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

2023-10-02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 对抽取的3 2 1名大专学生 (其中男140名、女181名) 进行了自编问卷的调查, 问卷设计采用封闭的形式, 由2 0道题组成, 内容含括了过度紧张心态、恐惧心理状态、抑郁心态、压抑心理状态和松散心理状态等五个部分。共发放问卷3 2 1份, 回收有效问卷3 0 3份, 有效回收率为9 4.4%。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2.1.1 各种不良心理得分的基本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 就学生体育学习的不良心理而言, 恐惧心态得分最高, 为1.17分, 其次是紧张心态 (0.85分) , 第三是松散心态 (0.81分) , 抑郁和压抑心态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由此可见, 在影响大专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因素中, 最为不利的是恐惧心理, 其次为紧张心理和松散心理等。

2.1.2 各种不良心理的检出情况

就大专学生各种不良心理的检出情况看, 亚病态心理:松散的检出率为24.8%, 其次是紧张 (19.1%) , 再次是恐惧 (13.9%) ;病态心理:压抑的检出率为最高 (5.3%) , 其次是抑郁 (4.3%) , 第三是松散 (2.6%) 。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学生各种态的心理状况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糟糕, 倒是各种亚病心理的检出率如此居高不下, 值得重视和关注。

2.1.3 检出不良心理的男女比较 (男n=130, 女n=173)

从上表中的数据看, 男女无论是在紧张、松散、抑郁和压抑等的亚状态, 或是病态方面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恐惧方面, 而且亚状态和病态同时呈现一致的显著的差异性, 这说明男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和特征是必须考量的。

2.2 结果分析——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2.2.1 学生方面自身的原因

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影响问题的因素主要与学习动机、体育兴趣、身体素质、体育基本能力、教材的适宜程度及教学条件有关, 调查结果表明, 体育学习中男生、女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存在明显差别。主要原因是男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体育兴趣等方面都优于女生, 在体育学习中的竞争心理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体育竞赛中的竞争心理强于女生, 其原因是由于性别差异和男生好强, 不服输、而女生则文静、害羞等有关。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常常表现为争强好胜, 看问题片面、自我抑制能力不强、情绪易急躁, 遇到挫折易灰心丧气等。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 要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致使学习态度不端正, 从而产生消极倦怠心理。 (2) 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较差或先天性不足, 身体条件差, 对完成较大的难度或有一定危险的项目确实有困难而引起的。 (3) 对于爱面子, 担心同学讥笑, 尤其是一些虚荣心较强的学生, 担心动作失败在同学面前丢脸, 致使自信心下降而产生自卑紧张心理。 (4) 曾在运动过程中, 完成动作失败或自己他人出现受伤情况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引起恐惧心理状态。 (5) 由于运动技术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或复杂性, 容易造成失误或受伤而引起紧张心理。 (6) 学生自身神经类型, 气质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2.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 是素质教育实施者, 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方面。有的省市作了调查, 在111位男女学生的调查中, 有58%的学生认为, 他们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不负责, 教师上课随意性较大, 有时上课、有时不上课, 有些教师虽然去上课, 但时间只能保持在20~30分钟, 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徒手操, 达标内容或教师喜欢的运动项目, 这样的教学态度, 不仅学生学不到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还给学生在思想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许多的教师思想行为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给工作上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教学工作上, 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通过不断的自我教育, 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对职业的高度责任感, 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交流、听课等形式, 不断更新知识, 扩大知识面, 提高专业知识,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选择合理的内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不同的角度去深入了解, 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使体育教学与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揉和在一起。

2.2.3 学校体育管理及学校自身的各种消极因素方面的原因

总体上来说, 我国学校体育管理方面长期存在普遍的怪现象就是“目中有人而无物、目中有物而无人”, 严重忽视体育教学用品、设施和设备的配置和维护, 或是有物质条件而忽视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 当然也有资金方面的制肘的因素。这样管理观念与意识上的缺陷就导致学校体育管理不能从实际出发, 从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的研究性教力出发, 在思想引导、机制制订、制度扶持、资源配置与开发和提高服务意识等方面没有作为, 还制造体育学习的障碍。此外, 学校本身的各种消极因素, 如校园里消费攀比现象, 暴力现象, 非人性化管理产生的师生、生生人际矛盾, 不正当的师生、生生恋爱现象, 教育教学目标的扭曲、考试作弊盛行以及各种利益与金钱、关系挂钩现象等, 对青少年的心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的。

3 对策

3.1 教学观念的转变——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康第一思想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性导向品质, 是一个因时的理论体系。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就要以形式主义, 投机主义和别类的态度对待健康思想。思想要求我们每一个体育一线教师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学校体育教改的进步, 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贯彻落实思想就是体育教学要向健康教育转变, 把思想凝固的僵化起来,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2 加大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

加大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 可以从选择教材入手, 在教学难度上加以对待, 在练习上要求上对待, 在运动负荷上加以对待, 在教育方法上加以对待, 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到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根据学生对某些动作的惧怕心理, 采用一些练习与练习特点相接近的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转移性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其次, 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运动能力, 给予不同的练习时间,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不同的教材, 不同的练习方法。

3.3 改变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是指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 教学任务、内容、学生、场地器材、规范等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的措施。体育是具有高度组织艺术的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是否严谨合理,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力求改变和体现改变单一组织的形式, 但实际上所运用的仍然是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 总跳不出灌输式教学的框子, 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发表的自由。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化, 机械化。教学形式的改变必须为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服务。

3.4 教学方法的更新

体育教学方法的更新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我们把握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有效地进行教学法的更新, 推动体育教学的科学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与训练中对症下药, 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提高的幅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体育的态度, 对体育的认识, 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老师应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严以律己, 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 关心、爱护学生, 树立体育老师的威信, 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学习上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抓住学生的亮点, 及时表扬鼓励, 增强锻炼信心。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 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锻炼, 才能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效果。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想教育溶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特点。耐力跑练习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克服困难能力和勇敢进取, 顽强的意志品质得到显现。这些课堂中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体育课堂渗透品质教育的意义。

3.5 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体育等因素。我国现阶段使用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学习前苏联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以教师传授技术, 技能为主, 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即“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比赛—总结讲评”。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提倡的“自主教学模式”相去甚远, 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模式方向发展, 从增强体质到注重心理培养模式的方向发展, 重视个体差异。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适合所有时期, 所有的教师应从实际出发, 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摘要:学生体育学习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学习有直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 是体育学习心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321名在校大专学生进行了体育学习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 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不良心理,大专学生

参考文献

[1] 邱远.试论学校体育中心健康教育[J].体育科研, 2001, 2:47~49.

[2] 陈一政.幼师生体育学习心理问题调查比较分析[J].体育师友, 2002, 2:56~57.

[3] 邱远.试变体育教学新思想的理解、变化、澄清[J].优育教学, 2002, 3:13~14.

[4] 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5] 黄希庭, 郑涌, 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践行其在人文教化和塑造健康体质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要切实做到有效果、好效益、高效率。新常态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将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要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二是学生体能发展的实践模式要做到适时、适度和适性;三是要在重视运动技能学练的基础上,实现运动技能传授与学习的变革。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立德树人;新常态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morality education;new normal state

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出现了新常态。它的价值判断、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已经并将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开始于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历经了课程标准的试验与修订,现正处于全面推广实施的阶段。一场完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必定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3个环节,其中,课程实施是课程理想得以实现、课程价值得以体现、课程目标得以达成的核心环节。在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在10多年的锐意改革和积极探索之后,重新审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必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独特价值

1.1 要彰显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人文教化功能

新常态的首要问题是价值判断问题。课程标准实施,首先必须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彰显体育的人文教化独特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学校体育具备培育和实现优良社会观念的积极作用。

从文化学角度进行分析,体育的一切价值都应该体现人文价值内涵,只有在体育人文价值的引导下,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体育的价值才不会陷于工具理性和自然主义的泥坑[1]。在学校体育的各种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展现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念,这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传播优秀的社会观念充满着正能量,例如,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重拼搏进取的生活理念,培养磊落康雄的性格,对改善、重塑民族性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进步和追求卓越的社会观念。在传播和培育社会观念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着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要把立德树人全方位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培育良好的社会观念,要引导学生把体育学习中养成的良好社会观念,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和日后的工作中。

1.2 要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塑造健康体质的独特价值

立德树人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担负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这是任何其它课程都不可替代的。自第8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试验阶段还是在全面推广实施阶段,都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置于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体现了遏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体现。我国近几年颁布的与学校体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事实上,将体育课程的名称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体现了“体育为健康”的课程愿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进一步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指明了方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否能落到实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能否提升质的飞跃,关键在于在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切实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一方面,要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其中,开齐是基础,上好是提升。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一些学校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开足体育课时。与此同时,由于过于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不少学校和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小心翼翼,运动负荷很难得到保证。另一方面,课外体育锻炼“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变。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甚至比体育课还高,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总之,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两条核心路径,必须予以强化和优化。

2 切实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切实做到有效果

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新常态主要关注的是效益,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对于课程标准实施,关键是效果。效果是考察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实效性的第一维度。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2]。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渐入佳境,课程实施的效果提升日益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学者认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这样才能认可教学活动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求。”[3]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中,许多地方甚至进行了高效课堂的积极探索。

效果提升确实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需要正视且有效解决的问题,这一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界的普遍认识。那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如何评判是否有效果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指明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细化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而且还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了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效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分析[4]。总而言之,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学习方面目标及其相应的解读和分析,正是评判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准。

2.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切实做到好效益

如果说有效果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有了收获,那么,好效益则强调这种收获是有利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早在1917年,毛泽东[5]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近今学校有体操、坊间有书册,冥心务泛,终难得益……巢林止于一枝,饮河止于满腹……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近之学者,多误此意,故其失有二:一则好运动者,以多为善,几欲一人之身,百般俱备,甚至无一益身者……明乎此,而后体育始有进步可言矣。”从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实效性的角度看,毛泽东这番话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必须树立效益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好效益可以从社会效益和个体效益两个维度来考察。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要有助于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整体状况的改善和优良社会观念的确立。从学生个体效益来看,主要表现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效益具有相对性,即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价值,即使是同一个运动项目,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其效益也可能是不同的。

2.3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切实做到高效率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6]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效果与时间消耗的比例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的标准,也是教学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在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应该提升实际效率。近几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法规文件都明确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要求。与运动时间的明确具体相比,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效率并不理想,一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现象尚未得到改善,二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大力度。

无论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还是运动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切实提高效率。在我国,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少,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严重地制约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在新常态下,诸如此类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不过,这需要有一个过程。针对这一现象,一是要想方设法提高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练习密度,二是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合理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这既是遵循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的需要,也是肌肉运动记忆的要求。

3 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特征

3.1 更加强调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

新常态的精神实质是尊重规律、减少干预、顺势发展。课程实施中首要注意的是,遵循课程实施规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其学科基础包括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哲学基础等,这些学科基础分别有着各自的基本规律。要想切实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必须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规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青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等。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运动技能习得的重要性逐渐被学校体育界普遍认可,现阶段的焦点是如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之一,只有熟练把握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切实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通常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包括3个阶段,即尝试体验阶段、改进提高阶段、建立动力定型阶段。在这3个阶段,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特征和动作表现,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7]。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是体育教师必须熟知并能在实践工作中能熟练运用的。

3.2 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体能发展的实践模式及适应性

新常态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体能是身体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普遍重视学生体能的发展。早在1879年,美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Dudleh Sargent博士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就制订了身体训练大纲,提出通过制订适合个人的运动处方来增进其体质和改善身体器官的功能,并达到最好的身体条件——体适能。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开发和推广。在日本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1968-1977年是体力主义盛行时期,强调通过适当地从事各种运动,以实现发展体力的目标。1998年,我国香港特区在编制的课程纲要中将体适能摆在显著位置,大大增加了体适能的课时比例。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健康体能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校体育界的重视。在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学生健康体能发展实践模式的构建,切实提高学生健康体能发展的适应性,做到适时、适度和适性。所谓适时,主要是指要抓住学生健康体能发展的敏感期,这样有助于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适度,主要是指要把握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运动负荷,因为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促进学生健康体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适性,主要是指要具体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最需要的体能发展。

3.3 更加关注运动技能传授与学习的变革

强化和优化运动技能的传授与学习,是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重点所在。一方面,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区别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它文化课程的学科差异所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它也是实现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其它学习方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从世界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来看,普遍重视运动技能的学练,既强调通过运动专长的形成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强化内在的运动动机,进而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又注重在传授和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当前正在日益深化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受到了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较大影响。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是建构学习理论的核心所在,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区别。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也要正视其局限性,不能动辄全盘否定教学理论。从切实提高运动技能学练实效性的需要出发,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要做到如下3个变革:一是从旧“三基”到新“三基”的变革;二是从要求“面面俱到”到强调“适应性”的变革;三是从强调“师生授受”到关注“主体生成”的变革[8]。

在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也面临着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各方面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有自身不断提高、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协调好体育加试、技能掌握要求、足球进学校等问题。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应始终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的框架下,针对新常态下的特征,确保学校体育工作遵循规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石龙. 体育价值论[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03-20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6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38.

[3] 姚利民. 有效教学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5.

[4] 杨文轩,季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8-70.

[5] 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6]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 韩进之. 教育心理学纲要[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6-328.

[8] 杨文轩,张细谦.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4-57.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学作为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更可以帮助学生推动心理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怎样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引言

根据近年来,中国国心理卫生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随着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大,他们在考试、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烦扰。对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的心理品格。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既可以锻炼学生身体,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体育教学存在地问题

2.1体育课程安排较少

当前,体育课程安排较少是我国很多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的原因之一。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严重不足,造成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很多压力不能够及时的释放出来,最终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现在我国大多数学校的课程重心依然在语数外等主学科上,就导致其他学科的老师会去占用体育课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本应该上体育课的学生待在教室继续学生,造成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满。如果这种不满的情绪没有被及时安慰或者不能及时排解掉,这就为学生出现心里健康问题埋下了种子[1]。

2.2训练场地缺乏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是非常的繁重,可以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机会有很多。然而很多學校存在着场地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且由于学校可以提供的场地不足,学生们就会存在争抢的现象,当有的学生没有争抢到场地就会产生不满,这种情绪如果无法及时排解,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不利于学生以后心理健康的发展[2]。

3.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

3.1增加体育课程的安排

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体育课往往比较少,这就造成学生不能充分的参加体育锻炼。对此学校可以适当的增加体育课,保证学生在学校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更有利于学生释放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的各种压力,降低初中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概率。与此同时,要增强其他学科老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避免出现其他学科老师占用体育课的情况。让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心智。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过训练战胜一些困难,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信心,在以后遇到困难时候更容易去克服[3]。

3.2提供充足的场地训练

学校在设计建设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该如何保证体育训练的面积,确保学生可以有足够的场地去参加体育锻炼。当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时候,学校要积极协调,错峰安排场地的使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可以使用场地。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在体育方面的支出,购买足够的体育器械,最大化的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锻炼,避免争抢器械的情况出现,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时,老师应该及时参与调节避免矛盾进一步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4]。

3.3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同时老师也要清楚了解各类体育项目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当课堂上有学生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例如,当学生比较容易发怒的时候,体育老师可以让这类学生参加慢跑或者太极拳,这些体育项目的特点就是缓慢而且持久,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耐性。

3.4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以及生理上的极限感,想要战胜这些不适感,就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来培养初中的意志,有效的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在开设体育课程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对于老师来说,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对教育观念和方式进行创新,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心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海霞. 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001):22.

[2]李文元. 试析高中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 文存阅刊, 2020,(002):92.

[3]钟邦梅. 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4):1.

[4]赫英涛.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001):218.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变通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树立学生健康意识与观念、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形成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抓手,应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结合,合理实施教学策略,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学生爱运动、能运动、会运动、懂运动。

1.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结合实践进行变通。如教授《心脏和脉搏》时,结合学生长跑时出现的“极点”“二次呼吸”,讲解、明确心脏的功能及脉搏的测量方法。学生通过小测验:分别测量自己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脉搏,比单纯枯燥的讲解更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既能教会学生在运动时合理控制运动量,又能建立安全科学的锻炼意识。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技能学练和健康知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行在体育课中有效融合。如准备活动时,学生可能会偷懒、不认真练习,教师要告知学生准备活动可使身体各器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防止运动损伤。再如武术教学时,教师教导学生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传授技术动作的同时,还应倡导学生尊重对手、以礼相待,鼓励学生做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丰富教学形式

针对健康知识与技能项目链条式设计“以人为本”大單元教学,用丰富多彩的资源,如多媒体、音乐、场地器材的布置等,为体育教学添创、添色、添新。

1.通过对健康相关主题进行学习探究的互动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教授《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课前准备医药箱,采用情境剧、小组合作探究、操作演练、小组展示和安全知识PK赛的形式,探讨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处理方式及其预防。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措施,树立安全运动意识。

2.通过学、练、赛的形式,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改变过去单一的动作练习为组合动作练习,巩固提高技术技能并运用到实际竞赛中。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阴雨、雾霾等不适宜户外活动的天气进行专门的室内课教学,如篮球大单元教学时,可以先进行运球、传球、投篮等单个技术动作的学练,再将动作战术与组合动作串联起来,如传切配合后三步投篮。再利用室内课给学生普及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学练方法、易犯错误、战术技巧以及裁判规则、如何安全有序地进行篮球比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中的成败等,为顺利开展室外体育活动奠定基础。课后把相关健康知识融入到日常体育活动中,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化的健康活动,真正将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落到实处,如小组竞赛、班级竞赛、年级竞赛、课余体育训练、学校大课间、运动会、球类竞赛等形式,将学生习得的运动技能运用到实战中,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良好的健康教育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一定的推动作用。除专门的室内课和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外,还需要体育教师做好校园健康文化建设。

1.做好校园体育健康文化的布置。通过黑板报、橱窗、广播等向学生宣传健康知识;将体育健康知识贯穿在课堂内外,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主题班会、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实践等。

2.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健康知识竞赛、手抄报设计、征文比赛等,并利用“全民健身日”、奥运会等活动赛事举办期及节假日,请校医、周边的卫生医护人员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也可借助教育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微课等,给学生布置任务并及时反馈。

四、加强“家、校、社”合作

在培养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努力外,还应加强“家、校、社”三方合作,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

1.学校奠基学生健康行为。体育教师作为“家、校、社”的主要纽带,除了通过室内课传授健康知识外,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并鼓励学生把体育课上习得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功能。

2.家庭、社会助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建立与家长沟通微信群或QQ群,体育教师定期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心理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设置家校书面联系卡片,让家长反馈学生锻炼情况,提出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建议;同时学校设置专门的家庭体育咨询电话,指导家庭进行相关的锻炼,避免不健康体育行为。社会各界积极宣传健康价值理念,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康行为的养成提供各种条件的支撑。“家、校、社”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行为。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应选择适合的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另外,还需要“家、校、社”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夯实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刘艳玲(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215131);郭莹(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215100)整理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分析和研究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体现体育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影响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应当具备生物学、社会學、教育学三项功能。生物学功能不言而喻,起到提升学生身体素养、奠定学生健康心理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不仅指代身体健康,更加涵盖了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强调将心理健康放在战略位置之上。心理健康教育俨然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过分倚重身体素质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个性和情绪的引导。国家将素质教育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学校一方面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还要教导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和不健康心理行为的方法,使其能够获得培养自身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学校教育作为育人重地,应当在培养学生心理素养,避免学生被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困扰,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关键场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预防和矫正学生心理问题成为重要原则和底线之一,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升华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坚持健康第一原则,一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心理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身体健康不可割裂的一部分。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当对长期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

(一)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健康的内涵: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四方面的健康。截至目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尚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健康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没有心理疾病;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并随之发展。

(二)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可以大体上概括为以下几种:(1)使人们面的客观环境表现出的高度接受力和适应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客观环境的改造能力和包容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过分强烈的心理波动。(2)心理健康指代的是人们一种持续的、良好适应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活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激发自身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哈塔认为心理健康可以从自我调控、改善环境、自我客观认知、安定的情绪、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几个角度来衡量。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紧张状况,绝大多数是以下原因造成的:负性生活的影响、对社会支持满意程度不足、宗教信仰、正性生活事件数量较少、防御心理过重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遭受过重大挫折、对挫折事件难以忘怀、人际关系不加、恋爱受挫、家庭环境不佳、学习心理负担过重、遭受嘲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三、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个体身心发展是伴随着实践活动逐步得以形成的,社会活动带来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二者的结合构成了个人的发展。增强体质,增强的不仅仅是体魄,还能够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实现对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心理的锤炼。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磨炼是人们心理活动发生变化的根源,人们对身心潜能可以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激发。体育运动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的浓缩,是建立在身体活动基础上、以提升个人心理素质为终极目标的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在身体运动的基础上满足个体心理发展需求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频率直接决定了个体情绪缓解能力和心境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体育运动,那么其必然会保持身心愉快的状态,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会让其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活力。

(一)体育教学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有效消除

体育教学是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技术传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掺杂着大学生情感上的成功感和心理上的愉悦体验。大学生的情绪大多是不稳定的、多变的,不同的情绪带来的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良好的情绪能够使其安下心来学习、科学研究,促进自身长远健康发展。作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可以在锻炼中积累并形成。运动锻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紧张、抑郁、悲伤、焦虑等心理障碍,能够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运动锻炼能够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升到较高的水平,使其在无形中消除自身心理障碍、治疗自身心理疾病,循序渐进地培养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体育运动带来的情感体验与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愉快和活泼的精神等目标不谋而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够产生持续的积极心理影响。

(二)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智能

美国加州索尔克研究所对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脑也会长出新的细胞,运动和奔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作为基础性内容之一,让学生的大脑皮质处于兴奋和抑制相协调的状态,让中枢系统在这样转移的过程中得到加强,进而提升学生认知、协调、感知和反应能力,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

(三)体育教学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德行修养

体育教学在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性的形成一方面与学生的信念、理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生体育实践的参与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体育活动兼具合作性和竞争性,需要运动员密切地配合和合作,这个过程正是提升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中积累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渐渐沉淀积累健康的心理。

(四)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最主要的两个任务就是适应和发展。在个性、生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适应水平和平衡状态将会被打破,这个时候需要更高级的个性品质和心理機能来适应更高水平的要求。适应水平强调个体所处的环境现状,发展水平强调个体对更高水平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大多为集体形式教学,人际交往具有多项性和群体性特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浓缩。体育教学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实践性,能够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为学生提供理想的社交场所和广阔的发展视野。学生一方面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满足社交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可以在各种体育运动中修改自己的行为,形成遵守规范的意识,并在行为中更加注重义务和责任的承担,与同学之间产生心理的兼容性。教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指导得当,那么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在这个过程中将价值和理念上升到世界观层次,使学生情感的形成、价值观的积累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行。

(五)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加严格,学生需要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同时坚强、勇敢、拼搏的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超强的自律能力才能让其在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体育锻炼可以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合格人才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体育教学可以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体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提前的社会化教学,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身体体能训练增强大学生的精力,使其能保持积极的情感和渴望,勇于参与具有困难和难度的事情中并获得高度认可。体育活动在锤炼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意志上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心理特征和身体素质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其提供科学的运动计划,在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心理体验,缓解其因为学习和生活积攒的压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七)体育教学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对大学生来说,心理适应能力甚至比学习能力更加重要,决定了其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否适应工作要求。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具备较高社会适应力的、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一展所长的人才往往是心理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释放心理负面情绪的过程,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勇气和顽强意志的作用,是培养适应能力的最佳手段。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记忆、思维和身体机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的运动技巧加强心理承受力,进而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教学在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学生积累自卑、自闭、暴躁心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能够锤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和所擅长的体育运动不同,在体育锻炼上表现出的身体素质也千差万别,运动员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从多个维度提升综合素养,为成为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阐述了体育运动在个体综合素养提升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史为临.关于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50-56.

[2]张祺,李俊.网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36.

[3]江明.非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手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138-139.

[4]崔霏.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材初探[J].少年体育训练,2005(5):31-32.

[5]林波萍,袁琳.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师友,2005(6):20-21.

[6]于辉.网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浅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6,19(2):60-64.

[7]黄刚强.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96-99.

编辑 冯永霞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是一个国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阳光体育”活动把追求“健康第一”和“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必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阳光体育 学生体质 体质健康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提出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对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体卫司实施“阳光体育行为”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加入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學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下面我就我校中学生体质、心理健康的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分析:

1、学生体能素质,尤其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自2005年来持续5年下降;

2、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5年相比,13岁到17年龄段的男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260毫升和320毫升,下降率非常明显;

3、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添,男生已达20%,女生已达25% ,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极大因素;

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近视学生高达为45%,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5、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出现许多问题:学生步入校门时产生的是“郁闷”、“紧张”、“疲惫”、“焦虑”或“恐惧”等消极的心态,缺乏与其年龄段相适应的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特征。

查找、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具体原因有:

1、升学的压力,使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学校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观念依旧存在,权衡教师业绩的评价尺度首要仍是升学成绩。学校、教师和学生成天围着分数转,这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功课承担重,根本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不要说天天锻炼一小时了,可见学生体质的下降是必然的。

2、体育课重视不够。体育课不但少,还可以被随意挤占;课外体育活动依然只是挂在课程表上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开展课外活动的比率太少,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甚至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不许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打闹”。

3、人均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经调查30%的学生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45%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场地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直接原因之一。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更是阻碍“阳光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瓶颈。

4、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缺乏,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等。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等传统活动锻炼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熟悉,取而代之的是整天埋头做作业,课余活动只是玩电子游戏、看电视,“头脑运动”取代了“身体运动”。学生过着的是一种高压下的不健康生活,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不去关心,甚至是漠视。

二、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是扭转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不良现状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此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了以下探索:

1、加大“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力度,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为使学生真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目的,通过宣传、讲解、知识竞赛等方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中,从而使学生端正态度,主动养成锻炼身体习惯。

2、开展多样、有趣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管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都应以学生兴趣爱好入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女生相对来说更喜爱运动量较小的如健美操、跳绳、羽毛球等运动,而男生对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感兴趣。针对这些差别,多挖掘、设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那么长久困扰广大学生锻炼“难”、体育“弱”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

3、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增长学生体育锻炼的常识。

不管在课堂内外,体育教师要深入钻研,改革教法,不断创新,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事实上科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热情。

教师深入体育活动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科学运动锻炼、如何正确运用规则、如何开展竞赛等,有助于学生健康的科学锻炼和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相互激励,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氛围。这对培养学生体育乐趣、提高体育运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场地器材建设,提供学生体育锻炼的优良环境。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除了在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应关心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使学生真正有地方锻炼,有条件锻炼,从而达到参与“阳光体育”,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5、“阳光体育”活动重在坚持,要树立终生发展目标。

“阳光体育”活动,是扭转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改变学校不重视体育现状的长效政策,是增强学生体质,进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是用3年的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85%的学生达到标准的及格以上,85%的学生落实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制定长远规划,并要坚持经常性,要把它作为日常的教学工作重要的一环来抓,以确保“阳光体育”活动的持续性,需要探索并建立适合本校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我们体育教师工作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不断挖掘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的方法和途径,为真正实现这一美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1] 江奔,袁静.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关注学生体质健康[M].科技信息报.2006.

[2] 冯惠健.阳光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素质带来新的希望[M]上海教育学报.2007(14)

[3] 刘清黎.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论文范文下一篇:保险公司财务预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