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语法范文

2023-09-20

名词语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构式语法 英语语法 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行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方式单一,多以传统语法为基础,强调规约性,对描写性重视不够;强调语法形式,对意义关注不够,使得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脱胎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 construction grammars)从理论上揭示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对语言学习理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构式语法强调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形成以概括(generalization)为基础的语言习得机制,所倡导的语言习得理念可以为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探索构式语法理论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及其蕴含的教学理念。

二、构式语法简介

20世纪90年代,Adele E. Goldberg &Kay共同提出了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构式语法,这一从认知语法中派生出来的新型语法理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亲睐。构式语法与生成语法所主张的原子组合观不同,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规约语言单位的结构化清单,强调构式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表征”。Goldberg认为“任何形式或意义的一些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完全推知的语言表达形式都看作是构式”。构式语法主张从句法、语义、语用、文化等角度来系统分析构式。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实际学习和使用情况,在构式语法看来,语言能力就是使用自然语言构式的能力。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由形式各异的构式组成的,因此对语言的习得就可以归结为对构式的习得。首先习得范围狭窄的构式,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习得一些具体的语言结构,最后习得抽象复杂的构式。

三、构式语法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构式语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上与生成语法所持的观点不同。传统的语法教学仅要求学生记住语法规则和结构,忽视理解语法本身的意义,以机械性操练为主,师生课堂互动机会少,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此外,生成语法试图归纳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来解释语言的本质及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The more you practice, the easier it will get. 这句话的结构与一般句子不同,所以生成语法的规则可能无法解释这句话的本质。相反,构式语法在上述问题中可能会更有解释力。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由各种类型的构式组成的,所有构式都是形和义的配对体。构式语法将构式看作是语法的基本组成部分,认为语言中的词素、词汇、词法和句法是一个连续体。这一主张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下列启示作用:

1.构式语法强调语法是由构式组成的,每个构式都有独特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基本构式的含义,而不是忽略含义不加考虑的背诵语法规则。根据这一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语法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可以生动的突显语法本身的意义,促进理解。

2.构式语法强调词汇和语法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构成了一个意义的连续体。这一思想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是:要将词汇和句法相结合。两种构式的自然衔接可以让学生更加流畅的习得语法、使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用语言来表达想法。从这个角度看,割裂词汇构式和句法构式的连续关系是十分不妥的,这也就进一步表明了教学过程中要秉承词汇构式、句法构式并重的理念。

3.从具体构式到图式构式,再到具体构式的主张可以为日常的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指导。例如,对高中英语“虚拟语气”的讲授,教师可以将其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并采用归纳的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下展示一系列与“虚拟语气”有关的句子,通过观察句子特征,了解该语法要传递的意义,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相关语法构式。这样的做法符合意义与形式统一理念。教师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中也可以借鉴此种模式。例如,在讲授“过去进行时”时,可以从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构式现在进行时入手,通过转换时间状语向学生逐渐呈现含有过去进行时的句子,最后设置信息沟与学生在真实语境下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归纳出语法构式。这样的做法更加注重构式形式与意义的互动性与交流性。

4.之前提到的The more you practice, the easier it will get.这句话可以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该句子的构式为“The X-er, the Y-er”。这种构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图式性构式,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将这一思想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用这一理念向学生解释该句子,语法学习效率会提高。儿童在日常语言实例中不断进行抽象、概括,进而得到一系列的语言构式。从这个角度看,构式语法中蕴藏着一些以人为本的思想,笔者认为这与现今的“学生中心论”相契合。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语法过多地关注语法形式,忽略意义,不符合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规律,给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构式语法以语言运用作为认知基础,把构式看成是形式与意义及功能的结合体,强调构式作为整体的构式义。构式语法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认为语法构式来源于学习者对其语言运用实例的抽象和概括,符合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

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语法教学内容包括形式和意义两部分,形式部分包括构式的语音特征、形态特征和句法特征:意义部分包括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和语篇功能特征,构式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由“象征对应连接链”连接。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建特定语境,尽可能展现语法构式形式和意义的各个层面。根据构式语法的理念,语法构式的教学应遵循从具体构式到一般构式、从原型构式到非原型构式、从简单构式到复杂构式的教学方法; 强调构式的形式与意义并重。

参考文献:

[1]Goldberg,A.E.et al.2005.“The role of prediction in construction-learning”.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2.

[2]Goldberg,A.E.2006.Constructions at W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oldberg,A.E.2006.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oldberg,A.E.2009a.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J].Cognitive Linguistics(20):93-127.

[5]Goldberg,A.E.2009b.Constructions work[J].Cognitive Linguistics(20):201-24.

[6]Ellis,N.C.2006.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SLA[J].AILA Review(19):100-21.

[7]Ellis,N.C.&T.Cadierno.2009.Constructing a second language[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7):111-39.

[8]李小华,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的构式语法视角:构式理论与启示[J].外语学刊,2010(2):107-111.

名词语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分析

汉语强调语序的正确,句子的通顺和完整,英语同汉语相似,在建立一个句子的时候也需要相应语法的支持,这样才可以保障句子的逻辑性和正确性[1]。学生对英语语法掌握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提升对英语语言表达结构的理解和组建句子的水平,从而降低初中英语学习的难度。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思维能力得不到培養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出现一些“中式英语”,学生在进行英語写作时不懂的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构建句子,先进行中文购书然后再中文构思的基础上,简单的对单词进行翻译,缺乏英语逻辑。但是在今天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无法真正的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对句子的重组和构建能力不足,无法根据语法的要求进行正确的逻辑表达。

2、英语语法的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变革,教育也是如此。在今天的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落后现象,新课改理念得不到体现,课堂教学往往还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老师还是课堂教育的领导,课堂教学往往没有师生互动,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另外单一的语法教学方式会会让学生形成因语法而学语法,而不是借助语法去理解英语逻辑,掌握英语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英语水平无法提高,或者学成无用的哑巴英语。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的改革措施

1、创新语法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和教学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时代和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创新语法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As long as”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进行传书本的游戏,当时间停止后书本在哪位同学的手中那么哪位同学便要用“As long as”这个句型进行造句。在小游戏中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提倡语法的对比教学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打开学好英语大门的钥匙,因为语法本身是对英语语言规律的总结。而不同的语言语法规则不一致,在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总结和比对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汉语和英语语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有效避免中式英语。例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将所学的一些句子罗列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和语法的特点,进行提炼和体会,这样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会更加的深刻,在再一次的运用时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另外还要对一些比较相近但又存在区别的语法形式进行归纳和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习效率。

3、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思维能力的低下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的长期影响,汉语的语言逻辑结构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时之间难以更改[3]。所以在初学英语时,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应用中文的语法规则去写英语,从而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法上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英语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当学生不会造句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一些提醒,使学生可以将句子正确的继续接下去。。

结束语:

语法是英语的基础,同时语法学习又枯燥乏味,损害了刚接触英语不久的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4]。所以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传统语法教学中的不足,创新语法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进行语法的学习,变语法为语感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兰.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4.11.26

[2]郝天乐. 初中英语写作语法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4.09.15

[3]赵炜懿. 三维语法框架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10.21

[4]张云春.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3:116-117.

名词语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怒放在唐宋的昙花——陕北炕头石狮

陕西炕头石狮是美术史中的一个篇章,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而唐宋以后,在美术学中,陕北炕头石狮艺术逐渐成为被淡化的艺术群落,即:一是现有的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研究成果或是在著作中一笔带过,或是夹杂在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的整体研究中而未单独论述,因而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没能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很多已有成果主要还是停留在知识叙述的层面,多是就“石狮”论“石狮”,而未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论述。

1 陕北炕头石狮概述

炕头石狮,也叫“拴娃石”,是流传在黄河中上游的民间艺术品和祥瑞之物,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

陕北炕头石狮主要流布在今绥德县及邻近的米脂、清涧一带,大约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而如今已逐渐淡出了陕北人的生活。1陕北炕头石狮属于小型的民间石雕,体积不大,一般小不过寸,大不盈尺。据考究,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由上古流传下来的巫文化和古代的狮文化演变而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风俗与民俗的表现载体。2它与黄土文化中的“长命锁”习俗密切相关,民间视其为孩子的生命守护神。当孩子的父母在屋外劳作,为预防孩子从炕上滚落下来,便用个小石狮与孩子拴在一起,孩子因力气小而拖不动,也就掉不下炕了;其次,在当地人眼里,不过十二岁的娃娃魂不全,最易被邪毛鬼怪伤害,给小孩拴个石狮,让狮子来守护,就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3

陕北炕头石狮这种身份职责的变化,使得它们不同于古代其他的狮子形象,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亲和力,显得既威严又可爱。

1.1 陕北炕头石狮整体造型风格

陕北炕头石狮包括头部、躯体、串铃、璎珞、底座五个部分。从整体上来看,陕北炕头石狮的造型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写意概括。它们多大胆夸张,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关系,也不求细节的面面俱到。艺术家将石狮头部的鬛毛、尾巴及腿部的造型分别用一些类似于菱形、同心圆等的几何纹进行概括。总而言之,陕北炕头石狮的写意造型旨在写意、写神、写心。

2、虚实相间。匠人们采用了虚实相间的雕刻风格。“实”即对局部主要部分的刻凿,而省略的其余部分是喻指“虚”。这样的造型风格是基于哲学中的阴阳观,在陕北炕头石狮的创作中,受信仰、规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石狮眼部“实”,嘴部“虚”;前肢“虚”,后肢“实”,给人以层次感。

3、稚拙自然。陕北民间匠人不追求石狮外表的光鲜亮丽以及各部分的精美雕刻,而在意一种质朴淳厚的美,传达出陕北农民憨厚、朴实的一面以及他们对民间艺术最朴素、最本真的追求。

4、动态传神。陕北炕头石狮有的蹲踞、有的站立,有的怒目、有的憨厚,造型多变,不拘一格,生态万般。通过匠人们对狮子不同动态的把握,传达出每个小狮子不同的性格,形象刻划恰到好处。

1.2 当代视野下的陕北炕头石狮

在市场冲击下,陕北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逐渐消失。4由于它是舊时代的产物,如今早已退出了陕北人的生活,古代那种崇拜炕头石狮、雕刻炕头石狮、使用炕头石狮等现象已不复存在。

然而,作为独具特色的陕北民间文化遗物,炕头石狮艺术的文化精髓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物质遗产背景下的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包括陕北炕头石狮在内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任何一种对陕北炕头石狮的破坏,遗失的是石狮,毁的却是文化。

2.1 陕北炕头石狮保护现状

陕北炕头石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其中,其保护单位是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政府。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针对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1.1 陕北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

1、炕头石狮雕刻工序多、经济效益小,因此民间艺人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炕头石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儿童的得病率、死亡率也不同于以前,因此,炕头石狮不再作为陕北地区儿童必备的神武,人们对石狮的崇拜逐渐淡化。

3、对炕头石狮“外热内冷”(即外地人很看重这种包含神佑功能、人文精神的工艺品,本地人则表现出冷漠)现象的研究不够,没有探索出能使陕北炕头石狮传承光大的方法。

2.1.2 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计划

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发展:

1、进一步收集陕北炕头石狮作品和相关资料,完善归档建档工作,使其有一个科学、清晰的归类和整理,让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它。

2、组织陕北研究爱好者,对陕北炕头石狮的艺术、民俗及相关的地理人文进行专题研究,完成炕头石狮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与县石雕协会合作,建立民俗石狮雕刻公司,有效缓解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经济效益低的境况。

4、与旅游业对接,在陕北各景点设置专卖点,让各地游客领略陕北炕头石狮的神秘光彩。

总而言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陕北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从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着眼于经济利益,没有认清“保护”是前提和根本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负责任的开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特色全无。

2、保护工作与民众生活的割裂。脱离当地民众的“保护”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促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民众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

三、结语

在大力提倡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应克服浮躁之风,潜心研习先辈们遗存下来的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为我们今天的艺术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1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 张静、田旗:《陕北炕头石狮的繁衍文化与民俗文化解读》,《装饰》,2011年8月。

3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4《榆林特快》:《陕西绥德传统特产:绥德石狮》,2009年9月。

5 刘魁立,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06页。

名词语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我国的语法研究从《马氏文通》开始就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混淆起来,而之后的研究者黎锦熙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有意识的区分两者。中国语言学界对于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是在50年代,其标志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产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区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

对于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定义说法很多,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在这里采用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陈海洋的界定。理论语法:语法学家按照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种语言的语法所作的分析和描述。此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语法学说,形成不同的体系,因此,可分为不同的流派。教学语法:根据语法教学的要求所制定的语法系统。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侧重于语法功能的描述,要求实用、可读性强,而理论分析不是其重点。

王力指出,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教学语法要以理论语法为源泉,理论语法要以教学语法为出发点。但同时也认为教学语法重在实践,理论语法重在理论的提高。后来有代表性的论述者是许国璋,他以“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即理论语法)和“供教学用的语法”(即教学语法)为题,认为两者有四个方面的不同:一是目标不同,前者明语法的理,后者致语法的用。二是分类不同,前者分类要求有概括性和排他性,后者分类不要求严格,以说明用途为主。三是举例不同,前者以最少而又足够的例子说明类别,后者力求翔实,例子本身就是说明学习的材料。四是对象不同,前者是语言的研究者,他们具有比较一致的学术兴趣,后者是语言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条件不尽相同。

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是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毫无疑问的属于教学语法,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理论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之间的相互建设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二十年里,汉语语法研究不断有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出现,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阐述平台,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吕比松认为,语言理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指导和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从宏观上来说,任何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流派都要以一定的语言理论为理论背景。从微观上来说,对于语言事实的描写和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如将三个平面理论、配价理论和语境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时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也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紧密的联系。如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体学、语用学等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的结合,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法和课题研究。教学语法是在不断吸收语法研究的成果中发展完善的。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遇到的难点,也为理论语法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恰当的运用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提出四点教学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讲授语言的规律和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运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这是讲授者和学习者的重点。因为学习者学习语法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使用。根据这样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基础性原则就是实用性。针对这点,我们必须深化、细化的讲述怎样正确、合理的使用汉语。对此必需注意以下两点。

1.尽可能多的举例子。举例子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不是通过枯燥无味的语法讲述,而是在大量的具有生活场景的例子中使学习者对于讲授的语法点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理解讲授的语法点怎么正确、合理的使用。在上面我们也提到过许国璋也认为在教学语法中例子要力求翔实,因为例子本身就是说明学习的材料。

2.尽可能少的使用语法术语。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目的语,同时,还要考虑输出和输入的效率。讲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必需要保证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要尽可能减少语法术语的使用,采用普遍的句型模式教学。比如“动词+(不)+趋向补语”,如赶上、赶不上、进来、进不来等。对于这一术语不做过多的概念解释,而是通过大量的带有这样的语法点的句型进行练习,这样就减少了学生额外的对于语法术语的记忆和理解,只需要记住这一类的句型模式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

(二)系统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这些要素构成对外汉语教学的系统。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首先要教语音。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有其重要的意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而语言就是运用一个一个造出的句子进行交际的。就一个人来说,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的表达思想,所以词汇教学也是重要的语言教学。语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法的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所以对于汉字的教学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此外,汉字的教学还可以校正留学生的洋腔洋调,对语音的教学有一定的辅助性。

对于系统中的任何一种要素都要重视,不能造成偏科,只有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全面的了解汉语的整体情况,更好的指导日常生活中汉语的使用,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三)比较性原则

自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以来,比较的方法广泛的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中。要想掌握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语言之间的比较分析,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有母语的基础,他们可以通过语法系统的比较分析,很快的搞明白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母语的负迁移降低到最低点,避免一些明显低级的错误。比如,英语的情态动词can、may和must与汉语的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相对应,但是英语中的can、may 有过去式could、 might并且语气也有所变化,但是汉语的“能”、“会”、“可以”形式上没有这种变化,并且语气也没有变化。还有量词的教学,如英语里的“piece”、“cup”是作为名词来用的,而且也用得很有限,只出现在不可数名词的前面,这跟汉语的量词有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要注意汉语中相似语法点的比较分析。如“小明赶上了校车”和“小明赶得上校车”,“赶上了”与“赶得上”他们之间如何区分,怎么使用。这些也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四)文化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讲授者和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势必会面临跨文化的交际。比如在英语中“lucky dog”表示幸运的家伙,翻译成汉语是幸运的狗。在汉语中一般不拿狗形容人,除非有贬斥的意思。比如说“走狗”;我们常常叫比自己父亲年龄小的男性为叔叔,但是,在英语国家中,叔叔只是用来称呼父亲的兄弟。这些都无法用理论语法来解释,只能是文化的因素,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的注意文化性因素,使学习者更全面的了解汉语。

目前对于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衔接和结合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语言的理论成果尚不能直接拿来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学术界一直对此在摸索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直接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要努力在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中架起一座“桥梁”。找到这座“桥梁”还需要语言研究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海洋等中国语言学家大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力语法体系和语法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许国璋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4]黄锦章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责任编辑:刘军平)

名词语法范文第5篇

这个系列的具体解析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我们将针对日语语法:日语一级语法总结这个系列做测试,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1.家族も親戚も反対した-----若い二人は一緒に暮らし始めた。

1.にせよ 2.にもかかわらず 3.のもも 4.からには

2.いい年をして、いつまでたっても、子供----考え方が抜けない奴だ。

1.らしい 2.めいた 3.みたい 4.なりの

3.営業成績を上げる----、社員全員が頑張っている。

1.べく 2.だに 3.なり 4.とは

4.その議員は言う----言葉を吐いて、世間を騒がせた。

1.べく 2.べからざる 3.べきがない 4.べからず

5.もう一日早く病院に行ったら、命を助かった----。

1.ことを 2.ことに 3.ものの 4.ものを

6.時間もきついし、資金も回れないし、その企画を放棄-----。

1.を余儀なくさせる 2.を余儀なくされる 3.にほかならない 4.ざるをえない

7.両親の急病は一人っ子の彼は帰国------。

1.を余儀なくさせる 2.を余儀なくされる 3.にほかならない 4.ざるをえない

8.家族に幸福な生活を----、一日たりとも弛まず元気いっぱい働いている。

1.過ごすために 2.過ごさせんがために 3.過ごすように 4.過ごすべく

2 2 1 2 4/2 1 2

解析:

1."にもかかわらず"即使.../即便...表示在一个既定的条件下,后项不受前项这一既定条件的影响.

2."~めく",子供めく(孩子气)

3."~べく"为了...

4. "~べからざる" 不该.../禁止...,べからざる+N

5. "~ものを"本应该...却../就行了...可...

6. "~を余儀なくされる"某一个主体被迫做某一行为."不得不..."(被迫不得不放弃企画案)

7."~を余儀なくさせる"迫使一个对象去做某事."不得不..."(迫使他不得不回国)

名词语法范文第6篇

这个系列的具体解析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我们将针对日语语法:日语一级语法总结这个系列做测试,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1.家族も親戚も反対した-----若い二人は一緒に暮らし始めた。

1.にせよ 2.にもかかわらず 3.のもも 4.からには

2.いい年をして、いつまでたっても、子供----考え方が抜けない奴だ。

1.らしい 2.めいた 3.みたい 4.なりの

3.営業成績を上げる----、社員全員が頑張っている。

1.べく 2.だに 3.なり 4.とは

4.その議員は言う----言葉を吐いて、世間を騒がせた。

1.べく 2.べからざる 3.べきがない 4.べからず

5.もう一日早く病院に行ったら、命を助かった----。

1.ことを 2.ことに 3.ものの 4.ものを

6.時間もきついし、資金も回れないし、その企画を放棄-----。

1.を余儀なくさせる 2.を余儀なくされる 3.にほかならない 4.ざるをえない

7.両親の急病は一人っ子の彼は帰国------。

1.を余儀なくさせる 2.を余儀なくされる 3.にほかならない 4.ざるをえない

8.家族に幸福な生活を----、一日たりとも弛まず元気いっぱい働いている。

1.過ごすために 2.過ごさせんがために 3.過ごすように 4.過ごすべく

2 2 1 2 4/2 1 2

解析:

1."にもかかわらず"即使.../即便...表示在一个既定的条件下,后项不受前项这一既定条件的影响.

2."~めく",子供めく(孩子气)

3."~べく"为了...

4. "~べからざる" 不该.../禁止...,べからざる+N

5. "~ものを"本应该...却../就行了...可...

6. "~を余儀なくされる"某一个主体被迫做某一行为."不得不..."(被迫不得不放弃企画案)

7."~を余儀なくさせる"迫使一个对象去做某事."不得不..."(迫使他不得不回国)

上一篇:争做文明小市民范文下一篇:政工系统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