秸秆还田,集中收储、集中管理,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随意处置、随意堆放的现象,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

4秸秆综合利用解决措施

4.1推进机械化还田

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明确各项任务,结合黑土地农田保护,增强秸秆直接还田力度,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和翻埋、碎混还田和覆盖还田等其他农业技术。

4.2推进肥料化利用

增加逐年还田面积,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三减”活动,积极推进秸秆还肥及秸秆能源循环利用技术。推广秸-菌-肥、秸-能-肥、秸-饲-肥等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促进秸秆分解技术在生产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中的应用,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学肥料用量。

4.3推进饲料化利用

推广秸秆饲料化措施,积极推广氨、微贮、膨化等技术,提高秸秆青贮、黄贮、直接喂食、自由采食比例,全面推进秸秆的饲料化利用。重点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发挥饲草牲畜在秸秆消耗中的作用,推动秸秆过腹还田。

4.4推进基料化利用

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以食用菌秸秆为原料的推广方案,在保证食用菌质量的基础上,实施配套成熟技术从而扩大食用菌利用规模。

4.5推进能源化利用

能源植物是直接用于能源供应的植物,包括速生薪炭林、含糖或淀粉的植物及其他可以提供能量的植物。当前,甘蔗、甜高粱和玉米被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使用油菜籽和大豆生产生物柴油也是可行的,并且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及应用。制定秸秆燃料计划,推广使用生物质锅炉,完全替代排放不合格的燃煤锅炉。

4.6推进专业化收储

加快培育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的社区服务组织,提高机械化秸秆采摘能力。鼓励和支持秸秆收购经纪人、合作社、大户和企业使用机械化包装来收集、储存和运输秸秆,并将其出售和运输给牧区。春季秸秆压块出口到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地区的秸秆团块数量应达到15万t,需占秸秆产量的3%。合理规划装货场所,安全、有序、分地点堆放秸秆。

4.7建立補贴政策

设置耕地保护性补贴即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基金,力争建立秸秆利用补偿标准和评价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秸秆加工工作,着眼于玉米和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机制。

4.8完善储运服务体系

按照就近、就地使用秸秆的原则,选择秸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村庄,坚持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完备的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服务体系。

4.9强化监督和示范推广

根据秸秆处理行动具体要求,完善细化措施,加强典型模式的示范推广,有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各级政府需加强其组织和领导能力,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农业、农机、畜牧、林业等部门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有机肥生产等综合技术。农业科技人员必须进村入户,提高科学技术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方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财政部门要巩固农业项目资金,全面支持秸秆化肥、饲料、燃料、原料和基础材料的综合利用。

上一篇:维修工程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对外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