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车间级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与之对应的系统性管理措施以及国内巨型煤制油装置过程安全管理缺乏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困境,构建了车间级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系统性管理模块,将煤制油车间过程安全分解为风险管理、作业管理、责任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和应急管理、领导和员工管理7个方面,提出了巨型煤制油化工装置的过程安全管理“十六化”(16个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该方法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化工板块各单位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过程安全。

关键词:煤制油;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十六化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5GLB020);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基金(2017ZDIXM075)

目前,国内煤制油化工项目快速发展。煤制油化工项目生产工艺大多为世界领先技术,技术集成度高、操作难度大、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尤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煤制油装置是非标的,对装置的风险管理没有经验。同时,煤制油化工发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均来自不同的石油石化企业,知识层次、文化理念、安全认知、操作技能都有较大差异。工艺新、装置新、人员新,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员工安全技能差,操作、作业行为不规范等现象突出,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车间级的社会-技术安全系统模型一直缺乏研究理论。因此,针对巨型煤制油装置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目前都处于认知匮乏状态。

过程管理涉及技术(设备故障、工艺参数变化)和社会(法规/政策、人和组织因素)等多个方面,其风险构成要素比较复杂,既有技术风险也有社会性风险,目前的方法是基于技术因素(通常是定量的)或社会因素(通常是定性的)的分析。任何一个方法,都不能建立所有关键场景,也很少考虑其组合和交互影响,需要开发一个整体的、集成的系统框架来有效地管理风险,尽可能地完全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Jain等[1]提出了一种过程弹性分析框架(Process Resilience Analysis Framework,PRAF),将技术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个综合的方法中。这主要基于4个方面:早期检测(Early Detection,ED)、容错设计(FaultTolerant Design,ETD)、塑性(Plasticity,P)和可恢复性(Recoverability,R),只给出了分析方法,没有给出具体的做法。Hector等[2]给出了一个专家系统,将分布式控制系统采集的实时过程数据与历史数据和高风险情景条件相结合,作为诊断参数。人们的经验和知识被输入专家系统,作为描述条件和行为之间关系的规则。该研究没有讨论社会性风险因素的控制方法。国内关于过程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或风险、或变更、或应急[3-5],杜彩丽等[6]针对现有过程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体系,但是缺乏具体的做法。

车间级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社会和技術的复杂系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一个车间级的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以及与其对应的系统性载体。为此,本研究开发了一个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给出了系统性载体,并以“体系落地十六化”的形式在国家能源集团煤化工板进行块实践。

1 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

车间级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模型由以下7个功能模块构成:(1)行为和技能管理,行为重点是管理者的有感领导,技能主要指员工的安全技能。(2)基于认知优化的作业序列管理,主要是基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作业序列安排,以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3)岗位、角色和责任模块,主要实现风险认领功能,实现风险的时空责任分担,实现时时、处处风险有人控制。(4)风险识别、分级、隔离和过程预防模块,是将风险预防管理和作业结合,实现低成本、有重点的风险管理。(5)现场因素的稳定性、清晰性和交叉性控制模块,主要实现风险因素的显示化、稳定化和人员强关联,避免风险流动、责任不清。(6)域外关联因素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对外来主体的行为和作业控制。(7)学习和演练模块,是从事故中学习、在演练中增长技能,与模块一构成反馈。整个模块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2 基于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的煤制油管理系统

化工过程安全涉及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按照图1的模型,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公司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作业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属地为依托,进行现场和委外管理,在社会性上配上责任管理、领导与员工管理,构成以主题为活动内容的过程安全管理集成操作体系,开发了自己的车间管理系统(见图2),包括领导和员工管理、责任管理、作业管理、风险预控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和应急管理,并开发了16个具体操作分别与之对应,简称“十六化”,其内容是领导干部示范化、安全技能过关化、风险辨识动态化、风险管控分级化、作业操作票证化、能量隔离上锁化、措施落实指述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责任落实属地化、工作场所定置化、岗位创建完好化、生产现场目视化、当班工作日清化、委外管理统一化、事故经验分享化、应急演练常态化。“十六化”与车间管理的关系如下:

2.1 干部和员工管理

2.1.1 领导干部示范化

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量化领导干部“七个率先”(率先宣贯和践行安全理念、率先学习和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率先制定和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率先开展安全检查、率先讲授安全课、率先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治理、率先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工作指标,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工作中的示范率先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员工“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方式展示对安全工作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引导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1.2 安全技能过关化

开展安全禁令关、消防气防关、工艺流程及操作关、装置联锁及操作规程关、设备设施“四懂三会”关、开停车操作票关、事故预案关、管理制度关这“八关”的培训,强化员工对所需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员工素质。只有“过关”后的员工才可发安全上岗证,各级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制定“过关”内容,确保人人“过关”。

2.2 作业管理

2.2.1 措施落实指述化

在国家电力行业实行唱票制的基础上,结合煤矿“手指口述”的方法,对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各类票证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由监护人和作业人用手指口述方式逐项进行落实,提高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控水平,实现风险预控。

2.2.2 作业流程标准化

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过程安全管理要求融合,逐步建立、完善岗位标准作业卡,明确岗位各项作业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强化过程监督考核,使每个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标准流程和存在的风险。全面推行“两个作业包”(检维修作业包、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包),作业人员对票证内容特别是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在作业地点悬挂,便于检查与确认;专业技术人员对作业过程的技术参数进行现场确认、验收,用质量保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2.3 风险管理

2.3.1 风险辨识动态化

对于各类作业活动中人、机、环、管方面发生变化、变动前辨识不全面、未涵盖及技改技措、事故事件发生后、新增重大隐患等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辨识,补充到《风险辨识卡》《风险控制卡》中,形成一种动态辨识,做到查漏补缺,真正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控制动态变化后有可能造成的风险。

2.3.2 风险管控分级化

明确风险分级程序,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制定预控措施,形成高、中、低度风险分级控制卡(高度风险制定管控方案并定期管控),要求厂级领导对本单位高度风险进行管控,中层人员对所属业务中高度风险进行管控,岗位员工对本岗位所有低、中、高度风险进行管控,各负其责,分级管控。

2.3.3 作业操作票证化

对现场用火、动土、临电、受限空间等所有施工和作业,必须按照“一事一票”的要求,对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在作业票内选择相应的风险削减、控制措施,逐项检查落实、确认和安全交底,落实8类特殊作业许可制度、持票作业;作业完成后及时在安全信息化平台消票、归档。

2.3.4 能量隔离上锁化

在检维修作业中严格管理能量隔离,在检维修作业前,如存在能量意外释放的可能性,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编制《能量隔离卡》,施工作业人员持《能量隔离卡》使用锁具、盲板、阀门及附属标签,对涉及的阀件、电气开关等实施上锁挂签措施,进行能量隔离和标识,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确保作业区域内能量、物料的可靠隔离,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造成人员受伤、环境或设备损害。

2.4 責任落实属地化

明确单位、组织、作业区域(即属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谁的工作谁负责”,界定各级人员的属地责任。属地责任人对所辖区域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控制,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逐级上报。属地发生事故等情况,对属地责任人进行追责,使全员树立“人人当家做主人”的意识。

2.5 现场管理

2.5.1 工作场所定置化

在各类办公室、交接班室、资料室,仪表、电气机柜间、中控室,备品、备件等各类库房,生产现场,工具柜、仪器柜、资料柜、档案柜等场所,通过“5S”管理,对办公用品、工器具实行定置化管理,做到物放有序、整洁规范、使用方便,避免非正常情况下误动、误拿、误操作。

2.5.2 岗位创建完好化

以“完好岗位”“标准化变电所”“无泄漏车间”等为创建主体,对各生产岗位、检修班组、电仪运行岗位、变电所等进行设备完好创建,提高设备完好率,消除生产装置低标准、动静密封点泄漏问题;车间每周、厂级单位每月、集团公司每季度对“创完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问题通报、整改,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

2.5.3 生产现场目视化

对工艺、设备、现场、道路、人员和工器具等,用颜色和各类标识等方式区分、鉴别,让生产现场一目了然,容易辨识,防止误操作。

2.5.4 当班工作日清化

将班组成员和技术人员日常固定工作列成目录清单,按照工作标准明确负责人,进行日清、周清、月清,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更好地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早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2.6 委外管理统一化

对施工、检维修、后勤服务等所有委外单位的安全管理,严把“五个关口”,即:资质关(委外单位资质、安全业绩审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人员配备)、准入关(机具、关键人员报审、材料检验)、责任关(明确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监管责任、建设单位属地责任)、监督关(委外单位日查、监理单位旁站、建设单位监察)、验收关(委外单位按任务验收、监督单位按点验收、主责单位按标准验收);做好“六个统一”,即:委外队伍安全管理体系与神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统一,委外队伍工作、管理、技术标准与建设单位统一,委外单位厂级入场教育、施工三级教育、作业前班组安全交底统一,委外单位班组组织机构健全、履职检查、工具箱会统一,委外队伍不安全行为查处、隐患排查、安全保证金抵押统一,保障委外单位安全管理规范、统一。

2.7 事故和应急管理

2.7.1 事故经验分享化

各单位安委会、安全办公会、调度会、安全例会等安全类会议开始前,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重点、国内同行业典型事故情况,通过事故案例视频、PPT等形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组织与会人员结合实际就应吸取的教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进行分享、讨论,举一反三,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止重蹈覆辙。

2.7.2 应急演练常态化

明确厂、车间、班组三级应急要求,编制应急过程中各应急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流程,组织全员开展循环滚动桌面推演学习,确保员工熟知应急处置内容、流程。按照厂级每季度一次、车间每月一次、班组每周一次的频次,开展不间断、循环演练,使全员熟知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3 结语

針对社会-技术型车间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模型以及系统性管理措施,构建了车间级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控理念模型,开发了系统性管理措施,从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的预控,将车间过程安全管理分解为风险管理、作业管理、责任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以及应急管理、领导和员工管理7个方面,开发了“十六化”具体管理方法。“十六化”对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怎样做最有效、日常安全工作怎么抓、用什么标准抓、抓到什么程度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和落实,是科学管理应用于煤制油化工安全生产实际的有效举措。

通过推行实施“十六化”管理方法,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在项目建设和试生产安全管理方面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1)改变了安全管理缺少载体的局面,使安全管理有系统、有抓手、有措施、有考核、有反馈。涵盖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全覆盖。(2)改变了过程安全管理不具体、不易执行的局面,实现了在员工中好听、好记、好执行,安全管理效果好用、管用、实用的目标。(3)解决了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安全预控、质量把关不能一一对应的问题,建立了作业项目与安全、质量措施之间的有效桥梁。(4)使过程安全管理与实际落实之间的对接更加紧密,消除了理论体系与操作“两张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JAIN P,PASMAN H J,WALDRAM S,et al.Process resilience analysis framework(PRAF):a systems approach for improved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17(8):53.

[2] HECTOR,PUYOSA P.Knowledge management applied to chemical process safety[J].IFAC Proceedings Volumes,2012,45(6):1011-1016.

[3] 杨春.化工过程安全变更管理[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35(1):5-6,13.

[4] 葛安卡.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的应急响应[J].现代职业安全,2019(2):24-26.

[5] 仲海霞.浅谈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J].石化技术,2018,25(10):305.

[6] 杜彩丽,金光海,薛东.基于实践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完善[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34(5):5,7-9.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政府目前还缺少明确的公共安全职能定位,相关法律体系和机构建设尚不健全,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共安全权责不够明确;在整体上偏重于应急,缺少有效的预防体系;社会参与不足则相对加重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负担;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偏低。我国应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应急管理向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整体转换,加强预防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和机构的完善,不断明确政府公共安全职能,理顺权责关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行多元治理,大力推行公共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最终构筑起严密高效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政府职能;应急管理;社会参与;标准化

从2008年年初的雪灾到“5•12”汶川大地震,从河北蔚县矿难、山西襄汾泥石流、多起袭警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以及柑橘蛆虫事件,诸多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以及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我国现有的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使我们不得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各项法律制度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但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公共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和缺陷。

1.我国政府还缺少明确的公共安全职能定位

政府的公共安全职能是指政府在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时应当承担和具有的维护公共安全的职责和功能,是政府在日常的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基本活动方向之一,也是政府建立此类行政组织、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制定公共政策的最基本依据之一。政府公共安全职能是否已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是否有一套能够有效整合的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否具有一个整合的、行动高效的管理部门体系和体制;各级政府和部门之公共安全责任是否明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还缺少明确的公共安全职能定位,这直接影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我国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我们已有《戒严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有许多公共安全领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如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反恐怖活动和处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公共安全的基本法律尚未提上制定日程,法律法规的部门管理特点严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很难适应应对大规模和复杂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公共危机。另外,我国多数公共安全管理立法还缺乏程序性内容,权利救济法律条款也不够完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其次,我国尚缺乏常设性的、专门的、权威的公共安全管理、协调机构。我国目前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性管理体系,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性和跨地域性日趋明显,危机处理中所涉部门越来越多,仅仅依赖于各级政府现有的行政设置,成立一个临时性的领导小组来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公共安全管理的要求。

最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安全责任之界定不甚明确。这与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分散的部门管理体制相关联,并直接导致了在公共安全事件突发时的责任模糊。当复合型事件或者边缘性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容易相互扯皮,影响应急管理的有效性。有的法律虽规定了政府防灾的责任,但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尤其是在涉及防灾救灾经费的来源、政府间费用的分担、救灾款项的分配、各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等问题时,现有的法律难以发挥作用,结果很难界定各级政府所具有的管理责任。①

2.偏重于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由于缺少明确的公共安全职能定位,政府往往忙于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而不是日常的公共安全管理。事实上,公共安全管理远不限于应急处理,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其过程不再仅仅关注于应对阶段,而是关注于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等一系列过程,并成为政府日常职能履行的一部分。而当前我们还处在以应急处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初级阶段,虽然我们制定有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专项、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应急预案,但是由于一些预案疏于演练和人员培训,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有些预案常常是毫无用处,甚至很大一部分应急预案只是从其他地方或部门照抄照搬过来的,根本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应急固然重要,但应急处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偏重于应急处理只会使政府的工作处于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境地,既会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影响政府形象,相反,防患于未然才是最为理想的举措。

3.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不足

政府主导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的典型特征,加上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先天不足,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普遍较低。这在公共安全管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参与规模较小,参与方式比较单一。社会的参与主要集中在应急处理阶段,事前预防和事后恢复阶段参与较少,主要采用捐款捐物的方式来对事发地方的人民群众进行支援。即使在应急处理阶段的参与也主要是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等有限的几个老牌组织给予现场援助,与非政府组织的总数量相比,参与比例偏低。此外,几乎没有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日常管理活动。

二是社会参与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够,大部分的社会参与是政府通过政治动员和行政动员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行政命令占据主导地位。当发生大规模的公共安全事件时,多数情况下的社会参与是通过中央政府到省级地方政府,再由省级政府到市、县级政府,直至到单位和个人按照行政层级布置任务,对某些单位和个人来说是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不足,不但加重了政府自身的负担,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核心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效果。

4.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偏低

公共安全管理技术在管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目前的公共安全管理技术还比较低。在决策上,经验决策占据了主导地位,运筹学、规划学、对策学、系统分析等决策技术和方法使用不够,一些决策停留在“拍脑袋”、开“碰头会”的水平上。公共安全管理的非专职化也使得决策和管理不能满足其特殊要求,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我国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建立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搜集、传送和处理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政府存在过分依赖行政系统内部信息搜集、传送、处理机制的问题,缺乏外部信息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基层组织很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公共安全信息进行“裁剪”,出现谎报、瞒报现象,信息被严重扭曲。在硬件设施上,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安全风险监测、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发布管理信息、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等管理活动。此外,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水平比较低。虽然防火、防震、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具有比较健全的技术标准,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应急救援标准。较低的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和某些标准的缺失极大地限制了应急处理的速度,影响了应急处理的效果。

二、公共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

相对于我国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无论是在政府公共安全职能定位上,还是在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都积累了大量的成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1.明确各层级政府公共安全职能定位

通过健全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来明确各层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公共安全职能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尤以美国为典型。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②1934年通过了《洪水控制法》;1950年通过的《灾难救济法》首次授权总统可以宣布灾难状态,授权联邦政府对受灾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援助;1968年的《全国洪水保险法》,将保险引入救灾领域;1988年的《罗伯特•斯塔福灾难救援与紧急事态援助法》规定了紧急事态的宣布程序和各级政府间的救援程序;2002年通过了《国土安全法》,直接创设了国土安全部。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先后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联邦应对预案》和《国家应对预案》。美国各州政府也都制定了很多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对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加利福尼亚紧急事态服务法》等。总之,美国一贯重视通过立法来界定政府机构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权限,先后制定了上百部专门针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以《国家安全法》和《斯塔福法》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和以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为核心的常设的公共安全管理机构体系。

各层级政府和部门公共安全职责得到明确划分,保证了各级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有章可循,各负其责,使得公共安全管理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止了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又避免了大规模的临时性政治动员所产生的无序和混乱。

2.构建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

西方公共安全管理一般都有一个以一级政府首脑为最高领导者和指挥者的综合协调机构,进行“全危险”、“全部门”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这一机构的协调,整合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和资源,来达到有效化解公共安全风险、高效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目的。美国建立的是以总统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总统可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公共安全形势,也可以组成高层工作班子帮助总统作出最适当的决定。高层工作班子通常由副总统、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中央情报局长、财政部长等组成。俄罗斯形成了以总统为核心主体、以负责国家安全战略的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中枢的危机管理权力机构,任何重大的危机管理方案与行动都必须由总统来敲定。在日本,首相为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警察厅、防卫省、海上保安厅、消防厅等各省厅、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配合并具体组织实施。

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使得西方公共安全管理运用整体的力量达到无缝隙管理的目的,造就了一批专业化的公共安全管理队伍,对于积累和发展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奠定了基础。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再局限于紧急事态的应对,不但将预防突出出来,而且也同样重视事后的恢复,使公共安全管理的目标更加接近于安全目的本身,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3.将广泛的社会力量纳入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在西方,人道主义和慈善组织以及志愿者组织与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参与安全管理的若干阶段甚至全过程。例如,美国红十字会在《国家应对预案》中承担了许多重要责任,其“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③。美国的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同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有着密切的合作,在联邦紧急事态应急预案中承担固定责任。再如,新西兰的红十字会在《新西兰全国民防预案》中承担了多方面责任,与救世军同为全国民防福利预案编制委员会的成员。

一些营利性的企业也被纳入到公共安全管理之中。最为典型的做法是美国《全国洪水保险法》将保险引入救灾领域,并将未来的灾害救助转移到保险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外,开展私人警察服务,通过大型信息通讯技术公司开发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都体现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同时,西方所谓的“有准备的社区”或“有恢复能力的社区”则将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延伸到了公民个人及其自治体。

西方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将社会力量广泛纳入日常的公共安全管理之中,使公共安全责任由政府、第三部门和社区公众分担,不但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而且培养了公众的自救能力和对共同体的责任感。通过制度化的程序激活第三部门、企业和公民个人应对危机,避免了危机发生时的混乱参与和不能充分有效利用社会力量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能力和应对危机的水平。社会参与成为西方公共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注重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上,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及其改进和提高,“从应急救援文件的制订到应急设备、应急机构和应急的准备、应急救援的可行性程序等都有相应的标准”④。美国国土安全部2004年制定的《国家事故管理系统》,不仅为美国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有效管理事故建立起制度机制,同时也为应急救援管理提供了一个模板。此外,美国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标准,如《应急活动计划》、《紧急通道的维护和运行》等。在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很早就制定了一系列与应急救援技术、产品、管理相对应的标准,如应急照明、声音系统、便携式呼吸器、应急通风设备的要求,等等。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危险管理国家标准》和《加拿大应急预案国家标准》。日本制定了包括《业务持续性计划指南》、《风险管理体系指南》、《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企业危机管理手册》和《企业地震对策指南》等30多项较为完善的指南和标准。⑤标准化为公共安全管理的减灾、准备、应对、恢复等各个环节的检查评估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衡量尺度,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改进管理水平。标准化还为有序应对、科学决策、迅速行动、有效资源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指南,使得毫无公共安全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也能够有效地处理而不是不知所措,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公共安全培训提供了方便。

另外,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还通过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及通讯网络系统等,实现了公共安全管理技术的体系集成与辅助决策支持,大大提高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现有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和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我们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塑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和体制。

1.要尽快实现我国公共安全应对模式的整体转换,即从应急管理向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转变

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有很大不同,与应急管理的被动应付相比,前者在理念上更加积极主动,强调对风险和事件的主动、科学的管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急管理将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控制和处理阶段,也即应对阶段,虽然应急管理也有灾难前的准备和灾后的恢复,但它与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中的准备和恢复是完全不同的。应急管理中的准备和预防是为应对服务的,恢复是对灾难后造成后果的即时性、被动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应对活动的自然延伸;而公共安全管理中所说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是建立在防灾、减灾思想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能够预防的就阻止、不能预防的就减轻其影响和损失。⑥所以说,应急管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公共安全来说,仅有应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应急管理对于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基本上没有多大作用,对于事后进行科学的恢复和重建的指导意义也不是很大。科学的态度和管理方法是必须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原理、机制和过程进行全面的公共安全管理,不管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哪个阶段都力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消除其危险或者减少其损害。

我国要达到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还有相当的距离。必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健全公共安全管理的各种机制。加强预防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科学、明确地定位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公共安全职能

一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共安全法》,从总体上规范公共安全管理,用法律确定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公共安全职责。在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灾害减除责任的同时,明确划定各级政府和部门公共安全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

二是建立常设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在国家层面上可以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基础,设立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直属国务院领导。在地方层次上设立对应机构,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实施全过程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危险减除和风险管理,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评估事态,发布预警,对潜在的和现实的紧急事态和灾难进行快速、有效和全面的应对,提供灾难援助,支持长期的重建行动,执行综合协调部门的协调任务和其他命令,负责人员培训和对民众进行公共安全宣传教育等。

三是建立以一级政府首脑为领导者的综合协调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和指挥。综合协调部门可以采取委员会的形式,成员主要包括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以及武警部队领导,其职责主要是研究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审定应急预案,组织指挥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协调与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分析总结公共安全管理的阶段性工作并提出指导意见等。

3.创新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将广泛的社会力量纳入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多元化的合作治理

一是要加强同非营利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对于一些重要的非营利组织,如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我们完全可以像美国那样通过让它们署名应急预案和成为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使它们加入到体制内来,承担一部分正式的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对于其他的一些志愿者组织,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制度化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同它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

二是要充分利用社区群众自治组织。要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减灾防灾工作,积极排查公共安全危险源,降低公共安全风险,提高社区的抗灾防灾能力;及时调解利益矛盾,化解风险,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是要同私人部门积极开展合作。通过制定《灾害保险法》,将公共安全的部分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私人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与它们开展专项合作,建设“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技术水平。

4.大力推行公共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一要尽快制定《公共安全管理指南》,提供标准化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和活动方案,指出公共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准备措施、管理活动和步骤、管理的质量以及如何制定应急预案、救援的优先次序、怎么进行恢复,等等。

二要建立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类似部门,制定公共安全标准指南、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应急准备/管理和BCM标准,以重点应对相关国际标准化活动,系统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三要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建设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以技术促进各种资源整合和各部门的协同行动。

四要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及通讯网络系统等实现对公共安全风险的精确监测。

注释

①滕五晓:《公共安全管理中地方政府的责任及其作用》,《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②③夏保成:《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2、88页。

④金磊:《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与管理对策》,《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⑤王金玉、李忠强:《值得高度重视的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化发展动向》,《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年第3期。

⑥战俊红、张晓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概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252页。

责任编辑:浩 淼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铁路运输公司

【摘 要】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期稳定的有效途径。明晰并强化班组责、权、利的统一对等,重视班组长的选拔任用,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安全文化的合力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组;管理;自控能力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手段是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设备、材料、作业过程、作业工况等要素的有效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班组以强化并提高独立管理能力,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1.明晰并规范班组责、权、利的对等与规范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确保班组安全的有序可控,首先要明晰班组责、权、利的对等与规范。目前对班组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统一明确的,但如何加强,多考虑的仍是如何强化班组的安全责任,在班组履职尽责不到的情况下怎么样去考核。现在的班组是干的越多,出问题的就越多,被考核的也就越多,且站段对干部每月稽查发现问题都有量化要求,班组无疑成为考核之的。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班组作为基层组织,在承担必要职责的同时,必须有对等的权力来支撑其履职,以合理的利益驱动来强化尽责。有责无权,将导致责任的落实不力;有责无利,短期或行,长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要解决班组安全管理中的责、权、利问题,应重点解决:①规范明晰班组安全责任与职责,减轻班组日常事务;②赋予班组安全生产必要的权利;③提高班组待遇。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担当者、践行者,利益分配、培训评优应向班组倾斜。

2.选用能、技、责兼备的班组长

(1)选用好班组长。必须把业务精、管理能力强、担责挑担的优秀员工选用道班组长的岗位。对其赋予权利和利益,对在班组长岗位干得好的,可调整到站段技术或管理岗位,从而激活班组长管理能力动力,打开班组长上升的通道,抓住了班长这个关键中的少数,带动关键中的多数,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培养好班组长。不仅要选用好班组长,更要从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培训,如当日生产、重点卡控、预防预想、突发应急、环节衔接、民主管理、班组例会等,都要制定计划、专门实训,使班组长成为攻坚克难的带头人。

(3)管理好班组长。在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方面形成创新培养,闭环管理。现在对班组长培养措施单一,效果有限,有效的管理必然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3.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1)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是车间、班组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奋斗的目标。在诱发事故的人、机、管、环“四要素”中,管理是最为突出的薄弱的环节。现在的班组长,多以技术突出而选用,对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掌握不多,管理方法大多是就事论事,忙于日常事务管理,虽然有愿望学习现代安全管理基本知识,但缺乏系统培训,重业务、轻管理等诸多原因,较少接受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虽然公司每三年对的班组长进行提升性培训,但缺乏现场管理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系统培训,从培训的实际效果看,都不尽如意。

(2)提升班组管理综合水平,促进班组管理规范创新。站段把班组长的培训和普通员工的培训同步管理,一同进行,从对一线生产班组长的调查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的班组长都是业务方面的骨干,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业务知识,但要把安全生产管理上升到综合性科学管理,很多班组长感到无从下手。可考虑对班组长进行管理理论、沟通技巧、有效管理等方式方法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规划,定期对班组长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技能运用到日常班组管理中,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4.全面实施班组目标管理

在企業,推行班组承包目标管理仍然是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并不是没有实施目标管理,而是不系统、不全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安全目标的实现,是人、机、管、环“四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闭环管理,班组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努力构建以安全为核心,以管理为主线。在日常管理中,上级管理千条线,汇集班组一根针,日常检查、考核、评比的项目繁多,每个班组的台帐、资料一大堆,仅每天填写好这些记录、台帐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过段时间,班组反应资料太多,领导安排经管部门集中清理、简化班组资料,为班组资料减负,可最终每个科室都说这个资料重要,这个资料不能减,最终班组资料不但没有“瘦身”,反而“长胖”,如此循环,挫伤班组长对减负的信赖。

对班组的评价标准要有激励性。各站段每年初都和上级签署经管、安全目标合同,站段根据上级要求,又将经济、安全等指标分解到班组,以期将压力传递到班组,传递到每一位员工,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确保站段目标管理的实现性,这本无可厚非。但缺乏激励措施,调动不了班组全员的积极性,导致班组各项经济、安全指标流于形式。每年底进行班组评价验收,评价标准单一,个别指标硬性要求,很难调动班组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5.创新班组安全文化理念

班组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具有行业特色、企业特色、班组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从而实现班组安全的健康、稳定发展。班组安全管理首先要有系统性、创新性、科学性、特色性、突出性,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创新的闭环管理过程中所形成,通过先进、科学、创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全员积极参与到班组安全管理当中去。大家都希望班组能提高管理自控能力,自控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事前的预想和设计,必须从班组管理的系统性出发,全面考虑,统筹考虑,整体设计,激发活力,确保设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进一步规范班组结构、奋斗方向、作业流程、操作程序、奖惩标准等,首肯班组自身涌现出来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并使之逐步提升和升华,使之成为班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管路,促进班组安全文化的形成。立标杆,树典型,点带面,形成安全文化的合力。

简言之,班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小单位,最基层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主战场,是职工成长的大熔炉,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历练班组长成长的源发地,如何培育、选拔优秀的班组长,使其充分发挥兵头将尾,将安全生产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主题。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潜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将我院产科病房2015年1月~2015年6月入住的1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安全隐患实施防范措施。结果: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产科病房针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病房;安全管理;隐患;防范措施

引言

产科与孕产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医护工作如果出现疏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探讨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隐患,其次针对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升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病房2015年1月~2015年6月入住的1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6±3.3)岁,初产妇66例,经产妇48例,另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的126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1±2.9)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5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全部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安全潜在隐患,实施针对性防范安全隐患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差错和护理满意度。

1.3临床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16.0软件分析。

2结果

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

3产科病房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3.1增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

将护士继续教育中加入法律法规教育,规范护士培训。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护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学历。增强护理管理者的法律常识,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3.2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为了使产科护理人员能够避免工作中出现问题,应另其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认真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在遵守制度和规程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程。同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3加强业务学习

产科护士应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和操作,并具备较强的保健知识和育儿技巧,为产妇和家属提供专业的指导,协助产妇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同时,对于产科针对婴儿和产妇的各项检查、操作都应熟练掌握。

3.4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产科护士工作中需要处理孕产妇各种突发情况,面对病情变化应科学的处理。护士不仅需要完成护理文书,还应记录产科专科病案。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发生纠纷时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护理文书的书写要客观、真实、准确。总之,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较强的业务水平、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3.5环境安全护理

由于孕妇身体不便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如孕妇在走路、洗澡或如厕时易摔倒。针对孕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在护理工作中尤为注意,并做好相应环境设施上的保障。加强后勤安全管理,对医院建筑及相关设施定期维护,避免因医院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责任护士应及时的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高危患者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在交班时做好工作交接。

3.6完善产科探视人员管理规定

首先,对于产妇入院时,护士应告知医院对探视或病房消毒方面的相关规定。其次,严格遵守陪护人员管理制度,在科室门口设立门岗,完善产科门岗管理程序,探视人员应持证陪护,如陪护人员更换应告知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清楚科室的相关规定,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耐心讲解陪护制度。

3.7加强专业学习

产科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医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专业性强的技能培训,掌握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護士和助产士要掌握“三基三严”,还要具备丰富的保健知识、科学的育儿方法和育儿机枪,为孕产妇和家属建立专业的知识理论,帮助孕产妇和家属树立科学、健康的育儿行为方式,要熟练掌握阴道检查、新生儿ABC复苏等技术的操作,能够在临床中运用自如。

结语

在为产妇和家属进行讲解宣教中,语气要和蔼,要设身处地的为产妇和家属解决问题,要给予产妇和家属应有的尊重,同时,医护人员要深入病房,了解产妇及陪护的生活、卫生、心理及病情变化,从而及时的给予协助,让产妇和家属满意。

参考文献:

[1]俞银娟.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J].护理研究,2006(16).

[2]陈良珠,赖敏贞,吴汪,林翔.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05(03).

[3]蔡红,钱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08).

[4]陈健.妇产科涉及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07).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设备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管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高效的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实际工程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设备管理的措施和安全运行措施。

关键词:设备管理;安全运行;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设备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和机械设备的挖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不断提高的施工机械化水平,设备已开始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之一。因为低耗能、优质、高效的工程机械设备是施工的重要工具,也是劳动强度的改善、工程施工质量的确保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

1.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1.1 有时机械设备会存在问题,维修技术薄弱,综合素质较低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对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维修举要很难适应。

1.2 当机械设备不够时,用“拼设备”完成工程任务。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和使用相互脱节,失修严重,负责人只重视产值和效益的联系,考虑的是眼前利益,不是长远打算。损坏和老化的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得不到保证,从而造成新工程整修运费和精力的大量浪费,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上升。

1.3 不合理的工程机械设备,存在与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不合理(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直接影响,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施工企业的有效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1.4 思想严重的“轻维修重使用,重效益轻管理,”制度不健全,结构不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需要明确人员的职责和管理体制的完善。

2.提高工程项目设备管理水平的建议及措施

2.1 选拔优秀人才,加大培训力度

根据目前项目设备管理及检修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的现象,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设备专业人才充实到设备管理及检修队伍当中去,同时适当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避免人才的流失。

2.2 建立科学的设备保养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设备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可循,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养检修时间,合理使用设备。具体做法:每周对使用中的机械设备做一次全面的例行保养,包括三滤检查,加注润滑脂,紧固螺栓等,杜绝“超劳蛮干”现象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3 建立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真正运用的还很少。准确统计项目的设备数量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保证项目施工生产能力,防止设备管理中“一把抓”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根据设备对项目施工生产能力的影响把设备分为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级,制定不同等级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和维修方案,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将有限的维修资源应用到最重要的设备上,降低维修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4 建立设备故障分析总结制度

为了节约项目设备维修成本和缩短维修时间,应该建立设备故障分析总结制度。将所有设备发生的故障及处理情况逐一统计出来,对同类故障发生超过3次的设备,既要找到最快排除故障的方法,还要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避免同类设备发生相同的故障,浪费维修成本。

2.5 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收集机械设备的各种数据资料,如机械品种、性能参数、技术功能等,对设备的先进程度、配件供应、销售价格、新产品等信息都要记录与统计,并对其实时更新、梳理、分析,为项目设备的购置、检修、技术改进等提供有利依据,使项目设备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2.6 设备监督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体系中,需要配置一名设备监理工程师,对设备进场、使用、日常维护、维修直至设备退场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同时监督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认真完成施工任务,是否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3.加强设备安全管理运行的措施

3.1 统一管理机械设备的实施

(1)在本单位工程得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减少设备闲置的实践和企业支出,设备出租得到了增加的机会。

(2)实行单机成本的真正核算,利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高。同时,设备管理方法能有效推行以及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3)更多的工程管理组织者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的建设管理十分有利。

(4)社会资源减少了浪费和重复购置设备的同时,节约了工程资金。社会各企业间增加了横向联系。

3.2 关于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规则

(1)按规定要求操作人员熟悉保养要求和使用设备的维护和特点,并持证上岗。

(2)“谁管理,谁使用”项目经理部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为各项部聘任具备机械设备管理经验设备员.

(3)维修人员应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认真做好《设备维修记录》、《设备运转当班记录》

(4)严禁要求所有机械设备带病和负荷运转,规定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3.3 实现设备优化配置,做好机械设备的租赁服务

(1)有效供给保证及租赁管理内部的强化。?结构合理的机械装备,保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机械效能的充分发挥,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机械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和业务,搞好租赁工作。

(2)积极推广机械租赁制。因为一般施工项目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不具有自己的机械设备,并属于社会和企业提供。

(3)以合同明确租用和出租双发的利、权、责,提高机械利用率,改进工作,强化制约了机制作用的发挥。

(4)机械租赁方式。?以操作工配置方式分为不待人和带人两种;?以工程项目机械来源划分为劳务层自带(小型机械)和项目部租赁(大中型机械)两种;?以机械租赁范围划分为社会租赁和企业内部租赁两种。

总之,设备完好率的提高、设备稳定为目标的保证需要机械设备管理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并且能够强化维修保养、紧紧抓好搞好设备现场管理这项中心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好,机械设备效能才会充分发挥,保障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秋.本刊来稿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分析[J].中国医药,2010(12).

[2]陈静雄.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新论—基于评价功能的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于海,王巍,邵艳艳.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学术质量评价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变电站的建设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变电运维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往的变电站运维管理基本上是人工值班管理,但现在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无人值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目前情况看,部分电力企业对于变电运维管理重视不足,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智能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11.035

现阶段,在对供电可靠性及安全运行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逐步朝着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输变电工程一旦发生问题,既可能影响整个地区的正常用电,还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生命威胁,不利于当代城市的理想发展。因此,在开展输变电工程时,应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对工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调试环节,调试是输变电工程建设程序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具有专业交叉多、技术含量高、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所以,在输变电工程中,应积极开展并落实安全管理。

1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加,国家的经济安全电力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安全事故。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管理要求,给相关企业和个人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安全是电力工程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研究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建筑单位,必须着眼长远,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技术管理规则和程序,并对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为企业的安全运行和工程的顺利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

2 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维护管理意识

结合以往的经验,很多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及相关设备的组成和功能还不完全了解,缺乏对维护管理的重视,仍然采用传统的维护管理思想处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电力系统造成了许多隐患。由于部分维护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做出错误处理,这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企业并未发挥良好的指挥引导作用,导致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改善,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2.2 忽视信息安全问题

变电站运维安全和设备维护过程中,采用现代技术对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数据信息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部分电力企业忽视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信息保护措施不完善,各种防护技术的应用也不到位,极易发生管理系统崩溃、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给变电运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

2.3 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电力设备的运行方式、性能和质量出现问题时,将产生安全隐患,进而造成电力系统的故障,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电力企业盲目扩大供电规模,在供电系统内配置多种电力设备,导致电力系统过于复杂,不利于正常的设备检修与管理,增加了安全风险引发故障的概率。电力企业应对设备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全面检查现有设备,更换不符合运行需求的设备,保证使用的设备及技术满足供电需求。

2.4 安全管理制度未全面实施

输变电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未能全面实施,导致项目实施中存在施工违规、风险控制薄弱、现场设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具体规范的指导实施没有达到指定的岗位,出现问题只能靠管理者有限的个人经验解决,忽视输变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施工风险控制体系、施工设备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成文规定或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后果。

3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 加强检修作业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主要是保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中,仍有许多外部因素会对线路产生影响,任何疏忽都会导致安全事故,危及維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检修作业的风险管理非常有必要。

为提前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及周围环境,合理地作出风险预测,制定科学的防范方案,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由于风险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要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检测技术及设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保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定期维护和管理设备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是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本前提。在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维修制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并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制度内容进行设备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流程,详细记录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故障类别、故障产生部位、维修方式、检修结果等,为后续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依据[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制度,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维护制度严格检测设备,根据检测内容实施管理。此外,技术人员应全面清洁和保养电力设备,避免设备带病运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概率。技术人员在日常运维管理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备维护制度,使设备维护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全面提高预防及维护能力。

由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均可能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快速治理问题,会给用户、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应针对设备运行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减少突发状况引发的风险。

3.3 输变电线路设备检测技术

输变电线路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绝缘检测和发热检测。

绝缘检测技术的检测对象是线路中的绝缘子。目前,电路设备主要采用瓷绝缘子和合成硅橡胶绝缘子。硅橡胶绝缘子具有耐老化、憎水性强的特点,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能减少输电线路闪络的发生,被大量应用在当前的输电线线路中。对绝缘子的检测包括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绝缘子电压以及绝缘子周围电场的分布,分析绝缘子的性能。根据合成硅橡胶绝缘子电流泄露情况,判断绝缘子的表面性能损失[3]。

发热检测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警戒温度升高法,在可能出现的发热点周边粘贴发热貼片,通过发热贴片的颜色变化判断发热点的温度,当温度变化超过规定的警戒数值时,可以判定为发热故障。二是相对温差法,通过观察发热点的温度,以及处于发热点1 m外的正常工作设备的温度,如果温差超过标准值,那么可以判定为热缺陷。

3.4 完善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变电维护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中,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企业要结合发展现况和发展目标及时完善和补充现有的制度内容,确保实际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应体现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最终目的、管理标准等,为运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详细的参考依据。

针对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中涉及的设备、人员等,要明确责任划分,并利用相应的制度要求进行严格约束,一旦出现违规操作等不当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惩处,促使企业内部逐渐形成完整的监管系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要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技术人员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提高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学习先进的运维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电力企业应全面推行检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检查电力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4]。

3.5 电网施工规范化管理

输电线路敷设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稳定。在安全运维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电力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电网建设:

第一,施工单位制定“四措一案”时,应明确体现跨越本单位下级输电线路的具体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新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不会引发本单位线路安全故障。

第二,隐蔽工程施工时,电网运维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和信息记录,避免偷工减料、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对架空输电线路安全性的影响。

第三,加强对杆塔基础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避免杆塔接地装置施工不达标、地网敷设深度与设计深度不符、放射线长度相当数量为达到设计最小值、地网的焊接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虚焊及单面施焊等施工问题对架空输电线路安全性的影响。

第四,架线工程和附件工程施工时,要确保线材的接续位置和质量符合施工规范标准,重要交叉跨越的实测距离大于施工规范要求的最小值,OPGW光纤、架空地线与塔身紧密连接,接地电阻小于规程要求值,独立双挂点的金具串使用准确且无遗漏,金具串的锁、栓齐全,规格合适。

第五,竣工验收时,核查安全警示牌布设是否规范、合理,是否存在遗漏现象。

3.6 强化变电设备缺陷记录工作

运行维护工作中,技术人员借助实时监控系统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监控系统会实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等,方便技术人员快速处理。以设备缺陷为例,监控系统会记录设备存在缺陷的位置及原因,形成运维数据后,方便技术人员制定解决方案,在方案内应明确标注解决设备存在缺陷问题的方法,更换或者维修,避免有缺陷的设备带病上岗,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5]。

3.7 增加部门之间的交流联系

首先,在项目开始实施前,组织设计单位征求意见的生产、操作、安全等部门,了解工程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以及用户对标准化的需求,梳理形成详细且全面的需求列表,允许用户填写和签名,防止因粗心造成后期更改。

其次,在项目过程中,不同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组织学习之前,让设计单位完全理解项目的各方面技术要求,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特长和优势,提高整体设计的工程水平。

最后,应在明确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项目规划,从专业角度了解更多信息,明确项目定位与发展的视野,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协助论证。

3.8 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

输变电安全管理团队必须深刻贯彻落实安全责任意识规范,通过逐步开展安全规范和规则的宣传学习,积极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和学习,重点加强各级相应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来说,企业应该为员工配备适当的安全手册和材料,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对于输变电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日常检查和技能考核,最好是定期组织举办操作技能培训和比赛,使安全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保持良好状态,营造良好的操作氛围,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9 积极落实安全监督

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同时,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在发生意外时进行快速、科学的处理,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企业必须把安全施工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严格落实和顺利执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由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消除安全隐患,并应在施工现场通过张贴海报、播放视频等方式突出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必须做好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运维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

为改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综合水平、加强信息化管理和实施对设备的定期维护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系统持续高速运转。

参考文献

[1] 刘云.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其维护检修[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273-274.

[2] 李海勃.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0):369.

[3] 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9):109-111.

[4] 张伟,李晓鹏,王伟,等.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20,38(2):45-48.

[5] 吴松,王军燕,张永奈,等.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信息,2020(35):117,119.

上一篇:远程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学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