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

2023-11-05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创新理念。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主要来源于心理因素、灵感以及想象力,具有标准性、多样性、功能性以及抗害性等特点。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上,合理应用创新理念有利于增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前言: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进行建筑设计可以充分展现建筑的艺术性与观赏性。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在设计特点、设计程度、设计手段以及设计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创新理念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将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进行简要分析。

1.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特点

1.1标准性

只有进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设计才能够增强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现代建筑设计对创新性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设计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防水设计、防火设计、隔音设计以及抗震设计,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具有标准性的特点[1]。

1.2多样性

现代建筑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增强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模式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可以对建筑单元进行排列组合,使建筑结构更符合市场需求。

1.3功能性

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能够进行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场地,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增强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即设计人员需要增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用户需求。

1.4抗害性

在自然与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损害,设计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建筑设计的抗害性。例如,设计人员需要灵活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增强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避免地震对建筑工程造成较大影响。

2.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差异

2.1设计特点差异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会将技术与理念结合起来,也会将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

2.2设计程度差异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即传统的建筑设计缺乏文化内涵。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长期性与战略性,主要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优化设计。

2.3设计手段差异

传统的建筑设计以手绘为主,设计效率与质量相对较低。而现代建筑设计以计算机为主,可以利用BIM等技术提升设计质量。

2.4设计思想差异

传统建筑设计受到了经验、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设计人员会在固定的模式当中进行设计,导致大多数建筑都没有较大的差别。而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创新和突破,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3.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来源

3.1心理因素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而创造性当中的心理因素指的是设计人员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创造动机、意志、品质等内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若设计人员没有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就不会产生创新理念。

3.2灵感

现代建筑设计将智慧与形象思维结合了起来,而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活动就属于设计灵感。换句话说,设计灵感指的是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大多数设计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所以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视觉开发素质与形象思维素质,积极挖掘生活中的设计元素。

3.3想象力

想象力指的是潜在的直觉与理性对事物的猜想。在现代建筑设计创新中,设计人员需要利用想象力提出假想说,从而捕捉事物的本质。

4.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体现

4.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主要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们的需求、人们的审美等各个方面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从而增强建筑设计的视觉表达能力与冲击力,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同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需要聚焦人们的认知感与归属感,充分彰显建筑设计的人文价值。例如,当前大多数市政建筑都应用了人文精神,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4.2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长期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索取地球资源,不仅造成了资源枯竭,也造成了生态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提高了对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我国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之一。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环保材料的应用、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等。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也体现在社会与生态当中。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促进太阳能技术、污水循环处理技术、能源优化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2]。同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与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4.3智能化理念

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理念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现代建筑设计的智能化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设计智能化与建筑智能化。第一,设计智能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等智能化工具与技术手段进行建筑模拟与专业协调,从而增强建筑设计的科学性。第二,建筑智能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就属于智能化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会应用多种智能化手段与设备。例如,设计人员会利用智能化監控设备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控,全面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与便利性。设计人员也会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进行建筑设备的控制,实现建筑温度、湿度、亮度的自动调节,从而大量应用自然资源。

4.4联系性理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应用了联系性理念。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孤立性,会与城市发展保持相对独立,导致部分建筑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而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设计人员会根据城市发展理念与趋势进行设计。例如,设计人员会根据周边环境进行建筑设计,从而增强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4.5数字化理念

数字化理念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之一,可以提升建筑的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功能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在信息存储与处理当中,也可以将其应用在生活与工作的调节中。在建筑设计当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的功能、增强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使建筑形成多元化的网络通信智能空间,从而将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首先,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避免决策失误。其次,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的概念设计,优化建筑的空间、造型以及色彩。此外,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分析,增强方案的合理性。

结语:

创新理念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设计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灵感与想象力,从而形成更多的创新理念。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灵活应用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等各种创新理念,确保建筑设计与社会发展理念相契合。

参考文献

[1]杨书婷.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色彩美学的艺术体现[J].建筑结构,2022,52(03):162-163.

[2]刘宽,王伯勋,周峻岭,王一帆,张书源.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3):39-40.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又一重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实现途径。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习近平;社会主义;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针对党和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些讲话不仅从整体框架的层面架构起一个新的治国理政体系,同时在学理层面上也为理论界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当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的思想任务和政治任务。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视角研究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有助于全面解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体系,以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考察研究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依据,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与以往的哲学有根本性的区别,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往往将意识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本质上是一种一元本体论。马克思发现了实践,并将其引入哲学领域。在这里,人开始依照自我本性正视自己,在社会现实中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现实性上实现了人的本质和现实社会包括自然界的真正统一,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回归人本身,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马克思人本思想将人从“天国”带回到“尘世”,“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118-119),马克思相信人民群主是实践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生产活动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要素。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致力于将人从资产阶级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为终极关怀,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讲的:“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1](P.459)。实现人的解放最重要的是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基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基础,而实现这一基础的具体途径就是通过现实的人进行生产、劳动、革命、改革等一切实践活动来实现,离开了人这个实践主体,一切生产要素都成了了无意义抽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概括来说就是以人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为现实途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封建社会中也产生有民本思想,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对于下层民众的简单认知,封建等级制度下的“民本思想”就是“使民之道”,是把民众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资本,这种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人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二)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

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部分指的是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吸收中国文化,兼具中国特色,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则,关心群众,发展群众,毛泽东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2](P.1031)。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胸怀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治国理政的首位,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进行经济建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积累物质财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精神,创造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领导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则将马克思人本思想直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理念,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不断推进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國化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本质,本着执政为民的原则,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执政首位,坚持利民而后兴国,继续将马克思人本思想融入中国目前的具体实际。

二、习近平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执政之基: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都是人在追求着自我目的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也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在执政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人本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现实基础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于首位,他在多个场合都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P.70)2012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公开阐释了中国梦,他强调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而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同时也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民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现实基点是人民群众,也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架构起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不断探索实践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人民群众的探索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胜利实现的关键。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牢牢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4](P.77)改革要与人民群众的智慧相结合,任何没有人民群众支持的改革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终极关怀: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

终极关怀也即终极价值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终极关怀包含自由和全面的双重价值维度。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一种终极价值实现状态,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做支撑,即只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可以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在执政过程中始终胸怀人民,将人民群众利益实现与否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社会,也是全体人民群众享受劳动成果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人最终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以人民作为发展主体,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切实得到发展成果,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终极价值实现而奋斗。为实现这一目标,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上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文化上习近平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人民群众作为创作导向。

(三)现实途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中国梦不是空谈更不是幻想,而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梦实现的现实途径就是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伟大实践,即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关于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习近平也着重阐述了“凝聚中国力量”,即凝聚每一位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中华民族儿女的力量。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更强调的是在奋斗过程中有广大人民的参与。他指出:“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4](P.129)“一切依靠群众”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安徽凤阳农民勇于创新分田到户,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性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澤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4.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 版社,学习出版社,2016.

[5]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6]崔秋锁,付秀荣,丁立卿.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秦 超]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1“人本”思想的内涵

1.1“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人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格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14世纪, 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 大力提倡人文主义, 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 是万物之本。在我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先哲孔子在他的著作《论语》中就提出“仁”的思想, 主张“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亚圣孟子在他的著作中写道:“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汉唐时期, 西汉文学家贾谊从秦王朝被推翻的历史现实中, 清醒地认识到庶民的作用, 阐述了“以人为政本”的思想, 即民为国之本、君之本。明清时期, 人本主义思想进入理论升华阶段,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从哲学上论证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黄宗羲提出应将“万民忧乐”作为行政标准, 否定“君为臣纲, 屈民伸君”的君本思想;王夫之则提出了“众为邦土、土为邦基、财为生民之命”的思想。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它强调“民心就是立国之本”。这些主张和观点, 无不体现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而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 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1.2“人本”思想的内涵

对“人本”思想涵义的解说众说纷纭, 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笔者认为, 所谓“人本”思想:就是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具体来说, 主要包含如下几层涵义:

(1) 依靠人。

古人云:人是万物之灵。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结底, 就是说一切经济行为, 都是由人来支配、进行的, 离开人, 任何经济活动都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树立依靠人的思想。

(2) 开发人的潜力。

生命有限, 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 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3) 尊重每一个人。

人格胜于一切, 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 人们常常把人格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它是人们的精神之所在。

(4) 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纲领, 而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 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本”思想, 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我国图书馆受传统思想的制约, 长期以来实行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围绕着怎样保护文献大做文章, 重视硬件建设, 轻视人的管理和人的发展, 非常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高素质的优秀馆员。如今, 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 对这种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所以图书馆要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2.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力和竞争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而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除在硬件上下工夫外, 更要在软件上花大气力, 大做特做文章;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 不仅可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 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3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图书馆一直被誉为人类的知识宝库, 精神家园, 体现了人性的需要和发展。在图书馆工作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人、重视人、关爱人, 蕴涵着浓浓的文化气氛, 构建出和谐的人文环境, 才能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偏见, 才能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3 图书馆工作中要贯彻人本思想

图书馆工作中, 涉及到两类人, 一是读者、二是馆员, 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应从以读者为本和馆员为本两方面入手。

3.1 树立对读者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史专家约翰逊在其名著《西方图书馆史》中提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 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人本思想如同一条无形的主线, 一直贯穿在图书馆学历史的发展中。图书馆要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 要以读者为中心, 以需求为向导, 要明确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读者的需求而展开的, 设身处地的为读者着想, 充分尊重每一位读者。规范图书馆馆员的行为, 制定出相应的职业道德准则。机构的设置, 服务方式的选择, 开放时间的安排都应以读者为中心, 要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舒适、愉快的阅读环境。另外, 图书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更要本着“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的人本精神, 完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切制度在许可范围内, 尽量方便读者, 满足读者合理要求。此外, 对读者进行灵活多样的宣传, 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 走近图书馆, 从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还要对读者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强化参考咨询业务, 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 继续做好图书馆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尽可能使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

3.2 树立对馆员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美国图书馆学家施蒂格指出:“人本价值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这说明人在图书馆职业中的重要性。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要把对馆员的管理转化为对馆员的服务, 充分尊重馆员, 图书馆一切规章制度的制订不仅要合法化、制度化、而且还要人性化, 不仅要考虑读者, 更要考虑图书馆馆员。注重他们的要求,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 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使馆员成为工作的主体。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分配机制及育人机制, 使馆员在工作中获得物质、精神的满足。要创造良好的图书馆人文环境, 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 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馆员能在友好合作、相互关怀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摘要:本文从追溯“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进而详细阐述“人本”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对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出图书馆工作中贯彻“人本”思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阎慧群.图书馆管理初探[Z].

[2] 卫华.浅谈图书馆的人本管理[Z].

[3] 张今声.论人本管理[Z].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者在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职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对象,确定并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对象,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两大课题。以人为本,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根本。

一、以教师为本,运用激励原则,以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

激励是人本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而且要以精神形态体现,并使两者相结合。在学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激励形式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以及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1.目标激励。制定学校发展的长期和近期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让教师充分了解,并团结一致共同為之努力。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分别制定了“一、三、五”学校工作计划。一是一年的学校发展目标,三是三年的学校变化,五是五年的学校发展蓝图。在每一学年开学初让学校全体员工参与讨论,明确学校“一、三、五”目标计划,并根据现时需要,实行目标滚动发展。有了集体定的目标,且目标具有时代感、使命感,教师工作就有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性就易于被调动起来。

2.领导激励。学校领导能否做到决策正确,是否能以身作则,对于学校管理成效举足轻重。一所学校要有生命力,领导是关键。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和教师一起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给教师作出了榜样,正是因为学校领导喊着‘向我看齐”,所以教师工作有了动力、有了航向。

3.情感激励。人本管理,实质上是情感激励。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沟通与管理对象感情渠道,彼此交流,互相了解,愉快协作。在学校管理中,不可能没有规章制度,我们在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时,以“无情决策,有情操作”为原则,注意教师情感的变化,善于疏导,常谈心,常交流,常帮助。对于教师生活的困难和烦恼,学校会通过工会组织给教师排忧解难。

4.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要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树立榜样。不管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职工,都通过竞赛、评选树立起榜样。比如我校就开展了语文教师说课比赛、数学教师一题多解比赛、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比赛、英语教师笔译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推出一批“学科能人”;还在学校图书管理岗位、后勤管理岗位进行“优秀岗”评选。“榜样就在我身旁”,教师以及职工学有榜样,干有导航。

5.信任激励。俗话说:“信任就是力量”,“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信任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可以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出每个人的内部动力。

6.参与激励。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者应让下属和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并予以重视,积极采纳。

7.信仰激励。人是有思想、有信仰的,信仰是一个人最神圣、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学校管理者应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一崇高信仰激励教师、鼓舞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从而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8.物质奖励。

二、以学生为本,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教育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拔苗助长不行,定框制规也不行。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按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来教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知能结构和接受能力设置课程,规划进度: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制定作息时间,并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要根据学生知能现状,选择教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教学。“有教无类”是说教育对象广泛,“因材施教”是说教育要讲个性。对于具有不同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这是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一点。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教育不能变成“铸模”,把个性各异的学生变成标准件”,那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所以说,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依其原本,促其完善,助其发展。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的重点来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及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成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讨论、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创设情境,唤醒情感的激发者。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发扬教学民主,宽容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人本管理的根本是尊重人格。学校管理的最优化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持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来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从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出发,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导入理念、进行组织机构变革、建立制度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完善国有企业人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本管理 激励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加大了打破大型国有企业垄断局面的力度,国有企业一方面对外要适应这种变化,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另一方面对内要调整结构、精简人员等。因此,实施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应对目前局面的最好对策。

一、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1.实施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逐步升华,提出了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财富,以及个性需要和精神健康等一系列理论,并在实践中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也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人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2.实施人本管理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现实需要

国有大型企业的员工是公司的主人。企业发展能否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自身的经营机制,关键在于员工的业务技能、道德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水平。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克服以往“见物不见人” 、“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实施人本管理是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稳定、调整企业内部关系的需要

在深化国企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保持企业内部乃至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能否做到以人为本,是事关企业内部稳定,企业目标实现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实施人本管理,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4.实施人本管理是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需要

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以人为本、忠诚于企业、奉献于社会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此,牢固树立“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做到服务理念真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品质一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目前国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人本管理的全员认知程度不到位

目前国企员工对于人本管理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员工的思维中旧的企业观念比较深,惰性强,消极等待的思想严重,对于现代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方式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研究。

2.员工队伍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由于旧的企业观念和长期形成的铁饭碗、大锅饭意识,使员工的积极性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呈现出平缓的发展趋势。尽管许多大型国企员工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在社会上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仍然是员工关心的焦点,说明员工的价值取向还有偏差,金钱和享乐主义意识还比较重,忧患意识比较差。

3.组织机构庞大,员工超编严重

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组织机构庞大,而且主业、辅业、多经企业混杂,财务核算关系也不十分清晰的状况。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还存在“因人设事”的传统弊端,不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造成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4.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不深刻,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公司战略、愿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比较抽象,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投入力度小,缺乏制度保证,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口号化、公式化,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三、完善国有企业人本管理的对策

1.导入理念,夯实人本管理思想基础

思想观念陈旧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最大阻力,不打破旧的思想禁锢,不实现观念创新,就迈不开改革的步伐。一直以来,国企公司始终注重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但员工的积极性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公司的人本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此,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提高认识、培养人才、促进发展。

2.进行组织机构变革,为人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中有自由施展才华的天地,这是人本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设置应当改变以往“因人设事”的组织机构,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做到精干高效,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少非生产人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3.建立制度体系,为人本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在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以利润最大化、效率最高为目标而建立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它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基本的运行要件之一,也是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编制与实施,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创新。只有正视公司目前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差距,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改进原有制度体系,加强制度规范和创新,才能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人本管理的制度体系,以而保证人本管理卓有成效的实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机制。企业人本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实行有效领导。领导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组织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作为领导,要做好管理工作,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念,研究人的心理、行为、需求,了解人的特性,把满足员工的根本需求和特性作为领导的基本出发点,实施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管理工作合于人性。

(2)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人本管理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激励机制建立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通过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發挥员工和基层单位的潜能,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

首先要保证有效的物质奖励:一是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保证薪酬体系的公平合理性;二是使员工了解物质激励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消除福利所得的隐蔽性,让员工明白公司到底为他们付出了多少,使其产生满足感;三是降低员工对于薪酬待遇的期望值,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降低员工对于薪酬待遇的不满程度,提高激励效果;四是缩短奖励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更贴近员工的心理需求,增加激励作用。

其次要更加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当员工在薪酬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且比较稳定的时候,其生理和安全需求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不再占有支配地位。金钱和福利措施的加强和提高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达到满意的激励效果,就要通过给与员工充分的信任、在组织内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企业中营造公平氛围等等方法,以达到精神激励的作用。

(3)健全企业的培训机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员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日益高涨,越来越看重素质培训。员工培训已成为实施人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人本管理中的培训,不应该局限于新员工的岗前教育和员工基本业务技能训练,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训,以传递企业的经营理念。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对企业建设与改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对企业转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及弘扬企业精神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推动作用。

4.实行目标管理,促进人本管理责任到位

实施人本管理在充分满足员工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对于员工的管理也不可能采用定额来进行,只能以目标管理的方式运作人本管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一切活动始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活动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各种程度来评价。因此,目标管理的运作是由三个环节构成的,它们是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成果评价。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构成一个管理周期。

实行目标管理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替代受控式,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从大多数国企多年来的管理情况来看,管理比较粗放,目标不明确具体,奖惩不严,使得人本管理,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软指标,思想工作不少做,但成效不显著,也无法衡量。由此可见,采用目标管理是适合国企推行人本管理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2](美)约翰(中)赵曙明:[M].伊万切维奇.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3]张众宽主编:培训贵,不培训更贵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

[4]董临平康青陆军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本土案例解析.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1

饭店业人本管理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发展也蓬勃兴起,企业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的竟争程度,在市场竟争中很多企业由于缺乏人本管理导致经营管理不善,最终面临破产的危险。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竟争条件下企业的人本管理对于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竟争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认识到人本管理的缺失,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众多的企业未来面临着较为光明也较为重要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越来越变得全球化,企业面临的市场情况更加复杂。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使得企业稳定的发展,企业必须要制定好相应的人本管理制度,所以加强企业的人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本管理的定义以及特征

所谓的人本管理,其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一种企业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突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以及为了人这四大目标。

对于人本管理来说,其所具有的特点主要是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尊重。人本管理讲究要尊重员工的个性,使其能够全面的发展。在开展员工的定岗定位、培训技能、安排工作环境以及构件文化氛围等不同的过程中要保证尊重员工们的个人的意愿,倾听他们的想法,摒弃那些旧式的只是简单的从功利性的目的方式。

2.平等。要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员工,将其看做是具体的人,营造一种比较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

3.信赖。对于信赖,其最主要的反映就是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以及员工的发展统一起来,了解员工的建议,形成完善的检验制度,把员工纳入制度的制定程序中来。

二、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1.人本管理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以前的时代当中,劳动力、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工具属于是生产的三大要素,对于生产的设备以及地方这两方面,其属于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的角色。而对于人的作用却忽略了。传统时代当中,人们基本上都属于是流水线中的一员,更机器一样,并没有充分的发掘人的潜力。但在当前企业,知识属于是企业中宝贵的资源,也就是说只有人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开展人本管理,能够充分的调动人们来形成创造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优秀的人才能够促使现代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人本管理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

对于现代的企业,其角色已经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参与者,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企业甚至是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所以说,企业仅仅是简单的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的,那么是无法充分发展起来。在企业中,必须要发挥人才的力量,只有正当的使用员工才不会导致人才的流失。所以人本管理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

3.人本管理有利于增强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

目前,在人本管理思想的引导下,可以实现使企业的整体发展统一于个人的发展的目标。使得员工们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这样在社会上,企业拥有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同时,企业在员工心目中也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增强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人本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的我国的部分企业的人本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企业的人本管理缺乏完整性。对于我国的一部分的企业来说,相当一部分对于人本管理模式缺乏了解,无法明确企业的发展的意义,必然也就不能正确的分析当前环境,无法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条件之下,这就必然导致人本管理模式的简单化,实施过程也没有一定的组织进行监控,这种人本管理模式的单一简单化造成了企业的人本管理缺乏。

2.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的我国的部分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本身就较为落后,导致了一些已经制定出的人本管理缺乏。对企业来说,人本管理属于是新鲜的事物,以前几乎是无法接触到,所以这些企业的人本管理的理念也必然较为落后,由于不能及时的与时俱进,导致了制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客观的评价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所制定的人本管理无法真正的适应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我国的企业中,关于人本管理理念方面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没有监管思维,有的企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配合人员以及部门。这就导致执行过程没有充分的开展持续性的监督以及跟踪。

3.企业的人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制定自己的人本管理机制时,并没有认识到管理机制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企业的发展人本管理机制方面上,没有形成整体的管理制定、审查以及修改系统,所以在这一方面,明显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也就说明了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要以市场性的眼光瞄准于未来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本管理机制变革。另外,随着当前市场情况的不断的变化,企业在人本管理的机制方面上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无法真正意义上形成一种能够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一致的机制。这一类的困难也使得企业逐步暴露了例如对内管理的失控等更为严重的原则问题。

4.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我国的一些企业来说,人本管理对于他们属于是一种比较陌生的管理观念以及思想,这种管理制度不同于普通的内部管理等,其实施必须要通过专业的管理人才去实施,而在目前我国的部分企业中没有具备这一类的实施条件。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主要通过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去制定。尽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逐步的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不具备专业的能力,导致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一些家族式的企业,企业的控制权以及管理几乎都是在所谓的内部人员手里,这就导致了专门的外聘高级管理人员无法插手企业的实际人本管理,而这些所谓的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没有经专门的管理体系的培训,这种情况导致了公司的人本管理明显缺失,从而导致了企业人本管理的难度。

四、人本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现代企业管理中确定人本管理思想

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就是实现以人为本,只有企业的日常的管理当中,落实好人本观念,这样才能促使员工们积极的为企业所服务。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建立人本管理的部门,监督具体的人本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让所有人意识到人本管理的意义,才能改善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的奖惩制度

人本管理思想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员工保持积极性,所以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能够体现出人本管理思想。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要明确的进行规定。奖励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和个人,惩罚不利于发展的。除了奖惩制度,还需要包括监督制度,这样才能督促员工。所以建立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奖惩制度,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3.培养企业专业的人本管理人才

企业需要专门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要让管理人员首先进行人本管理思想的培训,让他们再给员工进行培训。培养专业的人本管理人才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在培训的过程学习人本管理思想。管理者也要更好的给员工进行职业规划,让员工成为综合性的人才,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必须要结合其自身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定的人本管理规划。人本管理才是推动我国企业不断成熟稳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当前阶段的部分企业缺乏人本管理方面的成熟的经验,导致了自身在人本管理方面暴露了很多问题。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人本管理意识,制定而且实施适应当前需求的人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及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晓东.人本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浅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4(9):234-236.

[2]叶又箐.人本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10-12.

[3]王秀丽.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电子制作2013(12):102-105.

[4]吴思.人本管理视角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331-333.

作者简介:林畅(1977.08- ),男,福建福州,博士,澳门品质管理协会副会长,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发展战略

上一篇:草坪修剪园林的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环境设计学艺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