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称谓范文

2024-04-29

交友称谓范文第1篇

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9岁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12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16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 “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百岁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束发:是指青少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另外称老人的有: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黎炜

看了《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刊登的杨权同志写的《古代年岁的别称》一文,很感兴趣,也摘抄一点来凑趣。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 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

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

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交友称谓范文第2篇

张倩 2010211616

摘要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它也是文化的承载物,方言又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文化。本文以恩施方言为对象,对其称谓系统进行分类与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现了它对当地文化有很好的反映。 关键词 恩施方言 亲属称谓 文化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亲属称谓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使用较多的词汇系统,我们就以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为中心,对其进行描述,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称谓系统包括两类: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包括同姓的本族和异姓的外族,亲属称谓的系统非常庞大,这里从血亲和姻亲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介绍:

一、 血亲称谓系统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血亲里面又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其亲属称谓系统也分为这两类。

(一) 直系亲属称谓系统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

1、长辈亲属称谓

(1)父亲:爸爸、嗲、伯伯;(2)母亲:妈、伯娘;(3)祖父:爷爷、公公、伢伢、嗲嗲;(4)祖母:奶奶、婆婆、娘娘;(5)外祖父:嘎公;(6):外祖母:嘎嘎;(7)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太太,从这一代往上都统称为太太。

2、晚辈亲属称谓 (1)儿子:儿;(2)女儿:女、姑娘、儿;(3)孙子:孙娃儿;(4)孙女:孙姑娘、孙女;(5)外孙:外孙;(6)外孙女:外孙女;(7)曾孙(女):曾孙(女);(8)曾外孙(女):曾外孙(女);(9)重孙(女):这一代及以下都统称重孙(女)。

(二) 旁系亲属称谓系统

旁系亲属是指非直系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在恩施方言中旁系亲属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1、父系旁系亲属 甲:(1)哥哥:哥哥;(2)姐姐:姐姐;(3)弟弟:弟娃儿、佬佬;(4)妹妹:妹妹、妹娃儿;(5)堂兄: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哥哥称呼;(6)堂弟:弟娃儿、佬佬;(7)堂姐: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姐姐称呼;(8)堂妹:妹妹、妹娃儿。

乙:(1)伯父:伯伯,通常父母那一代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为了区别,根据排行在前面加上“大”、“二”、“三”等再加上“伯伯”称呼;(2)叔叔:叔叔、幺幺;(3)姑母:孃孃,根据排行在前面加“大”、“二”、“小”等称呼,对于比父亲小的姑母,也有的以小爸爸称呼;(4)堂伯父(父亲的堂兄):伯伯,并根

据排行加以区别;(5)堂叔父(父亲的堂弟):叔叔、幺幺;(6)堂姑母(父亲的堂姊妹):统以孃孃称呼。

丙:(1)堂祖父(祖父的兄弟):以排行+爷爷或嗲嗲称呼;(2)姑祖母(祖父的姐妹):姑婆;(3)舅祖父(祖母的兄弟):舅爷爷;(4)舅祖母(祖母的姐妹):姨婆婆。

丁:(1)侄子(女)(自己兄弟的孩子):侄儿子(姑娘),自己堂兄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2、母系旁系亲属 甲:(1)表哥:哥哥,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2)表姐:姐姐,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3)表弟:弟娃儿、佬佬;(4)表妹:妹妹、妹娃儿。

乙:(1)舅父:舅舅,前面加上排行如“大”、“二”、“小”、“幺”;(2)姨妈:比母亲大的,排行+姨,如“大姨”、“二姨”,比母亲小的称呼“幺姨”也可统称为姨娘;(3)表姨妈、表舅父:和自己的亲姨妈、舅父一样的称呼。

丙:(1)堂外祖父(外祖父的兄弟):比外祖父大的,以排行+嘎公称呼,比外祖父小的以幺嘎公称呼;(2)姑外祖母(外祖父的姐妹):姑嘎嘎;(3)姨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姨嘎嘎;(4)姨外祖父(外祖母的兄弟):舅嘎公。

丁:(1)外甥(女)(自己姐妹的孩子):外甥(女);自己表姐妹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二、 姻亲称谓系统

姻亲指没有血缘关系,以婚姻关系为中介产生的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姻亲称谓则是由姻亲产生的亲属关系中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姻亲中的长辈亲属称谓 甲:(1)婆婆(丈夫的母亲):婆子妈,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妈;(2)公公(丈夫的父亲):公公老儿,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爸爸、嗲或者伯伯;(3)岳母(妻子的母亲):亲娘、丈母娘,大多随妻子称呼妈;(4)岳父:亲爷、丈老儿,大多随妻子称呼;(5)再往上的都是随丈夫或妻子而称呼。

乙:(1)姑父:姑爷;(2)伯母:伯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大伯娘”;(3)叔母:婶娘、幺婶娘;(4)舅母:舅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二舅娘”、“幺舅娘”;(5)姨父:姨姨。

(二)姻亲中的平辈亲属称谓 (1)丈夫:我们屋里的、男客;(2)妻子:媳妇儿、我们屋里的;(3)姐夫:姐夫、姐夫哥;(4)嫂子:嫂嫂;(5)妹夫:妹夫;(6)弟媳:弟媳妇儿;(7)大小姨子(妻子的姐妹):姨姐姐、姨妹儿;(8)小舅子(妻子的兄弟):舅老倌;(8)对丈夫的兄弟姐妹随丈夫称呼。

(三)姻亲中后辈亲属称谓 (1)媳妇(儿子的妻子):儿媳妇;(2)女婿:女婿;(3)孙媳妇、孙女婿:孙媳妇、孙女婿;(3)外孙媳妇、外孙女婿:外孙媳妇、外孙女婿;(4)再往下为曾孙、重孙媳妇、女婿。

三、恩施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一种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它产生的社会相融合,从而带有那个社会的各种文化特点。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恩施方言称谓系统很大,尤其是对长辈的称呼分的非常细致,从父辈到祖父辈,其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婆、舅公等等称谓,直系、旁系、姻亲、血亲都分的很清楚,而对后辈的称呼则相对较少,粗略来看只有儿女、孙子(女)、侄儿子(姑娘)、外孙(女)、外甥(女)等几类。同时,对长辈的称呼特别注重排行,例如在父亲的兄弟这一类里,就要按排行来进行称呼“大伯伯”、“二伯伯”,比父亲小则称呼“叔叔”或“幺幺”(幺,是最小的意思,在恩施方言中很常见),其他如舅父、姨妈都要按排行区分开来,而对晚辈的称呼则没有排行观念。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长辈的重视与尊敬,二是对于长幼次序的强调,这些都反映了当地文化对于长幼尊卑观念的重视。

(二)在恩施方言称谓系统中,有时一个对象有几个称谓,例如对祖父,就有爷爷、嗲嗲、公公、伢伢几种叫法,而这种差别通常是存在于不同姓氏之间的。恩施地处山区,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维持着一个地方以一个姓氏、一个宗族聚居为主的状态。田姓一般称呼祖父为爷爷,张姓称呼为公公,在以王姓为主的地方,称呼祖父为伢伢,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地缘为基础,以族姓为依托的一些特征。

(三)在恩施方言中,有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伯伯,母亲为伯娘,这其实是对伯父与伯母的称呼,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即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养,为了让孩子好好长大,就要贱养,即不让孩子和自己过于亲密,以伯父伯母的身份把他们养大,这其实是当地一种比较迷信的思想,和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叫狗儿等类似,这种比较传统的迷信思想也通过亲属称谓反映了出来。

(四)有的称呼女儿为儿,称呼最小的姑姑为小爸爸,这都是对男性的一种称谓,这反映了对生男孩的某种期待,或者是把女孩当作男孩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传统家庭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

(五)恩施方言中对堂亲表亲并不是分的很清楚,例如堂兄表兄都是同样以哥哥称呼,并没有亲疏之分。在姻亲称谓中,除了少数,大多都是随夫妻中的另一方而称呼的,也就是把姻亲关系从称呼上纳入自己的血亲,如称呼妻子的母亲作妈,称呼妻子的父亲做爸爸等,这反映了对亲属关系的一种重视。将整个姻亲、血亲都纳入自己最亲密的范围中,以维系良好的亲戚关系,维系宗族团结,这是当地重亲戚关系民风的一种表现。

亲属称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词汇系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对生活有着深刻的反映。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恩施方言的一个部分,它以其对当地文化的深刻反映,让我们认识到方言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了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吸收与包容。

参考文献

胡明扬 1987年《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交友称谓范文第3篇

张倩 2010211616

摘要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它也是文化的承载物,方言又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文化。本文以恩施方言为对象,对其称谓系统进行分类与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现了它对当地文化有很好的反映。 关键词 恩施方言 亲属称谓 文化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亲属称谓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使用较多的词汇系统,我们就以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为中心,对其进行描述,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称谓系统包括两类: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包括同姓的本族和异姓的外族,亲属称谓的系统非常庞大,这里从血亲和姻亲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介绍:

一、 血亲称谓系统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血亲里面又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其亲属称谓系统也分为这两类。

(一) 直系亲属称谓系统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

1、长辈亲属称谓

(1)父亲:爸爸、嗲、伯伯;(2)母亲:妈、伯娘;(3)祖父:爷爷、公公、伢伢、嗲嗲;(4)祖母:奶奶、婆婆、娘娘;(5)外祖父:嘎公;(6):外祖母:嘎嘎;(7)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太太,从这一代往上都统称为太太。

2、晚辈亲属称谓 (1)儿子:儿;(2)女儿:女、姑娘、儿;(3)孙子:孙娃儿;(4)孙女:孙姑娘、孙女;(5)外孙:外孙;(6)外孙女:外孙女;(7)曾孙(女):曾孙(女);(8)曾外孙(女):曾外孙(女);(9)重孙(女):这一代及以下都统称重孙(女)。

(二) 旁系亲属称谓系统

旁系亲属是指非直系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在恩施方言中旁系亲属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1、父系旁系亲属 甲:(1)哥哥:哥哥;(2)姐姐:姐姐;(3)弟弟:弟娃儿、佬佬;(4)妹妹:妹妹、妹娃儿;(5)堂兄: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哥哥称呼;(6)堂弟:弟娃儿、佬佬;(7)堂姐: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姐姐称呼;(8)堂妹:妹妹、妹娃儿。

乙:(1)伯父:伯伯,通常父母那一代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为了区别,根据排行在前面加上“大”、“二”、“三”等再加上“伯伯”称呼;(2)叔叔:叔叔、幺幺;(3)姑母:孃孃,根据排行在前面加“大”、“二”、“小”等称呼,对于比父亲小的姑母,也有的以小爸爸称呼;(4)堂伯父(父亲的堂兄):伯伯,并根

据排行加以区别;(5)堂叔父(父亲的堂弟):叔叔、幺幺;(6)堂姑母(父亲的堂姊妹):统以孃孃称呼。

丙:(1)堂祖父(祖父的兄弟):以排行+爷爷或嗲嗲称呼;(2)姑祖母(祖父的姐妹):姑婆;(3)舅祖父(祖母的兄弟):舅爷爷;(4)舅祖母(祖母的姐妹):姨婆婆。

丁:(1)侄子(女)(自己兄弟的孩子):侄儿子(姑娘),自己堂兄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2、母系旁系亲属 甲:(1)表哥:哥哥,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2)表姐:姐姐,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3)表弟:弟娃儿、佬佬;(4)表妹:妹妹、妹娃儿。

乙:(1)舅父:舅舅,前面加上排行如“大”、“二”、“小”、“幺”;(2)姨妈:比母亲大的,排行+姨,如“大姨”、“二姨”,比母亲小的称呼“幺姨”也可统称为姨娘;(3)表姨妈、表舅父:和自己的亲姨妈、舅父一样的称呼。

丙:(1)堂外祖父(外祖父的兄弟):比外祖父大的,以排行+嘎公称呼,比外祖父小的以幺嘎公称呼;(2)姑外祖母(外祖父的姐妹):姑嘎嘎;(3)姨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姨嘎嘎;(4)姨外祖父(外祖母的兄弟):舅嘎公。

丁:(1)外甥(女)(自己姐妹的孩子):外甥(女);自己表姐妹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二、 姻亲称谓系统

姻亲指没有血缘关系,以婚姻关系为中介产生的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姻亲称谓则是由姻亲产生的亲属关系中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姻亲中的长辈亲属称谓 甲:(1)婆婆(丈夫的母亲):婆子妈,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妈;(2)公公(丈夫的父亲):公公老儿,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爸爸、嗲或者伯伯;(3)岳母(妻子的母亲):亲娘、丈母娘,大多随妻子称呼妈;(4)岳父:亲爷、丈老儿,大多随妻子称呼;(5)再往上的都是随丈夫或妻子而称呼。

乙:(1)姑父:姑爷;(2)伯母:伯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大伯娘”;(3)叔母:婶娘、幺婶娘;(4)舅母:舅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二舅娘”、“幺舅娘”;(5)姨父:姨姨。

(二)姻亲中的平辈亲属称谓 (1)丈夫:我们屋里的、男客;(2)妻子:媳妇儿、我们屋里的;(3)姐夫:姐夫、姐夫哥;(4)嫂子:嫂嫂;(5)妹夫:妹夫;(6)弟媳:弟媳妇儿;(7)大小姨子(妻子的姐妹):姨姐姐、姨妹儿;(8)小舅子(妻子的兄弟):舅老倌;(8)对丈夫的兄弟姐妹随丈夫称呼。

(三)姻亲中后辈亲属称谓 (1)媳妇(儿子的妻子):儿媳妇;(2)女婿:女婿;(3)孙媳妇、孙女婿:孙媳妇、孙女婿;(3)外孙媳妇、外孙女婿:外孙媳妇、外孙女婿;(4)再往下为曾孙、重孙媳妇、女婿。

三、恩施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一种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它产生的社会相融合,从而带有那个社会的各种文化特点。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恩施方言称谓系统很大,尤其是对长辈的称呼分的非常细致,从父辈到祖父辈,其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婆、舅公等等称谓,直系、旁系、姻亲、血亲都分的很清楚,而对后辈的称呼则相对较少,粗略来看只有儿女、孙子(女)、侄儿子(姑娘)、外孙(女)、外甥(女)等几类。同时,对长辈的称呼特别注重排行,例如在父亲的兄弟这一类里,就要按排行来进行称呼“大伯伯”、“二伯伯”,比父亲小则称呼“叔叔”或“幺幺”(幺,是最小的意思,在恩施方言中很常见),其他如舅父、姨妈都要按排行区分开来,而对晚辈的称呼则没有排行观念。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长辈的重视与尊敬,二是对于长幼次序的强调,这些都反映了当地文化对于长幼尊卑观念的重视。

(二)在恩施方言称谓系统中,有时一个对象有几个称谓,例如对祖父,就有爷爷、嗲嗲、公公、伢伢几种叫法,而这种差别通常是存在于不同姓氏之间的。恩施地处山区,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维持着一个地方以一个姓氏、一个宗族聚居为主的状态。田姓一般称呼祖父为爷爷,张姓称呼为公公,在以王姓为主的地方,称呼祖父为伢伢,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地缘为基础,以族姓为依托的一些特征。

(三)在恩施方言中,有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伯伯,母亲为伯娘,这其实是对伯父与伯母的称呼,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即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养,为了让孩子好好长大,就要贱养,即不让孩子和自己过于亲密,以伯父伯母的身份把他们养大,这其实是当地一种比较迷信的思想,和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叫狗儿等类似,这种比较传统的迷信思想也通过亲属称谓反映了出来。

(四)有的称呼女儿为儿,称呼最小的姑姑为小爸爸,这都是对男性的一种称谓,这反映了对生男孩的某种期待,或者是把女孩当作男孩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传统家庭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

(五)恩施方言中对堂亲表亲并不是分的很清楚,例如堂兄表兄都是同样以哥哥称呼,并没有亲疏之分。在姻亲称谓中,除了少数,大多都是随夫妻中的另一方而称呼的,也就是把姻亲关系从称呼上纳入自己的血亲,如称呼妻子的母亲作妈,称呼妻子的父亲做爸爸等,这反映了对亲属关系的一种重视。将整个姻亲、血亲都纳入自己最亲密的范围中,以维系良好的亲戚关系,维系宗族团结,这是当地重亲戚关系民风的一种表现。

亲属称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词汇系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对生活有着深刻的反映。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恩施方言的一个部分,它以其对当地文化的深刻反映,让我们认识到方言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了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吸收与包容。

参考文献

胡明扬 1987年《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交友称谓范文第4篇

我们中国人亲属称谓的复杂是众所周知的,不但有父系和母系的区别,还有南北的地域差别。叔叔和舅舅是不同的,姥姥和外婆是相同的,这些通常会让老外一个头两个大。我们总以为,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很简单,不管叔叔舅舅姑父姨夫,都是uncle,不管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都是grandparents。但是如果一个人跳出来说,我是你的third cousin, twice removed,你知道你们是什么关系吗? 通常情况下,老外不会用这么复杂的词来介绍一位家庭成员,不管是first cousin还是Second Cousin,介绍的时候,说,这是我cousin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你向别人很详细的介绍你的家族史或者家谱的时候,最好知道要用什么合适的词来介绍你的亲戚。下面要说的就是我们不太会提到的一些亲属称谓了: Cousin (a.k.a "first cousin")

Your first cousins are the people in your family who have two of the same grandparents as you. In other words, they are the children of your aunts and uncles.

你的first cousin是你家人中和你有同样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人。换句话说,他们是你父母的亲兄弟亲姐妹的孩子。

Second Cousin

Your second cousins are the people in your family who have the same great-grandparents as you., but not the same grandparents.

你的second cousion是你家人中和你有同样的曾祖父母或者曾外祖父母的人。也就是说,你们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是亲生的兄弟姐妹。

以此类推,还有Third, Fourth, and Fifth Cousins。

上面说了几种cousin,那么removed是什么概念呢?

removed说的是两个人不是一代人,或者说不是一个辈分的。你和你的表亲是一代人,所以你们之间不能说removed。而你爸爸的first cousin和你不是一代人,这个人就是你的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两个人之间差一个辈分就是once removed,如果差两个辈分就是twice removed。

交友称谓范文第5篇

——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胡岭村为例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胡岭村,这是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胡岭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少,直到前年才修成一条蜿蜒崎岖的马路通往圩镇。一条潺潺的溪流,不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胡岭人,而且胡岭人用它灌溉,洗衣洗菜。饮水思源,我对家乡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胡岭是我魂牵梦萦的土地,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刻在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血液,家乡的每一次变化都会牵动我的思绪。胡岭村长时期与外界隔绝,“邻村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社会变迁极其缓慢,乡土的基本秩序得到维持,民间习俗、社会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靠农业为生,“土地”是乡土人的命根。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农田耕作中,好多村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未踏出过这片土地,“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胡岭村是血缘和地缘合一的村落。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而血缘是维持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姻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空间本来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而胡岭村村民分布上呈现着“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胡岭村以吴姓和肖姓为主,吴姓的村民聚在一起,肖姓的村民也聚在同一地方。

亲属称谓充分体现了这种血缘和地缘关系。作为一种习俗,亲属称谓是发生在特定空间的语言行为,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亲属称谓有面称和背称之分。所谓面称,是指面对面交谈时直接使用的称呼语;而背称,又叫叙称,是指面对面交谈时的间接称呼。姻亲称谓语的面称与背称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是两套不同的用语,如媳妇对公婆当面称“爸爸、妈妈”,背称时叫“公公、婆婆”。后者是确切表明双方姻亲关系的词语,较为客观,较少礼仪成分;而前者实际上是一种拟血缘称谓,媳妇用之称呼公婆是受礼俗规范而为的。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家乡胡岭村为例,浅析亲属称谓中的宗亲称谓。 宗亲称谓又分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血亲称谓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称谓,是对血缘关系亲属成员的称谓;姻亲称谓是通过婚姻关系而建立的称谓,是对配偶及其亲属的称谓。血亲称谓包括对祖先的称谓、对祖父辈的称谓、对父辈的称谓和对同辈的称谓。而血亲称谓又分为夫妻称谓和媳妇和夫族姻亲之间的称谓。

一、血亲称谓

1、 对祖先的称谓。

胡岭村所有的村民都是客家人,众所周知,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保留了浓厚的敬重祖宗的传统,无论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客家人都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宗。不管迁徙到哪,客家人都会背负着祖先的灵位,定居下来后,首件事就是安放祖先的灵位,让祖先时刻陪伴在身边。每逢重大节日,最重要的礼节就是祭祖仪式,敬祖时客家人无比虔诚。烧纸上香后向着祖坟磕头,称“老爷爷”,“老爷爷”便是对祖先的称谓,这个称谓确指爷爷的父亲,概指爷爷的父亲及其以上的祖先群体,有时也包括他们的配偶即“我”的“老奶奶”们,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从属于男性的,他们跟着“老爷爷”们一同受着孝子贤孙的供奉。“祖宗”“老祖”的说法比较含糊,但他们在村民心中占有一个象征性的尊容地位。祖先的事迹也代代相授,每每提到自己的祖先时,我们都会肃然起敬。在胡岭村,最恶毒的攻击人的方式便是骂人祖先,诸如“断子绝孙”和“玷污祖宗十八代”之类的话,忍无可忍时,被攻击方可能会六亲不认,甚至大打出手。胡岭人特别看重“光宗耀祖”这个词,绝不容许往祖先脸上抹黑。

2、 对祖父辈的称谓。

胡岭村现在还维持着长老权威,老人在村中受到尊重。“爷爷”“奶奶”称谓所指称的是在家庭亲人中享有最受尊崇地位,并与“我”有着密切接触和亲近感情的一对老人。称呼祖父母时,面称和背称基本相似,不过和普通话一般的称呼不同。村民称爷爷为“公”,称奶奶为“婆”,背称时在“公”、“婆”之前加上一个“我”字,而在书面上的文雅称谓是“祖父”“祖母”。祖父母的名字是我所讳称的,甚至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或记不住奶奶的名字。“我”的父母在别人面前提起“我”的祖父祖母时,习惯说“他公”“他婆”,邻居也持相同的称呼,这样“我”的角度不直接称呼祖父母的名字,是出于对“我”的祖父母的尊重,也是对“我”父母的礼貌。

称呼祖父辈的兄弟时,则加上“大”和“小”字。比如,我爷爷有三兄弟,他是老二,我称呼爷爷的哥哥为“大公”,称呼爷爷的弟弟为“小公”。

3、 对父辈的称谓。

传统观念认为父系宗族的血脉是由男性成员继承的,一个个的父子关系的排列就构成了宗族谱系的框架。父亲对子女负有社会性的教育责任,子女对父亲的称谓也就多了一种敬畏成分。一般情况下,村民称父亲为“爸”,面称则称“我爸”“我爷”“我爷老”。而子女对母亲有更多更深厚的天然亲近感,对母亲的称谓伴随着人一生的内心情节,母亲充当的更多是生理上抚育的责任。对母亲的称谓幼年时用最多,子女长大后,他们认为继承了父亲的血脉和姓氏,加重了父亲在他们感情上的分量,对父亲的称谓偏于理性,而对母亲的称谓偏于感性。因而对母亲的称谓是最自然、最深厚感情的一种称谓。村民们一般称母亲为“妈”,在别人面前说起母亲时,则称呼“我妈”“我娘”。

在胡岭村,值得注意的是偏称现象。所谓偏称,是指父母不按本来的关系称呼,而改用别的称呼。可能是民间传统的原因,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一套称呼法,如称父亲为“表”,称母亲为“妹”。根据这种称谓,可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胡岭人的祖先表兄妹结婚是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伸到亲属称谓了。还有由于封建迷信的原因,孩子出生后,根据算命先生的箴言,为了祁福避邪,孩子称自己的父亲为“叔叔”或“姨父”,称自己的母亲为“婶婶”。而且这套称呼以后将不会再做改变,一直延续到父母去世。民间相信“八字相克”,儿子命大,就会“克父”,于是降低父亲的辈分。后来演变成一种被一般人广泛采纳的辟邪风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什么场合,父子都不同坐,父子同坐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表现,小孩不懂规矩,合父亲坐在一起,母亲此时便会严厉呵止。

称父亲的兄长时,没有“伯伯”这种称谓,也称“爸爸”。称呼父亲的弟弟时,背称和面称都为“叔叔”。比如,我父亲共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我称呼大伯为“大爸”,称呼二伯为“小爸”,称呼叔叔则加上他的名字,成“某某叔叔”。对父亲的姐妹,一般称“姑”“姑姑”“姑妈”,或加上排行称“大姑”“小姑”“二姑”“三姑”等。对父亲的堂兄弟姐妹,当面称所用的口头称谓一般和上述称谓一样,在背称时会有区别,通常在姓名背后加上某亲属称谓,比如“某某叔叔”“某某姑姑”等。

4、 对同辈的称谓。

同辈血缘宗亲中最重要的是兄弟关系,一般弟弟对兄长持敬重态度,在称呼上不能直呼其名,称“哥”“哥哥”或“大哥”“二哥”等。背称时一般称“我哥”“我二哥”等。兄长队弟弟当面不用亲属称谓,而直接叫名字,背称时说“我老弟”,如对方知道自己的弟弟是谁,则直接说弟弟的名字。然而小时候,弟弟称呼哥哥有时直呼其名,等到弟弟懂事,哥哥长大成人后,弟弟在面称时称哥哥为“哥哥”。一般而言,弟弟、妹妹对姐姐也比较尊重,不能直呼其名,当面称“姐姐”“大姐”“二姐”等,被称说“我姐”“我二姐”等。对同族的其他家支的兄弟姐妹,当面称谓时一般遵守上述称谓,也可在“哥”“姐”前加上名字,说“某某哥”“某某姐”,背称也一样。

血亲称谓又分为夫妻称谓和媳妇和夫族姻亲之间的称谓。

1、夫妻称谓。

这是夫妻交往时用以启动谈话的一方对另一方的称呼。夫妻称谓分为老派夫妻称谓和新派夫妻称谓。

先看老派亲属称谓。老派亲属称谓主要以五十岁以上的村民为主。这一派人受传统社会夫妻关系的影响较深。胡岭村一直维持着村外婚和“同姓不结婚”的传统。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宰者男女双方的婚姻命运。媒婆作中介人,为青年男女牵绳搭线,只要青年男女的生辰八字相符,男女双方的父母同意,婚事就基本确定了。由于婚前男女互不认识,没有自由恋爱基础,婚礼过后,俩人便要在一起过一辈子,对方既是你最亲密的人,但双方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在父权社会的框架下,男子取媳妇主要是为父系家族服务,实现三方面的功能,即操持家务,满足性要求,以及传宗接代,因而夫妻双方“没有什么好说的,用不着多说的”。夫妻间没有面称,当面交际使用的相互称谓处于缺环状态。提起对方注意时,男方以“嗯”或“哎我说”开头,女方知道他在跟自己说话。一般而言,五十岁以上的男人面称时称对方为“老婆子”,而女人则称对方为“冷汉”或“孩子他爸”。

新派亲属称谓主要以五十岁以下的村民为主,特别是青年一代。这种称谓产生于现代社会宣扬男女平等,提倡以爱心为基础的夫妻关系中。由于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引入,年轻人用姓名称呼配偶,称呼配偶名字时毫不避讳。背称时也较多的使用姓名称谓。尽管如此,传统的夫妻称谓在这一群体中依然存在。比如,三四十岁的男人无论是背称还是面称,都称对方为“孩子他妈”而这个岁数的女人则称自己的丈夫为“孩子他爸”。二十几岁的男人称他妻子时,则直呼其名,背称时,则为“我老婆”,这时期的女人指称丈夫时也直呼其名,背称有时称“他”,有时直接称呼其名字。

2、媳妇与父族姻亲之间的称谓。

这包括媳妇对父族姻亲关系的称谓和夫族姻亲对媳妇的称谓。传统观念认为,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她对丈夫的亲属的面称与丈夫相同。当女子嫁入夫家后,于是有了媳妇对夫族姻亲的称谓。背称时,对父之父母:家公,家婆;他公公,他婆。对夫之兄嫂:老爸子,妯娌,大嫂子。对夫之弟、弟媳:小叔子,叔媳儿。对夫之姐妹:小姑子;他姑。在面称上则从夫称,称丈夫的爸妈为“爸妈”,称丈夫的哥嫂为“哥嫂”,称丈夫的姐姐、姐夫为“姐姐、姐夫”。

在宗族文化体系中,媳妇是丈夫的附属品,所以她在家族秩序中的辈分依附于丈夫,在与其他家族成员的社交礼仪上也作为丈夫的配偶敬重长辈,并享受晚辈的敬重,在称谓上也有相应的体现形式。婆婆对媳妇的称谓最常用的是“某某他妈”,面称和背称都可如此。另一种称呼是“媳妇儿”,或直接称呼名字;背称时,向别人说起儿媳时可以说“媳妇儿”“我新妇”,也可直呼其名。

主要参考书目:

(1) 齐涛主编,黄涛著:《中国民俗通志 民间语言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交友称谓范文第6篇

英美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以brother或sister相称,而是彼此直呼其名,并用爱称。brother和sister没有长幼之分,big brother只有"哥哥"的意思,不一定是排行第一。当对别人提起,需要区别时,美国人用older brother(sister)表示兄(姐),英国人则用elder brother(sister)表示。另外,little brother(sister)在美国可以表示弟弟(妹妹)。

下面是几个跟亲属关系有关的词。 grand(祖、孙)表示"隔代的",grandfather是"祖父"或"外祖父",grandson既是"孙子"又是"外孙";great表示"隔两代的",如great grandmother表示"曾祖母"或"外曾祖母";step-(继),half-(养), step-brother或half-brother表示"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in-law表示姻亲,如"sister-in-law"可指"小(大)姑子"和"小(大)姨子"、"弟妹"。

上一篇:节日风情范文下一篇:技规试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