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

2024-04-07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女性教育发展状况

在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予以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并由政府拨款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重视扫除妇女文盲,遏制女性新文盲产生,防止脱盲女性复盲,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扫盲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素质为实现男女平等夯实女性基础。然而,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没有给妇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古代中国妇女可以读书,但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为社会服务,不能当官员,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担任,这些传统的偏见仍然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并构成当今女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

1、从性别比较和时期变动的视角来看,女性文盲率依然偏高,新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初等教育持续性弱,部分地区辍学率还比较高;高等教育代表性低,在学比例与学位层次成反比;学科分布均衡性差,人文学科偏多;理工学科偏少。专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像“幼师”、“护士”等由家庭女性角色延伸出来的社会角色,成了女性就学聚集的学科与领域。

2、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2000年平均上学年数只有6.1年,仍比男性短1.5年;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二、影响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传统性别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不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女性教育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难度和教育回报等三个中间变量间接地产生影响。表现在传统的两性分工使男性长期占据了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也辈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女科学家、女学者、女诗人、但就整体而言,妇女被挡在了家门口,“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使妇女丧失了接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及人格独立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首先,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教育机会的减少。即使是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有些父母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还会拒绝女孩子去上学,因为减少了女儿在家帮忙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有长期传承下来的对女性掌握知识能力的刻板印象,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男女先天智力的不同导致女性科研人员不如男性同行出色,使得女性更多地聚集在语言文学等学科,失去了在工学、理学和农学等学科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是:1)不能全力以赴自己的学业,要照顾弟妹,要看护生病卧床的父母,甚至要照料和承担家庭的小生意或季节性的农活;2)得不 1 到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如农村父母不会像关注男孩那样关注她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家教指导,当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劝其放弃;3)学习的精神压力大,父母本来就不让你上学,现在你自己要上,不学好能行吗?4)性别的学科专业聚集加大了升学的竞争程度,迫使女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力争好中更优。最后是降低女性来自教育的回报。对于女性来说,教育回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从事更体面、更有发展和更多工资报酬的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立一个更为理想的婚姻。然而,在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下,教育的这两个主要回报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回报率低,甚至可能是零回报或负回报。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显然,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的。

2、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障机制存在许多新问题,妇女从事低收入、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就业的状况比较突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中尖锐起来,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妇女参政仍存在种种障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些源于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调整不公平,有些属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源于落后消极社会观念的深层影响。但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造成女性长期处于劣势状态,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没有在人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许多人甚至经常把男女平等当成是对妇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也成为一般化了。

3、人口压力的作用。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比较昂贵的教育消费,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女儿,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事,还有让女儿去打工,以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儿子请家教。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加强女性素质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占人口总数一半,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是实现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女性素质,要坚持教育为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女性素质作为落实中央重要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女性终身教育的新格局。使广大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发展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创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展示新形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妇女素质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妇女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首先要有信心和自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却无法省略掉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自身必须经历的艰苦努力的历程。因为,能否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终只能取决于全体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状况。无论多么良好的社会愿望,无论多么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权利而不是现实,权利并不像福利那样可以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权得只是提供了前提、机会和可能性,权利的实现必须去争取。尽管全社 2 会都有责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国策创造条件,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妇女发展,而不能代替妇女发展。妇妇解放首先而且最后也只能依靠妇女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要发挥主体作用。一项政策法律是否平等,妇女自己体会最真切。因此,妇女应当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呼声和要求,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树立“四自”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等与自身素质互为因果条件,只有依靠妇女的自觉意识和奋斗精神,男女平等才具务了主观条件。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夯实女性知识基础。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缩小义务教育的性别差异,充分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要充分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帮助家长革除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营造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而且还要适当地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甚至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增加农村办学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降低或抵消女孩因为户外求学给家庭带来的机会成本。对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要减轻家务负担和减少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与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为了更好地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对女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建议构建以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适时跟踪服务。要通过法律和经济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尤其要实施好“春蕾计划”,减少女童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适龄女童接受教育,从而为提高女性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教育平等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础。芬兰在推进教育平等进程中,建立了从立法干预到政策和行动干预等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育环境,从提供经费到高质量教师的培养再到学校内部条件的改善,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化。

关键词:芬兰 基础教育 教育平等

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三次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芬兰学生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次捧走了冠军,他们在阅读、数学、科学和问题解决技能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其他参与测试国家的学生。而且芬兰学生的两极分化比其他国家都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差距在所有参评国家中最小。这些都应归功于芬兰在基础教育中对平等原则的坚决贯彻。那么,是什么原因保证了芬兰在教育实践中为其公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呢?

一、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力求公平的教育指导思想

芬兰的基础教育实践着一种教育哲学与理念,那就是重视教育的价值以及平等而公正地发展教育。《2004年芬兰教育部发展计划》中提到:“每一个人都拥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殊需要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管他们的经济情况如何。公共当局有责任确保每一个人拥有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管他们的年龄、居住地、语言和经济状况如何。” 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不择校机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芬兰政府还特别强调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语言、居住地、经济地位如何,都有寻求特殊教育辅助的权利。特殊教育与正常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了在特定科目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的能力。

(二)分权、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

在芬兰,中央政府订定的教育纲领旨在提供基本原则,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制定适合地方需求的施教原则,各级学校更是有很大的自治弹性,能决定各校教学的重点方向。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组成。校长任秘书,与大家共同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

芬兰的教师也被赋予相当大自主权。教师几乎可以全权决定教材的使用、教法的选择、学生的评定、课程计划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都在使用。只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各种教学创新都受欢迎,他们不需要在意学年考试或检测。

(三)免费的基础教育

芬兰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DP的6%以上,国家预算的14%用于公共教育,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其教育科研经费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例如,2001年芬兰教育部教育科研经费预算为50.97亿欧元,比2000年增长8%。2002年教育科研预算为54.66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7.2%。因此,政府为儿童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大多都是免费的,比如,免费的卫生保健,免费的校餐,免费使用电脑和打印机,1-9年级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具和教师散发给学生的影印材料皆免费。由城乡政府负责安排上学距离超过5公里的孩子及残疾儿童的往返交通,或提供50欧元交通费。学校组织的远足如果行程超过5公里,还免费为师生提供出租车。

(四)数量庞大的图书馆无障碍链接,图书资源免费共享

芬兰全国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平均5000多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首位。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的综合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免费到农村学校服务。芬兰的科技图书馆与各大学图书馆联网,对所有芬兰国民开放。这样,各学校间的图书资源方面的差异几乎就消失了。

(五)优质综合学校网的建立与完善

20世纪70年代后,芬兰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优质综合学校网,1995年该学校网已经形成。在这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基础教育学校就有4000多所。这些公立学校规模都比较小。2008年,芬兰1/3的综合学校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50人,学生总数达到500人的仅占4%。班额跟国际标准持平,或低于国际标准。每班只有20-30人。另外,政府还准备在互联网上建立学校,为在海外的芬兰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改善因父母在国外工作而使子女基础教育受影响的状况。

(六)质优量足的师资保障

芬兰现有教师4万人,师生比约为1:15。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仅依赖庞大教师的规模,更要依靠教师的质量。早在1980年,芬兰就颁布教育法令,规定初中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培养年限由2年至4年改为5年至6年。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从3年延长至了4-5年。《教育人员资格学位修正案》规定,从1999年起,所有中小学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

芬兰政府严格要求师资品质,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每年只10%多一点的申请者被录用加入教师队伍。准教师们还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与教学演练,达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这样走上岗位的教师就掌握了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芬兰还注重增加教师在职培训的投入,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保持相对稳定的师生联系

芬兰学校的发展相对均衡,教师很少流动。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能够保持至少2年的跟班教学,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发展的相对均衡也减少了学生的流动。在孩子上学期间,家长一般不愿轻易搬家,以尽可能让孩子在同一所学校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这种稳定的师生关系,还有小校小班的优势,师生间往往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等,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

(八)有别于标准化的教育评价机制

芬兰教育中最可贵之处,就是尽可能地不比较、不评分,对学生和教师都一样。学生在15、16岁之前没有所谓的淘汰或选择系统,所有学生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天生的好奇心,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宽松灵活。老师可以向学生建议更高的学习目标,布置网上作业等,当然也可以自己出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些测试的结果都是保密的。芬兰中小学并没有全国一致的联合评量,学校也很少有考试,小学尤其是一个“考试禁区”。唯一的标准化、高利害性评估是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在这之前,没有外部机构实施的考试强加给学校。在对学生的评定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道德、价值观、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等)都受到同样的重视。

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严格的教师评价和连带责任的做法相反,芬兰实行的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自觉职业责任。人们充分信任教师和校长的专业能力,相信他们最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以最适合的教育。学校可以在国家框架下因校制宜,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教学进行最优化的调整。芬兰的中小学不给教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这在管理死板,以考试为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的。

二、教育系统外部的原因

(一)文化同质

在芬兰的文化历史中,严重的政治冲突和教育理念上的突变是非常少见的。在整个20世纪,教育服务均衡发展,并能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需要。由于文化同质,芬兰在制定国家教育政策和促进教育发展中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用更公平的综合学校代替传统的双轨教育制度得到了一致认同。

(二)男女平等

多年以来,芬兰一直都被认为是推动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天堂”。根据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显示,芬兰女性各项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3。这个报告是在对占世界90%人口的1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采样,并就经济、教育、政治和医疗卫生4个领域进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芬兰女性在经济参与和就业机会的评估中排名第8,教育程度排名第17,健康和生存状况排名第1,政治赋权居世界第3。

(三)贫富差距小

在欧盟国家中,芬兰不同阶层的人收入差距是最小的,这使芬兰社会更加平等。《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平等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欧洲,芬兰的城市基尼系数在0.25以下,为世界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差额累进税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在芬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税率差别很大。在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曾达到65%,目前最高税率仍高达60%。而低收入者则无需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仅需缴纳地方税。向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又一手段,其形式包括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以及向有子女家庭提供不需纳税的儿童补贴等形式。芬兰实行的高收入者高税收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均衡。

三、小结

社会要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教育不平等,尽力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不公。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与管理者,是教育机会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学习芬兰在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先进教育中积累的经验,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保证公正体系中各项内容的实施,还要直接创造一些有助于教育机会平等实施所需的条件,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玮,《韩国巴西芬兰促进教育公平的招数》[J],《教育文汇》,2009(11)

[2] 李建忠,《教育公平:国外的探索与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6(11)

[3] 李水山,《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7)

[4] 李雪垠,《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6(2)

[5] 李忠东,《全面和均衡发展的芬兰教育》[J],《世界文化》, 2006(9)

[6] 刘媛媛,《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7] 皮拥军,《韩国和芬兰——OECD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8] 谈洁,《芬兰教育印象 教育地位:“小国”里的“老大”》[N],《南京日报》,2009-11-3

[9] 唐锡炳,《感受以人为本的教育——芬兰教育考察报告》[J],《山东教育》, 2007(26)

[10] 王悦芳,《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与理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11] 徐晶晶,《芬兰基础教育:成功没有秘方》[J],《上海教育》,2007(07)

[12] 张瑞海,《芬兰实施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13] 赵俊峰、李英歌,《芬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公平观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8(1)

[14] 周航,《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与面临的挑战》[J],《基础教育参考》,2008(11)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收入 不平等教育 基尼系数

作 者 徐琤,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上海:200237)

教育与收入分配:早期文献与观点述评

早期研究教育和收入分配关系的文献,基本上是沿着人力资本理论开辟的分析线路进行的。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1935年在其《人力资本观》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通过比较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美国的雅各布·明塞1957年在其博士论文《个人收入分配研究》中,从人的后天质量差别及其变化入手,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是个人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差别的根本原因。后来,明塞又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和《在职培训:成本、收益及意义》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个人的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是比较早的探索了教育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1960年,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指出人力资本形态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价值的总和,并再次强调了人力资本在决定收入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1962年阿罗于在《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中提出了“边干边学”的著名理论,进一步补充了上述理论。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分析发现,收入分配中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个人收入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教育程度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收入水平也越低。此外,杰格迪什·巴格瓦蒂以及累姆等人也分别论述和分析了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纵观上述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以及教育在收入分配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早期的文献研究和观点也并非都具有一致性。我们可以将这些文献进一步简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的观点。

一是舒尔茨的“教育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观点。舒尔茨从研究人力资本出发,认为随着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中靠固定资产投资和财产产生的收入比重相对下降,而劳动的收入比重在相对增加,教育在提高劳动收入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缩小收入的差距。舒尔茨进一步指出,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知识,进而改善人的劳动能力,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使个人的收入差距和不平等程度减少。舒尔茨的相关分析还表明,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会使由受教育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的不平等状况趋于缓解,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以及人们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整个社会收入不平衡的状况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杰格迪什·巴格瓦蒂的“教育扩大收入差距”的观点。显然,杰格迪什·巴格瓦蒂提出了与舒尔茨相反的观点,即认为教育实际上可以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因为虽然个人终身的收入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但是由于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那些能够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大部分来自于中上等收入的家庭,这样就使教育往往扩大而不是缩小了不同人群间收入分配的差距。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穷学生几乎没有更多的机会来完成各个阶段的正规学习和教育,而通过正规教育和学习从而摆脱贫困状况的愿望只有少数人才可能实现。

三是累姆、巴杜里等人的“教育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不清楚的”的观点。对于教育究竟能否缩小或者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累姆的研究指出,“教育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不清楚的”。这种观点认为,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传统等各种因素,所以关于教育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实际上并不能估计太高。教育对收入分配既可能产生正面的作用,但是也可能产生负面的作用;而且往往这些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甚至会相互抵消,所以很难测定出教育对收入分配究竟起什么性质的作用。巴杜里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并不能被看做是收入差距的一般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任何想通过教育机会均等化而使收入分配平等的政策处方都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前沿问题以及

研究方法

一、教育标准差方法:教育的库兹涅茨曲线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研究教育不平衡或教育分配问题。教育不平等是否存在收入不平等意义上的倒U型曲线?巴罗等人在考察了最初的资产分配对于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影响后,通过教育标准差来衡量,发现教育分配和收入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泛美发展银行对于拉丁美洲教育不平衡的研究中,通过用教育标准差衡量教育的不平衡程度,发现教育标准差越大,收入不平衡也越大,从而表明存在着教育的库兹涅茨曲线,即 “随着教育平均水平的上升,教育不平衡先增长,在达到一个顶峰后开始减少,转折点开始大约在受7年的教育”。

1990年,拉登诺和累姆在相关分析中同样认为教育分配中存在着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假说,即随着国家的教育水平从零逐渐增长到最大水平,人们平均受教育年数的差别先增加尔后逐渐减少。韦诺德等人也通过对教育标准差的研究发现教育的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即随着教育平均年数的增长,教育标准差先增长,在6—7年时达到一个顶峰,接着开始下降。显然这种观察结果和巴罗、累姆的研究大致上是一致的。

二、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无疑是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中最流行的方法。目前的文献资料主要注重于观察和研究教育分配的两个重要指标:平均受教育程度(即平均上学年限)以及上学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就第一个指标而言,巴罗认为,穷国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收入不平等与产出增量二者之间是负相关的,而在富国较高的收入条件下,收入不平等和产出增量则是正相关的。他的分析证明,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人均产量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呈明显的倒U型(转折点是1636美元)。

此外,奥尼尔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和教育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他将产出增量分解成数量因素(按记录数量衡量)和价格因素(按相关的人力资本投资衡量)。他的分析表明,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各个国家大致是相同的,但价格因素则会主要地影响产出增量。戴宁格尔和斯夸尔以同样的思路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在预期收入增量和收入不平等的变化中,不平等的变化与原始资产(土地)的不平等是相关的。在他们的回归分析中,土地不平等降低了平均受教育年限,因此他们通过讨论经济压力对教育的影响来解释这一现象。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财产不平等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在上述的这些论文和分析中,普遍认为收入不平等和教育不平等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大多数的研究只依赖于所测得的平均受教育年数。相反,在Lopez,Thomas和Wang的论文中,教育分配则被作为主要讨论的问题。他们在对产出增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以平均受教育年数衡量的人力资本,从数据来看并非是非常充分的,实际上应当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分配(即得到了什么)和国际贸易的开放性(即接受教育后做什么)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Higgins和Williamson又根据每个工人的产出以及工人人数(因为供应相对过剩,使得工龄长的人越多,收入不平等反而越低),计算了收入不平等的基尼指数。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3点认识:一是教育分配和教育不平等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二是相关文献表明,平均受教育年数和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两者都会影响收入分配,但是究竟怎样影响,即是加剧收入不平等还是减少收入不平等,这些问题目前仍然不清楚;三是与早期的研究相比较,上世纪80年代有关教育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已经从一般的理论分析和定性研究为主走向了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新阶段,研究的重点也已经从简单的分析教育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走向了研究教育不平等及其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衡量教育不平等的现代分析:教育基尼系数

及其衡量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理论界开始将研究重点进一步转向如何衡量和测度教育不平等及其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上。韦诺德等人在1997年—2000年间,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要用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人们受教育程度的差别。

其实,在没有建立教育基尼系数之前,人们通常用各种经济指标来描述教育的不平等,如流动变量和入学率、教育存量和受教育年数、教育质量指标、教育资源投入方式指标、产出方式(反映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考试分数)、教育分配等。但是,这些指标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马斯和克里尔以及斯瑞特都曾经分析过教育的基尼系数,但是他们基本上也是用入学率、费用或教育程度等数据加以计算分析的,因此无法衡量所获得的教育分配状况究竟如何。而到目前为止,在运用基尼系数去衡量教育不平衡的4篇论文中,韦诺德等人在测定相关人群(或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计算工具和方法相对最具科学性。

韦诺德等人认为,关于基尼系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学术界早已形成并有定论。尽管教育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的定义相同,但考虑到教育及与之相关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很难直接用传统的收入基尼系数方法来计算教育基尼系数。因为在许多国家,实际上很难通过调查获得全部家庭或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计算基尼系数的等式不能够直接被用来计算教育基尼系数。

韦诺德等人通过运用巴罗和雷的教育分配数据以及萨卡洛普洛斯和阿利亚加所统计的不同时间段的教育年份的数据,推导出教育基尼系数,并且得出了85个国家中15岁以上人群的5年期教育基尼系数,从中发现大多数国家国民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状况在1960年—1990年的30年间开始变得缓和;另一方面,教育基尼系数与平均受教育年份有着负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在那些能够获得更长时间和更高质量教育水平的国家中,民众受教育的平等程度要比那些不及它们的国家要高。此外,他们还发现,人均GDP(按照PPP计算)的增长与教育的不平衡程度有着负相关性。

简要的评论

第一,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一个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教育培训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而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相关的研究还发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劳动力)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性,发现了人力资源投入的生产性质,即人力资源投入不仅仅是消费,也是投资,而这种投资和个人收入分配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关系。

第二,教育基尼系数概念的提出对衡量不平等问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从上面的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有关收入分配和教育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其重点就是要通过构造受教育年数的基尼指数来计算受教育的不平等程度,以进一步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收入不平等和教育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这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具方面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教育基尼系数的提出有助于我们通过经济分析来探索教育不平衡和其他发展方面的问题和关系,诸如收入不平衡、收入增长、性别的教育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相关政策以及贫穷问题。教育基尼系数作为一种新的衡量人类资本和福利分配尺度的经济指标,大大方便了人们进行跨国和跨时间的比较研究。

第三,通过教育基尼系数,可以具体衡量出教育不平衡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决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通过计算教育基尼系数,人们就能够发现不同国家的教育不平衡状况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从而为解释收入分配的变迁状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例如,韦诺德等人的计算分析表明,1960年—1990年教育基尼系数在韩国、突尼斯等国都呈现急速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韩国,由于迅速扩大了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并且成功地消除了文盲,和其他许多国家相比较,韩国的教育洛仑茨曲线更加靠近45度完全平等线;到了90年代,韩国比印度拥有更加均等分配的教育,所以韩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其民众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下降幅度就非常明显。

第四,关于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和产出增量之间的关系,尽管学者们的意见还有些不一致,但是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无疑会对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与产出增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一番深刻的剖析。越来越多的分析结论表明:一方面,教育分配越不平等,则收入不平等就越大,结果产出增量就会减少;另一方面,收入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越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就越少,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也就越少,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潜力。由此可见,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以及产出增量等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第五,有必要指出,从实践意义来看,人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也是基本人权之一。然而,上述诸多研究表明,许多国家不同人群间教育程度的差别十分悬殊。如果每个人的综合能力是正常(平均)赋予的,那么教育机会的扭曲以及不平均分配则意味着大量社会福利的流失。在人们拥有土地和机器等等物质资本的同时,对人力资本(如基本的文化教育和营养、健康)的公平分配将成为个人通过生产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此外,对享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分配应先于对现有资产或收入的再分配。因为教育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身的巨大效应创造出新的资产并且促进社会福利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通过更加均等的教育分配,确保人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点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获得了经验的肯定和支持。

参考书目:

〈1〉Vinod Thomas,Yan Wang,Xibo Fan. Measuring Education Inequality:Gini Coefficients of Education,2000:1-17

〈2〉Behrman,Jere. School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hich countries are the over and underachievers and what is schooling impact.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7:111-127

〈3〉Daniele Checchi. Education,Inequali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Research Programme, University of Milan,2001

编辑张燕伶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场景一】

1952年的最后一天,《人民日报》公布了《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告》,同时发表了题为《努力推行修正了的税制》的社论和《全国工商联筹委会拥护修正税制》的报道。这篇社论在说明修改税制的必要性和目的时,使用了“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提法,在建国初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修正税制的方案,是由财政部提出,中央财经委员会党组讨论通过,政务院12月26日召开的第164次政务会议批准的。接着,又向工商联负责人及工商界人士征求过意见。12月30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发表声明,“热烈欢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的税制修正的通告”。

修正税制的通告发布之后,山东分局向明等3人和北京市委分别于1953年1月9日和11日写信给中央,反映执行新税制引起了物价波动,抢购商品,私商观望,思想混乱等情况。各大区、各省市财委也纷纷写信、打电报给中央财经委员会,反映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新税制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53年1月15日,他给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薄一波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新税制事,中央既未讨论,对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亦未下达通知,匆卒发表,毫无准备。此事似已在全国引起波动,不但上海、北京两处而已,究应如何处理,请你们研究告我。此事我看报始知,我看了亦不大懂,无怪向明等人不大懂。究竟新税制与旧税制比较利害各如何?何以因税制引起物价如此波动?请令主管机关条举告我。”1

2月10日,财政部吴波、商业部姚依林、粮食部陈希云三同志联名写信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就修正税制的目的,新税制对物价的影响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等,作了说明。接着,财政部又向毛主席、政治局作了一次汇报,由吴波同志把税制修正了哪些地方,实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一一作了说明。毛主席尖锐地批评说:“‘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口号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修正税制事先没有报告中央,可是找资本家商量了,把资本家看得比党中央还重;这个新税制得到资本家叫好,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 【场景二】

6月15日,财经会议的第三天,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李维汉所作《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根据在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调查的材料,提出一个重要设想,就是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个主要环节,实现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报告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后经修改,形成题为《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准备提交全国财经会议讨论。就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作了系统阐述。他有一个讲话提纲,就写在《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未定稿)的封面上。提纲写道:

总路线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

有所不同和一视同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前者管着后者。 12毛泽东给周恩来等的信,手稿,1953年1月15日。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

42、243页。

- 1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比较好。”“走得太快,‘左’了。不走,太右了。反‘左’反右,逐步过渡,最后全部过渡完。”这次讲话标志着毛泽东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对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已经考虑成熟。

【场景三】

在1953年夏季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要杨尚昆将有关新税制的5个文件印发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还给这五个文件加了一个总题目:“一九五三年一月至二月间关于新税制问题的几个文件”。

全国财经会议,起初是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的例会进行准备的,后来实际上变成中共中央召集和主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各大区、各省市委和财委的负责人,列席会议的,共163人。从1953年6月13日开始,到8月13日结束,历时两个月。

会议地点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会议议程共三项:财政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问题,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中心是财政问题。

会议由周恩来、高岗、邓小平主持,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为了准备这次会议,毛泽东连续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财经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逐个对各部门的工作汇报进行讨论。

全国财经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表一篇系统阐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讲话。很显然,他是要以这条总路线为指导,通过对财经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的批评和讨论,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这条总路线上来。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讨论财政问题,一开始就集中到对新税制的讨论和批评。会议的其他两项议程,第一个五年计划问题、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都没有怎么展开讨论。新税制成了这次会议的中心问题。会期原定半个月,结果开到8月13日,足足开了两个月。

会议的头一个月,即从6月13日至7月13日,大家在发言中多是就税制的业务问题发表意见。在分组讨论中,高岗等人看到对新税制意见较多,就鼓励一些与会者对主管财政工作的薄一波进行不适当的责难。毛泽东了解这些情况后,对周恩来说,让薄一波在会上作公开检讨,好让大家把话摆到桌面上来说,解决问题。

7月13日薄一波作了第一次检讨以后,会议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批评的调子越来越高,给薄一波扣了许多不适当的政治帽子,有的还说薄一波犯了路线错误。

8月1日,薄一波作第二次检讨,仍不能通过。这样,会议就很难作结论,也结束不了。毛泽东指出:不能“以为会议上一切发言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一些意见是不适当的”。他把陈云、邓小平从外地请回来参加会议。

陈云在会上发言,批评了薄一波的错误,他指出:

“解放以后,到去年为止,加工订货、贷购代销的比重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就相对地减少了买卖关系,税收也随之减少,需要想办法来补救。在这种情况提出修正税制是有理由的。但是采取什么办法应该考虑。按照修正税制,就是不按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纳税,而是按买卖关系纳一道营业税,说这样办就‘公私一律’了。所谓‘公私一律’,实际上是给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加一道税。由此推论下去又提出批发商营业税移到工厂缴纳,大批发商不纳税,这样就变更了纳税环节,修正税制的错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公私一律’,一个是变更了纳税环节。 6

6关于新税制的五个文件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二书记向明等关于在执行新税制中物价调整草率造成市场混乱情况的电报;北京市委关于新税制施行的反映;毛泽东关于新税制问题给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薄一波的信;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薄一波的回信;财政部副部长吴波等关于新旧税制的利弊及此次物价波动原因的报告。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在世界教育史上,大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孔子从不歧视学生,而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智力高低,出身贵贱,关系亲疏,孔子都一视同仁。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同样应该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活跃,平等亲切,和悦激扬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一、尊重每位学生,给他们同样的机会。

一次,在做一道“数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的思考题时,有一个平时不太好发言的学生提出了和大家不同的答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这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请他上讲台上来,把他的想法讲给大家听。他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在我和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他才上来指着黑板上的图,一个一个数下来,数完了,下面同学们连声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也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佩服之情溢于言表,我在一旁不失时机伸出大拇指对他大加表扬,这位同学则羞涩中有些得意。看着那绽开的笑脸,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他的插嘴而打断他的话,庆幸没有因为他平时成绩不好而不给他发言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朵美丽的花,都会灿烂的绽放,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让他们都成为自由快乐的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天使。

二、想学生所想,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探究解题方法。 在处理总复习的一道题时,我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和讲解,直接让学来做,结果很不理想,题目如下:用彩带来包扎礼品盒,第一个是长为6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的长方体,第二个盒子是棱长为40厘米的正方体,接头处要留15厘米来打结,求各需要多长的彩带?此题是在学生认识了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的一道综合应用题,其计算方法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加打结的长度。在学生完成题目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是把所有的数据加起来,有的是把看得到的长度相加。其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考虑一下,这道题很简单,那么学生为什么不会做呢?最主要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无法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于是,我让学生准备好绳子及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在课堂上,同学们同桌合作,自己动手去包扎,去思考,试着自己去计算,我深入到他们中一起探讨。然后,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修正错误,结果,90%以上的学生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又能做出来了。

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讲解一些题,有时候反复讲解优秀生听烦了,学困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需要我们蹲下身来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多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动手操作,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摆,拼,量,亲身体验,理解新知,提高数学能力。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处理《学习巩固》时,有这样一道题“父子三人准备过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可以用来摆渡,小船每次最多可载重100千克。已知父亲体重85千克,兄弟两人各重50千克,他们怎样才能顺利地过河”同学们都一致认为先让兄弟两人一起过河,再让父亲过河,或先让父亲过河,再让兄弟两人一起过河。而李雅馨的答案是:让兄弟两人一条船,父亲一条船。我提醒她说“只有一条船呀!”她想了想说:“老师,那不对呀,兄弟两人把船开走了,父亲还怎么过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派仙女下凡,把父亲带过河去。”有的说:“把题改为‘除了摆渡人之外限载100千克’才对。”我说:“你考虑的真周到,如果题目不改,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范靖晖说“老师,兄弟俩先过,用一根绳子绑在船上,兄弟俩到对岸后,父亲用力拉绳子,把船拉过来。”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说,如果没绳子怎么办?河太宽拉不动怎么办?有的说同学说:“让兄弟两个先过河,对岸正好也有人要到这边来办事,把船摆渡过来就行。”兰永博急不可耐地说“老师,我有好办法,不用改题,也不用绳子,先让兄弟俩先过,再让哥哥一人摆渡回来接父亲,再让……,不对不对”自己说着又坐下了,我一看“有戏”,接着问:“谁能接着兰永博的说下去?”赵娅帆说“我能!”我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哥哥和父亲的体重和超过了100千克,所以只能先让父亲过河,再让弟弟摆渡回来接哥哥,兄弟两人体重正好100千克,能顺利过河。”同学们恍然大悟,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男女平等教育总结范文第6篇

一、关于受教育权相关概念的解析

(一) 受教育权的精神实质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平等的享有权利, 不受到任何差别的对待, 受到国家同等待遇的保护的权利, 更是权利主体参与到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平等权与其它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有所差别, 这主要因为平等权自身不包含具体的内容, 仅仅是当权利的主体在行使其它权利的过程当中才得以体现。当受教育权和平等权复合时就具备了公民权以及人权的双重属性。从公民权角度看, 它的主要依据为宪法以及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人权的角度上看, 它的主要根据为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尊严。为此, 平等受教育权所蕴含的最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人人平等的享受任何接受教育的权利, 坚决反对各种特权以及歧视等现象的发生。

(二) 关于受教育权的特点与性质

受教育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来说, 广义的教育主要包含有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等级学校的教育。狭义教育主要是指公民进入特定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一种权利。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与生存境况息息相关, 公明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获得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关于受育权的的相关法律保障

在《宪法》中第三十三条有着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为受教育权提供出了重要的法律支持以及保障。在四十六条有规定, 任何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此外, 从《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宪章》上来看, 受教育权属于国际上公认的基本的人权之一。对于这种权利来说, 是人天生就开始具有的, 它与一个公民是否可以有尊严的生活着产生直接关系, 更是公民能够实现其他人权的重要前提。按照国际法的规定, 和人权相对应的义务主要是由国家这个主体来承担的。所以, 保证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是国家必履行的义务, 是一种国际责任。

三、受教育权实现的社会意义

个人受教育的实现可促使社会教育事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而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促使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社会法律法规、道德的巩固。其具体表现为:1.个人受教育的实现, 可以从根本上来提高公民的素质, 一方面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更是实现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其次, 一个人教育智能的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实质上都是教育作用于人的一个过程, 其本质主要是对一个人所受教育成果的评价。所以, 教育和接受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伴随终身的, 剥夺或者否定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不人道的。充分保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努力消除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别对待现象, 实现人人平等接受教育才体现出受教育权的精神实质。

四、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中存在的歧视问题

(一) 受教育权不平等以及“差别对待”

“差别对待”主要是指对于条件相同的人们给予不同的待遇。当前, 在我国教育领域当中的“差别对待”已经发展成为了歧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村中, 少年以及儿童受教育权的“差别对待”。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源分配制度以及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导致一部分群体因为拥有了城市居民的资格而享受了在教育方面上的特权。我国城乡的教育教学环境、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使得公民在教育待遇上遭遇明显不公平的对待。我国实行了大一统学校撤并后, 我国农村中很多年龄较小的儿童,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 只能在就近的代办教学点上课, 缺乏了接受基本义务教育的条件。2.父母进城务工后子女跟随的“差别对待”。虽然我国的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的规定了, 任何一所公立的学校都不能够拒收进城务工的随迁子女, 但是因为缺乏强而有力的保障措施, 当前很多学校还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 依然以各种借口拒收或者是缓收。这些现象明显都没有符合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最低要求。3.不同地区考生受教育权的“差别对待”。我国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 在实际录取学生的过程当中, 主要是使用分省定额的划分办法来进行招生录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高考制度主要是以选拔高能力人才为标准, 具有明显的公正性。但高考制度恢复后, 统一的高考内容以及统一的考卷在录取分数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 受教育权不平等以及“无差别对待”

从表面上来看, 无差别对待”好像是遵循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但实质上还是存在着歧视。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差别对待”经济条件有巨大差别的群体, 导致了那些家庭条件贫困的群体在实际接受教育过程当中缺乏真正的公平性。相关调查发现, 教育上的花费已经成为了拉开城乡居民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无法担负起高昂学费, 很多家庭经济及困难的孩子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外出打工。以上事实都充分显示了, 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子女来说, 很难去避免“非故意歧视”现象的发生, 受教育平等保护也很难真正实施。2.无差别对待”性别不同群体, 导致很多女性, 尤其是较为落后的贫困山区的女性都缺失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权力。

五、正确看待差别对待标准,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

国家有义务有责任区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保证他们可以公平的享有参与社会竞争权利。为此, 应该要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条件下, 正确确立受教育权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 从客观角度正确分析是否需要差别对待的相关因素

要想真正的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就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区别。基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需要进行差别对待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某种事实上的不利因素。

主要有年龄、身体、生理等各方面, 例如残疾人、来年人以及自理缺陷者。或者是因为一些社会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 例如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等等。对于这些人群来说, 表面上看似乎享有同其它人一样教育权利, 但是他们实质上拥有的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2. 实际担负能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我国已经出现了断裂的社会现象。社会阶级分层越来越严重。不断上涨的教育费用导致很多人无法负担相应的费用。同时, 市场机制的产生也给更多才智原本平庸的人获取原本不能获得学习机会, 以上两者都显示出了不平等性。所以, 要想防止社会矛盾的发生, 就要给予那些低收入者适当的帮助, 让他们可以获取更为平等的教育机会。

3. 特定职业的合理区别。

对于律师、老师、会计师等这些特定的职业, 在就业上岗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 同时, 立法的分类差别一定要合理, 不能够为了某部门或者是某个地方的利益来确立, 要具备一定过得客观性。

(二) 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减少逆向歧视可能性

平等原则的内涵势必要求差别对待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保证受教育权平等的侵害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此,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考虑:1.制定相关法律政策的时候, 要尽可能的使对待的获益方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应该要选择可以把对对方的侵害降到最低的方法, 把追求平等实质作为最终目的, 在最大的程度上来减少不同群体之间在教育权利上存在的差异。2.当部分差别对待的立法或者是相关政策可能会对部分人群造成侵害时, 要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来避免。例如:应该要确保农民工的子女可以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规定城市中各公立学校必须在无条件下接受任何一名农民工子女入读。从根本上来减少“逆向歧视”的可能性。

(三) 严厉禁止教育费用快速增长以及乱收的行为

现阶段, 我国受教育人数众多, 但是教育资源明显相对不足, 如果只是依靠国家的投入, 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受教育的实质平等。虽然非义务教育的政策对以上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费用快速增长以及乱收问题, 这些高额的费用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水平, 给很多家长以及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为此, 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该要不断完善相关教育费用政策, 禁止教育费用快速增长以及乱收的行为的发生, 制定出各种助学贷款政策, 保证教育收费的公平公正性, 保证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平等的接受教育, 实现受教育权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四) 努力提高全民重教意识

全民重教的含义主要是指充分尊重每一位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只有努力提高全民重教意识, 不断加强宣传和学习, 努力完善各种相关的法律制度, 对于侵害公民受教育权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才可以从根本上来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促使每一位公民的受教育权利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综合上述我们可知道, 我国公民在受教育平等权方面还存在很多歧视, 导致很多人群仅仅拥有形式上平等的权利。为此,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加大教育的改革力度, 确立出一套完善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制度, 方能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摘要:从客观角度分析, 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着“差别对待”的现象, 形成了一种歧视。现本文主要详细论述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 探讨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精神实质、受教育权的主要法律依据, 分析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中存在的歧视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有效措施, 望为有关部门作为有效参考, 促使我国公民平等受教育权从形式上平等乡向实质平等转变。

关键词: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合理差别对待,标准

参考文献

[1] 计莹.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及其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13, 18 (09) :111-114.

[2] 余雅风, 劳凯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 2012, 67 (02) :991-995.

[3] 余雅风.从平等权视角看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15 (07) :117-120.

[4] 程样国, 王鹏程.城乡贫困群体问题的解决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56 (07) :772-775.

[5] 朱应平.教育平等权的司法保护[J].政治与法律, 2013, 27 (01) :666-668.

上一篇:内勤民警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年轻干部要有担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