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

2023-09-16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1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纪实

1370536875人。

这是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刚刚发布的全国总人口数。

这是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的辛勤结晶。这是全国上千万普查人员克服无数艰辛,走入4亿多户家庭,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宝贵“家底”。

从2010年11月1日起的10天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进行了一次人口总点名。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10天13亿多人,1天超过1.3亿!简单而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是一段值得记忆的光辉路程。

掌握国情,科学决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肩负着重大使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切实搞好人口普查、准确掌握人口信息,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作出的重要指示。

20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年份,也是国际人口普查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这一年开展人口普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调查的国家之一。《后汉书》记载,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现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的。

“每一次人口普查,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每一次得出的全国人口数据,都是中国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资料,为当时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著名人口学家翟振武介绍说。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为准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服务的,总人口为59435万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给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准确全面的人口数据,总人口为100818万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总人口为126583万人。

中国的发展航船正扬帆起航。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而紧迫。要科学规划,科学发展,必须掌握国情国力,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而人口状况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国情信息。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使命重大,挑战空前。

——人口总量庞大,居住地域广阔。13亿多人分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有的住在大山深处,有的游移于江河湖海,有的生活在广袤的高原。要在10天内对每个人进行普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人口流动性大,锁定普查对象难。全国2亿多人口在流动,比10年前几乎增加了一倍。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锁定普查对象,做到不重不漏,难度超过以往历次人口普查。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获得真实完整的数据难。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向外人透露职业、婚姻、住房等情况,更担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首次普查外籍常住人口,沟通理解难。按照联合国“将人口的国际迁移作为人口普查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建议,这次普查首次把常住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此前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循。

四大挑战实实在在,一个也绕不过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场十分难打的硬仗、苦仗。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大规模社会动员一举成功

人口普查需要广泛动员全国13亿多人参与。能否调动各方面力量,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

正因为其重要而艰难,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率先垂范,接受人口普查。2010年11月2日上午10时许,中南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微笑着同前来登记的两位普查员亲切握手,并逐一回答了普查员的询问。普查表登记好后,总书记认真加以核对,并郑重拿起笔在“申报人”一栏中签下名字。

这一天,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或在中南海亲自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或委托家人申报人口普查信息。

正因为其重要而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人口普查给予了高度重视,作出周密部署。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6号国务院令,颁布施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对人口普查工作进行规范,从法律上明确了积极参与配合人口普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从法律上明确了要对普查数据保密,要防止人为干扰普查数据。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担任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24个部、委、局、办的相关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前夕,李克强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广播电视动员讲话。

正因为其重要而艰难,作为这次普查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全国统计系统,更是全体动员、全力以赴。

“无论多么艰巨复杂,有中央的高度重视,有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排除万难,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完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

为了确保普查成功,国家统计局提前3年就启动了人口普查准备工作。从2007年8月在江西进行外出人口试点调查开始,到2010年11月进行入户登记,3年多艰苦细致的备战,逐步拿出了对策。

破解流动人口普查登记难题是关键。科学设计普查方案至关重要,流动人口普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低。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登率为千分之零点一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为千分之零点六,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漏登率竟达到了百分之一点八一。问题出在哪呢?原来是仅仅按常住人口原则进行普查登记容易出现疏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做到不漏不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取“两头堵”的办法。也就是说,普查员逢人就查,见人就登。不仅在居住地登记,在户籍地也登记。两边登记之后,由计算机汇总软件根据事先设定的条件来剔除重复。提高数据质量,既要靠方法创新,也要靠技术保障。这次普查首次借助了遥感影像来确定普查区边界,将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4亿多户人家,按照每个普查小区80户左右的规模,划分成550多万个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无缝衔接。

为搞好这次普查,有关部门给予大力配合,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

栉风沐雨,流血流汗,普查人员以难以想象的付出平均每天“清点”1.3亿多人

2010年11月1日零时,对于普通人来说正是沉浸梦乡的平常时分,但对于上千万人口普查工作者而言,却意味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的到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终于迎来了决战时刻。从这天开始,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椰风怡人的南海;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从共和国的领袖,到普通百姓,都在为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关键战役——入户登记而共同努力。上千万人口普查工作者们更是全体出动,全力投入。

2010年11月6日清晨6点,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两河村54岁的人口普查员赵建娃喝了碗头天晚上剩下的稀饭、啃了一个干馍,就挂上普查员的牌牌出发了。这时天还黑黢黢的,看不清脚下的路。

“为了把人找全,一个院子我去了20次。能够遇到人、找到人,是我心情最好的时候!”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普查员杨智智说。“找人”,是让许多普查人员感到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杨智智负责的曼边村委会第24普查小区大多数人口是流动人口,治安不是很好,而且几乎家家户户养着狗。流动人口大多在外打零工,要找到他们非常困难。

为了把人找全,杨智智专门挑中午和晚上吃饭时进行摸底,饿了就在小卖部买个面包应付一下。持续超强度工作使得杨智智很久不曾发作的痛风和心脏病相继复发,他拄着拐杖一户一户慢慢地走,硬是把这个普查小区摸了个门儿清。比“找人”更难的是“进门”。有些人家明明开着灯,可普查员一敲门,灯就灭了,怎么敲也不理;有些租房户,普查员敲门时,听说是人口普查的,就推脱说在老家已经登记过了。

在10天时间里,完成对13亿多人口的逐一“清点”,普查员们的工作强度和紧张程度常人难以想象。他们有的因为夜以继日地工作病倒了,有的在普查途中遭遇车祸,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10年11月14日,星期天,山东省临沂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魏永像往日一样到岗值班。连续加班和下乡普查使得他身体严重透支,头痛难忍,他悄悄到医院输了液,回来继续工作。下午3点,他对同事说感觉不舒服,在沙发上躺下休息就再也没有醒来,献出了年仅34岁的年轻生命。

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各地先后有十多位普查人员因公殉职。让我们铭记住他们的名字: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汪小林,40岁;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佑镇普查员余耿秀,49岁„„

“上千万普查人员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了这项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们是人口普查的脊梁,历史不会忘记他们!”马建堂说。

全民动员,八方响应,4亿多户家庭打开家门提供真实情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场总动员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全社会的配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这次普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选聘近800万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再加上其他普查工作人员,是一支上千万人的普查大军,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国家的人口总量。

各地广开思路,多种渠道选聘普查人员:社区干部、退休干部和教师、物业员工、楼栋长、邮递员、应届大学生、村会计、村民小组长„„经过严格培训后,这些人成为称职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人口包括你我他,普查准确靠大家。13亿多人口总点名的浩大工程能否成功,取决于全国4亿多户家庭能否打开家门、如实提供信息。

从人口普查入户登记一开始,著名作家舒乙就主动联系所在社区,欢迎普查人员到家中登记。早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舒乙的母亲、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就曾为人口普查亲笔题字:“普查人口,利国利民”。这次普查,舒乙先生也题了字:“提高国民素质,建设文明社会”。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靠着一位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以顺利推进。

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前,80多岁的卜礼让走进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原来,老人最近要出趟远门,担心自己被漏登了,他拿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面详细写着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北京市丰台区城乡接合部,一家木器装潢公司的老板郭永轩在人口普查时有难言之隐。郭家两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先生下了两个女儿,在京城生活期间,又生下了第三胎,是个男孩。在人口普查摸底阶段,郭永轩将真实情况瞒了过去。“乡下人知道好歹,老实人懂得感恩。”郭永轩经过认真考虑,觉得正是改革开放使他这样一个江苏偏僻乡村的农民来到大都市变成小老板,女儿获得了在京城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国家需要了解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不应该对国家隐瞒。在人口普查正式入户登记的那一刻,他向普查员如实申报了家庭人口信息。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接受普查时也大多比较配合。居住在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的台湾同胞蒋文宪看到普查员留下的预约单后,主动联系普查员。第二天,他用香茶把上门登记的普查员迎进门,非常配合地完成了登记工作。山东省诸城市海亮私立中学的美籍教师施华安,面对普查员的询问,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

“正是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齐心合力,才形成了推动人口普查扎实有序开展的强大社会合力,创造了世界人口普查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铸就了共和国人口普查的又一座丰碑。”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在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结束后,向全国人民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数据翔实,家底摸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动员了千家万户,经历了千辛万苦,中国最新的人口 “家底”终于摸清楚了。

对这份成果的质量,老百姓充满期待,普查工作者充满自信。

这份自信,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来自上千万普查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工作,来自老百姓的支持和配合,也来自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简单而清晰的一笔笔数据;我们看不到的,是细致繁复的数据整理、汇总和处理过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光电录入技术,一方面可以节省手工录入所需的大量人力投入,减少手工录入可能产生的错误;另一方面,通过识别程序对扫描的图像进行自动识别,从而得到原始数据并进行汇总,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但要把全国每一个人的信息准确无误地扫描到计算机里,将6亿多张纸介质的普查表,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管理的数字信息和图像,再利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改错等处理,形成可使用的净化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加工,仍然是艰难浩大的工作。

10万名数据处理人员在计算机旁守候了上百个日日夜夜,进行着紧张的数据处理工作:普查表的光电录入、图像存储、数据的校对、校验、质检、导出、编审、归档上报、备份„„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国人口数据信息库。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大国的第六次总点名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这次人口普查,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最新人口统计财富。它让我们数清了我国人口的最新数量,搞清了我国人口分布、结构等方面的最新变化,掌握了我国人口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的最新情况,了解了我国人口婚姻、生育的最新态势。这对于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新的统计信息支撑。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乡政府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乡“六普”各项工作事宜。成立了26个村人普工作领导小组,为人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严格筛选,确保两员数量和质量

乡村两级“六普”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严格进行两员的筛选工作。选择文化程度高,对统计工作有一定认识,在村具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指导员和普查员。精心筛选出56名指导员,273名普查员。

三、加强培训,扎实做好户口整顿工作

选派业务骨干6名同志参加市县“六普”业务培训。随后,乡人普办组织业务骨干分片分批次对全乡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详细的业务培训。

四、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按照县人普办的要求,充分做到各阶段信息及时报送,并积极组织宣传发动,通过发送宣传页5000份、悬挂横幅80条、墙体标语20处、宣传车2辆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五、实地勘察,确保入户登记的真实性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3篇

近日,市统计局将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向全社会发布公报。公报信息显示,全市户籍人口为537.5396万人,常住人口为461.3862万人。常住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17.0141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55.6279万人,减少10.76%,年平均减少1.13%。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全国上下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市政府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市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通过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市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基础数据。

根据普查结果显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市人口性别结构趋于合理,年龄结构中青年、老年比重均有所上升,受教育程度有明显上升。

从性别构成上来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3.6707万人,占50.65%;女性人口为227.7155万人,占49.35%;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7.3802万人,占51.60%,女性人口为260.1594万人,占48.40%。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7下降为102.6。户籍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7下降为106.6。

从年龄构成上来看: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3.6731万人,占13.80%;15-64岁人口为343.9455万人,占74.5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7687万人,占11.6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16个百分点。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构成来看:全市6岁及6岁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14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6.2679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6.617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4.0026万人。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734人上升为675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660人上升为1.2195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2463万人上升为3.6112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0424万人下降为3.3378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5490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46447人,文盲率由7.29%下降为5.52%,下降1.77个百分点。

从民族构成来看:我市常住人口中,有汉族4463996人,占96.75%、其他少数民族149866人,占3.25%。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4篇

[新闻办新闻局局长、主持人 郭卫民]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今天我们请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先生来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的数据,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先生。下面有请马建堂局长做介绍。 [2011-04-28 10:00:00]

[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普查准备、现场登记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2011-04-28 10:06:44] [马建堂]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011-04-28 10:08:38] [马建堂]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2011-04-28 10:10:40] [马建堂]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2011-04-28 10:10:54] [马建堂]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2011-04-28 10:11:08] [马建堂]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2011-04-28 10:11:20]

[马建堂]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2011-04-28 10:14:03] [马建堂]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1-04-28 10:14:15] [马建堂]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011-04-28 10:14:29] [马建堂]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2011-04-28 10:15:52] [马建堂]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2011-04-28 10:16:47] [马建堂]关于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这一次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的普查数据,我们将在明天以公报的形式和新闻稿的形式发布。 [2011-04-28 10:17:43] [马建堂]

九、人口的流动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2011-04-28 10:18:08] [马建堂]人口普查现场登记结束后,在全国随机抽取了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通过与现场登记结果比对,这次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2011-04-28 10:22:17] [马建堂]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正在组织力量进行详细汇总和分析,并将陆续予以公布。 [2011-04-28 10:22:28] [马建堂]最后我还要代表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国家统计局向13亿被调查对象和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包括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境外人士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正是由于基层普查人员的奉献、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才使得我国历史上,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复杂的社会调查活动能圆满成功。他们是新时期调查统计工作最平凡,但又最可敬的人,他们是中国普查工作的基石和脊梁。特别是为普查工作奉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们,他们的精神常在,他们的生命永存,我们永远怀念他们。谢谢大家。 [2011-04-28 10:22:42]

[郭卫民]刚才马建堂局长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下面进入第二阶段——提问,提问的时间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1-04-28 10:26:17]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我们看出来中国人口、经济、社会在这十年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想请发言人帮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变化,会不会据此作出一些社会政策上的调整,也帮我们展望一下。谢谢。 [2011-04-28 10:27:09] [马建堂]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刚才公布的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和迁移流动等数据,不仅揭示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彰显了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凡进程。 [2011-04-28 10:27:25]

[马建堂]比如说,我刚才介绍的人口总量的数据、人口增长率的数据,就表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的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是0.57%,也就是5.7‰。我们比较一下,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是1.07%,也就是10.7‰。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011-04-28 10:28:16] [马建堂]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刚才我说的总量数据也表明我国认真履行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为实现全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2011-04-28 10:31:10] [马建堂]第二,从人口素质的一些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的素质在提高。刚才给同志们介绍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我国的文盲率,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这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2011-04-28 10:32:33] [马建堂]第三,从反映人口结构的数据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我们这次人口普查的全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0年前一个十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后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1-04-28 10:34:36]

[马建堂]第四,从这次反映人口迁移的数据看,我国的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2010年我国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2.21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亿人。刚才我给朋友们解释的另外一组地区人口分布的数据,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一次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这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2011-04-28 10:37:59] [马建堂]这种趋势反映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格局是协调一致的。人口的迁移既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因为流出去以后工资还要汇回来,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所以流动人口的增加,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占比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中国经济活力在增强,也促进了城乡更加均衡地发展,东西部更加均衡地发展。因为中西部的情况就是人多,人的流动既促进了东部的发展,也有利于西部的发展。 [2011-04-28 10:43:49]

[马建堂]这次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二是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这些都会给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刚才记者同志说,针对这些变化,政策有什么调整。因为人口的问题非常复杂,影响也非常深远,所以我们要根据人口变化的趋势更加深入科学地研究人口变化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未雨绸缪、统筹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谢谢大家。 [2011-04-28 10:44:06] [巴西圣保罗周报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中国处于差不多发展水平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为什么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会处于现阶段这个水平?第二个问题,您给的数据里也反映了中国现在低生育率的状况,您是不是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让中国重新审视一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了,以避免或者来应对您刚才所提到的可能带来的人口方面的挑战? [2011-04-28 10:44:17] [马建堂]我有幸参加了巴西统计局在今年年初的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在里约市。中国确实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很快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如果说发达国家,像欧洲一些国家、日本,它们从“高、低、高”的模式转到“低、低、低”的模式是一个自然的、长时间的过程。中国转移的过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某种程度的调控性;第二个特点,时间更短。我们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高、低、高”到“低、低、低”模式的转变,而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 [2011-04-28 10:48:33] [马建堂]我刚才说了,中国模式的转变有很强的调控性。中国政府从1980年开始实行认真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把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贯彻和落实。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一份致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在这个公开信里就号召大家生一个孩子。1982年又把计划生育政策列入宪法。这位朋友刚才讲为什么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如此低,是一个“低、低、低”的模式,就是缘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2011-04-28 10:55:50] [马建堂]这位女士的第二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我们国家1980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大概是12‰多一点的人口出生率,7‰左右的死亡率,5‰稍微多一点的自然人口的增长率。在这样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二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三是少儿年龄的结构在缩小,出现这样的结构。这张幻灯片非常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第一张图是非常典型的金字塔,老龄人口很少,少儿年龄很多,右下角是我们这次普查的图。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在思索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星期二下午政治局学习时,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2011-04-28 10:56:00] [马建堂]我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两句话:第一,1980年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低、高”的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转变。 [2011-04-28 10:57:41]

[马建堂]第二,我们要重视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认识人口发展的规律,清醒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中国人口长期更加均衡地发展。 [2011-04-28 10:57:52]

[中国日报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马局长介绍一下在此次调查中显现出中国哪些地区和省份面临最大的人口挑战问题,包括严重的老龄化和过低的生育率?哪些地区需要人口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第二个问题,怎么认识和看待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我们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前期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2011-04-28 11:01:54]

[马建堂]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明天要发布的第2号公报。简单地说,十年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总量都在增加,也都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分一分哪些省的问题更突出,可以这样讲,沿海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区,碰到的这个问题可能更加突出。同志们也知道,沿海发达地区在一些时段和地区出现了局部的缺工现象,这也可能是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体现。人口发展变化出现的新问题是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面临到的,也可能这些问题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突出一些。 [2011-04-28 11:02:05]

[马建堂]第二个问题请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我们局主管副局长张为民先生回答。 [2011-04-28 11:05:56]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统计局副局长 张为民]这个涉及到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问题,我可以向大家说一句。这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质量是比较高的,或者说这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两点来看:一是刚才马局长谈到,这次人口普查有事后质量抽查,抽查结果显示,这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只有0.12%,这个漏登率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 [2011-04-28 11:06:06]

[张为民]二是通过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和相关的行政记录,比如户籍管理的数据、教育统计的数据、人口计生的出生和民政部门的殡葬数据,相比较之后,感觉到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相互的衔接或者说一致性比较好。 [2011-04-28 11:07:31]

[张为民]为什么我们这次人口普查会取得比较高的质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坚持了依法普查。这次人口普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二是坚持科学普查,制定了科学的人口普查方案和11项工作细则,特别是这次我们在人口普查登记的原则上进行了完善。马建堂局长也谈到我们这次在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都进行了登记,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或者避免人口的漏登。 [2011-04-28 11:11:47] [张为民]三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因为人口普查能不能取得高质量的数据,更大程度上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在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理解、支持、配合人口普查。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对人口普查发表了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使得大家都能够投身到这次人口普查当中来。 [2011-04-28 11:12:45]

[张为民]四是组织周密。有了科学的方案,还需要对整个工作的过程进行严密的组织。五是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就是在人口普查各个环节当中都制定了检查、抽查、验收的标准,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才能把工作转入到下一个阶段下一个环节。 [2011-04-28 11:12:55] [张为民]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在我们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当中,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们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谢谢大家。 [2011-04-28 11:14:33]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马局长,在过去很多年里,很多中外学者和官员都预测中国的性别比是在不断扩大的,但是您今天给我们的数据显示了中国男女性别比是在减少的,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原因? [2011-04-28 11:17:24]

[马建堂]我刚才发布的是总人口的性别比,有一个数据我们还在汇总评估阶段,你问到我也准备告诉你,就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我们这次普查根据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的话)是118.06,这个数据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是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2010年的人口性别比比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数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说明近年来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广泛的措施,如关爱女孩活动等等,还是取得了成效的。 [2011-04-28 11:17:36] [马建堂]但是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还是高于正常的范围。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我们国家统计局是做得好的,我们国家统计局女性人员的比例超过男性。通过综合措施,我相信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一定会逐步走向正常。谢谢。 [2011-04-28 11:20:18]

[马建堂]最后还想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对在座的媒体朋友和不在座的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人口普查宣传部门、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很多,整个宣传工作声势浩大、多管齐下、夜以继日、不辞劳苦、贴近群众,没有你们的奉献和努力,第六次人口普查不会得到这样圆满的结果。为民,我建议我们站起来给在座的和不在座的媒体朋友鞠个躬。谢谢。 [2011-04-28 11:20:3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5篇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7][3]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登记误差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范文第6篇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7][3]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登记误差

上一篇:女婿骂女方父母杂解决范文下一篇:青年就业创业调查问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