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2023-09-23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定的时间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办公家具等,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单位价值在 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 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管理分工

1.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如下:

1.1公司财务部门作为全公司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帐卡。

1.2.各部门及现场项目部负责本部门桌椅、电脑、文件柜路由器交换机及现场电动工具等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管理。统一管理与购置权。 1.3所有固定资产必须统一管理,购置权及处置权归公司。 职责

主管部门的职责

2.1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

2.2负责监督配合使用部门(人)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点,保证帐、卡、物三相符。

2.3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搞好固定资产的分类,统一编号,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登记账卡,负责审批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

2.4根据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维修计划,按期编报设备更新计划。

2.5严肃财经纪律,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擅自赠送、变卖、拆除固定资产的行为和破坏固定资产的现象,要严格追查责任,视情节给予处罚。

使用部门的职责

3.1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现场项目部要设置工人设备管理员,每台设备要明确使用、保管、维护的责任者。

3.2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润滑和安全使用。

3.3 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固定资产的领用、调出、报废必须经主管部门及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动、报废,更不能自行外借和变卖。

3.4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领用

4.1 由于工作需要,各部门购置固定资产必须提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统一购置。

4.2购设备进后,由相关部门(人员)开箱检查、验收,后填“设备使用单”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设备使用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通知使用部门。 固定资产的调拨与转移

5.1 凡列入公司的固定资产未经公司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拔、转移、借出和出售。

5.1 .1 公司内部设备的调拨与转移,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同时由调出、调入单位的双方领导及经办人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转帐手续, 并通知相关的会计进行账、卡交接。

5.2 公司对外的设备调拨和转移一般实行有偿价调拨方式, 设备主管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折余价值、新旧程度按质论价,原则上调出设备的价值不得低于设备的折余价值, 对外处理设备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价值,报总经理签字方可处理,办理有关财务手续。

5.3 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各使用部门无权办理设备转移及处理,一经发现,将追究部门及经办人的责任。 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封存

6.1 公司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须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报废单一式三份由财务部门将其净损失上报总经理批复后,办理报废相关手续。

6.2 凡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报废:

6.2.1 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率低,耗能高,而且不能改造利用的。

6.2.2 施工结束因不能运回公司的设备(运价高于设备余值)。

6.2.3 腐蚀严重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要发生危险的。

6.2.4 绝缘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无修复价值的。

6.2.5 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6.3 凡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一律不能继续使用,主管部门与使用部门要及时作价处理。 处理后的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办理固定资产的注销手续, 对外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时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总经理批准,变价收入必须上交财务部。

6.4 凡停用三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封存、保管。

6.5闲置设备和封存设备启封后,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单,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固定资产的清查

7.1 为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各部门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 毁损或未列入帐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

7.2固定资产每年至少清查一次。遇有下列情况,应当对有关固定资产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临时清查:

(一)直接经管固定资产的人员调动工作;

(二)因机构、业务变动,办理财产交接;

(三)固定资产发生非常损失事故;

(四)公司总经理根据工作需要决定进行的临时抽查。

7.3根据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和任务,成立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参加的清查小组。组长由主管固定资产的公司领导担任。

7.4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以前,财务部门必须检查有关财产增减变动的凭证是否齐全,如有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应当及时入账,主动与固定资产管理、仓库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核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收、付记录,做到清查前的账目相符。

7.5经管固定资产的人员,在清查以前,应当将所经管的固定资产进行整理,对尚未点验入帐(库)和应当调拨出帐(库)的固定资产,尽可能做好入帐(库)和出帐(库)手续,避免发生重点、漏点等差错。

7.6固定资产清查应当逐一点清实物,包括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报废和转让等情况是否正常等等。发现没有入账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入账。在清查中发现毁损情况,应当查明毁损的程度、原因和责任以后,在清查表内加以注明,并提出处理意见。

对租赁、代管的固定资产,都应当进行清查,并分别填制清查表。 7.7对固定资产清查以后,根据清查的结果填制清查表单。清查表单经过审核无误以后,由参与清查的人员和经管财产的人员共同签名盖章。 清查表单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留存一份,送交财务部门一份。 7.8财务部门根据清查表格与固定资产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如发现盘存数与账存数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查或由经管财产的人员做出书面报告。

7.9对清查出的固定资产短缺和溢余,经查明核实以后,经资产清查小组审核,报公司领导集体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审查核实后的清查表和审批意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做账务的调整,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的资料一致。 奖惩

8.1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8.2固定资产保管人、使用人玩忽职守,违反有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者,应予赔偿。赔偿数额依据损失大小和责任大小确定,同时追究其相关领导的责任。

8.3造成重大固定资产安全事故,依据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和经济处罚,追究相应的责任。 附则

9.1本办法由资产部门会同财务部负责解释。

9.2本办法自董事长、总经理签发之日起执行。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基层乡镇的政策倾斜,乡镇政府财力不断增强,办公设施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固定资产的急剧膨胀,使乡镇固定资产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和流失现象增多,固定资产管理成为目前和今后乡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鹏泉街道办事处固定资产专项清查实践,分析了目前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管理体制;监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基层乡镇的政策倾斜,乡镇政府财力不断增强,办公设施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固定资产的急剧膨胀,使乡镇固定资产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和流失现象增多,固定资产管理成为目前和今后乡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固定资产在计量、明细科目设置、日常管理、折旧、核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实际工作中结合2016年7月对全处固定资产专项清查,以及莱芜锐胜联合会计事务所对固定资产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应执行的规定和要求不尽相符,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如下:

1.核算单一,账实不符

目前,乡镇固定资产核算虽然用双分录核算,但缺少必要的类别、型号等信息,没有规范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账只能查询固定资产总价值,不能按照设备类型、所属办公室查询,大部分乡镇没有使用专门的固定资产软件模块,固定资产核算单一,不能从全方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通过对固定资产清查和聘请莱芜锐胜联合会计事务所对全处固定资产进行专项审计,需要增加账面价值213万元(包括上级转移敬老院部分资产),需调减账面价值的是16.7万元,而且清查结果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不能分清科室和相应责任人,部分固定资产数量和型号不能匹配,账实不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2.管理无序,处理随意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系统性,管理单一,固定资产采购过程缺少采购程序和资料,固定资产领取和调配缺少审批和登记资料,固定资产维修和處置随意,例如损坏的固定资产随意丢弃到走廊或者办公楼角落,更有甚者直接卖废品,就是损坏报到党政办公室,办公室统一存放,最后也是集中买废品,各科室之间或者个人之间根据需要对所使用的固定资产任意调配。这种无序的管理就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成为常态。

3.权责不清,各自为政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权责不清,也没有相应的任务细化和职责定位,导致从主观上财政所认为自己仅负责固定资产记账核算工作,党政办公室认为自己仅负责固定资产申请和调配,使用部门认为固定资产到了自己部门,拥有无上的权利。各个科室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是被动去做,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一步一景,块块管理,首尾不能相顾,各自为政,步调不一,一旦出现问题也无法按照职责权限进行责任倒查和追究。

二、乡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1)思想意识淡薄。从管理者角度来说,乡镇主要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强调的多,真正重视并付诸行动的少,把固定资产管理简单交由财政所或党政办公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不可能由单纯的一个部门负责,从责任划分来讲财政所负责固定资产预算、核算和处置等项工作,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按固定资产的类别进行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一般为办公室)明确固定资产的状况、存放地点,分类造册,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和存放地点,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不管是主要负责人还是其他同志都有固定资产是小事的思想,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流失或者损坏一般也不去追究相关科室和责任人的责任,管理者监管松散。从被管理者角度来讲,固定资产使用科室及使用个人思想上认为自己拥有固定资产调配和处理权利,而没有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权利与责任认识不清,而且不能相匹配,被管理者责任缺失。

(2)知识储备不足。固定资产管理专业性要求非常强,固定资产管理知识涉及固定资产定义、分类、购置、计量、科目设置、日常管理、账务处理、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只有研究好学习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开展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固定,而且大都是业务不强或者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和培训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就是有一定业务知识的工作人员,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难点和棘手的问题,知识储备不足容易导致在处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底气不足,畏难发愁,工作不能有效深入推进。知识储备不足是不能或者说不敢进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充分的知识储备是基础和根本。

2.客观原因

(1)客观环境差。乡镇处在最基层,各项事务纷繁复杂,乡镇主要负责人关注的重点和中心都在拆迁和维稳等事务,固定资产相关工作人员也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自己部门业务上,对一些专业性的问题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常见的态度是能过得去即可,更不要讲规范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很多问题大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形成的,问题成为惯例,不良习惯成为正常,根深蒂固,难以更改,这种客观环境和氛围一旦形成,甚至成为一种习惯,后果非常严重。

(2)程序缺失。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采购、调配、处理环节都是有程序的。但实际情况相差太大,领导批示购买,购买到所需固定资产,交给所需科室,发票下账,过程简单随意,缺乏各个环节审批登记资料,固定资产在各个科室调配按照个人意愿或者说自行调配,处置更是如此,在日常管理中,没有进行严格定期盘点和检查,程序形同虚设,管理势必混乱。

(3)监督管理薄弱。乡镇几十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流失众多,但相关科室和责任人因固定资产管理受到处分或者被追责的少之又少。缺乏监督和问责对固定资产管理来说是致命的。

三、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教育先行

固定资产管理是全方位的既涉及到专业知识又涉及到责任心和思想意识等。乡镇主要负责人必须重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打破思维定式,树立责任到科室、到人,出现问题必追责的规范意识。具体管理部门(特别是财政所和办公室)必须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要学全、学深、学透,制定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和制度。要营造工匠精神至上的良好氛围,对复杂的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能够理论讲得通,实际工作推得动。加大对固定资产使用科室和人员的培训,一是制度学习和程序操作培训;二是责任心和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是这种培训和学习要制度化,形成常态,坚持不懈,从而逐步深入到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去。

2.建立购入、使用、处置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固定资产管理不是单纯的一个环节,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环节全方位的管理,既要把每个环节管理好,又要整体统筹协调管理好,整体管理应高于单个环节管理。因此要建立购入、使用、处置三位一體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1)重视每个管理环节。单个环节是基础和根本,购入、使用、处置每个环节都能规范,固定资产整体就顺畅。在购入、使用、处置环节都要有审批、登记、档案,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进行每一步,杜绝应付和变通。

(2)加强整体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全方位管理,必须整体统筹协调管理,及时解决各个环节步调不一致或者单个环节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固定资产专项清查和审计后,成立了由党政负责人任组长,财政所、办公室及其他各个科室主任任成员的管理机构,以财政所和办公室为主,每月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协调会,对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通报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每半年开展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活动,形成书面报告,报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批阅。做到购入、使用、处置各个环节严格按程序和制度进行,又能从整体上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统筹协调,形成单个环节严格,整体推进的良好机制。实施半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开始规范,效果明显。

3.强化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习惯养成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个过程中,监督问责起到巩固和催化作用。监督问责不能停留在制度和口头上,必须落到实处。特别是使用中和处置环节必须进行监督问责,从形式上和实质上进行监督,对无故减少和故意损坏的行为必须进行重罚和问责。

参考文献:

[1]陶慧平.行政单位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226.

[2]莱芜锐胜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鹏泉街道办事处固定资产专项审计报告[R].莱芜:莱芜锐胜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16.

[3]杨华梅.浅谈乡镇基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下:119.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构建高校“互联网+”资产管理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提出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产管理”思维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资固定产管理 管理新模式 对策

2016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呈井喷式增长,从2010年到2014年年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由此可见,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校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推动了我国高校的高速发展,也使高校的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方法相对滞后,不论是宏观的体制机制建设上,还是平时的管理细节上,都很难适应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当代高校新型信息化教育重要的辅助手段,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的科学配置和最大利用率,促进高校资产管理的科学水平;如何建立起与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是高校高速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高校在管理上过于涣散,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组织不力、落实不严,配备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够,导致固定资产不能科学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存在漏洞,这对高校的稳定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有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进行资产管理,存在固定资产采购合理性较差、入库登记保管手续不健全、领用及调拨处置不科学等现象,造成固定资产随意放置,甚至造成固定资产流失,间接地导致高校的经济损失。

(二)建档立卡不到位。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以部门管理为主,难以明确谁对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同时,不少高校的固定资产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依旧停留在手工登记造册,工作效率不高,也无法全面反映资产的闲置状况、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另外,由于资产主管部门与资产使用的职能部门缺乏一体化的管理手段,不能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唯一有效的“身份证”标识,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难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动态监控不到位。高校存在校区分散、人员分散且缺乏专人管理,导致资产无法实现全方位动态监控。有的高校仅由学校财务部门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电子价值的数字管理,有的高校仅由后勤管理部门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的管理。在现实运作中,各类固定资产又分散到各使用部门管理,导致管理松散、责任不清、追责不明。这不但影响了学校领导的整体决策,也影响了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二、构建高校“互联网+”资产管理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在适应潮流发展,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快速提高,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然而,作为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固定资产,在我国一些高校尚以简单手工记录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管理,并未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实时化的管理目标。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大量的教学设备不断购进,基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越来越跟不上高校发展的步伐。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使用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而实现固定资产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将是“互联网+”环境下探索与实践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的创新模式。

三、“互联网+”环境下打造平台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新模式

(一)运用“互联网+”打造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能够实时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整体状况,具备查询和跟踪功能,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能够起到“时时、处处、人人”的作用。高校运用“互联网+”打造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借助平台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高校各个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资产需求、库存、报废等信息,实现固定资产的“流动”管理。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校的自身内部管理模式,促进固定资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进而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水平。

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需求,通过平台数据接口将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连接到平台上来,形成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平台要重点开发以下模块:建筑管理模块、国土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图书管理模块、文物管理模块、家具管理模块、办公管理模块、植物管理模块等。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撑固定资产的互联互通管理,平台要具备无形资产管理、采购管理、报修报废管理、共享使用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等应用和协调功能。

(二)以平台搭建为抓手构建网格化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高校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将为高校实施固定资产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高校固定资产网格化管理就是用数字信息化方式管理固定资产,在全校范围内,主要将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及植物、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设备、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家具、行政办公设备等不同类型资产分为相对独立的“格”,确定每一“格”的管理专员及管理权限,负责管理“格”内资产业务,将网格的管理职责落实到人,进而建立起全覆盖、无盲区的高校固定资产“网格化”管理体系。

同时,高校要充分依托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基于手机的固定资产管理APP动态监管平台。手机APP动态监管平台将强化高校上下沟通和联动,所有固定资产管理员能够“时时、处处、人人”为师生提供资产使用、申请维修、报废处置等业务的手机平台处理,一揽子解决教职工多部门奔波签字之苦。通过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网格化管理及手机APP管理平台互为补充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网络化、业务分析信息化、资产指标实时化、动态监控常态化,从而构建新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四、加强“互联网+”高校资产管理平台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在制度上要完善资产管理配套制度体系建设。高校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和处置的规章制度,才能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校要制定一套科学、严密、系统、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据《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精神,要及时完善及制订出台相对应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细则》等制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制度、购置制度、定期检查制度、报废核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移交、处置及损坏赔偿等各环节都有章可循,切实做到用制度管理固定资产。

(二)在管理上要加强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使用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后,对高校内部的资产管理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其一,高校要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学校一级与院、系及职能部门等二级使用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管理关系,建立结构简单、通俗易操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其二,要改变固定资产数字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相符的情况,加强网络化统一资产管理平台与财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全校固定资产调配处置与财务平台同步更新、账目一致。

(三)在宣传上要加强资产保值增值的宣传。要通过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等形式,宣传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让广大教职员工了解固定资产对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和保障性,提高依法管理和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法规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观宏.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2016(15)

[2]丁连勇.浅谈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

[3]代惠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商,2015(52)

[4]黄忠林.《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J].内江科技,2015(11)

[5]黄鹏奎.浅谈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0)

【作者简介】杨 环( 1974— ),女,广西博白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责编 王 一)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张秀丽(1974—),女,汉族,贵州毕节,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审计师,研究方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党的十九大当中明确指出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统一监管经营性国有资产,使国有经济的布局更为合理,依照经济发展的具体些需求进行结构和战略性改革,对一些低效无效的资产进行加快处置,淘汰落后产能,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这样才能使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益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需要逐步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做大做强主业,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情况。

关键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国有企业业务特点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国有企业的业务特点

1) 集中性

国有企业往往通过集中管理的模式,以便企业的战略规划,逐步实现形成上下级统一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监督,控制管理成本,然而国有企业在决策方面需要层层审批,不如民营企业灵活,这就导致其政策无法及时有效调整,同时某些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大部分工作和管理都变得形式化,很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局面。

2.) 分散性

国有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而且企业结构较为复杂,各部门之间承担的职责各不相同,分散性造成国有企业各子公司,各部门在业务拓展方面更为积极主动,但是也造成其子公司与子公司、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监管较为不利。

3)复杂性

国有企业的专业分工较为明确,各子公司、各部门层次叠加。某些国有企业业务较为繁琐,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审批,这导致资产管理的监督性逐步加强,但是也会出现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相互扯皮的情况,导致资产管理空白,因此加强精细化的专业分工,反而容易导致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迟钝,也会导致职责不清、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等情况。

2.国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在充满竞争的环境当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且维护国家的利益,确保国有企业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

2.) 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

在整个企业当中,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占比较高,不管是初始购置还是日常大修,都是企业支出的大头。国有企业如果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很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由此可见,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

3) 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使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升,帮助国有企业快速实现盈利,使国有企业的利润增加。在国有企业当中,固定资产是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为国有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二、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某公路施工企业是通过事业单位改制重组而形成的,其中的人员大部分为原单位的工作人员。该企业共下辖多个子(分)公司,分别经营着不同的业务。由于业务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1 管理体系混乱

在改制前,该施工企业下属的各子(分)公司,既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又有企业营业执照。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的执行事业会计制度,没有统一标准。资产入账口径不一致,导致有些固定资产未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直接费用化,固定资产管理不当,造成资产流失。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某些国有企业往往非常重视经济指标,而没有从长远方面进行规划,不重视固定资产的配置和使用。该集团企业在逐步扩大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造成内部固定资产在购置验收过程中的权责不清、管理较为混乱、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快速理顺,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在操作固定资产时,由于使用不当导致某些设备磨损使其寿命下降,无法将固定资产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管理方面,财务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严重脱节,基层库管人员不了解财务知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重视,造成固定资产在入库、维修、监管等各个方面不符合企业要求,在财务处理方面出现一定的难度。

三、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1、 持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制度优化,通过持续性的制度建设,使固定资产的基础性制度逐步完善,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比如说核心领导层需要与财务部门积极沟通,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條例,有效感知固定资产的管理需求和相关状况,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中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权责,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有效评估,逐步推行向各子公司和各部门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前置性工作,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提高员工专业化技能

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管理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防止由于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当导致固定资产的寿命下降或者固定资产流失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

3、合理规划闲置资产的处置

闲置资产指的主要是企业在购置建设过程中,由于工艺改进、技术改造或方案改变等相关原因,逐步停用闲置一年以上的资产,并且在可预知期的将来这些资产不会被使用。因此,需要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内控监督部门对闲置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盘活闲置资产,提高使用效率。

4、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需要对国有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规范化,依照固定资产的来源不同正确的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进行确认和计算,及时入账,对固定资产材料以及一些低值易耗品的界限进行准确划分。财务部门需要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总值,以使企业依照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运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部分主要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企业需要注意对这些折旧额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处理。固定资产损耗主要分成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指的主要是某些物质灭失、磨损,在使用时由于外部因素所导致的自然损耗,而无形损耗,主要指的是精神损耗,也就是由于当前科技发展、生产率提高等因素导致的资产使用率下降,一般情况下在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对相关损耗进行考量。在实践中需要严格依照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分门别类进行明确核算,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购置、调入、租赁、封存、管理,形成相应的会计手续,做到账卡物对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合理确认折旧范围和折旧年限,保证账账相符、账表相符;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做到账实相符。

5、构建固定资产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相结合,制定完善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为具体的管理活动展开提供支持和保障。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以抽调部分核心管理层人员组成资产管理评价和监督小组,并且对相关资产进行分析,细化评价和监督标准,定期展开相应的评价和监督工作,通过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来逐步进行监督管理,并且累积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依托固定资产管理监督的相关办法分析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以及如何消除负面影响有效的进行管控,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还需要积极加强管理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有效地进行管理。不管是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还是管理制度的优化,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动态的眼光逐步审视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将其作为一个常态化的管理制度逐步落实,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以便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获得较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云慧. 浅谈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24):206-207.

[2] 高丽霞. 浅谈施工企业固定资產管理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7):41-42.

[3] 张晶蕊. 浅谈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时代经贸, 2010(11):108-109.

[4] 王婷. 浅谈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 市场周刊·理论版(40):2019(13).111-112.

[5] 范雪琼.国有企业事企分离改革实践探索[J]. 新会计, 2020(5):45-47.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ERP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采集更加自动化与高效,加上信息的集成与实时共享,带来了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细、更加高效、更有成效。本文对ERP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阐明了ERP环境对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给出了电网企业在ERP系统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ERP 固定资产 电网企业

对电网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资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其正常经营和安全生产过程中其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湖北省电力公司于2009年开始将ERP管理软件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的同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ERP的概述及在电网企业的应用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2009年起,湖北省电力公司开始实施ERP项目,通过ERP管理软件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在ERP系统中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项目转资及后续技术改造、大型修理、报废进行管理。依托ERP系统使得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得以实现,从规划、设计、采购、建设到运行、维护直至退役、报废,重视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在ERP系统中详细记录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运行情况、变更更改情况、各个时期费用发生等情况,以及对其运行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和汇总。它是由财务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等通过流程进行彼此联系运行,各个管理模块通过各个管理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并互相集成构成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

2、电网企业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ERP系统上线前,国内供电企业普遍应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该系统只是单一的设备台账管理系统,虽然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生产,但是没有上升到充分强调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控制设备运维成本、提高经营能力的高度。因为电网企业的分布面很广,资产量特别大,实行定期盘点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是两个不同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并不能保证财务账面上的资产信息准确性。电网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是:

2.1、资产记录和资产的实物变动脱节

这是因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电网设备也随之更新很快,新建变电站、迁移电网线路、电缆入地等工作使得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只有实物部门将其流转到财务部门时这些变化才能反映出来。但是其中必然存在滞后环节,导致一部分资产的帐、卡和物不符,进而使账目信息不准。

2.2、无法将成本费用明确归属到具体资产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设备运维费用与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挂接。设备运行维护一般以变电站或多条线路为单位定期集中进行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和执行,成本费用包含了多类设备、多台设备,在管理模式上不能准确地归集至单台设备,在管理手段上也缺乏归集至单台设备的信息化技术,账上可以体现某项工程、某座变电站、某类设备、某个单位等大修、技改或运行维护成本,但无法细分到每一个资产单元(每个变压器、开关、刀闸等设备)。

2.3、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反馈机制,信息孤岛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生产使用维护部门三个部门。由于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在每个阶段都处于孤立,因此前期采购阶段的信息,可能不会背后面财务部门所了解,而后期资产管理的状态,财务部门也可能不知晓。固定资产技术信息以及价值信息彼此之间相互割裂,无法集成,从而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

3、ERP环境下对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在ERP环境下,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秉承ERP核心理念,重新定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明确了资产管理目标应当是通过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资产信息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资产管理能覆盖整个资产使用寿命周期,并做到对有关资产的业务活动有效控制,包括领导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具体到操作层面,ERP为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四个新要求:

3.1、ERP重视企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整合

ERP认为对企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整合,如设备增加、出租、报废等流程可以从根本上简化资产管理程序,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做到固定资产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2、ERP重视各部门信息系统的统一化、协同化

在ERP环境下,通过整合企业不同部门的信息平台(如财务部门的AM管理模块与生产部门的PMS系统接口,实现财务资产卡片与实物资产的联动),优化资产信息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各职能业务部门独立信息系统带来的信息资源分散局面,消除了企业内部因部门分割造成的各种信息隔阂与信息孤岛、实现了纤细的充分共享,充分协调了各部门资产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了资产利用效能。

4、ERP环境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4.1、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现有制度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设备部门产、生计部门、基建部门、技改部门、财务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应以制定完善的ERP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制度必须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以适应管理的需要。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购置、验收、保养的维修、折旧、盘点、报废与清理等。

4.2、搞好资产清理和清查工作,依托业务部门,重视基础数据管理

电网企业必须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业务部门在业务发生时就需在ERP系统中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年末由设备安全处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相核对一致。

ERP系统中的设备管理模块(PM)是生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物资模块集成的桥梁,将固定资产主数据与设备主数据关联起来,可以清楚地查看到该固定资产由对应哪个设备,以及设备的性能、设备的功能位置等信息。设备卡片与资产卡片联动信息如下表:

4.3、整合信息系统,做好ERP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动态衔接工作

通过设备主数据,实现设备台账与资产卡片数据在ERP系统中对接,确保电网资产帐、卡、物一致管理。明确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间的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利用其自动化资产管理功能,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如图所示:

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单据对零星购置、基建技改等项目转资、接受捐赠的资产、非现金抵债的资产、非货币性交易转入、投资转入的资产进行实物验收;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判断是否为PMS系统设备;对于PMS系统管理的设备,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在PMS系统中创建设备台账、联动生成PM设备卡片以及资产卡片;对于非PMS系统管理的设备,实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在PM中创建设备卡片,联动生成资产卡片。信息系统整合流程图如下:

4.4、以ERP系统为依托,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全面利用ERP系统,对固定资产实施动态管理,不仅能有效的保证固定资产帐、卡、物三方一致,还能令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彼此相融为一体,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从进入到退出运行的全寿命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

5、ERP环境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5.1、管理流程智能化

将ERP技术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借助ERP系统获取企业资产的详细信息,并且自动生产入账凭证,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更加智能化。不仅解放了人力,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增强了固定资产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科学性,从源头上防止了帐卡物不符等情况。

5.2、资产信息数字化

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运用ERP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资产设备联动,可以实现对分散的资产实体进行集中管理,使资产信息数字化、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益。在ERP系统中,通过智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管理人员会对目标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存放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走向数字化。

综上所述,完善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ERP为载体,将ERP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经营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使财务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借助于ERP系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流程配置、数据实时共享等系统优势,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和手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细、更加高效。ERP系统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必定能够为提高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帮助,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电网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陈海涛.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15).

[3]赵新甫,白璐.固定资产管理在ERP中的深化应用[J].企业家天地,2012(04).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第6篇

[摘 要]实训资产管理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非固定资产管理在全面化的院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养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获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机制,并强化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以提高校内实训资产管理效率及整体管理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实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19

0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与新型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校内管理事务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结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可行的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通过对实训资产的估值与分管,取得更好的实训管理效果,提高院校整体管理水平。笔者详细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研究资料与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1 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现状

当前形势下,已有多项教育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均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①归口管理不当。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有一些尚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非固定实训资产,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单价较低,其市场采购、日常使用及管理等均由各自使用部门负责,在院校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并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归口管理。②采购前期论证随意。对于①中所述的不达标实训资产,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均未对其制订科学、详细的采购计划,且对其产品供应及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如对于产品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供货条件、价格及交货情况等未实施即时管理和评价。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并未依据市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也未进行产品问价、采购活动,采购前期论证随意性较大,易导致资金占用过度,造成采购不足或采购过量的情况。③缺乏相应管理制度。部分高职院校在(依据既定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下)管控(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采购总额时,尚未建立完整的资产使用与管理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资产使用部门保管和负责,缺乏院校监管,易导致其价值减损。④实训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其均未建立科学、先進的资产管理技术、保管与领用机制等,无法对不同部门中实训资产的采购、保管等工作进行统一调配,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易出现采购重复的情况,浪费资源。

2 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

2.1 实训资产内控制度的建立

面对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需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通过院方财务部门专业人员,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等集体商议和讨论,制定和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采购、产品信息保管、资产使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分级管理网络制度,要求院校内不同部门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需采用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及“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并指派相应管理人员(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等)。同时,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需依据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例如:建立账目,保证账册完整、信息更新及时,以确保账册、账卡与实际账务相统一。

2.2 管理制度实施

在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大高职院校需引导各部门积极落实并及时调整,具体表现如下。①要求校内各部门提供准确、详细的资金预算,且不能由各自部门中直接说了算,而是需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叉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相应的预算结果。②依据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采购的合理性进行审批,评估或判定其是否为闲置、重置,并要求相应管理部门定期对其进行清查和盘点,保证各项资产信息准确、可靠。同时,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试运行过程中,院校的财务部门专业人员需及时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梳理,对部分需要改进的细节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管理制度正式运行顺利。例如: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制定完善的“资产明细账”,并定期与财务部、使用部等核实校对,做到真正的账实相符,避免重复或遗漏。当物资入库时,各部门需严格审核和验收采购单据,并准确填写对应物资的名称、采购时间、供应商、场地、规格、价格及购买数量等,依据入库单据进行登账处理;若学校购买的物资到账后,物资管理部门需对其进行现场验收,一旦发现差错,及时寻找原因,与有关部门交涉联合制定解决策略,并经过集体探讨和试运行成功后,才可正式通过。总之,当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后,管理人员需定期评价其实施结果,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或反馈信息,以持续改进,使管理措施获得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3 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注重前期采购论证

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在实施或运行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或控制其前期采购的随意性,但其论证仍不够充分,如未全面考虑“同类资产”之间的“互相抵触”作用。例如:某高职院校在2015年与2016年分别采购了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平台等,二者属于同类实训软件,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资产浪费。此种情况下,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提前做好前期论证,有目的性地减少同类资产采购,并考虑同类的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可共用,以减少整体预算额度。

3.2 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

现阶段,在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部门中,许多资产使用人员自身不具备成本意识,往往单方面地认为采购的是院校资产,尚未形成成本意识,该资产最终成了学院办学成本;再加上,校内实训资产管理工作并未涉及网络信息化平台,其仅仅表现为表格形式,甚至有些单纯使用手工处理账页。尽管该项工作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人員互相兼任,但其管理效率仍较低。故当前环境下,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软件对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实训资产管理培训,并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项管理信息数据同步,以培养和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

3.3 对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

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来讲,其校内多存在一些闲置的、无法产生价值的实训资产,同时各个使用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随意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资产的管理成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需对这部分闲置的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并于校内建立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机制,若确定资产无价值,可一次性集中处理,避免资产浪费。

3.4 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的领导者,大多数均处于一线教学岗位,或者是某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分摊资产管理职责,让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分管某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使用与监管过程,必要情况下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审核开展管理工作,以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

4 结 语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失等,从整体上来讲管理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各大高职院校在校内管理工作中结合当前环境下的资产管理现状,建立、完善并有效实施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还需从注重前期采购论证、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实训资产科学估值以及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管理措施进行适当优化,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楠.高职院校实训室资产管理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6).

[2]王锦东.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路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4).

[3]吕晓辉.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

[4]唐佩,张斌,余学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意义、原则与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

[5]杨亚端.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6]何远方,周伟,赵磊.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4).

上一篇:黄牌和蓝牌的区别范文下一篇: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