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

2023-11-15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内涵

从性质方面来看,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美好心灵的情感教育。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看, 美育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敏捷、优美的动作、开朗的胸怀、坚强的性格, 和高尚的情操。简而言之,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人健美的身体, 即通过严格、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体格的发育, 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

1.2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功能

(1) 塑造人的形体美。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物质的高度发达,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美的规律引导下, 体育运动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人体的塑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人体各种潜在的生理机能充分展现, 人体变得更加健康与强壮;二使人体最终成为“健、力、美”的有机结合体。因此, 进行体育审美教育, 有利于引导受教育者参加体育活动, 遵循美的规律, 从而塑造出健康完美的形体。

(2) 塑造人的情操美。除塑造人的形体美外, 体育美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有体现在对人的精神健康、灵魂高尚产生影响, 即塑造人的情操美。体育美育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体育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从中获得愉悦、受到教育。我国高水平、高风格的运动竞赛是审美教育课深冬的范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在世界比赛中屡屡夺冠, 这大大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 大学生也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 使他们受到感情的熏陶, 实现了思想上的升华, 从而培养了坚定刚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品德。由此可见, 体育美育教育在塑造优良的品质、灵魂有巨大作用, 因此, 要利用各种审美教育形式、教育途径发挥体育的美育功能, 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重塑自己的精神品质。

(3)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虽然人们对美的享受与感悟受审美对象和客体存在的限制, 但是最终还是取决于审美主体——人所具有的审美能力。教育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基本的手段, 而审美教育又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认识什么是美以及美的规律, 从而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 人们充可以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去捕捉美、享受美, 进而塑造美的形体、锤炼美的心灵、陶冶美的志趣, 使人在自觉的“对象化”的过程中, 克服片面性, 实现人的物质、肉体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趋向和谐的状态。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现状

2.1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不重视审美教育

现代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技能, 使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具体来说, 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 以培养其良好的健身态度、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 使其掌握丰富的健身知识与健身理论, 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高校体育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 还要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在此, 审美教育势必不可少的, 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感受体育之美, 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但在体质教育的影响下, 高校体育教学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能、强调竞技运动, 致使高校都以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2 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 体育课程教学是依照运动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要素特征进行设计的, 教学活动中的变量都是规范化了的, 造成体育教学的公式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关心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却被完全忽略了, 如此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个性, 更失去了培养人和教育人的价值。如此按部就班的体育课也毫无美感可言。体育审美教育是一个双向的对话过程, 体育教师仅是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才是主体, 所以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适应为前提, 通过教学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并满足其审美需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规范化、格式化的教学设计限制了体育教师, 教学的过程就是课程设计的重现, 环环紧扣、步步有序,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体育不会真正地体现出体育的美, 因而体育审美教育更无从谈起。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

3.1 体育教学内容结合美育教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 应有意识地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美学因素, 如球类项目中有战术美、智慧美、协作美、意志美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系统的体育理论与运动技术教学, 以促进学生有关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使之了解某些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与运动特点, 逐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除此之外, 体育教师还应把体育审美能力和教育态度提高到实现体育美、创造体育美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传授健与美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正确认识美的内涵, 逐渐培养其的体育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增强器体育审美能力, 把握体育运动中的美。

3.2 教师应积极贯彻审美教育

(1) 教师要牢记教学要求, 积极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只有把体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习、锻炼、陶冶情操融为一体, 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只有教师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学生才能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进行体育美的创造。学生的审美创造无处不在, 如学生学习技术动作, 不会—粗略掌握—全面掌握—运用自如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身心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3)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是体育技能展示的典范, 是学生审美的对象, 所以体育教师要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语言优美、行为文雅。体育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 挖掘教学环境和运动技术内在的美的因素, 创造更大的美学价值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摘要:随着体育学改革的发展, 美育教育的作用逐渐显现, 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 美育教育的实施不容乐观。本文从美育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出发, 在深入分析了美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美育教育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祝志.浅析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9) :246~247.

[2] 张龙.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福建论坛, 2008 (4) :135~137.

[3] 崔健, 袁慎峰, 高俊.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实施方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5) :164~165.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意义

1.1 美育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从语言本身来讲,英语具有很多美的方面,如:修辞美,内容美,从社会的角度讲,英语具有人文之美。正如萨丕尔(1921)所说: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硕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代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无名氏作品,每一种语言本身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2]。作为一门课程,大学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并加强对美的发掘, 将美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首先,英语教师应认识到:美育影响着英语教学,审美的情感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唤醒之后,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3]。

1.2 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使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交际是一种运用语言的交往活动,英语教学只有通过交往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在富有美感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往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4]。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填鸭式的进行语言输入,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英语教师如能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创设良好的氛围,如利用图片、卡片等形象直观的教具,运用声、光、色的变幻创设富有美感的情景,以及采用动人的故事、充满情感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等,丰富其想象力,使知识情感化,学生就会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听说读写训练之中, 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展示美

2.1 展示语言之美

英语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且借助一些修辞手法,语言的鲜活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Rich去见未来的丈母娘, 由于对方是中国人, 中西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了。中国文化的含蓄, 中年妇女的世俗都通过英语的描述表现得淋漓尽 致。She can only cook looking at directions. My instructions are in my fingers。从第一句的语气,第二句中的隐喻,我们很清楚地体会到Rich的丈母娘不惜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厨艺的洋洋得意。再如:I had seen her expression when she opened the door, her forced smile as she surveyed him from head to toe。这句话很精妙地刻画出审视女婿的挑剔眼神。由此可见,用英语来展示中国的文化,别有一番韵味。

2.2 展示社会之美

要进行社会美的渗透。社会美主要是指感受心灵的美,接受精神的净化。在教材中,许多篇章可以启示人生。在第一册三单元的课文中The Right Son at the Right Time,一个与老人儿子同名同姓的小伙子无怨无悔地照顾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反映出一种伟大的人文主义关怀。这正是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来欣赏一段发人深思的话:I knew immediately there’d been a mistake, but I also knew he needed his son, and his son just wasn’t here. When I realized he was too sick to tell whether or not I was his son,I guessed he really needed me. So I stayed。

这种关乎道德,两难的情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于是,围绕这段对话,以“该不该留下来”为题展开讨论,会很快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不遗余力地引导、培养学生。教师应该根据语言的规律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挖掘课堂中的美育成分,即在寓教于乐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之健康和谐地发展[5]。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能欣赏到英语的语言之美。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在体育的范畴里, 体育的技术、技能、技巧从来都是真、善、美的统一, 在速度、力量、柔软、节奏、韵律等诸多方面都有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因此, 教师应当把美育贯穿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 使学生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增强体质的同时, 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

1 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1.1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个体发展中,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那些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心理定向的形成, 促进的基础就是美育。因为, 美育不仅仅着眼于美的领域, 而且已经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在体育的范畴里, 体育的技术、技能、技巧从来都是真、善、美的统一, 在速度、力量、柔软、节奏、韵律等诸多方面都有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在体育教学中, 每一堂体育课都是心灵美与行为美的统一。学生在上一堂体育课的同时, 也在上一堂情操教育课。如, 在进行队列练习时, 整齐有力的步伐、复杂多变的队列队形、严肃认真的课堂气氛, 能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这是一种美。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正是通过这些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 让学生观察美、感受美、接受美, 并最终去创造美、塑造美, 以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1.2 促进学生的健康美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康的美。健康美是运动美的基础, 而动作美又是运动美的核心, 它可以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 特别是对于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突增阶段的青年初期的职校生们来说, 体育锻炼更能促进他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 在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形体的同时, 也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的形体。

1.3 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完善

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中, 每一个动作或每一套动作的规范都有自己的标准, 标准的确立是经过无数次去伪存真、实践的检验才被认可的;而规范的动作无一例外地包含着美的内涵。所以, 只要按照动作规定的特有的路线、速度和节奏进行运动, 就一定具有美的运动形象;并且, 动作越是做得合乎规范, 其运动形象就越美, 也就越能促进技能的提高和完善。

2 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形态美

人体的形态美, 是指一个人发育正常、肌肉丰满、结实健壮、身材比例适中、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充满活力。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教育学生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内容安排上, 教师要遵循全面锻炼身体的原则, 不要太偏向一个项目, 而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运动项目进行全面锻炼, 将发展身体素质和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结合起来, 使各个运动器官的机能全面提高、身体均衡发展。

2.2 在体育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心灵美

人的心灵美总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体育运动的心灵美主要表现为团结友爱、互相协作、乐于助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勇敢顽强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情况,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 使良好行为得以强化、不良行为得以纠正, 并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是非观、提高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

体育之美寓于运动之中, 只有在运动之中才能体现出体育之美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让学生多看示范动作、多听有关的音乐, 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多让学生参加练习、多体会动作,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得到节奏、韵律、力量、速度等方面的美感体验, 以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

3 体育教师在美育中的作用

3.1 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 而且教师的精神境界、品德修养、仪容仪表等都会在学生心灵上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人的外表修饰, 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 它能展示出人的思想、作风、修养和风度。因此, 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仪表修饰。上课时, 教师应当身着款式新颖、色彩和谐、整洁合体的运动装, 这样便会给学生留下态度认真、乐观向上、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良好印象。如果教师衣着不整、脏乱邋遢或者只是一味西装革履、牛仔系列, 势必造成不分场合、不拘小节、不负责任的逆反效应, 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同时, 教师还应当注意自然、庄重、大方, 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选择相称的发型、衣着, 不刻意追求时尚, 不浓妆艳抹、耳坠吊挂, 而要用整洁的仪表、自信的神态、安详的举止、愉快的表情, 展现当代教师的气质、风范。

3.2 教师的基本功对培养学生美感的影响

示范、讲解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也是向学生进行美育的具体操作。如示范, 它是学生感知动作形象和动作过程的直观教学法。要达到美的直观效果并产生美感, 教师的示范动作就必须做到熟练、准确、规范、轻松、优美、舒展、刚健。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做得既不合乎规范、又非常紧张, 那么, 即便是再美的动作也显示不出它的美感来。这样一来, 不仅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动作概念, 还会使学生产生胆怯、畏难心理, 害怕进行练习, 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讲解则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力求做到口齿清晰, 内容准确而富有科学性、启发性。在应用口令时, 教师应当注意声音的圆润响亮、高低结合、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进而起到调节学习气氛、振奋精神、加强注意力的作用。总之, 教师对待示范、讲解不能敷衍和草率, 一定要认真对待。

4 建议与结论

4.1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 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完善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体育之美寓于运动之中

教师应当尽量给学生以更多的练习机会, 让学生在运动之中体会美、塑造美。反之, 则会偏离体育教学的正常轨道。

4.3 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

打铁先得自身硬,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做到身体力行, 为人师表, 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总之, 体育与美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把各种手段、方法贯穿到教学中, 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加强美育意识, 自觉做到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摘要: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工具, 它以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 造就学生健美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观, 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作用、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体育教师在美育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1] 李卫海.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4) :122~123.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任务。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语文教中如何引导学生审美,如何发现美。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当然美的层次要求各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用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关于爱国主义、美好品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文章。通过文章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讲到屈原《离骚》时,我就特别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取出来,联系今天的现实,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如何做到爱国。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将廉颇的优缺点放到一个特定的内涵和背景下理解。廉颇虽然心胸狭窄,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磨灭的。《苏武传》中的苏武的民族气节不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吗?诸如此类的文章还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作为人的基本素质,有了爱国主义思想作基础,就能让学生进入一个健康、优美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的真正内涵。

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大自然中处处都涵盖着美,黄山的秀美,泰山的峻美,华山的壮美,无不都是美丽的风景,这些美丽山水既是作者心灵中拘胜景,更对读者是一种美的熏陶。通过这些美景,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是神奇的、秀美的,然后扩展为祖国大地处处有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也可以再延伸到生活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用一双美丽的眼睛去观察去审视自然美与人文美,于其中感受、熏染。有了这些美好的情趣,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就能被诱发出来,假以时日自然就能使之养成审美能力。

三、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中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内核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众多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其外在美及内在美,用心去感受,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人物形象中的美。法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拉奥 孔》)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进入作者及人物形象的心灵之中。去审视他们的灵魂,发现美之所在。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一节中的马谡,虽然自负、要强,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他自告奋勇、责任心强,有又用于担当精神的美好一面。鲁迅笔下的阿Q,初读时感觉到的只是好玩、可笑,但细细品味,他朴实、勤劳、真诚的(比如他对吴妈的感情我以为是真诚的)美好一面跃然纸上。即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到最终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

文学作品中有说不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中有说不尽的美的存在。只要我们去细细品味、细细欣赏,就能将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从而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品读作品。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一篇美文总能让人铭记终生,笔者在中学时读过的优美文章,至今难忘,诸如《白杨礼赞》《邹忌讽齐王纳谏》《荷塘月色》等。茅盾先生那“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美丽呐喊,邹忌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优美讽谏之辞。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虽然是满月,天上都有一层

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多美的言辞,多美的意境啊!就连老师当时讲读课文时的神情,至今还记忆犹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讲读到一些美文时一定不要忘了将“美”传递给学生,这无疑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使其受用终生!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 欣赏文韵, 以美怡情

欣赏既要着眼大局, 又要着手小处。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 也是人们创造并欣赏美的基础。所谓着眼大局是对作家语言风格的总体把握。像贾谊的雄辩, 李煜的婉约,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奔放, 鲁迅的含蓄深刻, 朱自清的清丽优美——只要大量积累, 站在高处才会“一览众山小”, 达到此才真正显其魅力。同样, 着眼小处, 教师要立足课堂, 从细小处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语言。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闹”字就把大自然生命力展现;在教授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文字的排列形成的语势节奏及语言重复强化中表达的鲜明感情色彩, 从中进行品读指导。在这里,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有意识的读出词语重复的逻辑重音, 从用激动的语气, 语调形成的情境中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 进入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教学郦道元《三峡》引导学生领悟整体布局的结构美, 音韵的和谐美, 正面、侧面结合, 虚实相生的手法美, 更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 清幽秀丽。那隐天蔽日的群峰, 乘奔御风的江流, 雪白的浪花, 碧绿的潭水, 回旋的清波, 美丽的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外医疗》杂志欢迎投稿

电话:0 1 0-6 7 3 4 8 4 8 1 6 3 3 8 5 3 8 6传真:0 1 0-6 3 3 8 5 6 8 6 E-m ail:zwy l b jb@2 6 3.n et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 8号财富西环名苑2 6 0 9室《中外医疗》杂志社邮编:1 0 0 0 5 4

倒影, 奇松怪柏, 林寒涧肃, 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 清新俊雅, 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生机勃勃, 活灵活现展示出来。更可看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2 带入情感, 以美启真

情是作品的中心和主题, 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语文教学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真善美, 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在课堂, 当我们阅读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时, 不仅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内心也会洋溢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当师生沉静在《观沧海》所展现的气势非凡的大海雄姿面前时, 又不能只被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奋发乐观的精神所打动。上下求索的屈原, 视死如归的文天祥;嗜财如命的葛朗台, 保守固执的别里科夫;凄苦无助的祥林嫂, 感天动地的窦娥——研读文中这些感人形象, 能有效的充实底蕴,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从课文内容入手结合各类语文教学的材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掌握状况和接收能力, 使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中。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 要引导学生认识, 文中小孩的诚实才是美的官员的阿腴奉迎和虚伪以及自欺欺人是极丑的, 这就要求教师有诚实的品质, 憎恶谎言;教学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白求恩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等共产主义精神, 意识到他的精神和人格值得今天所有的人学习, 教师就应有博爱奉献的情怀。课文中这些美的因素都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慢慢体会, 理解, 实现潜移默化, 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感知能力。我们要通过课文教学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使学生认识到爱祖国献身于中华的大业是美的;胸怀大志, 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美的, 舍己救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美的;艰苦朴素, 廉洁奉公的作风是美的。从而改变部分学生的有些堕落、颓废的生活方式, 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融入意境, 以美储善

许多作品在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丽画面的同时, 还唤起人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形成美妙意境。比如, 都写美丽的春景:杜牧的《江春》借景抒情, 把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寄寓在“柳绿花红, 楼台烟雨”的春色之中;《惠崇春江晚景》景中寓理, 在自然情趣中蕴涵生活哲理。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哲理。“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话语简洁, 但雪莱点亮的哲理灯盏, 曾让多少生命在坎坷和失意中昂起头颅, 挺直了脊梁。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是作者用文字叙事, 状物, 喻理表情达意的结晶, 它融汇了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启人心智的思考。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感知, 去体味, 注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课文中美的形象, 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审美心理的诱因, 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 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 以美冶情, 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 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学是个边缘性的学科。语文这个学科也具有边缘性。这就决定了它们的互相交叉性, 渗透性。也就是说, 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 可以进行审美教育, 而审美教育也促进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它们是互相依存, 相辅相成的。美学虽然是一个新崛起的学科, 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则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立足语文之美,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外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吸取精华, 充实底蕴, 形成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抓住学生的心, 放开学生的手, 最终达到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而育人的目的。

摘要:美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激发, 用美的事物和形象去对人们进行审美观念, 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其目的是陶冶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大学美育应该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激发大学生的审美热情。这样做不仅贯彻了素质教育, 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运用自身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接受审美教育。所以, 将美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这种公共必修课教学中, 能够提高大学美育的效率, 增进美育的效果。大学英语中进行美育, 运用科学、新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指导, 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和充实。

将心理学和美学理论运用到美育实践中的手法并不少见, 然而, 这些手法往往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却忽视了大学生对审美体验的接受和生成, 忽视了大学生在美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导致大学美育的低效甚至无效。认知美学作为一个新兴交叉理论, 在美学研究中尚属新颖, 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更是值得进一步挖掘探讨。认知美学的几个基本的观点和方法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相当的应用意义, 为美育建设提供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指导。由于认知美学理论的科学性特点, 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 更适合应用到大学美育, 特别是大学英语美育教学实践中。认知美学原理不仅能够解释人类审美的发生过程, 还能根据人类美感形成的原理, 对于审美过程进行指导。

将美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是必要而且有效, 题材大多来自于文学类的课文教学中。文学类作品通过文学手法的运用, 运用语言形式在读者头脑中, 依据自身的形式知觉模式, 塑造出一种形式知觉。在审美过程中, 经由对事物外形加以知觉而形成非利害性愉悦快感, 这种快感, 就是认知美学所认为的美感。这种美感的形成, 也就是美育重要的环节,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的第四单元A部分课文《真爱的考验》 (A Test for True Love) 就是一个进行美育的很好范例。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名参加二战的年轻海军军官约翰, 与战争中不断给自己写信支持的女性第一次见面的故事。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约翰的心理活动, 以及他眼中的两位女性的形象和对其美感的判断。在战争中艰苦的日子里, 与女子的通信成为约翰的精神支柱, 而她却拒绝寄照片给他, 而她的美丽精神让他在自己的知觉模式中将其美化成使人产生好感的形象。战争结束后, 到了他们相约见面的那天, 约翰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美女——“她的身材修长而苗条, 漂亮的金色长发卷曲在小巧的耳后。她的眼睛如蓝色的花朵, 双唇间有一种温柔的坚毅。她身穿别致的绿色套装, 犹如春天般生机盎然。”这段描述呈现出在大多数青年人“先验”的形式知觉模式中形成的美丽女子的形象, 正如童话里的公主一样, 象征着花朵, 象征着对人类和自然都有利的春天一样美好。然而, 这个美女身上并没有约翰和笔友约好的暗号——胸前佩戴一朵玫瑰。这种纯粹外在的审美在此时就与内在的有利性分离了。约翰忍住心里的失望, 看到了另一个佩戴暗号玫瑰花的女性出现了, 而她的外在形式却与形式的快感无关:“一位四十好几的女人, 头发斑斑灰白。在年轻的他眼里, 梅内尔简直就是一块活脱脱的化石。她不是一般的胖, 粗笨的双腿移动时摇摇晃晃。”[1]

这里就涉及到认知美学理论中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快感在认知模式上的作用问题。根据认知美学理论, 与人有利的利害价值本来只存在于事物的内质上, 但由于外形是内质的信号或者表征, 所以当人因事物内质而形成对该事物的好感时, 该事物的外形也能经由知觉过程而引起人的好感。[2]产生美感首先要在认知模式深层次要首先对人有利, 才会在知觉模式中使人产生好感, 继而产生快感, 而在内在评估系统中与美感相连接。作为一个普通青年, 金发碧眼的年轻美丽女子适合成为伴侣, 繁衍后代, 这种有利性使其产生好感, 继而在内在知觉模式与一般审美中的美感。然而, 约翰此时更重视的是那个“以心灵真诚的陪伴他、带给他温暖的女人。”对于艰苦战争中的约翰来说, 这种精神支持, 能带给约翰最多的好感, 所以在约翰心中产生了美感。于是约翰觉得“现在他可以看见, 他苍白而肥胖的脸上透着和善与智慧。她灰色的眼中闪烁着温暖和善良。”[3]这时, 内在评估系统就将有利性和好感联系在一起, 使美感产生。这里便是美育的价值所在,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取向, 抛开表象, 不落俗套, 而重视人的内在价值。这不完全等同于俗语“人不可貌相”, 给学生解释正确审美取向的形成机制, 而不仅仅是道德说教, 而是通过带领学生体会英语语言描述性的细节, 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体会到美感的形成。

因此, 将认知美学原理应用到大学英语文学教学美育实践, 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切实地应用和不断地完善。这种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要切实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 可以通过文学欣赏进行审美教育。应该以发展的眼光, 结合科学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 将大学英语的美育教育不断发展。

摘要:大学美育可以被渗透到大学基础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和大学生审美发展需求, 需要将科学的美育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本文将应用认知美学原理, 以大学英语课文《真爱的考验》为实例,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大学英语,美育,认知美学

参考文献

[1] 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读写教程2.[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7.12:79.

[2] 李志宏主编.文学通论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15.

上一篇:地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篮球选项中的赏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