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25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课程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是否能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向理论研究进行转化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艺术设计方法,理解设计的闲逛理论。在突发疫情面前,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框架,并采取混合式线上授课模式和改进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应急措施进行授课,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实践出发,总结其实践课程线上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对授课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疫情后开展线上实践课程授课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疫情;艺术设计;混合式教学

引用本文格式 何璐君.疫情防控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线上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0(4):72-75.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Online Mixed Teaching of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aking the Font and Layout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

HE LUjun

引言

2020年伊始,從湖北开始全国陆续爆发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避免疫情的快速扩散,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兵团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减少人员流动各行业延期复工。高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单位,学生是易感染人群和防控重点[1],2020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要求各地大、中、小学春季延迟开学,并于1月29日发出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响应,迅速推出线上学习指导意见及解决方案。在疫情严峻形势催化下,以慕课、直播等形式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方式,被广大高校普遍所采纳。

但目前,学校组织的网课及直播的方式只能解决大部分理论课程开课问题,艺术设计类实践课程大多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突如其来的困难无法预知,且没有相关的应急教学方案。在正常复课时间仍是待定的情况下,为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倡议,笔者以《字体与板式设计》课程为例,浅谈授课计划制定以及混合式线上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字体与版式设计》线上混合式教学框架拟定

(一)教学目标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需要学生掌握文字与版式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创意能力,掌握现代技术中具有通用性、普遍性软件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版式编排应用及书装的制作能力和创意能力,提高学生对画面中的各视觉元素组织安排的技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编排设计规律与制作方法。

(二)授课对象调研

本课程开设对象为喀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民汉混合编班大二学生,共44人,其中维吾尔族15人、哈萨克族5人、汉族24人,由于每位同学线上授课环境不同,且不同民族地区同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同。故任课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来调整原本线下授课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从而实现正常教学。课前授课对象调查主要调查范围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授课环境进行调查,以便于制定有效的授课方案;二是让学生提出对本课程的希望和线上授课的意见,收集学生的想法舒缓学生对在线上课的心理压力;三是对课程每阶段授课后的学习效果调研,这样有利于对下次授课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

(三)相关媒介支撑

自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文件和通知精神要求,为确保“停课不停教育”“停课不停学”相关教学落实,学校积极提供了“平台替代课程”、自制网络或直播课程、多种形式相结合课程等授课方案,并鼓励教师多利用大学生慕课平台,以及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直播课程进行混合式授课,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授课方法培训。

(四)教学框架拟定原则

首先,正确处理好慕课与直播课程的教学内容,慕课与直播教学要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做到“先学后教”,直播教学为主,慕课为辅,慕课作为直播教学的延展和补充。故在制定教学框架时候要把握慕课学习内容和直播课程内容,做到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其次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有所学”,学生根据老师所发布的学习任务制定好学习计划,保证学生有效开展混合式线上教学。最后,在教学框架拟定时要具有系统性,照顾到知识体系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程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符合逻辑的梳理,准确地把握每次直播课程知识点的容量,并对每章节知识点进行语言加工,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力和掌握感,实现有效教学。

(五)混合式线上教学框架制定

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收集整理后分析,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结合授课内容制定基于钉钉、微信、慕课平台的混合式线上教学框架。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重要的实践基础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框架从课前、课上、课后三部分出发进行拟定。课前发布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慕课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课中采用直播、反转课堂的方式集中对学生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梳理知识框架;课后制定学科竞赛任务,并通过微信、钉钉平台进行课后交流,设计指导,拓展学习内容。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同学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能学得上,跟得上。将教学中心从“教师教”转移到“学生学”。

二、《字体与版式设计》远程混合式教学实施

(一)线上混合式授课指南发放传统授课时,在第一节课授课老师会将整门课的基本信息都告诉学生,包括教师联系方式、课程进度、考核要求、考试方式等。对于线上授课来说,网络环境不稳定,学生集中授课时间短,因此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准确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课老师在制定授课指南时需尽量详细,且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及时查阅[2]。

(二)教学安排

以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中第三章字体设计基础方法为例,授课教师针对于授课对象调研结果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对在线学习环境,以及学生课程专业基础等综合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将全班分为A1、A2、B1、B2四组,第A1、A2组学生设计专业基础较为扎实,思维清晰,自学能力强,能及时掌握学习的内容。B1、B2组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对设计有基础的理解,對所学知识能够掌握一部分,但不能完全吸收,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下完成。A1、B1的同学代表网络授课环境优越,无上课困难情况;B1、B2则反之。其次,根据字体设计基础方法将教学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把握课堂进展[3]。

(三)课前教学阶段

授课教师课前对慕课平台上Spoc课程根据学生普遍能够掌握的程度进行挑选,并将相关的设计案例以及课件等资源发布到钉钉课程平台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制定课前学习任务,对慕课平台学习出现的问题通过钉订或微信平台进行小组形式讨论和协作学习,并将学到的内容以及不能解决的疑难点进行汇总,制作课前学习总结PPT[4]。

(四)课中教学阶段

首先在直播面授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小组分别对课前慕课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老师针对于已经学习到的内容不再反复讲授,而是通过评价学生课堂汇报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再次对字体设计基础方法这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解答慕课学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其次再完成对整体学生的直播授课后,将课堂转变为对A1、A2、B1、B2四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环节。根据课前问卷调查和学生分层以及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分别进行授课。(见表1)

最后在完成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后,授课教师将全班44名学生分为儿童关爱组、广告海报组、家乡美海报组等7个主题小组,引导学生针对对应的主题运用字体设计方法进行平面设计创作实践(见图1),并发布课堂实践任务清单。在分组时,充分考虑每个组别中同时涵盖A1、A2、B1、B2四个组别的学生,以此促进各组别学生的交流学习。授课教师课上继续关注每组学生设计讨论进展,解答各组学生出现的实践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五)课后教学阶段

课后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学生除了在课堂时间内进行课堂实践外,还需要在课后做大量的练习。授课教师根据相关设计竞赛,发布课下实践作业。各小组结合课堂实践任务,完成设计实践并撰写设计报告,上传至“课堂派”App平台,并于下堂课上进行汇报。教师评阅各组设计实践成果,提出改进要求,并向学生推送新的拓展知识。利用钉钉或微信再次展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促进知识提炼升华。

(六)课程考核评价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通过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采用慕课平台的spoc+钉钉直播+微信社交平台和“课前”+“课后”的多元考核模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程监管,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将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见表2)。

(七)教学成果展示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考核作业以新疆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发起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新型冠状病毒”公益海报设计征集活动为题目运用字体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践(见图2)。

三、《字体与版式设计》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总结与展望

面对此次突发疫情,传统课堂短期内不能恢复,在线教育方法被迫提上日程,给实践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集中优势力量,成功开辟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第二战场。这不仅是史无前例,更是世界壮举。

(一)转变教学观念

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在线教育实践以转变教学理念提供动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现远程教学个性化学习的本质。对于线上授课而言,直播授课受到網络、设备、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能直播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对于刚从未接触过线上授课的老师,的确是很大的挑战。讲什么,如何讲,无论是对于刚进入课堂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混合式线上授课通过慕课平台资源学习+直播授课疑难解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但在实际授课中有个别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自身惰性,无法从高中的学习模式转变过来;二是部分学生习惯了面授的方式,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且传统教学模式的监管让学生适应了“被管束”的学习状态,一旦让其自主学习时,无法精力集中。因此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学生学”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将线上与线下,慕课与直播,进行有效结合,思考怎样开展教学才能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授课平台功能的优化

在疫情背景下,各个慕课平台和直播平台以多样化、个性化的授课需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服务,这必然奠定了未来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未来教学模式优化无疑是积极的发展方向。但高校职业实践教育不同于教育市场上普遍需求的通识教育,它是以提高个人职业技能素质为根本价值和宗旨的。本次疫情也暴露出,目前市场上的慕课平台和直播平台大多是针对义务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主进行功能开发的,大多需要家长进行课下辅导和监管。在未来要实现常态化线上授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与高校要加强对教学实验研究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实验课”“实践课”制定多种授课方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宗旨,确保课程质量。二是各慕课平台与直播平台广泛对各个教学主体和个专业教师授课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开发并不断优化授课平台功能。

(三)建立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在本次授课实践过程中,教师从课前—课上—课后均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然而在实际通过授课平台进行知识传递时,达到的效果有一定的偏差,尤其对学生成果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无论是慕课还是直播授课,都是以搭建虚拟课堂空间而进行的,教师无法像传统课堂一样与学生进行沟通,特别是在讲授重、难点时,难以有效地管控课堂,同时技术上也限制教师能完整地将教学计划予以呈现。另一方面,在线上授课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授课评价体系不适用于虚拟课堂,虽然在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予以缓解此问题,但对于获取的学生学习反馈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因此,在未来要实现常态化线上授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技术上完善直播课堂可控性;二是完善线上授课的评价价值,包括课前—课上—课后,使教师能快速掌握课堂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困难。

参考文献

[1]周爱萍,姜荣明,缪金华,等.小学教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信行现状研究[J].中国校医,2012,26(3):170-172.

[2]周联兵. 开放教育面授课的设计研究——基于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00(004):10-13.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2) :55-61.

[4]胡红平, 康志伟, 彭微, 等.“信号与系统”小班讨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1) :139-140.

何璐君

喀什大学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自人类文明始,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字体都是人们获取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交互信息中字体设计便变得极为重要,而人类社会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使得艺术设计领域也得以发展。文章以一些动态设计海报、交互广告、影视电影中的字体设计为例,简述现今的字体设计应用及创作、字体的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媒体;数字化;字体设计;动态化

自21世纪到来后,人类进入到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人类社会的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也带来巨大深远的影响。数字化技术己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蓬勃发展的“发动机”与“催化剂”,传统文化艺术也将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传统艺术只有不断的与数字化技术交织演变,才能形成更加丰富多变的新媒体艺术,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革新,改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和感受[1]。文字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其形成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字是表达言语、呈现文化的载体,也是视觉设计中提供中心思想的图形载体,在诸多设计元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因此在设计领域里,字体设计拥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与地位,使得字体设计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进去发展,其视觉形态和表现形式发生了神奇的巨变。

1 新媒体时代字体设计应用范围的变化

字体设计从传统的书籍、包装、海报等载体下的形式,到多媒体范畴的网页设计、影视设计、动画设计、装饰品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范围中的指示系统设计、游戏设计的界面等诸多设计领域,再到现在的数字媒体书籍、动态海报中的动态字体;网页、广告设计中的交互字体;影视、动画中的4D多材质字体等多媒体字体的应用。

1)在动态海报中的字體应用。动态字体设计增加了动态效果,传达的信息量更大,视觉冲击力更强,使其形象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中华24节动态海报中的“中华24节动态海报-春分”,以遮挡、滑动的动态,图形化隐喻等方式体现了柳形态婀娜、优美,暗喻春分气候活动——踏青游船,民间活动——簪花喝酒。动态海报中的动态化字体更加能表现字体的寓意,且暗含寓意颇多了;与传统字体设计相比更加形象化,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有个性。

2)在交互广告中的字体应用。互动广告和传统广告相比其视觉传达模式发生了变化,既兼有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互动性。既有影视视频、二维动画,又有平面网站链接,还可以进行在线调查、评论发表、网络购物等多种性

能[3]。例如:淘宝二楼《一千零一夜》的交互广告。广告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了产品中那些悬疑、荒诞、冲突、情感等元素,使得用户首先在视觉上被全新的观影体验震惊,接着又沉浸在“一个产品”创造的“一个新奇元素的故事”中,让他们或是思念家乡的味道,或是慨叹兄弟朋友间的情谊,甚至回忆青春年少的岁月,故事里总能看到与自己相似的身影。“美好的事物能治愈”,一方面被产品故事治愈,另一方面又被“深夜放毒”控制住,这引发的关联情绪正是激发用户购买欲的利器。淘宝二楼《一千零一夜》中的字体设计风格统一、形式多样,且主体字都是竖排版。以产品做内容拍竖屏式的产品微电影,以应用内容创新交互作为入口,为产品的传播带来无数吸引力。其表现形式集视频、网页链接、评论发表、网络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3)在影视、动画等网络媒体中的字体应用。在最早的影视、动画等网络媒体中的动态字体只是简单的片名、片头片尾演职人员名单的滚动字幕或闪现。而现在在影视、动画等网络媒体中的动态字体除了滚动、闪现、渐变等简单特效,还加入了扭曲、旋转、融合分散、集聚等多种特效,现今的字体设计中这些特效加以融合运用,辅以音乐形成四维的字体设计。如《捉妖记2》片头的捉妖记字体以沙子的材质,加动态效果分散、集聚、旋转等形成立体的有质感、空间感的字体,再配以动感的片头曲构成了四维的字体设计。且电影《捉妖记2》英汉数结合,每一字体都经过精心设计,最后进行排版,加动态设计的应用形成电影logo。

2 新媒体时代字体设计创作形式的变化

1)个性化:网络媒体个性文字。网络媒体是当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让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便能进行休闲娱乐。网络媒体使信息传播速度变得迅速,信息的接收方式也得以改变,接收的内容也变得简洁精练。在此我以互动网站来表现字体设计借鉴互动网络的理念和技术做出的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字体设计。政府的官方网站及商业化的网站,其菜单栏用的字体、内容所用字体和logo字体形成的总体风格统一,商业化的网站又具有其产品的个性。鼠标放在菜单栏上滑动出现的子菜单,及点击子菜单或标题出现了内容页面,都属于交互字体的范畴。其文字字体的选择是根据品牌定位等因素选择的符合其产品的个性字体。政府的官方网站字体具有一定的威严性、公正性。

2)互动化:互动化产品及App。新媒体时代下,产生了数字化字体。数字化技术固有个性是:制作效率、表现形式丰富、传播速度快捷、推广成本低。互动化产品及App中的交互是人、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动技术允许人们间接互动。其中的互动字体设计具有动态美、形态美、结构美等特点,且可以双向交流、可下载性。互动化产品及App强调字体设计与受众的互动性;其中的动态字体设计需要用多元化手段进行加工创作,例如将字体进行笔画加工,改变结构、字形,填充色彩、纹理,添加场景、声音,丰富其空间感等,形成更加丰富的字体变化。动态字体设计的创作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字体的运动性、时间性、语义性、空间感、代入感,丰富其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受[4]。

3 新媒体时代字体设计创作方法探究

自人类文明开始,文字便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交际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中字体设计更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表明主题,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美化的作用。以下我们来谈一下新媒体时代下字体设计的创新。字体设计在新需求下的创新主要有3个方面:更新字形,对差别的感知和对相似性的敏感能力,然后生成一种新的排列组合方式、改变文字排版、创造新的可能。

1)设计工具的设计与更新。新媒体时代下的字体设计需要继承与发展的传统字体设计的优点,例如传统文字的基本结构、书写方式、理性之美等,规范书写需要字体准确、严谨、字形生动。在字体设计的创作上要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的进行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需求增高,字体设计的形式也变的多种多样。为了满足字體设计的需求,增新了一些新的设计软件:从原有的二维设计软件,到如今的三维设计软件、制作特效软件等诸多可以使字体设计成为四维存在的软件。原有的设计的软件也增加了多种功能,例如Photoshop、3D等软件中的新功能。其中,Photoshop软件最早是1986年,Michigan大学的一位研究生Thomas Knoll编制的。在2002年3月以前,Photoshop处理的图片绝大部分来自于扫描,再后来才增加了软件做动态图的功能。现如今Photoshop软件已经集修图、做静态、动态图一身,储存格式也是多种多样。

2)以软件特效塑造不同的肌理效果。在字体设计的排版上,文字完全不受限制,可以以无限的形式出现:大小、厚度、颜色、材料、尺寸等不尽相同。其中,字体设计创作在材质方面有了更大的变革。从最原先的手绘、真实材质的拍照贴图,到现今的利用新媒体软件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颜色、大小以及明暗,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不同材质对字体进行特殊的加工,使其效果有别于旧,并且能够更好地达到逼真性。例如《捉妖记2》中的片头字体设计是以沙质的3D效果,形成以沙子堆砌的立体效果,更好地表达了电影主题是贴近自然的。

4 结束语

文字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其形成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字是表达言语、呈现文化的载体,也是视觉设计中提供中心思想的图形载体,在诸多设计元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新媒体时代下字体设计不会再单纯的是静态设计,它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将会是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结合。想要凸显字体设计的独特作用只有将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当中,才能够满足科技进步后的人们的不同需求,才能够推动字体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斌.数字化的蒙古文字体造形艺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9-190.

[2]金国勇.字体设计的视觉传达与创新分析[J].网友世界,2013(22):36-37.

[3]王婧.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广告互动性优势提升广告效果[J].美术教育研究,2013(3):83-84.

[4]涂晨.论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的多元化发展[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7(12):34-35.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传统字体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缺乏深度与广度

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采用的是讲授法, 学生听讲记录, 被动接受老师传达的知识, 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作用降低。课程前期训练侧重于对于成熟的中英文字体书写临摹, 一般分别训练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中英文字体各两组, 后期创意字体设计也仅限于笔画、结构等元素的创意变化。字体课程周期时间短, 学生过分依赖软件的制作手段, 字体书写训练不足, 影响后期课程字体设计运用的视觉效果。

(二) 教学资源更新缓慢, 缺乏实践应用

字体设计课程内容素材多来源于书本知识和专业教师的课件补充, 更新相对缓慢, 课程偏向于理论知识学习, 学生局限于纸上谈兵, 课堂以模拟题训练为主, 少有真实市场课题, 使得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锻炼。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介的出现, 现代设计风潮发展迅速, 流行趋势更迭变化较快, 字体课程与之相比相对滞后, 课本内容已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 课程内容衔接不足, 考核方法有待商榷

字体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与之后的标志设计、招贴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却在课程内容呈现中出现课程割裂的传统模式, 几乎不涉及字体在各种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 导致后期在各专业课程中字体设计的视觉效果并不理想。字体课程考核主要以结课大作业与平时小作业的形式为主, 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应当根据每年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断改革考试方式, 使成绩评定更加客观、公正,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字体设计课程改革创新探索

(一) 转变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我国目前传统字体设计课程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改革, 转变传统教授法, 注入式教学使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需提倡学生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外在被动接受的方式转变为内在主动参与,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其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从之前的“聆听——学习”模式转化成“参与——学习”模式, 遵循“行动导向”原则, 让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行动体系中获得过程性知识,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程作业布置方面, 引入实际项目和设计赛事。项目与比赛的真实性和时限性、主题的真实需求以及丰厚的奖金, 将会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设计热情, 同时, 在参加比赛和项目时, 会欣赏到别人优秀的设计作品, 能够从中发现自己与优秀设计师的差距, 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 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二) 注重基础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发掘字体设计训练深度广度

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对于字体的造型风格的能力把控, 不仅需要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培养与运用, 同时也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具有重要联系。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 各专业课程对字体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加强学生字体设计能力的深度广度训练,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关系, 将字体设计的训练贯穿于每一门专业课程之中。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侧重方向, 将原本字体课程设计单一的字体造型风格的训练要求改变为字体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选择、字体与图片之间的节奏韵律把握、字体与字体之间的视觉流程设计、中英文字体的排版搭配等多角度、多方位的设计运用。在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侧重方向上讲明字体设计在该课程中的规范与要求应用。例如同为版面中的标题文字, 在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之中的表现手段各不相同, 需要考虑版面的大小适合的字体尺寸, 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设置、在不同材料上字体的印刷效果呈现等相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这种不同课程字体设计的形式的区别比较, 深入挖掘字体设计的运用方法, 在不断地尝试、对比、应用过程中, 老师配合指导并解决疑难问题, 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理解并掌握字体设计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应用方式。

(三) 将字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丰富字体设计形式

近年来, 字体设计在设计行业领域受重视程度加大, 以往视觉传达设计图形是主体, 字体起辅助作用。如今具有视觉功能的文字代替了图形的作用, 成了视觉中心点。以书法体为例, 我们目前提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根植传统文化的视觉设计中, 书法作为我国特色的视觉元素被设计师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等笔画分解与重组, 创造出新的造型风格, 即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又引领了设计潮流趋势。传统书法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书体风格,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讲述各个时代书法体的类型和字体特点, 也要培养学生对书法字体的鉴赏能力。在设计现代字体风格形态时, 学生可以受书法字体的启发, 借鉴与利用书法元素, 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字体。

(四) 新媒体视域下的字体设计创新探索

文字最早起源于图画图形, 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注重文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手绘和软件创作出平面的字体表现形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视觉空间提供更大的创意可能性, 我们设计的创意字体形式可以不仅仅是静态图形符号, 也可以与当今新媒介进行结合, 将静态、二维的表现形式转化成动态、多维的创意形态。通过结合立体构成、动画技术、动态影像、综合材料、交互技术等表现技法, 探索出创新型的动态字体设计教学方法, 为字体设计提供更全面的形态种类。加入多维的创意思维, 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更好地将传统的二维字体设计应用于新媒体视域下的新形式创作。基于此, 教师在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 探索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也可在视觉形式的基础之上, 加入声、光等多感官表现手法, 逐步提升字体设计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充分利用新媒体将字体形式多样性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字体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 只有保证字体设计的教学质量内容, 才能使学生们打好专业基础,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培养, 为之后的综合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和保障。因此, 为了适应新时代视觉传达领域对于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 就要求我们教育行业工作者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观念, 开拓教学思路与形式, 与时俱进, 深化教学实践应用,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化学生的整体综合设计能力, 体现课程教学的应用成果。

摘要: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字体课程没有与时俱进,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无法满足市场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字体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方法措施, 以期对字体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传统文化,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董小龙, 葛正喜.字体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2] 朱元吉.试析字体设计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运用[J].中国艺术, 2016 (03) :142-143.

[3] 李海平.两段式字体设计课程结构构建探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 (04) :78-80.

[4] 周小舟.新媒体语境下字体设计的教学实践创新[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7 (2) :136-138.

[5] 张海霞.数字化时代字体设计教学与创新[J].大众文艺, 2016 (02) :229.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飞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转变。传统纸质广告媒介现在已经突破二维,转变为网络、移动通信、LED等多维平台。针对媒体的转变,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换,应在原有视传专业课程中,增加部分关于网络商业化和多媒体、移动媒体等媒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即UI界面设计,将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平面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数字时代 UI界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前言

21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视觉设计也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愈来愈广阔的领域。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中国从3G时代到即将进入的4G时代不过5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对这一变化的主要回应就是在生活中更多依赖于智能手机功能随时上网完成工作或娱乐需求;市场对这一需求的反应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智能手机的生产,而与之相匹配的是大量的应用软件为智能手机的功能化和趣味化、娱乐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各类智能手机,无论是苹果系统,Android系统还是windows系统,都会普遍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除去严密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的使用,各类软件设计的趣味性,界面的友好性,视觉的美好性,操作体验的舒适性都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其他的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数码产品,如平板电脑、在线商务,游戏产品以及其他触屏移动技术产品的盛行,都离不开一种被称之为UI界面设计的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段的广泛运用。

一、UI界面设计概述

(一)何为UI界面设计

UI是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是指人通过敲击键盘、滑动鼠标、碰触触摸屏等方式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而计算机通过画面、声音或震动等方式进行反馈信息,实现这样一个功能的系统即为UI。UI界面设计是主要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操作界面的整体设计,是专门研究、规划和设计让人与计算机充分协同工作,高效率发挥计算机功能,满足人们工作和娱乐需要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二)UI界面设计的组成

UI设计由用户需求调研、交互设计、界面设计三个部分组成:首先,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通过调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过程、环境和习惯,为界面设计提供正确的方向。其次,是进行人机之间的交互程序设计。这个部分通常由软件程序员来承但软件设计,目的在于加强软件的易学、易用和易理解。最后,需要进行界面设计。这是屏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成千上万的、色彩纷呈的视觉信息,是一个复杂的由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需要将认知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手段等融合,实现软件产品视觉效果的艺术化。

(三)UI界面设计的演化

UI最初是由软件程序员根据个人艺术功底和喜好来完成,通常只有比较专业的大型程序才有条件请专业设计师参与软件界面的美化。长期以来,UI界面设计在软件开发中都是附属地位。在今天这个资讯庞杂的时代,仅靠水平先进的硬件和功能繁复的软件并不能更有效地帮助人们便捷地提取和处理信息,高水平的UI界面设计才是有效手段。UI界面设计并非单纯的绘图美工,而是综合了用户需求、软件功能、硬件配置和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后的复合化艺术设计,是科技和艺术紧密结合的成果。美观舒适的UI不仅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更可以提高设备操作的友好度和便利度,最终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四)优秀UI界面设计产生的巨大作用

今天,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等电子科技产品,以及三星公司推出的银河系类手机与平板电脑,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这些产品也被誉为革命性的科技产品。究其原因,除去软硬件的独具特色和水平领先,其优异的UI界面设计也是对消费者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原因。以苹果手机为例,多达50万个应用程序通过卓越的软硬件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无以伦比的快捷、方便、生动的操作体验,开启了广泛使用人机交互的新时代。而国产品牌诸如小米、联想、华为以及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设计公司同样也在移动互联时代尝到了交互设计的甜头。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UI界面设计对产品和企业产生的作用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UI界面设计的市场及就业前景

随着手机技术革新,全球3G热潮势不可挡,同时也引爆了各大企业对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的争夺战。全国数字及多媒体设计教育权威“火星时代”的互动媒体课程研发团队在调研了3000多家企业的3G人才需求时,了解到在设计人才招聘市场上,UI界面设计师处于很有竞争力的一种岗位。以北京地区为例,仅2011年8月8日一天之内发布在智联招聘上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就达到4000个以上,而现有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企业的需求。从薪酬上看,北京地区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相关岗位薪资普遍在5000元到16000元之间。同样根据“火星时代”的行业调研,从全国来看,对既懂得UI界面设计又会运用到客户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高达65%,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个数字甚至更高,所以UI界面设计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二、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视觉传达专业都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在广告业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的时代,曾是主要的传播推广手段。但是由于数字新媒介的产生和快速蔓延,今天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和相关的人才培养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不能满足数字媒体时代信息传达的要求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常常以“填鸭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这已经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传统信息主要更加关注形式,而新媒体艺术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内涵和参与互动的体验。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也应该以交互式信息传递方式来传递设计信息,使受众愉悦地接受并体验信息。在新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下,交互方式和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交互体验的感觉越来越重视,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满足受众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信息传递方式。

(二)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现状

现阶段,在国内只有少数专业院校针对这些新型的媒介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下的专门的UI界面设计教育,如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院校在其视觉传达专业下开设了针对网络和移动平台的广告、界面设计等课程;江南大学也在其工业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中,增设了UI界面设计等课程。在笔者所在的四川地区,除了四川美院和川音美院开设了界面设计的课程外,其他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基本都属于传统平面设计的培养模式。因此,UI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领域,专业院校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改革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设置,培养更多除了精通传统平面设计外还具有UI界面设计专长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三)招生的困境

今天,国内的各类设计院校都感觉到了一种困境,即学习平面设计的人数相较以前有了大幅下滑。虽然这几年“艺考热”温度不减,但学生报考专业却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招生开始普遍萎缩,许多家长和考生更倾向于选择当前比较火热的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等。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减少了,或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不高,而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思路的规划中规中矩,没有与时俱进,自然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反观其他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具有房地产业和装饰、建筑等火爆的行业背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因此才会出现近年来环艺等专业火爆而视传专业招生萎缩的现象。动漫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后,动漫设计专业也从过去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可持续发展上的思考和探索。

(四)课程设计的传统化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

根据对多所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三段式为主:即艺术设计基础、专业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部分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其现阶段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插画、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广告策划、版式设计、书籍装帧、海报设计和VI设计等课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类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规划,上述的核心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无可厚非,但是基于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呈现的普遍问题,为求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应抓住专业和行业的特点,结合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其进行适当地调整,并进行具有特色化的专业课程设计。

三、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特色化”改革

(一)课程改革思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有很多设计方向,如VI、包装、海报、书籍设计等,广而泛之地进行传统教育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能将服务于网络、移动媒体等平台的视觉形象上的设计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无疑可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网络化的视觉设计正在进行着飞速的融合。例如,标识设计既可以应用于VI设计中,也可以应用于UI界面设计中。更广泛来说,UI界面设计还可以应用于各类网站设计、手机交互和电子商务之中。所以,将这些新颖的设计形式引入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是有效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尝试。但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实施而固定下来的,必然有其学科特点、内在关系和连续性。所以,UI界面设计作为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的尝试,必然要稳步推行,以便留出实验和改进空间。

(二)以UI界面设计模块课程作为改革创新突破口

具体的实施方案因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笔者所在的院系即尝试进行分阶段的课程设置改革:第一阶段的具体措施是在现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例如:

1.增设基础性的计算机课程,如在一系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FLASH课程以及电子杂志设计课程、Axure RP Pro(交互原型设计工具)原型设计基础以及Flex(用于构建具有表现力的 Web应用程序)等移动媒体交互方式设计课程,拓宽学生将来就业的适应面。

2.增加UI界面设计课程模块。较为简单的做法是,先在原网页设计课程基础上,加入网店设计、电子杂志设计等内容。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移动产品界面设计等在内的UI界面设计基础性课程模块。最后再考虑增设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资源设计课程和图形、图标、动画等移动媒体用户界面风格与整体架构的规划设计等更接近于项目开发式的课程,将项目中设计端和开发端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用更贴近业界的实战和实例结合相关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独立平台、移动媒体界面设计的高级技巧和技法,并正确认识业界中所谓的高保真原型的意义,从而较为完整地掌握UI界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应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如学生的兴趣,教学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成果等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和调整。对某些院校来说,如果时机成熟则可以考虑开设视觉传达下面的数字艺术设计方向,增加学生的专业选择面和就业竞争力。

结语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UI界面设计这个新的领域,更需要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深度结合。所以,同时具有一定软件编程能力,艺术理论知识和良好艺术素养的设计师在未来必然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UI界面设计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科技产品的兴起有了大量的需求,UI界面设计属于创意创新产业,是有着高附加值特点的第三产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长期接受着美学教育,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创造创新意识,若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课程,便可较好地满足UI界面设计工作的相关需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像UI界面设计这种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将越来越受到欢迎,因此从加深新兴产业之间的紧密结合这一思路出发,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刘文彦:《UI界面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又一个发展方向》,《剑南文学》,2012(6)。

2 何洁:《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装饰》,2002(3)。

3 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0(10)。

4 苏毅:《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

5 周大鹏:《发散与变异—新媒介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脉络》,11卷,《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汉字在形成的渊源上有很强的象形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字体结构。将传统的装饰字体在现代设计中进行符号化、单纯化处理是我们今天与国际视觉语言接轨的一条途径。中国文字从象形性来看是极具美学价值的,汉字的演化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和符号内容,它的表形与表意作用反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本文将对中国传统装饰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应用方式方法作一阐述。

关键词:装饰文字 设计符号 平面设计

世界各民族文字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象形。华夏汉字、古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后两种文字虽然夭折得很早,但却留下了字母文字。唯有华夏汉字,历经数千年依然沿用至今。汉字依形附声而产生意义,一直保存了原始描模的风貌。虽说西字与汉字起源相同,到后期发展就大相径庭了:一个是以线条为主,而另一个则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由于西字“曲线最为优美”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西洋文字在平面设计的应用上就比汉字更具有设计意味,而汉字讲究的则是“独立性”。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汉字无疑带给人们的是平衡感,而西字确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跳跃感。所以,在汉字的字体设计中,符号化、单纯化处理是我们今天与国际视觉语言接轨的一条途径。利用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充分发挥其设计符号的表形、表意功能,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发挥空间。其文字的平面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的应用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设计是现代经济和现代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市场活动有不同的设计范围。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性商业美术,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业插画设计等。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平面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色彩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作为二维的视觉传达设计,其基础的构成要素就是传达信息的根本。对于商业价值突出的平面设计来说,价值的体现也恰恰是这些基础要素结合经典创意得到的最佳视觉效果。以文字要素为例,人类最初发明文字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与传播信息。追寻历史,文字源于图画与声音,由原始的图画和声音符号演变而成;后来,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二维空间的视觉传达活动中,文字的单纯信息传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人们开始在视觉上寻找更多的传播形式。因此,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总是随着社会文明和大众审美取向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语言时代到文字时代,再到今天的图文时代。中国汉字的象形表达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焦点。从近几年平面广告发展的现状上看,图片的傳播方式已让公众开始感到疲惫了。业界前沿的设计师们便又纷纷开始青睐文字时代。就文字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它似乎又开始了在创意上的轮回。

一 从中国字体的发展历程看汉字的象形与符号特征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汉字对世界文明及设计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汉字是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人们所说的“六书”。汉字的发展经过了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汉字在形成的渊源上有很强的象形因素,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字体结构。而在以后几千年的长期发展中都是以象形为基础,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符号化。

中国美术字源远流长,它的发展是随着人类文明历史共同走过了千年。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绘符号算起,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汉字成熟的商朝算起,汉字也已经走过了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文字在象形性来看是极具美学价值的,经历了鸟虫书的金文美术字到秦汉的篆书,再到宋元的宋体美术字,无不看出我国传统汉字在装饰艺术中的辉煌成就。中国的文字装饰美化古已有之,只是没有完整的资料整理,故以为我国的美术字源于现代。事实上,在文字的装饰上,我国古代的甲骨文字、鸟虫书、玺印文字、宋体等文字造型已经决定了美术字体的特性。装饰文字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再到东南海广阔的领域构成了一个由简入繁的演化阶段。仰韶文化的质朴符号已经具有了结构骨架;而后的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有了整体上的装饰美感。以甲骨文字为例,其图形的符号特征尤为明显: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基本上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百分之二十。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种书写方式虽已成为历史,但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我国设计师借鉴这种表现手法,利用组字、表音、象形方式结合中国传统装饰字体的形与意设计出的标志图形,其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广告幌子、商品包装、店面牌匾等都是利用装饰字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基本符号的。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宋体字是如今出版印刷等各方面最常使用的主要字体。

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字”受到平面设计的影响,出现一种新的文字装潢形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美术字体将文字本身经过再创造和美化,通过一定媒介使其产生一种装饰效果和审美功能。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在西字的影响下,又逐渐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各种新兴的商品化信息较浓的字体,例如,海报体、综艺体等以及宋体之变形体。在版式设计中,字体选择的正确与否成为版式应用恰当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例如,有衬线体特征的宋体适合于杂志的正文编排,在娱乐性质较强的刊物中,半文半图的创意装饰字体拿来做标题,生动活泼……装饰字体的符号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并且中国风的风头正促使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频率,在包装、标志、海报、版式等平面作品中都可以灵活应用且表达深刻内涵。

二 汉字装饰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符号应用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化视觉传达符号,它能够以简洁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通过大众认可的符号形象来表达信息。一句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品牌形象导致我国大批设计从业者效仿西方设计,应用字母拼写、汉语拼音或组字符号等手段创作标志。在处理标志造型时极力效仿西方的“coca cola”是狭隘地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标志虽然看似时髦,商业感较强,但太多也就会让人感觉缺乏中国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在品牌形象上失去了中国本土特色。因此,针对这一弊端,是否可以考虑借鉴中国元素再做“文章”呢?

将中国汉字文化中的“象形”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成为一种国人更能接受的设计形式,并以此成为我国设计界的又一骄傲,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共用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装饰文字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标志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表达标志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例如,“佰萃坊”的商标设计,它是为某家广州化妆品公司设计的商标,因为是一系列种草药配方的专业护肤品,市场定位为30至50岁的中年女性。在LOGO的设计上首选大方优雅的字体做变形处理,利用多种构成手段使其形象接近花草的设计符号,贴近产品定位、符合市场定位。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装饰文字的符号化应用上就是个成功典范。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汉字“京”的神韵,中国韵味十足。将汉简中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 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三 传统装饰文字在海报设计中的符号应用分析

许多著名的华人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上呈现出太多的经典作品,他们将传统符号元素衍生后,巧妙应用在现代设计中,特别是中华文字的应用更是出神入化,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应世界的审美与今后的推广,这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启示!

平面设计大师韩家英先生在自己的海报作品中阐述着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利用形、声、意的属性在主题设计中蕴含其深刻内涵。海报《天涯》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其创作理念、设计元素受到行业的肯定。或许中华文字并不像英语那么通用,但只在行云流水的笔画间传达设计师的思想,在端庄的笔触下与公众产生共鸣。设计师将汉字跟图形做组合,在文字的信息表达与图形传意的结合中做了天衣无缝的视觉整合。《天涯》诞生了,也为文字的装饰性带来了新的内涵。

把水墨融入设计是靳埭强先生首创的,在1995年的台湾印象海报展中,靳先生的参展作品《汉字》系列中磅礴大气的“山”“水”“风”“云”四幅作品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人合一阴阳脉动之灵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海报设计的符号选择上,靳先生秉承传统设计之风,在汉字的装饰手法上淋漓尽致地展示中国文字的“古韵气质”,深受赞誉。

中华文字的设计应用并非中国设计师的孤芳自赏,有太多的国际大师也亲睐有加。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在大量的海報作品中尝试采用中华汉字做解构,把汉字的形与意运用得游刃有余,创作出多幅以文字为元素的海报作品。即使是日本人,他也在尝试汉字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作品中碰撞出文化、视觉的双重乐趣。作品带给我们的是值得品味的内涵与趣味。

四 结语

中华汉字的装饰性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气质传达设计对象的态势和气氛,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古人潜心研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例如:大篆粗犷有力,写实豪放;小篆柔婉圆润,结构严谨;隶书端庄雅致;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流畅活泼,一气呵成;草书行云流水,风驰电掣。结构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未到而意到”的笔“势”。把握与传承传统汉字的“气质”,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设计之中,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传统汉字装饰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是比较好理解和好掌握的,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传统艺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要透过表面形态的浮华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以一种中华文明的传承来体现我国现代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说是一种传统艺术的升华。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符号的精华之后,充分发挥其设计符号的表形、表意功能,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世界之间擦出创意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寻胜兰:《继承民艺》,《艺术与设计》,2002年第6期。

[6] 吕中元、彭年生:《中国标志创意》,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7] 余义虎:《传统文字符号与图形的应用研究》,《社科纵横》,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赵燕,女,1981—,江苏淮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美术教学字体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对标志设计的风格演变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体特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趋向。现代标志设计的新特征:标志设计越来越多地向纯字标发展,标志设计呈现出立体的多维空间,标志设计日益凸显民族特色。

[关键词]标志设计 风格 发展趋向 数字化

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有力推动下,标志设计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都产生了变化,人们的思路、意识、观念、审美等也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人们已不再仅仅追求传统的、大众的视觉表达,而是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探索这样那样的新的视觉语言。

一、标志的简述

何为标志?标志是一种有着象征内涵和意义的信息符号,就是用准确而特定的文字或者图形,利用某种媒体技术展现出来,标识事物某种特征的视觉符号。标志不只具有单纯的标识和识别的作用,它还具有性质、目的、内容、情感等特点。当今时代,随着“地球村”的出现,公共符号、国际标识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在世界各国的广泛普及。当下,标志设计已经在社会的所有领域之中被普遍应用,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着独到的意义和影响。

二、标志设计特征的历史演进

(一)工业革命之前与“工艺美术”运动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标志设计当中,主要的是以手工业为中心的设计。这个时期的标志设计还没有出现细致的分工,标志设计人与标志制作人常常是同一个人,而标志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常常是贵族阶层的名流和权贵。社会层面中支撑整个标志设计工作的基本是皇室、贵族、教会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人群。而位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是不会尊享到标志设计的成果的。因此,为了使贵族阶层满足荣华富贵、显示高贵地位的心理需求,标志设计就自然而然地显示了奢华、做作的时代特征。

(二)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于19世纪充斥欧洲的繁复做作的维多利亚设计风格产生了强烈不满。这个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是借鉴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对矫揉繁琐风格的反对。基于对手工艺的爱好,和对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反对,这一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的追求与探索,是以动物和植物的纹理作为设计的灵感动机,应用曲线和形体作为形式载体,倡导自然主义,模仿自然生态来进行标志设计。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时代的标志设计,注重运用装饰和线条来表现标志的艺术美。这个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是表现细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三)现代主义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20世纪初叶,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在动荡中不断分化、重新改组的局面,这也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与对现代设计艺术的探寻。现代主义标志设计发端于20世纪之初的欧洲,20—30年代进入高潮期。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把现代设计艺术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形式上对此后的标志设计影响非常深远。现代主义标志设计注重统一与和谐,喜欢运用简洁明了的几何图形来开展理性的构图造型,否定装饰主义,强调装饰即罪恶、简洁才是美、少即是多,强调美在比例、美在关系。这一时代的标志设计基本上是靠圆规和直尺来绘出的构图造型。

(四)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标志设计特征

经济与社会的历史变革带动了标志设计艺术的变革,到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丰裕社会”开始出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再只注重功能的提升,而是更注重在标志设计中要包含带有装饰性的内容,他们喜好的表现形式,是富有变化的、装饰的、反传统的,同时又有个性的、人情味的标志设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审美需求下,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标志设计,是采用拼接、混合与提炼的手法,用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构图和审美做出折中主义的处理,而不是一味地、纯粹地回到历史的原有特征。

三、现代标志设计的新特征

(一)标志设计越来越多地向纯字标发展

2010 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可以看到很多赞助商的品牌标志,我们领略到在众多广告种类中,品牌标志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力,更证明了文字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非凡沟通能力。在这种设计大背景之下,标志设计明显地已经向纯字标发展。

1.汉字字标。汉字是在图画、象形文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形、音、意兼备的方块字。汉字也是当前各国中继续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自身的架构就是一个结构严密、体态美观的图案,非常具有视觉上的美。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间经过字形的数次变化,真草隶篆行等等字体都早已经非常完美、独具特色,对于标志设计的所有要求,汉字都已经具备了。还有,伴随着东方文化对当今世界影响的扩大以及汉字设计技术在计算机中的顺利发明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各国设计师都看到了汉字标志的设计益处。我们不难发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标志设计,都先后运用了汉字图形标志,反过来说,这些标志的迅速传播也推动了汉字标志的进一步成熟。

2.拉丁文字标。在当今世界,各国设计师运用拉丁文字开展标志设计非常普遍,而且占的比重很大。当前,有60多个国家在使用拉丁文字,因此拉丁文的运用非常流行。拉丁文字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优势呢?因为拉丁文字的字母都呈现出几何形状,其组合形式丰富而有序,而且种类很多。还有,经过多年发展,拉丁文字设计现在已比较成熟,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拉丁文字优势很大。当然,从标志设计的图形化需求来考虑,拉丁文字特别有助于各种元素的便利组合,有助于推广系统化的视觉品牌。

(二)标志设计呈现出立体的多维空间

我们都知道,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形式,标志设计从根本上还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经过了长期的程式化的二维设计发展,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探寻新的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打破了设计空间的窠臼,创造出崭新的设计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设计师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就能进行空间的设计,通过电脑设计出的抽象图形能表现出错位、渐变的多维立体空间,这种抽象图形使人们不再停留在以往仅仅作为几何图形的固有认识,标志设计师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当代人已经不再对呆板平面的传统标志设计风格感兴趣,他们更倾心于新颖别致的多维标志设计。后者不仅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和探索意识。这种对于多维空间的审美态度恰恰传达了当代人的美学观念和价值追求。譬如,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中,多维空间设计的特征就体现得非常充分,人们看到其造型,就能激发人们对其象征寓意的认同。正是这种多维特征,非常真切地传达出上海作为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飞速的发展和崭新的面貌。

(三)标志设计日益凸显民族特色

当今世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我国的标志设计中越来越多呈现出国际特色的设计风格。但是,设计师们已认识到只有充分吸收本民族传统的艺术精华,方能给自己的标志设计带来更大的活力。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我们的先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艺术。这些艺术,其样式无论是建筑或者雕刻,是绘画或者服饰,都为当代的设计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样本,再加上当代世界各国都越来越注重发掘本民族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借此弘扬其民族精神。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都开始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新的突破口,很多的标志设计作品都体现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因此传达出独到的艺术魅力。更富有意趣的是,西方人越是对这种民族化的标志设计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越感觉亲切,恰恰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美学观点。在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常常能见到书法、绘画、玉器、青铜器、古典建筑、传统服饰的踪影与痕迹,这不仅表明了设计师的纯粹模仿和借鉴,更体现了设计师向传统致敬,向传统学习的设计理念,这些深刻反映民族特色的标志设计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温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胡心怡.数字化时代的标志设计新趋向[J].包装工程,2008(7).

[2] 陈小南.从数码技术及传播媒体的发展看标志设计的新趋势[J].装饰,2000(6).

[3] 靳埭强.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陈楠.标志设计与视觉识别系统[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5] 张志颖.标志与VI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钟 岚]

上一篇:交通运输网络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