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

2024-01-31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步伐,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深化校企合作以丰富课程内容,建立校企合作环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元教学,让学生、教师、教学督导、家长和企业参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是高职院校适应办学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与学校、教师(辅导员)的关系不再如以往那般紧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逐渐下降。立足于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应在新的师—生关系、新的生—校关系中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品质,扩大其影响,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政治观和法制观,进而为学生的实训与顶岗实习注入新的活力。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调查设计与目的

(一)调查设计。为了更好地了解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校展开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教师问卷和400份学生问卷,收回有效教师问卷2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收回有效学生问卷4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二)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及其改革,关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为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新面貌和新气象。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调查分析

(一)思想意识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由来已久,并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较大共识(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共识,相比之下,学生群体更希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那些不赞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了解甚少,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也甚少,而选择“不了解”的受访者大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说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和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改革的态度。经过分析,师生间之所以形成较大共识,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师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面达成共识;二是知识与信息量,知识和信息量越丰富越能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达成共识;三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办学环境变迁的认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功能、特点、规律以及办学环境变化认识越全面、越深入,越能帮助他们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形成一致看法;四是对发展高职院校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认知,关心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和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他们就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达成共识的重要因素。

(二)课程内容层面: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刻不容缓。一定的课程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存在和形成影响力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相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但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刻不容缓(见表2)。

从表2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比较丰富,涵盖了经典著作与观点、道德与法律以及热点焦点等,但就结构而言,却是经典著作与观点占了绝大部分,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热点焦点则较少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同时,道德与法律等体验性较强的内容也相对欠缺。而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缺席”。经过分析,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视野,具有宽广视野的教师往往能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追求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二是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教师,能有效整合不同的信息与知识并积极寻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活力;三是对校企合作的理解与把握,对校企合作缺乏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的老师,往往把校企合作仅仅当作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平台,而非实现技能提高和品质提升的平台,因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等排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

(三)课程教学实施层面:多元教学不可忽视。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内容为学生所认知、理解和体悟,并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调查发现,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但与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方式并不适应(见表3)。

从表3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非课堂教学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学生在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停止。这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开发滞后有着密切关系,也与顶岗实习企业缺乏相关师资分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开发滞后,主要表现在囿于教材本身而不根据校企合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合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教材新面貌。顶岗实习企业在本质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而并非教育机构,缺乏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实训期间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已基本完成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学习,而相当一部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普遍认为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束,事实上并非如此。

(四)课程教学评价层面:多主体评价必不可少。客观评价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职院校已先后建立了评教系统,把学生、教师所在院(系)、教务部门、教学督导纳入其中,但是,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家长、社会公众并未成为评价主体,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见表4)。

由表4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主体主要有学生、教师所属院(系)、教务部门和教学督导,其中,学生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主要部分,但家长和社会公众在评价中“缺位”。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方面而言,主要是家长和社会公众缺乏相应条件参与课程教学评价。就主观方面而言,则主要是缺乏开放性心态,不能全面认识课程教学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路径

(一)立足促进学校和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凝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共识。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积极扩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与教师群体的共识。一方面,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尤其是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干部,要广泛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与教师群体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共识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教师群体要在立足教学一线的同时,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现实,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依据。同时,无论是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还是教师群体,都应全面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精神、目标和工作部署,并把其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共识的形成。

其次,积极扩大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共识。通常情况下,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容易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达成共识,但要注意的双方出发点的差异。就教师群体而言,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活力,并使之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对学生群体来说,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逃避上课与考试,他们表达的是厌学情绪。因而,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脱离教育教学价值目标。

最后,积极扩大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共识。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相关信息的传播,简单地说,可以发挥包括高职院校官方微博在内的校园媒介的作用,扩大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社会不能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步到位,而应当为其出谋划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其营造舆论氛围。同时,还要注意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看法和态度,需要认真听取企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企业行业的智慧。虽然笔者并未在校企合作企业行业进行相关调查,但在关于“您认为除了学校和教师(辅导员)外,还有哪些方面赞同或不赞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回答中,并没有受访者提及企业行业。而实际上,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因而,在积极扩大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共识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扩大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相关共识。

(二)立足时代发展,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

首先,维护和加强经典著作地位。经典著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重要基础。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只能维护和加强经典著作的地位而不能削弱之。应当保持一定的量和质,使之能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虽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有所不同,但应当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接触、阅读、学习和理解经典著作,并使其中观点在广大师生中得以广泛传播、

其次,注意吸纳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把儒家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等方面内容纳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仁义礼智信等美好品格也应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局限于儒家,因而,还应注意挖掘佛教、道教等方面与人的思想品格养成紧密相关的内容。但在此过程中,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之,不能为了实现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目标而对优良传统文化加以歪曲,更不能让传统文化的糟粕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而进入高职校园。

再次,积极融合企业文化。要紧紧依靠校企合作平台,把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进行整合,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起来,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具体而言,可以邀请企业行业相关人士来校做讲座,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相关企业参观,可以观看相关企业行业的视频资料,甚至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当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而不能在校企合作的办学过程中忽视企业文化的存在及其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影响。

最后,整合社会焦点和时政热点资源。发达的现代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时政信息,而这些时政信息并非全部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而,应当甄选、整合时政信息资源,并使之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开发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与参与,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他们引导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资料整合等环节中来。

(三)立足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扎实做好课堂教学。课堂讲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形式,必须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扎实做好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充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长处,为学生带去给更为鲜活、更具震撼力、更具影响力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课堂互动与质疑,扎实做好课堂教学。

其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应当在进行理论学习和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课程相关观点,进而逐渐认同课程价值。一方面,应当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建立思政教育基地,这样的思政教育基地既可以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可以是基于校政合作的,也可以是基于高职之间合作的,或高职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的。另一方面,教师(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生活,让他们认识社会及其变迁,让他们在具体的道德实践、政治活动实践和法律实践中得到锻炼。

最后,加强实训与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政教育。基于思政教师在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的“空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由实训部门和顶岗实习企业组织开展。一方面,实训部门和顶岗实习企业的思政师资应当加强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取向等,以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实训部门和顶岗实习企业的思政师资力量进行培训,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立足全面、客观、理性,吸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评价主体。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巩固教学督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必须巩固而不能降低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参与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等环节在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另一方面,要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教师(辅导员)的评价主体地位。另外,不能忽视教学督导的相关评价。

其次,吸纳家长群体和企业成为评价主体。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是价值的期待,也是企业的期待,因而,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就不能局限于教师(辅导员)、学生和教学督导,而应当把家长和企业纳入评价主体。一方面,要组织家长围绕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围绕职业道德与企业规章制度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在此过程中,家长群体、学生群体、教师(辅导员)群体和企业都应加强沟通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群体和企业真正发挥评价作用。

最后,始终关注社会舆论的评价。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始终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因而,无论是高职院校本身,还是教师(辅导员),或者学生本身,必须始终关注社会舆论的评价,并从中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1]任茵.协同创新的高职思政课“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

[3]黄树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探索,2013(5)

[4]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作者简介】黄宦霖(198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数据环境氛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催生集成化、智能化思维。大数据技术的融入与应用,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渠道和有效途径。高校思政教学需应用好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整合、分析、量化,乃至交互等功能,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军师”、“武器”。为此,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思维,浅析并提出几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数据技术是营造和支撑大数据教育环境的支柱。它是工具性的,是辅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型“武器”。高校要灵活运用这一武器,促使自身教改理念革新,对教学计划及目标进行科学化定制,并对教学评价量化执行。由此,使“大数据+”教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任务达成的良好范本。

一、树立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工具化思维,落实人本教育

1.学生本位为核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本,是让当代青年学生能够依托于系统的思政理论学习,获得思想意识的进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归根结底进行的是人本教育,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主线,并将其融合于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中,坚持做到“学生的思想走向哪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跟进哪里”的工作思路。思政课教师需确切地理解好大数据时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善用数据化平台和工具化思维进行教学,既要把准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又要丰富和拓展教学形式,在新教育技术环境以及新技术应用中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2.数据资源为工具。教师教学理念及教育目标的落实,需依靠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来实现,现代化教育手段是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大数据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大数据教育技术应用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思考欲的“诱饵”。例如,教师在讲解唯物论的“量变与质变”时,将数据资源寓于课程内容设置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思政教育学科资源平台“深挖思政资源素材“,搜索、利用、整合相关资源,进行本课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青年学生面对以技术为支撑新的教学形式、氛围,会倍感新奇,乐于对教师的引导作出回应,借此,教师的思政理论指导更容易入学生耳,乃至入学生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学生的喜好相契合,力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以往理性、抽象,乃至枯燥的理论学习,在新的传授形式下变得更有魅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去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当然,树立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工具化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全盘式”应用,而是要特别注重合理分配数据化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比重。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要注意对新技术应用的合理化认识,适用之、慎用之,以防过犹不及,淹没了思政教育的“生”本核心。

二、依托于数据集成与分析定制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1.数据集成与分析的应用。在相关教学改革中,思政课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采集、分析等功能,形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反馈,从而总结出客观规律,如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规律、思政知识的内化规律等。这样,教师严密监测、干预、调整思政理论学情就成为可能,也能够基于可靠性的数据反馈来定制特色化的教学計划、目标,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学情掌握与评析的可视化。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配备的各项智能仪器设备能够成为学生数据采集的工具,例如依托智能传感器来采集学生的校内活动轨迹、学习生活规律、关注热点及喜好等。具体而言,对学生应用一卡通进行图书借阅的数据,应用门禁卡在各个教学楼行动的数据,在网络化教育平台搜索和观看学习资源的数据、在校园门户系统内提交学业分析、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和满意度测评等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储存于相应的智能芯片或云空间中,利用相应的算法把有利于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参考信息提炼出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可视”,从而进行进一步分析。此种可视化的、客观的学情反馈能够极大地避免思政课教师主观判断的片面性,为他们制定符合学生真实需求的差异化教学方案(计划、目标)提供数据支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集成与分析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加以量化,构建评价体系

1.量化教学结果与评价。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数据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可仅依赖经验直觉的主观判断,可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如在线打卡学习时长、出勤情况等等。学生也可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和反馈、问卷调查和主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相长。

2.基于双向反馈的评价体系。思政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思政教学互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形成用于反馈的数据。在翻转式的思政理论教学中,可以互动学习平台为依托,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总结的全过程。此外,在线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是网络时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师生应用数字化平台的同时,在平台上留下“轨迹”,形成数据。这些数据在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便具备了挖掘和分析的价值,教师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完善教学设置,学生对学习评价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大数据工具的合理应用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的改变、教学实施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的量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打造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推进本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卫灵.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代化,国际化步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5):4.

[2]刘洋,沈佩翔.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质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4):6.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背景下,突显了教育对象的思想多样性、层次性、复杂性和教育目标一元化的矛盾,以及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需求的矛盾。面对新的教学环境的变化,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急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管理理念。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以人本管理理念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灵活运用组织、策划、协调、控制、激励和评价诸管理职能,对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动态系统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效能,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项目主导管理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形成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管理中,也遇到颇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实效性。为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难题,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从管理层面上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机制和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科学管理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全部教学过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涵义及构建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涵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其基本内容是: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为保障,以思政五门课的教学核心内容为依据,从教师和学生的设计实践项目中择优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并自主开展实践项目。该模式的内涵是以人本管理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灵活运用策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评价诸管理职能对整个活动进行动态管理实践教学系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理念、教学平台和管理职能的创新。

2.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复杂的教学环境,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为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解决实践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必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随环境时代变化而变。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各种不良文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具复杂性。这些因素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对复杂的背景和环境,也面对更加复杂的教育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在管理理念和机制上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

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的特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但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取向多样化、人生追求个性化和多层次性、思想发展多样性的情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着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多样性、层次性、复杂性的矛盾。为了更好地实现统一性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着力点应放在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欲望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塑效应,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外在目标和要求被认可并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

(3)解决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需求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由于管理不够科学,导致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第一,校内的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为教学机构和以学工部、团委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分别占有。由于不同机构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同,虽然这两个教学主体有着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总任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使得教学机构难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延伸到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而管理机构组织的各种校园社团活动也不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的理论课教学协调起来,导致教学资源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第二,校外的实践基地和场所少,满足不了大规模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目前,主要通过教师或学生自行到某个单位进行短期或一次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长期定点实践教学基地。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分配不够科学。一方面,有限的经费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组织学生考察调研;另一方面,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实践教学,经费一般平均分配到班级,平均分配的做法使部分实践性强、支出较大的实践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进行。

项目主导的管理模式以创新管理理念为突破口,把激发、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知识背景和关注视角设置实践项目。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方法的运用,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供保障。学生在与同学和社会互动中达到自我体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大学生品德成长和德育教育的基本

规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学理分析

1.教育心理学视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积极的建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知识或意义不仅是个人主动构建的结果,而且需要依靠意义的社会共享和协商进行深层次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由学生自主性设计与实施实践项目,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交流、讨论和合作共事的机会,使学习者之间实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另外,通过协作实施实践项目,学生在掌握认知任务的不同阶段,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由于整个小组的成果取决于小组成员所受领任务的完成程度,所以,协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2.管理学视角: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伦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最根本的要素。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必须充分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把满足学生自我发展、成人成才的内在诉求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立足于调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效能,并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各个职能之中,反映人本管理的本质要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础,以激励学生主体能动性为核心,设置实践教学平台,以组织管理体制为保障,以管理制度为手段,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全程策划和质量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最优化。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实践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实践项目方向的把握和内容的确定。学校每年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展开研讨,制定该年度的实践项目设计指南,要求学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内容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内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主题。实践项目库的选拔和建立,由教师从学生提交的项目中择优列入实践项目库,并做平衡和补充,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实施。

2.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整个实践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

环节。

(1)坚持实践项目的开放性。由学生自主设计和选择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创造性和自主性。目前,许多学校创造了许多实践教学新形式,如参观考察、实地调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等。但是,这些活动大多是教师确定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并采取统一组织、集体参加的管理模式,未能充分体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限制了他们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实际操作管理中也遇到颇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实效性。项目主导的模式,把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放在首位。实践教学中的实践项目,首先从学生群体中公开征集,在实践项目征集和选拔和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并发现社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条件。由于实践项目或由学生自己选择,或由自己设计并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共同实施,学生既是方案的设计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项目的重点放在社会参与型项目上。目的是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以设定活动内容。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依托班级这一载体来完成的;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打破了这一做法,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层面的心理诉求。第一,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知识背景和关注视角,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和选择实践项目,自愿跨专业组建项目小组。这一做法尊重了学生情感、兴趣、需要和价值选择等多元要求。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实施实践项目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通过群体活动发展个性并向社会化转变,满足了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第二,实践项目的内容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对社会观察和了解。实践项目的实施,引导和教育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改造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实践项目的论证、实施过程中,学生深入社会,满足了增加社会阅历的需求。第三,实践项目设定的目标要具有层次性,切合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项目实践的内容以及开展形式,可以是咨询服务、管理培训、访谈、调研、公益活动、模拟法庭等。只要是接触社会,亲身体验,都加以肯定。学生提交项目申报时,要确定项目名称、描述项目具体任务、说明需要事先要的准备工作、实践地址、实践项目的预算等,以论证其可行性。经过论证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考量出实践项目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是否相符,增强项目的可行性。

(3)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这是正确、有效履行实践教学管理职能的重要组织保障。项目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涉及学校各教学系部、校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学校与实践教学点、学生与教师等多要素的运行系统。为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领导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为确保项目主导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组建由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政教学院和财务处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协调实践教学人力、物力、财力,为项目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政策服务和资金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实践项目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规范实践项目的选拔、设计,指导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二,完善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是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教学院负责学校各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的管理工作,落实对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同时,要发挥实践小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实践项目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协助指导教师管理整个活动过程。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一系列关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相配套的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指导实践项目;通过设计、征集、选拔、评优等活动,规范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完善相关档案管理;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基金管理办法》,从中拨出专项经费,支助优秀项目,参加国家级竞赛等重点项目和优秀项目;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后勤保障条例》,明确学校其他教辅部门的职责,保障实践教学的物资的供应,做好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工作;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安全预案》,细化安全预案措施,强化安全教育工作,使实践教学中师生的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3.有效协调和科学控制

这是挖掘和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确保项目主导实践教学模式按预期目标运作的必要手段。项目主导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教学资源系统中的能动作用,使校内外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以实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从资源利用方面来看,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的资源单一化的局面,开发了多元化的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校内外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整合。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了的主动性、创造性去寻找和挖掘资源。例如,学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就已经与社会相关单位进行了联系沟通,确定了实践地点、时间和方式等。这无疑扩展了实践基地,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另外,协调、整合了校内各部门的实践教学资源。学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与学校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结合;实践项目与公益服务、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三农服务、模拟法庭等社团活动结合,充分发挥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价值。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主导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设置实践项目主题、设定评选标准、全程控制管理以及设定目标任务,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管理。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实践,激发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则构成了整个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更富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思想性,更贴近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海英.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设[J].教育探索,2011(6).

[2]卿定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3]刘小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

本文系北京市教工委课题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重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时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JSZ2011ZD16)。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慕课”这一教学形式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向许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比如“慕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优势,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等。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概述开放教育“慕课”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设计与局限。

关键词: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汪继红,博士,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福建 福州 350013)

近年来,在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的理念下,在线教学开发出虚拟校园课程的新形式,最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又称“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慕课”具备免费、开放、网络化等特性,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合作、开放与创新的教学环境,任由学生学习自己喜爱的学科知识,以及自主安排他们的学习历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慕课”模式,有助于学习自主、赋权、人际关联性及社群化的教学发展,能够创新教学法。

一、开放教育“慕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慕课”意指大量招生的在线开放课程,注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2008年以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为教学原理的“慕课”称为cMOOCs(c指connectivist)。在这种类型的“慕课”中,参与者可以使用多种在线传输及交流工具,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学习,课程为了方便个人化学习,让学习者选用自己常用的在线媒介进行讨论。2011年出现了xMOOCs,意指“延展(extend)学习资源给更多人通过网络获得教育”。其经营模式采取学校与民间机构签署商业合同合作关系的方式,热衷于采用商业平台。与cMOOCs相比,xMOOCs平台的营运较具有规模性,强调由专家学者或教师担任授课,以及大量且多元的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教育运作的体制。

cMOOCs属于一种分布式、网络化的模式,让学习者聚焦在某一主体上讨论,进行非线性的学习。cMOOCs着重于参与者对话,并不强调专业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让学习者通过本身的先备知识,参与社群自主学习进而创建知识。xMOOCs类似大学课程,是由授课教师主导课程内容的铺陈,让学生进行线性式的循序学习。xMOOCs是让学习者借助教师主导的课程对话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可以转变为一种开拓财源的途径,如以收费的方式来办理认证及考试前的补习、公司培训课程。

数字时代使教育朝个人化、多元化及自主学习的方向迈进。许多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xMOOCs教师注册课程,并非看重名校光环。一般学生自主性较高,相对地教师则难以掌控学生的流动及低完课率。许多学生只是要学到他们想要学的东西,且当学习者知觉社会临场感越高,越能提升学习满意度,并不一定在乎得到形式上的修业证书。xMOOCs 的学生认为教师是重要的领航者角色,学生是依循教师讲授课程来进行学习。修业完成的学生一致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来自于xMOOCs教师的教导,特别是课程影片的内容。对教师而言,广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却是见不到面的陌生背景,这带给教师极大的震撼,也是新的挑战。所以,让教师体验“慕课”教学,对于磨炼教学技能及提升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慕课”授课教师面临不少来自实践的挑战,教师应对这些实务过程产生的经验即是经验性的知识,而这些经验有助于教师磨炼教学技能及专业成长。

二、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与设计

1.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对教育主体的优势。①实现公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校墙的阻隔,让有心向学的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②旧式教育的革命。“慕课”模式的出现,使得过去习以为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除了教材、教法有所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上的改变,学生不必再局限于课堂,也没有固定的时段,可以随时、随地学习。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网络,我们有机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价值,网络教育的传播力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2.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对学校的益处。①展现优越教学实力。在过去,学校拥有好的老师和课程,但往往只能被校内所知,最多也不过就是全国知名。但如今通过“慕课”模式,却能让学校优良的教学实力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②提高学校知名度。“慕课”的传播十分广泛,只要有好的老师和课程,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可能广为人知。在目前许多学校急需生源的情况下,再也没有比“慕课”课程成本更低、效果更大的正面传播方式。③融入世界潮流。哈佛商学院把学生是否拥有多张“慕课”证书作为申请入学的参考依据之一。由此可见,“慕课”已是大势所趋,作為积极希望与世界接轨的学校而言,更是应该大力投入的新领域。

3.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设计。如何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呢?由过往经验来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①撰写课纲。首先必须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撰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纲,说明课程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网络上的课程成千上万,一份好的课程大纲可以吸引许多有兴趣的学生愿意花时间来选修。②聘请助理。制作一门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因此一个好的助理非常必要。他必须对课程有相当了解,对网络平台的运作也十分熟悉,更重要的是认真。③教材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虽然是以影片的方式上传到网站中,但绝不能只把上课的录像放上去。目前全球“慕课”课程竞争非常激烈,绝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从头制作教材,并引进各种新式的教法。如果说过去的网络公开课程像是拍摄纪录片,那么“慕课”课程就像是拍摄剧情片。④了解要求。每个网络课程平台对于在线课程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壳网会要求在正式开课前一个月必须上传好两周以上的课程。对于这些相关的要求,开课教师必须注意。⑤课程录制。这是制作“慕课”课程的重头戏,其中关于课程内容的部分,需要注意场地和设备的问题。由于目前网络课程竞争激烈,许多学校都不惜投入大量经费去制作课程。如果要录制自己的“慕课”课程,也要找到相应的设备。⑥QUIZ设计。“慕课”课程为了避免学生上课进入疲态,要重视在课程中安插QUIZ,也就是小型的测验。这样的测验如果设计得好,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成为课程的亮点。⑦课程上传。每周课程都有固定上传的期限,因此教师最好准备足够的影片存量。⑧作业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不是看影片而已,授课教师必须如同在学校开课一样,为学生设计作业或考试。⑨网站经营。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和实体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这一点上。作为授课教师,绝不能只是想上课、出作业、考试就以为完成了。上课之后的讨论区经营极为重要,学生可能对课程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提出各种意见,授课教师都必须用心回应。

三、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模式的局限

1.制度上的不鼓励。目前现行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以研究发表论文为主,其次则是课堂上的教学和服务。至于制作“慕课”课程,完全不列入任何评价的制度中。换句话说,授课教师必须有心理准备,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出一门好的“慕课”课程,却没有任何回报,只能当作个人兴趣。

2.惊人的时间消耗。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消耗的时间远比大家想象得更惊人。很多老师在制作“慕课”课程时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对一个新进教师来说,负担是很大的。

3.难觅适任助理。如果能找到一位好的助理,特别是在网站经营上发挥作用,就能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他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帮助解答简单的问题,给予教师许多有帮助的建议。但这样的助理必须有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而不能只有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4.他校课程的竞争。当全世界所有学校的同类型课程都被放在一起审视,在失去校墙保护的情况下,这将使课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来说,这种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各类学校,但竞争力度依然十分严峻。

5.全新的师生关系。在实体课堂上,学生为了得到学分和好成绩,对教师十分尊重。但在“慕课”课堂上,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学生多是匿名,全部纯粹为兴趣而来,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有这门课程的好坏,他们的评语极为直接,授课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6.被放大的评价。这是“慕课”最特殊的地方,网络上的课程可以被反复放一百遍,甚至是慢速播放。因此每一门课程,不论是优点或缺点,都将被放大一百倍以上。

总而言之,对于教师而言,由于缺乏制度上的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是一个吃力而未必能得到回报的事物。对于學校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是一件能够大大提升学校知名度并展现教学实力的平台。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是一件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对于“慕课”教师而言:①在教师胸怀方面,要抱持宏观的态度,履行教师的天职,以授业解惑为己任;②教师要知道如何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善用多媒体特性编导的故事,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③在教学精神方面,要勇于尝试与挑战,以顺应科技发展创新教学方法为目标。实际上,“慕课”意义植根于“慕课”的情境脉络之中。因此,建议学校推行师徒式的模式,建立教师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这将有利于通过“慕课”形式传授知识。另外,建议主管单位除了举办经验分享的活动之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师的核心职能,提供给学校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科慧.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载体的高效性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09.

[2] 陈玉琢.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纳税,2018,(8):223-224.

[3] 孙功.同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拉手”共建的探索——以安徽省淮南高校思政理论课同城联盟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

[4] 周强.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贯彻“四个全面”重要思想的实施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382,384.

责任编辑 秦俊嫄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实施项目教学,围绕学生进行目標引领,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开展双线并行的项目教学新模式,将知识趣味性、师生互动性、素质拓展性、心理解压性、职业规划性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项目 典型任务 教学目标 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项目教学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目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纷纷对课程进行改革,引入了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1]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延伸,各内容按章节独立进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课堂讲授法、学生案例讨论法、课后作业法。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中毕业生,还有中专、技校生等,并且大都是独生子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个性类型的学生聚合在一起,文化素质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相当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受的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专业课为导向,毕业后就是从事相关专业的生产活动,专业课是“硬指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多,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再加之教学形式的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对象知行脱节。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填鸭式的讲,学生盲目的听,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属于被动参与,教、学、做分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缺乏实践要素,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模糊,对实践迷茫,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感受性差。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完就了。

2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课程定位。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不同于中职,又有别于本科。中职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但并没有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并且中职的学习内容相对浅显;本科更注重的是纯理论学习,比较有深度和广度。

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毛概”课程名称定位准确,能够反映高职特色;在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本课程的前导课是《思想道德理论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续课程是《形势政策》。

2.2 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有机融合,贯穿在课程的整体目标中。

掌握知识目标:即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改革,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够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分析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明确“六个为什么”;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突出能力目标:即实施项目教学改革能够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对当前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能够通过课堂与课下的查找、交流、沟通、讲授、演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学生通过班级、寝室以及小组的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强化素质目标:即通过项目教学改革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情怀,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3 课程设计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毛概》的课程改革中实施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目标引领,将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进行融会贯通;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为学生布置看、评、辩、讲、做等训练任务;突出能力本位,使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珍惜生态;实施双线并行,在课上开展集体看组长评小组讲班级辩,课下自己看相互评同学讲寝室辩。学生的身份不断进行转换,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融,使学生在学习者-评论者-辩论者-演讲者-实践者之间相互转变。

2.4 项目内容设计。在课改中坚持以项目以及任务驱动形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划分,设计成“任务”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项目得到消化吸收,使学生的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在项目实施中得到锻炼和提高。[2]

例如《毛概》中的项目教学改革是在第一课堂领域中设定学生百家讲堂、新闻五分钟,评论三百秒两大项目;第二课堂领域实施4321工程,即调研四大领域,观看三部电影,阅读两部名著,撰写一年学习日记。

例如在项目学生百家讲堂中,采取情境引入、学习激趣、项目布置,通过子项目“寻找伟人的足迹”——伟人风采展示、伟人理论贡献、伟人辩证分析,布置制定计划方案、查找资料、制作ppt、撰写评论、开展社会调研、完成调研报告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出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理论的贡献。并结合社会发展现状,能够总结出各自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个人的理论贡献。同时每个团队或者每个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学生进行综合打分。

2.5 考核方案设计。在项目教学过程汇总平时成绩70分,期末30分。平时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专题调研汇报材料、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情况,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

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新旧教法的对比

旧课程是以书本为载体,教师为主体,理论权威,老师权威;新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挑战权威,创新思维,集学习娱乐、拓展解压、合作竞争于一体;旧课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忘;新课程是学生研讨,教师指导,课后满脑。

4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反思总结

4.1 在项目教学课程改革中,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使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4.2 在项目教学课程改革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学习气氛浓烈,通过讨论交流促进知识的积累,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学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4.3 在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参与性高,每堂课都变成了一种知识头脑风暴,团队合作竞争,机遇挑战并存的课程。同时教师由主导变成了指导,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教师课堂指导艺术更加严格,使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不能固守自己手里的一碗水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为拥有了一桶水而固步自满,而是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演变为一眼甘泉,成为活水。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

[2]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2007.

[3]贺文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基金项目: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w2012269。

上一篇:会计转型论文下一篇:中职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