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2023-09-18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一、 物业公司如何筹备管理一个新项目有那些工作和过程?

1、前期洽谈确定合作方式

2、物业准备在项目交付前一个月进驻

3、在一个月内筹备人员、培训熟悉项目情况。

4、筹备交房事宜,和开发商做好硬件和资料移交工作。

5、物业对项目的管理要求制定方案排班定岗,明确职责。

6、确定交房日期,筹备交房工作,准备迎接业主入伙。

7、物业进行前期装修监管,服务工作进入初期;

8、一般1年后项目装修进入半成熟期,入住率提高,逐渐形成成熟完整的社区。

9、物业服务工作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物业服务更加具体,物业工作进入中期管理。

二、 物业交房入伙期间有那些工作?

交房入伙意味着业主开始准备收房、拿钥匙、装修入住。物业的工作:收取物业费、陪同验

房、办理装修手续、装修巡查监管、对遗留工程问题登记跟踪落实。

三、装修管理期间我们做什么?

1、设立装修咨询小组,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2、监管好住户卫生间、厨房等防水处理;

2、确定好空调外机的位置,杜绝位置违规乱挂;

3、做好电气工程巡查工作;

4、防盗网、阳台不允许封闭,如何落实这一点(有什么好方法?)

5、对进出的装修工人进行管控(如何管控?)

6、严格控制噪音污染(如何控制?)

7、严禁占用公共面积进行私用、严禁使用消防水、严禁违规使用电梯等,如出现类似情况,

如何处理?

四、前期工作重点在装修管理,涉及业主利益纠纷比较多、涉及专业知识也不比较繁杂,服务技巧、管理方法、人群交杂、安全管理、车辆管理、水电工程设备运行管理、消防防火管理等;

五、讨论题

1、业主装修违规,物业监管从哪里入手?

审批—-复核—-发放装修许可证—-签订装修管理规定—-巡查—-发现违规责令停工(宣传、劝阻)---发放违规整改通知书 (必须取证)

2、我们是以什么做为管理前提?我们依据什么进行管理?我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3、假如业主违规装修不听劝阻,我们有那些方法?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每股盈余最大化的缺点:①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性;②缺陷二:没有考虑每股盈余承担的风险;③缺陷三:无法克服短期行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优点:①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②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③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的具体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利率的分类: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基准利率、套算利率;按利率与市场的供求关系: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按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利率、公定利率

利率的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率、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期限风险收益率)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相对数&绝对数。货币时间价值的衡量:单利、复利、年金。 年金常见形态:租金、利息、折旧、公积金、养老金等。

年金类型: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的代价,包括两部分: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等;在使用过程中支付的报酬,如股利、股息等。

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资本成本三种形式: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成本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盈亏临界点:也称保本点,是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延展,目的是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利润结构和经营业绩。表现形式: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是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预计销售量之间的差额。经济含义:评价企业经营安全度的指标。安全边际越大,企业经营越安全。可以确知现有的业务量再降低多少企业就从盈利状态转入亏损状态

因素变动分析之对利润的影响:1.单价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3.固定成本变动4.销售量变动5.多因素同时变动 一般而言,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中,灵敏度最高的是单价,最低的是固定成本,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介于两者之间。 在一定经营水平下,经过计算因素变动的百分比不同,敏感系数相同。风险分类:从个别投资者角度:公司特有风险、市场风险。从公司角度:经营风险(本质是销售风险)、财务风险(本质是企业偿债能力风险)。 风险决策类型: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风险衡量方法:概率分析方法。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不同变动幅度的概率分布及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对项目可行性和风险性以及方案优劣做出判断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法。

运用概率分析方法的风险衡量步骤1.预测各种情况下的投资报酬结果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计算期望报酬率3.计算标准离差4.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越大,投资风险越高,投资收益越高。

风险报酬两种表示方法:风险报酬额、风险报酬率。

必要投资报酬率的构成:无风险报酬、风险报酬、通货膨胀贴补。 企业决策过程中,一般要求项目或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大于必要投资报酬率,或者预期风险报酬率大于必要风险报酬率。多个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具体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原则是投资报酬率越高越好、风险程度越低越好。 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优先股、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它们的资本成本统称为“权益成本” 投资分类:按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按投资对象存在形态和性质:实业投资(项目投资)、金融投资(证券投资);按投资范围:对内投资、对外投资;按投资的重要程度: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按投资时间长短:短期投资(流动资产投资)、长期投资

投资管理原则:可行性分析原则、投资结构平衡原则、投资组合与筹资组合相适应原则、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均衡原则

现金流的构成:初始现金流、营业现金流、终结现金流 净现值:未来现金流入量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差

额。

净现值决策标准(规则):1.评价单个备选方案:NPV>0,可行。此时,投资干干的报酬率大于活等于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NPV<0,,则不可行,应放弃。 2.多个互斥方案进行选择时:选择净现值(NPV)最大者。

3.一组既不相互独立又不互斥方案,可任意组合,也要以净现值为决策指标。若资金受限,用净现值率指标,净现值率≥0,可行,小于0则不可行;若资金不受限,可按净现值大小排序,选择其中最优组合。净现值率=投资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100%

贴现的分析评价指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1.净现值法(NPV)2.现值指数法(NPVR)3.内涵报酬率法(IRR)

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指标(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1.投资回收期法2.会计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 净现值法的评价:优点:a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能够反映项目投资收益的现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b考虑了投资风险的影响,一方面对风险大的投资项目可以选用较高的折现率来进行计算和评价,以反映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一方面在计算净现值时,允许使用不同的折现率来计算,可以放映隔年的预期报酬率及其投资风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c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缺点:a不能说明方案本身投资报酬率的大小。b在进行独立投资决策时,有时无法做出正确决策c净现值法时无法对寿命期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直接决策。现值指数:是指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和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比率,也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等。反映的是单位投资的收益率。决策规则:一个备选方案:现值指数大于1采纳,小于1拒绝。 多个互斥方案:选择超过1最多者。 现值指数法评价:优点:可以进行独立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的比较,能够真实反映项目的盈亏程度,由于现值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有利于在初始投资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相对于净现值而言,净现值是绝对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现值指数是相对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缺点是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内含报酬率:也称内部收益率。是使预期现金流入量现值和预期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收益率。也就是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决策规则:1.一个备选方案:IRR>必要的报酬率(资金成本),则可行。2.多个互斥方案:选择IRR最大的项目。

IRR的计算:每年的NCF相等,采用“年金法”计算 ;每年的NCF不相等,采用“逐次测试法” 内含报酬率评价:优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等,而且避免了在采用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时要确定折现率这一既困难又容易引起争议的难题,很多决策者都非常重视这个指标。缺点:a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常需要多次测试才能求解。b 内含报酬率是一个相对值,不能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总额。c 在现金流量呈现不规则变化时,一个项目可能有多个内含报酬率,使决策者很难做判断。d 内含报酬率法隐含着一种假设,即每期收到的款项可以用来再投资,且再投资能够获得与内含报酬率相同的收益率,事实上并非如此。 投资回收期决策标准:设定基准回收期,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回收期,可行,反之,放弃。

投资回收期法的优缺点:优点1.计算简便、通俗易懂2可以用于衡量投资方案的变现能力3可以用于衡量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缺点:1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2没考虑超过回收期的现金流量对项目的影响3基准回收期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会计收益率法决策标准:设定基准会计收益率,若项目的会计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可行。反之,则放弃该方案,在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选择会计收益率最高的项目。

会计收益率法的评价:优点:计算简单、简明易懂,该指标不受建设期长短、投资方式、回收期的有无以及净现金流量大小等条件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能放映投资方案的盈利能力。缺点:1以会计收益而非现金流量为基础。2没有考虑现金流入和流出发生的时间。3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

非贴现指标和贴现指标的比较:1.非贴现指标忽略货币时间价值对项目现金流价值的影响,夸大了投资的获利水平和资本的回收速度;2.非贴现指标对寿命不同、资金投入时间不同

和提供收益的时间不同的方案缺乏鉴别能力。结论:贴现指标更科学。 贴现指标间的比较:NPV & IRR 1.独立方案的选择,两个指标会得出相同的结论;2.互斥方案的选择,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NPV & PI 。1.独立方案的选择,两个指标结论一致,但从不同角度评价项目的获利能力,NPV侧重反映项目的效益额,PI侧重投资效率;2.互斥方案的选择,两者结论可能不一致。 现金流量分类:按现金流动方向: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按现金流动的时间: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

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营业支出、投

入的营运资金。

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固定资产余值、收回的营运资金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净现值法、差量分析法、年平均现金净流量法、平均年成本法。 差量分析法、净现值法:前提是新旧设备尚可使用的年限相同,且有对应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差量分析法:1.计算初始投资与折旧的现金流量差额。2计算各年营业现金流的差额3两个方案现金流量差额4计算差额的净现值。 差量分析法决策过程:

1.计算两方案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

(1)差量收入 = A方案收入 – B方案收入 (2)差量成本 = A方案成本 – B方案成本 (3)差量利润 = 差量收入 – 差量成本

2.决策标准:若差量利润大于0 ,则A方案优;若小于0 ,则B方案优;若等于0,则两方案等效。

年平均现金净流量(净现值法的延伸) 年平均现金净流量,是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按年金现值系数折算的净流量。 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现金净流量 = 净现值 ÷ 年金现值系数 决策规则:

1.独立方案,若年平均现金净流量﹥0,方案可行;

2.互斥方案,年平均现金净流量越大方案越好。 资本成本的作用 1.资本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个别资本成本率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依据。 综合资本成本率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依据,边际资本成本率是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2.资本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进行投资决策的经济标准。3.资本成本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资本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个经营业绩的基准

存货4个的功能:储存必要的原材料和在产品,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适当储存原材料和产成品,便于组织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留有各种存货的保险储备,可以防止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

ABC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我们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应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

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动机 、补偿动机 、谨慎动机 、 投资动机

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

力;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筹资风险小,没有固定到期日;筹资限制少。缺点:资本成本高;可能分散公司的控股权;可能导致股价下降。 优先股筹资的优点:提高企业的自信和借款能力;不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财务风险低,股东可获财务杠杆收益;便于公司调节资本结构。缺点:可能产生负财务杠杆作用,降低普通股的收益率;资本成本高。

股票投资的评价:优点:投资收益高、购买力风险低、拥有经营控制权;缺点:求偿权位于最后、股票价格不稳定、收入不稳定。

KiKRF

i

Km

KRF

Ki

——第i种股票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投资报酬率 KRF——无风险报酬率

i——第i种股票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系数

Km

——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留存收益的优点:简便,无筹资费用;带来节税收益;提升企业借款能力,降低企业风险。缺点:筹资数量有限制;对筹资规模有影响;影响股票价格;资本成本高。

普通股相对于优先股而言,具有股利收入不稳定、价格波动大、投资风险高、投资收益高的特点。

投资基金的分类:①按组织形态不同:契约型投资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②按投资标的不同: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期货基金③按变现方式不同:封闭型基金、开放型基金。 营运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特点:短期性、流动性、波动性、弹性大成本低、风险大。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明:任何一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都等于无风险收益率加上风险溢价,即风险补偿。

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产品需求、产品售价、产品成本、企业调整价格能力、固定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

营业杠杆(经营杠杆)的原理:在单价p和单位变动成本v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固定成本F,随着销量Q增长,会使利息税前利润更快地增长;反之,亦然,由此,形成营业杠杆。

影响财务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其他因素:资本规模的变动、资本结构的变动、债务利率的变动、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有价证券投资的种类:①按证券所体现的权益关系和经济内容不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②按发行主体的不同,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公司证券;③按到期日长短:短期证券、长期证券④按证券收益状况不同: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⑤按证券所体现的权益关系:所有权证券、债权证券

债券投资决策时应遵循的原则: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一) 档案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对象, 但是知识管理可以分为显性的知识管理和隐性的知识管理。档案管理就是显性知识管理的一个部分, 因为档案记录的信息是经过工作人员分辨、整理保存下来的有效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管理和识别, 用人单位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 也就是说档案信息要通过人的有效识别才能够发挥作用。这些信息整理、收集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此类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讲, 档案信息记录也是对知识的综合和记录。所以说, 档案也是对知识的记录, 只是记录的方式有所不同, 因此, 档案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档案的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档案的价值, 满足单位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对社会发展记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管理最终的目的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提高知识利用率, 在这方面,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区别。

虽然档案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也有一定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管理的深度来讲, 档案管理主要是对文件、档案实体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更加注重对文件所承载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管理, 深度要超出档案管理;从管理的范围来讲, 档案管理的范围要比知识管理的范围狭窄, 知识管理的范围要广泛很多。从管理的重点来讲, 档案管理主要是为了保存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 确保文件在当今以及今后都能够发生重要的价值;知识管理更加注重文件以及知识的现实价值。

(三) 档案知识型管理是档案发展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不断现代化的今天, 促进了知识信息化的交流发展, 因此, 档案管理也要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走知识型发展道路。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对文件资料进行收集、鉴定、整理, 这限制了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和利用价值。特别是管理机制的落后, 运作方式的陈旧, 技术水平的低下违背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不利于知识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的共享。所以, 档案管理在加强文件、资料管理的同时, 更要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加强档案信息化、技术化管理。实现知识来源、整理、保存、共享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因此, 档案管理实现传统管理方式向知识管理方式的转变, 才能够真正实现档案的价值, 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启示

(一) 加强知识共享与创新。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知识交流与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档案作为知识的一种形式也要加强知识共享与创新。首先, 不管是加强档案的文件管理还是知识信息化管理都要实行档案管理的有序化, 对档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 不能只是简单的对实体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其次, 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 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提高档案知识化管理水平, 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创新。第三, 加强档案管理方式创新,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管理的要求, 因此, 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提高档案管理技术水平。

(二) 实现档案信息化和知识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任何管理方式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 档案知识化管理也要对文件以及信息内容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与传播, 而且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是档案知识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 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文件资料、人员引进以及基础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因此, 档案知识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要实现管理技术的信息化, 还要加强文件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电子文档信息管理库, 这样才能够实现档案知识管理的信息化。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 档案管理也面临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档案管理的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既有非常深刻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档案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知识管理为档案管理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主要分析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指出档案管理面临的困境, 以及知识管理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契机, 实现档案管理的新跨越。

摘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既有非常深刻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档案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知识管理为档案管理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主要分析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指出档案管理面临的困境, 以及知识管理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契机和启示。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 周甜甜.从一元到多元:档案管理范式的演变[J].兰台世界, 2013 (3) .

[2] 黄世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 (之一) [J].档案管理, 2014 (4) .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摘 要]数字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了理念、方式、技术设备的一系列变化,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其发展趋势。同时当今世界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性的、过程性的、互补性的世界。它改变了静止的、僵化不变的信息存在方式,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集散地。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中无法被动的接受,只能是在“激活”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新见解。这些都要求我们档案管理者在这样的信息网络环境中,为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将档案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率先实现由静态的保管信息状态到成为动态知识元的过渡,运用现代的科技办公手段来实现档案信息知识化。

[关键词]档案;信息管理;知识管理

一、引言

当今社会已迈入到数字时代,随着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档案的信息管理就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开始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占有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呼唤知识管理,现代知识管理正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它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也被引入到档案界,英国档案与文件管理专家迈克尔·库克在2001年11月17日至18日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的“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时指出:我们可以宣布自己已步入知识管理领域,知识管理也是整个档案界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以说档案管理在经历了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后必然步入到知识管理的阶段。那么到底什么叫知识管理?有人认为,知识就是信息,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这是典型的对知识管理的狭隘理解,笔者认为要明确知识管理的概念,首先要区分一下几组不同的概念。

二、区分知识与信息

首先,知识并不等于信息。信息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根据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包括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2,“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3,“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4,“知道是谁的”人际知识(know-who)。由此可见,知识的概念比信息的概念要广泛的多。信息仅限于“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即是记录于一定物质上的知识,我们称之为“显性知识”。而“知道怎样做”、“知道是谁”,是存储于人们大脑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体会、感悟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或者只可意会而难以表达的知识,我们称之为“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不属于信息的范畴。

其次,知识是有用的信息,信息分为正确信息和虚假信息,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而知识都是正确的、有用的信息。

三、区分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

首先,从管理层面来看,档案管理主要是一项专业管理活动、一系列管理技术方法;而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专业管理活动、一系列管理技术方法,而且属于价值观念、管理范式、管理理念范畴,还包括了组织更高层面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

从管理深度来看,传统档案管理主要是对文件、档案实体(载体)的管理;而知识管理更重视对文件、档案内容(信息、知识)的管理。

从管理范围来看,档案管理的对象限于文件、档案;而知识管理不仅要管理文件、档案这种内源显性知识,还要管理图书情报之类的外源显性知识以及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从管理侧重点来看,档案管理更侧重于确保文件、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确保文件、档案的凭证性价值、长远价值与保存价值;知识管理则更关注文件、档案及其他类型知识的可用性,关注文件、档案及其他类型知识的情报性价值、现实价值与利用价值。

从管理特点来看,档案管理更强调对文件、档案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知识管理则鼓励一种较为宽松、便于创新的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关注自身的良好定义的政策和可审计的程序,而知识管理致力于以一个不受约束的、宽组织的创造力和知识交易的方式忽视组织传统。”

四、区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信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更是对信息管理的变革和超越。

1.信息管理仅仅注重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更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连线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杨(Ron Yang)说:显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尖端,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的果实。而且隐性知识往往具有独占性,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管理难度更大。

2.信息管理仅仅侧重于对现有信息的收集、整理,而知识管理更侧重于对新知识的生产、创造。

3.信息管理仅仅重视对信息本身和信息技术的管理,而知识管理更重视信息、知识活动的过程和人员的管理。

4.信息管理仅仅关注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向适当的人员提供适当的信息,将信息简单地视为免费资源,未能对知识进行资本化运作以实现知识增值;而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追求知识的增值。

可见,知识管理不是信息管理的简单延伸和发展,而是对信息管理的一种变革和超越。

五、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可行性

1、从档案信息属性的角度分析档案均具有知识属性,这些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档案是知识储存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智慧的一种物态结晶。档案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对文档这种显在知识的管理。

2、从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知识管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尽管有些还不是十分成熟。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成立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实践需要,二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三是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基本条件,知识管理都已具备。融合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指导档案信息管理是有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的。

3、从档案信息管理的困境分析。目前,档案管理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外在表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越来越暴露其不足之处,档案资源利用率低,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档案部门有成为产出低的内耗部门的趋势。为挽救这种困局,有些单位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人员培训、引进管理设备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档案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寻找档案信息事业发展的新出路。

4、从二者管理的目标和动机分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偏重于“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则专门指向档案的内容信息,其目的和动机是使档案的内容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实现价值。档案信息管理无疑也针对这一方面,即以信息内容的开发为宗旨和方向,为组织的各项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作用。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管理组织的显在知识,发掘组织的隐含知识,实现隐含知识向显在知识的转化,在组织内实现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档案中蕴藏着大量显性知识,对组织的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组织档案中也蕴藏着大量可待开发挖掘的隐含知识。因此,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发档案的信息内容,为各项工作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档案中的隐含知识,将这一部分知识转换成显在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共同的目的和动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原有的管理方式已暴露其不足之处,而拥有一套完整理论与管理技术的知识管理无疑为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指明了出路,是对传统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六、知识管理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1、知识管理可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职能。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知识管理对战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营销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需要拥有全新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适应这种需要。其职能的根本转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将档案信息管理真正看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职能的转变赋予档案职业更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档案人员角色的转变即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

2、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其既是知识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结构将从传统的直线型向扁平式转变,管理的中间层次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将形成一个由中心的管理者统一领导和指挥的组织。同时,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即把文件档案看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件连续体。打破过去文件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实现企业文件档案一体化,在业务流程上进行统一的设计。该流程包括文件从产生、运转、归档、永久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这种新的业务流程有助于加强文件、档案的知识管理,同时强化了对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整个文档工作的工作效率。

3、知识管理可以丰富和拓展档案管理技术。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新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化、数字化文件的出现,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档案的实体化管理,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所以很难适应知识管理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大量应用,又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契机,促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中蕴涵知识的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发具有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推动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将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它将使大到一国、小到企业、机构和个人摆脱传统资源或资本的限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信息不是知识。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有机地结构化、系统化的信息才能够称之为知识。在新的知识经济形势下,只有使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对象快速转化组织机构的竞争优势,这样的组织才能去芜存菁,才能让组织储备能量,保持竞争优势,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丁光勋.数字时代档案学理论建设与功能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姜之茂等.为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学术观点述要[J].北京档案,2001(12)

[3]周毅.全面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2(4)

[4]陈国林.固化组织知识[J].IT经理世界,2002(7)

[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闫瑞英,女,1971年出生,毕业于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江苏扬州市竹西小学馆员(江苏扬州225000),发表论文7篇。李剑峰,男,1970年出生,中共扬州市委党校,东南大学管理学硕士(江苏扬州225000),发表论文9篇。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摘要:研究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方法。该工作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管并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完成。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1)确定领域的收词范围,(2)确定术语定义,(3)确定术语的英文名称。介绍了在每一阶段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发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目的是向从事术语审定工作的专家汇报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并征求意见。

关键词:术语审定,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文本挖掘

引言

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和规范化工作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之一,对促进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为了规范科技名词,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授权全国科技名词委代表国家审定和公布科技名词。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须遵照使用。

2008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主管并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学部进行管理类科技名词的审定。受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委托,由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党延忠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审定了管理类中有关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术语。该领域按照核心内容划分为七个子领域:(1)管理系统工程,(2)管理信息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4)信息资源管理,(5)电子商务,(6)知识管理,(7)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

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以下简称《原则及方法》)指导下,课题组依据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审定工作流程,发挥课题组成员熟悉机器学习文本挖掘技术的优势,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本领域术语的初步审定工作。此次,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初步确定了1001个术语,其中,管理系统工程子领域120个术语,管理信息系统子领域198个,决策支持系统子领域137个,信息资源管理子领域154个,电子商务子领域152个,知识管理子领域182个,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子领域58个。

对每个子领域,课题组使用了相同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审定其术语,审定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确定收词范围,(2)确定术语定义,(3)确定术语的英文名称。按照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总结的顺序,下文将分阶段依次介绍和总结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情况。

本文目的在于,向术语审定与术语标准化领域的专家、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汇报工作,并为全国科技名词委今后开展其他领域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工作提供些许知识的共享。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采用“术语”来代替“科学技术名词”。

一 确定收词范围

(一)工作内容

确定收词范围是术语审定工作的第一步。收词范围要能够反映领域的概念体系,每一个领域专有概念,包括领域内通用的概念和新涌现的概念,都应该有其对应的术语被收录。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概念层出不穷,过时概念不断出局,所以收词范围要能够描述领域最新的概念集合,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术语表达的符号世界正确理解领域的客观世界。

该部分工作的内容是确定审定的对象,即确定收录术语的集合。工作步骤一般为:(1)从各类文献中收集术语。(2)选择这些术语中特定的一部分作为收词范围。工作方法一般是:首先阅读大量的现有文献,如学术专著、大专院校教材、各类辞书、专利文献、科技文献资料、国家标准等,从中收集得到一个较广泛的术语的集合;然后由专家讨论选定其中的一部分术语,即一个子集,作为领域专有术语添加进收词范围,其余的则删除不用。在全国科技名词委以前进行的领域术语审定中,确定收词范围这一阶段的工作几乎完全以人工手动的方式完成。

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原则及方法》中制定了详细的术语选择原则,如图1所示:

由于一个概念往往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名称,这就产生了术语的同义现象。同义现象会导致术语使用的混乱,在术语审定工作中,应该尽量减少术语的同义现象。因此,在确定收词范围时,除了图1所列的选词原则之外,还需要遵循《原则及方法》制定的关于定名的单义性原则,即一个领域概念应确定唯一的一个中文名称作为与之相对应的领域专有术语,其他还在使用的中文名称则作为同义词列出而不再进行审定。

(二)工作方法

依据上述工作原则,课题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人机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收词范围的工作方法,综合了机器学习的定量结果和领域专家的人工经验。该方法首先采用机器学习文本挖掘技术从领域语料中自动提取领域专有术语,然后由领域专家人工修正确定最终收词范围。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手工收词存在的两个显著问题:(1)工作烦琐,耗时耗力;(2)由于专家对整个领域认知的片面和不完善,收录的术语往往会受到主观影响,导致最终的收词范围不能客观地反映本学科的概念体系。

课题组使用这种新的工作方法,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了确定收词范围的两个工作步骤:(1)由计算机代替人工阅读大量的文献,自动收集得到一个术语集合;(2)分析计算每个术语是领域专有术语的可能性,为专家确定最终的收词范围提供定量化的决策支持。这种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对图2中的各处理模块的说明:

(1)语料库是大量的电子文献,在该方法中用于提供词语集合。语料库分为前景语料(fore-ground corpora)和背景语料(background corpora)两部分。前景语料是包含丰富的领域专有术语的领域文档库。背景语料用来与前景语料作对比,以突显领域专有/非专有术语在领域文档与非领域文档中表现出的不同的统计特性。实际上,语料库c可由m(m≥13)个领域的前景语料共同构成,提取领域的Dk领域专有术语时,前景语料为Cfk,背景语料Cbk由语料库中其他m-1个领域的前景语料cfi(1≤i≤m,i≠k)构成。要求cfk完全包含Dk的所有术语,并且反映术语的真实使用状况。

(2)语料预处理模块将初始输入的电子文档标准化成统一格式的文本。该模块去除图片、公式等无法自动处理的元素,去除空行等无意义的符号,输出仅保留字符、标点符号和换行符的标准化格式的文本。通常,标准化文本的格式要求为:半角标点符号统一改为全角符号;文本采用统一的编码格式。

(3)词语提取模块使用计算机自动获取领域语料中出现的所有词语。该模块采用结合词性分

析与串频统计的词语提取方法处理领域语料(即前景语料),输出在领域语料中出现的所有词语的集合。该方法首先采用既有的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把标准化语料切分为原子词串;然后以原子词为步长取其子串,应用统计的方法判断该子串是否符合成词的标准,将符合标准的词串作为词语加入到词语集合中。该自动提词方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较高。

(4)领域概念学习模块处理上一模块输出的词语集合,输出候选的领域概念。该模块分为两个连续的子模块:领域隶属度分析和同义词合并。前者遵照《原则及方法》的选词原则删除词语集合中的非领域专有的术语,输出候选领域术语及其领域隶属度。在领域隶属度分析子模块中,采用两个指标分析每一个词语:领域相关度(domain rele-vance,DR)和领域均匀度(domain consensus,DC)。前者删除领域不相关的词语,后者删除尚未在领域中达成稳定使用的词语,剩余的词语作为候选领域术语。候选术语的领域隶属度等于其DR、DC的加权和与竞争因子(competitor factor,CF)的乘积。在同义词合并子模块中,遵循《原则及方法》的概念定名的单义性原则,合并候选领域术语集合中的同义词,输出候选领域概念集合。这一子模块基于意义组合原理,自动查找领域术语集合中的同义词,将一组同义词中的领域隶属度最高者确定为概念的正名,其他词语作为异名。领域概念学习模块将候选领域概念以领域隶属度降序排列提交给各领域专家。

(5)在专家修正模块中,领域专家参照上一模块输出的定量化的结果,结合经验,选择决定候选概念中可以收录的术语。如果有必要,领域专家再手工添加遗漏的术语。手工添加术语是为了避免发生由语料不充分所导致的计算机收词不完备的情况。该模块的输出结果即为最终的收词范围。

(三)工作总结

1.方法效果

为了说明课题组提出的人机结合收词方法在确定收词范围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在课题组所负责的七个子领域中的实施情况。表1是计算机在无监督的情况下,以一些项目建议书为语料库,进行自动收词的结果。

对表1的说明:

(1)每一列说明一个子领域的情况,是在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计算机自动确定收词范围的结果。其中,SE指管理系统工程,MIS&DSS是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两个子领域合并起来的情况,IRM&EC是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商务两个子领域合并起来的情况,KM是知识管理,图书馆是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由于有些子领域的前景语料是合并的,所以将这些子领域的学习结果合并起来介绍。

(2)语料栏说明语料库的情况。Cf指的是前景语料(即领域语料),Cb指的是背景语料。nf说明前景语料中的文本个数,nb是背景语料中的文本个数。汉字数一行统计语料中所包含的汉字的个数。每个文本大约包含250个汉字。

(3)词语集合一行说明词语提取模块在前景语料中提取得到的词语的数目。这个集合也是用来进行领域隶属度分析的词语集合。

(4)候选领域概念一行说明经过领域概念学习模块自动学习所得到的候选收词范围所包含的术语个数。

(5)领域概念一行是术语审定工作最终确定的收词范围所包含的术语个数。

(6)学习性能栏内是计算机在自动收词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能。误删个数是指,在词语集合中出现但是被机器学习算法错误删除或合并而没有列入到候选领域概念的词语个数。命中个数是候选概念中被专家确定收录的术语的个数。错误率是误删个数与被删个数(即词语集合中词语数与候选领域概念数之差)的比值。由表中数据可见,该方法在实现较高删除率的同时保证了极低的误删率。召回率是命中个数与领域概念的比值。由误删率低可知,学习结果的召回率低的原因是语料不充分,没有完全包含领域术语。

由表1可见,课题组提出的这种以人机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收词范围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还能够:(1)简化烦琐的人工选词过程;(2)降低由专家主观因素引起的争执以及对收词范围的影响。

2.问题与建议

本文建议,将人机结合(结合机器学习文本挖掘与领域专家人工经验)的方式和方法作为确定收词范围的基本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原因是:在诸多学科术语审定工作中都出现了如何把握收词范围的“度”的难题;另一方面,有些学科发展迅猛,新术语不断大量出现,每10~15年一个周期集中进行领域术语的审定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而对新术语的定名应该越快越好,否则一个不恰当的定名用惯了,再改就难了。人机结合的方法既能保证工作结果的有效性,又能保证术语收集的快速及时。

《原则及方法》是在大量的领域术语审定工作的经验之上制定的,依据《原则及方法》所设计的确定收词范围的机器学习方法是科学严谨、经得起推敲的。依据本文作者的相关论文:领域相关度DR算法和竞争因子CF算法衡量词与领域的相关程度,自动删除领域不相关词,这满足了《原则及方法》的3.1要求;领域均匀度算法Dc衡量词在领域语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自动删除仅在个别的几个语料中出现的词,这满足了《原则及方法》的3.2要求;同义词合并模块与语料的选择则满足了《原则及方法》关于定名的要求。足见,课题组所设计的计算机自动收词方法不仅能够降低领域专家的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间,而且完全符合《原则及方法》的相关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在利用计算机自动收词时,要使用合适的语料库,不仅要满足选词原则,还要满足《原则及方法》中制定的概念定名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约定俗成和协调一致。术语的来源决定概念的定名是否符合这些定名原则。因此,本文建议:在进行计算机自动收词时,除了要求领域语料完全包含领域专有术语,还要求其具有时效性,即语料是时下较新的著作。

二 确定术语定义

(一)工作内容

确定收词范围之后,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是为收词范围内的每一个术语下定义。受人们的工作领域、知识量和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观认识中的术语符号与客观世界的概念之间往往会产生错误对应,主要有两类错误:(1)张冠李戴,即术语与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错误,如“可用性”往往被错解为“易用性”。(2)范围不明,即由于概念的内涵不明确所造成的主观放大或缩小这个概念的外延。术语审定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错误,达成人们对于领域概念模型的共识,即,促使客观世界与符号世界的映射在人们的主观世界中达成共识,实现三个世界的准确对应。因此,术语审定工作要求为每一个领域术语确定一个明确的定义项。

该部分工作的内容是对术语所对应的概念的内涵做出正确和简明的描述,建立术语与概念之间的一对一映射。

关于下定义的原则,《原则及方法》的规定如图3所示。除了图3中的原则,课题组还参阅并遵

照了《形式逻辑》中所制定的定义规则,包括:(1)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2)定义项,除非必要,不包括负概念;(3)定义项中不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4)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

(二)工作方法

依据上述原则的指导,课题组为术语的下定义工作制定了三个步骤的工作流程:(1)对每一个术语,查找三个候选定义项;(2)根据候选定义项来确定术语的内涵;(3)确定术语的定义项。

在查找候选定义项时,主要的资源是最新完成和出版的大中专院校教材和辞书。除了广泛查阅大量的纸质书籍,课题组还借助因特网搜索了被广泛引用的定义项。参考的网站包括维基百科、CNKI(知网)知识元库等。

确定术语内涵时,主要依据有两点:(1)候选定义项的认可度。认可度代表大众对于定义项所描述的概念内涵的认可程度,定义项应描述概念最被广泛认可的屙l生或者外延。判断认可度高低的标准主要有:被引频次、候选定义项来源著作的知名度、出版社知名度、作者的知名度等。(2)候选定义项的时效性。要求定义项能够反映术语最新的特有属性和外延,即紧跟时代。由于人们对于自然世界的改造和对领域知识的认知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术语的内涵也随之改变。例如,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定义,该术语早期的内涵是基于组织业务流程之上研发信息系统,而目前的内涵是基于已有信息系统之上更新系统。因此,原定义项失效。

在确定术语的定义项时,对于名词性术语,除了某些没有属的术语(如,“系统”“数据”等),一般采用真实定义,即属加种差的方式;对于动词性术语,一般采用发生定义的方式,即描述动作的施者、受者、动作目的及活动的定义方式。

(三)工作总结

1.方法效果

由于候选定义项来自领域内广泛认可的教材和学术专著,因此下定义的工作结果是正确的、权威的,并且能够体现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核心思想。这样的定义项能够为读者提供对于领域知识的准确的认识。

但是,这种工作方法需要首先查找候选定义项。查找候选定义项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劳动,且需要查找者对领域有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系统掌握领域知识。

2.问题与建议

基础性的领域术语不易说明和定义。如,管理信息系统子领域的“数据”“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工程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等术语。原因有二:(1)基础性术语大多没有属概念。(2)这些术语在其他多个领域都有引用共用的情况,下定义时需要注意通用性且可信服。本文建议的解决方法是:下定义时给出一个较为抽象的描述,使得不同领域可以按照本领域的核心思想去深化理解和诠释这个定义项。

另一个问题是,有些领域术语的定义项内涉及其他多个非领域专有的术语。本文建议的解决方法是:为避免定义不清,可以少许改动收词范围,添加几个领域相关性不够高的术语。如:“多维数据模型”的定义项是:“数据仓库中数据组织的一种模型。他由维和事实来定义。维是关于一个组织想要记录的视角或观点,每个维都有一个表与之相关联,称为维表,维表是对维的属性的描述。事实是一个数据度量,对所要考察的数据的一个数值度量,事实表包括事实的名称或度量以及每个相关维表的关键字。”为了更好地说明多维数据模型这一术语,在收词范围中添加了维、维表和事实表三个术语。

在下定义时,课题组还发现了两个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中所特有的问题:(1)有的术语既有广义内涵又有狭义内涵,如,信息资源管理子领域的“信息资源”“信息检索”等术语。出现这种情况时,本课题组一般倾向于将其定义为广义内涵,个别情况下采取分别列出其多个内涵的下定义方式。(2)有的术语引自其他领域,但与原领域的内涵已大相径庭,如,电子商务子领域中的“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交易风险”等。这些术语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内涵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内涵完全不同,在下定义时需要注意体现其在本领域的内涵。

三 确定英文名称

(一)工作内容

为术语确定英文名称是术语审定工作的重要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将中文术语与其英文术语准确无误地对应起来,利于国内科研界、工业界与国际各界的顺畅交流,能够促进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业的发展。而错误的对应则会误导群众,在国内外进行交流时形成混乱,影响沟通的顺畅,甚至阻碍科研和工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在进行术语审定时,必须为中文术语唯一确定其对应的英文术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大部分子领域,中国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的起步都较国际晚。从国际上形成这些领域到目前为止的几十年里,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的先进水平与实际应用的成熟程度一直低于美国和欧盟等国家。也造成了一个事实:这些领域中的理论性术语和应用性术语几乎都是从国外引入到国内的。也即,此次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收词范围内所收录的术语大都是由国际上相应的英文术语翻译而来的。

因此,该部分的工作内容实际上是为收词范围中的术语确定其对应的英文术语。

依据这种情况,在查找英文术语时所遵循的工作原则是:(1)英文术语的内涵与原术语一致。(2)英文术语在领域内的认可度高。

(二)工作方法

根据工作原则,课题组在确定一个术语的英文术语时,依据下面的工作流程进行:

(1)利用CNKI翻译助手,查找术语在中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中最普遍的几种英文翻译。

(2)判断英文翻译的语词内涵是否与中文术语的内涵一致,删除不一致的翻译。

(3)借助权威性的英文原版材料,将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英文翻译确定为英文术语。借助的资源包括:维基百科词典与术语树、Google(谷歌)、英文原版书籍。

(4)确定该英文术语的大小写、单复数等书写形式,将其最广泛使用的形式作为原中文术语所对应的英文术语。

(三)工作总结

1.方法效果

采用3.2所描述的工作方法,为每个中文术语确定了其唯一对应的英文术语。其间,纠正了诸多经常出现的英文翻译的偏差,表2举例说明。

2.问题与建议

在中英文术语的对应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同一中文术语对应多个英文术语。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二:英文术语引入到我国后,国内学者首先为其翻译并确定了一个中文名称并解释其内涵,但是,其他国内学者在后续的论文或报告中再将这一中文名称翻译回英文时,往往会发生表述上的偏差。这就导致了一个中文术语同时对应多个英语翻译的情况。有的英文术语在英文范围内也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电子商务模式”对应的英文术语有“e-commerce model”和“e-commerce mode”两个。

(2)同一个英文术语对应多个中文术语。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二:同一英文术语的中文翻译尚未在领域内或领域间达成标准化。这也是在确定收词范围时确定正名与异名同义词时所解决过的问题,在此不再讨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同一英文词汇会表现不同的内涵,如英文的“sys-tem”会对应于中文的“系统”“体系”和“体制”。这属于英文的语言现象,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

这些问题阻碍了领域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体现了规范术语的英语名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管理领域的术语有一个特点:部分术语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如,“组织”“数据存储”等。在确定这些词的英文术语时,本课题组一般将其作为名词处理。这样,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是采用动名词的形式还是名词形式的翻译?如“出版”(publishing vs publication),“数字化”(digtizing vs digitization)等。解决这种问题时,本课题组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在美国地区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式确定为术语的英文名称。

四 结论

本文汇报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术语审定工作进展,介绍了工作方法,总结了其中的问题和解决经验。领域术语的审定工作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确定收词范围,确定术语定义,确定术语对应的英文术语。本文采用了人机结合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了这项工作。工作方法既贯彻和遵照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审定工作的流程和原则,又结合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领域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是科学严谨的。

本文所介绍的计算机自动确定领域收词范围的方法是领域独立的,可以为任何领域的术语审定工作提供计算机辅助支持。在当前的知识爆炸时代,诸多领域的发展都较为迅猛,手工收词无法跟得上领域知识的发展。因此,建议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确定收词范围,尤其是新词的添加和收录。

在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术语初步审定工作中,采用的审定方法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对于该方法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研究如何选用和完善语料库,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文本挖掘方法与算法的性能,如何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自动提取术语的定义项和英文名称等。在对这些方法进行改良和提高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术语审定工作的自动化程度、速度和有效程度。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摘 要:科研机构档案的档案资源存在重积累、轻利用,归档内容单一、深加工程度不够、创新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建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档案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知识库,建立专家知识库,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处理,建立功能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深入管理,为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价值,促进研究机构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科研机构 ;档案管理;知识管理 ;档案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管理成为目前知识获取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构建的一套全面的知识体系,除显性知识的管理外,重视隐性知识的获取和管理,同时以创新性为目的,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各种不同过程,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和不断积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科研机构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助力科研机构的成果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的价值,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向新的更高的台阶迈进。

一、科研机构档案利用面临的问题

目前多数研究机构虽然都编制了相关制度与规程,提出了档案建档、保管的具体要求,也通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但是归档之后档案资源作用发挥却明显不足,尤其是科研档案,主要表现为档案利用频次低,目的简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科研档案属于显性知识,其中包含了前人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有效挖掘潜在价值,能为未来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建议,增强科研工作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但是目前多数时候档案利用方式单一,作用仅仅表现为为成果项目报奖等提供凭证,而作为成果持续研发的参考资料,或者科研管理改进参考等目的利用很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科研档案科学价值的浪费。

二、档案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科研档案归档内容较单一,缺少科研管理类资料

目前,大多数科研机构科研档案归档范围基本包括了从申报到中期检查到最后结题的结果性文件资料,如开题报告、申报书、任务书、中期检查表、结题材料等内容,课题研究性成果材料保存较全。但对课题研究各过程进行管理性行为的文件资料保管较少,如课题来源、课题申报领域、课题研究经费、课题研究投入人员及设备、课题研究完成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内容,由于各种原因,很少作为档案资料向档案室移交。造成科研档案内容较单一,不够全面,不利于科研管理类数据的长期、系统及安全管理,也对后期进行系统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造成不便。

2. 科研档案资料的深加工程度不够

现阶段大多数科研机构档案管理都进入了信息化管理阶段,实现了档案目录条目和档案原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每个研究阶段的资料都是以一个整体文件而存在,没有对其中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细化拆分、提取和分类,缺少对档案资料的深度加工整理。所以在后期利用时只能根据项目名称或项目代码进行档案查询和利用,无法根据研究项目的其他属性进行查询和分类,不利于对科研项目的多维度统计和分析,也不利于今后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和满足企业知识管理的需要。

3.科研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创新不足

科研机构重视科研创新,但对于承载研究成果的科研档案及其他档案的保管利用重视程度较弱。认为档案工作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性劳动多,无需配备专业技术人才,造成了科研机构虽然科研人员文化水平层次较高,但是档案工作者大都存在年龄偏大、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新的专业知识、缺乏现代信息网络化知识的现状。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知識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业务中的渗透,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三、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针对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适合科研机构自身的知识管理战略的档案规划,建立覆盖全单位、全体员工的档案管理体系,培养和打造知识积累与共享的文化氛围。主要内容包括打造开放、创新、共享的文件资料积累的氛围,提出激励员工进行知识、经验的记录与积累,并提高归档意识的系列措施,制定全面文件资料收集、共享和转换的有效机制等。并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督促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 确立高效的档案机构和人员。科研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过程包括了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为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正常运作,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技能,并被赋予相应的管理权力和责任来具体推动档案管理的实施与落地。考虑到科研机构专业深度大,专业领域多的特点,可以合理设置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将技术骨干培养成档案兼职人员,将专职人员培养业务骨干,实现双向交叉,扩大档案人员队伍,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3.紧密结合科研创新工作。档案管理过程必须与单位的科研创新工作紧密结合,以实现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促进单位知识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应该围绕便于研究利用和科研创新来进行,档案工作者也应时刻关注单位的科研工作,通过多途径收集科研管理和项目研究的利用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实时更新档案资源的管理方式,包括档案的著录方式、档案属性字段的设置、如何向有需求者推送有价值的档案等,为档案利用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同时,在每次利用结束时,注意收集利用者的利用建议和需求,为档案利用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支撑,通过长期的积累,必然实现档案管理方式持续改进和提高,促进员工主动提高归档意识,实现档案归档和档案利用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档案管理体系构建

主要应该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构建企业知识库,完善补充档案资源库。通过对企业原有知识数据以及外部信息资源、数据库等进行统一管理,对复杂多样的知识内容(方案、策划、制度等)和格式(图片、word、excel、ppt、pdf等)分门别类管理。自有数据库建设是指对企业自有知识资源进行梳理、加工,形成机构自有知识库。如机构在科研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文章、报告、期刊等形式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统计资料、分析报告等资源。专业知识库建设是指根据业务发展方向,建立服务于企业业务的专业知识库。包括一些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数据库、专利数据库、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SciFinder(化学品文摘CA网络版)数据库、百度文库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昵图网资源等,以及在长期的研究及技术服务过程中积累的各类专业数据资源。整合自有数据库资源、专业知识库资源,形成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源池。

2.建立专家库和知识库,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积累专家的知识经验。专家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载体,集中了研究机构科研创新过程中的经验和智慧,有效的发掘和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是进行知识传递和转换的关键步骤。注重员工的工作经验和个人知识的积累。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名员工的积极性,贡献自己所掌握的企业知识。通过建立专家问答系统和员工讨论专区,记录大家头脑中的经验和想法,加强知识和经验的传承的积累,然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优化,对于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管理大有裨益。

3.进行档案资料的深度处理与应用。根据项目档案内容,提取项目的不同属性,在对项目进行档案著录时,用多样化的标签进行标注。并通过专业信息处理平台实现对海量档案数据的分析,通过自动分类,自动聚类、关键词自动标引、自动文摘、信息过滤、关联规则挖掘等多种实用功能实现对档案数据的深度处理。建立高效、准确的全文检索引擎,实现档案数据的一站式搜索。快速地实现智能信息挖掘,有效地進行档案资料管理。

4.加强功能完善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管理必须有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支持。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安全及权限管控,实现跨库检索和一站式检索,提供用户交互工具等功能。可以承接来自项目管理系统中项目全周期管理的各类电子数据,对团队协作中产生的信息和知识,各类记录和总结,以及文件资料的各个版本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开展包括知识采集、处理、存储、共享、服务及知识评价在内的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总之,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档案管理体系,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应对信息技术、知识倍增给档案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机遇的必然要求。研究机构如果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新的管理模式中融入知识管理理念,就能够促进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促进档案工作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大海.知识管理环境下的企业档案工作浅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9(1):90-93.

[2]车冬旭.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建设[J].科技智囊,2015,6:78—85.

[3]胡秀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兰台内外,2019,4:20-22.

[4]李小春.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工作指导,2018,10:129.

[5]王建伟.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兰台内外,2018,11:35-36.

[6]陆会民等.油田科研院所知识管理探索[J].石油科技论坛,2017,6:15-19.

作者简介:胡秀丽(1982-),女,汉族,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上一篇:好妻子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十年后你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