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

2024-02-27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1篇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朗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不同层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始,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通过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潮水形成的原因,为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做铺垫。初读课文,以“天下奇观”切入,激发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精读课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会认其中的7个字,会写其中的13个字,理解7个词语。 2.能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隋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睛。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

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 ,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接着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最后,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并积累优美语句,指导学生朗读精彩的语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这是四年级第一篇略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展开合理想象,将文字描述的事物转化为

一幅幅具体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头脑中,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重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设计理念:

6、《 山虎的脚》

是本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要求学生在读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匕,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还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写下来。这一专题体现了读

写结合的特点。观察有顺宇,表达才会有条理,观察细致,表达才会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文章才能突出重点。《爬山虎的脚》课文的观察和表达顺序是先叶子,后‘‘脚”,观察和表达的重点是‘脚”的形状和特 ,以及它是怎样“—脚—脚地往上爬”的。本文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先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然

后逐—研读爬山虎脚

的特 其巴住墙往上爬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观察和表达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 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9、《巨人的花园》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 2.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11、《去年的树》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形象是大于思想的,“教育”之前应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形象。

所以,通过想象实现故事人物和故事进展的形象化是本节课的选择的基本途径。相信这条路同样通达故事的终点— — 一盏温暖的灼 火,辉耀内心的敞亮。

2.关于教育思想。形象感动了学生,如果只是感动,而没有思想,则感动无益。“童话使孩子们向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样向往也会促使他们思考,应该摆脱些什么,应该创造些什么, 以实现他们的向往和梦想。”所以,伤感的故事仅仅让孩子感动了,是不够的。“美好在相聚中给,在分离中仍然要给,要始终温柔地相待。”“分离是必然的,哀而不伤,曾经美好的回忆永远温暖。”这些都教给学生思索,相信今天懵懂的认识会在来年开出花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故事提供的场里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有想象,有表达,有感动,有感悟。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感动,从而萌发对“朋友之间该如何相处?”“面对分离应怎么办?”等诸多人生问题懵懂的认识和对正确、美好事物的向往。 教学重点

梳理课文脉络,体会文字的特点和表达的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对文章结尾的“哀而不伤”的内涵产生吻合其年龄特点的认识, 为观照其人生留下点滴的生命积淀。

12、《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根据拼音认读“拽、茸、副、怜、魔、杖”等6个生字。

2.抓住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 朗读中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13、《白鹅》

理念: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把课上得有趣,把课上得朴实,注重引导语文实践运用。

教学目标:1.能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能运用若干好词佳句写话。

3.揣摩作者精妙的表达方法(比较、拟人、贬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语言。

14、《白公鹅》 设计理念:

《白公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分别从白公鹅“慢条斯理”地走路,“无忧无虑”地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和有趣的反语等修辞手法,使白公鹅显得更加鲜活,更加与人亲近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精读课文《白鹅》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白鹅》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本文,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方式,以及各自的语言特点,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 和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白公鹅的特点。2.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白鹅》和《白公鹅》表现方式的异同及其语言特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15、《猫》

一、设计理念

《猫》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旨。教师应该借助这一课的学习教给学生分析、把握课文内涵的方法。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自主获得把握此类文章主旨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借助关键语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6、《母鸡》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白本文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与《猫》一文的写作手法的不同。

17、《长城》 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遗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作者

以清新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语言,按照“远看长城— —近看长城— —展开联想—— 赞美长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教学设计依托文本,以读为主线,以教学媒体为 “催化剂”,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感悟“逶迤的长城——智慧的长城——血汗的长城”,享受审美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智慧启迪,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爱国情感,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18、《颐和园》

1.教学重点 .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 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浏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习按照浏览顺序记叙,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二)分析学生的特征

1.我们这里的孩子较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多数没有机会浏览北京颐和园,对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十分向往,对新学习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

2.本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还不够强,在多媒体创设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19、《秦兵马俑》

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浓浓的真情— — 种对于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之情。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在学生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口,让学生在音像展示的真实情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生生问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内化语言,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以情为主线,以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举动为副线,与文本对话,感受不凡举动背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感悟众人浓浓的关切之情,体会这次捐献骨髓的重要意义,感悟“生命桥”的含义。

24、《给予是快乐的》 设计理念

如果说给予是一种快乐的话,那么品读也是一种快乐。子日:“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 品读,不正是一种对语文文字的“学而时习之”吗?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当作

水,浸润、涵泳、畅游、沉潜,他们对读书的感受将是一种如鱼得水般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文中人物的言 行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 2.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会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理念:

历史,因为真实而感染人、警醒人;教训,因为深刻而昭示人、鞭策人。语文课,应该拿什么给我们的孩子?仅仅是再现历史的真实?还是演说教训的深刻?显然不是。语文传承的是文化,她较历史更添厚重,她比教学更显丰满。所以,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

学中,设计者努力让学生做到:听,听得声声入耳:说,说得慷慨激昂:读,读得荡气回肠;写,写得情真意切。文化靠什么传承?首先是激活,激活个体的蒙昧状态,其次是认同,最后是反复的习得。语文课上,我们要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经典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以纯粹通灵的智慧启发学生的潜能。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现实后, 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 的含义, 继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

l _ 认识生字新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 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设计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目标:

1.从叶圣陶先生与中学生壹往的敢事中受到启发,感受叶老一丝不苟、平易真诚的人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慑》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基车方法; 3.学会车课生字,理解积累精彩词句段,领普作者惜枷抒情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叶老先生的人品对诈者的教育和影响2.学习修改作文的基车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

27、《乌塔》一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邂逅l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以及与她交往

的经过。乌塔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独自一人游览欧洲,这对中国的同龄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走近乌塔,了解异国小朋友的生存状态,将有益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以及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自主挖掘乌塔的闪光点,成为本课教学的立足点;向乌塔看齐,树立自主精神,成为本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材简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2O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文章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

纪一百年问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接受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阅读本文,一是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0、《电脑住宅》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部分生词。

2.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设计理念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说明文。在教学中怎样加强有意义的语言训练,如何让学生既了解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又学习课文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2篇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二,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本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强其直观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和展望现在和未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运用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因素的出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 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青岛版教材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例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了“野营”这一情景串,从野餐到野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再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其余每个单元亦是如此。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想了解一些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在活动中让学生先分组制定调查计划,然后调查,记录并整理调查的结果,最后小组进行交流。“户外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调查、统计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同时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3篇

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是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本设计的内容是第一课时,即Section A(1a-1c)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和步骤,并以这一主题引出重点句子祈使句,以及下节课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How many---/How much---?问句,顺序副词等语言知识。根据以上内容及《英语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词汇:milk, shake, blender, turn on, cut up, peel, pour,into

B.语言结构:祈使句

2.能力目标

A.学会制作香蕉奶昔。

B.用英语描述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和步骤。

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制作并多吃健康食品。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A.描述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

B.祈使句的结构和用法。

2.难点:用目标语言描述奶昔的制作过程。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及情景交际法,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任务的设计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内容。提供符合真实生活的学习情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多说英语,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

课前我让部分学生准备一些香蕉和牛奶,老师准备搅拌机上课时用。让他们带一些生活中的食品并告诉他们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水果奶昔,这是一些健康的绿色食品,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好奇心。

StepI.Warming up

Play a piece of music 《Food and drink》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放松自己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课。

StepII.Leading in

用幻灯片呈现一杯奶昔,问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milk shake. 让学生明白奶昔是一种水果和牛奶混合搅拌至起泡的饮料。接着呈现香蕉以及香蕉奶昔,引出主题: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1.Dscribe a process. 2.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用幻灯片导入主要是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StepIII.Pre-task

Introduce new words. 逐一呈现生词,引导学生拼读单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及词义。为下一步活动1a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StepIV.Four Task

Task1. 1a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动词完成课文图中的句子。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抽查,找出正确答案。

Task2. 1b听录音并给以下操作指令排序。让学生听一段对话录音,然后根据听到的顺序给句子排序。

Task3. 制作香蕉奶昔并用英语描述制作步骤,然后全班复述制作过程,巩固知识。设计以上三个任务主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先听后说,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铺垫,并遵循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Task4. 1c Pairwork布置任务:Tell your partner 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师生对话练习,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后,学生两两结对练习对话,最后让几对上讲台在全班前表演。设计这一任务的意图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多说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检查好学生是否已掌握好已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StepV.Grammar focus点拨祈使句的结构及用法,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总结归纳,掌握祈使句的结构及用法。主要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子的结构及用法。

Step VISummary and Homework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描述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在家可自己制作各种水果奶昔。并建议同学们多吃健康食品。让同学们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Homework:找尽可能多的水果名称并写下来,为下节课准备。因为其主题是制作水果沙拉,语法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五.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4篇

无论人们如何定义学习的概念,它总是与知识和能力联系在一起。而且,知识与能力不可分割。尽管在理论范畴认定的知识应然的有用性与知识在实践范畴的已然的有用性,存在较大的区别——就好像人们常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励自己,却又常常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多没有用处一样——但是谁也不否认凡是获得“有用的”知识,就必须付诸有效的学习行动,“有效行动”与“有用知识”的桥梁正是能力,或者说“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恰恰是能力所赋予的。所以,无论是“了解”“知道”,还是“理解”“运用”这类“目标行为动词”多么诱人,如果在认知方式和操作方式——归根到底是能力问题——没有严谨且明晰的、层阶的且具体的、整体且均衡的、可控且可测的、乃至学术且完整的表述的话,它就不会在指导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真正的意义。就历史教学的人文性而言,我们就是持“知识即能力”的观点,也未尝不可。

一、历史教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历史教学界开始重视包括教学目标在内的历史学习能力研究,这和当时教育理论界兴起的能力研究(如元认知)潮流有关。大约在80年代中期,历史教学界逐渐形成研究高潮。基本特点是:常常是“智(力)能(力)”连用;偏重形式逻辑的研究内容;对历史思维能力有了初步认识。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确定了能力培养任务。主要内容是:计算年代;识图;阅读;解释概念;表达;类比。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又增加了再认和复述;史论结合和评价等能力要求。至此,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不仅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而且还把能力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来提倡。

但是,我们在什么是学科能力,在历史学科究竟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等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此,叶小兵教授在《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一文中作过一个总结。叶文指出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解决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特性、层次和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概念问题。内涵不明确;属种关系混乱;术语上重新组合;体系的划分子项相容;“能力”的概念与“技能”的概念混合使用。第二是标准问题。不统一且采取不同的坐标系。比如,以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为基础,然后加入历史的认识内容;以一般能力为基本标准,再把中学历史学科的某些特点或要求作为一般能力的填充或具体化;以历史认识为角度,把史学研究的能力作为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标准;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基本标准;以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方式为基本标准;以历史教学的过程作为学科能力的标准;以历史高考要求作为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能力的标准。第三是方法问题。仍停留在“设定假设”阶段。应该说,该文指出的这些问题,如今虽有改善但仍未获得重大突破。但是,笔者认为,突破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其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相对丰富;其二,历史教学界的比较研究成果已具基础;其三,实验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有关能力及历史学科能力的界定问题

1 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

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的问题,过去没有一致的结论,以后也难形成相同的看法。这是由于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性概念,而且历史学科能力又有其特殊性。然而,正是因为它在教育场合的独特地位——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就更不能模糊能力的概念。放到学科教育中,尤其是放到学科的目标系统中看能力问题,就更有将其明晰化、学术化的必要。因此,现代教育史证明,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人类加深对自身能力——教育以开发人类智慧和潜能为目的——的认识有关。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怎样的学科能力认识,就有怎样的学科学习意义;我们赋予学科能力怎样的意义,就会创造出怎样的学科教育。

那么,什么才是能力?抑或说历史学科需要怎样的能力观呢?台湾学者认为:能力(competenve or ability)是“指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能应用知识,采取有效策略与方法,达成目的的或解决问题的行动。”它是包含知识、技能和情意的综合表现,且有别于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或将“能力指标”直接当成“教学目标”,再转成“具体目标”,即便可行也见不到重要的学习内容与过程;或是容易被“能力指标”的动词所左右,径行认定是认知的、技能的或情意的指标。其结果是:“能力指标”与教学目标无异;若直接将课标罗列的那些“动词”当成“能力”的话,其情意的内容少而又少,使课程的德育功能减损严重;若将“能力指标”直接用以观察具体的行为与考试标准,便可以直接拿来对应“基本学力测试”,且使“培养能力”缺失了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能力”除了“能够说”“能够观察”等这些具体化的、直接反映行为外,没有考虑到“表征方式”与“情境因素”的存在。

进一步引申之,他们认为,能力指标要能够转化必须考虑到“情境要素”,这需要四个条件:“能力”需要一种展现的“情境”;在问题或挑战所形成的“情境”下,才能评价“能力”的表现是否恰当;冀求知识转化为能力,情境要素的掌握至为重要;架构“能力指标”与“课程主题”的关联意义。一句话,能力是在情境中培养和形成的。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所谓的“我不能,是诚不能”;(《孟子·梁惠王上》)以及“以能问于不能”(《论语·泰伯》)中,“能力”除解释为能够“胜任”之外,亦可感到语义产生的情境了。即“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有“感”和“悟”的意思。至于与“贤”字相通(有经验、有能力、办事练达的意义归之于“能”)的能力,则就是今天所讲的情意内容。而在现代心理学家那里,能力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的概念。如桑代克将其分为社会能力,具体能力和抽象能力三大类;吉尔福特的能力构造理论则将能力确定为具有120个要素的集合概念。

据此,笔者以为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其一,它既还原了汉语文词源有意义的一面,又超越了古汉语模糊的一面;其二,它既植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又为我们清晰梳理和高度概括了其中最有用的部分,使我们在把握和研究历史学科能力这个重要概念时,多了一条更为切实有效的选择之路。

2 中美历史课程标准在学科能力表述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国家历史科课程标准:(初中)“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

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还包括了解释能力和理解能力。”(高中)“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美国的国家历史科课程标准:(历史思维能力):(1)按时间顺序的思维。诸如区分过去、现在及未来;在历史叙述中确定一篇历史著作或故事的时间结构;在自己编写的历史叙述中建立时间的顺序;测定和计算历法时间;说明年代尺中提供的数据;重建历史的连续与持续的形成;比较历史分期的选择模式等。(2)历史的领悟。诸如重建一段历史叙述的含义;确定历史叙述中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有想象力地阅读历史叙述;论证历史的观点;利用历史地图中的资料;运用各种图表和图示资料;运用各种图像、文本等资料等。(3)历史的分析和阐释。诸如确定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并评价其可信性;比较和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任务、行为和制度;对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加以区别;分析因果关系等。(4)历史研究能力。诸如从各种材料中获取历史的资料;质疑历史的资料;识别记录中的缺漏等①。(5)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做出决定。诸如明确历史上的争论和问题;确定相关的历史前提;从合乎道德的考虑,决定所影响的利益以及长期和短期的结果;确定问题的性质;判断每个参与者的立场、实力及优先考虑的事,评估该决定的道德方面,并从各种角度评判其代价及好处,以评价一个决定的完成情况等。

关于上述二者的比较研究,陈其博士曾从国情出发,把各自的特点说的很充分。笔者则重在评介,强调了三个关注点:公民教育宗旨;历史理解能力;课程标准结构。此外,还向读者提示了美国国家课程标准陈述内容背后的学术研究基础和意义。

仅从上述列举的内容看,我国的课程目标显然与台湾学者批评的情况相仿。这里不触及国情问题,也可以暂时忽略“传统”不计,单论学科自身的教学意义,我国的课程目标在整体性、清晰性、操作性、层次性、可测性和学术性方面弱于美国的课程目标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学科能力或直言历史思维能力依然是我们需要攻克的严峻课题。

笔者主张,对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学科能力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妥的界定,只需要找到“共同要素”即可,不易条目过多、表述过繁,以便教师们能在教学中找到比较准确的抓手。

三、重新厘定历史学科能力

笔者在表述历史学科能力时,采用“四个基本原则三种主要能力”的说法,着眼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简单概括如下: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学习内容都有着特定的时空范畴,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当有一个适用的范围和类型,既要关注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趣向、能力和习惯作用于历史学习的倾向性选择(如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形式),也应该考虑所选择的学习内容所宜限定的时空范围和类型(如学生的历史认识受制于时空坐标的限度)。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与学生怎样看历史的问题有关,还与学生用怎样的历史视角解决历史问题有关。即所谓“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在如今盛行责难一切永恒不变的本质,拒绝一切绝对实体,怀疑一切权威的时代里,其实更应该从知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帮助学生学会怎样把握一些有用的学科学习要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加达默尔称“我们真正进入了历史时代”。这个意义就在于,虽然绝对同一性对于有限的历史性的意识是不现实的(人们达不到),但是“这种意识总是卷入历史的效果关系之中”。抑或说,人类的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联系,它需要人类重新构建他自己的历史。当然,不管我们怎样强调历史思维能力,它的育成都需要历史的“具体性”积淀;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历史解释对于历史、对于学习者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如果缺失了在历史的具体情境下的具体问题以及针对具体问题去做分析,那么“历史的问题”就很难具有它本应有的历史性。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避免历史教学泛滥散漫的历史演义,可以防止历史教学滥用意识形态的标签而使其成为培育偏见的温床。

我们理应尊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尽可能将“历史事实”晾晒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之中,把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或历史思维能力,就一定是情境式的。即“具体的情境”生成“具体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创造学习能力。

(二)发展的看问题。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的过去性,其意义不在于如何知晓过去,而是恰恰在于它能够满足现实人的生存、生计与幸福生活的需要,在于满足现实的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进步和谋求未来发展的需要。海德格尔甚至说:“历史的本质重要性,既不在它是过去的,也不在它是‘现在’的,或现在与过去的‘连接’,而是在于从定在的未来出发的存在的真实历史化。”谓此,“谁理解,谁就知道按照他自身的可能性去筹划自身”。亦即所谓“发现历史的意义”。

发展的看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两个基本视点:历史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故一切历史结论的正确性都是相对的;“‘我在故我思’——人能够理解和认识之前,就已被抛入了这个世界之中,即此在是一种不得不存在,按照它本来的存在方式,此在一向已经‘在外’,而这种存在又是通过理解得以展开的,换言之,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故一切历史的意想都是现实存在的特定反映。

(三)历史是整体的。要让历史活着并使其充满生命力,就不能过分地分割历史事实。琐碎的分析、比较,粗糙的归纳、综合,都会伤害学生对历史的真探究。抑或说,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历史学习的论理工具,而不属于历史思维的核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理应体现在如何创建历史结构、整体地把握历史特性或特征方面,并由此进到“求真”的历史教育。即所谓“建构有意义的历史”。

“求真”的历史教育不能少了两个条件:因为历史是内在的实在物,所以只能从内部感受到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无论我们是从整体去理解个别,还是从个别去理解整体,历史理解的归宿都在其整体性方面;历史的“真”皆与搭建的认识结构有关,如同人类创造伟大的工程一样,创造性的永恒是由结构体现的,而不全在它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如今一些人学到历史博士还不能讲出一节条理清晰的历史课,问题亦在他们没有解构历史的能力。而解构历史的基础在能否整体地把握历史。历史的深刻性全在它的整体性方面,这是由历史的人文性决定的,和自然科

学不尽相同。

(四)为学而教。学生是历史教育的主体者。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教育者一定要明确谁在学历史,为什么学这样的历史的问题,这是我们把握怎样学历史的前提。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志向,还是决定历史教育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历史教学的操作性、可测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尽管在其中我们要处理好国家需要和学生需要两方面的关系,但是历史教育归根结底是让学生接受和内化。一切高尚的目的,如果没有了这两方面的支撑,谈历史教育也好,讲历史教学也罢,作为学科的历史不会有什么学的价值。所以,历史无论何时,导入何种方法,实施怎样的策略,都不能偏离为学而教的原则,即所谓“学有用的历史”。

既然知识既有事实和概念的层面,又有策略和通则的层面,那么能力的功能就是对其进行开掘。比如,我们掌握“文化”这个主题概念(知识类型),通过主题概念可以获得许多的衍生概念(知识体系),而生成和理解诸多衍生概念的途径、方法、解释等——将知识蕴涵的内在价值释放——则是通过能力转化实现的。学科能力,顾名思义应该特别在“学科”上下工夫。据此,针对上述四个着眼点,“历史教学能力”、“历史学习能力”或干脆说就是“历史思维能力”,事实上都是由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反思(或批判)能力合成的。这三项能力,就是历史教学中的基础能力,而且每项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复合性,所以它们实际上概括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中最重要的能力,作为研究者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如何细化其中的能力指标;作为教师则只需要依照能力指标制订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判断能力:(1)能够根据文本、影像等多种历史资料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2)能够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历史问题,以求自我判断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3)能够恰当地运用历史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评价。(4)能够辨析和说明历史资料的可信度,并通过文字表现自我判断的内容和形式。(5)能够分辨不同句型、文本对同一事物的相同判断,以及同一句型、文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判断。

优良的判断能力涵盖表现能力和决策能力,诸如文本中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所表现出的直接判断和隐含判断,以及形式逻辑中就判断形式所做的分类,如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应该说,判断能力既是历史阐释的基础,也是历史理解的基础。

理解能力:(1)能够解释历史现象,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找到佐证或范例;类比;为事实的正当性及合理性辩护。(2)能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特征、规律,综合得出结论。(3)能够表达清楚一个丰富的具体内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4)能够把一个概念、原则、结论、规律、主题思想运用到新的事物、事件、场合中去,并产生新的思想和概念。(5)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使原有的知识网络得到修改和扩展。

笔者主张把理解能力作为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来提倡,理由有三:理解能力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内驱力,而“个性恰好说明多样性的存在,个性的生成恰好证明了历史性”;理解能力是个性解放,特别是精神解放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解是主体所具有的把握客体的主观意识能力。

反思能力:(1)能够感知丰富的历史事实,并懂得如何把个别(部分)的事实放到整体中去思考。(2)能够将感觉(外部经验)通过想象、推理和证明转化为有意义的自我认识(内部经验)。(3)能够通过反复的质疑、思维和推论等心理活动,反观自己的学习活动,内省自身对学习内容的多重感受(诸如好恶、爱憎、反思、忏悔等)。(4)能够以求真、求实和创新的态度,反复思考事实,逐步养成对历史文化的反省精神。(5)敏感生活世界的变化,及时反映并能够为自己做出恰当的决策。一句话,“历史反思的先天原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历史实在”。

显然,三种能力可以交互产生影响,而且包含了“为什么学”(知识与理解);“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学了做什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层面。从目标类型方面看,判断能力更倾向于体验性目标,理解能力更倾向于行为目标,反思能力更倾向于发展性目标。但这只是从目标操作方面看,并不能绝对的将它们加以区分。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5篇

一、掌握设计方法,理清素养要求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是教师教学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按照国内外的设计策略,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一般有三种:加涅的“五成份目标”法,马杰的三因素法,格兰伦的ABCD目标编写模式,都适合广大教师掌握和使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品格和能力,其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师实现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形成的关键数学素养,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即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有条理地理性思维,严密地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在解决问题、总结工作时,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对所从事的工作,合理地量化和简化等等。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更是数学内容本质、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是数学关键能力与品格,反映了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后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观点、理解数学思维、学会数学方法、了解数学思想,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二、深挖知识背景,预设素养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有意识地找出并抓住数学知识与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之间的结合点,将每个数学知识所渗透、所蕴含的数学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梳理出来,列入教学目标。

如,一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一课时,设计了一条这样的目标:结合三角形概念和稳定性的学习,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工地图引入,说明数学来自于生活,似乎我们只要在引入数学问题时设计与生活联系的情境,就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其实,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三角形、理解数学上的三角形概念有多大价值呢?生活中很难找到“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而是需要教师去否定的三角形。如三角形屋顶,多数看起来是线段延伸出端点的图形,有些是线段没有连接好的,这些是学生学习三角形概念的否定样例。用这些引入不仅会干扰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也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数学知识不能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另外,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有用的样品。因此,三角形的知识教学目标中几乎没法达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目标。这样设计目标就是多余的,它只能误导教与学的行为。

那么,三角形的特征这节课,又该预设哪一条数学素养目标最合适呢?依据加涅的知识分类理论,三角形的特征属于具体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通过辨别不同形状、不同摆放的三角形,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应该最切合这节课的素养目标。于是,我们设计出这节课的一条目标为: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形概念的过程,探究三角形概念并能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提高数学抽象能力。这样的目标设计,说明了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习得特定的数学知识(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有何价值(抽象思维素养的提高)。这里也说明了数学素养目标的设计方式:经历的学习过程+习得的数学知识+发展的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还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形式设计:一般目标+特殊行为样品,如,教学“克与千克”一课时,一教师设计了一条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分享课前调查结果、列举生活实例等活动,感受克和千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游戏“猜一猜”、完成课后实践作业等环节,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实践能力的基础,通过调查、举例等活动说明数学知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于生活的价值,对于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设计核心素养的目标,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立足课程视角整体设计,细化到学期、单元目标,将教材单元作为落实的抓手,再重点分解到一节节课堂予以落实。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探索目标

“问题”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只有创立了具体化的数学学科教学问题,才能为有效发展学生的探索愿望和科学素养目标创造支持条件。“概念、规则的产生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观察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知识结果教学与知识形成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为充分实现课堂探索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充分明确学生对特定教学知识内容的认知起点特征基础上,设定具体化的教学问题,用一个个问题不断加深着学生的疑惑心理,不断引发着学生的思维碰撞,指导学生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深入进行理性地思考,在不断辨析别人的思维成果、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如,一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师生画圆比赛的情境,黑板上定点处挂一条线,老师慢条斯理地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圆,两个全班公认的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却画出的一个不规则的圆。在老师要宣布结果时,两个学生发问了:我们画圆的线没有固定,会伸缩,所以画不好。学生自己发现了用线画圆要固定线的长度的问题。这样的情境直击数学知识的关键,引起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探索素养的目标自然得到了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为每一节数学课设置学生质疑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并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认真落实,尤其在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千万不可急于解决另一个问题,而要留给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进一步质疑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地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

四、扩大学科视野,设计生成目标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中都包含一定的超学科性目标,比如科学探究精神、学习方法、道德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很难作为某一门学科、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去设计与达成,但它又内隐在并通过具体学科教学实践来完成。因此,我们在预设核心素养目标时,一定要基于学科的、显性的目标和超越学科的、隐形的目标融合统一,立足以学生全面发展的视野,设计出课堂可能生成的目标,才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的应有之义。如,课堂中追问学生的想法,可以发展他们的质疑能力,“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们同意他的发言吗?”组织课堂交流,既能够发展数学交流能力也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素养,但要设计出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目标展开的主题,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设计由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图形中各种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推导,思维目标就大大降低了,而这是不少小学教师的设计思路。其实,可以设计设计一个问题: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样将其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将新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知识的素养,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设计题教学目标范文第6篇

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绩效价值导向,目标管理让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各个人事先有明确量化的指标,事中检查考评,事后奖罚兑现。

目标管理层次包括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公司年度计划、各部门目标计划、各个人目标计划。

目标管理以公司战略规划为前提,以公司年度计划为依据,将各种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个人。

目标管理实施的关键是事先制定分公司合理的任务指标体系,考证因素分值体系,将罚标准体系,事中进行过程管理检查考评目标任务完成执行情况,事后按工作绩效和约定的奖罚标准及时兑现奖罚。

ISO9000标准是注重过程管理的思想,与目标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但随着管理思想的演化,ISO9000标准也逐步开始从过程的角度反映目标管理的思想,并将越来越重视目标管理的思想。如ISO9001-94版标准指出,“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这体现出ISO9000管理体系也已经从企业质量目标的要求来反推企业质量管理的过程。

一 管理目标及目标管理

1 管理目标

1)管理目标的概念

管理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管理活动与其达到的成果或效果。按照计划的时间性分为带有战略性的长期目标(10年以上),中期目标(3-5年),短期目标(1年)和执行目标(季度或月度)

目标既是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制订计划的基本依据,科学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正确的预测未来的发展,选择好目标方向,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确定目标的依据和要求

指导企业资源分配方向

激励员工

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

衡量经营活动成效

创造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

3)管理目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2 目标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简而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或方法目标管理的概念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时目标的制订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共同确定目标,上下协商,制订出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强调自我控制,通过对动机的控制达到对行为的控制。 促使下放过程管理的权力。

目标管理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二 建立目标体系

1 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必要性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开始”。对于一个处于WTO国际化经济环境的企业而言,其首要任务是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然后根据经营目标制订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进而加以实施和控制,使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企业还应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动,适当调整经营目标。另外,对经营目标制订的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与合理控制,可使企业经营目标更具有可实现性、可执行性。

2 目标管理体系的核心

适应外部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

3 目标管理体系内容

目标管理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和九项主要工作:

一个中心以目标为中心统筹安排工作

三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含总结)三个阶段 四个环节:确定目标、目标展开、目标实施和目标考核

九项工作:计划阶段有三项工作即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执行阶段包括咨询指导、调节平衡;检查阶段包括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总结经验。 上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

4 目标管理制度的全面程序

三 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1 目标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高阶层的目标,必须代表一个组织的整体目标

中层各部门的目标,必须代表为贯彻各部门所期望的各项成果 基层工作单位目标,必须代表为完成基层工作目标的各项基本要素 个人工作目标,必须代表为完成基层工作目标的各项基本要素 我们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组织目标简化和概括为三个层次:

(1)环境层—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2)组织层—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一个系统的整体目标,如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改善员工生活、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

(3)个人层—组织成员的目标,如经济收入、兴趣爱好等。

企业各管理层在相应的目标上有如下的关系:

管理层次划分及各目标的关系

2 目标的分类

1)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

总目标依计划期间可分为长期计划目标、中期计划目标、短期计划目标和执行目标四种。

2)从组织目标的等级层次看,分类如图所示

3 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

1)目标建立过程开始于组织最高层宣布企业的组织使命。 2) 然后根据组织使命建立长期目标。

3) 由长期目标导致建立整个组织的执行性目标(短期目标)。

4) 然后建立组织内部每个主要部门或经营单位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5) 为每个主要部门或经营单位中的下属单位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 目标的分解

5 目标的整合

目标整合模型

四 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

1 目标实施办法 1.1 目标协商与授权

公司建立了大目标和组织目标之后,第二步骤应设定各事业部门的目标。这类目标通常以各项特定职能目标为对象,阐明该项职能应达成的成果,应做为总公司负责有关职能的高级主管的任务

1.2 目标实现的方法

业务负责人制订目标体系时,应通知各有关单位主管参与,倾听各部门的意见,并责成企划部门提高技术协助及汇总各部门目标,目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所有管理者的参加。

1.3 责任中心的建立

对各级主管人员的业绩评价,应以其对企业完成目标和计划中的贡献和履行职责中的成绩为依据。他们所主管的部门和单位有不同的职能,按其责任和控制范围的大小,这些责任单位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 目标管理的控制

2.1 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建立科学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监督、反馈两条线路和分析中心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2.2 管理控制过程

2.3 目标控制

2.4 实施中的调节

五 目标的激励、检查、调节、考核

1 激励过程

2 目标的检查的内容

目标实施的进度情况

目标实施的质量情况

目标实施的均衡情况

目标实施的落实情况

目标对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按照目标管理计划要求

需要检查的其他问题

目标实施中的检查

4 目标考评

4.1 目标考评制度:

分为集体或个人考核标准两类,其内容包括集体或个人承担的目标项目及其他工作项目名称;完成目标与其他工作目标的数量、质量和时限要求;其他相关岗位的协作要求;对成果的评价尺度。 4.2 目标考评标准与方法

管理人员应该通过目标管理来自我控制,必须明确目标,这些目标必须规定该人员所管理的单位应该达到的成就,应该规定他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能期望其他单位给于什么样的配合,以及规定他和他的单位在帮助其他单位的目标时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目标应该规定自己对实现公司在各个领域的总目标做出的贡献。

六 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管理的基础工作

信息是管理的基本最基本要素之一,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同样目标管理也离不开信息:确定目标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为依据;展开目标需要加工、处理信息。实施目标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和转换过程。因此信息工作是目标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使目标管理得以正 常运转的纽带。

2对全体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科学和目标管理思想的教育

3加强统计工作,打好信息基础。建立必要的统计制度,是统计工作制度化,规定统一的统计报表,提高原始记录的统计质量,保证统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

上一篇: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范文下一篇: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