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

2024-04-07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问题;方案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01-0099-02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的动力核心,为继电保护设备、自动装置、监控系统、远动系统等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遥控操作提供直流电源保证。伴随着电力、通信、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型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这就对站用直流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而言,大部分110kV常规变电站的直流系统为电磁型直流设备(相控硅整流电源),这种直流系统在精准性、可靠性、稳定性、纹波系数、效率等方面都已不能满足电网的发展趋势,以及二次设备的应用要求,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改造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电力系统持续发展的需要。

1 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及改造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许多110kV常规变电站被改造成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以实现了无人值班,原有直流系统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这些缺陷是不能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当前大多数110kV变电站仍采用单电单充直流系统供电模式。传统的变电站直流系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作母线结线布置复杂。控制屏中直流母线水平置于屏的中部,屏顶还设有多根小母线主要是控制信号音响等,因结构复杂和设备间距比较小,在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等与之相关的问题时而难以处理

解决。

2)灯光信号和仪表维护困难。传统的直流屏,由于其屏的正面不使用活动门的方式,这样就不能更换装于屏面上损坏后的仪表、信号等设备。

3)绝缘监察装置动作灵敏度不高。传统的直流系统虽能能正确反映单极明显接地现象,但无法反映出正确的接地回路,因为它主要是采用电磁式绝缘监察装置反映直流系统的接地,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4)通讯接口与微机进行联接时无法提供数据。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电网规模的扩大,必须对存在以上缺陷的变电站直流进行改造,但供电模式下的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改造也面临着一些问题:①在一些变电站中,因为服役时间较长,需要日常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和直流电源系碱性蓄电池组,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尤其是不能适应微机保护装置对直流电源的安全技术标准。②在更换过程中,如果发生断线、短路或者接地等问题时,都极有可能致使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造成大面积停电发生,更为严重的能造成电网事故。为了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要求在全站不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更换,也就是不停电进行直流系统更换。③直流改造时旧直流屏不能带电移出,新直流屏不能带电就位,以确保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新、旧直流屏电路割接的难度大,在旧屏转换为新屏的过程中,如何确保继电保护及开关操作所需的直流电源安全可靠,成为了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方案

直流系统改造的目的就是提高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这是衡量直流电源的重要指标,所以需要综合性、科学性的制定改造

方案。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过程中对于合闸电源及控制电源需要做出以下情况说明:

1)变电站断路器合闸电源仅在断路器合闸时使用,因为平时空载,所以允许短时的停电,因此在更换过程中不再对合闸电源进行说明,停用各馈线重合闸就可以了。

2)要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控制、保护电源及信号电源至关重要,绝不允许中断。因此,主要对控制电源进行情况说明。对原有直流系统馈线网络进行认真的核查后,才能制定更换方案,总体的更换方法是:利用临时系统转接负载来搭建一个简易的临时直流系统,如图1所示。用临时电缆将馈线支路直流,是由这条支路的受电侧电源接入点而引至空气开关的下侧。此时,就相当于把原来的直流电源引至空气开关的下方向。在它具体的实施方法上面临以下两个方案:①先把原来的直流系统断掉,然后把上图中的空气开关和上,这样做的有利之处是两套直流系统间的转换过程简单化。虽然在这种转换过程比较快,但是瞬间的变化直流电压,很容易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例如:电源插件损坏、保护装置误发信号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要提前申请退出全站的保护出口压板,等到直流系统转换完成后再恢复压板,而且必须在新的直流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再重复一次上述的过程,然后拆除临时直流电源。这样至少需要2h左右的操作过程,这是不能允许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就相当于变电站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运行。②首先把空气开关闭合,把临时直流电源合并入系统拆去原来的直流电源,等新的直流屏安装和调试完成后,然后重复以上的方法拆掉临时直流系统就可以。这样做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不同直流系统间产生压差,而且因为蓄电池的内阻较小致使容易产生较大的环流。同时这样做也有很多优点:第一,确保了在更换直流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对外的直流供电;第二,更换过程中避免了对保护设施压板的操作,所以选用这种方法。避免产生环流,可以调整临时直流系统的电压来把两套直流系统间的电压差缩小,并缩短两套直流系统并联时间,这样就把环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根据上面成功的实验方案,制定了下面直流屏更换“旧直流屏一临时直流电源系统一新直流屏”供电转换施工方法:用临时充电机和电池组搭建一个临时的系统,将直流馈供支路转到临时直流系统空气开关下面;在临时直流系统中引出一组直流电源,然后接到空气开关上方,再把原直流系统的充电机停止使用;切断原来直流屏的馈供支路并合上临时充电机的交流输入电源,合并空气开关,这样负载转到临时直流电源供电;这样使临时直流系统工作正常;切断旧直流屏交流输入电源拆除旧直流屏;新直流屏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安装电池,连线接交流,并调试正常;重复上述方法,就可以把负载接入新的直流屏;核对检查一下各馈供支路极性是否正确,新屏是否运行正常。

3 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注意事项

1)事先熟悉现场直流系统设备实际接线图纸、负荷电缆出线走向,核实原直流接线合闸正母线与控制母线是正极还是负极共用,仔细查看工作地点与其他设备运行是否相互联系。

2)更换前,需要对作为临时系统的蓄电池组进行仔细检查,将电池组充好电,测量其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以保证临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流系统大多采用辐射型供电,负载线路多,在切改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漏倒的现象,要求我们提前做好负载线路的标识工作,将出线名称与电缆一一对应清楚,并标识明确。

3)临时接线时考虑引线截面,各连接头接触良好、牢固。由于一般的临时充电机只有一路交流电源输入,这样为了不让失去交流电带来的一些问题发生,在更换之前就应对站用低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功能进行检查试验。

4)电池容量选择和模块的配置。首先电池容量在选择时要进行直流负荷的整理统计,直流负荷按性质通常分为经常负荷、冲击负荷、事故负荷。经常负荷的作用是保护、控制、自动装置及通信的设置。冲击负荷是指极在短时间内,增加大电流负荷。冲击负荷是指在瞬间时间内来增加的大电流负荷,例如合闸操作、断路器分等。事故负荷是指在停电后,必须采用直流系统供电的负荷,比如:通信设置、UPS等。针对以上三种直流负荷统计分析,就可以把事故状态下的直流放电容量整理计算出。一般直流系统的蓄电池(220kV的变电站)要选用两组电池的容量是150AH~200AH。直流系统的蓄电池(110kV的变电站)要选择一组电池容量是100AH~150AH。直流系统的蓄电池(35kV的变电站)要选择一组电池容量是50AH~100AH。模块数量的配置是要全部模块出额定电流总值要大于或等于最大经常负荷加蓄电池充电电流。例如:100AH的蓄电池组,它的充电电流是0.1c100=10A,在没有计算经常负荷时,选用两台额定电流5A电流的模块就可以满足对蓄电池的充电,要实现N+1冗余总共选择3台5A模块。

5)尽量避免在更换过程中对变电站设备进行遥控分、合闸操作。如必须操作,只能在变电站手动分、合闸。更换过程中密切监视直流系统电压情况。

6)直流系统改造过程中为了确保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旧直流屏不能带电移出,所以在拆除旧直流屏前应确保设备不带电。

4 结束语

通过对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及对显示模块、告警模块、手动调压、控制方式等方面的测试,各个部分的操作和功能都得到了改善,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且蓄电池组放电容量充足,池电压均衡、平稳。改造后的直流系统满足变电站设备对直流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为保证五常变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海仓,朱军.变电站直流系统配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铝加工,2011,1.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2篇

1 高频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1.1 高频开关电源主电路的总体结构

一单个模块输出电压220V, 输出电流SA。设计额定功率1100W。由于单个模块输出功率并不是很大, 交流输入采用220V单相交流电 (市电) 就可以满足要求。母线电压就是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根据模块的输出功率, 输入整流桥Ul选用额定功率Z K W的全桥整流模块, 保证整个电路的功率容量,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全桥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器最核心的器件是4个开关管。由于MOSFET只有一种载流子导电, 故称单极性器件。这种器件是电压控制型器件, 所以使用极为方便全桥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可简单叙述如下:对角线上的两对开关管交替导通, 把母线上的310V直流电逆变为峰值310V的高频交流电。由于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可调, 所以逆变器输出的高频交流电的占空比也是可调的。这样再经过高频变压器和输出滤波整流就得到想要的直流输出电压。

1.3 驱动电路的设计

由于功率M O S管属于压控型器件, 对驱动信号的功率要求不是十分苛刻。而由于变压器自身的特点, 即使出现P W M集成控制芯片输出的两路P W M信号同为高电平或同为低电平的错误状态, 原边因为没有电压施加, 副边也不会感应出电压。所以用脉冲变压器作驱动永远不会出现上下桥臂驱动信号的开通时间重叠, 安全性非常好。考虑到脉冲变压器的诸多优点, 我采用它来驱动全桥逆变器。

2 高频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

2.1 PWM控制电路

2.1.1 PWM集成控制器基本原理

传统的脉宽调制 (PWM) 型开关稳压电源只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 属于单闭环电压控制方式。而电流控制型DC/DC开关变换器可使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所提高,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工作方式。

2.1.2 高速PWM集成控制器UC3825

由于电流控制型的种种优点, 我们选用电流型P W M集成控制器U作为控制芯片。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适用于电压型或电流型开关电源电路。

实际开关频率可达1MHZ。

输出脉冲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为50115。

具有两路大电流推拉式输出 (峰值电流为ZA) 。

内有宽频带误差信号放大器。

具有较高的频率精度、死区可调, 同时振荡器放电电流也可调等。

2.2 反馈电路的设计

2.2.1 电流反馈

电流传感器接在高频变压器原边回路中。为了实现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气隔离, 我采用了科海的KT10A/P霍尔电流传感器来进行电流采样。该传感器既可以采集交流电流也可以采集直流电流, 输入电流范围O A~1 0 A, 对应的输出为0 l n~I00ln A, 非线性度为0.1%, 可采集频率高达IMHz的电流信号。由于采样信号为交流, 所以输出也为交流, 需经过整流再接UC3825的斜坡输入引脚。整流后的直流电流在电阻RS30形成电压信号。

2.2.2 电压反馈

电压反馈电路从主电路输出端直接实时采样, 经低通滤波后输入到Pl调节器。为了实现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隔离, 在采样电路中我使用了光电藕合器。因为普通光电藕合器具有非线性电流传输特性, 对于数字量和开关量的传输不成问题, 但对于模拟量的传输精度则很差。所以我采用了线性光祸作为电压反馈电路中的隔离传输器件。

2.3 保护电路的设计

2.3.1 软启动电路的设计

软启动电路分为两部分内容, 其一是输入电网分段启动, 在合闸时先接入限流电阻, 将合闸浪涌电流限制在设定范围内, 待输入电容充满电后 (一般充电时间为2s~6s) , 再将该电阻短接。另一部分是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亦需要软启动。为了避免由此引起的误动作而将保护电路调的非常迟钝, 否则将会增加过流保护的不安全性, 所以P W M型稳压电源必须具有输出电压软启动功能。

本文通过对高频开关电源基本理论的研究, 对开关变换器各种拓扑结构的分析, 期望开发出一种实用于电力系统直流操作电源的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模块, 以替代现在使用的相控整流电源, 为电力系统提供一种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一种整流模块, 为变电站用智能直流供电系统的开发作出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频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和高频开关控制电源的设计分析, 设计了高频开关电源具有的多种保护措施, 如过压、过流、超温等, 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软启动、封锁输出脉冲等不同方式, 使得系统的可靠性更高。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 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直流操作电源的缺陷, 为开发变电站用智能直流系统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频开关电源,PWN,电路设计,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 杨承丰, 尹风鸣.开关电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7:4~5.

[2] 周志敏, 周济海.开关电源实用技术: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 张廷鹏, 吴铁军, 徐明, 等.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7:1~16.

[4] 王志强, 等.开关电源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2~16, 97~104.

[5] 张占松, 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6~22, 102~131.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故障原因;故障排除

一、引言

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所连接的设备多,线路复杂,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缆及其接头都出现不同的老化问题,极易发生直流故障。直流接地故障对变电站的运行有较大的危害,正接地也许会引发跳闸的情况,负接地则可能造成断路器拒动。一些地区由于直流接地的故障,引发了不少的事故和危险。因此,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分析发生障碍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要给继电保护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主要设备。如果直流电源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继电保护设备也不能有效的保护电力稳定供应。

直流系统主要是由蓄电池、充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馈线、事故照明等组成的。直流系统是接地最多的,所以,在系统的运行中,这也是出现故障的关键点。现新建变电站的直流系统中均装有直流接地巡检仪,其巡检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均能报出接地情况,检测出接地线路,在拉路查找时,由于时间短,而接地巡检仪反应比较慢,所以应有专人用万用表对地测量,以便及时发现接地点。对于直流接地的查找只能视具体情况,遵循一定原则认真查找。

二、直流系统接地的定义

(一)直流系统接地定义

当直流系统的正极或负极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水平降到某一整定值或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直流系统接地;当正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正接地;当负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负接地。

(二)直流系统接地产生原因

直流系统是个不停歇的长期供电系统,线路多,整体负荷大,同时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电缆老化、接线端子老化、元件损坏以及设备本身等问题,导致绝缘水平下降。通常来将,运行的时间越久,接地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1)电缆、设备、元器件老化造成绝缘水平下降,特别是遇到大雨、浓雾等特殊天气引发直流系统接地,天气好转时可能会消失;(2)设备检修或改造施工等原因造成直流系统回路线头松动、脱落并碰触金属外壳,造成直流系统接地;(3)变电站二次装置烧毁等情况引起直流系统接地,此类情况常常伴有保护动作,开关拒跳、拒合以及焦糊味等情况。

三、直流系统常见接地故障类型及其原因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按故障极性分为正母线接地和负母线接地;按故障点数分为一点接地、两点接地和多点接地;按故障发生持续性分为转换性故障和持续性故障;按接地程度分为金属性接地和非金属性接地。

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往往同多种原因引起,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因素。人为因素如工作人员在二次回路带电工作,使直流电源碰到接地部分;人为的机械力造成电缆损伤,使带电芯线与屏蔽层碰到一起。如果是直接接地还比较容易发现,但像芯线绝缘损伤等不一定立即发出接地信号,等到天气发生变化,湿度增大后就可能引起接地。此外,在改造、检修过程中接错电缆芯号,使电缆一端接直流电源,另一端作为备用芯而不作任何保护处理,一旦备用芯碰到设备外壳,也会造成接地故障。

自然因素如设备质量不良,直流系统绝缘老化等可能引发接地;雨天或雾天导致室外的直流系统绝缘降低可能引发直流接地;室外开关场电缆其保护铁管中容易积水,时间长了可能造成接地;变压器的非电量回路,因变压器渗油或防水不严,造成绝缘损坏引发接地;设备端子受潮或积有灰尘等造成绝缘降低引起接地;断路器的操作线圈、电笛、电铃等,若引线不良或线圈烧毁后绝缘破坏引发接地。

四、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

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由于没有短路电流,熔断器不会熔断,仍可继续运行,但运行人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当发生另一点接地后,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不能动作于跳闸、越级跳闸,以至损坏设备,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造成系统瓦解的严重后果。

现以图2为例说明直流接地的危害。当图中A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WC、-WC通过大地形成短路回路,可能会使熔断器FU1和FU2熔断而失去保护电源;当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将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也不会起动,断路器就不会跳闸,因此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就要越级跳闸;当A点与B点或A点与D点,同时接地时,就会使保护误动作而造成断路器跳闸。

五、直流系统接地预防措施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

单位应定期进行防雨、防潮、防异物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阴雨天气时应加大设备的检查次数,并重点检查易发生接地的重点部位,发现受潮或进水应立即处理。

(二)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艺,并对回路进行检查测试,尤其是进行绝缘试验。发生接地后及时更换损伤电缆。

(三)仔细检查

施工单位在回路改造时应仔细核实每一根线,不用的回路及时拆除,并在二次安全措施票和图纸中详细反映。

(四)注意防潮

变电站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对蓄电池室通风,并在蓄电池室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

(五)加强监管

招标采购时严格把关,对质量不佳的产品坚决抵制,对运行时间长、元件老化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总之,直流系统接地防范对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要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有效地查处接地、防范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确保电网稳定运行。2直流接地故障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六、故障处理的原则

(一)处理故障过程中严禁二次回路有人工作,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及以上同时进行,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处理过程中应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避免造成保护误动作。

(二)故障判断先微机后人工、先外后内、先次后重、先信号再控制,即在处理故障时先检查由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查询到的故障支路。如果没有绝缘监察装置或发现绝缘监察装置提供的判断有误,再进行人工查找。故障点查找的范围一般先考虑室外,因为室外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室外排除了再找室内。在回路方面先检查对安全影响较小的信号回路,然后再检查控制回路;采用拉回路的方法时,要先拉次要的负荷回路,再拉重要回路。

七、故障处理的方法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蓄电池组与浮充电装置并联供给直流负荷的运行系统,正常情况下,直流电源的正、负母线对地是绝缘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往往在运行多年的变电站经常发生,对于运行环境差,运行时间长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更高。下面总结几种查找故障点的方法。

(一)绝缘监察装置查找法

目前,微机型绝缘监察装置在直流系统得到了普遍运用,它是直流系统实时在线监视的重要设备,能够实时监视并数字显示出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压、母线对地绝缘状况等信息。其工作过程是各分支回路的绝缘监测用一低频信号源作为发生器,通过耦合电容向直流系统正负母线发送交流信号,用一小电流互感器同时套在各出线支路的正、负出线上。

由于通过互感器的直流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但通过发生器发送给直流母线的低频交流电压信号,伏值相等,方向相同。这样在小互感器二次就能反映出正、负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向量和,然后取出阻性分量经模数转换器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显示结果值。

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处理器对每条线路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故障线路号及接地电阻值,自动完成查找接地支路的功能,这为接地点的进一步准确定位提供了帮助。绝缘监察装置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在不切断直流回路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查寻,因此提高了直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对于多点非金属性接地,这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这些接地点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性接地点时,该装置只能先查到金属性接地支路。因为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已被这条金属性接地支路短接,其它支路不再有信号通过,只有先将金属性接地支路查出,才能查询其它的非金属性接地支路。

(二)瞬时拉路法

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依次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各回路直流负荷。当切除某一回路时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继续运用拉路法,可进一步确定故障在此回路的哪一支路中。此方法需要逐步拉掉各条支路,因此大大降低了直流供电的可靠性,如有重要负荷无法停电,则必须使用供临时电源先转移负荷,且要考虑到备用临时直流电源的容量。

八、结束语

直流接地故障特别是一点接地故障发生以后,一般不会马上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容易被工作人员视忽视,以为不会发展成两点故障或引起继电保护等装置的误动作,从而放松了警惕,导致故障影响范围扩大,后果严重。所以快速、安全地查找到故障点非常重要。而这个查找的过程,就是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考验过程,也是经验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不断总结、积累直流接地故障方面的经验,便可逐步提高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将接地故障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晓毅,王志强.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的分析与查找[J].中国电力教育,2008,(S1).

[2]李海波.变电站直流接地人工查找方法的分析与流程化[J].云南水力发电,2008,(01).

[3]沈从树.浅谈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点的查找[J].河南电力,2008,(01).

[4]胡海琴.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分析与防范[J].电力安全技术,2008,(09).

[5]何铭宁.现行变电站直流接地检测及准确定位[J].电气应用,2008,(05).

[6]林俊杰,靳瑜红.变电站直流供电分析及接地查找方法[J].中州煤炭,2008,(02).

[7]叶炜,张文生,吴垂扬.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及检测装置选用[J].应用科技,2007,(12).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分析研究

变电站运行维护是指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变电所的交接班和值班、消防、防汛、防小动物、安全工器具和设备巡视管理等。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和设施多,出现异常和故障的概率大;工作繁琐,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容易因人员、设备和环境因素等造成人身伤害、错误操作和设备损坏等事故。本文主要研究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策略,为有关变电站在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 交接班和值班管理

首先,做好变电站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变电站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变电站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好变电站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交接人员不仅仅要检查变电站全部的设备以及记录,而且还要做好变电站资料的整理,尤其是对于变电站的卫生、工器具、钥匙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同时,接班人员需要提前几分钟进入到接班室,必须要在值班长的带领下进入主控制室,禁止接班人员私自进入。其次,交代运营情况。在实际的交接过程中,值班长需要将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口头转述给值班人员,包括基本的变电站运营、事故处理以及设备缺陷,尤其是要交代值班人员下一步的变电站运营注意事项,这样便于值班人员做好记录以及查阅工作。另外,值班长还需要代理值班人员做好对于变电站的检查,核对变电站模拟信号、安全工具以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甚至还要检查变电站照明以及环境卫生。最后,值班长需要带领值班人员办理好值班手续,如果值班人员做好以上检查工作确保无误之后,便可以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然后交接班结束,交接班人员可以正常工作了。

2 变电站消防管理

做好变电站消防管理,也是控制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的重要举措。值班人员需要按照变电站的规章制度,将防火警告标志悬挂在变电站的大门处,这样可以使得值班人员清晰的看到防火警告标志,从而提高人员防火警告标志意识。对于一些不需要的设备以及垃圾,有关值班人员不得随意的堆放,必要的消防设备必须要放在显眼的位置,而且还要固定不可以随便移动,对于消防设施,相关人员不得随意的移动。另外,变电站内部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必须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有关人员需要作好记录,同时将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变电站内部的废油是比较多的,值班人员需要对于这些废油做好处理,禁止废油的随意倾倒,必须要按照变电站的规定,将其倒入专用的容器内部,而且还要注意防火。在变电站内部,如果确实需要用火,则必须要执行严格的用火作业制度,提高用火的安全性。最后,对于灭火器的定期检查,也是做好变电站消防管理的重要举措,消防专职人员需要对于变电站内部的灭火器进行定期的检查,明确这些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同时对于破旧的标签,应该做到及时的更换。

3 变电站防汛管理

防汛管理是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中极易忽视的环节,而防汛管理工作是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极为关键的环节。做好变电站的防汛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1)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变电站内部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防汛物资以及防汛设备,防汛物资需要进行专门的保管,而对于防汛设备,除了要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实验之外,还应该尽量保持防汛设备的完整性,以便防汛设备可以做到及时使用。

2)值班人员需要定期对于瓦斯继电器以及开关等进行防雨检查,尤其是对于机构箱以及端子箱等设备,值班人员需要根据变电站实际状况,做到及时关闭,尽量保持机构箱以及端子箱等设备的密封性。

3)雨季是变电站防汛管理的重要季节,雨季如果下雨过多,就有可能是使得地下室、电缆沟以及电缆隧道出现积水,加上变电站排水系统有问题,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排水性。因此,做好对于这些设备的定期检查,做好变电站排水以及进水的处理极为关键。

4)变电站领导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以及天气情况,制定出完善的防雨、防风管理,如果当地的风较大时,有关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变电站设备是否完善,尤其是对于瓦斯继电器、阻波器、引流线等的防雨罩进行检查,保证防雨罩的完整性。

4 安全工器具管理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必须要做好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可以从几大方面入手。值班人员需要固定住安全工器具的具体位置,同时做好相应的标签,这样有利于在使用时随时找到,安全工器具置放的场地除了要保持卫生整洁之外,还需要保持好室内通风,禁止置放任何杂物。对于一些变电站管理中必需的一些器具,例如绝缘关钳、绝缘鞋以及绝缘手套等,值班人员需要将其放置在室内,主要是显眼的位置,因为这些基本的器具用到的几率极大。在对这些基本的器具使用之前,使用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检查器具是否完好,是否需要修补,对于超过使用期限的器具,应该及时做到定期更换。如果使用中的器具出现了损害,有关人员需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修补以及更换,值班人员不得随意处理,以免出现安全工器具使用时的危险。

5 总结

综上所述,变电站管理人员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好对于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的分析,在识别运行维护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提高运行维护风险控制能力,这对于消除变电站安全隐患,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以及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变电站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变电站运行维护存在的风险,创新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策略,这是今后变电站在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方面的重要课题与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付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04).

[2]李峰.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应注意几点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

[3]赵驰.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邓成兰,宋磊,宋庆.浅谈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策略[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5篇

北京通州500kV变电站主变区域设有7道钢筋混凝土全现浇防火墙,每道防火墙长15m、高8.1米、墙厚0.38m,并且防火墙设有两道600×600mm附墙柱,施工工艺要求为镜面混凝土。

二、施工质量标准

观感标准:确保防火墙几何尺寸准确,混凝土结构阳角倒角线条通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有光泽、颜色一致。无明显接槎痕迹,无蜂窝麻面,无气泡,模板拼缝必须严密。

施工标准:规范标准表面平整度不大于3mm,垂直度不大于5mm,国优要求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垂直度不大于4mm。

三、施工方案

防火墙模板采用钢制大模板,由工厂加工制作,现场拼装后吊装,大模板安拆使用20t汽车吊,大模板支顶搭设满堂红钢管脚手架,由架子绑斜杆支顶,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提高1-2个强度等级,采用C35,混凝土采用泵送。

本分部工程施工有两个施工方案,第一个施工方案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到防火墙高4.1米,第二次施工从防火墙4.1米处至防火墙顶部;第二个施工方案为一次浇灌成型。第一个施工方案砼浇筑、振捣容易控制,不易产生水纹及麻面但存在接缝问题;第二个施工方案一次浇灌到顶,解决了施工缝问题但混凝土自由坍落度不易控制,混凝土容易产生离析,在施工中采用Φ150帆布溜管下料,将自由坍落度控制在3m以内,以减少混凝土离析问题。

3.1防火墙钢筋施工

防火墙钢筋绑扎前应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意水平标高,弹防火墙外皮尺寸线,按线布置钢筋,防火墙插铁下端用90°弯钩与带形基础钢筋网片进行绑扎,两侧设缆绳固定。防火墙钢筋搭接时,应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一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处砼表面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和浮浆之处,要剔除,清理干净。

防火墙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50%错开,错开距离大于1.3倍的搭接长度。墙体钢筋搭接长度必须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表B.0.1最小搭接长度并乘以两个系数执行。附墙柱钢筋大于φ22采用直螺纹连接,其相临接头应错开35d且大于500毫米。

调整施工缝处钢筋后,计算整柱箍筋数量,按箍筋接口循环错开方式套入主筋,柱内钢筋最低机械接头距接茬750mm,连接好后划箍筋位置线绑扎箍筋,主筋上安装环形塑料垫块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

为确保钢筋定位正确,保护层准确,设置钢筋定位框。防火墙定距框:定距框梯凳片用比墙筋直径大2mm的钢筋制作,梯凳片控制水平筋间距,间距为1.2 m,梯凳片上、中、下各设一道顶模筋,以控制墙体厚度。

定距框、支撑梯子凳制作: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尺寸要求,统一用无齿锯下料,定距支撑筋端面涂防锈漆触接模板,其断面尺寸一般比结构尺寸小2mm。

3.2防火墙大模板

防火墙为清水混凝土墙面,模板采用钢制组拼式大模板。本工程特定做两套防火墙模板,(详见附后模板详图)防火墙分两次支模,两次浇筑。工艺流程如下

第一施工方案: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搭设满堂红碗扣脚手架→绑扎钢筋→安装模板→调整模板、紧固 对拉螺栓→模板验收→浇筑第一层混凝土→绑扎钢筋→安装模板→调整模板、紧固 对拉螺栓→模板验收→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拆模→模板清理。

第二施工方案: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搭设满堂红碗扣脚手架→绑扎钢筋→安装模板→调整模板、紧固 对拉螺栓→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模板清理。

模板进现场后,依据配板设计要求清点数量,核对型号;大模板安装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组拼式大模板现场组拼时,用醒目字体按模位对模板重新编号。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进行样板墙的试安装,经验证模板几何尺寸、接缝处理、零部件等准确后方可正式安装;同时放出模板内侧线及外侧控制线作为安装基准;模板安装时按模板编号顺序遵循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安装就位;最后安装两端堵头。大模板安装时根部和顶部要采取固定措施。

第一施工方案:第一次支模高度4.1米,合模前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刷过隔离剂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须补刷;安装后,对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没问题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进行下道工序;进行第二次支模至设计标高。

大模板支撑必须牢固、稳定,支撑点设在坚固可靠之处,大模板第一次施工与满堂红架子设上、中、下三道钢管斜支撑,最后一步除设斜支撑外,加一道缆绳,以便控制大模板的稳定性,支撑和缆绳的距离控制在1.20m以内。;

紧固对拉螺栓时应用力得当,不得使模板表面产生局部变形;大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缝措施, 防止漏浆、错台现象。

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规范允许偏差(mm)

国优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43尺量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

2±2

尺量检查

垂直度

54线坠及尺量检查

相邻模板板面高低差

22

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

3<2

上口拉直线尺检查下口按模板定位线为基准检查

大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大模板的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得原则;拆除有支撑的大模板时,先拆除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对拉螺栓及其他连接件,松动地角螺栓,使模板后倾与墙体脱离开;任何情况下,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拆除的对拉螺栓、连接件及拆模用工具必须妥善保管和放置,不得随意散放在操作台上,以免吊装时坠落伤人;起吊大模板前先检查模板与混凝土墙体之间所有对拉螺栓、连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须在确认模板和混凝土墙体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

大模板及配件拆除后,及时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坏的部位及时进行维修。第二施工方案与第一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相同,仅是模板支设一次。

3.3防火墙砼浇筑

防火墙不仅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值,而且要求混凝土级配优良、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有韧性、性能和体积稳定、色泽一致,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性。要达到这些要求,配制镜面混凝土时,需加入一定量Ⅱ级或Ⅱ级以上的粉煤灰,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0%以下,坍落度控制在14cm以下,并与外加剂结合使用,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性,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的可能性,改善光洁度和色泽。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中,采用了“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针对当地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影响混凝土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控制因素,优选出符合生产条件的最优方案组合。根据防火墙施工选择C30、C35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按JGJ55-2000计算不同强度等级镜面混凝土的水灰比,在基准水灰比的基础上增加0.05,以此作为另外一种强度等级镜面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泵送性等重要指标。确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泵送性等重要指标的7个相关因素为:水灰比、砂率、用水量、水泥品种、粉煤灰掺量、外加剂品种、外加剂掺量。选择最佳配合比,砂子选择中粗砂,

第一施工方案:浇筑时先浇筑5-10cm厚的与接茬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第一层砼浇筑300㎜左右,以后每层厚度控制在500㎜之内(用等于墙高的50×50㎜长木方,上部300处钉一个钉子,以后每隔500㎜钉一个钉子,用以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用手电筒或手把灯,观察下料厚度及振捣情况。

每道防火墙安排2-3人进行振捣,使用50mm插入式振捣棒,插入点间距40cm均匀分布。工作时,插入棒要快插慢拔,逐点移动,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以表面不在翻浆为准,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砼浇灌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第二施工方案:防火墙施工采用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4cm,每m3混凝土中水灰比为0.56-0.68,粉煤灰取代掺量10%的混凝土。防火墙较高,都在8m高;使用导管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度,集中,逐一对称、连续地浇注。混凝土振捣时,使用3-5台振动棒,对称或梅花状布置,使混凝土中的气泡,特别是吸附在钢模上的小气泡充分排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在充分振捣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过振,浇注中如出现顶部砂浆过厚,可采取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粗骨料,人工振拍密实或加入数根短钢筋的方法,来确保防火墙上部断面的强度。

四、质量控制

防火墙施工工艺运用的模板体系是钢制大体积模板,槽钢作模板背棱材料,按图纸设计尺寸定型制作,然后在现场整体拼装、支设;模板支设前将板面清理干净,无污物、无浮锈,板面平整、光洁、然后涂刷油质脱模剂,脱模剂必须涂刷均匀、满刷,不漏刷、

模板使用时用棉丝将表面擦净。

混凝土配合比要优化设计,工程施工前通过试配试验选定适宜的混凝土颜色和与该颜色相配套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下述质量缺陷要严禁出现:①根部漏浆、烂根。②混凝土面模板拼缝明显、混凝土错台。③附墙柱线角漏浆、起砂。④混凝土表面起皱。⑤混凝土表面存在气泡。⑥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无光泽。⑦预埋件不平、歪斜、内陷。⑧对拉螺栓孔周围漏浆、起砂。

4.1 模板接缝明显、混凝土错台防治

大模板采用子母口连接,接缝处贴海绵条,模板拼装后,将接缝处螺栓全部拧紧;在支模时,,严格检查相邻模板是否平整,有无错台现象,如发现错台现象及时纠正。

4.2线角漏浆、起砂与不顺直防治

大模板附墙柱阴角做成大阴角定型钢模板,支设时注意定型大阴角顺直,两边堵头及附墙柱大阳角采用整块模板与墙体紧贴,在支模时贴海绵条,并将全部螺栓拧紧。

4.3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防治与消除

清水镜面混凝土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排水、透气性差,因此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于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多少。第一,混凝土应分层浇筑,采用测杆检查分层厚度,如50cm一层,测杆每隔50cm刷红蓝标志线,测量时直立在混凝土表面上,以外漏测杆的长度来检验分层厚度,并配备检查、浇筑用照明灯具,分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待第一层混凝土振捣密实,直至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和产生气泡为止,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第二,混凝土振捣应插点均匀,快插慢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振捣时间20~30S,过短不易捣实和气泡排出,过长可能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第三,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若紧靠模板振捣,则很可能将气泡赶至模板边,反而不利于气泡排出,故振动棒应与模板保持150~200左右间隙,利于气泡排出;第四,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和减水剂的掺入都对混凝土振捣

变电站直流系统维护范文第6篇

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故障原因;故障排除

一、引言

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所连接的设备多,线路复杂,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缆及其接头都出现不同的老化问题,极易发生直流故障。直流接地故障对变电站的运行有较大的危害,正接地也许会引发跳闸的情况,负接地则可能造成断路器拒动。一些地区由于直流接地的故障,引发了不少的事故和危险。因此,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分析发生障碍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要给继电保护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主要设备。如果直流电源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继电保护设备也不能有效的保护电力稳定供应。

直流系统主要是由蓄电池、充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馈线、事故照明等组成的。直流系统是接地最多的,所以,在系统的运行中,这也是出现故障的关键点。现新建变电站的直流系统中均装有直流接地巡检仪,其巡检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均能报出接地情况,检测出接地线路,在拉路查找时,由于时间短,而接地巡检仪反应比较慢,所以应有专人用万用表对地测量,以便及时发现接地点。对于直流接地的查找只能视具体情况,遵循一定原则认真查找。

二、直流系统接地的定义

(一)直流系统接地定义

当直流系统的正极或负极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水平降到某一整定值或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直流系统接地;当正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正接地;当负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负接地。

(二)直流系统接地产生原因

直流系统是个不停歇的长期供电系统,线路多,整体负荷大,同时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电缆老化、接线端子老化、元件损坏以及设备本身等问题,导致绝缘水平下降。通常来将,运行的时间越久,接地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1)电缆、设备、元器件老化造成绝缘水平下降,特别是遇到大雨、浓雾等特殊天气引发直流系统接地,天气好转时可能会消失;(2)设备检修或改造施工等原因造成直流系统回路线头松动、脱落并碰触金属外壳,造成直流系统接地;(3)变电站二次装置烧毁等情况引起直流系统接地,此类情况常常伴有保护动作,开关拒跳、拒合以及焦糊味等情况。

三、直流系统常见接地故障类型及其原因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按故障极性分为正母线接地和负母线接地;按故障点数分为一点接地、两点接地和多点接地;按故障发生持续性分为转换性故障和持续性故障;按接地程度分为金属性接地和非金属性接地。

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往往同多种原因引起,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因素。人为因素如工作人员在二次回路带电工作,使直流电源碰到接地部分;人为的机械力造成电缆损伤,使带电芯线与屏蔽层碰到一起。如果是直接接地还比较容易发现,但像芯线绝缘损伤等不一定立即发出接地信号,等到天气发生变化,湿度增大后就可能引起接地。此外,在改造、检修过程中接错电缆芯号,使电缆一端接直流电源,另一端作为备用芯而不作任何保护处理,一旦备用芯碰到设备外壳,也会造成接地故障。

自然因素如设备质量不良,直流系统绝缘老化等可能引发接地;雨天或雾天导致室外的直流系统绝缘降低可能引发直流接地;室外开关场电缆其保护铁管中容易积水,时间长了可能造成接地;变压器的非电量回路,因变压器渗油或防水不严,造成绝缘损坏引发接地;设备端子受潮或积有灰尘等造成绝缘降低引起接地;断路器的操作线圈、电笛、电铃等,若引线不良或线圈烧毁后绝缘破坏引发接地。

四、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

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由于没有短路电流,熔断器不会熔断,仍可继续运行,但运行人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当发生另一点接地后,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不能动作于跳闸、越级跳闸,以至损坏设备,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造成系统瓦解的严重后果。

现以图2为例说明直流接地的危害。当图中A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WC、-WC通过大地形成短路回路,可能会使熔断器FU1和FU2熔断而失去保护电源;当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将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也不会起动,断路器就不会跳闸,因此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就要越级跳闸;当A点与B点或A点与D点,同时接地时,就会使保护误动作而造成断路器跳闸。

五、直流系统接地预防措施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

单位应定期进行防雨、防潮、防异物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阴雨天气时应加大设备的检查次数,并重点检查易发生接地的重点部位,发现受潮或进水应立即处理。

(二)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艺,并对回路进行检查测试,尤其是进行绝缘试验。发生接地后及时更换损伤电缆。

(三)仔细检查

施工单位在回路改造时应仔细核实每一根线,不用的回路及时拆除,并在二次安全措施票和图纸中详细反映。

(四)注意防潮

变电站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对蓄电池室通风,并在蓄电池室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

(五)加强监管

招标采购时严格把关,对质量不佳的产品坚决抵制,对运行时间长、元件老化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总之,直流系统接地防范对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要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有效地查处接地、防范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确保电网稳定运行。2直流接地故障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六、故障处理的原则

(一)处理故障过程中严禁二次回路有人工作,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及以上同时进行,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处理过程中应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避免造成保护误动作。

(二)故障判断先微机后人工、先外后内、先次后重、先信号再控制,即在处理故障时先检查由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查询到的故障支路。如果没有绝缘监察装置或发现绝缘监察装置提供的判断有误,再进行人工查找。故障点查找的范围一般先考虑室外,因为室外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室外排除了再找室内。在回路方面先检查对安全影响较小的信号回路,然后再检查控制回路;采用拉回路的方法时,要先拉次要的负荷回路,再拉重要回路。

七、故障处理的方法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蓄电池组与浮充电装置并联供给直流负荷的运行系统,正常情况下,直流电源的正、负母线对地是绝缘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往往在运行多年的变电站经常发生,对于运行环境差,运行时间长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更高。下面总结几种查找故障点的方法。

(一)绝缘监察装置查找法

目前,微机型绝缘监察装置在直流系统得到了普遍运用,它是直流系统实时在线监视的重要设备,能够实时监视并数字显示出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压、母线对地绝缘状况等信息。其工作过程是各分支回路的绝缘监测用一低频信号源作为发生器,通过耦合电容向直流系统正负母线发送交流信号,用一小电流互感器同时套在各出线支路的正、负出线上。

由于通过互感器的直流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但通过发生器发送给直流母线的低频交流电压信号,伏值相等,方向相同。这样在小互感器二次就能反映出正、负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向量和,然后取出阻性分量经模数转换器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显示结果值。

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处理器对每条线路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故障线路号及接地电阻值,自动完成查找接地支路的功能,这为接地点的进一步准确定位提供了帮助。绝缘监察装置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在不切断直流回路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查寻,因此提高了直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对于多点非金属性接地,这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这些接地点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属性接地点时,该装置只能先查到金属性接地支路。因为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已被这条金属性接地支路短接,其它支路不再有信号通过,只有先将金属性接地支路查出,才能查询其它的非金属性接地支路。

(二)瞬时拉路法

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依次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各回路直流负荷。当切除某一回路时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继续运用拉路法,可进一步确定故障在此回路的哪一支路中。此方法需要逐步拉掉各条支路,因此大大降低了直流供电的可靠性,如有重要负荷无法停电,则必须使用供临时电源先转移负荷,且要考虑到备用临时直流电源的容量。

八、结束语

直流接地故障特别是一点接地故障发生以后,一般不会马上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容易被工作人员视忽视,以为不会发展成两点故障或引起继电保护等装置的误动作,从而放松了警惕,导致故障影响范围扩大,后果严重。所以快速、安全地查找到故障点非常重要。而这个查找的过程,就是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考验过程,也是经验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不断总结、积累直流接地故障方面的经验,便可逐步提高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将接地故障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晓毅,王志强.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的分析与查找[J].中国电力教育,2008,(S1).

[2]李海波.变电站直流接地人工查找方法的分析与流程化[J].云南水力发电,2008,(01).

[3]沈从树.浅谈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点的查找[J].河南电力,2008,(01).

[4]胡海琴.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分析与防范[J].电力安全技术,2008,(09).

[5]何铭宁.现行变电站直流接地检测及准确定位[J].电气应用,2008,(05).

[6]林俊杰,靳瑜红.变电站直流供电分析及接地查找方法[J].中州煤炭,2008,(02).

[7]叶炜,张文生,吴垂扬.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及检测装置选用[J].应用科技,2007,(12).

上一篇: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范文下一篇:办公室安全生产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