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组分范文

2023-11-14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1篇

其中一类为环保无溶剂型单组分聚氨酯涂料 (I型) , 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 与水混合后喷涂在基材表面, 干燥后可形成断裂伸长率大于1200%、拉伸强度超过2.5MPa的薄膜。另一类是全疏水无溶剂型单组分聚氨酯涂料 (II型) , 可在适当湿态下直接喷涂在基材表面并固化;所成薄膜与基材表面有极好的附着力, 断裂伸长率大于2500%、拉伸强度超过9MPa。

该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水机理独特, I型聚氨酯涂料以水为固化剂, 环保无毒, 具有高度安全性。且由于其黏度小, 可渗入混凝土内部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不仅起到防水防渗效果, 同时还可以增强混凝土强度。II型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表面粘附力、耐磨性、耐水性及耐水解性等, 可有效保护防水基层, 延长其使用寿命。当这两类涂料配合使用时, 可在总喷涂用量较少 (每平方米≤0.4kg) 的条件下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与传统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相比, 用量少, 使用成本低, 采用喷洒施工的方式减少了有机溶剂使用, 更为环保。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集中对于在该院2011 年1 月—2014 年12 月之间确诊并治疗的50 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0 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以及50 例健康人的相关资料信息得出, 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有21 例, 女性患者有29 例, 最大年龄是72 岁, 最小年龄是45 岁, 平均年龄为 (55.3±3.15) 岁;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有26例, 女性患者有24 例, 最大年龄是70 岁, 最小年龄是41 岁, 平均年龄为 (54.5 ±2.88) 岁; 对照组中, 男性22例, 女性28 例, 最大年龄是74 岁, 最小年龄是44 岁, 平均年龄为 (56.7±2.27) 岁。 利用SPSS16.0 对3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知, 3 组患者在性别比例相似, 年龄阶段相近, 为此比较法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是提取某院在4 年内确诊和治疗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损害患者, 各50 例, 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糖尿病肾损害组;除此之外, 在体检患者中随机抽取5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分析该文150 例研究对象尿液中的组成成分特征, 包括尿蛋白含量和几种常见非蛋白氮物质 (如肌酸、尿素、尿酸和尿蛋白浓度等) 进行测定, 随后采用多种归一化方法对尿液特征组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t检验减少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变量信息, 保留P < 0.05 的检出峰进行主成分分析, 获得分类结果。

1.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理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 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应互不相溶, 形成一条清晰的界限。 其后将试样注入其中后, 在色谱柱中, 溶质开始在两者之间自由游离。 当稳定后, 可实用高效液相色谱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如下:K=Cs/Cm=k Vm/Vs; 其中, Cs是指溶质在固定相中浓度;将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用Cm显示。另外Vm是指流动相的体积, 而Vs是指固定相的体积。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全部数据均由SPSS16.0 统计学软件来计算和分析。 计数资料运用 χ2来进行检验。 同时, 计量资料运用t来进行检验。 以P<0.05 为界限, 作为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比较对照组、 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尿液中的肌酸、尿素、尿酸和尿蛋白浓度等指标, 进而分析3 组患者的尿液组分特征。 结果得出, 对照组患者尿液中肌酸、 尿素和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患者及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 且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组患者的含量相当, 与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微血管的并发症, 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为肾小球硬化, 即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5]。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时无明显表现, 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病程成正比。 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体积会代偿性增大, 肾小球滤过率表现为高滤过, 随着病情发展, 可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现象, 肾小球滤过率随之降低, 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肾脏功能与全身代谢, 可导致尿毒症。 所以,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并及时治疗此病是避免发生糖尿病肾病、 降低糖尿病肾病死亡率关键手段。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尿液组分分析方法不断被更新和完善, 目前临床检验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尿液组分分析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即高速液相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 作为色谱法的一种, 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农学、工业、法检与商检等领域中。 高效液相色谱属于色谱法中的比较特殊且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高压输液系统运用液体作为流动相, 把极性差异的同一种溶剂或者是有比例区别的混合性溶剂、 缓冲液等装入还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之中。 在其中分离成不同成分, 随后则装入检验仪器之中, 实现检验和分析得出结论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四高一广”的优点, 其准确性高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 已经成为各领域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 优点一:高压。 它是指流动相在通过色谱柱时利用加压, 其目的在于加快流动相通过色谱柱的速度。 优点二:高速。 相较于液体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高压实现了速度快、载液流速快, 将分析时间减少至15~30 min。 优点三:高效。 相较于气相色谱与工业精馏塔, 液体色谱法分离样品的效果好并且效率高。 优点四: 高灵敏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紫外检测器为0.01ng, 进样量在 μL数量级, 可见其要求极高对于提高其灵敏度起了重要作用。 优点五:应用广泛。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7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尤其适应与强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大分子的化合物检测, 其效果突出。 同时, 此法具有色谱柱可循环利用, 样品不易被破坏且回收简便等特点, 节能环保。 另外, 其存在的主要缺点为“柱外效应”, 其检测器的灵敏度比气相色谱低和引起色谱峰变宽的现象。

为此, 该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比较了健康人、单纯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尿液组分。结果得出, 健康人尿液中肌酸、尿素和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患者及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 且健康人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组患者的含量相当, 与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 尿液组分特征与糖尿病肾损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肌酸、尿素、尿酸和尿蛋白等指标是有效评价患者肾损害的主要指标, 因此, 尿液组分联合测定结果可为糖尿病肾脏损伤程度的监测及疗效观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尿液特征组分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联性。方法 该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该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损害患者, 各50例, 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糖尿病肾损害组;除此之外, 在体检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该文150例研究对象尿液中的组成成分特征, 包括尿蛋白含量和几种常见非蛋白氮物质 (如肌酸、尿素、尿酸和尿蛋白浓度等) 进行测定, 随后采用多种归一化方法对尿液特征组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t检验减少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变量信息, 保留P<0.05的检出峰进行主成分分析, 获得分类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尿液中肌酸、尿素和尿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患者及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组患者的含量相当, 与糖尿病肾损害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尿液特征组分如肌酸、尿素、尿酸和尿蛋白等指标是有效评价患者肾损害的主要指标, 因此以上指标的联合测定可为糖尿病肾脏损伤程度的监测及疗效观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损害,尿液特征组分

参考文献

[1] 张群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查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 (39) :761.

[2] 吴瑜霞.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医技诊疗, 2010, 12 (10) :66.

[3] 宗成国.尿NAG和LAP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6 (12) :739.

[4] 张碧莲.尿RBP、尿m Flb、B2-MG、NAG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 6 (33) :756.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3篇

1 催化裂化油浆概述

在石油工业中需要对原油进行加工处理, 以便生产出相应的化学产品, 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副产品, 其中催化裂化油浆就是其中一种, 其主要成分为芳烃, 在生活中主要被用作燃料进行使用, 但实际上这种使用方式对于开发FCC油浆的自身价值是毫无用处的。催化裂化油浆中的芳烃是制作碳素材料的最佳原料,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石油的利用率, 而且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开发FCC油浆的价值。而要充分开发FCC油浆的价值, 就需要对油浆进行预处理, 将油浆中的其他杂质除去, 处理步骤主要包括两步, 第一步是进行除渣处理, 第二步是进行减压蒸馏处理, 其中除渣处理是将有奖中催化粉末等杂质去除,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沉降法, 一种是离心分离法, 最后一种是过滤分离法, 其中沉降法中的加热沉降法操作比较简单, 成本较低, 但实际沉降除渣效果比较有限。因而在实际沉降法中应用较多的是加入沉降剂来进行油浆除渣。而过滤分离法和离心分离法都是借助于过滤和离心设备进行除渣, 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油浆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除渣方法。第二步是进行减压蒸馏, 将油浆分割成不同流程, 首先进行加温当温度升到一定高度之后进行减压蒸馏, 然后进行分离可以分离出相应的组分来, 其中比例较多的芳烃组分在生产用途上比较广泛, 可以用来进行碳素前卫、沥青树脂和针状焦等碳素化合物生产, 使用FCC油浆作为生产原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因而其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 催化裂化油浆组分对中间相成型影响

中间相形成的因素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分别是原料性质、原料化学组成以及外界温湿度和压力变化影响, 从这几点影响因素可以看出, 原料对于中间相成型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为了对中间相成型性能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对不同馏分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发生炭化反应中生成的中间相收率和软化点来对FCC油浆中的芳香分和饱和分在中间相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有相关研究的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原料中馏分的增加, 原料热反应的收率也在不断增加, 反应过程的本质是进行裂解反应, 其中饱和分受反应影响会发出体系, 而随着原料组成的变化, 芳香分含量的增多, 重组分含量也在不断增多, 使得裂解反应可进行裂解的组分越来越少, 所产生的中间相沥青数量也在增多, 由此可以看出, 芳香分是形成中间相的主要原料, 但饱和分作为中间相的辅助生成原料, 同样不可缺少。

虽然FCC油浆的组分比较复杂, 但可以根据组分反应不同来将其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裂解化学键重新组合类和原有化学键断裂类, 这两类反应从宏观上来看是可以同时发生的, 也就是同时进行芳构化反应和芳烃缩聚反应, 两个反应同时发生并在后期条件控制下才能生成中间相, 因而不论是芳香分还是饱和分对于中间相成型都具有重要影响。

3 催化裂化油浆组分对针状焦影响

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的一种, 由于其本身结构比较特殊, 热膨胀系数低、电导性能佳、晶胀少、焦密度较高等优点, 使得其成为国内外炭素材料研究的重点。针状焦的制备一般需要经过两个过程, 显示进行液相炭化, 然后在气流作用下使芳香分子按照气流方向进行定向排列, 从而得到比较完美的针形结构, 形成优质的针状焦。而FCC油浆作为针状焦主要的制备原料, 针状焦是在生成中间相沥青后利用延迟焦化装置而生成的, 为了研究不同组分对针状焦形成的作用, 需要把不同馏分作为针状焦的生产原料, 对其在生产当中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经实验研究返现, 原料组分含量的不同对于中间相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由这些不同结构中间相制备出来的针状焦在结构上也将有很大区别, 比如实验表明50%馏分生成的针状焦结构是镶嵌型, 而60%的馏分生成的针状焦结构则是流线型,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馏分对针状焦形成结构的不同影响, 而且可以看出60%的馏分油浆显然更适合与针状焦的制备, 而出现这种差别主要在于不同馏分中所包含的芳香分和饱和分含量不同, 百分数较高的馏分中反应活性较强的饱和分较少, 而芳香分的含量较多, 沥青质和重胶质基本没有, 这就使得芳香分子在进行成型和排序过程中环境更加适合, 也生成流线结构针状焦也更加容易。另外, 在进行中间相制备过程中, 如果馏分中的芳香分含量较少, 就会使得原料中的芳香度过低, 在发生炭化反应时所产生的气流过大, 从而对芳香因子产生较大冲击, 使得平面分子产生不定项蜂窝状排列结构, 从而影响针状焦的硬度, 拉低针状焦的品质。但从实验中也是可以看出, 并非原料中的芳香分含量越多, 所产生的针状焦结构越好, 优质针状焦的形成不仅需要高芳香度而且还需要一定量的气流来辅助形成定向排列结构, 在气流的吹动下平面分子才能发生一定的流动而使得结构发生改变, 而要在炭化反应中产生气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多环芳烃在裂解反应的作用下, 将烷基快速脱除, 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烷烃气体, 从而产生气流;另一种情况是环烷结构在裂解脱除氢的作用下生成氢气, 氢气排出对芳香平面分子产生剪切力, 这样才能产生结构比较理想的针状焦, 而这一过程中反应的生成则是需要饱和分的参与的。而多环芳烃在针状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是缩合反应而不是裂解反应, 这样就不能产生相应气流, 那么只能依靠第二种情况中生成氢气, 因而得出在针状焦生成体系当中既需要有高含量芳香分, 又需要有一定含量的饱和分, 才能生成质量较高的针状焦。

对油浆进行催化裂化处理可以得到沥青质、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四个组分, 其中饱和分和芳香分对于中间相成型都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而且催化裂化油浆中的组分对于优质针状焦的形成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因而值得加强对催化裂化油浆的进一步研究, 不断挖掘FCC油浆的潜能。

摘要:FCC油浆作为燃料油调和组分在石油产业发展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当前的使用方式对于开发其自身的潜能还是完全不够的, 在对于进行预处理后可以进行碳材料生产, 而如何实现中间相转化, 如何形成优质针状焦都是当前处理FCC油浆中的重要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对FCC油浆当中的不同组分对于中间相转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在针状焦形成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不断推动FCC油浆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催化裂化,油浆,中间相,针状焦

参考文献

[1] 赵娜, 于传瑞, 赵波.静电分离催化裂化油浆中固体颗粒及其组成的研究[J].石油化工, 2015 (10) .

[2] 潘从锦, 木合塔尔·买买提, 如克亚·麦麦提吐尔逊.催化裂化装置油浆泵及其机械密封系统的选用[J].水泵技术, 2015 (01) .

[3] 杨海河.高温导波超声波流量计在催化装置油浆测量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5 (04) .

[4] 李春霞, 徐泽进, 乔曼.催化裂化油浆超临界萃取组分热缩聚生成中间相沥青的定量研究[J].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 2015 (01) .

[5] 张春兰, 彭素英.催化裂化油浆复配溶剂精制分离工艺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3) .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4篇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次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本文以“4·21”石油液化气泄漏事故为案例,分析原因,查摆问题,总结经验,探讨对策,以期发挥有益的警示和启示作用。

一、事故概况

石家庄市太行南大街快速路系统工程设计为双向八车道,发生事故的第二标段路基工程全长7.04公里,下方自南向北埋地敷设有一条南北走向、自石家庄炼化分公司通往市液化气总公司储罐站的管径89mm、工作压力0.4MPa的液化石油气管道。根据工程施工分包合同,该标段的路基土方、底基层、挡墙等施工由承包人分包给某公司施工。

(一)事故经过

2011年4月21日15时40分左右,现场进行路基坑取土回填作业时,由于当时的挖掘机操作员私自替班作业,当事操作员本人没有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特种作业证,又不熟悉地下管道状况,忽视已经树立的警示液化石油气管道走向标识,违章使用工程机械作业,造成挖掘机斗齿超过堆土层而深入路基下面强力挖破液化石油气管道事故。带压液化石油气从破损处泄漏,迅速气化向周围空间扩散,一旦遭遇点火源,极易导致剧烈的燃烧或产生爆燃。长约15公里的输送管道被迫停运,周边2000余群众被紧急疏散。

(二)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施工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于临近燃气长输管道附近作业的危险性警惕不高,安全施工意识不强,“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执行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

施工现场指挥人员违反有关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机械挖掘取土作业的规定,挖掘机操作员无证上岗从事特种作业,在没有确认现场液化石油气管道埋深和准确走向的情况下,违章指挥、违规冒险作业,导致液化石油气管道被挖掘机损坏,是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直接原因。

在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巡检员多次到场进行安全警示提醒的情况下,作业现场负责人仍末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该项目相关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施工方安全生产工作不扎实。在该项目工程施工作业中,虽然制定有事故防范措施,但管理者存在严重的麻痹思想和松懈心理,监督检查不到位,对隐患排查不力。为省力省工,对国家规定在临近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禁止使用挖掘机取土、顶进等施工作业的要求置若罔闻,放任作业人员的冒险行为,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方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在充分调查并掌握全面证据的基础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而导致的施工安全责任事故。其中,项目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行业监管部门及有关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责任缺失。

二、处置过程

(一)先期处置

1.及时报告

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通过电话向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报告,总工程师迅速向119报警的同时,又向市液化气总公司管道巡查员进行了通报,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分别向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值班室进行了阶段性报告,并建议疏散附近人员。石家庄市政府应急办接到报告后,争分夺秒,立即核实有关信息,迅速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并及时赶赴现场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2.靠前指挥

接到事故报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作出指示,要求“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抢险,全力管控,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给被疏散的的群众送水、送饭。”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临时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并担任总指挥,市安监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事发现场协助指挥、配合抢险。

指挥部迅速确定了初步应急措施,要求:立即关闭供气管道阀门;对事故点周边1000米范围内群众进行紧急疏散;切断附近供电电源和通讯线路;危险区域内所有工地停工;对周边区域进行液化气浓度及其安全范围进行监测;加强警戒,禁止机动车和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附近;严禁在危险区域内接打手机、录像、照相等。

3.快速联动

接到事故报警后,石家庄消防支队36位消防官兵带7辆消防车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参加救援和布置警戒。

石家庄市公安局主管领导与开发区分局领导带领治安大队、分局机关、辖区派出所、市交管局等警力约50人先后赶到现场,根据技术专家和现场指挥的要求,设置警戒线,实施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维护秩序,辖区派出所控制施工人员并暂扣施工设备,配合当地政府疏散周边群众。电力部门根据指挥部指令,及时切断了附近电源。

在开发区管委会统一指挥下,宋营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和村民党员代表挨家挨户通知周边居民疏散,在主要路口安排专人进行疏导,对老人、病人等特殊人群,出动车辆进行转移,疏散群众2000余人。

有关专家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立即启动企业应急预案,迅速关闭管道供气阀门,将事故情况通报上下游供用气单位和个人用户,相关处室技术人员近百人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会同指挥部共同制定抢险方案。

石家庄市环保局技术人员对周边区域的液化气浓度及其安全范围进行监测,随时掌握情况变化,要求泄漏点危险区域内所有工地停工。

(二)现场处置

1.物料准备

按照有关规定,现场抢险人员一律穿由消防支队提供的防护服。迅速调集快速凝固水泥和部分棉被,运至事故点上风向50米处地势较高的位置备用(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比重大,容易向低洼处聚集)。

2.封堵泄漏点

事故造成直径为89毫米的钢管出现约16厘米长的裂口,带压液化石油气在泄漏点周围冲出一个直径约2米的圆坑。

根据指挥部和专家研究确定的堵漏方案,消防官兵和由高新区管委会、宋营镇政府抽调的人员一起,在专家指导下,首先向坑内掷入成袋的水泥进行压盖。当抛入5—6袋水泥后,泄漏点向上喷出液化石油气的力度减弱,然后进行人工填土覆盖,初步控制了泄漏液化石油气的急剧气化扩散。

由于泄漏点覆盖物受石油液化气气化压力作用出现膨胀,随后又出现液化气冲出现象。对下风向300米以外的区域进行监测,发现可燃气体存在遇明火发生燃烧或爆燃的危险。指挥部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泄漏点为中心,用整袋水泥砌成直径约4米、高1米的围堰,在围堰内侧用快速凝固水泥密封,再向围堰内填压大量泥土并压实,继而向围堰内注水以增加密封度。经过连续8个小时的奋战,有效控制了气体的扩散,封堵取得成功。

3.警戒和监测

泄漏点封堵成功后,有关技术人员对泄漏点附近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持续监控检测。次日(4月22日)凌晨5时,现场天气无风,已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挥发缓慢,在泄漏点附近相对低洼的地面上形成了约30厘米高、30米宽、400米长的可燃气体聚集带。为防止发生意外,现场指挥部指示公安机关再次派出警力强化对周边的严密警戒。6时30分左右,天气发生变化,起风后,聚集的液化石油气随风力被吹散稀释,爆燃危险很快降低,经监测,到下午3时许泄漏点附近险情彻底排除。

4.清空管道

关闭上游供气阀门后,管道内仍存有大量液化石油气,需要清空,以便修复管道破损处。在采取封堵泄漏点措施的同时,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调集有关设备,在泄漏点下游阀门处连续抽取管道内的液化石油气共14个小时。为尽快使管道内的液化石油气清空,在采取抽取措施的同时,增加设置火炬点燃消耗的方法,加快清空速度。

5.管道修复

管道内液化石油气彻底清空后,4月23日上午,经指挥部同意,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组织人员对泄漏点原来封堵物进行开挖和清理,以修复受损管道。

修复方案是向泄漏点两侧各延伸1.5米,使用切割工具更换3米长的钢管。更换钢管焊接之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管道接口处两侧分别使用专用混合物对管口进行封堵,隔断焊接处与管道两端的通道,以确保焊接时的安全。封堵物在管道通气运行时会被冲开并稀释,不会影响正常输气。

三、整改措施

为保证后续工程的安全生产,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石家庄市政府责成事故调查组对有关单位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并督促检查落实。

(一)通报情况,分析原因

要求工程项目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通报事故有关情况,认真查找、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检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整改方案,切实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

(二)开展隐患大排查

项目经理部要针对本施工项目,以各种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违章冒险作业现象以及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为重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排查,发现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并严格检查验收。

(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项目经理部要切实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专项培训教育,强化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开展自查自纠,充分发挥各岗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四)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项目经理部要严格安全生产奖惩措施,保证安全投入和安全措施到位。通过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发现施工现场有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存在违章、冒险作业现象等事故隐患的,要坚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后才能继续生产。切实把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对各类施工作业可能影响到燃气设施安全的,要分片分段进行包干检查,落实责任到人,发挥好巡查的作用。

(五)严格工程审批程序

规划、城建等政府职能部门在核发工程施工许可时,凡涉及或影响到地下燃气、电信、供水、供热等各类管线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先与有关主管单位及管线业主单位进行衔接协商。工程施工范围大、工期长的建设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各地下管线业主单位及工程施工单位召开工程施工协调会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然后再核发工程施工许可。

四、几点启示

经过近24小时的抢险,有效防范和避免了次生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是一次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成功案例。

(一)领导挂帅,一线指挥是现场指挥部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前提和根本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处置工作及时作出批示,并多次过问,了解进展情况,要求以确保人员安全为重点,防止造成次生事故,安排好被转移群众的食宿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亲民作风。石家庄市政府刘明轩副市长以身作则,一线指挥,与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处置方案,果断决策,迅速调动救援力量,指挥部切实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确保了应急处置工作的推进力度,使抢险救援有序、有力和高效开展。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现场配合,带领技术人员积极协调现场各种问题,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二)专家指导,确保应急措施实用,科学的处置方案是有效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关键要素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事故处置中一招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方案,依靠专业人员妥善处置,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本次事故石油天然气泄漏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险因素多,增加了处置工作的难度。指挥部充分认识到抢险工作的复杂性,及时调集有关专家商讨对策。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副总经理、河北省城市建设燃气专家、高级工程师冉祥东等不顾个人危险,深入到事故现场最前沿,掌握第一手情况,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及时向指挥部提出科学的处置方案,并现场指导抢险,发挥了专家的关键作用。

(三)部门配合,快速协调联动,综合应急反应能力是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本次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快速反应,出动各种抢险、监控检测等专业车辆近30辆,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派出干警、消防官兵300余人次。当地政府迅速调集党员干部百余人,分片负责,逐户通知,疏散群众。纪检监察、安监等部门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取证工作。环保、建设、电力、燃气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听从指挥,互相配合,形成了抢险合力。其中,石家庄市液化气总公司专业抢险突击队依靠技术优势,连续奋战14个小时,在封堵泄漏点、抽取管道石油液化气和修复破损管道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注重细节,危险紧急时刻。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周密安排,减少负面影响,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

疏散泄漏点周围群众要求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充分考虑到被转移群众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对高龄老人、病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安排车辆专人负责,确保安全转移。根据群众意愿,或投亲靠友或集中安排,以方便群众为目的,按每人10元标准免费供应被疏散群众就餐,并负责安排住宿问题,提供盒饭时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收集饭盒等废弃物,避免垃圾影响环境卫生等,在细节上考虑群众的吃、住和环境卫生问题。发生事故的第二天早晨,在险情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为防止引发次生事故,加强警戒防范。由于燃气输送管道因事故中断供气,供气单位及时向用户通报有关情况,为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石家庄市液化气公司及时出动液化气罐车向受影响的液化气站配送气源。细致的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

(五)及时总结,在实战中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检验和完善预案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事故的处理,有关部门和单位得到了一次实战锻炼,从人员素质、应急知识、应急装备和物资、快速反应和互相配合等多方面进行了磨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处置工作中,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熟悉了整个流程和处置方案,对以后应对同类事故奠定了基础。处置过程结束后,按照石家庄市政府要求,市应急办通知参加抢险工作的各单位写出总结报告,说明接到通知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参加抢险的带队领导和人员数量、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案例,为修订完善预案提供依据,使预案更切合实际。

(六)严格责任追究,吸取教训,惩前毖后是防范事故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5篇

一、项目基本情况

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项目由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控股,建设两台60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项目建设单位: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施工承包单位: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电建一公司);

项目调试单位: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以下简称调试所); 项目监理单位:河北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监理公司)。

该工程于2006 年3 月进入分部试运阶段。由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长的试运指挥部,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机组启动试运工作,对试运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全面负责。

二、事故经过及应急处理

按照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依据编制 的《蒸汽吹管调试措施》,电建一公司和生产单位配合,进行5 号机组的吹管工作。

该工程于2006 年3 月进入分部试运阶段。5 月14 日23 时48 分正式 开始蒸汽吹管,至5 月17 日23 时顺利完成了23 次吹管。5 月17 日23时52 分,操作人员开启吹管临吹阀,进行第24 次吹管,23 时53 分,听

1 到吹管声音异常,立即关闭吹管临吹阀,23 时57 分锅炉灭火停炉。经检查发现,位于吹管系统末端的消音器堵板由于焊口开裂吹落,蒸汽吹向化学水化验室,将已封闭的化学水化验室门吹开,高温蒸汽涌入化学水化验室,造成正在化学水实验室进行正常运行、调试、维护的11 名工作人员灼烫伤,5 人死亡、2 人重伤、4 人轻伤,其中两名重伤人员也于6 月9日和16 日相继死亡。其中,西柏坡电厂死亡5 人,调试所死亡2 人(死亡人员名单见附件)。

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报告并拨打了120 急救电话。各单位 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治和现场保护工作。 5 月18 日凌晨0 时10 分,11 名受伤人员中的9 人被送往平山县医院救治(1 人0 时30 分左右经抢救无效死亡),2 人被送往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了更好地救治伤员,后将平山县医院8 名伤员中的6 人转送至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 人转送至石家庄友谊烧伤医院救治。接到事故报告后,河北公司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一是积极做好伤员救治和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安抚及善后工作。二是抓紧将事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三是现场立即停工,进行安全整顿,并做好稳定工作。四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五是省公司分别召开党组会和安委会扩大会,就如何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人身、电网事故等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六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认真接待新闻媒体,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七是省公司党组成员一线指挥、现场协调,确保了事故调查、善后工作及现场整顿

2 有序高效进行。

三、事故原因分析及暴露的问题

事故发生后,石家庄市安监局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 专家组意见:

1、调试所制定的“蒸汽吹管调试措施”、“蒸汽吹管补充措施”符合原电力工业部“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的要求。

2、吹管过程中的工艺过程、安全措施可行,吹管过程控制和运行正常并已吹过23 次。

3、经现场仔细查看,消音器存在严重缺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消音器堵板设计为平板且平板与筒体“角焊缝”设计为非焊透结构,设计不合理。(2)角焊缝的高度偏小,不符合标准要求。(3)角焊缝存在严重的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消音器在长期使用中,由于热疲劳应力的反复作用,致使消音器堵板“角焊缝”缺陷处产生裂纹源,在运行中裂纹源逐渐扩展,造成角焊缝瞬间发生断裂,堵板脱开并被蒸汽吹走,致使高温蒸汽直吹出去,灼烫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故消音器堵板与筒体结构角焊缝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河北公司高度重视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在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的同时,认真查找、反思事故教训。经过认真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电建一公司租用的消音器,虽在其它建设工地使用过,现场也按

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外观观察,未发现问题;且由于结构原因,对内部可能存在的缺陷难以发现,暴露出对此类非标设备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2、本次事故暴露出在租赁设备合同管理、非标产品质量检验和使用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本次事故暴露出施工、监理单位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现场风险辨识、危险点分析不够,没有预想到处在吹管系统末端的消音器堵板可能脱落,因而没有对可能造成的后果采取防范措施。

4、施工企业所承揽的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紧张、任务繁重,导致其管理、技术力量以及施工资源相对分散,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相对削弱,在施工组织管理及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漏洞。

5、本次事故反映出河北省电力公司对所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教育、指导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四、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生产采取的措施

“5•17”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对所有施工现场停工整顿,并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并认真抓好整改。

1、5 月19 日下午,河北公司召开由本部部门主任及以上领导、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参加的安委会扩大会议,传达了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吸取西柏坡电厂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遏止人身伤亡及各类事故的发生,

4 确保安全生产。公司立即对所有施工现场停工整顿,并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认真抓好整改,坚决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全力确保安全。

2、5 月21 日晚上,河北公司在施工现场召开基建安全紧急现场会议,听取各有关单位整改情况的汇报后,公司各位领导对下一阶段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公司系统开展以防止人身事故、重大电网和设备事故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带电设施、临时性设施及非标装置、租赁设施或自制的各种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施工机械、设备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从采购、合同签定、检验、保管、检查试验及使用方法、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制定和完善专门的制度和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5 月23 日,河北公司召开公司有关部门主任及各单位分管生产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落实总经理办会会议精神,就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加强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与监督以及加强设备运行管理等工作进行了部署。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工地停工整顿期间,参建单位和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定、制度和规程,进行全员安全教育,认真反思、梳理在思想上、认识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全面彻底整改,不走过场,不留死角,经验收合格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4、全面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学习落实

5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和各项要求,强化以“严”字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机制,以“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切实加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在“落实”二字上狠下功夫,持之以恒地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工期的关系,绝不能让员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绝不能让设备带缺陷运行,绝不能在安全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作业。

5、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和监督体系。一是逐步建立车间(工区)、基层单位、省公司各层面的专职安全监察工程师组织体系,对各项作业安全措施进行全面审核把关。二是推行安全生产问责制,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严格监督考核。三是推行安全管理问效制,开展专项效能监察,促使各级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安全保障和监督体系的管理效能。

6、深入开展反事故斗争,牢固树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积极推进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危险点辨识和分析,制定细致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将措施的审查由签发改为会审,由单纯的交底改为交底与培训相结合。三是在全面梳理完善各级各类预案的基础上,强化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7、认真落实“管基建必须管安全”,“管队伍必须管安全”的基建安全管理要求,切实加强对施工企业和基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开展对基建单位施工能力分析评价,实施对外投标报告制度,防止超能力承

6 揽工程。强化对各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加强非标设备、租用设备、高温高压设备、施工机械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和质量检测,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安全评价,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制度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8、大力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针对现场实际,科学编制和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人员行为,确保将各项规定动作做到位,严防人员责任事故。

9、健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紧急情况下应对有序。抓紧完善各类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10、扎实开展“爱心活动”,大力实施“平安工程”。深入开展“珍惜生命、杜绝违章”主题实践活动,从“三基”抓起,深化无违章班组建设,大力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安全措施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教育,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死亡人员情况统计表

1 魏立坚死亡化学运行男36 16 年西柏坡二电厂三级 2 张艳辉死亡化学运行女27 8 年西柏坡二电厂三级 3 张硕磊死亡化学运行男25 6 年西柏坡二电厂三级 4 苏文建死亡化学调试男25 2 年调试所三级 5 刘红死亡化学运行男26 2 年调试所三级

液化气组分范文第6篇

1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燃气公司运行部LNG站各人员。

2 危险因素

燃气泄漏、着火、爆炸、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及压力异常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3 作业名称

LNG槽车充装(储罐对槽车直接充装)。

4 作业关键控制点

充装前对LNG槽车降压至0.3MPa左右,LNG储罐增压至0.6MPa左右,对气、液相卸车软管及增压器进行吹扫置换,各法兰接口无漏气、漏液。 5 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维护设施配置

防爆梅花扳手(24-27)两把、呆扳手(24-27)两把、聚四氟乙烯垫片(?6

5、?50、?35)若干、防爆应急灯一盏、三角垫木四个、防冻手套两副、防冻服两套、防冻鞋两双、操作踏步一个、接地线一根、防爆对讲机3台。 6 主要人员

操作人员二名、LNG槽车押运工一名、控制室监控记录人员一名。 7 作业气候和环境要求

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或发生火灾、站内发生泄漏、LNG储罐及槽车压力异常及其它不允许充装的情况下不得从事槽车充装作业。

8 作业流程

8.1 充装前准备

1)检查LNG槽车压力、液位(15%<液位<85%)及储罐压力、液位(15%<液位<85%),确认正常。

2)连好静电接地线,并拆除卸车台进液管路的单向阀。

3)LNG槽车液相管与卸车台液相管连接牢固。

4).LNG槽车增压气相法兰与卸车台增压气相软管连接。

5)打开LNG槽车液相紧急切断阀,缓慢打开放散阀、LNG槽车下进液阀,用槽车内气体对进液软管进行吹扫。

6)当放空阀处见到白雾后,置换合格,关闭放散阀,打开槽车下进液阀。

7)打开槽车放散阀、卸车台BOG阀门,利用BOG气体对气相软管吹扫,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8)打通槽车气相与卸车台BOG系统,使槽车压力降至0.3MPa以下;打开储罐自增压系统,使储罐压力增至0.65MPa左右(如降压调节阀设定值小于0.65MPa,给储罐增压时应关闭降压调节阀前端阀)。

9)用槽车内和储罐内的BOG对卸车进液管道预冷。

8.2 充装作业

1)从卸车台依次打开储罐进液管路沿线阀门(储罐的上进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在正常充装时槽车气相与站内的BOG管路保持连通状态,储罐自增压系统正常工作(增压速度可用手动阀控制)。

3)槽车液位达到要求时,关闭储罐自增压液相阀,打开降压调节阀前端阀,打开储罐上进液阀门,关闭储罐下进液阀,用储罐内的BOG将进液管道内的LNG吹至槽车。

4)待残液吹扫干净后,关闭卸车台的进液控制阀、槽车进液阀,并同时打开卸车台进液管放散阀,对进液软管放散,放散彻底后,关闭放散阀,拆下软管收好。

5)关闭槽车增压气相阀、自增压气相与BOG系统连通阀,打开槽车放散阀对自增压气相软管放散,放散彻底后,关闭放散阀,拆下软管收好。

6)微开BOG系统与进液管路的连通阀,关闭储罐上进液阀。

7)关闭槽车气、液相紧急切断阀,打开槽车手动阀与紧急切断阀之间的放散阀,检查确认槽车其它阀门处于正常状态。

8)再次检查槽车和LNG储罐压力、液位,确认正常。

9)收回固定车墩,拆除三角垫木,撤除警示标志。

10)关好车门,指挥槽车过磅,记录、签单、离站(提示司机:出站后放下静电导除线)。

9 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1)进站后槽车车速每小时不得超过5公里,按指定位置停好、熄火,拉起

手刹,安装好固定车墩,接好静电导除线,设立“作业现场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2)车上操作及连接由押运员负责,场站工作及卸车台连接由操作工负责,连接时双方协作完成。

3)操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槽车的性能、工艺流程及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的作用,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了解LNG的性能及危害,接受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

4)LNG槽车内压力应保持在0.3MPa左右,进行充装作业时,操作人员和押运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观察压力变化情况,避免压力增加过快,影响充装安全。

5)充装结束,驾驶员在确认槽车与装卸软管脱离后,方可启动车辆。

6)阀门、法兰、接口等处冻结时,应控制充装速度,严禁用明火或热的物体烘烤,也不得用物体敲打。

7)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防护鞋,抢险时还应戴面罩、呼吸器等,以防冻伤或窒息。

8)站内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9)所有阀门操作应缓慢,严禁快速开、关操作。

10 作业记录及总结

1)作业结束,详细填写卸车记录。

上一篇:小型宠物狗范文下一篇:研究生书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