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

2024-03-15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础理论。在信息化社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便成为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探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五个要素的有效性提高提供了可能性,以及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即促进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情操的提高,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要想达到最终目的,就涉及到了如何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更有成效?也即是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理由也有必要去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五个要素都有效,发挥综合合力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有效。

一、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的有效性

1、网络提高了教育者的素质。网络背景下,对教育者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使得教育者主体素质的提高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①必要性。受教育者获取资料信息更加便捷,为了不使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主导作用的丧失,这就迫使教育者必须适应潮流,必须学会运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素质。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必须有所改进,否则就会被淘汰,一味的闭门造车,不知改进,那么教育者就丧失了成为真正教育者的资格。②可能性。网络的快捷便利,动动手指就能使得教育者获取最新的时事新闻、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方式、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等。而且利用微博、微信、QQ在线与教育对象互动,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动向。网络更新了教育者的观念,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主体素质,使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好的发挥,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2、网络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第一、网络的信息的丰富性给教育对象主动学习提供了方便,对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慕课、微视频、网络在线精品课程等扩宽了教育对象获取知识的渠道。第二、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可以双向的在线互动,教育对象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比如一些网友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有些决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受到尊重,那么自然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第三,网络具有隐匿性,一些在现实中不敢发表的言论,网民可以匿名在网上自由发表,有助于更好的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3、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效性。传统的制定教育目的的方式一般都是教育者根据对教育对象的观察、总结经验或者是调查问卷等,这些方式存在一些漏洞,可能制定的教育目的并不能真正的适应教育对象。而如今,受教育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际、互动参与话题讨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根据网民点击网站的类型、发表的言论、访问的数量,来总结出教育对象的思想水平及发展的动态,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对教育对象思想心理发展动态有了全面的掌握,那么教育目的就更加科学和明确。

4、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以往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很狭窄,主要靠书本上知识、老师的讲授以及电视报纸等,因此获得的内容少。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大爆炸,各类信息纷繁复杂。这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育者有更多的选择性去选择符合教育对象的内容。同时网上有各种声音和言论,其中包括噪音、杂音和污秽的言论,需要教育者提高辨别力。网络为教育内容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威胁。

5、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网络的发展拓宽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来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工具进行交流,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更有利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沟通。

二、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些建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如果不加以防范和监督,不正确的使用,网络就像一只“猛兽”,使教育不能取得效果。

1、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网络发展迅速,我国目前有6.68亿网民。如果不以新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那么“黑色文化”、“黄色文化”就会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网络便捷迅速,信息量丰富,同时鱼龙混杂。在网络刚进入我国之初,青少年上网成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社情网站严重的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而没有把网络作为一项帮助自己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工具。同时各类信息中包含着污蔑党和国家,企图分裂国家,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言论。而教育对象面对这些信息言论如果没有辨别是非真假的眼睛,很容易走上歧途,尤其对一些还没有走向社会,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的青少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期很容易接收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因此要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先进文化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先进文化在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净化网络环境,以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消除各种反文化的负面影响。

2、立法,加大整治和监督网络的力度。在网络上,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互相都不认识,以为就可以绝对的自由,发表一些危害社会安定,危害国家统一的言论,而这些都是违法的。在网络里,就必须遵守网络法规。即使在虚拟的世界里,也没有绝对的自由。当前,黄色色情网站、一些反党反政府的言论,一些造谣行骗等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迫切需要加强立法,进行整治。对于一些违法网站要加大打击和惩治的力度。近年來我国已经出台了25条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来保护互联网安全和整治互联网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要积极参与,同时要具有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网络作为一种工具,要想在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有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网络中教育者提高主体素质,获取信息,搜集资料,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并在线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在网络环境里教育对象发挥能动性。教育要想取得效果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教育对象主动性的发挥。如果教育者教,而教育对象不学,不接纳,那么教育只停留在形式上。只有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教育对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动,那么教育才能有效。网络环境下,给教育对象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渠道,同时教育对象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上发表见解,主人翁的地位凸显出来。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才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首要条件。但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也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出了要求。在鱼龙混杂的信息里,教育者要认真的甄选信息,选择适合教育对象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目的,这也给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需要教育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责任心。对于教育对象要有一双辨别是非真假的眼睛,不能被网上的错误的言论所误导。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只能使用它,而不能成为它的奴隶。

【作者简介】

石亚琪(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初探

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多元性的特点,它使人们的交往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世界,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也对参与其中的学生形成和发展时代所需要的某些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

作者:石 莉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1 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1 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网络相比于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用的方式, 如授课、听报告、谈心等, 更具优越性, 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网络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互动性强,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色、光、图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 更能让大学生接受。

1.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单向的“说教”,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在网络中传播, 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育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自由地学习, 并在教师及其他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学习。因此, 网络的互动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大学生形成互动教育, 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促使单向的“说教”向“交互参与”观念转变。

1.3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 使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拓展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 而网络空间是虚拟空间, 信息更新和学习便利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大大地得到了优化。因而, 开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具有立体化、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以及方便快捷的特点。

2 网络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1 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

网络环境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 甚至其借助了网络的便利更为激烈。在网络带来机遇的同时, 敌对势力也充分利用其开放性等, 大肆散播违反我国国家主权、民族团结、人权问题等不良信息, 企图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网站调查表明, 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曾在网络上接触过内容为恐怖暴力、邪教组织、反党反国等不良信息。

2.2 大学生网络犯罪日益增加

目前,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化学习工具, 但网络也为不良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 甚至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一方面,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其特有的隐蔽性, 发布诱惑信息, 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真假, 最后误入歧途。另一方面, 网络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大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宽纪律约束, 放纵自己的行为, 最终造成犯罪。调查表明, 大部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很大程度上是网络中不良信息造成的严重后果。

2.3 大学生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降低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 “网民”的身份可以被掩盖, 使得网上交往更加隐蔽, 充满神秘感, 加上对网络不易实施有效监督, 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网络上相对减弱。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 在网络的诱惑和不良信息的唆使下, 大学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容易被弱化, 如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制造并传播病毒或散播谣言等, 给社会造成极大损失。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教育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 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

高校是网络化的前沿阵地, 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网络素质。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知识培训, 使其掌握、运用网络技术, 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一是要增强网络意识, 学习网络知识, 掌握网络运行规律;二是要善于过滤、监控和引导网络舆论, 牢牢地掌握网络信息的主动权;三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利用网络信息。

3.2 建设专题网站, 开辟网上舆论阵地

当今, 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如高校党建、团建等专题网站,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趋势。通过开设时事分析、理论学习、网上论坛、聊天室等站点, 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思想状况。网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再“进网络”, 不仅是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方式, 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舆论阵地。

3.3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和道德意识

近年来, 我国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等法规, 这些法规对于规范网络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健全网络行为准则等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一方面, 要积极宣传网络法制,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 要把网络管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进行及时“解毒”、“消毒”, 防范网上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第三方面,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 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建设中来,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4 建立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路, 建立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首先, 应采用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下, 如果不主动灌输, 就是放弃这个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在互动交流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 用先进文化正面引导大学生。其次, 遵循有效融合与保持优势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网络作为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的有效载体, 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有效融合起来, 保持教育优势。再次, 形成巩固传统和网络创新相结合的教育体制。网络不论如何发展, 最终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育, 它毕竟只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在网络普及的今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不断巩固课堂教育, 而且还要不断创新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武器,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局面。

摘要:网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视网络的两面性, 积极利用网络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不断地研究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旺阳, 王强, 郝树满.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新局面[J].东北大学学报, 2001, 3 (2) .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网络文化是网路发展的产物。与我们传统的文化相比, 网络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在网络面前, 人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浏览并交流信息等。只要你能够上网, 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或内心世界通过网络传播到全世界, 开放性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2) 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虚拟化应该是网络最大最明显的特征, 在网络世界里的, 一切行为活动都是通过网络的数字化形式来实现的, 而不是现实的人或物来完成的。在网络中, 人们可以做很多现实中不能够做的事情。

(3) 网络文化具有相互性。作为一个平台,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开放和多向的沟通方式。公民可以作为网络资源的消费者, 也可以是网络资源的发布者和提供者。这种相互作用的平台, 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

2 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 笔者认为, 目前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面临着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 网络文化加快了西方思想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意识的渗透。西方一些国家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及遍及性, 极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和价值观;采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攻击与诽谤;利用他们在经济及科技上的雄厚实力, 发展信息网络并垄断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超地域限制性向世界青年学生宣扬和传播错误观念, 扭曲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及个人道德观;利用隐形的网络文化战役削弱他国的优良文化、优良道德及优良传统。类似这样的网络垃圾都能造成使当代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及道德意识下降, 严重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网络自身的虚拟化使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无法自拔, 沉溺于网络聊天交友之中无法自拔, 造成了很多“网络游戏狂”、“网络孤独症”、“网络迷恋狂”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突出, 一些网络违法现象和不道德行为不断出现, 大学生利用网络犯罪或大学生在网络上没诈骗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 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复杂的、更具有社会难度的课题, 大大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网上本身涉及的信息面比较广, 知识比较丰富, 也很泛滥。同时, 其更新速度也比较快。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如果其知识水平欠缺或计算机技术有缺陷, 则就不太可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提高自己或教育学生。可见, 网络已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网络文化的环境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在网络技术上不断提高自己。

(4) 网络文化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及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在网络文化环境下, 这些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将会受到时间、地点及场合的限制和冲击。因此, 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 不断利用网络技术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给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信息, 并有效引导大学生去选择正确的思想信息。所以, 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现代化, 不断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将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

3 网络化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思考

(1)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网络文化背景下, 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观念,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育环节中, 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观念的灌输。结合网络信息本身的特点, 及时给学生分析各种不良网络现象, 并让学生给予评判, 让学生自己学会参与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老师互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 彼此学习, 共同提高。

(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更新教育内容。网络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是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应该要做的。从学校教育、家庭辅导、社会疏导和自我提高四个方面进行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通过这四个方面来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 以形成一个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模式。在教育内容上, 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和研究, 不断探索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则和特点, 逐步的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网络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通过组织网络知识讲座或选修课, 将网络知识不断普及。同时, 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与法制意识, 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并能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 文明上网。

(3) 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在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上, 应尽早建立起适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并可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监控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立法和执法, 不断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不断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法制教育,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同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网络优秀文化的宣传, 强化宣传质量。对网络信息实施监控与引导, 及时过滤并删除掉网上的垃圾信息, 从根源上来净化网络, 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网络文化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要有良好的信息素质。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道德。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水平的政治理论, 又能很好地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 并能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目前很多高校亟待要做的。

4 结语

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下, 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 一定要认清形势, 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机遇并积极应对挑战。新形势下, 做好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网络文化给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就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介绍了网络文化的特点, 分析了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化环境,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1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

网络方便快捷新颖的特点为学生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提供了平台, 网络促成了现代教育手段的变更。现在学生上网人数已不是少数, 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网络, 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不出屋知天下, 能够感知天下大事, 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但也有些学生则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等不能自拔。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所言:在大海中航行, 如果没有目标, 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学生也一样, 如果内心没有正确的观念, 没有正确的对人对事对国家社会的信念, 对人民的责任, 一旦网络上的内容有风吹草动, 或者看到低俗的东西, 便会盲从、相信, 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一定不要让学生头脑空白去接受网络, 要让他们的心灵布满正确的观念。学会明辨是非、判断对错。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面对者网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冲击,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过要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还要学会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的进一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学生在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时, 会从中国实际出发,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至于盲目照搬西方的经验。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师

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抵制消极、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袭。

2做到“三贴近”, 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问题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 对于自己、家庭、伙伴和社会。如果有困惑, 课上老师不帮助解决, 学生就会找到其他途径解决, 包括与同学讨论、和家长、长辈探讨, 通过书籍查找答案, 尤其网络以其匿名、方便快捷为学生首选。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会带来一定危险性。一方面, 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阅历、教育经历、年龄限制, 世界观方法论正在形成过程中, 自己看问题会只看到表面, 忽视本质;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消极影响、忽视积极的效果等;另一方面, 网络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 各色人等都可以匿名表态, 尤其是在当今英语垄断网络话语权的情况下, 完全通过网络让同学们解决思想困惑, 学生不加选择地接受网络世界的话语和思想, 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一定要要根据学生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 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 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 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要传道, 更要解惑。比如, 现实生活中的贫富之间差距拉大的问题、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等等, 同时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思想状态, 尊重和承认他们的身心差异和个性特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思想。

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 还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要求, 解决学生心中困惑的问题, 在学生低年级重点解决比如人际交往、学习生活适应等问题, 包括自主学习、自己生活、自己管理 (时间、金钱等资源) , 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生活。放假前, 帮助学生梳理假期规划, 使学生假期过的既充实又有意义, 复习旧课程, 预习新课程。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 交给他们自我疏导的方法。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 一定要考虑他的观念的形成的背景, 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大背景、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等, 考虑个体的心理需求, 即一定要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疏导, 最终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疏导, 所以我们这里强调教育大学生怎样自我心理疏导。

大学生自我心理疏导是指建立在尊重现有情感 (包括愤怒等) 、情绪 (所有的) 和认识的基础上, 考虑、分析自我这种情感、情绪、认识的原因, 是认知有问题, 还是看问题不全面, 思考问题的方法的问题等, 找到原因后, 正确排解、宣泄、处理, 畅通后, 顺利成长。教师可以和同学面谈, 书信的方式, 当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短信、教师博克等进行。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有效的心理疏导常常可以使学生精神健康、人格健全、情感丰富, 并最终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改变沟通方式, 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和平等交流

“互联网”中人们交流的方式直接冲击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方法。由于在“互联网”, 人们之间是多人一起交流, 或一人同多人同时交流, 与传统的一对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 这更能体现人们之间交互性, 即更多主体之间的交流。“互联网”上的交流, 还可以保护人的话语的私密性, 交流和沟通起来更顺畅等, 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者的灌输、理性分析、经验讲述、观点灌输等方法, 以其语重心长和教育者的长者风范等特点, 通过“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的教育形式, 让被教育者在思想、认识、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 从而达到启迪被教育者的目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缺少互动和沟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已经不完全适应新一代学生。一些实例也表明, 互联网上平等主体的交流方式, 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平等交流,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网上沟通比现实生活中更顺利。在网上和匿名的父母交流, 其效果远超过现实生活中拥有权威霸权的父母之间的交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的古板的方式, 吸收“互联网”沟通的平等性和隐蔽性, 缩短交流者的心理距离, 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 强调与被教育者一起成长, 而不是“拔苗助长”。

4依托网络信息技术,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领域、新时空

网络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交流方式,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 善于在网络世界筛选出与教学相关的信息, 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内容并在课堂上总结和运用, 将网络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联系起来, 增加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使学生不仅能从中受益, 还能得到乐趣。比如, 教师要主动介绍有关新农村建设、感动中国等人物评选活动, 引导大家关注积极信息, 正确对待消极信息。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多媒体制作的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 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5、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表格设计要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7、图片要清晰, 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如为打印稿, 请附软盘, 软盘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5、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 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

视觉直观的冲击效果和身临其境的情景教学, 把学生带到别样时空, 增强对理论的说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广开渠道, 与学生多交流,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臂和触角,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如今, 许多学校发展很快, 甚至存在多个校区, 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因此,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特别是面对面的传统交流形式在客观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学生们普遍感到与教师沟通的时间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博客、短信, 电子邮件的方式, 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积极开拓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渠道,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使制定思想教育的对策更具有针对性。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 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 给以心理上的疏导, 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 开展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

要充分利用网络, 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手段。建立建立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 开设“理论研究”、“党建园地”、“时事辞典”等图文并茂的栏目,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还可以发表学生的心得体会,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

5着力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规范网上行为方式

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今天, 当代学生要自觉维护网络文明, 从自己做起, 健康上网。坚决同破坏网路文明的坏行为、坏风气作斗争培养学生的道德上的自律能力, 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网络, 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 要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就要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三贴近”, 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问题;改变沟通方式, 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和平等交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平台,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领域、新时空;着力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规范网上行为方式。

思想政治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开创了新的教育平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是通过课堂教育, 或者班会以及党支部会议的形式进行, 方式虽不单一, 但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比较多。互联网的发展, 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网络具有信息量大、资源共享以及传播速度快的特征,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非常庞大的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在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外, 可以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也就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更新了学生的观念

网络的普及, 使得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变得更加方便, 同时, 也提升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通过互联网, 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互联网的便捷性, 使得学生能够随时参与对某些事件的关注, 了解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 网络环境下, 学生的观念得到了更新。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

互联网是开放的,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接踵而来。西方一些国家总是凭借着其先进的网络技术, 通过国际互联网来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 企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大学生由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时期, 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的复杂, 难度也变的更大。

(二)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得不合时宜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式以及手段上都必须进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通常是面对面的讲授, 很容易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此外, 在讲授方式上, 也是照本宣科, 没有深入的研究学生的兴趣,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这就使得教育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突围

面对新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与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方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笔者依据自己的思考, 特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一) 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变得更快, 其平等意识以及参与意识也变得更加强烈。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观念, 将学生看做是平等的个体;除此之外, 传统的教育方式通常是灌输式的教育, 教育工作者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方式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以及讨论式的方法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解与引导。

(二) 建立平台, 转换教育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前, 微信以及QQ等即时聊天工具深受大学生的喜欢,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 向学生推送相关的教育资源。除此之外, 还可以建立公共教育网络平台, 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这种直观的方法要比传统的“填鸭式”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 加强监督, 净化网络环境

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 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 高校要对网络环境进行实时的监督。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关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对于上传的视频以及网页要进行严格的监管, 确保一些不合时宜的信息不会出现在网络上。此外, 还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 经常巡查网络环境, 如果发现有不良的信息出现, 应该及时的进行删除。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社会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 给创新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同时, 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的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制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最大程度的使得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 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整个社会正处在一个很深的变革漩涡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 更是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任何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网络上的各种不良言论以及思想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本文拟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进分析, 从而寻求解决之策, 以便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融资税收筹划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财务改革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