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

2024-01-27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美术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都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美术教育成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形式,特别是美术教育独特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方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美术教育也成为了最具有活力的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美术教育在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审美情趣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美术教育作为人文素养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分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参与,追求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目前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了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大量的美术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绘画的联系过程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区分善恶美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结合实践,从美术教育增强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艺术创造力方面就美术教育在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 美术教育能够在增强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素质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人只有对生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可以更好的感受美的存在,才可以进行更好的开展艺术创作,也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因而对学生来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审美能力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施美术教育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塑造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对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进行陶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创造这些美术作品时候的审美情感和思想感情,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提升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审美能力开展艺术创作,进而增强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以及空间等美术知识技能的感受与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对于绘画创作的想象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审美素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美术教育能够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培养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美术教育具有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伦理结构,在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讲解,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分辨善恶美丑,能够向学生积极宣传社会上的正面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对于事物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美术教育相对的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刚性教育来讲,是一种柔性教育,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伦理结构的完善,通过美术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内在感化,提升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以美学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媒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抽象形式,而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美术作品形象开展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对美丑善恶形成一种很好的鉴别能力,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美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有利于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培养,增强学生自身对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增强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应当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 美术教育能够在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方面培养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科学研究发信,人自身的情感会对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痛苦和愤怒的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的创造力的发挥,而愉快高兴的情绪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们创造力的发挥。美术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形象性的感性体验,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日常的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发现美的能力。美术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进行培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美感,使得美感能够成为学生开展艺术创造力最为重要的内部因素。美术教育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性,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育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形式。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在美术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右脑的开发。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人的左脑主要是负责语言和计算机逻辑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开发,而人的右脑则主要是负责图形和空间等一些鉴定工作,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美术教育则主要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一种培养。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右脑进行开发,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另外美术教育还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美术教育通过美术作品作为教学的媒介,十分生动的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自身艺术文化水平,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 小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在学生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新时期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可以形成良好的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够在的发展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美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重要形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融合的多种教育元素,在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实践,就美术教育在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杰,张光涛.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

[2] 李勇.美术鉴赏课引入地方高校公共课程理论分析的可行性[J].青年文学家,2012(06).

[3] 金业明.试论高中美术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4] 桑林.新时期艺术鉴赏教育在大学生美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2(04).

作者简介: 徐何军(1991—),男,江苏无锡人,丽水学院在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与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通过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强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素质教育;人文;体育科学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探讨把体育教学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在加强身体素质培养的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其价值观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突破体育教学唯提高运动能力的体育科学教育模式,扭转我国体育教学偏重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体育教学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进体育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促进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关键性措施。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与大学体育

1.1 当代教育和体育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它使每个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推行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既不在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更不在与“知识和能力”的对立,而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看成是生产劳动力的手段,为国家的经济计划直接服务。把作为劳动力的人和生产工具一起看成是生产力,人与工具实质上是等同的,人只是活的工具而已。那时侯,教育方针所强调的德智体发展,只是对合格工具的基本要求。德的起码要求是“忘我”地服从组织,即服从计划的需要。而智、体的要求则是使人的知识、能力和体质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长期需要。当时体育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要成为长期的“工具”,起到“永不生锈”的作用。后来的“应试教育”则反映了尚未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要求,其目的是取得某种证书。在市场尚未真正学会识别人才,不能明辨人的智慧和能力时,文凭或资质证书就是唯一表明人才的高低优劣的标志了。反映在体育上就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行“达标”的硬性要求。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强调体育的社会功利,把人看成是一种工具,那么“应试教育”强调了个人功利,追求的是一张能转化为钱币的“证书”。它们都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2 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动因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体育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社会体育群体,体育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体育群体往往有不同的体育诉求,促动高校体育的功能也具有多元化。高校体育改革就是为解决社会体育需求与高校供给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要求体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经济改革坚持的方向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逐步成为体育改革的方向和资源配制的基础方式;二是体育教学逐步成为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和促进体育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国家对体育教育现在主要采取的是按照“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来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创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增强高校体育自主管理的能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体育改革实行的“教测分离”即是政府改革实行的“决策与执行分离”在高校体育中的具体实施,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以此来实行对体育的宏观管理。

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决定》、《纲要》、《标准》),是适应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培养全面人才的要求,与时俱进推动高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2.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2.1 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可以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是人在探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品质。能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人文素质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所具有的终极关怀。能解决“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求善,它不但是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的能力,而且具有价值和伦理取向。

素质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和人才体育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体魄是从事任何工作的自然基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心理素质;而态度则是对待自己、他人、群体、社会和国家,以及对待环境、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所持有的感情、心态和姿态。人的态度是决定事业成败的要素。体魄和态度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造就知识和能力,而在它们共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素质。所以素质是一个统观的、总和的概念,它高于它所建构的那些成分。根据教育部的正式提法,素质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人文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本钱)。四者相互交叉和重叠,但素质主要还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从这一意义出发,人才素质的体育培养,是融传授体育知识、培养能力、端正态度为一体,又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其人文素质(如儒家人文中的“仁义”“诚信”和道家的“无为”等中国传统人文以及讲求“平等”“公正”“自由”的西方人文)为基础,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体育培养观念,或称之为体育素质教育观念。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体育养成和实践提高,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复杂。在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主体内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渗透性、养成型的教育,就是在人才体育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人文素质提高为一体,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体育专业教育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人文体验、知识内化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和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仅仅是运动表层知识的灌输或运动能力的简单养成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2.2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现实的存在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格的体育养成,促使体育教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体育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体育是实践占绝对地位的身体活动过程,促动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觉醒思想、塑造品格。体育教学按照《纲要》素质教育的方针,主要应该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首先,《纲要》倡导“健康第一”的生理(身体)素质,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运动能力,后者是外在的,是显件、现象,而前者是内在的,是隐件、基础。体育教学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营养和生活方式、以及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心理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生来就有的,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是教化和内省的结果。同时,心理素质也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做基础,素质的形成或提高便不具备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纲要》的心理目标中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最后,社会适应素质也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通过外在形态(社会适应的言行)来体现,因而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纲要》的社会适应目标是运动过程和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体育形成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局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加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点拨,实现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团队、凝聚力、个人价值,以及正确看待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正义,克服观念和行为的盲目性。可以说这种教育观也具有功利性,但这和以追求直接的、狭隘的、短期的社会功利为体育的教育目标是两种境界。

3.现行体育素质教学和体育评价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3.1 积极作用

《纲要》和《标准》针对《决定》精神实行“教测分离”,克服了原来“测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端,淡化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减轻了学生、教师和学校测试工作的负担,激励了学生体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兴趣。有利于师生发挥教学和学习的创造力,有利于各高校针对本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

3.2 消极作用

正如中国社会转型一样,体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也需要渐进式的改革,跨越式的变革或改革的步子太大,必然要产生“阵痛”,甚至容易迷失改革方向。现行的体育教学和评价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方面。

第一,《纲要》在体育课程性质、目标、结构、方法和评价等全方位给予指导,体现出大学体育教育方针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给了体育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学实践的巨大空间。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在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差异性和滞后性,而过分依赖体育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分化,教学方式上偏重体育的科学性,唯技能化趋向,忽视人性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品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纲要》的体育课程评价部分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然而很多学校对学生只进行《标准》内容的体育考核,只评价生理健康,不对体育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结果的考评,更不对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价,造成《纲要》考核内容的缺失。有悖于《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不利于学习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和个性的培养,又走向了“应试教育”短期功利的方向。

第三,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很难在体育教学中确立,很难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由于评价不涉及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知识、能力教育,更不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内化。自觉很容易造成随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靠制度来约束。我们逐渐认识到,体育需要渐进式的改革,尤其是观念的转变。

第四,由于评价与学习脱离,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难端正,对其兴趣培养很容易盲目,不益于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更不利于其品性的培养。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才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格。效率和自由需要统筹兼顾,过分地给予体育自由,必然会损失素质培养的效率,现在只是大学生体质状况已足够社会担忧的了,更不必提体育对品行和道德的培养,有些迷失了改革的本意。

第五,由于测试容易通过、内容和教学脱离并且简单,很容易使本不受学校和学生重视的体育轻易地沦为可有可无的境地。许多学校随意挤压体育课时,有的学校一、二年级体育课时总计才96学时,同《纲要》要求的144学时相差1/3,很难完成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业市场需求的是有体质保证,综合素质高(排在《中国青年报》就业前三位的素质是诚信、协作、创新)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文素质,而专业能力则退其次。可见现实的体育教育还不太适应社会的需求。

4.人文素质培养是体育教育的根本

体育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培养人文素质的底蕴中。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人文素养的培养比运动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为理性的思维、宽阔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这些人文素养可以贯彻始终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

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所以,将人文素质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内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人和社会的发展所必需的。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度综合化时代社会中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对于培养大学生宽阔的学科视野、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起着重要而根本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里素质,即真正提高其全面的素质,内化知识为个人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

5.结论与建议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才能进行体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

2)推进人文教育和体育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结合人文教育进行体育素质教学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内化为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按照《纲要》要求,全面而科学地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3.

[2]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12-30.

[3]宋继新.体育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29.

[4]宋继新,贡娟.论物化的体育运动--谈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J].体育与科学,2000(5):10-14.

[5]周登嵩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10-13.

作者简介:孙威(1971—),男,吉林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关于“学校人文教育”的认识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对于“人文”的概念把握是无法避开的。关于“人文”的定义,去“百度”搜索,可谓是五花八门。针对师生员工的学校“人文”,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涵盖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二、文化元典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人文精神的源头在文化元典,人文教育需要元典精神的指引。

“文化元典”指的是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那些杰出的圣贤先哲集原始文明之大成,而后首创的文化经典,包括著作和经后人整理而成的著作。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说:“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涵盖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我们把它们称为文化元典。”

冯天瑜教授认为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精神。丘吉尔曾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有它独立于世界的科学和哲学,有它的文化,有它古老的智慧和杰出的人才。”无论人文精神在其时代性上如何变迁,人文精神都具有民族性,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元典都是其根植的基础。文化元典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人文精神,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绕不开传统文化。我们无法绕开文化元典去讲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中小学生适当诵读文化元典,既有利于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又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校以文化元典为载体加强人文教育的实践思考

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之中。建设“人文学校”,才能为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保障。所谓的“人文学校”,就是有利于师生员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符合人类精神家园构筑需求的学校。

1.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思想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家,都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对于人文教育而言,环境的作用和价值也许会更重要。建设人文环境,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校园,是我们重要的办学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家园,在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浸润着文化元典的因子,让师生员工处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无声的教育,从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我们可以创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石刻碑林,每一块石刻碑林都追求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运用“超级链接”的理念传播人文知识,让每一块石刻碑林起到“化育、熏陶、感染、导向”的作用。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教无类,学而不厌”“祖逖闻鸡”等。

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元典书屋”。书屋里除了陈列文化元典书籍,还展览古代教育家的生平史略,介绍其教育思想。走进“元典书屋”,学习圣贤先哲的理想追求,感悟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与古人的思想碰撞中,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创造欲。

倡导师生一起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学校向师生征集与文化元典相关的道路命名,如,“景行路”“文心路”等。学校的走廊墙壁悬挂师生创作的以文化元典为题材的作品。发动毕业生建设与文化元典有关的孔子雕塑等“爱校工程”。努力做到无处不人文,无处不教育。

2.开展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人文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实践,人文精神是实践出来的、体验出来的、感受和感悟出来的。人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实践,包括读书实践。有人认为,目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因此,不提倡诵读人文经典而大力提倡创新。但我们试想一下,创新要有基础,要有积累,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厚积薄发,就很难有创新。没有承传,何以创新?又遑论建树?学生经典诵读,是“取法乎上”的策略。读文化元典未必能读出“大师级”的人才,但是,要想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却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底蕴,离不开丰厚的人文素养。

学校要积极制定文化元典读书活动方案,精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推荐书目,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学生刊物等文化媒体为读文化元典创设文化氛围,通过开设专家讲座、阅读课、展览读书笔记、举办读书报告会、举办征文演讲、网上读书论坛等系列活动,让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精神与智慧得到成长。

3.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学校精神文化有其稳定的“文化力”导向,这种“文化力”具有“感染与熏陶之力”“导向与化育之力”。而校训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积淀,因此要积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校训,从而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弘扬校训、实践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一例。

因此,我们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借鉴和学习文化元典和先贤的智慧及品格,形成基本的文化认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周中学)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知识化倾向、政治化倾向、西方化倾向、复古化倾向、边缘化倾向等。这些失衡现象虽然是局部的,但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冲击;既有科学主义的挤压,也有人文精神的式微;既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解决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问题,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实虚拟相结合为根本,以自教与他教相结合为保障,从方向、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实现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多样性;失衡

高校人文教育应该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和谐发展,即人文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现象虽然是局部的,但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揭示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表现,探究其根源及克服之道,对于促进高校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表现

主导性与多样性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主导性指导多样性,另一方面多样性也丰富和影响主导性。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割裂这两者关系的倾向,从而导致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另一种是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

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坚持主导性是人文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但过分强调主导性而排斥多样性,主导性就会变得单调、抽象,就会出现孤立化、理论化倾向。[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化倾向。知识化倾向即是片面强调、夸大人文知识的扩张、传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高校人文教育的知识化,首先表现为对“人”与“文”的割裂,以及轻“人”重“文”的倾向,并致力于使人文学科紧随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路径,通过专业化、知识发展、学科分化和扩张成为“人文科学”,而忽视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的;其次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呈现,不注重挖掘知识点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价值;只注重抽象概念的阐述,不注重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考查,不注重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深化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二是政治化倾向。政治化倾向指将人文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人文教育需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这是对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教育者只是简单地从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进行取舍,把基本要求当作全部。从文化角度看,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而这当中确实有很多思想并不符合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抛弃,而是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探讨这些思想文化的意义,既要肯定其在所处时代的作用,也要分析其落后于当今时代要求的根源。通过多样性的展现,才能促使大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的片面发展。坚持多样性是人文教育的要求和保障,如果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多样性就容易迷失方向,导致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甚至是逆向发展。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片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西方化倾向。西方人文作品、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人文教育多样性的有益补充,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强大为依据反证其文化的合理性,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与价值,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以追求创新、崇尚现代为名,照搬西方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是教学内容,无视人文教育的民族性;以无分析、无鉴别的态度,向学生推荐、肯定、赞赏体现西方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著作、流派、理论,对人文教育主导思想造成了冲击。二是复古化倾向。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实现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不加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否定人文教育的时代性,对我国人文教育在近现代取得的成就和教育方法的先进性不予采纳;否定人文教育的开放性,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三是边缘化倾向。高校人文教育的边缘化,首先体现在学科发展上,人文学科从传统知识的主体缩小成一个学问分支,而且在大学中的领地日见狭窄,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2]其次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人文类课程所占学分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对非文科的学生基本属于选修课,缺乏有影响力的教师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指导与监督,课程学习要求偏低;再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从数量上看不可谓不多,然而,普遍存在弱化经典学习和理性思考,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呈现概论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还有一部分教师轻视甚至放弃主导思想的引领,使教育内容出现低俗、媚俗倾向。四是形式化倾向。多样化是教育的内在要求,面对不同对象、针对不同教育内容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提升育人成效。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形式的重要性,使人文教育出现形式化发展倾向。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过度使用课件、网页、视频等现代多媒体,强调课堂教育更具感官上的刺激;其次是过分追求人文教育载体的多样化,通过社会调研、文化活动、虚拟领域等多层面、宽领域开展人文教育,但普遍存在走过场、娱乐化、赶潮流等现象,使此类人文教育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多彩有余而内涵不足。

二、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成因

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冲击;既有科学主义的挤压,也有人文精神的失落;既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

1.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的原因。第一,人文教育观念僵化。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无论是知识化倾向还是政治化倾向,其本质都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以书为本、以概念为原则、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逻辑性而忽视人的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只讲抽象概念和原则而忽视社会实践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将人文教育变成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虽然得到极大克服,但是在人文教育中依然存在脱离社会和个人实际需要的现象。这种忽视人的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内含的多样性的倾向,必然导致人文教育的主导性片面发展。第二,人文教育途径欠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度不足,甚至是相排斥。这源于对科学精神的误解,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其实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自由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从自己所从事的科学工作中感受到人文思想和力量,也就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这是推动人文教育发展和提升人文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与社会实践配合度不足。人文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人文课程教学,人文教育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应该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的精要所在,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拓展和丰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2.高校人文教育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的原因。第一,高校人文教育的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的原因。虽然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是当前高校人文教育的两个极端,但是究其根源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文化上的不自信。一个从横向看,觉得中不如外,一个从纵向看,觉得今不如古,而且片面夸大“不如”的程度,完全忽视“外不如中”和“古不如今”的部分。这种不自信源于这部分人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民族性与时代性,不能直接拿西人或古人的标准作为衡量自身的尺度;二是缺乏探索精神。无论是主张全盘西化,还是主张复古主义,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慵懒作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条件,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谈人文教育,而是要实事求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第二,高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一是科学对人文的挤压。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职业院校,都普遍存在“知性取向”,也就是说,在科学知识的文化范典下,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被视为非“知识”范畴,这使得伦理教育或价值观教育在大学课程中不断弱化,而这些恰恰是传统人文教育的核心要素;二是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的分裂。人文学科的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没有正视科技对人文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提出的新要求,不少人文学者在科学时代主要扮演着抗议者的角色,而未能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放上新的文化基石,致使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分裂甚至对峙,这也是人文教育边缘化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教育者的工具理性。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人的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没有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是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无法创造直接价值,是高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的摆设;四是大学生的实用主义思想。大学生评奖学金比成绩、拼科研,就业比证书、拼技能,而人文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滞后的,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文教育是“虚”的,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风险压力和生存压力,从而选择“放弃”人文课程。第三,高校人文教育形式化的原因。一是教育者的舍本逐末。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课件的精美、视听的丰富、活动的多彩,让人文教育变得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玩,对表象的过分追求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根本,忘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使受教育者对人类、社会、他人、自我的各种重要问题与价值进行理解与体悟;二是对人文实践的肤浅认识。有些教育者将人文实践的载体误认为是人文实践本身,因此将人文教育活动化、仪式化。其实,人文实践是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内化,在对人之为人的反思中,使人能在生存的选择上超越自然存在,成为思想的存在。

三、解决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问题的对策

要克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除了从理论上深化对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将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贯穿到人文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1.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解人类的内在期望与理想。[3]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将“人”放在第一位,人是目的,文是手段,人文教育就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人文教育就离不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需要体现一种共同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就是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可以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

2.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从内容上引导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自觉地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处,这就要求高校人文教育要以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要求高校人文教育坚持主导性,在内容上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同时也要认识到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化,从而在多元化文化的强力冲击面前捍卫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高校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因为只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多样文化之中,才能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理解自己的文化,形成文化自觉。

3.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为根本,从途径上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克服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欠缺问题,有效拓展人文教育空间,需要实现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首先,人文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有限性的规定,为自己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而逐步走向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实践是人的发展并是人的全面发展之可能向现实转化的根本依据。[5]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基础不仅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对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历史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实践的回应,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要求;其次,在互联网络发展之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以现实社会为主。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工具,也重组了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拓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如美国未来学家D·泰普思科所说:“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及社会。”[6]这也使得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实与虚拟交织共同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正是由于影响因素综合性、复杂性使得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求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

4.以自教与他教相结合为保障,从方法上落实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需要将人的个体性的情感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教育客体的多元化,实现自教与他教有机结合。首先,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他教是基础,也是实现主导性的重要保证。由于人在时间、经历方面受到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经验都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获得,他教就成为知识获得、经验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自教才有可能实现。他教的过程,也是持续向学生提供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也是人文教育主导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其次,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自教是关键,也是实现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人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有关人文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致力于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这些最终还是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内化来实现,这一过程离不开有效的自教。由于学生层次的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因而要求自教实现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这是实现人文教育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方法上实现自教与他教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远.主导性与多样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

对偶范畴[J].探索,2008,(1).

[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美]哈佛委员会.哈佛大学通识教育[M].李曼丽,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4]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7:190.

[5]刘同舫.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与必然归宿

[J].江汉论坛,2012,(7).

[6][美]泰普思科.泰普思科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

[M].时事出版社,1998:10.

[责任编辑:孙 巍]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核心内容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的人文特征,改变医学的“纯科学技术性”的结果就是将人文教育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美国从60年代开始,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强化了医预科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同时克服医预科阶段偏重于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科学教育所造成的“医预科综合症”。在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同医学相关的医学社会学和医学人文学课程。美国医学院协会于1982年要求将医疗有关的伦理学和行为科学纳入医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去,增设心身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课程,扩大选修课程,从而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有关健康、社会和医生并以问题为基础的社会人文科学课程体系。随后,英、法、德、日、荷兰等西方国家,陆续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重大大加强。

目前西方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部类组成,人文医学课程成为与临床基础科学、自然科学课程相并列的基础课程。战后,由于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以及医学实践的道德、伦理、法律、宗教的引导作用,人们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从这些学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理论准则,进而形成一个环绕医学的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宗教、法律、伦理、文学、艺术、行为科学等,达“门之多。这些课程被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一般伦理学、社会学多为必修,而哲学、文学、艺术类多为选修。

在医学人文学科群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成为核心课程。从西方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来看,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课程比重较小,即使文学、艺术等通识教育学科也往往打上深深的医学课烙印,通过传授文学经典阅读,以及充满文学味的各类写实著作、小说、短故事、诗歌和戏剧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利用文学的方法、内容,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疾病和从病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叙述询问技巧,提高观察、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临床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连续化和课程设置综合化,短程化

虽然西方国家大部分人文课程在临床前期开设,但医学人文教育并没有在临床前期结束,而是分散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体现出纵向发展的“序贯性”。如日本的医学院前二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将医学和人文课程并在一起开设,第五学年还开设续医学概论。

除了整体教学安排的纵向序贯性外,医学人文课程与传统的生物医学课程相比在课程内容方面表现出横向的“关联性”,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跨学科性和交叉性,纯人文的基础理论和通识课程在课程计划中没有明显体现,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被大量开设,并且这些课程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彼此融汇一体,并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

此外,人文课程设置呈现短程化的趋势。其课程学时一般在20~30左右,有的甚至是10学时以下的微型课程。澳大利亚医学院的人文课程包括13周的讲座和13小时个别指导课;美国Virginia大学医学院的伦理学课程也仅是一门12次两小时的计划,包括两个讲座和小组讨论。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西方学者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是病人,医学院是一个专业学院。因此他们基本上摒弃了大学培养专家和学者的思想,代之为培养医学的实践者。在这种思想下,西方的人文科学体现出明显的实用性,突出表现在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实现医学与人文课程的—体化。医学院校学习人文课程的目的,不是提供给医生一个文明的外表,而是使学生学会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运用于医疗决策中,使患者、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受益,因此,人文教育渗透、参与临床实践,而不是抽象地记忆知识。

西方国家的人文教育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并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思想;一是以病人为中心,二是密切地联系实际。从内容上来讲,各院校对各门医学人文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是对各门课程有一个相对的共识。教学内容不是以章、节的形式出现,而是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相对稳定的讲授和讨论题目,如医患关系、生殖问题、流产等,这些题目汇集起来即构成所谓的标准论题。此外,大众传媒中的议题和某一时期的热点问题,都可以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讨论的引子。

人文知识和医学实践一体化,避免了人文科学与医学实践的脱节,提高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这种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贴近临床实践的实用性,表面上看似乎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确实符合医学实践,不是为医生增加“文化外衣”,而是使人类生命、伦理、法律、宗教等学科知识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具体表现,对医疗实践起引导和制约作用,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医学哲学、伦理学教育,不限于行为准则这些条条框框,而是在临床实践中直接让学生彼此观察工作的表现,然后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其目的在于识别和验证各种假设,拓宽视野和自身知识,发展批判思维技巧,培养宽容和坦诚精神,对教条的质疑态度,对情感的体验等。同样,学习文学和艺术不是教给学生文学理论,而是使之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作出相应的反应。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西方国家的医学人文教育往往根据学科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目前,人文教学形式主要有大班理论授课、大组讨论、以小组讨论为基础的微型教学、计算机模拟、角色示范、参观体验等。

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与总体的课程改革相一致,目前美国的人文教育中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被广泛采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小组讨论,一般由~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参加,教师通过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通过自学和讨论完成教学,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信息和观点,给学生以最充分的自由度,教师的作用成为导学者(tutor)。

2.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当然,小组讨论受到重视,但教学往往是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文学、艺术的讲授,有的采取指定学生阅读一定文学作品,按文学作品的描述做出医疗决策的方式;有的采取课堂讲授,有的分小组讨论;有的采取更实际的写作训练;还有的采取更直接的角色示范活动等。在教学中,病例、事例、故事、短文、警句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多种方法的运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打破了狭窄的思维空间”。

3.教学情境的设立。西方学者认为,在具体问题的环境(context)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最牢固,因此特别注重教学情境和场所的设立。如在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的教授中,认识到学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改变不仅要依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实践,所以采取更为直接的讨论方式,如邀请作家、诗人、自愿参加临床实验的病人及其主管医生一同讨论。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以便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情景中去,目的在于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能力。日本大学就是在一年级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实习”,每4~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体验唤起心中的感受,达到西方学者所强调的“移情作用”。

4.灵活的评价形式。在人文课程的测试方面,评价方法也较为灵活。如vir-ginia大学医学院:的伦理学课程,授课期间学生准备两个简短的报告,并完成千个最后有关伦理观念、伦理判断、伦理态度的测试,测试内容是包括短文、真实信息的判断选择和伦理态度问题三个部分的开卷考试,而不是考核学生对理论和条文的记忆。在日本,一些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和法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逃课,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些学校在每次课程结束前15分钟,教师给学生一张纸,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描述对这节课的印象和课程内容的反应。

西方国家的小组教学得益于其小规模的招生人数。如美国126所医学院,每校年招生平均约130人,最少的仅20几人,师生比例为1;1.1,这就为开展小组讨论教学提供了条件。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营造了一种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情感,丰富了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之更富有成效。

五、广泛参与和协作的师资队伍

人文科学属于跨学科专业的教学,不仅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更无现成的教师队伍和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在创建人文教育的艰巨事业中,美国的医学院不但得到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的支持,而且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话和交融中,一些职业组织和公众机构,如社会学院、伦理学和生命科学院、人类医学价值学院中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纷纷关注医学,转向医学,使得美国的医学人文科学不断稳固发展。

在师资队伍方面,起初大部分由临床医生讲授人文科学,在此基础上有大量的人文学者参与到教师队伍中来。目前,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人文教授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非医学的人文爱好者被聘到医学院(医学人文系或临床系)做全时制或兼职教学研究工作;另外,由于美国的医学院附属于综合大学,这些大学的人文系就成为医学院人文教育的重要教师来源。二是临床医生,他们有的在毕业后学习过人文科学,有的长期从事人文教学。三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大量的自愿授课者(volunteer)和导学者(tutor)。

由于医学和人文学者在教授人文课程中各有不足之处,理想的是人文教授与临床医生一起完成教学;可以更有创造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组织上,西方国家的医学院加强各种专业人员的合作(或协作),往往采取各专业、各学科人员自愿组合成各种教学小组,以协作或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如具有特殊才智、经验和兴趣的医生与历史学家讲授医学史等,这种组合虽为临时性协作,但有的教学组长期合作可达数年之久。在合作的基础上,不仅课程内容成型了,而且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即全时制专职教学人员,并组建了专门的医学人文科学系,从而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

非医学人员组成的人文教师组织广泛参与到医学教育中来,其历史、法律、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的知识,为医学教育引入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形式,补充和扩大了生物医学的教学范畴。由于教师采自于几乎每个学科,包括临床和科学两方面,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每一位教师可在相对明确的教育目标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教学习惯、对问题的理解,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保证有足够的人文教师,在西方国家有大量的师资培训机构,使大量的临床医生在毕业后得到正规的人文科学方面的培训。如1986年加、美有28所大学及分支机构有专门的医学史培训,从而为人文教育提供了师资后盾。

作者单位:白求思医大教务处 (长春130021)

责任编辑:袁海军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技能水平或者是职业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即文化素质与内在品质;以及对于职业素养即个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方面也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要为技能加素养的综合表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当与社会需求同步,积极的探索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而为其融入社会、胜任岗位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并再次展现学校一流的人才培养效果。

1.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对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效的探究,文章首先对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进行简单介绍,以为整个探究提供相关的参考,并证实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人文素养与其必要性

人文素养的定义尚未约定熟成,但是按照社会以及教育界的主流观念来说,人文素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化基础知识、价值判断以及人内在精神品质方面形成的基本素质。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交流以及道德价值判断观念的教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进而培育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处事的优秀品德,进而使得学生形成较高的人格魅力,获得社会的认可。

1.2职业素养与其必要性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在职业过程中员工所表现出的对于职业的专业性、积极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职业素养是社会职业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专业技能方面的达标、对职业的忠诚度以及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如果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进入岗位发挥技能水平的适应期就会被大大的延长,进而其与职业的融入性以及被社会的认可程度也很难表现出来。

1.3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成为学院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产业专业性的加强,学生如果只是凭借自己单一的操作技能而不能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走入社会,其获得社会认可的可能性将会被大大的降低。而如果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化水平的提升、个人价值观念的改变、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完善,则在毕业时,学生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极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优秀的人文素养来获得专业型公司的认可,进而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得到优化,发展的机会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

2.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浅析

在明确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后,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的高校教育经验,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探究,以增强这两方面教育的可行性,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方面的发展。

2.1加强人文基础课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比重

由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学生进校后教育课程的安排往往主要围绕着专业课开展,因此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以及道德教育的工作较为忽视。而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基础往往比较薄弱,价值观念还未成熟,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技能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将无法提高。因此在高职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在新生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有一定的基本认识以后,高职院校应当适当的安排入比例较高的文化基础课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大力推行企业文化课程,将行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植入课程,对学生不断地加以强化。

2.2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高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校内的实训课程,学生获得的只是单方面的技能提升,其对于实际工作的认识、职业素养的养成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教育效果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会,与社会企业合作,一方面接受企业需求的指导,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HR和能工巧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抓住企业提供的机会,以顶岗实习的机会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时间大大的被缩短。

2.3规范校园学生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生管理工作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虽然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可或缺,更应加强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很多时候学生活动、班级班会、辅导员教育课程都会受到专业课程的影响而停止。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活跃、思维开放、学习积极、工作规范的校园环境,进而为职业技能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三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的过度重视以及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只能具备单一的职业技能而缺少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跟随社会的步伐,对教育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开设有效的文化基础与道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校企合作與顶岗实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保障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应当得到加强,进而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促使三方面教育合理有效的展开,不断的提升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将学院人才教育的效果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谭苏,石艳芝,李杭亲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2):103-104.

[2] 李烜.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90-93.

上一篇:宪法民生保障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舞蹈多样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