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

2023-09-20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第1篇

陈傅煜晨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绿豆生长记1 为了写观察日记,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泡绿豆。 早上,我在家里拿出几颗绿豆放进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里。水里的绿豆看上去好可爱!它们一个个像小石头一样硬,又绿绿的像绿宝石一样美丽漂亮!

晚上睡觉前,我又来到杯子旁边,琢磨起我的绿宝石来。此时的绿豆饱胀的仿佛就要破裂似的摸起来却软绵绵的。它们身上还裂开了一条小缝,露出了雪白的肚皮。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绿豆生长记2 今天中午,绿豆已经比昨天大了两倍多。原来紧裹在身上的绿衣裳早已完全被撑破,遮不住它雪白的身体了。两片豆瓣之间还微微地翘起了一条小尾巴,看上去就像一个英文字母“Q”。

晚上,绿豆们都一起脱下了绿衣服,换上了白新装,变成了一个个带尾巴的小白胖子。有的特别调皮还把豆壳挂在头上,像一个个戴了帽子的小娃娃,真实可爱极了!

它们的小尾巴也变得更长了。有的已有二厘米长,有的

却还只有一厘米左右。芽瓣儿是嫩黄的,那嫩嫩的豆芽儿却白白净净的,似乎一碰就会流出水来。

我用手轻轻地摇晃了一下杯子。它们就活动起来,像一个个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又像一头头小象正微微地摆动它们的长鼻子。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绿豆生长记3 今天我的豆芽已经长到3-4厘米了。它们身子细细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弯弯的,有的呈螺旋形,还有的像小朋友伸长的手臂······把豆芽横过来看,黄黄的芽瓣就像一个个张开的小嘴巴。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绿豆生长记3 早上,那淡黄的豆瓣已经吐出了嫩黄的叶子,叶子是合拢的。到了中午,叶片微微张开,像一把把小剪刀,又像一个个字母“V”。芽儿则已经长到10厘米左右了。

我的豆芽终于长成了。你看,它们站在水中,像一群身着绿纱,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多么美丽,多么漂亮!

真让人佩服呀!这么弱小的身躯里居然蕴藏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也要学习它们这种执着向上的精神!

指导老师:付老师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第2篇

2009年7月6日星期一晴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这是因为有一件重大事件要在今天发生——啊哈,我要种绿豆芽了!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把绿豆放在一个有水的塑料盖子里。祈祷着,小绿豆呀小绿豆,你一定快快长大,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呀!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到晚上六点,才抽出时间来看豆宝宝。它们喝了好多水,变得又扁又胖,好像再说:“我吃得好饱,好幸福呀!”水有些发绿,有怪怪的味。我正要换水,奶奶忙说:“不要紧,浇点自来水就行了!”,我照做了。

2009年7月8日星期三晴

今天,绿豆们露出了大肚皮,脱掉了外衣。白白的身体特别好看,有的还把“脐带”拉了出来,又长又白的小芽,好似它们的尾巴。它们就像一条条不会游泳的、纯白的、可爱的小银鱼。拜拜了!我明天会再来看你的。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晴

哈罗!我遵守诺言,又来看豆宝宝们啦!怎么样,还可以吧!水又被喝完了。你看,最调皮的那个还钻进了盖子缝里,让我折腾了好长时间才把它抠出来,真调皮呀!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晴

今天起了个大早,发现小豆芽有些往下抠。我赶忙把奶奶叫来,指着豆宝宝说:“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奶奶笑笑说:“没事的,傻孩子,绿豆芽快成熟了”我自言自语地说:“真希望你们快长大呀!”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晴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第3篇

1、本课主要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的探究,通过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制定探究方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及过程,同时训练了严密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养。在教学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设计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生生讨论效率低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上一篇:期中考试语文分析总结范文下一篇:五十六朵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