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对本院图书馆近三年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文献利用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借阅 统计 分析

书是图书馆的基本文献资源,图书利用率高低反映了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藏书利用率可以用借阅率和流通率两个指标体现。做好图书馆借阅统计分析,能进一步掌握读者阅读倾向和阅读规律。总结读者借阅规律,能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为文献资源采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优化和提升为读者服务意识和质量。

本文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2010、2011、2012年度馆藏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借助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图书馆管理系统统计模块(我馆使用北邮图书管理系统)的借阅统计功能,通过对近三年本馆流通阅览部(不包括流通量很低的基藏书库及特藏书库)的22大类中文图书的利用情况和不同用户群使用图书情况统计、整理和分析,揭示年度图书利用情况和反映读者主要阅读需求,为改进馆藏图书文献结构提供依据。

1 近三年馆藏各学科图书借阅情况统计

2012—2012年各类图书借阅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2012年馆藏图书利用率统计表,如表2所示。

2 图书借阅情况总体分析

我校是以建筑类学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多年的积累,图书馆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建筑类图书的藏书量尤为突出。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图书的总借阅量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学生是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主要群体,教师有其它更多的借阅、购书渠道,因此借阅图书的数量相对较低。我校研究生是本科生的四分之一,对于专业图书(T大类)借阅量与本科生持平,由此说明研究生对专业图书的需求量远大于本科生。另外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逐年增加,主要与近两年文学类图书的购入量增加,学生借阅此类图书的限制放宽有关。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的借阅量在逐年下降,这与院系课程调整有关。

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图书利用率位于前列的是J艺术类36.3%,I文学类35.5%,K历史、地理20.8%,B哲学18.3%,读者对社科文献的需求存在共性,理工科读者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和内心世界,提升自我修养水平。T工业技术24.0%,U交通运输18.5%,这两类图书是与本校所设专业密切相关的藏书,图书的利用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O数理科学和化学21.1%,此类图书是理工科读者基础课必备参考书。H语言、文字18.8%,此类图书是学生读者考级、考研、出国考试的热点阅读图书。图书利用率最低是D政治法律仅4.2%,笔者认为这与此类图书藏书量与读者需求不相匹配有关。

文章仅从一年图书流通的实际统计结果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是对馆藏图书利用情况的真实反映,馆藏图书的利用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书收藏与读者需求的吻合度。另外文章仅按照22大类对图书的借阅量及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统计比较粗放,要想完全精确的揭示馆藏图书利用情况,还应按照索书号进行更加细致的统计分析。

3 馆藏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专业院校图书馆应及时了解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并依据专业的发展趋势及读者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改藏书结构,解决藏书与需求的矛盾,同时应加强对读者借阅规律的研究,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图书馆确定各学科藏书比例的重要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读者服务就是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重视读者需求是提升办馆水平的有效举措。除了搞好统计工作外,还应定期开展读者座谈会和读者需求问卷调查等辅助活动,这是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业务工作.不仅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图书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同时也为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提供了准确依据。

长期以来在教学评估检查中,藏书数量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习惯于以藏书量来衡量图书馆地位的高低,这就难免出现藏书数量和藏书利用率脱节的现象。虽然现在各个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存在藏书空间紧缺现象,但实际的藏书剔除工作却因藏书量的“数量要求”而做得少之又少。这样势必造成图书藏书看似数量庞大,但里面有大量“老化”失去使用价值的图书,影响了馆藏图书的质量。再者,由于读者有借图书的册数和借期的限制,使得图书使用率较低而难以实现提高图书资源有效利用的整体目标。纵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图书借阅没有数量限制,只有期限要求,客观上提高了图书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加上这些学校的图书馆总能根据客观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处理馆藏旧书,使图书馆的图书更新率和利用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综上所述,提高图书利用率是今后图书管理工作不应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军花,聂江城,王刚.用户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5)(总第183期).

[2] 张莲.图书馆图书借阅统计分析对比[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第28卷第4期).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 随着出版物的迅速增多,高校图书馆藏书与日俱增。在浩瀚如烟的图书中,如何选择和确定好的读物,对于读者来说显得越来越困难。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心生浮躁,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让人们偏爱浅阅读,从而导致能静下心来阅读、思考、感悟的读者也越来越少。高校图书馆如何激发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强化阅读在思维训练、人文情怀熏陶和人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图书管理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各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挖掘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改变陈旧的图书管理模式,打造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升级版。

【关键词】 大学图书管理 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网络化技术正在获得改进和提高;面对网络化的新环境,管理者也亟待转变传统认识与管理模式,对于大学内部的图书管理也应当运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应当明确的是:图书管理不仅涉及简单的图书整理与信息收集,同时更应当涉及资源互通、信息沟通与分享等。为顺应新时期的信息化潮流,管理人员就需要明确图书管理现存的模式缺陷,进而探究缺陷根源所在。作为图书管理的负责人员,本身也需要具备优良的综合素养,确保在最大限度内完善图书管理,通过运用网络化的手段来弥补缺陷并且完善模式。

1 大学图书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更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图书馆对于自身的价值所在,在此前提下也开始尝试着完善现行的图书管理。进入信息化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逐步成了师生查阅资料与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突显了图书管理的价值与重要性。高校蕴含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因此亟待运用与之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而构建资源共享的新机制。目前的状况下,很多大学都已经逐渐意识到图书管理对于高校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探寻最适合自身的管理流程与管理模式。然而从整体角度来讲,图书管理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完善。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某些高校仍停留于浅层的图书资源供应,高校提供的文献与资料勉强能满足现阶段的师生需求,然而却很难支持师生进行自主探究或者自主创作。此外,某些高校过于重视拥有图书资源的规模,对于院校的图书馆也进行了盲目扩建,这种现状实质上并不利于提升图书资源的基本质量。从长期的角度来讲,盲目扩建院校图书馆的行为也损害了最基本的图书管理秩序。

2 现存的问题

2.1 图书管理模式单一落后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是为师生提供学习参考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的精神食粮。目前图书管理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单一,还停留在靠人工管理图书的阶段,这种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能准确记载书籍,从而对图书的更新也不及时,慢慢形成恶性循环,大大降低了图书的使用价值,使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停滞不前。

2.2 各高校对图书管理的工作不重视

高校图书管属于一项无盈利的教学设施,没有经济来源,由于经费不足会导致图书缺失,更换不及时,或者购买一些劣质书籍,从而间接影响到老师和学生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而学校对于图书管理的工作更是无人问津,认为图书管理工作不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殊不知图书管理也是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3 明确问题根源

3.1 多途径补充图书资源

根据学校师生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情况而开展多途径方式进行补充资源。例如图书馆根据当前的管理系统而增加一个栏目,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此区域中添加自己希望图书馆购买的书籍,这不仅能够帮助图书管理者提供购买目标,而且还能够提升图书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效率。此外,进一步完善借阅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其中比较珍贵的图书,除了定期做好保存、修补工作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和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书籍,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3.2 图书管理模式智能化,以人为本

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繁重的信息管理由计算机完成,信息一目了然,还能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更能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高校图书管理面临的群体是师生,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阅读服务,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在高校的重要作用。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要做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则需要将图书馆数据库内的文献和数据等信息统一管理,将其规范化,标准化。在如今的图书馆数据库中,文献和数据的索引标识不够规范,导致了很多的用户在网上检索时无法找到相应的资料。所以图书馆的数据库急需进行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索引标识进行标准的录入,严谨地分类资源信息,提升数据库质量。

3.3 健全对于书籍的分类监管

具体在完善图书管理时,可以選择分类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内部的图书管理。具体措施应当包括粘贴条形码、提供电脑检索等多样的管理方式。为达到图书管理的基本目标,管理人员就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对于图书流动的速度进行适当的加快,以此来促进信息共享。从院系的角度来讲,各个院系也有必要选购类型齐全的专业图书,通过扩大宣传的方式来提升师生的自主性,确保师生都能做到珍惜图书,充分利用宝贵的图书资料。

3.4 增大图书管理中的投入力度

图书管理如果缺少了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则无法从根源上获得实效。为了转变现状,院校的负责人都应当投入更多资金用来支持图书管理,尽量运用最少的资金来购买最丰富的图书资料。院校除了增大自身的投入之外,还需要运用多渠道吸收资金,确保扩大资金利用的多种渠道。对于重复购買某些图书的行为应当予以避免,以此来节省购买图书时的成本。作为图书管理的负责人员,也可以尝试着构建资料库,全面提升图书利用的成效性。

结束语

结合上文分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模式下,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而大学时代是学生结合自己发展而做好知识储备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生就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中的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在图书管理方面则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技术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为校园师生带来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莹. 资源共享型大学图书管理方法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3):154-156.

[2] 赵相锋. 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J]. 办公室业务,2015(23):124.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模式和策略要发生相应的调整。学校在开展教育时,中学图书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时非常重要的渠道,同时对于教师继续教育以及提升师生综合素质等作用显著。只有高质量地做好中学图书管理工作,图书馆的各项作用就能更好实现。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开展中学图书管理的策略,运用各种方式不断丰富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促使图书馆馆藏资料得以充分挖掘,以服务于中学教育。本文在此针对提升中学图书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为该项工作更加适应新时期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形势,提供经验借鉴。

一、现阶段中学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时期,开展中学图书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与图书管理专业素养,而且要具备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因此,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更加关注教学活动,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事业。当前时期,中学图书管理人员培训情况并不乐观,专业素养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此情况下,一些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无法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无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得图书服务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意识相对欠缺。

2.图书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对于中学图书馆而言,在开展图书采购工作时,经常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图书资源无法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完善,无法满足学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图书借阅需求。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在配置图书资源时,并不能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充分考虑,难以针对性满足师生对于图书馆资源的各项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兴趣、爱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上很多非主流文化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学校图书馆如果无法合理配置图书资源,会导致中学生阅读兴趣丧失,使得图书馆价值无法充分实现。

3.图书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

对于中学生进行图书查阅的需求,一些管理人员并不能较好地满足,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同时,图书馆内的图书摆放较为随意,一些图书破损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原因都是图书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学校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的图书馆并不具有独立地位,学生在阅读图书时保存和保护图书的意识也不强。此外,在制定完善图书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缺失,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

4.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现阶段,很多中学图书馆依旧主要运用人工借阅方式,不但人工操作烦琐程度较高,而且工作效率也比较低。与此同时,图书借用的效率较低,图书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的投入相对来说较为有限,由此导致图书信息化管理方面无法借助信息化优势,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导致实际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

二、提升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持续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学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要提升管理水平,应对学校藏书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并制定精准高效的管理策略。同时要引进一些水平更高的管理人员,积极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促使图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际上,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来说,其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和技术性,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通过积极参与研讨会或者交流活动以及有关培训等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的图书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图书管理水平。此外,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校应定期组织其参与各类综合培训,不断加大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针对性地提升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由此推动管理人员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图书馆主要是为学生服务,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应掌握同学生沟通的技巧,及时掌握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进而可以同学生展开更高效率的沟通,为学生高效阅读提供助力。

比如,對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图书管理行业的知名专家为工作人员讲解最新的图书管理知识与经验技巧,以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可以同其他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学习借鉴他人更加先进、更为适用的图书管理经验。除此之外,学校要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按年度或半年度进行定期考核,鼓励其更加注重自身图书管理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为学校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书管理服务。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中学,应分批次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更高级别的培训服务,为其提供一些晋升机会,促使管理人员可以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图书管理工作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水平。

2.持续优化配置图书馆图书资源

新时期,要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促使图书资源的教育价值及作用充分发挥,要求图书馆应合理配置所拥有的图书资源。为实现这一目的,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交流,运用该种形式及时了解师生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而可以更好地根据师生建议,对图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为师生提供所需要的图书资源,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提升其学习成效。教师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为其继续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同时,图书馆通过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障图书完整性等,进一步普及和强化学生对图书的爱护与保护意识,有助于促使学生在借阅图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做到爱书和护书。在优化配置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同时,要及时利用各种渠道更新图书资源的动态,促使学校师生对于图书馆藏书资源情况进行更加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同时,图书馆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学师生阅读需求的了解程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服务师生图书资源需求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切实增强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效率。

比如,中学图书馆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校师生需求图书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引进一些需求量相对较高的图书,以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藏书情况,更好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同时,学校图书馆要积极地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结合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对图书馆的藏书资源进行优化更新,使之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一些新兴的阅读需求。此外,图书馆还应结合中学生学习情况和中学阶段的教学科目,适时地引入一些更加新颖和稀缺的教辅资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知识提供支持,满足师生对于图书资源的多样化与针对性需求。

3.持续完善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以往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对于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图书管理各项工作缺乏必要的依据,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图书馆通过对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挖掘图书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深化管理人员对其岗位工作的认知,促使图书查阅、借阅等各项管理及服务工作的水平更加规范化,图书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图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不断增强对图书借阅等关键工作的管理力度,强化对学校师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图书管理工作,能够为图书管理工作提升奠定良好制度基础。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图书资源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利用图书借阅实现课堂内外阅读相结合,促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促使图书信息传递更加快速有效,帮助学生高效地做好图书信息查阅等,满足其阅读需求。

比如,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时,要综合考虑学校实际与自身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在已有流程设置基础上,运用规章制度形式固化图书管理工作的经验模式,为该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开展提供支撑。在建立图书管理规章制度之后,需要就具体内容向全校师生公开征求意见,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图书馆建章立制工作。该种方式,有助于全校师生更加认可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全校师生在实际进行图书借阅时,也会更加主动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大大提升了图书馆执行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为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夯实了制度基础。

4.持续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各行各业当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开展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时,要想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首先,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具备操纵信息化管理工具的能力,促使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以往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主要运用人工操作方式,实际取得的管理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学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有限,导致图书管理效率提升受到极大限制。其次,現阶段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在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引入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促使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得到缓解,管理方式更加多样,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开展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时,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搭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图书管理人员统筹掌握图书馆藏书情况。同时,也可以搭建计算机信息搜索系统,便于师生更加高效地对所需要的藏书进行检索,掌握藏书的存放位置以及相关图书的情况,极大地简化了师生获得图书资源的流程,提高了查找藏书的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师生也更加容易发现图书馆所藏有的各类丰富的资源,在图书馆当中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并且在有限时间内对其所需要的书籍进行查阅。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可以结合自身管理需要,着力搭建其他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助力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使得在校师生需要从图书馆当中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服务,迫切要求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水平。在此情况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图书借阅秩序,引导学生将图书馆读书和校园读书充分结合,以此对图书馆硬件条件进行优化,促使图书馆作用充分发挥,更好地满足学校师生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奠基石,而知识来源于书本,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知识的储存地,是知识精华的汇总,尤其是高校中的图书馆,是广大师生的获取知识、查阅文献、研究的重要场所。随着新媒体文化的快速发展,师生对知识的获取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促使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也必须的得到更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新理念

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覆盖各领域的时代,高校师生对信息的获取方式不断改变,由原来的翻阅纸质资料变成了现在的数据库和网上图书馆查询。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师生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在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革新,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管理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以尊重服务对象为基础的管理活动。人本化的管理理念着重关注读者和员工韧性需求,并据此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案服务读者以及管理员工。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是围绕读者,来提供人性化服务,以及舒适、放松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需要从3个大的方面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强化员工“以人为本”服务意识。优质的服务,舒适、幽静的阅读环境是图书馆吸引广大师生的关键,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实施人本化服务是势在必行的。例如,借鉴校外一些商业性的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立项,结合师生的心理需求,构建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为每一位读者提供同等的优质服务,尊重每位进馆读者,条件允许下,为一些有独特阅读习惯的读者创建个性化环境。

(2)在服务员工中实行“以人为本”管理。图书馆的员工是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和运作的关键。加上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有图书馆志愿者,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帮助整理书籍,减轻生活压力。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员工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扶持。在弹性化的管理下,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后者属于硬性要求,用于规范日常工作中的服务质量和秩序,而前者是为了弥补后者硬性要求中的不足之处,可以收拢人心。同时进行员工培训,及时将新的服务立项内容告知员工,并且让其熟练掌握,同时保证员工都会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一些基础的网上图书检索、存储等,逐渐适应信息化管理。

(3)近年来,陆续有很多国内知名高校的图书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因其馆藏有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学术价值较高并且独有的资料,而打响了校园图书馆的名声。这样的图书馆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让其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还能吸纳更多有利于图书馆建设的社会资源。例如,武汉大学近年来因其品牌化图书馆得到了很多著名历史典籍、珍贵文学文献资料捐赠,图书馆规模日渐壮大。

二、质量管理新理念

在高校图书馆中实施质量管理理念,就是以高效的运行、管理、服务质量为最终目标,不断优化馆内运行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先应分析图书馆现行质量管理体系中尚待改进之处,并针对其中的服务问题以及环境问题进行完善,同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质量管理工作,确定改进的大体方向。在制定出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后,需要对其实施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然后再不断改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丰富经验,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成熟化质量管理体系。最后强化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从而创建一个具有优质服务、积极进步的高校图书馆。

三、信息化管理理念

开展此种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在保证图书馆秩序的同时,减少入馆和出馆手续,增加阅读量。师生只需要在进馆的时候进行一次身份验证即可,后面便可在图书馆的任何馆室、阅读需要的文献等,阅览室是公共开放的,每位读者都能使用,有需要借阅的文献和资料只需要在服务台进行办理即可,不需要在图书所在科室进行专门登记后才能借阅。

具体实施就是撤除多余的关卡,只保留图书馆进门的身份验证通道,开放各图书阅览室,包括纸质书籍和电子阅览室,保证图书管所有资源的共享。师生在进入图书馆后,可以提前在每个阅览室门口的电子查询系统上查询自己所需图书的具体位置,有目的的去拿取所需的书籍。在图书馆大厅设置自动借还书操作系统,例如,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利用校园一卡通即可自行办理借书、还书手续,既减少操作麻烦,又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此外就是充分利用网上图书馆服务平台,以往的高校图书馆一直有数字图书馆,但是一直未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校师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例如一些不能借出馆的重要典藏文献,就可以通过网上借阅平台进行下载或者在线阅读,这样学生和老师就不需要重复到图书馆来,在宿舍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都能查阅资料。

四、资源管理新理念

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包括了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的管理、整编、采购、上架、维护、整理等环节。资源管理新理念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最大化提升图书馆的资源效应,扩大资源渠道,实现图书资源扩张、更替。高校图书馆应该逐步开拓图书资源的采購渠道,丰富图书种类,同时加强和供应商的沟通合作,共同进行编目工作,降低学校图书馆编目难度。图书整理人员应该实时关注各类图书的浏览量,对于浏览量呈上升趋势的图书,可以适当延迟下架时间,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领域进行了解,以便保证馆内图书资源的实效性。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是为校园广大师生服务的地方,随着师生对书籍资源的需求变化,图书馆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提升其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在高校图书馆中推崇“以人为本”、信息化、资源管理等管理新理念,可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展宁.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黑龙江科学,2015,(9):278.

[2]尹亚蕾.浅析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70171.

[3]邹双红.试析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时代教育,2015,(9):88,104.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现在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突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虽然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显然是存在的。该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指出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广泛应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互联网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互联网技术发展也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往都是通过图书等媒介,现在则是通过数字信息化。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找到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有所帮助的资料。

1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整个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作为领头羊,走在了发展的前沿。许多的高校都逐步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图书馆。在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数据库信息化方面,我国开始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展,并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许多可以进行资源共享的网站被建立起来,如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比较出名的网站,这些网站的建立带来巨大的益处,为各大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另外其整个服务系统和相关的经验,都值得我国高校的图书信息管理进行借鉴。目前我国的高校大部分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信息的相关网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查询各种资料,甚至有部分高校还在其他的网路数据库投入资金,加快开发个人数据库的建设,使得数字化馆藏发挥最大化作用,推进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渴望,还可以为相关科研人员的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

不同的高校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一些实际客观条件的影响,仍然有一部分的高校在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受到阻碍,还有一些民办的高校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但是这样的系统也存在许多缺陷,教师与学生运用较少,其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小的。

2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对图书资源的检索。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处于迅猛状态,师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需要更加多元、更加综合的知识体系,因此图书馆利用数字网络平台已经是势不可挡的趋势。高校建设图书馆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全面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资源来源广泛,师生的要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库,师生也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学习。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可以通过加强高校图书管理馆信息化来提高,通过构建全面的互联网数字服务一体化平台,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程度,利用信息化来服务读者,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查看和下载一手信息,最大程度方便了读者的学习生活。通过利用信息化服务来完善基本的人工服务,推进信息个性化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和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图书馆,达到资源知识共享的效果。图书管理信息化因为数字网络平台服务的便捷性而得以快速实现,从此图书馆的服务上升了一个台阶,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通过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可以搜索到图书最新的资料信息,从而实现多维度图书资源的共享,这从根本上了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交流的进步。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加强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文献信息用料的成本。信息化不仅提升馆藏容量,而且还满足读者快速化借阅需求,过去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对于数据库的建设选择忽视,导致大量现存的资料无法达到共享,图书资源长期处于被动开发的地位。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管理高校图书发展的趋势,数据库资源往往拥有三大功能: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和灵活、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三大功能在师生们的学习、科研中举足轻重,目前各个高校图书馆立足于信息时代的建设并且大力弘扬该三项功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不仅给教师、学生以及更多读者带来了方便,还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技术水平与效率。

3 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引进专业化人才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的重要核心是人才,因此对于人才的引用,不仅要考虑学科的专业性,还需要考虑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的技术性,因此可以选择引进复合型人才,最好懂得掌握图书管理的相关经验,并且对于计算机方面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进步。同时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工作,现有的管理人员往往都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相对熟悉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合理运动可以快速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通过加强培训使他们转变思维,掌握计算机信息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服务。

3.2 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为师生服务,帮助教师教学,推进相关的科研工作进程,对于各种丰富有效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调动,使得信息化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提高。这就要求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做到资源共享的同时避免资源的损坏,尽可能利用相关技术通过网络的进行传播,开发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源,整合各大网络资源,让各网络之间可以进行联系,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但是信息资源具有可修改性、可重用性以及获得性的特点,因此要加强对信息管理,防止一些非法行为造成巨大的损失,建立相关管理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源的网络传输过程,提高信息安全系数,杜绝盗版现象,对原作者的版权实施保护。

3.3 构建自身特色服务

对于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而言,网络信息资源已经具有自己图书馆的特征。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具有特色的知识信息服务系统是非常有益的,在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功能性并没有减弱,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挖掘,远远高于常规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走特色馆藏之路,构建并完善整个信息数据库,并与其他的高校的进行资料信息共享,目的是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经验,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读者们的需求。高校图书管理构建自身特色可以开展一些不一样的服务,如网络师生读者论坛、高校图书馆讲座等,这些特色服务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4 结语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处于发展中,对于高校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学会积极应对,采取一些措施。综上所述,我们图书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管理建设力度,有计划地实施相关项目建设,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会逐步提高,进入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许虹.试论知识型社会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4(17):126.

[2] 張红云.关于图书管理的多视角分析[N].山西青年报,2014-03-09.

[3] 柴森.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7):26-28.

[4] 苏伟.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J].艺术科技,2015,28(11):297.

图书室管理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濟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我国当前已将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医院的图书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和改革,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医院图书管理的收藏和整理功能,还要重视有效利用图书资源。因此,本文针对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新模式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旨在为网络信息环境下有效利用医院图书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词:网络信息视域;医院;图书管理;创新

引言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其中包括医疗行业。网络信息技术在为医院带来广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受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医院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在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服务。向信息化建设发展,从而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整体效率,同时提高服务水平,为医院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特点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趋势迈进是未来必然发展方向,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图书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图书管理人员整合和管理图书,另外,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全面了解图书。方面管理人员合理布置和调整图书的位置以及种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图书资源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阅读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人们通过电子书、云阅读等形式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阅读图书的目标,医院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一优势,通过网络分享图书,从而提高图书的阅读率。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医院图书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过于被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医院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中,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管理方式更加简洁灵活,读者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图书,也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分享进行阅读,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还能够促进图书资源有效利用。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创新管理模式。

3.建立网络图书管理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建立医院网络图书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平台,一方面能够突出医院图书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便利,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净化平台工作,就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图书管理效率。与传统图书管理工作相比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医院图书管理向信息化趋势发展的重要性

1.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医院图书馆中馆藏资源丰富,能够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医护人员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源可以提高专业能力。传统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中纸质文献相对较多,因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即使医院给予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没有明显效果。另外,由于缺乏管理意识,图书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都缺少一定重视。因此阻碍了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图书馆管理也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创新和改革向现代化和信息化趋势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地位也极其重要,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图书馆实施信息化改革有利于医护人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医院图书馆实施信息化改革能够为医院的所有科室提供信息化服务,医护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查阅相关资料,不需要亲自去图书馆翻找书架,由此可见,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趋势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促进图书馆业务向多样化趋势发展

医院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丰富馆藏组员,图书种类也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杂志、报纸、书刊等等,随着图书种类的增多,图书馆的业务领域也会相应拓展,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传统医院图书管理过程中,纸质文献资料较多,由于翻阅次数较多,会导致纸质文献破损或毁坏为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医院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会相对减少纸质文献的订阅次数,这一现象也会为读者带来不便,不利于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的目标,不仅能够简化翻阅文献的流程,还能够为摘抄、复印等工作提供便利。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够丰富医院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医护人员通过电子设备能够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医疗专业水平,对医院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三、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新创新措施

结合上文提到的信息化医院图书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从而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管理人员需要创新服务理念

结合当前网络信息对医院图书管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来看,想要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效率,首先需要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意识。管理人员作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只有正确树立创新理念,才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责任心,在管理工作中积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一切以服务读者为基础,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定文献资源检索方案,有利于读者快速查找和翻阅图书。图书管理人员通过检索方案能够及时为读者提供图书咨询等服务。从而在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

2.适当增加電子图书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电子书、云阅读等大量阅读平台逐渐涌入人们的生活。读者可以通过闲散时间利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打破了传统中图书馆时间、空间等限制问题。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前读者参与阅读最广泛的形式之一。因此,医院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互联网技术适当增加电子图书资源,并实时网络化管理。并结合医院图书馆网络平台推广和宣传图书资源,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强化医院图书工作的管理效率。对医院图书馆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建立网络平台

当前,广大群众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形成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想要创新和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大众意识层面这一要素,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图书共享平台,结合当前社会形势以及读者的兴趣爱好借助平台能积极宣传和推广图书资源,在尊重读者个性意识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查找书籍,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另外,读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友好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可以对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有利于医院图书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通过创建网络图书共享平台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医院的图书管理长远发展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在网络信息领域下有序进行,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信息化趋势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淑娟.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才智,2019(13):227.

[2]毕建悦.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37.

[3]庞余良.网络数字信息视域里的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1):190.

[4]罗 莹.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30):236.

[5]麦小鸥.浅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5): 151-152.

[6]毕建悦.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37.

[7]麦小鸥.浅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卫生产业,2018,v.15;No.340(05):157-158.

[8]刘 群.简析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及创新服务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4,(19):109.

[9]武智慧.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及创新服务探索[J].医学信息,2015,(28):34-34.

[10]孙 奇.浅论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6,(14):67-68.

[11]王 蕾.基于信息化的医院图书管理问题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3):151-152.

作者简介:张伟(1970-),女,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工作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

上一篇:投资项目管理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我国股票估值完善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