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2024-04-27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大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与有效管理是成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将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创效提高到战略目标上。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际介绍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同时针对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基本对策和原则。

【关键词】水利水电、成本控制、对策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工期、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满足合同及相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四大措施的利用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寻求成本节约的最大度,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设计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措施,降低企业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提高企业施工质量,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信誉。

一、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竞争相对激烈:在竞争体制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施工企业为了迎合甲方招标企业的心理,在招投标工作中将部分施工报价进行压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的预算价格,想通过低价来使自己获得中标。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价格变化比较频繁,价格变化较大,在采购过程中采購员需要涉及到庞大的的信息面,使得投标方对项目之间共享方面的资料以及各类材料的最新动态比较难掌握,这些因素都会给工程成本造成影响,同时给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2、缺乏完备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即使大多数企业都比较重视成本控制管理,但他们都缺乏专门的部门或个人负责控制和管理工程成本,也未建立完善的、规范的、可行性的成本管理体系,在绝大多数工程施工中都无法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动态成本情况,项目的实际成本都需要在项目完成后才可核算出来。

3、成本控制范围较小:目前,许多工程施工企业仍在沿用原有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措施,即将着重点放在施工成本的控制上。这种控制方法控制范围较小,仅局限于节约原材料的投入和管理费用的支出上,严重缺乏通过挖掘各方面来降低成本的潜力。

4、项目施工过程中变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工程工期和实施方案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致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5、缺乏对成本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成本历史数据的传统保存方法是记在厚厚的书面文档或Word、Excel中,这些方法都给进一步加工、提炼和深层次的统计分析历史数据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得在新项目中不能有效地应用以往宝贵经验或教训。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对策

1、推广项目成本核算: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条件,从人、机、物、法、环的配置着手制定一份合理的、完善的、可行性强的内部成本核算定额,并逐阶段进行部分成本核算管理及全部成本核算管理。同时,通过多种分配方法的实施及利用来核算与分析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管理费。人工费的控制方法有很多,较常见的方法是劳务分包,即结合合同价中的人工费数额,换算成以平米、延米等单位,这种方法可转移风险同时达到控制人工费总额的目的。而本文推荐施行基本工资、产值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材料费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受材料价格供应渠道、管理方式及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给工程成本预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材料费管理主要是以内部核算定额消耗为基准,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全面考虑材料单价、运费、损耗及储存,将采购库存量给严格控制住,从而科学地控制材料费;机械费管理主要是以设备运行费为基准,合理地配置及管理施工机械,作业人员要与机械管理人员配合好,结合施工机械的数目及性能进行科学地、合理地、积极地应用施工机械,做好施工机械的调度工作,以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用及使用成本。

2、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全员性和综合性。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应当建立完善的以施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所有施工项目参建人员特别是施工项目经理应根据自己的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如要求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及安全等,尤其是成本控制,应放在诸多项目的首位,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实现预期的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工程施工中,一般都会制定工作指标、项目进度目标等来衡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对依据对其进行奖罚。而这种责任制往往都忽略了成本管理的责任,如在进行较小单位工程的施工中,有些施工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往往采用了超大型的机械组合进行现场施工作业,这种施工方法的成本消耗是相当大的,严重浪费了资源。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严密的、完善的、可行性强的成本控制责任管理体系,在每一个管理者的心里树立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

4、改革项目分配制度:为了调动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对项目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这对实施成本管理方法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可以结合经营管理者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实际业绩和企业经济效益来制定报酬,将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工程项目的经营业绩相挂钩,让经营管理者即承担管理责任和项目经营风险又能相对获得较好的经济报酬,这样就能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当注意项目分配制度的制定必须是合理的、合法的、可行性强的,并且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要有系统性和科学有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在工程成本上的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其重点在于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费用,同时还要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和安全施工,从而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此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应当遵循三个大的基本原则,即节约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这样才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小梅.浅谈水电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财经界,2010,7(24)

[2]莫愿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工作,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应完善的管理体系,尤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可供借鉴的成熟的经验或者系统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浅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控制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

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进行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时,应该把握好研究方向和管理重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项目的特点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计划。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制订更加需要通过彻底而严密的分析。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也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除以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各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上的松懈都有可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把质量管理细化到每个工序、每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监理部门也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放过对每个质量环节的质量管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由于经验上的缺失产生决策失误,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责任到人。此外还需要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资金的整合以及分配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根据我国水利局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第六条规定“水利工质量实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相关规定对各自承担哪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就爱你舍各方均有责任和确立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以及第八条规定“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新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要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的水平,避免质量管理与控制流于形式,就必须把管理意识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并且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把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作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管理人员以及专供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从而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控制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以及项目完成后的监控三大阶段。要做好事前监控,就是以施工的准备为核心,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包括开工前的准备、作业活动前的施工准备和特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在保证质量作为前提条件下进行招标,并在合同中标明规定的质量指标,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并加以经济手段的制约。同时要求施工方将实现预控落实到位,提高监理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使质量控制落实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以下就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控制进行具体分析:

(一)事前质量监控。事前质量监控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承包商在建筑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对于承包商提交的《拟投人合同工作的主要人员表》应该符合《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以及投标前的相关规定,通过监理详细具体的验证,确定承包商是否具备投标资格。此外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还应该对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质量抽检,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也要进行质量控制,使监理工程师能够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计划。

(二)施工中监控。施工中监控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内容复杂以及工程周期跨度大等特点,而且在施工现场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个施工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难度。因此要求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施工中质量控制工作时,需要根据之前制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计划,将质量监控工作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即对现场施工的工作条件、工艺流程的顺序以及每一道工序完成后的成果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且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检验结果分析、判断该工序活动的整体效果。

(三)项目完成后的监控。项目完成后的监控主要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验收工作,具体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的竣工资料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项目技术性文件的验收、评价该项目的总体质量等级并对此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其中评定和验收是事后质量控制的两个关键环节。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评定工作时,需要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国家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指令评定规程》进行工程质量的鉴定工作,对于施工中存在的缺陷或者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应该按照规程上的标准划分质量等级;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则是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招标方依照监理工程师对项目做出的评定等级以及合同中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分析,然后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检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性是否符合建设要求的一个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内容复杂、对相关的专业技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顯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依然处于成长阶段,有关于质量评定等级的办法以及相应的标准还有待完善,而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关键在于以质量为中心的控制体系,而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是决定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一些不足进行深入的探论、分析和研究,找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借此来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南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西北水电.2006年01期.

[2]李重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马振海;石宝华;孙立平.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D].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4]韩冰如.简述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因素[J].治淮,2010年02期.

[5]吴远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南昌大学,2011年.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农业和国民的日常生活对水利水电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对水利水电提供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增长,正由于对水利水电行业的需求的增长,导致水利水电行业之间竞争激烈,竞争的出现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本文就是对于水利水电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问题出发以此来探讨质量监管应该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水利水电行业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行业;质量管理;行业竞争

0.引言

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谈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水利水电也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水利水电行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水利水电行业的迅猛发展,水利水电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因此相继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要及时的对于水利水电行业进行调整,水利水电产业升级,水利水电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水利水电服务水平,提高水利水电行业质量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大的发挥水利水电行业在国民经济的的促进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民,更好的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其生活环境[1]。

1.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特点

1.1涉及的范围广

由于水利水电行业在近几年中的迅猛发展,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宽,涉及的领域很广,在水利、水电、建筑、环境、工农业等都有涉及。

1.2涉及到不同的科目种类

由于水利水电行业涉及的范围很广阔,与此同时它所涉及到的科目也不同而且种类繁多,在水利水电管理工程中会涉及到建筑、交通、环境环保、技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涉及,所以可以说是一门复杂的行业,同时又是一门兼容并包的行业。

1.3不稳定性因素较多

首先,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地质差异等都是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的进行,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中也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难度。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涉及人力资源复杂,技术水平不到位

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人力资源的问题,比如说实际的操作动手人员、技术指导人员、项目工程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由于涉及的范围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有很多问题的产生,因为工作的进行是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如果在复杂的人力方面有一方错误的出现就会导致以后工作错误的出现,这对于水利水电工作的进行是很不利的,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达到要求的话对于水利水电的质量水平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技术水平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2水利水电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在近几年来,虽说有关水利水电的法律也有公布,但是,还是有不健全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完善,而且近年来在水利水电方面的事故也很多,这就跟有关部门的监管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的话,就会导致相关的项目负责人会因为工期、资金、利润等原因对水利水电的施工的质量水平要求降低,给不法的项目负责人有可乘之机,这会大大的影响水利水工程的管理,不利于水利水电质量水平的提高。

2.3实际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系统的划分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有操作人员的素质、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水平等等,外在因素有天气、环境、地质差异的影响等等,这都是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的进行,同时也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正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加大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难度[2]。

3.加强水利水电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充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技术水平

既然,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要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技术水平的优化升级,这样才会提高水利水电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中,法律法规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加强项目的事前预测,提高项目的进度水平

在水利水电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要在项目的进行之前做好相关的预测工作,加强项目的确定性,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提高项目的进度水平。

4.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行业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的出现,只有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行业能力,加强技术水平,操作能力,这样才会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最大的发挥水利水电行业在国民经济的的促进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民,更好的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其生活环境[3]。

【参考文献】

[1]李大伟.对于水利水电的研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8-81.

[2]张媛.水利水电行业的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8-79.

[3]刘元.水利工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4-36.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水利工程属于我国农业与工业稳固基础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对水利工程加大管理力度,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具备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管理方式极其重要,本文讨论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维护

前言:

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影响着水利工程运行的整体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所以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为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维护管理意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类型多,建设任务艰巨。从工程前期准备、实施到竣工后的运行管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后期的运维管理中,则存在人员配置不足、技术条件落后等现象。此外,由于人们缺乏对农田水利工程后期维护的重视,未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差,难以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些单位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忽略了,对于管理工作没有高度的重视起来,此种情况下,让很多工作人员不清楚工作该怎样开展,对工作如何进行衡量的标准也不存在。

1.2管理经费无法保障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政府补助资金只占总投资资金的50%-70%,部分项目甚至无法达到50%,而其他资金投入普遍存在到位难的现象,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负担。究其根本原因是维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日常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维护管理上节省的经费反而增加了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成本。同时,由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水价一直不到位,所以水费收入很有限,不能支撑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所需的高额费用,可另一方面国家对此项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两者结合必将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十分短缺。

1.3运行监督工作有待提升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然而对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一些水利工程监督部门却没有切实的认识,水利工程监督工作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是水利工程方面的短板,导致经常出现监管不利的情况。尽管相关单位就水利工作将相应的运行管理计划制定了出来,然而没有严格合理的监管情况下,很多管理计划都是一张白纸,毫无现实意义。加上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时效性的工作,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践中,对此提升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意义非常重大。

1.4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广大管理人员,他们自身的素质、工作态度、业务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运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管理意识的淡薄造成管理队伍建设的落后,而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水平低,在管理上,技术人员较少,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很多乡村管理人员,缺乏公共服务观念,在工程管理维护过程中,能力和水平有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业务素养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管理人员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少部分管理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擅自降低管理工作标准,进而引起了工程运行价值降低的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优化措施

2.1改变运行管理思维

改善水利运行管理的第一步便是要纠正传统管理思维误区,从现代化的角度对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审视,端正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态度,充分认识维护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以及群众维护管理意识的培养,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在相关组织和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学习专业技能,了解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方法。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为水利工程项目的维护管理提供指导,确保运维管理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实现管理养护分离,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相关事宜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让其成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今后通过市场运作进行维护养护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此外,相关部门需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明确工程检查程序、监督对象及处理手段,建立专业监督机构,保证工程运行监督规范化和发展。

2.2规范分级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运维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和人员组织体系,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明确各部门职责,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效率。水利工程的具体产权,对其进行分配以及划分,建立一个明确的管理主体,对管理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还要进行明确,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有效实施。同时,构建明确的水利工程职责体系,建立完善的职能机构,明确人员的管理监督责任,建立科学管理、经营规范的水利管理单位的运行机制。在明确运维管理权责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工作责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开展规范化的运维管理:(1)对于独立灌区、跨区或跨流域水利工程,应明确其产权归属单位,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运维管理的统筹规划和监督实施。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明确运维资金来源,根据责任主体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奖励或处罚。(2)积极整改在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运维管理的专业性、规范化程度。对于流域性河道、湖泊等水资源均实施统一化管理。其中省级主管单位主要负责审查,并对重点流域经费加强控制,让重点流域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同时,按照归属地原则,由本地水利管理部门对相关水域、流域等进行分段式管理。

2.3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按照其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保证工程效益达到最大。正确协调好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为的前提,将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加大对基层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项目负责单位也要对资金的利用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汇报。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资金不足的问题,应将政府补助资金与其他渠道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实现工程经济性与公益性的有机融合。同时,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资金应当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保证,整个过程中也可充分发挥建设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单位的作用,对于责任也进行明确,构建可持续性合作发展机制,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带来的收益,可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将第三方引入到具体的运行维护工作中,最大限度确保运行维护工作效果。

2.4加强运行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队伍建设,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进行培训和教育。并积极引进新兴人才,实现管理水准的整体提升,不断优化体制建设,积极推进和深化运行单位体制改革,促进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跃升。同时,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坚持“责、权、利”相统一,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真正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3、结语

总之,目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势在必行。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改进和优化,改变以往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良之处,才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水利工程运行质量,从而真正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珺翼,侯婧.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05-105.

[2]王义才.对构建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的看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0):241-24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人们日常用水、防洪抗涝以及农业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日常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此应不断的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研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本文简要叙述了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分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提供参考,实现水利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管理;养护;水利工程;探讨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水利大国,水利工程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抵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水资源的正常供给,还能够改善水利环境,实现水利经济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影响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水利工程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一)水利工程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根本在于建设,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则是管理工作。水利工程一般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建设的,养护工作的进行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生产能力和效益,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二)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涉及的方面较多,但总体可以分为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两种主要内容。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以及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监测,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经营管理主要是指在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其效益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人民用水情况和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进行水费的征收工作,实现水利工程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正在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水利工程所在地经济条件等的限制,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都较早,由于前期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水利工程渠道出现堵塞、渗漏、涵管断裂等问题的发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将会严重威胁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若出现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可能会导致水库出现破裂的危险,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一些水利工程设计的不合理,出现堤身比较薄弱,堤坝高度不足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没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增大了汛期堤坝出现溃塌的机率。

(二)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费用不足

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费用的来源较为单一,且非常有限,同时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的拨付,不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的情况。此外,对于一些出现问题的位置,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造成水利工程效益不能正常的发挥,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更新,致使水利工程的问题越来越多,老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三)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人员综合素质低

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综合素质较低,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导致水利工程生产力和效益下降。同时一些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强,不能按照规定履行岗位职责,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设备损坏、丢失等,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四)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机制不健全

国家由于在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导致一些地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机制不够健全,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不能够找到明确的责任人。同时也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低下。

三、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对策

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难免会因各种客观因素出现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管理部门应结合管理和养护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随着工作经验的与日增长,管理部门在总结管理经验、方法的同时,应探索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措施,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发生。

(一)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需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其加强重视,积极投入到该项工作的调配调度中,结合以实际的情况,根据当地经济水平,适情投入管理及养护费用,并针对实际的水资源需求进行水价调整,减少水资源方面的经费以管理和弥补工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经费调度合适,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水利工程中必要的经费开支常有工程排查维修等方面的情况,如工程年代已久,在经年雨水的腐蚀下会出现堤坝渗漏、垮塌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到及时调配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的排查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同时相还可结合当地的环境,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发展与水利相关的产业,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提供以相应的资金支持。

(二)提升管理与养护人员综合素质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中,需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作为指导,以更好地实行工作内容,包括有水利工程工作中的上岗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奖罚制度、竞争机制等。不同的责任制度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依据制度合理有效地實行份内工作。只有这样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人员才能提高其全面素质,为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三)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机制

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机制是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明确的管理组织的结构体系,明确体系中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目标,根据组织体系中人员的情况将整体的管理与养护目标进行细分;其次,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责任惩罚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再次,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确保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到位;最后,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寿命周期内的检查和资料的收集制度,成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监测机构,对水利工程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根据收集的观测数据对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影响运行安全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正常的运行。

(四)实行管养分离措施

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快管养分离措施的实施,实现管理机构工作的精简化,同时也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管理的成本。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讲养护人员从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或者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养护企业,同时要保证养护资金能够及时的到位,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国家水利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水利工程养护标准,规范水利工程养护的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养护的质量。

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是一个随着水利工程发展的长期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和养护工作的研究,不断的改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方法,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建文. 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问题研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8:49-50.

[2]邓熔.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J]. 江西建材,2014,14:117.

[3]朱莲香.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农业,2014,12:60-61.

[4]冯党,李艳,常鹏.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 创新科技,2013,12:3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为了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安全生产,落实超前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坚持风险辨识和隐患治理等工作的实施已然迫在眉睫。文章就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北站项目如何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如何实现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的双重治理以及如何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行论述。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TU714   A

[定稿日期]2021-08-30

[作者简介]张朝晟(1993~),男,硕士,从事安全环保管理、企业管理方面工作;鞠丽(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安全;岳鑫鑫(1996~),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安全。

国务院安委会针对工程中面临的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问题,指出构建双控系统的重要性,发布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要求在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效果。为此,全国企业管理层面和政府监管层面现如今都在使用双重预防机制来提高我国生产行业的安全水平。但是,在企业實际的生产活动中,存在对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控制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的关系理解不统一、对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机理理解不到位以及不知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等普遍问题。

基于对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南京北站项目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本文旨在研究该体系科学机理的同时,探索出可以有效整合风险分级管理与控制以及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的正确道路,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并构建出对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图。

1 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其基本定义为通过同时运用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控制、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这两种方法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机制。风险分级管理与控制:确定所有危险源并充分考虑现在所拥有的安全设施设备和管控措施、潜藏的危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对于存在的危险源通过使用安全评价法来实现其评估和分级,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采取控制措施。隐患排查与治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排查,消除或控制等措施,并将风险分级管理和控制与隐患排查和治理相结合,从而能够实现闭环管理。

2 双重预防机制机理

根据风险的存在状态的分类原则,可以将风险划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危险源本身就拥有的、客观存在的风险就是固有风险,危险源的能量等级决定了其风险等级大小[2]。通过对该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析、评级和管控可以实现风险分级管理,以达到减少或消除其有害因素对人产生伤害的可能性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严重性的目的。而现实风险就是指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后的固有风险。有效控制固有风险,将其转换成可接受范围内的现实风险,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最终目标。

所采取的风险管控的措施失效或失灵,将会增大现实风险,即为隐患[3]。隐患的发生,导致降低了安全措施的防护功能,增加了现实风险。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对隐患进行排查,评估,报告,治理和验收,使其形成闭环管理,以达到对风险管控措施的修复以及补充。所以,隐患排查治理是针对隐患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其最终目标是降低隐患所产生的影响,使因其增大的现实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最终有效控制现实风险。

如上所述,风险分级管理与控制是针对多种危险源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根本的目的在于降低施工中所存在的固有风险。至于隐患的排查治理也是针对施工中事故隐患的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目的在于降低施工中的现实风险。因此,南京北站建设中的双重预防体系实际上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施工风险把控工作,使施工中的现实风险降级为安全水平线以下,也就是安全状态。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则需要运用双重预防体系来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控制与排查隐患、治理隐患,使南京北站项目的安全现实风险得到控制,并长期保持在安全水平线以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水平在双重预防体系下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3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1)在南京北站开工之前,已收集有关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适用的一些国家法规文件等,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流程、标准等;所涉及参建单位的责任明细及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及档案资料;安全标准化构建信息;特种设备等级及档案等。

(2)通过归纳整理现有安全标准化体系资料,评价分析其中双重预防机制档案资料的符合性。可以得出,双重预防机制不是一套单行的资料,而是基于现有安标化系统,深化其中的风险管理要求。但是需要基于评价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内容,对原有资料的符合项重新进行评价。双重预防机制包含了教育培训、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评估原则以及评价奖惩等主要制度。

(3)危险源识别方法的选用与判定。在对危险源进行分辨时,就设施设备、区域、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的作业工作,推荐企业分别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辨识危险源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物、环境、管理的因素及其发生的时态、状态,即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未来、现在、过去时态以及异常、正常、紧急状态。

(4)风险点评定方式的选用与确定。为了对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准确判定,可以在风险点的评估工作中采取评估方法加重大风险直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定。风险直判可参考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5]、GB 35181-2017《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6]、《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7]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0号令。风险评估方式推荐使用LEC法进行,即作业条件危害分析法。L指发生事故的概率、E指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频率、C指事故后果严重性,基于这三者的乘积来确定工作过程危险性大小D,即D=L×E×C,企业可以根据D值的高低判断企业安全风险等级。

(5)分批、分级组织全员、全过程教育。从危险源的分辨方法、评价指标、管理准则、相关法律条文等进行分阶段、分批次的教育培训,结束后还应保留相应的培训记录以供后期参考。

4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内容

2019年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南京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南京市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上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参考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要求进行各项工作,并顺利通过评价机构认证。此后,随着南京北站项目的全面铺开,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本着“无事故、无伤害、无污染、无社会群体事件”的目的,在未来的南京北站建设过程中,将会以“作业活动”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梳理出各方面的各项作业活动,并通过清单列出,采用危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方法划定危险等级,制订相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同时不断扩大风险隐患因素的排查范围,并总结形成作业活动检查标准体系文件。

4.1 风险管控程序

(1)风险管控对象确认。风险分级管控分为生产设施、生产流程、生产人员和生产环境4大工作对象[8]。所谓风险,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一方面包括事故可能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包括概率发生带来的影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叫做风险,缺一不可。而着四大工作对象也就是我们风险管控的重点。在南京北站建设项目中展现了多种风险形式:设备故障无法及不正常运行、意外异常工作情况、设备安装试车风险、危害因素、突发伤害事件、危险因素、不安全行为、场所设计隐患、极端气候条件、场所环境简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环境氛围、人员岗位环境氛围的风险管控应重点保证工艺流程正常运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作、较好的环境氛围、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

(2)风险辨识与分析。在对全体员工进行完安全教育后,企业还需按照先前的一些经验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危险源进行辨识。最终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管控措施来应对各种风险,也需要综合从多个位面进行考量、分析,例如单位工程防护、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手段、施工过程需要用到的技术、对工人管理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同时还需要在考虑到措施的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基础上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此外,根据风险的严重的程度不同,处理方式、应对措施也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或,组合不同的措施来应对。

(3)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每一个风险事件都不是单独出现的,他们都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而最终对风险事件的分级,需要对风险事件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分级,并且最终取其最高级别作为风险事件的级别。只有风险事件的级别得到确认,企业才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处理的流程、企业是否可以及时做出反应、解决风险的难度及需要对其投入多少资源。

在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责任公司原有的组织机构制度和风险应对准则基础上,公司可针对各风险分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确定后需要记录每一个风险点控制部门、控制点监控人员、责任人联系方式等。

(4)编制风险控制清单数据库并进行告知。企业在事先对危险源进行过调查和评价后,应及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随后形成公司自用的危险源数据库。且针对识别出的各类风险,应该在重要风险对外接触的部位和关键部位设置警示牌,以标示风险具体内容、可能发生的形式、可能引发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时需采取的措施等。

4.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隐患查治对象确认。将4M要素作为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重点查治对象,指分别从人的因素、机械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四个方面来进行考量。不安全行为是人因隐患的主要类型,如工作人员达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设备的安装不规范,设计不合理或过载运行、操作不专业则构成的物因隐患;场所设计的不科学、环境装修不合理或使用涂料质量不过关等会直接导致环境隐患;管理隐患多体现在组织不科学的结构、存在重大漏洞的规章上等。隐患排查治理从人的角度考量其中心内容是职员的身心健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从物的角度考量其中心内容是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隐患排查治理从环境的角度考量其中心内容是确保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隐患排查治理从管理的角度考量其中心内容是打造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

(2)隐患排查治理程序。隐患排查治理阶段需要进行五大程序,具体为识别隐患,分析隐患,上报隐患,防治隐患,对治理结果的反馈,如此进行,循环往复。4M要素——人的因素、机械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为隐患辨识主要对象,其主要排查思路有寻找安全管理措施的不合理或缺乏的环节、降低风险管控效率的施工工艺和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等,严格推敲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内的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并对其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补、修正。同时建立起风险控制清单数据库,并将其成为关键工具,用以进行隐患排查治理。隐患评估评估通常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规范定性:以相关的规范作为工具,对事故隐患进行识别确定,将各类隐患定性为普通和严重两种类型;第二步——科学分级:在风险基础上对定性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严谨、科学的分级[9]。基于前面所做工作,隐患报告中需要评级上报已发现隐患,并通知相关单位、部门进行整改,在收到整改反馈后需将具体内容记录在案,归纳入已建立的数据库。部门负责人可以针对整改难度较小的一般隐患直接组织采取措施,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不可以轻举妄动,正确做法是首先将具体情况报告上级,在上级制定出专门的治理方案后,方可采取行动。风险管控可以创新出四套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具用以处理四类不同的事故隐患,同时应开发出一套适用的综合统计分析工具,对各类隐患进行识别分类。在隐患治理工作的最后需进行隐患验收,也就是要对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总结,评估人员也需要是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验收报告需提交验收部门,获得同意后才可以对隐患登记进行销账[10]。

5 结束语

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是一场持久战,不可一蹴而就,建设过程中须参照企业现行制度标准、职员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和企业安全文化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 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J].中国应急管理,2016(10):33-35.

[2] 罗云.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6.

[3] 许铭,吴宗之,罗云.安全生产领域安全技术公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1):3-8.

[4] GB 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S].

[5]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S].

[6] GB 35181-2017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S].

[7] 安監总管四[2017]129号.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S].

[8] 龙爽,王永潭,孔繁臣,等.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辨识体系及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 ( 11) : 91-96.

[9] 王胜江.基于风险管控的航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15.

[1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总局令第 16 号) [S].2007.

上一篇:森林生态效益资金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船舶设备操作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