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

2023-09-23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1篇

近年来,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检测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针对此种情况,我根据学生的情况改进作业的布置,施行了分层布置(优秀生每天增加两道兴趣题、后进生完成部分作业并在校面批面改等),以加强练习的针对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每周还对一周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及练习,强化新知的巩固;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加强竞争意识;还加强了和家长的联系,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实践证明,效果是不错的,但还是通过检测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的 能力差。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表现为:在上学期毕业考试中要求列竖式计算的题有的学生最后算完忘记填写横式;用递等式计算的题过程完整;计算结果没有按要求化成最简分数;漏数等。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让我们感到很可惜。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例如,在考试中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小数除法中余数的问题掌握不好,说明我们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巩固。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我这两年教过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们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老师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有时候,可以花两三节课的时间让他思考,教师细心地指导他的思路,而习题被他解答出来的那个幸福时刻到来的时候,他求知的愿望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2、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组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探索指导学习的方法,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机会,激发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活泼的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此改变以往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3、在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需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如培养学生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认真改错,提高正确率;每天的作业计时(做的时间、检查的时间),并取得家长的有力配合(签字)等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2篇

一、学情分析

学习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热情很大。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引导对计算机理论和logo语言绘图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logo,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共2课,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认识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logo语言乐园,共10课,通过学习logo的操作,让学生掌握logo语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可以通过重复命令绘制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了解了过程的定义、调用、修改等知识。第三单元是算法思想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算法现象、算法的优化思想、算法的描述方法等。共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LOGO语言,了解各种语言命令。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算法。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组成,理解工作原理。掌握LOGO语言基本命令使用方法。绘制简单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

绘制复杂图形。掌握四则运算和表达式输入方法。了解打印。提高能力。描述算法,选择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1、揭开计算机工作的神秘面纱

2、与计算机交朋友

第二单元 logo语言乐园

1、logo初步认识

2、logo基本命令

(一)

3、logo基本命令

(二)

4、颜色的设置与填充命令

5、重复命令

6、重复命令的嵌套

7、过程的使用

(一)

8、过程的使用

(二)

9、带参数的过程

10、简单的计算

第三单元 算法思想初步

1、生活中的算法

2、算法优化

3、算法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认真学习小学信息技术“五不节”课堂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保障上好信息技术课。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3篇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一单元负数和第三单元比例;空间与图形安排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了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安排了数学广角、自行车里的数学和节约用水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 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用比例尺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 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分析 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比较合理 灵活的计算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五、编排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 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认识负数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 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 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2.改进比例的编排 突出比例的概念 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 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

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 不仅要求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而且要求学生"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与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 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 同时将比例尺的教学移到这里

使得"比例的应用"由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丰富了教学内容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

便于对两个概念含义进行对比;在实例的基础上 用列表的形式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接着用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体会到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对对函数思想获得初步的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具体来说

有这样几个改进: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锻炼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 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 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册教材对"整理与复习"的编排有以下几点改进:

(1)依据《标准》划分为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也相应安排了四节的内容

(2)精简内容 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

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突出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使教材摆脱了知识点罗列 概念、法则汇编的局面

也给学生提供了梳理知识的线索 留给学生参与知识的整理的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

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尽可能通过问题情境

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联系数学实例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注意所学知识的运用

特别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从而学以致用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 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 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进学

好数学的信心

下面按教材的顺序就每一单元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单元 负数

一、教学内容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 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

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帮助

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

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 的量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

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 并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 完成对数的结构 的初步构建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例题 内容 例1 引出负数的必要性 例2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例3 认识数轴 例4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 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运用大量实例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 量" 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

2、注意正确地理解正号和负号的含义

数学符号是一种高度抽象化、概括化和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而小学生由于仍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

在首次接触新的数学符号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实质 从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正数、负数、数轴都只是描述性定义 小学段的负数大小比较不能抽象比较 需借助数轴进行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一、教学内容 1.圆柱 2.圆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 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

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具体编排如下:

圆柱

圆柱的认识

例1

圆柱的认识、组成及特征

例2

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

圆柱的表面积

例3

圆柱表面积的概念

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4

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圆柱的体积

例5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例6

运用圆柱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圆锥

圆锥的认识

例1

圆锥的认识、组成及特征

圆锥的体积

例2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例3

运用圆锥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生活中的圆柱圆锥与纯数学上的圆柱圆锥 生活中的圆柱圆锥有杂质、细节上欠严谨

纯数学上的圆柱圆锥剔除了所有杂质、标准的几何形体 教学上注意把握主要特征 不要在细节上作过多的纠缠

2、用料面积计算的进一取整问题 视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单元 比 例

一、教学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 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 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

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编排特点

1.体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渗透函数思想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 十分重要

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

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在"比例的意义"教学中注意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2.比例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很抽象 它是一种数学模型

研究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3、正反比例教学中相关数据的呈现

4、正比例图像

5、如何界定比例尺的大小?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比例关系?

7、线段比例尺是否应固定的理解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呢?

8、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时

注意计算中的长度单位的转换训练 (千米与厘米之间)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

一、设计目的

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二、具体编排

(一)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汇报交流的步骤进行

(二)研究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三、教学建议 1.活动前 教具应准备充分

2.教学时

应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的基本过程

第四单元 统 计

一、教学内容

信息的误导

二、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 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 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如下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 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

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 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把握好教学要求

五、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从信息表达表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信息;

2、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时

要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统计信息 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具体编排如下 1.例1及"做一做" 例1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个"鸽巢问题" 学生可利用例题中的方法迁移类推

2.例2 本例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 即"把多个物体任意分放进个空抽屉(是正整数) 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个物体

3.例3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

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四、"抽屉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制造"抽屉";(将"具体问题"与"抽屉问题"联系)

2、讨论假设法最不利的情况(尽可能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

3、用算式形式表示假设法的核心思路:物品数÷抽屉数=商......余数

4、"至少数=商+1" "至少数"是哪一个抽屉不必关心它;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

一、设计说明

"节约用水"旨在通过测量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具体编排

1.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 2.分析数据

3.解决问题

4.提出方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

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 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 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 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具体编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

着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方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3)式与方程

着重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方程及其应用

(4)常见的量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量

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进率以及同一种量不同单位的改写 (5)比和比例

着重复习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以及正反比例的概念

(6)数学思考

着重引导学生复习如何寻找规律以及借助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1)注意概念的理解

(2)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本小节可用10课时进行教学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这部分内容从纵向看

可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顺序进行整理;从横向看 可归结为图形特征的认识

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2)图形与变换

着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基本的几何变换形式

(3)图形与位置

着重复习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建议:

(1) 重视形体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与认识

复习时可以先由学生回忆这部分中有关的知识 然后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 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形成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2)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

(3)本小节可用9课时进行教学

整理、复习时

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呈现方式 将画图、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相关表象

并注意组织必要的操作活动 促进思考、分析 借助直观解决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集中整理了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主要有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可能性

教学建议:

(1)注重过程性目标 经历数据的统计过程

(2)通过丰富的实例

系统复习有关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3)重视培养统计观念

(4)本小节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四)综合应用

内容有自行车里的数学、节约用水、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四、整个总复习部分的教学建议: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3.在系统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4.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5. 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时安排如下:

一、负

数 3课时

二、圆柱和圆锥 9课时

三、比

例 14课时

四、统

计 2课时

五、数学广角 3课时

六、整理与复习 27课时

七、综合应用 10课时

共计68课时

?? ??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4篇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一单元负数和第三单元比例;空间与图形安排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了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安排了数学广角、自行车里的数学和节约用水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 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用比例尺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 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分析 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比较合理 灵活的计算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五、编排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 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认识负数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 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 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2.改进比例的编排 突出比例的概念 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 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

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 不仅要求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而且要求学生"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与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 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 同时将比例尺的教学移到这里

使得"比例的应用"由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丰富了教学内容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

便于对两个概念含义进行对比;在实例的基础上 用列表的形式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接着用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体会到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对对函数思想获得初步的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具体来说

有这样几个改进: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锻炼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 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 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册教材对"整理与复习"的编排有以下几点改进:

(1)依据《标准》划分为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也相应安排了四节的内容

(2)精简内容 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

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突出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使教材摆脱了知识点罗列 概念、法则汇编的局面

也给学生提供了梳理知识的线索 留给学生参与知识的整理的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

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尽可能通过问题情境

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联系数学实例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注意所学知识的运用

特别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从而学以致用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 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 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进学

好数学的信心

下面按教材的顺序就每一单元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单元 负数

一、教学内容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 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

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帮助

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

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 的量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

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 并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 完成对数的结构 的初步构建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例题 内容 例1 引出负数的必要性 例2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例3 认识数轴 例4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 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运用大量实例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 量" 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

2、注意正确地理解正号和负号的含义

数学符号是一种高度抽象化、概括化和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而小学生由于仍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

在首次接触新的数学符号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实质 从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正数、负数、数轴都只是描述性定义 小学段的负数大小比较不能抽象比较 需借助数轴进行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一、教学内容 1.圆柱 2.圆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 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

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具体编排如下:

圆柱

圆柱的认识

例1

圆柱的认识、组成及特征

例2

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

圆柱的表面积

例3

圆柱表面积的概念

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4

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圆柱的体积

例5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例6

运用圆柱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圆锥

圆锥的认识

例1

圆锥的认识、组成及特征

圆锥的体积

例2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例3

运用圆锥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生活中的圆柱圆锥与纯数学上的圆柱圆锥 生活中的圆柱圆锥有杂质、细节上欠严谨

纯数学上的圆柱圆锥剔除了所有杂质、标准的几何形体 教学上注意把握主要特征 不要在细节上作过多的纠缠

2、用料面积计算的进一取整问题 视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单元 比 例

一、教学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 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 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

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编排特点

1.体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渗透函数思想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 十分重要

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

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在"比例的意义"教学中注意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2.比例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很抽象 它是一种数学模型

研究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3、正反比例教学中相关数据的呈现

4、正比例图像

5、如何界定比例尺的大小?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比例关系?

7、线段比例尺是否应固定的理解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呢?

8、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时

注意计算中的长度单位的转换训练 (千米与厘米之间)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

一、设计目的

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二、具体编排

(一)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汇报交流的步骤进行

(二)研究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三、教学建议 1.活动前 教具应准备充分

2.教学时

应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的基本过程

第四单元 统 计

一、教学内容

信息的误导

二、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 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 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如下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 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

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 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把握好教学要求

五、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从信息表达表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信息;

2、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时

要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统计信息 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具体编排如下 1.例1及"做一做" 例1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个"鸽巢问题" 学生可利用例题中的方法迁移类推

2.例2 本例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 即"把多个物体任意分放进个空抽屉(是正整数) 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个物体

3.例3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

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四、"抽屉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制造"抽屉";(将"具体问题"与"抽屉问题"联系)

2、讨论假设法最不利的情况(尽可能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

3、用算式形式表示假设法的核心思路:物品数÷抽屉数=商......余数

4、"至少数=商+1" "至少数"是哪一个抽屉不必关心它;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

一、设计说明

"节约用水"旨在通过测量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具体编排

1.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 2.分析数据

3.解决问题

4.提出方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

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 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 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 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具体编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数的概念

(2)数的运算

着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方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3)式与方程

着重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方程及其应用

(4)常见的量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量

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进率以及同一种量不同单位的改写 (5)比和比例

着重复习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以及正反比例的概念

(6)数学思考

着重引导学生复习如何寻找规律以及借助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1)注意概念的理解

(2)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本小节可用10课时进行教学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这部分内容从纵向看

可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顺序进行整理;从横向看 可归结为图形特征的认识

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2)图形与变换

着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基本的几何变换形式

(3)图形与位置

着重复习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建议:

(1) 重视形体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与认识

复习时可以先由学生回忆这部分中有关的知识 然后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 认识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形成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2)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

(3)本小节可用9课时进行教学

整理、复习时

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呈现方式 将画图、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相关表象

并注意组织必要的操作活动 促进思考、分析 借助直观解决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集中整理了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主要有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可能性

教学建议:

(1)注重过程性目标 经历数据的统计过程

(2)通过丰富的实例

系统复习有关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3)重视培养统计观念

(4)本小节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四)综合应用

内容有自行车里的数学、节约用水、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四、整个总复习部分的教学建议: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3.在系统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4.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5. 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时安排如下:

一、负

数 3课时

二、圆柱和圆锥 9课时

三、比

例 14课时

四、统

计 2课时

五、数学广角 3课时

六、整理与复习 27课时

七、综合应用 10课时

共计68课时

?? ??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你会解答它吗?

这是我们去年学的知识,看来同学们记忆还不错,那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下前两天学习的知识吧!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你已经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

(比例的意义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2、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

(1)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3和4:6 80:2和5:200

0.6 : 0.8和: (2) 填空并说明理由? 3:9=(

):15 生1: 3:9 =(5):15,通过比例的意义求出他们的比值。。

生2: 3:9 =(5):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的积是3 X 15=45,外项之积也应该是45. 45÷9=5.

3、借题引入。

3:9 =( ):15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母来表示,谁还记得吗?(用X来表示)像这样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吧。(出示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世界有名的建筑物——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师:同学们猜猜它有多高?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2、师:这里的1:10你是怎么理解的?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模型的高度:原塔的高度=1:10。

3、师:题中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

3545(埃菲尔铁塔实际的高度是320米。)

4、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5、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五年级我们学习过未知数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呀?(X)

6、师:说的非常好。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 生回答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1、师:那么这个比例怎么解呢?你能试着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吗? 下面请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尝试解答吧! (小组合作,请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老师总结边说边板书

X:320=1:10 转换(比例基本性质) 10X = 320×1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2、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解出这个方程,未知项也就得知了。

3、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 (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4、这里老师也特意提醒你们 1. 别忘记“解”字。

2. 在将比的形式的比例改写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5、那么你现在会解比例了吗?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练习)

6、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这样的比例我们会解了,那么这样的比例你能解答吗? (出示例3)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 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请同学上台做题

8、那么现在你会解比例了吗?谁来帮老师总结下解比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生回答 老师小结:

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含未知数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课件

1、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解决问题:(见课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范文第6篇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应用题(1-4每题 5分, 第5小题 7分, 共 27分)

1. 小刚第一天写了50个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写8个,第二天写多少个? 2. 学校乒乓球队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红看一本书,看了46页,还差1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4. 体育室有25根长跳绳,52根短跳绳,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 5. 水果店运来34筐桔子,卖出一些后还剩18筐,卖出多少筐?卖出的比剩下

的少多少筐?

.6、同学们种了45棵杨树,3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7、小兰今年10岁,爷爷72岁.小兰比爷爷小多少岁?

8、 玩具店里的气球卖出26个,还剩下20个,原来有多少个气球?

9、水果店运来38筐桔子,卖出一些,还剩下10筐,卖出多少筐?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练习

一、 口算题(1-4每题 4分, 5-6每题 10分, 共 36分)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应用题(1-4每题 5分, 第5小题 7分, 共 27分)

1. 小刚第一天写了50个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写8个,第二天写多少个? 2. 学校乒乓球队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红看一本书,看了46页,还差1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4. 体育室有25根长跳绳,52根短跳绳,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 5. 水果店运来34筐桔子,卖出一些后还剩18筐,卖出多少筐?卖出的比剩

的少多少筐?

.6、同学们种了45棵杨树,3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7、小兰今年10岁,爷爷72岁.小兰比爷爷小多少岁?

8、 玩具店里的气球卖出26个,还剩下20个,原来有多少个气球?

上一篇:控制院内感染整改措施范文下一篇:培训机构网络营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