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2023-05-21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其资产管理结构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经营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其投资效率的科学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能力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特点出发,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企业资产投资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管理;措施

1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分析

固定资产是企业经济投资最主要的部分,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性。为了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特点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下文将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1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时间较长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如果得以执行,需经过较长时间的才能取得收益,最短也需要一年的时间作为回收期。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的费用比较大,在企业全部经济投资的过程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固定资产在计算其价值的时候一般也都是采用折旧的方式,将其价值逐渐计入成本中,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固定资产的回收时间。固定资产投资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对企业运营影响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的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这一特点,也要求企业必须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之前的准备工作,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1.2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流动性较差

相比较企业其他的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是流动性最差的一种,其变现能力严重不足。这主意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存在,例如房屋、设备、机器等,在投资决策之前就以及赋予了它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致使,企业固定资产在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之后,很难再进行改变,无法适应其他生产活动的要求。并且固定资产在进行转手的过程中,买方的范围十分的小,因此很多固定资产具有无法回收性。这也说明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大的一次性、不可逆性。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与事物相分离

企业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将会磨损,其性能将会降低,因此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将会减少,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完结的时候,固定资产也将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固定资产实物本身的价值在逐渐减少的时候,固定资产流失的部分将会通过折旧的方式,形成新的货币准备金,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地增长,直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完结。而累积到的货币准备基金可以再重新购买同类固定资产,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其他投资活动中,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4 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资金数量稳定

企業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完成以后,其耗费的资金数量基本上都保持不变,并且对企业的经济运营不会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外部因素而引起的短时其业务量的变动,可以通过控制生产数量来进行调整,不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变化。只有在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大规模的变动时,需要企业依靠停产、转产等方式进行生产运营的时候,必须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决策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运营的需要。

1.5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次数较少

上文中已经提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耗费的资金数量较多,对企业的运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一些企业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时,会对该投资活动进行长时间的预测以及分析,并且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所以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并且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投资次数相比较其他投资行为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别,投资次数十分的少,并且间隔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投资分析,保证每一投资的科学性、有效性。

2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风险分析

企业生产运营的实现都是企业将自身所拥有的货币转化为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生产所需的资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得到极大的减弱,并且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依据不同的投资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可以知道,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产投资风险的大小,因此这也说明企业的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并且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差,对其风险管控工作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上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特点出发,可以得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风险:一是,债务风险。企业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多,企业必须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资金筹措。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投资耗费的时间较长,资金借贷也有长有短,为了企业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制定科学的借贷方案和完善的还款计划。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较大,还款所需的本金和利息数量也十分大,如果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还款方案,企业将无法正常偿债,企业将面临重大的经济危机,严重时可能导致破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实现预计获利能力的风险。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时间比较长,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固定资产成本将会发展较大的变化,致使固定资产投资无法实现预计的经济效益,如果固定资产成本变大时这种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大小是多变的,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以及投资的科学性决定的。为了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性,必须正确和充分认知固定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从而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最优化。

3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缺乏有效的规划

上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规定资产投资行为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全面考虑、科学规划。但是,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清晰、不到位,制定的企业资产投资规划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不一致,甚至是相悖。并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效能。

3.2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目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涉及众多内容,例如财务管理、报关、设备选型等。但是许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对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前景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市场投资需求、政府政策制度以及行业先进技术都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风险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同时也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不缺性较大,投资预算以及投资周期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规定资产的经济效益也将无法保证。非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提高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的经济利润。

3.3 企业固定资产过程管控的规范性不高

国家对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从决策审批、招标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并且随着我国审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监察制度的推行,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管控中,投资固定资产建设行为没有严格遵循要求,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程监督机制缺失。

3.4 企业固定资产融资渠道少,资金压力大

上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企业的固定资产融资相较于其他投资行为而言,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更大,只依靠企业是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只能采用多方融资的手段。目前,我国企业投资资金主要是依靠贷款、国家补贴以及企业自有来获得。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并且融资方式的不确定性较大,企业固定资产融资数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本身具有的资金占较大的比例,但是企业的运营本身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就较大,企业的收益也难以预测,如果企业自身资金减少,其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4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优化措施

4.1 统筹考虑,做好长期顶层策划工作

第一,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只有企业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意识,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战略管理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管理,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之上。

第二,加强战略和企业风险以及所能获得的效能之间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依赖于牢固的战略意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需求、风险控制、企业效益追求之间找寻平衡点。在平衡点的寻找过程中以战略思想为第一出发点,将眼光放长远,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

4.2 借助内外部资源,为投资决策把关

第一,为保障投资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应按照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建设涉及的各专业具备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与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掌握先进研制工艺技术,深入论证,不断细化建设方案,降低投资风险。第二,建立项目储备库,并开展前期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为后续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三,组建企业内部专家团队,解决资产投资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借助外部专业资质力量,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对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工作进行预评估,减少经济损失。

4.3 加强市场投资环境分析,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第一,分析投资微观环境。市场投资的微观环境与企业的发展和项目投资密切相关,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企业自身所掌握的技术、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基于上述分析,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于影响项目发展索进行调查和分析。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是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出现阻碍。第二,分析投资的宏观环境。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受宏观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述几种因素是影响企业项目生存以及发展的基本要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当满足上述因素时,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障碍都能够克服。比如,在法律保护和宗教文化允许的项目建设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和外界投资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保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决策有效性、科学性,需全面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风险,并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白文春.论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7):90,191.

[2] 郑小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探讨[J].中国市场,2014(42):35-36.

[3] 王湔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商论,2015(23):169-171.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本质特征及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是和固定资产再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其本质就是固定资产再生产。它的范围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车船飞机购置和其它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恢复和更新改造等形式来实现的一切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是挤照自己的活动规律来实现其固定资产增殖的,与工农业生产比较,它有许多特殊性。

1.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质和量是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它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正因为如此,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一举一动不仅会涉及到国计民生,同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每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并且与宏观经济直接相联系,其投入产出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效益。

2.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周期长、消耗大、并且有很强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固定资产役资项目一般说来构造都比较复杂,形体也校为庞大,建设周期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一些特大型项目需要的建设时间则更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由国民经济许多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最后完成。有的项目在建成以后还需要大量的配套基础设施和辅助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因此、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要有计划有秩序地连续加以综合组织,任何形式的混乱和中断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1.总体审计策略

总体审计策略是用来确定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和审计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

审计范围。审计人员应当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确定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为了计划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审计人员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时间表、于管理层和治理层就审计工作的性质、范围和时间所举行的会议和组织工作、讨论预期签发报告和其他沟通文件的类型及提交时间、通过审计工作进展及审计结果的方式、项目组成员之间预期沟通的性质和时间安排、是否需要跟第三方沟通等事项。

2.具体审计计划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紧密联系,总体审计策略是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指导,而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反过来又会影响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主要是为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间和氛围。具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三、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审计的内容:

1.审计前期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完整,前后呼应,符合建设要求,与建设程序一致)

2.审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审批单位的资质和级别的合规性(审批合法营业执照和资格证书,甲级:全国范围内大中型,乙级:地方或行业范围内中小型)

3.审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编制深度的到位程度(技术、经济、生产布局可行)

4.审计投资决策文件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否可行(财务赢利能力,清偿能力,财务外汇平衡能力)

四、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审计要点:

1.审查施工单位工程活动是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应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2.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是否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3.审查施工单位是否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4.审查施工单位工程项目是否是按规定实行建立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是否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5.审查施工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6.审查施工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7.审查施工单位在涉及建筑主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施工前,是否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8.审查施工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是否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五、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在完成各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测试和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工作后,应进行更具综合性的审计工作,包括: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执行分析程序,撰写审计总结以及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等。在此基础上,应评价审计结果,在与被审计单位双方沟通以后,确定应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和措辞,进而编制并致送审计报告,终结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廖 洪: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和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2]杨争媛:企业审计案例与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 会计 审计

一、资产评估、会计的异同点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二者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一:财务会计的某些计量属性是以资产评估的结论为基础的,只有得到了资产评估的评估的数据,财务会计中某些资产的计量才可以进行。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有些资产的计量数据,无法获得。这是只能依赖资产评估才能获得资产的价值。我国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公允价值,当资产本身具有市场交易价格时,以该交易价格作为其价值;如果该资产是新产品,目前在市场是没有交易价格可供参考,我们可以以具有相似功能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作为计量依据;如果连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也无法获得,这是我们就可以进行资产评估,对该资产进行评估,以获得其价值的大小,这时资产评估的必要性就得到了体现。

第二:资产评估在进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了解所评估的对象,就必须利用该资产的历史会计记录资料。

比如在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就需要利用企业的会计资料,财务预测等信息资料。资产资产评估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资料的准确程度。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要工作是记账、算账和报账,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成果。会计的利用主体是企业、政府和社会等相关利益者。它所反映的信息资料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的职能。资产评估是一种评估资产价值的判断活动。它要求资产评估公开、公正和公平地估测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会计的基本职能不同,公正客观地评估和咨询是资产评估的基本职能。

2.会计中的资产确认和计价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而在资产评估中的资产主要是以市场价值和效用为根据。

3.资产评估与会计在理论依据、计量标准依据、制度依据不一样。会计中的资产计价方法主要采用核算方法,方法比较单一。而资产评估中的价值评估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可以采用核算的方法,还广泛应用市场售价类比方法、预期收益折现方法等多种技术方法。

二、资产评估与审计的联系

(一)资产评估与审计的联系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第一,二者在技术方法的存在相互利用的情况

审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监盘、函证、抽样、测试等,而资产评估机构经常会采用与审计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进行评估作价;在资产评估法规的要求中,有时需要对流动资产及企业负债进行价值评估,而它们的评估有时候会借鉴审计的方法进行。所以评估与审计具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审计运用评估技术

审计审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会计资产计价。审计会计资产计价的过程中,会运用资产评估技术和方法, 审计需要借鉴评估技术的评估结论进行工作使得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

(二)资产评估与审计的不同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二者的性质不同。审计工作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一项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而资产评估则是指由评估人员,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对资产进行某一时点的价值估算。

2.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基本的构成要素不同。资产评估包括的基本评估要素有:资产评估的主体、资产评估的客体、资产评估的目的、资产评估的标准、资产评估的程序、资产评估的方法、评估的基准日、评估的价值类型等六个基本要素。而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二者在基本的构成要素上是明显不同的。

3.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对象不同。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一些的经济活动,而这些经济活动是有会计资料所反映的。而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主要是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合法权益。

4.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职能不同。审计的基本职能包括经济监督、评价和公证。审计具有审核稽查计算之意,是一种独立于财会部门的监督检查,主要工作是检查会计账目。资产评估的基本职能是评估和咨询、理和公证。

三、结束语

总之,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明确它们在资产业务中因专业分工而产生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因工作性质、专业知识和执业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才能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参考文献

[1]汪海粟.资产评估[M].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2]张华.谈资产评估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山西财税,2008(2).

[3]张燕敏.我国资产评估理论及准则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代宇颖(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专业;姬夏(1992-),女,汉族,山西高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专业。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是我国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会事务的正常运转,特别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方式、使用效率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资产清查的审计结果为例,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事例,从微观的层面,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管理 产权登记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文宗瑜认为,相较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国有资产数额最大和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两大”特征,因此对我国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部分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审计结果为例,着重从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与要求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制企业,其在资产管理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事业单位的一切资产均为国有资产,而非其单位私有,因而其资产需要妥善保管,不可随意处置;二是事业单位购进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属于政府采购行为,需严格执行公共采购管理制度。

关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相关规定。1995年原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详细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产权登记、使用条例、资产处置等问题做出了规定。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四条规定:“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租、出借。同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根据财政部出台的相应规定,北京市财政局于2007年颁布并实施《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并在第二章第十二条中明确指出:“自行建造及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确认结果计入或增加固定资产价值。”随后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于2011年4月先后颁布了《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及《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及收益管理暂行办法》。从资产配置、购买、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期,笔者有幸参与了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区事业单位进行的资产清查工作,对北京市朝阳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审计,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不良资产数额较大

不良资产,是指不能给单位带来预期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甚至无法实现其账面价值的各种财产、债权、其他权力。根据此次资产清产汇总统计结果,朝阳区事业单位存在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数额较大,清查出的不良资产占资产总额基准数的比例达1.54%。其中不良的固定资产占总不良资产的比例高达51.2%。朝阳区事业单位不良固定资产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和家具用具方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购进,长期闲置积压,由于技术进步形成不良资产和资产已无使用价值,长期不清理、账实不符形成不良资产。

(二)产权手续有待健全

在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笔者发现很多单位房屋类固定资产在产权手续上存在问题。截至2012年8月31日止,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屋账面价值占总的房屋类国定资产的比例高达35.56%,导致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还存在一大部分与多家公司合作建成的联建房屋均未计入固定资产账面进行核算,也未建立资产备查账进行管理,从而形成账外资产。经询问财务等相关工作人员,结合查看历史合同、向关联方函证等诸多方法,核实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对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未能按照要求及时提交有关部门与产权相关的手续,导致后期补办时有关手续提交不上去,至今一直未能取得产权手续;关于联建资产的问题,按照合同约定,是由事业单位出租土地,合作方投资建设,建成后合作方享有房屋使用权,产权归属事业单位,但由于这种联建房屋的支出费用均为合作方支付,事业单位无法取得入账价值,所以一直未进行账务处理,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另外,在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某些事业单位为了盘活部分閑置的房产,经区国资委批复同意,将其转让于北京某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开发,但截至2012年8月31日止,转让出去的房产仍在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上反映,原因是上述转让的房产无法获得任何的资产产权转移手续,相关作价也没有从购入单位收回,造成资产权属不清晰,不能如实反映国有资产的转让结果,如果管理疏忽会导致大额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资产出租出借未按规定执行

对于资产的出租、出借等管理问题,《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及收益管理暂行办法》中明文规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投资、担保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报财务部门备案。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必须签订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合同或协议。合同法规定合同最长有效期为20年。国有资产出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出租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出租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在资产清查审计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朝阳区事业单位在资产的出租、出借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出借固定资产未签订合同。事业单位将资产在系统内互借并免费使用是值得提倡的,但双方在此过程均未签署任何出借协议,导致资产管理特别混乱,不符合上述规定。

二是存在房屋及土地等出租期过长的现象。部分事业单位房屋及土地出租合同基本是长期合同,租期从3年至50年不等,甚至无期限。

三是对于出租后房产的使用不进行监督。部分事业单位和承租方在租赁协议中明确约定,“承租方不得擅自将房屋转租、分租等,如果转租或者分租,出房租收回房屋。”但我们通过出租协议查看出租房产时,发现房产存在转租情况,而且时间较长,原来的承租方从中还赚取了差价。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通过研究,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具体对策。

(一)进一步创新资产管理模式

针对北京市朝阳区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不良资产问题,建议采用国外的先进做法,通过过程化、作业化方法管理固定资产。过程化、作业化资产管理方法的关键是将固定资产划分到各个作业中心,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操作和管理流程,完善档案保管体系,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个管理过程记录下来,形成资产电子档案,留下可便捷追索的线索。

资产管理员或专管员在管理资产时,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在进行价值形态管理的同时,做好实物形态的管理,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

对于资产的购置、维护保养、大修、報废、处置、内部转移等,要在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理的同时,在固定资产金额账、实物账、固定资产卡片上进行及时、系统、全面的反映。

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盘点一次,以便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对于在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严肃财政纪律,同时编制有关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朝阳区财政部门批准后,调整资产账目。

同时要加强对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资产管理中的浪费和违规行为。建立有效的资产预算管理机制,通过对朝阳区事业单位资产存量分析,提出资产购置、配备、处置方案,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未列入采购预算的不得采购,保证资产购置科学、配备合理、使用高效。

(二)规范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变更制度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组织产权登记,取得所有权凭证和确认占有、使用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权的法律行为。财政部令第36 号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规范此项工作,对于明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做法如下:一是要尽快制定产权登记及变更办法和操作规程,使产权登记及变更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无损,促进其运营效益不断提高。二是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单位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按财务隶属关系不便组织实施的,可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实施。三是要明确产权登记及变更的主要内容、登记及变更形式和程序,并组织年度检查。产权登记及变更内容包括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单位性质、主管部门;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变更等事项及变更原因。

(三)严格执行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虽然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先后颁布了资产管理的诸多规定,但在这次清查审计中发现,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制度中的指导原则、意见对资产在使用、出租出借的过程中还是缺乏详细的规范,没有真正形成对事业单位有效的资产使用监督,从而导致资产在出租出借的过程中控制失效。笔者认为,第一,北京市朝阳区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当根据区财政局对资产管理的规定,制订适合于本单位的具体办法,专门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及其相应岗位,并且岗位设置应当做到职务不相容,使各个岗位相互牵制。并且由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档案,从资产购入并计入在账开始,直至最后报废都应详细的记录在册。第二,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责任。资产的管理不仅需要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其使用部门更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资产属于哪个部门使用,哪个部门就要对其一切承担责任。如发生盘亏、毁损、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出租、出借或改为经营性用途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到个人,并且给予严厉的惩罚。第三,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要健全其账务账目,并使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制度化,要使原始凭证、实物、卡片账、明细账、总账、报表相统一,并且规范单位资产的购建、使用、损毁、报废、调拨等行为。第四,任何与资产管理有关的人员调动时,要将资产管理的职责转交给岗位替换人,不能因为人事调动而使资产管理的链条产生断裂。

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社会事务的正常运转;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行,又关系到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良好的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业务开展的需要,也是保证社会事务正常运转和促进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5).

2.张惠琼,从财务管理视角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

作者简介:

李俊林,男,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2012-2013年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审计,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界定了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相关概念,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分析国外审计协作的经验,试图从审计和协作的视角梳理农业和社会管理有关环节有关部门存在的问题,创新性提出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并对其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审计 审计协作 范式 多方协作

一、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一)农业审计

农业审计,指对农业经济范围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施行的审计。审计内容具体包括农业企业审计、农业事业单位审计、农业管理部门审计、农业总体投入和支农资金审计等。农业审计对于扼制农业资金的流失、占用农业资金现象、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协作

审计协作,指审计系统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之间的纵向、横向的协作与协调。审计系统内外纵向横向的协作和协调包括信息系统如情报交换、看法意见与经验教训的总结、互相之间的支持和配合,如审计人力的补充、审计技术的帮助、行政领导的支持、研究单位与实践单位之间的互补、协调等。

(三)什么是范式

每一门科学的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内在结构,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就是“范式”。范式以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达科学发展的模式。范式可以看作学说的坐标,是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学科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及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模式、结构与功能。

(四)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历来是困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农产品价格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并且可能会波及其他领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党和人民政府的执政活动。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除了农业较为脆弱、社会管理存在缺陷外,农业审计不得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分析农业审计协作的范式实际上是研究农业审计的方法问题,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经验的实证分析

(一)美国式的联合审计

2004年7月7日,美国审计署更名为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GAO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它所作的所有工作中,即责任性、完整性和可靠性。GAO依照严格的专业复核、参考标准运作,所有相关工作中所涉及的事实以及分析都要彻底地检查其精确程度。实际上,GAO已经从审查数以百万计的政府凭证的机构转变成为能处理国会最为棘手的审计和评估工作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组织。

美国审计署从更名为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到确定目标为责任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从人员配置的多样性、专业性到实践工作的全面性等诸方面,透彻地体现出审计组织、审计内容的联合性,从而充分地证明了审计协作或者协作审计的巨大功效。

(二)加拿大的审计工具

加拿大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手段,所以平时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有用信息,用于帮助研究分析有关问题。另外,为了准确地捕捉审计目标,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依据重要性标准,选择实施审计的具体项目,也就是所谓的“问题表”,开展实际工作。除此之外,加拿大还很重视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借助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结论,确定审计的重点。

加拿大的审计部门运用开放性的计算机系统、调查类的问题表、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报告等手段完成审计,均渗透着审计过程的全社会参与的特征,因而能达到更为满意的审计质量标准。

(三)英国的审计委员会

英国的审计委员会依据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组建,聘请社会审计人员实施审计,依托审计收费实现经费保障,向社会公众或重要的利害关系人报告审计结果。

英国的审计部门通过委员会的形式融入社会智慧,必要时聘请社会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并合法地收取审计经费、向社会报告审计结果,从组织形式、人员、审计经费、审计结论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融入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地开展。因而对于审计协作在组织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四)德国的财政审计

德国的财政审计具有同级性,即同级审计部门对同级财政情况进行审计。德国的财政审计如此操作,了解的情况更直接,更贴近实际,更容易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效果也更为明显;德国的财政审计还具有全面性,即从国家财政到各州、市县的财政都要审计,而且从财政预算案的提出、制定、议会批准通过、预算的执行、决算等所有环节都必须接受审计;德国的财政审计具有高层次性,即各部委由自设的预审机构审计后向审计院提交报告,再由审计院对所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或需要进行延伸审计的领域,并将审计报告提交给议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体现出组织保证上的高层次性。

德国的财政审计不仅体现了审计内容方面的范围和环节的全面性,还体现了组织上纵向合作与横向合作的立体性,因而能使审计更直接,更贴近实际,效果更明显。另外,在正式审计之前的预审做法,从审计协作的后向一体化方位来看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五)灵活的日本审计对策

应对国内国外风云变幻,日本的审计对策表现为:极大的灵活性;强化审计基准的制定与修改;设置审计委员会,积极履行相应的职责;开设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论坛,强化质量管理和网络联系;成立从外部评价审计活动能力的组织,负责进行审计质量管理和评价。

日本灵活的审计对策表明,审计基准制定与修改主体具有融合性;审计委员会在履行职责和监督程序方面表现出集成化特征;审计组织的国际论坛表现出联系性;外部评价组织的活动表现出开放性。这些方面,无不透视出日本审计的协作性、灵活性。

(六)澳大利亚的审计辅助方式

澳大利亚的审计采用广泛协作的方式,对诸如特殊存货的盘点、资产评估,特别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效益审计等事项,聘请专家进行鉴定论证,将专家的鉴定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以提升审计结论的说服力。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大力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系统、设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由于较早起步,澳大利亚的审计信息建设的成熟度和计算机审计水平相当高。

澳大利亚审计中的专家协作,以及计算机系统和设备在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对于审计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传送、储存、检索等特别独到的技术处理方法,以及对被审系统信息与系统功能是否遵从管理要求和现行法规制度标准等进行独立审计评价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七)不单打独斗的韩国审计

韩国将财会监督和行政安全监察两大不同领域的任务结合在一起。监查院审计监察的突出特点是贯通上下,不单打独斗。对于行政机关等的不当或违法行政行为,受侵害的单位或个人有权提请监查院进行审计监察,被称作为“审查请求权”。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动用“审查请求权”,要求对政府部门、政府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审计监督。另外,韩国审计监督的职能并非全部集中在监查院,韩国国会也发挥着审计的职能,且非常重要。国会的国政监察、国会的下属委员会的监察以及对政府的质询,同样地起到了重要的审计监督作用。

韩国审计的协作性、融合性、多主体性表现在审查内容、处理权限、职能主体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不单打独斗的特征即联合性,显然具有美国审计模式影响的印记,但因其国家特征、人文传统等的不同,又不完全雷同于美国,在其协作的精神层面也是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的。

(八)结论

美国审计具有最大程度的融合性,表现在组织上、职责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等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是发挥审计协作效能到极致的典范。而韩国审计类似于美国,且有受美国模式影响的痕迹,也具有自身灵活性的做法。加拿大审计利用计算机系统、调查问卷、鉴定报告等协助工具完成审计,在审计方式上可谓独具匠心。英国审计的组织设计与运行具有联合、协作的精神,因而能名正言顺地以审计委员会的名义高质量地完成其全部审计任务。澳大利亚审计利用专家协作、开放的计算机系统等辅助方式,能高效地完成很多环节的审计工作。日本审计对策的灵活性、协作性,显示了其审计内容的综合性和审计组织的开放性。德国的财政审计体现了组织上纵向合作与横向合作的立体性。

这些国家在审计组织、审计职能、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审计辅助设施、审计策略等的安排上显示出融合、联合、协作的意念,为中国审计提供了学习的典范。中国审计在审计组织的设置、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的设定、审计体制等方面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人们逐步认识,逐步摸索的漫长过程。因此这种融合、协作,可能更多地只能限定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就能取得明显效果,必然会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有可能会改革审计体制。

三、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提出

从审计方式、方法的范畴探讨、借鉴、提炼中国农业审计协作问题,并固化形成范式或模式,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学术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提出几个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

(一)调查审理范式

运用审计法规所赋予的调查取证权,对农业审计业务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展开调查、审理,通常采用实地走访、当面询问(个别询问与集体询问)、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件、函证、观察、对质、审理等方式方法,了解情况获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

采用这种范式要求审计人员对所涉及的农业审计业务相当熟悉,具体业务没有超出审计小组的知识范围,审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线索,被审查的农业相关业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配合较好。

优点是由于审计人员驾轻就熟,有关单位配合较好,因而工作效率高,审计成本低。缺点是如果有关单位配合较差,审计人员对农业审计项目所涉及的业务不熟悉,效果会较差。要注意记录审计过程获取的材料的相关情况,并由被调查人确认、签章,以明确证据的法律效力。

特别需要具体操作的程序是:1.召集农业审计项目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召开审前工作会议,要求到会人员分别介绍审计所涉事项的优势和缺陷等方方面面的情况;2.审查与农业审计目标相关的业务资料的同时,运用实地走访、当面询问(个别询问与集体询问)、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件、函证、观察、对质、审理等方式方法调查农业审计涉及到的单位和个人,特别要注意到基层中走访,随机抽样调查;3.将农业审计项目业务资料的审查记录和调查、审理所获取的材料整理汇总;4.复核、分析农业审计项目汇总材料,必要时进行复审。

(二)聘请专家组范式

聘请农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到农业审计中来,要求专家们出具鉴定报告,可以作为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的重要材料。

采用这种范式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业务活动的审查超出了审计小组的知识范围,审计小组不可能凭自身力量完成审计任务。优点是在审计小组知识范围之外借助专家的智慧,具体农业业务活动的分析不需要分散审计人员注意力,从而使更多的审计精力放在审计主线上。缺点是审计人员与专家的配合程度、保密工作、聘请的专家努力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

要注意聘请专家的过程的严肃性、程序性,确保在农业业务领域里所聘请的专家的权威性,并有一定的知名度;审计前主要审计目标要对专家保密,专家的活动也要保密;出具的鉴定报告要求专家鉴字、盖章确认。

特别需要具体操作的程序是:1.讨论确定需要聘请专家组鉴定的农业审计事项;2.聘用与农业审计事项所涉及的农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业工作组;3.为专家工作组创造工作条件,关注专家工作组的工作进展、结果;4.对专家工作组的鉴定结论进行论证分析,确定它在农业审计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必要时进行重新鉴定。

(三)代理范式

经过商谈采用合同的形式,将农业审计中所涉及的具体分项业务外包给技术服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组织,让它们代理完成农业审计的分项项目或整项项目。

优点是可以把审计小组不够熟悉的领域的工作外包,可节约审计时间。缺点是审计组织有推卸责任之嫌;如果所选择的代理机构工作的随意性或者弄虚作假,有可能导致审计人员承受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由于业务外包会导致审计经费大幅度增加。

要注意所选取的代理机构的诚信度和代理合同鉴订的合法性、严密性,尽可能避免合同纠纷,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特别需要具体操作的程序是:1.讨论确定需要采用社会组织、机构代理审定的农业审计事项;2.寻找、讨论确定拟代理农业审计事项所涉业务的技术服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高校实验室等社会组织;3.与所选取的技术服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组织要约签订代理协议,明确费用、权利和保密义务等;4.为技术服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创造工作条件,关注其工作进展、结果;5.对技术服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出具的结论进行论证分析,确定它在农业审计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四)协作工作组范式

由审计部门牵头将农业系统、审计系统、其他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通过短期性农业审计工作团队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协作工作组完成农业审计项目。这种协作可以是审计部门与被审查农业建设项目经理及其主管部门协作、与资金拨款部门协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部门协作、与项目利益相关者或参与者协作、与农业技术部门协作等形式。

这种范式集成化程度较高,符合强互惠论的思想,能获取范围较大的审计资源,工作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但是如果所组合形成的协作工作组缺乏“粘合剂”,没有较强的统驭能力,可能导致组织松散,审计能力下降,效果较差。要注意善于寻找解决形成协作工作组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以粘合团队中所有人员的力量。

特别需要具体操作的程序是:1.分析讨论具体农业审计项目需要组成协作工作组的必要性、可能性;2.从农业系统、审计系统、其他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中或者从农业业务项目的建设方、主管机构、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评估所、实验研究所等机构中抽调力量组成协作工作组,确定工作细则;3.为协作工作组创造工作条件,关注其工作进展、结果;4.分析协作工作组出具的结论,确定它在农业审计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五)灵活的协作范式

在协作工作组的框架下,灵活地融入其他范式、农业审计业务所涉及的各方面主体。这种范式名义上采取协作工作组形式,实际上可以灵活地增减人员,并可以将一些业务外包,或者聘请专家、设置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农业审计任务。

优点是没有固定的格局,适时适地适情地调整审计策略,符合权变论、柔性论的思想,能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缺点是由于时常关注协作工作组的情况,容易过多吸引审计人员的注意力,而且要求协作工作组的负责人要有丰富的管理团队的经历、经验。

要认识到虽然审计方式方法、策略、形式在变化,但审计目标和任务没有改变,所有的工作是围绕农业审计的目的在展开,要始终抓住农业审计项目的主脉,否则可能会被搅乱方寸,无所适从。特别需要具体操作的程序是可以灵活采用前面所述各种范式所采用的程序进行操作。

(六)结论

从审计方式方法的范畴探讨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可谓形式多样,适用性不一,特点、优缺点鲜明,意义重大。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需要实践去证明,也需要理论、理念的提炼,逐步修正,逐步升华。构建完善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要让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的观念形成良性循环,还需要长期摸索和实践的过程。要在宣传、造声势的同时,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地维护、改进这些范式。

农业系统、审计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大环境,特别是审计组织的设置、审计体制改革、农业审计人员知识的宽泛程度等等也深入地影响着这些范式作用的发挥。在国际上审计的融合性、综合性逐步增强和审计地位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讨论中国农业领域内的审计协作问题,实际上只是探讨农业审计的方式方法问题,可也是从个别到一般融冰式映射出中国审计体制问题的探讨,可以真切地领略到中国审计与美国、韩国、英国审计的差距。从这些层面来看,探讨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创造一定的实践价值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学术意义。

四、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相关问题

中国农业审计在运用协作范式时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澄清一些观念,明确一些做法,对于提升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现实价值是十分有利的。

(一)会不会影响农业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组织上、工作上、经费上、人员上、精神上的独立,是相对的独立。事实上,农业审计协作范式只是从审计组织和审计方式方法的范畴讨论提升农业审计的效能,根本不会触及到审计的独立性,因而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相反,农业审计协作组织工作做得好,较少需要依赖其他方面的力量,因而更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来讲,单纯保持审计的独立性而不能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是舍本逐末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二)会不会削弱审计组织的力量

农业审计协作范式主要是从审计组织和审计方式方法的范畴提升农业审计的效能,融合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从这个层面来看,只会增强审计组织的力量。另外,从农业审计协作组织构建时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牵头,为审计组织锻炼培育审计管理能力。因而开展农业审计协作,有利于提升审计人员的管理水准,有利于扩充审计组织的力量,而不会削弱审计组织的力量。

(三)照搬国外的做法行不行

美国的审计具有鲜明的联合性的特征,是审计协作的重要典范。但是中国农业审计协作范式照搬美国模式不切实际,而且条件不具备。人们从观念上、组织上、法规上、精神上等并没有做好准备。中国审计协作的领域虽不新颖但也并没有实质上的进展,人们对中国式的审计协作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因此照搬美国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当然类似地照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模式也是不可取的。

(四)有没有突破性创新

在中国农业审计实践中可以找到许多审计协作的元素,比如调查法、函询法、观察法、鉴定法等经常性地运用,足以证明审计协作的经常性。但是从范式的层面讨论中国农业审计协作的元素,并固化形成范式从国内范围来看并不多见。因此提出中国农业审计协作的范式是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表现,对于中国审计改革或审计的联合性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能说没有创新的举行。

(五)协作标准问题

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范式虽然已提出,但是作为尝试性改革及其推进,协作标准问题需要逐步认识、逐步摸索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再通过讨论提炼形成一定的标准,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审计实践不可或缺的依据,尚需要时间的磨合。

(六)维系协作的纽带问题

在提出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的几种范式中,实际上已经提出维系协作的纽带,即合同书、审计法规、审计程序和固有的审计方法实践案例等。这种纽带是维护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秩序稳定的保证,也是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立足点,还是发挥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作用的重要条件。

五、总结

研究展示国际视野中审计协作的7例实践,为中国农业审计协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典范;进而提出了农业计审计多方协作的5个范式,并从特点、优点、缺点、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中国农业计审计多方协作范式,切合实情、预见性地提出、诠释6个方面的问题。从国外的实例实证分析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学习借鉴的典范,并根据中国农业审计的实际情况,构建中国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最后对这些范式看待、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一气呵成,似乎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但缺乏对于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的适用问题的实例分析,且在审计实践中的效果怎样缺乏足够的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这些范式需要宣传、学习、实践的过程,更需要时间的磨合、观点的提炼。因此,农业审计多方协作范式构建以后,关于范式的数据汇集、实证研究需要人们以后较长时间的实践、观察、探索、研究、提炼、改进、验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宁夏百科全书,银川:宁夏人作经济

学理论分析框架[D].山东:山东大学,2009.

[2]傅道直.由加拿大审计工作引出的几点思考[J],中国审计,1996(6).

[3]涂佳娜.走近美国审计[J],审计与理财, 2010(8).

[4]吴娟.国际经济一体化与日本审计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1(11).

[5]邓小红.德国审计的质量控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7(2).

[6]于静,刘金文.借鉴英国审计委员会经验 完善我国政府审计

[J],财会月刊, 2007(34).

[7]张锦芳.韩国审计监察不单打独斗[J],党政干部文摘,2004(9).

上一篇:高级审计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