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

2024-01-25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博客营销是企业以博客为平台的网络营销手段。本文以SWOT为工具,综合分析了企业实施博客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企业实施博客营销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博客 博客营销 SWOT

博客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工具,已经在一些营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博客营销,进行优势互补,则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便捷有效的途径。

一、博客营销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BLOG,WEBLOG的缩写)。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正是这种性质决定了Blog可以成为营销的新的载体。博客营销就是公司或者企业利用博客这种网络交互性平台,发布并更新企业或公司的相关概况及信息,并切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复平台上客户对于企业的相关疑问以及咨询,并通过较强的博客平台帮助企业或公司达到宣传目的的营销手段。

二、博客营销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博客与企业网站相比,博客的内容题材和发布方式更为灵活。企业网站是开展网络营销的综合工具,也是最完整的网络营销信息源,公司产品信息和推广信息往往首先发布在自己的企业网站上,但作为公司的官方网站,企业网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往往是比较严肃的产品资料等,而博客文章内容题材和形式多样,因而更容易受到用户的欢迎。此外,专业的博客网站用户数量大,有价值的文章通常更容易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从而在推广效率方面要高过一般的企业网站。博客应用的方便灵活性的特点使其作为企业网站内容的一种有效补充,合理利用博客工具有利于弥补企业网站宣传功能的不足。另外企业博客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向顾客和合作伙伴发布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及合作信息,开展网上销售和采购。

(2)新开辟一条直接与顾客沟通的通道。企业可以通过博客来与顾客展开互动交流,并且顾客的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全部被记录下来。

(3)个性化服务。根据行业不同,企业自身定位不同,可以依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博客网站,将本企业与其他的竞争对手区隔开来,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企业博客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特别体现在汽车企业,房地产企业,医疗药品企业以及美容服装行业等。企业可以选择使用网址导航、常用工具、通讯录、浏览器、短信、书签、BBS、E—Mail等有价值的内容,为内外公众提供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服务,形成独特风格的企业博客。

(4)节省营销费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通过博客内容增加搜索引擎可见性;以更低的成本对读者行为进行研究;以最少的费用建立权威网站品牌;个人博客可以部分替代广告投入;节省保持用户的费用;博客减小了被竞争者超越的潜在损失。

此外,博客人以群分的特性有利于企业建立细分场。博客适合所有广告的投放,尤其是产品类、企业活动和品牌形象广告。不同的广告主可以根据相关类型的博客,来投放自己的广告。比如IT厂商,会寻找IT类博客作为自己广告的投放对象。

2.劣势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博客的商业价值实质,未来消费者行为趋势角度浅析了博客营销存在的弊端:

(1)与企业网站相比,博客营销劣势在于文化因素的全体号召力。企业网站是企业网络营销最基本的综合性工具,是官方的、正式的产品信息发布工具,更专业、更权威。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符号,仅是对企业网站的一种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不可能代替企业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地位。

(2)与专业的供求信息平台相比,博客输在信息的横向宽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有诸多社会因素,如相关群体、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消费者背后都有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广、全、细的信息平台对消费者的潜在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

(3)与在门户网站发布广告和新闻相比,个人的消费行为还会受到心理因素如动机、知觉、后天经验、信念与态度等的影响,加之博客传播的消费群体过于集中、细分、小团体化,单纯广告基本失效,而博客文章的写作在一定意义上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心理公关,所以很难树立“中立”的形象以服众。况且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回答关于自己产品缺点的问题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4)博客自身影响力的建设。博客的建立只在朝夕,然而博客的建设却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通过对博客的定期更新,在博客社区平台上的互动,博客人气的日积月累,才渐渐形成自身的影响力和建立自己的传播平台。

(5)与论坛营销、E-MAIL营销一样,博客营销暂时还难成主流。消费者行为除了受上述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个人许多外在特性的影响,其中较为明显的有消费者的年龄与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和自我观念等。所以,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博客网文的非官方推介,对于具有众多不同特征的消费群体的企业,如化妆品、服装、金融保险等领域,博客同样只能起到补充舆论的作用。博客营销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同于其他的广告活动,博客营销不是只争朝夕的策划比搞,它更像是一个媒体的长期建设过程。博客营销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更新维护,根据企业以及业内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宣传重点。同时还必须随时应对网络社区中的负面评论报道,以及竞争对手的攻击。虽然博客营销看似没有成本,但却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策略思考的。

3.面临的机会

(1)互联网的发展是博客营销发展的基础。中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博客的流行和普及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NC在2008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博客用户规模已达到10706万,用户数量的增加吸引实力企业和风险投资纷纷加人,推动了博客技术更新、服务拓展,许多博客网站已经开拓了音频和视频服务。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博客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并且对企业的网络营销环境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博客营销的应用价值也逐渐表现出来。

(2)web2.0技术的支持。web2.0以blog(博客)、Tag(网摘)、SNS(社会化网络)、RSS(简易聚合)、wiki(维客)等应用为核心,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术语,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说它代表的是一个是新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与概念的推广,博客的商业价值开始得到挖掘。

(3)法律环境的限制少。自网络出现以来,关于网络法律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随着博客的普及,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博客营销主体的多样性,人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发表和传播作品,以至于出现大量盗版、侵权行为的出现。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特意进行了修正,将“网络传播权”写进了法律。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博客营销的法律出台,这样,对博客营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的时候,就存在一个司法裁定的问题。

4.面临的威胁

(1)广告费的归属。博客营销的广告付费付给谁?是博客撰写者还是网络提供商?新浪早在最开始就宣称新浪博客上的广告收入归新浪所有。然而这只是新浪单方面的意愿,许多博客写作者并不这样认为:别人点击我的博客是冲着我的文字而来,而不是冲着网站来的。

(2)对于评估博客的影响力以及营销效果,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于电视媒体、报纸杂志、广播广告来说,它可以通过收视率、发行量等数据指标来衡量到达率,之后再通过产品的销售情况直观地判断广告效果。而博客软性广告除了点击率之外,如同其他软性广告一样,效果是很难评估的。

(3)博客危机。博客一旦成为广告投放地,博客会不会成为企业公关的软文汇聚场所,从而让读者失去继续关注的兴趣?博客出现后,消费者购后评价的“自觉性”明显被调动起来。因为相对直接的投诉而言,在网上写篇“战斗檄文”更容易,如果再有其他博客附和,消费者的激情会更加“燃烧”。消费者利用博客向企业讨说法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利用博客来抨击知名企业。

三、小结

通过利用SWOT法对实施博客营销进行分析,从而知道,博客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的品牌传播渠道,在这个渠道,博客主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提升的同时,通过其他的赢利渠道,博客主就能获得利益。因此明确了博客营销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制定出下适合企业的博客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政忙:企业博客营销的优势及价值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8(22)

[2]王欢:表面繁荣下的边缘化思考——博客营销热的冷思考[J].北方经济, 2006(8)

[3]林景新:博客危机:没有硝烟的战争[J].销售与市, 2006(4)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重视本土化研究

西方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走在中国之先,中国的传播学是个舶来品,其理论体系自然都是西方的。中国在过去也引入了许多西方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但不可忽视的是,中西方在国情、政情、媒情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纵然西方新闻传播学理论堪称经典,但也不可能毫无差池地放之四海而皆准,再科学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即西方理论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直接引入并生硬套用理论,不是一种科学理性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搬硬套的理论移植,“水土不服”的理论很难存在下去,更莫谈进一步发展成长,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来说,也无法有效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理论的引入肯定是失败的。更重要的是,盲目地模仿和迷信西方理论,反而迷失了我国的特色、风格与气派,这难道不是一种理论上的“邯郸学步”吗?

所以,本土化研究摆在首位的是总结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经验,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

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然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投入到对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的有益探索之中。例如,刘海龙先生在《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标准及行动路径》一文中,全面回顾并深刻反思了传播研究本土化这一问题,指出传播研究本土化应采取两个维度、四个行动路径;①蔡惠福、顾黎先生在《关于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自主建构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要把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作为学习研究西方理论的目的;要根据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研究中国问题,立足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要以创立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为着力点,实现新闻传播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②等等。

重视本土化研究,是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的基础与前提。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引进西方的既有理论范式与经验,只是说我们要在引进之后,不能放任不管,要进一步加工或者改造,通过吸收精髓、借鉴精华,弃其糟粕,融合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实现新闻传播理论的中国化与再创造,并继而实现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自我建构,提升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换句话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充分引进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摆脱“学徒身份”,甚至能够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进一步来说,我们对理论的引入,不只是为了学习理论本身,更要学习借鉴国外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先进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手段。掌握了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才有利于我国新闻传播本土自主理论的创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本土化上。

加强前沿热点研究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新闻传播学不仅肩负着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总结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的任务,还担负着为新闻传播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创造提供专业智慧的使命。笔者始终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是由于该领域的客观现实不断发展变化而出现对该学科的理论需求,这是实践需求在理论创造层面上的一种投射,同时,这种理论的创造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这是任何一门学科产生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所在。新闻传播学当然也不例外。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必须源自于新闻传播鲜活的实践,必须经受住新闻传播实践的检验。

身处数字化的时代,对新闻传播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自然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热点事件频发的当下,传播手段和技术突飞猛进,新闻传播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些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是这个领域必须直面的。这种传播技术的革命,对新闻传播领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因为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大力提升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全社会都在关注,全世界也都在关注,这对我们新闻传播领域来说也是一种促动力。

同时,关于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体现着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对不少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中西方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可能都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和运用,这一改之前的“引进”模式,对我们提出了本土自主理论创造的要求,同时也直接把我们的研究推向了国际前沿。这就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强的理论创造力,从学理方面把前沿热点问题研究透彻,适时地构建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种构建必然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同时必然是世界性的。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将会大大提升我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创造力,同时,从理论引进模式转化为理论输出模式也是可追求的。

我们有一批研究者对新闻传播前沿热点问题颇为敏锐、多有关注,涌现出了一批理论研究的突出成果。例如,关涉理论前沿方面的有:童兵先生的《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其在文中深入论述了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亟待加强的五个方面的前沿问题,陈力丹、廖金英先生的《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等,这些都给当前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关涉社会热点方面的有:毕宏音先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新媒体传播效用、模式及对策研究》、姜胜洪先生的《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传导机制与舆情引导》,等等。毕宏音一文发表于芦山地震之际,当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地震中充分发挥了传播的正能量,不仅在短时间内汇聚起了巨大的抗震救灾力量,更是在通信受阻的灾难状态下成为很多灾民与外界沟通联系的“生命通道”,以其独到的传播优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针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指出新媒体传播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新媒体传播的模式是怎样的,新媒体传播的效用又该如何发挥到极致,切中当时社会热点问题。姜胜洪在文中对网络谣言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形成机理、传导机制与引导策略。这些研究均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提倡跨学科研究

传播学的诞生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施拉姆所褒扬的传播学研究的四位“祖师爷”——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以及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和卡尔·霍夫兰,无一不是来自其他学科的。

就目前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学依然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还处在理论构建的摸索阶段,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新闻传播学自身的理论相对贫瘠,本土自主理论创造尚在努力之中,如果不做跨学科互动研究,结果必然是进一步滑向、跌入“内卷化”的深渊,陷入新闻传播理论匮乏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方面已经引起了一些新闻传播理论界学者的警惕。譬如,香港城市大学李金铨教授就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一文中指出,传播学理论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播学研究出现了“内卷化”现象。他认为,所谓传播学研究的“内卷化”现象可以引申为,“学者们抱住一个小题目,在技术上愈求精细,眼光愈向内看,问题愈分愈细,仿佛躲进自筑的一道墙围,得到心理安全,拒绝与外界来往的压力,其结果是不但忘记更大的关怀,更阻碍思想的创新”,“‘内卷化’是学术创造力的退化”。③

所以,新闻传播这门学科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其他相关成熟学科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来灌溉、滋润新闻传播学这一块新兴园地。尤其是在目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科的交叉,领域的交集,有时候不是一种可选择的尝试,而是时代与社会发展倒逼跨学科的研究。近年来,新闻传播学与法律、经济等许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发展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也完善与充实了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体系建设,同时使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笔者认为,魏永征先生的《新闻传播法教程》、喻国明先生的《传媒经济学教程》等等,都不失为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对这种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创建做出了积极探索,对跨学科专业的建设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对先进理论的借鉴是一种科学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这就需要重视新闻传播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而理论的本土化及本土自主理论的创造,是对中国新闻传播领域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是为了用更科学、更合理的理论去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前沿热点研究;当前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导致更多领域的交流与融合,跨学科领域问题的出现,急需跨学科的专业建设和对其他相关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这就需要提倡跨学科研究。对上述三点的重视与关注,于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促进中国积极为世界新闻传播理论宝库贡献出自己的经验与理论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标准及行动路径》,《新华文摘》,2012年第1期

②蔡惠福 顾黎:《关于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自主建构的几点思考》,《新华文摘》,2013年第10期

③李金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

(作者为《新华文摘》杂志编辑)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作为晚清寓华西人创办的主要报刊之一,《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经济理论、制度、历史与现状方面着力甚多,对中国晚清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寓华西人;《万国公报》;西方经济

《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刊物之一,1868年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直至终刊,被誉为曾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术和政治的运动,发生过重要影响”[1]的主要刊物之一。和其它寓华西人所办的报刊一样,《万国公报》在推动中国人了解世界,认识异国文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把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西方”介绍给了中国人。

近半个世纪中林乐知、李提摩太、赫德等寓华西人及其支持者通过《万国公报》向中国读者传播西方的各种资讯,除了人们常常提及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之外,西方的经济形象在《万国公报》中也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所谓“经济”即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对此种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不同的社会培育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十八至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国家在经济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处于上升时期。而此时中国尚未走出中世纪,从经济理念到体制依然老旧僵化。《万国公报》正是基于这样的中西差距,展开其对西方经济的介绍和论述。

《万国公报》的主持者们把对西方经济的介绍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在一系列文章中,提醒中国的读者们,“富”与“强”的概念应被区别开来,建立富裕社会的问题需要单列为引起重视的议题。例如《万国公报》的前身《教会新报》第五卷一未署名文章《至益之论》有言:“欲国之强,必先自富始”[2],中国之所以不强乃因为不富。岭南望士在发表于《万国公报》的《中西时势论》中则总结,“盖富出於强,强成其富,强富相因,强富相益”。[3]“富”“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民富方能国强。

《万国公报》对西方经济的介绍主要包括理念、制度、历史与现状三个方面:

(一)经济理念:《万国公报》的作者们指出西方社会十分注重经济建设,马林宣称在西方“经济”被排在格致之学的第一位:“从来人民贫富之由,户口增减之故,生材多寡之总数,食物盈歉之大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泰西于百姓贫苦一事,尝欲究其故而清其原,格物家尤视之为第一义。”[4]另一位《万国公报》的著名作者李提摩太提出,“按西国养民、教民、安民、新民四大善政,如人五官四肢不可缺一。”[5]其中,“养民”被排在了第一位。《至益之论》的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富,“非国之本不富也,不知所以富之道也”,遂“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也”。[6]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万国公报》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众多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包括一些今天仍旧知名或有争议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如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

(二)经济制度:《万国公报》的作者们强调西方的富庶不仅因其技术更因其良好的制度。例如,南溪钓叟的《设广学会以期中国富强说》认为,西国的电线铁路、开矿造船为富强之源,而好的制度,如股份制,也是富强之本。“考之西国有电线以通书信,而亿万里外如觌面矣。有铁路以运兵食,而百千里内入跬步矣。……有公司股份,则裘既成于集腋,鼎亦举于众擎。凡此皆西国所由富强之术。”[7]卜舫济《税敛要例》参考英美等国经验,品评列举税敛之法,详细介绍了一些西方征税制度的细节,如亚当·史密斯税敛四原则:1.须照公纳税,富户理宜比贫民多征。2.纳税须要有定时,有定数。3.征税之时应乘民便,始行催令清缴。4.税吏经费,不可越分。[8]

(三)历史与现状:《万国公报》中对西方社会富裕情况的描绘在在可见,即孙中山所谓“船坚炮利”、“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9],甚至有“泰西之富强遂甲于天下”、“天下之富强皆逊於泰西者也”[10]的说法。同时,《万国公报》为读者提供了对西洋经济现状的历史溯源,李提摩太在《<泰西新史揽要>译本序》的开始即说:“泰西诸大国日长炎炎之势,胚胎于千载以上,萌芽于百年以前,发荣滋长於数十稔以内。”[11]岭南望士于1875年(光绪元年)发表的《中西时势论》将西方富裕的历史背景归结为上古时期欧洲政治和自然条件的恶劣所锤炼出的社会文化。作者认为在历史上西方国家政治难称安定,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经济亦无优势,所谓“国家之困穷,无如泰西也。运会之否塞,亦无如泰西也。”但是国家分崩离析,战乱不断,反而促成了崇尚勇力智慧的国民性。而1878年(光绪四年)《万国公报》上又一未署名文章《推原贫富强弱论》也总结说英国人不但精明能干:“善於营利且擅巧思……而又精益求精,不肯苟安,远而贸易於万里之外,近亦数千里之遥,不辞辛苦”,而且勤劳节俭,“英人之为事也,限于时刻,必躬必亲,即或有假手于人者,必亲自督率之,不敢一息偷安,而详慎周至算无遗策,虽事之小者,亦未尝忽焉。”[12]

整体来说,《万国公报》对西方经济的全面介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行为。《万国公报》的文章作者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最主要的成员是林乐知、李提摩太这样的外籍传教士,其次为外籍在华工作者,如前文提到的马林是英国医生,再加上蔡尔康等受传教士影响具备一定西学知识的中国籍作者。这些人的共同之处就是对西方文化的高度认可和对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关注。他们通过《万国公报》向众多中国读者描绘了西方作为富庶社会的形象及其产生背景和原因,并非为了满足中国读者的好奇心,更希望对当时的当政者们提供样板,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事务产生影响。因此在介绍西方情况的基础上,《万国公报》的作者们亦从西方的立场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对策。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借鉴西方经验,制定良好的财政制度

英国人赫德在发表于《万国公报》的《局外旁观论》一文中指出,中国当时的人员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求。这一判断基于他自1859年即辞去本国领事馆的职务,进入中国海关主持税务工作,对中国的财政制度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他说中国的财政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内所应行,其难办首在无财,然无财非因民间真无财,亦非因理财所得之少,惟官之下取於民者多,而上输於国者少,民力亦肯多输,难在无财,是以各项钱粮均应整顿。”他和其他寓华西人所谓的“整顿”,指的是要学习西方,对旧有的体制进行包括地丁、盐课、税饷、官俸、兵制等等全面的改革和西方化。[13]

(二)开办新式学校,培养懂西法之人才

光绪元年九月,林乐知在发表于《万国公报》第三百八十五卷的《论谋富之法》一文中提出,中国缺乏懂实学的人才,传统文人“所伪为知者,诚正修齐治平之事耳”,除外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难当富国养民的责任。他批评中国传统的社会风习“重耕读而轻工商”,“谓士聪明出众,只谋富贵于一身,而与农工商无与也。”因此林乐知赞扬奕訢、李鸿章、丁日昌等洋务派官员倡立同文馆、制造局,华蘅芳、李善兰等知识分子能够抛弃成见学习西方科技,并且指出中国应该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更多懂西方格致之学的人才。

(三)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提高效率的新方法

1893年4月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文章《生利分利之法一言破万迷说》阐述使用新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对于现代国家积累财富的重要性。他说国家土地的总面积不变,但人口却一直处于增加之中,倘若生产方法墨守成规,所得一定会渐渐不能满足人口需要。无论士农工商,“若能新创妙法,不但有益於此类中人,其余亦皆获益。”所谓“新法”按照李提摩太在《救世教益》的说法,最要者有二十一条,包括“造机器以便制造也。”;“修路以省脚价及货价也”;“设信局报馆以通消息也。”;“国家帮助商贾”;“开矿”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晚清寓华西人报刊中的西学知识和理论,启发了中国士绅阶层中的开明派睁眼看世界。在《万国公报》所介绍的各种西方资讯中,较之敏感的政治、社会风习等方面,西方经济的介绍同样引人注目,甚至更易于被学习和接受。而经济革新一旦开始,其意义将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洋务派们首先受到寓华西人影响,效仿西方,尝试制造、开矿等经济活动,希望能够使中国同样走上富强之路;接着维新派更广泛地接受了西方思想,包括西方的经济思想。

虽然《万国公报》的作者们在文章中不免有意识地展示西方经济的光明面,并且其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加强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总体说来,今天我们仍然应当肯定,《万国公报》对西方经济情况的介绍,对清末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启发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维铮.《万国公报文选》导言[M].北京:三联书店,1998.1.

[2] 未署名.至益之论[N].教会新报,第五卷.

[3] 岭南望士. 中西时势论[J].万国公报,第三百六十一卷,光绪元年十月十六日.

[4] 马林.各家富国策辨[J].万国公报,第一百二十一、二十二册,光绪二十五年正月、二月.

[5] 李提摩太.分设广学会章程[J].万国公报,第三十九册,光绪十八年三月.

[6] 南溪钓叟.设广学会以期中国富强说[J].万国公报,第四十四册,光绪十八年七月、八月.

[7] 韦廉臣.治国要务--富国为致治之本[J].万国公报,第二卷,第十三期,光绪十六年正月.

[8] 孙文.上李傅相书[J].万国公报,第六十九、七十册,光绪二十年七月.

[9] 李提摩太.《泰西新史揽要》译本序[J].万国公报,第七十五册,光绪二十一年三月.

[10] 未署名.推原贫富强弱论[J].万国公报,第十一卷,光绪四年.

[11] 赫德.局外旁观论[J].万国公报,第三百六十卷,光绪六年十月初二.

[12] 李提摩太.救世教益[J].万国公报,第三十六、三十七册连载,光绪十七年.

[13] 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141.

责任编辑:肖杰仁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传播学是高职影视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将分析高职影视制作专业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传媒教育及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三方面提出传播学教学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影视制作 传播学 教学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20 世纪90 年代被引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并成为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当前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的变化,对传媒行业的从业者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影视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来说,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探索凸显高职教育特色、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结合相关高职院校的调研情况,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学生课程认知情况展开问卷调查。

1.1 教学基本情况

在教学目标上,传播学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将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特殊媒体来进行研究,针对电影、电视讲授影视传播的基本规律。通过传播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传播的基础理论,掌握影视传播的各个环节,深刻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从传播学角度观察周围影视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转化为影视制作、传播工作中的指南。

(1)教学内容:梳理传播学研究历史,阐述基本理论,围绕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传播类型,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进行全面的分析。(2)教学方式:该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平均周课时为2课时,以课堂讲授为主。(3)教学资源:教学资料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关教材与参考资料;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等,获取现实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关注传播发展动向,作为例证。(4)考核方式:采取闭卷笔试,同时参考学生平时出勤、作业提交及课堂表现,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30%与70%的比例进行核算。

1.2 学生认知现状

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2.1 学生学习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2 教学实施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代发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2.3 教学评价情况

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 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①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 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 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

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 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

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

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 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 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注释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微博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交媒体代表,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一个平台。本文简单分析了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通过它的消极影响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以此推动网络新闻传播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网络新闻传播

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论、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的社交媒体已经在互联网中发展起来,成为人们人际交往、了解时事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在无形中对受众产生了影响。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在近几年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俨然成了网络新闻传播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

一、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意义

微博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来自现实世界“思前顾后”的困扰。微博这一网络言论平台逐渐建成成熟之后,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灵活性的特点,在社会监督、意见交换、交流传播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第一时间传播新闻

微博在信息更新方面的速度惊人,每秒的更新量就可以达到10条以上,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更新报道的速度异常迅捷。例如在2013年4月20日早8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各大新闻机构及商业网站利用微信、微博传播震消息,这对于无法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受众,无疑是最快掌握资讯的方式。

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微博发挥其“迅速”的特点,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让广大受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情发生的过程,使资讯传递更加流畅。

2.进一步满足受众知情权

公民有对新闻信息的知情权,有了解新闻发展过程的权利。相对于以前消息的获取只能通过传统媒体,现在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这归功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归功于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微博成为人们的新宠之后,其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们通过微博更新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几乎成为大多数网民获取新闻新信息的途径。

微博对新闻事件更新速度之快、挖掘之深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微博传播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让受众在了解事情的同时还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社会主义主人公权利的体现。

3.关注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

微博以其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赢得了网民的一致认可,让公民的知情权得到技术层面上的提升。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关注公益性事业、传播大量的社会正能量方面。因为其发展广受关注,所以它在传播这方面信息的时候就很容易在受众中得以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传播社会正能量。

例如,明星向来是受广大公民关注的角色,明星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大众产生影响,他们宣传的一些社会上的正能量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李冰冰作为保护野生大象的形象大使,在微博上传播大量的、宣传保护野生大象、禁止杀戮等信息,就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支持和赞扬。

4.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主渠道,很多官员的腐败问题都是通过网络检举出来的。微博是社会黑暗面的一面镜子,在监督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之大,有很多事情是法律不能及时监管的到的,于是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微博的出现使得很多这种现象能被及时发现,并予以抨击。

例如,网络晒富的郭美美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郭美美事件的进一步挖掘,进而对中国红十字会这一公益组织的工作流程产生了疑问。在越来越多的网民对红十字会产生质疑的时候,红会必须澄清并改进其工作。微博在监督检举官员不作为的问题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不正之风都是通过微博检举出来的。所以微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消极影响

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除了有积极的影响之外,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微博作为网络新生力量,存在的时间短,发展尚不成熟,有待完善。自由性作为微博的一大特点,在给了人们自由表达意见的同时,由于其匿名性和发帖的随意性,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传播学专家胡泳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微博至少是一个基本的引发讨论的工具,这个讨论能不能引发共识,能不能进一步达成决策,以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待观察。但微信息的特点、微博客的传播行为却孕育了微博自身信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1.散布谣言,导致谣言满天飞

微博是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言论的发布,这个信息发布的过程是不受限制的。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心情发布任何消息,而不用对消息的真假负责任。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微博上发布谣言,使得网络上的谣言满天飞,对网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例如,日本地震引起了核泄漏,马上就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核泄漏随洋流扩散的地区分布图,此图一经发布迅速转发传播开来,造成恐慌。随后又有大量的谣言在微博上说海水遭到了日本核泄露的污染,海盐库存告急,需要紧急囤积食用盐。后来证明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国家有大量的食用盐的储备,仅靠青海湖的出盐量就够中国所有人吃好几百年,而且海水也不曾遭到污染。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案件。网络谣言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不利于国家的繁荣发展。

2.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泛滥

微博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很多的信息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就被发布出去。同时,微博使用者的素质良莠不齐,也使得低俗消息泛滥。由于人们不用对微博上的消息、言论负责任,很多心理不正常的人热衷于制造虚假信息、低俗信息。例如,金庸经常“被死亡”,金庸只要隔一段时间不出现,就会有人在微博上发布这类消息。这一类的虚假信息很多,而且被转发的量很大,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3.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社会和谐

微博是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平台,这也为一部分不法分子散布民族分裂言论提供了便利。造谣者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地制造各种不实信息,煽动民族情绪,这对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稳定是不利的。

4.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众所周知,司法具有公正性,这也是人们信服国家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近年来,有一些案例由于民众通过微博参与其中,发表具有统一的看法和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判决的公正性。例如,著名的“钢琴杀人案”就是由于人们的一直呼声,所以才导致药家鑫在一片舆论声中被判处死刑。正如王新说:“舆论喊杀声一片,这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大众对一个年轻人的审判,不能在一个非理性、非平和的心态下去进行,这牵扯到对一个生命,对一个人的尊重。”网络制造的这种不理智氛围对法律的公正是一种掣肘。

三、对微博的治理措施

微博正在以其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人们信息发布、获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同时微博也存在诸多问题,可能会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要制定明晰、科学的策略,以规范微博。

1.加强政策上的引导

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言论的自由性、随意性,使导致很多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等事件频发。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对社交媒体整顿,制定相关的法律加以规制,为微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新兴的社交媒体,出台、完善相关的法律,使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第九条对组织或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内容,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个人在注册微博客账号,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时,应当遵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四项在内的,关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有关规定。通过法律法规对微博的使用者进行限制,对微博进行法律监管,这是符合公众内心要求的,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新事物发展规律的。

2.强化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仅仅有法律的规范还不足以使人们彻底的遵守规则,所以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公民素质良莠不齐,公民的思想道德提升,会让公众从道德层面认识到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加强网民素养,提高公众对信息真伪辨别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网络的使用者,作为微博使用的群体,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做一个懂法、守法的文明网民。这样我们的社交媒体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我们的网络新闻传播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鄢睿.“三网融合”开启网络传播新时代[J].传播实务,2011,(8).

〔2〕严静.论自媒体视野下微博用户媒介素养[J].西北大学学报,2011,(3).

(责任编辑 徐阳)

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站在历史的视角看问题,无论是从现代各民族发展的角度还是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角度,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系统”。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其内容涵盖信息、娱乐、文化、互动等领域;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与这个“系统”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供所有元素发展壮大的“拟态环境”。人们只能在这中“拟态环境”中来建构观念和再生产实践。这其中就包含着“意识形态”建构。及由此“拟态环境”而衍生的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霸权;大众传播媒介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在他那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要客观的评价观念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拒绝对观念的神秘化理解的倾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拖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一文中去有体现除了一种实证主义的飞批评倾向。于是,早起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就逐渐出现了变化,这使得意识形态被指那些有意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不存在真实或虚假的问题。之后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了以文化霸权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理论。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不但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传播过程,更是将统治阶级将其意识形态融入在其他各个阶级中的一个过程,社会虽然由许多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构成,但是,统治阶级通过媒介制造的利益一体化的骗局,她们能够运用霸权,使自己的利益变为社会的普遍利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二、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视野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20世纪早期,葛兰西就对文化领导权与大众文化领域有着清醒认知。他认为,文化霸权的形成,并不是要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命令式的方式强迫给从属阶级接受,而是需要依靠被统治者的发自内心的自愿的接受[1]。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学者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传统的传播理论认为,一致的舆论与普遍的赞同是本来就存在于社会中的,媒介只不过将他传播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媒介批判的理论使我们看到,媒介至少是参与制造了一致的舆论与普遍的赞同。

1.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众代言人的本质。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质、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它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新闻事业发布新闻、引道舆论的物质手段[2]。作为大众的代言人,它得益于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之后,思想和感情发生的同化作用,在渐渐的失去个性而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后,作为信息和意识形态传递工具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往往就成为大众的意识。葛兰西在文化霸权这样解释道,媒介通过向我们提供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想脱离的各种信息。而我们无意识地接受着这种生活方式或者信息就可能让我们对现实产生错位的认识,然而,被霸权者要么根本毫无察觉,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意识,要么虽有察觉但也难以跳出既有的利益结构,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阿尔都赛的观点也支持这一说法,他认为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有着紧密的联系,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存在的拟态环境的‘再现’”,而这样的“再现”恰恰主要由大众传播媒介来完成。大众传播媒介就充当了意识形態的表现形式,通过输出内容的控制同化或者统一大众的认知与意识。在大众意识形成之后,大众传媒表达话语的作用也被提升至意识形态高度的层面,同时被赋予了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作用。这时,在受众心中大众传媒的话语表达形成了一种权威的力量,因此,他对受众的传播效果便开始发挥现实影响力了[3]。我们不得不考虑一旦这种权威的力量过度发挥时,话语的霸权在大众传媒领域便会形成。这时作为大众代言人的大众传播媒介,就不仅仅是政府定的“喉舌”、“无阶级”、“无党派”的“第四种力量”、“权利的工具”和“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手段”,更加成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者,从而主动的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而此条件下,所谓大众的代言人及新闻自由不过是空谈,是社会的利益集团、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约束和限制新闻传播活动,最终是传播内容及公共的意识形态更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关系。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思路来解释,我们看到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非强制性和隐蔽性,左右媒介本身的意识在隐蔽处发挥着作用。媒介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始终是不即不离。同时他们这种关系也是由它的私有制性质决定,它的所谓的“超阶级”、“超党派”的“第四种势力”,也以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为前提的,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要受到限制、迫害和镇压。大众传播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其实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交换的过程,媒介之所以愿意服从他们的意志来教化大众而放弃了自身的独立性原因也在于此。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通过媒介的影响力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长期的灌输,就会让这部分受众在现实的抉择中跟随主流价值观从而在无形中形成了对统治阶级的利益的一种维护,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媒介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也就在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得以存在并维系。同时统治阶级是各种资源的控制者,通过为统治阶级提供意识形态的服务,大众传播媒介便拥有了各种有利的硬件软件社会资源的控制权,赢得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之间不离不弃的微妙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代表,在我们的生活领域、精神领域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视将代表意识形态的各种信息隐藏在节目的背后,在促使人们收看并痴迷于电视节目的同时,通过频繁的重复传播达到影响人的意识形态的目的。作为政府“喉舌”的电视媒介自然而然的也会得到政府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其以后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3.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表面来看,任何大众只要拥有语言能力,都可以拥有话语权。但是,由于经济地位所导致的阶级统治,使得话语也要通过一定的条件才能说出口。而话语所包含的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都是由权势提供的,因此出现话语霸权的问题。话语霸权是指在交流、信息传播领域中,由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大众、同类与异己之间的力量严重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力量的优势一方凭借自身的优势而占据了普遍支配地位。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在一切的平面、立体、空间一切话语存在的场所,全方位地渗透,拥有了绝对优势的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从最初的信息传递,发展到后来的议程设置[4]。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在话语霸权上的强势源于其强大的经济上的优势,新闻媒体在发达国家的形成历史非常的悠久。他们不但有发展成熟的顶尖级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同时也凭借此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化强势和话语强权。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占有90%的无线电频率,他们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其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到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家从而达到扩张政策的目的。诸如人权、个人价值、消费主义、个性自由等国家与社会的观念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不平衡,造成了文化發达国家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垄断地位[5]。在这种大环境中不论任何事情,西方发达国家都能站在有利的地位,而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这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竞争中也就必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1)大众传播媒介话语霸权的高效控制。从议程设置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场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应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这样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仅能够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而且还能被从属阶级或者大众主动的接受。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统治阶级操纵手段,为统治阶级服务,达到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种群冲突,减小弱势群体的心里落差,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2)大众传播媒介话语控制背后的市场诱惑。就一般情况而言,大众传播媒介兼具事业和企业的性质,其经营运作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们的社会效益是为所依附的统治阶级服务,从而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的效果。而媒介的经济利益就要求其对大众立场提出要求,是大众自愿接受媒介所传达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否则就会被大众所抛弃,失去市场消费份额。同时,媒介的存在也依赖于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抓住了最大数量的受众,也就抓住了发行量和广告收益。话语控制背后是巨大的收益市场和高额回报。

三、意识形态下对中国媒介的思考

虽然我国的新闻事业属于国有,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和业务上接受党委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闻事业,新闻媒介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同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电视台以“国家电视台”作为自己的定位,这为日后的广告经营的良好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79年央视播出第一支商业广告起,到1992年全台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到1994年开创黄金广告招标,到1995年迈过10亿的门槛,再到2007年突破100亿,28年来,中央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断壮大,2012年更是以12小时揽金142亿再创纪录。同时,中央电视台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播出机构,它拥有奥运转播的垄断地位。以及央视买断了2002年与2006年两届世界杯的转播权的事实。都不断地向我们阐述着央视在于地方性电视台的竞争中,无法超越的优势。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意识形态的引导中他不可替代的强势作用。

新闻的竞争归根究底是媒体各个领域实力的全面竞争,其中必然包括经济实力的竞争,“适者生存”这也是媒体优胜劣汰的一个必经之路。但因经济实力的强大而导致的过度垄断,必定会导致新闻报道不能客观、全面、真实的报道事实。任何公民都有知情权,如果这项基本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媒体就已经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新闻也丧失了其基本的原则。同时,我们媒体在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真正的做到党、政府、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能,及时、准确地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凤才.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7(3).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 鹏.媒介意识形态的认知与决策[Z].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2007.

[4] 池岩.在终结与重建之间: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框架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

[5] 吴一敏.解读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

[6] 雷跃捷.媒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