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8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全科团队队长职责

1. 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根据团队岗位要求,对本团队成员实行双向选择。负 责领导本团队成员认真完成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 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及本团队的行政管理工作。

2. 认真制定本团队的年度工作目标,并有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且有工作 目标,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 每半年对团队开展的工作(工作的质和量)有评价、分析,并对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及时协调好团队内部工作程序,有序高效地开展全科团 队工作。

4. 领导本团队成员按质保量完成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

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工作。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的 优质服务。

5. 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态度和方法,并督促本团队成员严格执行

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 服务。

6. 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对于条件所限无法处理的病人,及时与中心联系,

由中心根据双向转诊协议与上级医院联系转送,重危病人应立即转送,必要时 派团队全科医生护送或团队成员陪同。

7. 定期组织召集本团队会议,及时传达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将团队

在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注重团队内部工作的协调,沟通及问 题的解决。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8. 负责本责任社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核查,报告,临时处置和组织、 联络、协调和支援工作。

9. 认真落实布置完成中心下达的其他各项任务。

全科医师职责

1. 在全科团队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

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可及性,综合性、持 续性的、优质有效服务。

2. 按时参加门诊及出诊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接到出诊要求,尽快前往 病家,询问病史,检查和治疗。参加门诊和病床临床及病区临床值班。

3. 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人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必 要时做好陪伴护送。

4. 认真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5. 规范书写医疗文件,包括门诊病历、门诊处方、转诊记录、死亡登记、 家庭病床病历、会诊记录等。

6. 协助做好预防保健等工作,负责建立和维护本责任区的家庭健康档案, 负责本责任区 60 岁以上老人、康复病人,三无、低保等人员等上门访视服务工

作,负责本社区慢性病康复保健指导及行为干预计划的实施和健康档案的维护 等工作,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7. 做好责任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推广健康教 育处方,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8. 认真完成中心下达团队的其他临床性工作任务。

公共卫生医师职责

1. 在全科团队组长的领导和质量监控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公共卫生条线 的考核要求,做好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工作的工作任务。

2. 协助团队成员完成健康档案的资料更新工作。了解本社区内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发热分布特征,与全科医师一道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组织实施。

3. 负责本区域内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掌握计划免疫工作规程,及时完 成接种补漏工作和季节性有价疫苗接种工作,并完成建册建簿。

4. 认真执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做好传染病人家访指导,疫源地处理制 度和漏报调查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5.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法》 、

《食品卫生法》等卫生法则,积极开展多

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群策群力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 掌握本社区慢性病人的基本情况,协助责任全科医生做好慢性病人的随 访和健康教育工作。

7. 做好本社区结核病人的管理,指导其合理用药,并完成结核病人的管理 及网上直报。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团队成员

成员照片

服务范围:社委会

服务项目

1、

2、

3、

4、

5、

6、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健康管理。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指导等服务。 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出诊、巡诊等服务。 对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居民服务。

7、 其它各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咨询电话:(0XX)XXXXXX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工作计划

2012年度我院按照上级各级单位对我院的要求,改进了五个全科团队的人员结构,进行合理分工,对目标和任务都进行了明确。按照区域划分,本团队为怀远镇广大居民的均等化服务工作,现将2012年的全科团队工作计划布置如下。

一、 整理消化之前未完成的部分任务

1. 进一步消化2011年度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且修改、完善,使达到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

2. 整理之前的慢性病病人的随访档案,没有及时随访的及时随访。

3. 对部分未能及时随访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及时随访。

4. 对2011建立的档案中不合格的居民档案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填写。

二、 开展2012年的均等化服务

1. 新建今年年满65岁的老年随访档案,以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残疾人为主,保质保量,并且录入电子文档。

2. 联合其他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精神病人的年度体检;

3.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要力争大规模、高质量,联合

对口支援医院扩大义诊的效应;

4.做好传染病、结核病的报告管理,扩大无烟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多个主题活动日在街道开展宣传活动;

5.做好妇保儿保、计免工作的宣传工作;

6.与辖区内10%家庭签订家庭医生的协议,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开展全方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职务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及职务

前任会长 丛玉隆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 2

现任会长 张 曼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 3

候任会长 尚 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4

副会长

张 捷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 5

副会长

副会长

副会长

副会长

副会长 10

副会长 11

副会长

副会长

常务委员 14

常务委员 15

常务委员 16

常务委员 17

常务委员 18

常务委员 19

常务委员 20

常务委员 21

常务委员 22

常务委员 23

常务委员 24

常务委员 25

常务委员 26

常务委员 27

常务委员 28

常务委员 29

常务委员 30

常务委员 31

常务委员 32

常务委员 33

常务委员 34

常务委员 35

常务委员 36

常务委员 康熙雄

主任医师、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

主任

王学谦

教授、 研究员 天津市天津医院院长、所长

吕 元

教授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副院长、检验科主任

胡丽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医院

王 前

主任医师、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检验科任 王兰兰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 郝晓柯 主任医师、教授 陕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王清涛 教授 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主任

北京市检验中心副主任

孙 芾 主任医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 田亚平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301医院生化科主任 王成彬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301医院

贾 玫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赵 昕

主任技师、副教授 北京医院检验科主任

崔 巍

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李永哲 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

曹永彤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主任 徐英春 研究员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

王培昌

教授、主任技师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 张远春 主任医师

北京燕化医院院长 仲人前 主任、教授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科主任 李 莉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府伟灵 教授、主任医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任 李连青 主任医师、教授

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 单保恩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四院

刘 勇 教授、研究员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检验科主任 王 琪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谢 风 主任医师、教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主任

辛晓敏 主任医师、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 潘世扬 主任医师、博导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晓军 教授

南京军区总医院检验科主任

陈 瑜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 谢鑫友 主任医师、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7

常务委员 吕建新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检验医学教

育 部重点实验室 38

常务委员 马筱玲 主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39

常务委员 沈佐军 主任技师、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40

常务委员 欧启水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 41

常务委员 王传新 教授、博导

山东省齐鲁医院检验科主任 42

常务委员 马万山 主任医师

山东千佛山医院

43

常务委员 兰小鹏 主任技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检验科主任 44

常务委员 张 展 主任技师、教授 河南郑州大学三院院长

45

常务委员 46

常务委员 47

常务委员

48

常务委员 49

常务委员 50

常务委员 51

委员

52

委员

53

委员 54

委员

55

委员 56

委员

57

委员 58

委员 59

委员

60

委员

61

委员

62

委员 63

委员 64

委员

65

委员 66

委员 67

委员

68

委员 69

委员 70

委员 71

委员 任

72

委员 73

委员 74

委员 75

委员 76

委员 李 艳

主任医师、教授

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刘文恩 主任医师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任

姜 傥 研究员

中山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附属第一医院

检 验医学部主任

李 山

教授

广西医大附属第一医院

符生苗 研究员

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 魏 军 主任技师、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 陈东科 副主任技师

北京医院检验科 王大光 副主任技师

北京医院检验科 谢志贤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检验科

齐 军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检验科主任

王建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柴庆波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 张会英 主任技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主任 苏建荣 教授

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 鲁辛辛 主任医师、副教授 北京同仁医院

刘贵建 主任医师、教授 广安门中医院检验科主任

郑永刚 副主任技师

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检验科主任 梁国威 主任医师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 主任

赵秀英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检验科主任 白 洁

主任技医师

解放军301医院南楼二层检验科主任 司全金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301医院南楼心血管一科 汪德清 主任医师

解放军301医院输血科主任

王海滨 副主任技师

解放军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毛远丽 主任技师

解放军302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 马 聪

主任医师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 王冬环 主任技师

北京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王学锋 主任医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主李 智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检验科主任 高 硕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姚 智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 刘德敏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刘树业 主任技师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77

委员

彭 林 院长、研究员 天津市儿童医院 78

委员

鹏 主任技师、教授、博导 天津市肿瘤医院 79

委员

张连祥 主任技师

天津市胸科医院

80

委员

蒲晓允

教授

重庆市新桥医院,三军大二院

81

委员

廖 璞

主任技师

重庆市临检中心、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82

委员

陈 鸣

主任医师、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三院 83

委员

张进顺 教授

河北北方学院 84

委员

张金艳 主任技师

河北省肿瘤医院

85

委员

李永军 主任技师

河北医大二院检验科主任 86

委员

87

委员

88

委员 89

委员 90

委员 91

委员 92

委员

93

委员

94

委员

95

委员 96

委员 97 委员

98

委员

99

委员

100 委员

101 委员

102 委员

103 委员

104 委员

105 委员

106 委员

107 委员

108 委员

109 委员

110 委员

111 委员

112 委员

113 委员

114 委员

115 委员

116 委员

117 委员

118 委员

119 委员

120 委员

冯志山 主任技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戴二黑 教授

河北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杨 波

主任技师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检验科主任

梁红萍 主任技师、 教授 山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赵克斌 主任医师、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主任

任建平 主任技师、教授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 张军力 主任技师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托 娅 副主任技师、副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科 丁海涛 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检验科

温志国 主任医师

内蒙古北方重工医院检验科主任

牛广华 教授

辽宁省中医院

袁 宏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主任 孟冬娅 主任技师

辽宁沈阳军区总医院检验科主任

张蕴莉 教授

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续 微 主任医师、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检验科主任 吴皓瑜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

关秀茹 主任医师、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郭微媛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彭士云 主任医师、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陶玉斌 主任医师

哈尔滨解放军211医院

姜晓峰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张 葵

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市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

马 萍 副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芦慧霞 副主任技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吕时铭 主任医师、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 徐笑红 主任技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 周永列 主任医师、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主任 伍严安 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主任 张忠英 主任技师、教授

厦门市中山医院主任 宋秀宇 主任技师、教授 厦门市中心血站 段 荣

主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邹学森 主任医师、教授

江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 胡志坚 副主任技师、副教授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保龙 主任技师、教授 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主任 张炳昌 副主任技师

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主任

121 委员

汪运山 主任医师、教授 山东济南中心医院副院长兼检验科主任 122 委员

宋卫青 主任技师、教授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部主任 123 委员

王国礼 主任技师

山东威海市医学会

124 委员

孙长义 主任技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125 委员

康运凯 副主任技师

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126 委员

孙自鏞

教授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27 委员

曹友德 主人技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128 委员

唐爱国 主任技师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科主任 129 委员

谢小兵 主任技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0 委员

131 委员

132 委员

133 委员

134 委员

135 委员

136 委员

137 委员

138 委员

139 委员

140 委员

141 委员

142 委员

143 委员

144 委员

145 委员

146 委员

147 委员

148 委员

149 委员

150 委员

151 委员

152 委员

153 委员

154 委员

155 委员

156 委员

157 委员

158 委员

159 委员

160 委员

161 委员

主任技师 郑卫东 主任技师

朱学海 主任技师

周涌 副主任技师

胡朝晖 副主任技师

杨红玲 主任工程师

裘宇容 主任技师、教授 周义文 主任医师

秦 雪

教授

戴盛明 主任技师

黄之虎 副主任技师

覃 西 主任技师、教授 黄文方 主任技师、研究员

秦 莉 主任医师

王开正 主任技师

熊 杰 副主任技师

陈 端

主任医师

牛 华

主任医师、教授

王玉明 主任医师、教授 杨红英 主任医师、教授 渠 巍

副主任医师

任健康

研究员

杨江存 研究员

陈 葳

教授

王香玲 主任技师

李燕平 副主任技师 魏莲花 主任技师

赵玲莉 主任医师

阿祥仁 主任医师

黄艳春 主任医师

徐菲莉 主任技师、教授 王昌敏 主任技师、教授

湖南儿童医院儿研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医学部检验科

广东东莞市东华医院检验科主任

广东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主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检验科

广西民族医院检验科主任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检验科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副主任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成都军区总医院检验科主任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阳市妇幼保健院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甘肃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甘肃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副主任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实践的学习,学员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了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农村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农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 ,小佳河镇卫生院各科室老师给学员们传授了农村医学、全科医学、农村预防与保健、农村常见健康问题、康复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农村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急症与急救、物理性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等学科,从中了解了农村卫生服务的特点,为了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广泛的全科医疗知识,尤其是突出农村卫生医疗健康、疾病、保健等特点的医学知识理论受益匪浅。

在小佳河镇医院1个月临床技能实践期间,学员们对内科、急诊科、外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真完成了临床培训要求。使学员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临床科室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快捷、周到、便宜、

1 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小佳河镇医院基本设施齐全,药品丰富便宜、化验室(常规化验、生化化验基本满足常见病的需要)、B超、心电图等。还开展了针灸、按摩、拔罐、封闭等多样化的服务,对诸多疾病后遗症,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小佳河镇医院1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期间,学员们能够独立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掌握的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农村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

通过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卫生院医生在乡镇卫生院职责的重要性。卫生院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门诊、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等)了解全乡镇居民的健康状况,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达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员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充分显示出全科医疗在现今社会中农村居民的需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全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

医生制度

1、责任医生必须服从全科团队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及临时性工作。

2、运用适中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3、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护理工作。

4、定期开展健康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5、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

6、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衽分类管理。

7、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

上一篇:军训自我总结范文下一篇: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