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

2023-11-03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1篇

(一) 当今高校英语授课教学现状

现在许多高校中都有出现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反感, 认为英语学习是无比枯燥和乏味的。他们对英语学习十分缺乏兴趣, 有些甚至不来上英语课直接旷课, 从而导致英语学习不甚理想。出现这种情况, 授课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找出导致此情况的原因。经过仔细观察, 我们发现在接受了十几年的应试英语教育后, 学生对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英语应试教育已经产生了反感和一定逆反心理, 他们渴望在升入大学后接受到不一样的英语教育。根据这种情况分析, 授课教师需要改变授课思路, 尽可能减少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 多在授课教学中加入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的渗透, 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

(二) 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

文化是一个语言的精髓, 想学好一门语言就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语言的典故用法以及一些平时生活中的行为举动。在国外有些地方乘坐电梯时会发现根本就没有13这个楼层, 有些地方将从梯子下走过和不慎撒盐视为不吉利。莎士比亚的剧本中, 为何布谷鸟啼叫男人就会心惊?在某些基督教的画作中, 为何黄袍下笼罩的会是犹大的脸?以上种种谜团在学生深入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和日常习俗后都会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在不断了解文化的同时, 学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了解一些思想, 也越来越了解曾经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英语。由此可见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相信在了解这些之后, 学生不会再产生以前那种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 也不会再认为英语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应当是轻松而又充满趣味的。

(三) 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与国外各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也越来越密集。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 由此可见在国际化发展下我国越来越需要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标准中最重要一条就是强大的英语能力, 要求非常熟练的掌握英语交流与翻译能力, 以便无障碍的与外国公司合作。由此可见, 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可以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和就业机会, 可以更好的与外国人交流, 可以加强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将文化背景知识渗入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 积极调动学生兴趣, 提倡“沉浸式”学习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授课教师, 调动学生的兴趣可谓是重中之重。授课教师可以考虑从多种方面入手来调动学生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应主题的纪录片, 小说, 音乐, 电影, 游戏等方式来激起学生兴趣。譬如在讲到与美国西部大开发历史有关的主题时, 可以寻找有关拓荒者¡¢“淘金热”、印第安人与西部牛仔的电影, 还可以结合时下最高热度的游戏《荒野大镖客2》, 通过各种支线和主线任务以及场景与人物对话, 让学生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西部。用这种方式既符合年轻人喜爱游戏的心理, 又可以在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背景学习中了解到教学内容。调动兴趣的学习, 最提倡的就是沉浸式学习。何为沉浸式学习?就是指让学生产生代入感, 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积极去找相关资料去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过程。举个例子, 当我们在学习有关美国二战后“垮掉的一代”的作品时, 我们应当先问学生, 如果你是战后的美国青年,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 你会想些什么, 你会去做些什么?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将自己代入为一个当时的美国青年, 去思考自身, 去思考时代。这样学生产生了代入感, 就会对自己的这个“角色”负起责任, 去查阅二战后的历史, 去了解时代背景, 去阅读艾伦金斯堡, 去阅读杰克凯鲁亚克, 跟着垮掉派的“杰出头脑”, 跟着他们的思想去了解当时年轻人们的想法。我们提倡这种学习方法是有原因的, 并非空穴来风。有学者研究表明, 当学生在对感兴趣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时, 他们脑电波的活跃度会远远高于那些呆坐在教室里一昧听老师讲课的学生的脑电波活跃度。这是因为当学生在沉浸式学习时他们会去阅读和分析大量资料, 同时他们的大脑会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来处理这些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调整能力会大大提升, 记忆力也会加强。由此可见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沉浸式学习的效率非常之高, 那么作为授课教师, 我们应当积极做课前准备来引导学生的兴趣, 成功带动学生, 激起学生兴趣, 那么课程教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授课教师应当在这一阶段应当积极准备, 尽到作为一个指导者相应的职责。

(二) 教师在课堂与课后应采取的措施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授课教师就要开始课堂上的准备了。授课者在这一环节应当注重实践互动式教学, 要求根据教材来合理进行补充与拓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 在互动时应当注意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互动环节, 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的充分准备, 授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做相应的准备, 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模仿、表演等有创意性的活动, 让学生淡化心里的那道坎, 慢慢的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 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之中, 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英语的学习也可以不那么枯燥。所以这也要求授课教师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积累。譬如在教授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及其他国家艺术作品, 让学生具体了解到文艺复兴对当时西方人思想的解放和文艺复兴对后来西方艺术史发展以致全球的影响。通过提问交流让学生思考当时的艺术背景, 感受思想解放, 感悟语言背后的艺术文化之美。学生积极思考, 多动脑, 愿意去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 一系类举动都意味着学生对于教师的互动产生了兴趣和思考, 英语水平的提升将指日可待。为了能展示出更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作为授课教师更应该多多读书思考与积累, 在业余时间多看相关的专业书籍, 纪录片甚至电影, 自身的知识水平大大提升了, 在课堂上教学引经据典, 融汇贯通自然信手拈来。所以要求授课教师也万不敢松懈, 一定要抓紧平时时间来不断学习与进步, 多多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争取在课堂上可以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课后, 授课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在课后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来让学生进行系统训练, 布置对应的听力阅读及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锻炼提高英语水平。授课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无中文字幕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进行翻译, 此种方法可以在锻炼学生翻译水平的同时提高听力水平, 正可谓一举两得。授课者应善于利用市面上的各种资料来进行任务布置, 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在课后对学生的监督力度, 按时检查给学生布置的各项作业, 在确保学生作业的完成度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自律向上的好习惯。长此以往, 学生会懂得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就是在对自己负责, 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中的其中一点。

三、结语

在国际化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 学好一门外语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 我们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其实已经远远不止只会听说读写这样简单。俗话说, 语言是文化寄托的基础, 从一门语言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而对于其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学习这门语言。通过语言我们了解其文化, 通过文化我们了解其精神, 相信有了这份了解, 我们会在语言的学习以至未来的国际化交流中更加如鱼得水。由此可见, 我们应当重视英语教学背后的文化背景渗透。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应当在英语教学课程中将目光放长远, 将这种理念带进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多渗透文化背景, 采用创新式教学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

摘要: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 作为当代大学生好好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能力好可以提高以后就职的竞争力。但学习英语的过程却是漫长而枯燥的, 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死记语法结构, 硬背单词句子与作文模板, 这使得英语学习在许多学生心中成为死板不灵活与乏味难懂的代表。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作为英语授课教师就应当注意避免传统的应试僵硬教学模式, 而采用将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渗透入教学的灵活方式, 让学生了解到英语的趣味进而愿意深入学习英语, 文化背景渗透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整体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应用分析做以小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 张龙涛.浅析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渗透[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1 (3) :134.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2篇

知识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下解决大量资讯信息所带来的创新的组织与扩散问题的方法。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 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知识管理是以当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扬弃和发展的一种新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 代表了人类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换言之, 知识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 通过系统管理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反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 是迄今为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发展阶段。

2 图书馆与知识管理

2.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涵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 因其范围、职能的不同, 可划分为宏观知识管理、中观知识管理和微观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属微观知识管理。它主要职能是:根据上级有关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法规, 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做好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保障等工作。

不同对象的知识管理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应是: (1) 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开发、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战略决策, 也就是推进图书馆知识产业化的战略; (2) 使馆员直接而有效地达到其所需的知识; (3) 激发增强馆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从而丰富图书馆的知识资产; (4) 利用知识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和日常服务, 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竞争能力; (5) 激发馆员的学习热情与能力, 使其与获取知识和创新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将图书馆创造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从根本上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6) 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图书馆的管理活动。

2.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存储、开发利用人类知识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它属于服务业, 其核心任务是如何高效率地组织各种资源以实现预定目标。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 在知识经济这一新环境下, 只有致力于将其组织的知识信息转化为更大的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 才能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 才能大力推动图书馆知识产业向前发展, 才能求得图书生存的广阔天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文献信息的中介传递。在信息基础结构中, 图书馆是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基地和中转站, 其服务内容和方式总是伴着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其它信息机构无法相比的大量信息源, 并在信息服务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方法、技术和经验, 检索途径多, 手段齐全, 标准化程度高, 有一定的现代技术应用基础, 又有固定的读者用户群。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馆一方面负担这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任, 需要把馆藏信息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工处理, 源源不断地送上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图书馆馆员角色的转换, 开展网上信息服务, 满足各种信息需求, 并对网上信息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在新形势下, 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服务是全社会对图书馆的必然要求。衡量一个图书馆工作的好坏, 不在于其拥有多少资源, 而在于其是否使这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开发利用, 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评价一个馆员是否称职, 也不是只看其提供了多少次服务, 更应该看其解决了多少问题, 从事了多少知识组织、分析和综合的创新工作。因此, 图书馆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势在必行。

2.3 知识管理下图书馆员角色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 各种职业者在发生变化。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在转变。图书馆员将由信息处理者向适应迅速发展的情报技术环境的信息管理者转移。图书馆员不应该是所谓文献通, 而是能将大量的文献和信息组织起来, 进行有效管理的专家。图书馆员只有转变角色, 改变其形象, 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才能真正适应知识经济的需求, 提高自身的价值。

3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优势

(1) 共享性。知识管理旨在为高校图书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知识的环境, 它是全面的、公开的,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图书馆内的信息量, 知识量非常丰富, 特别是在大学城这样的环境内更容易保证知识的共享, 可以保证读者在使用时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

(2) 具有知识导航功能。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 可以将知识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 以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 带来更大的智力财富。图书馆对文献的分类、编目、提要、编制目录、索引、综述及建立知识体系等一系列的工作正是对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筛选、集约、精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工作读者可以更方便根据自己手中掌握的内容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知识, 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漫无目的的寻找。

(3) 效益的潜在性。高校图书馆是公益性组织, 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在校的学生和教师。学生通过在阅览文献中接受和积累知识, 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 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通过在图书馆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知识, 提高科研能力。高校图书馆对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 通常是分散的、潜移默化的, 一般不直接与经济挂钩, 但却是非常重要, 不容忽视的。

(4) 专职性。作为高校专门的管理机构, 图书馆知识是集中有序的、系统化的, 有专职的知识管理人员、专门的知识服务部门, 因此用户认识到图书馆的不可取代性及馆员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正如知识管理权威达文·波特认为:图书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发挥核心作用, 他们掌握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知识的技能。他们善于掌握用户对知识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就是要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即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开发、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决策系统, 推动图书馆间的知识交流。通过交流使馆员直接而有效地得到所需知识, 激发创新意识与能力, 丰富图书馆的知识资产, 最大限度的改善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和日常服务, 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摘要:知识管理是21世纪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涵义、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优势。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照萍.浅谈图书馆知识管理[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 2000 (2) .

[2] 张爱梅.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刊, 2003 (1) .

[3] 唐逖.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4] 刘芬.浅论图书馆知识管理[J].中州大学学报, 2004 (3) .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3篇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对自己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

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 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或者怠于行使其权利达到一定时效期间后, 致其请求权利将受到减损或者消灭的法律事实。诉讼时效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普遍适用, 知识产权侵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基本理论和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主要是债权请求权, 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 知识产权属于基础民事权利, 侵犯知识产权产生侵权之债, 侵权之债适用诉讼时效, 所以知识产权侵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二、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立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2001 年和2002 年分别颁布了3个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即《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审理商标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三个司法解释规定, 侵犯专利权 ( 著作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 的诉讼时效为2 年,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2 年起诉的, 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 在该项专利权 ( 著作权或商标权) 的有效期限内, 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害行为, 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 年。应当明确, 我国知识产权体系中对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规定并不完善, 三个司法解释虽然阐述了时效适用问题, 然而同样在司法实践上和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

三、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争议性辨析

( 一) 明确诉讼时效起算点

诉讼时效是否有效, 起算点至关重要。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以知道或应当知道为标准的, 知道应以当事人的承认为依据, 然而, 面对这一当事人不利的法律效果, 司法实践中意义不大。

应当知道成为重要的判定依据, 在判定应当知道时, 应当根据常识性的推断, 任何一个正常的理性人处在原告的位置, 就可以知道, 至少是应当知道被告的侵权行为。

( 二) 如何理解侵权的对象

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对象是“侵权行为”还是“侵权行为和侵权人”颇有争议。司法解释中的规定会产生对权利人不利的法律后果。知识产权侵权不同于一般性侵权, 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地域性, 侵权人不易被发现, 如果单纯以侵权行为为判定标准, 既无法体现诉讼时效期间的意义, 也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有明确被告的要求。正如德国专利法第141 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 自权利人知道侵权行为和侵权人身份三年后是法律所禁止的。”在不明确侵权人的情况下计算诉讼时效区间, 不利于符合法律规定, 也不利于维护当事人权利。

( 三) 正确认识持续性侵权

如何理解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 按照字面理解指延续, 继续。知识产权侵权是对权利人基础权利的侵犯, 侵权的表象多种多样, 就“仍在持续”而言, 侵权行为可以是一直持续不断的, 然而一旦侵权人采取变相侵权手段, 侵权行为断断续续, 刻意的不形成连续的侵权表象, 例如侵权人生产销售权利人的专利产品, 从2010 年到2012 年这个期间一直连续进行, 后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投入生产。在2013 年侵权人获得了新的资金, 再次生产销售专利产品。这种情况下, 如果单纯的字面理解, 以一种固化的一直持续, 不间断发生来看待, 势必影响权利人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 将“仍在持续”理解为侵权人行为后果不间断地对权利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即使侵权人不能形成连续的侵权表象, 其所实施的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损害也应定性为持续性侵权。

四、完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建议

( 一) 明确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计算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要明晰在“知道”与“应当知道”。“知道”的确认要以权利人的承认为前提。“应当知道”要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当事人应当知道, 在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对证明力做出相应规定, 明确相应标准, 从而避免诉讼时效起诉点模糊。

( 二) 明确知识产权侵权的对象

在知识产权的侵权对象上, 可以借鉴德国的《专利法》的规定, 自权利人知道侵权行为和侵权人身份时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这样在法律规定上才能更好的与民事诉讼法相衔接, 才能使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起到实际的作用。

( 三) 明确持续性侵权的理解

在知识产权立法或司法解释中明确哪些情况构成持续性侵权。侵权人行为后果不间断地对权利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应当是持续性侵权, 明确相关立法规定才能避免司法实践中的混乱, 维护法律的权威, 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 诉讼时效在知识产权侵权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如何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使用诉讼时效制度成为不可不辨的话题。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

参考文献

[1]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一)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3]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目的与利益平衡研究[J].南都学坛, 2004 (5) .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4篇

现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不仅维护了当前竞争环境的公平, 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健康发展, 进而大大的促进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在今天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 我国要紧随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情况, 从根本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培养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我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立足之地。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经济不仅仅是人类知识的积累结果, 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知识经济的内涵更倾向于人, 人们利用其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人力资本促进了以知识决策为主的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在生产要素投入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1]。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点,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 其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基础, 工业为主导。与之相反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则是产业的主导, 其支柱则是高新技术产业。第二点则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变化。现阶段, 科技与人才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第三点则是社会劳动结构有所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化与知识化是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社会劳动的主体力量也变为以智慧与科技为主的服务及文化艺术创造等[2]。最后,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地取向全球化, 全球范围内的人才流动不断增加。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出现的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得到了初步的建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也得到了相对的完善及发展, 但由于建立时间有限,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定的关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法律, 但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涉及面较广、法律法规各自为章、权利的内部之间存在着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仍有侵犯知识产权现象的事件出现[3]。第二, 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执法机构的设置中, 由于专利、版权及商标的管理机构执行的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职能有所出入, 导致其在进行工作时缺乏相应的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这不仅阻碍了行政执法, 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系统的健全及发展。第三, 我国的刑事司法尚未与行政执法形成合力, 导致违法分子猖獗, 侵权行为频发。最后, 则是现阶段, 我国的民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对较低, 政府领导人员也没有对知识经济的核心产生正确的认识, 从而使得知识产权无法推动地方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知识经济背景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措施

(一) 健全并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这其中包括《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及《专利法》等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同时, 我国也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业合作条约》等保护产权的国际公约。在这个基础上, 我国建立了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满足国际条约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4]。这就要求我国在建立体系时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从根本上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二) 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是我国公民、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权益。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公民及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导致企业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所以, 我国政府要不断的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防止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或侵害别人的权益。此外, 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宣传力度, 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 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作为法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执法环节与法律息息相关。所以,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执法职能, 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关加强自身的执法力度, 人民法院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 经济、法律以及科技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结合的, 知识产权则这三者结合的一个典型的存在形式。在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应做好一切准备来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进而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知识经济的科协发展。

摘要:现阶段, 我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单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指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也是在经济信息时代配置智力资源的法律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内涵与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关键词:知识经济背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 曾昭皓.高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与社会基础[D].广西大学, 2006.

[2] 魏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收”与“放”[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 谢凯.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内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 2009.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5篇

通常意义上, 由于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新兴经济模式, 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主要将知识作为发展的主体, 由此来推动着我国企业不断向着崭新的发展方向而努力, 成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推进力量, 更是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不容忽视。然而,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形势下, 我国的诸多企业均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加以创新与发展, 希望可以改变原有的、落后的工作模式, 充分地利用知识经济发展的诸多优势, 尽快扭转该项工作的不足之处, 从而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做出一定的贡献。

2 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分析

通常来说, 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便是帮助本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企业经济发展利益。然而, 在新时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尽管获取经济效益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但是, 已经不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目标了。现阶段, 若想在日益激烈和紧张的市场发展状态下能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 那么便需要充分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特征, 将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长足发展的根本推进力量。同时, 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中, 还需要关注每一个为企业发展做出努力的个人的力量, 由此来带动更多的人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而且, 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2.1 财务管理的重点转向无形资产

当前,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已经开始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开始过度, 即更加关注知识、技术、专利等方面的内容。而且, 企业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均纷纷地致力于品牌化发展的模式, 希望可以通过树立品牌、树立形象来赢得社会的认可, 进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的可能。

2.2 人力资本在企业分配中份额加重

现阶段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若想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 便需要不断结合经济时代的发展优势, 关注人力资本在企业分配中所占据的份额, 更加重视人才的竞争, 给予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待遇等方法以足够的重视, 从而推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3 在知识经济形势下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策略分析

3.1 对理财理念进行转变

首先, 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在当前时期最重要的东西是知识, 要想抓住发展的先机就应该对资本的来源以及表现形式做出一定的了解。其次, 要充分地认识到知识的资本虽然没有具体的形式, 但是, 它在具体的实践之中却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 这也是企业在其经营与发展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 要想对知识资本进行有效地运用, 应该对其加以重视, 这样才能使其在实践的应用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对于知识资本的有效运用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的, 这是一个关于知识的新问题。因此, 对于这种超前的发展理念, 一些企业还不能完全地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 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首先, 应该加大对于培训的支持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采用先进的培训方式和网络学习系统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其次, 在培训的过程之中, 应该强化工作人员对市场变化的理解, 从而对企业的财务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

3.3 企业要正确对待知识产权法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之中, 并不能有效地对财富进行管理。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知识产权法, 这对企业的增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 在对知识资本和具体的财富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 应该对知识产权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的利润不断地增长。

3.4 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在对资产进行使用的过程之中, 需要对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合理化完善, 进而将能够预见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由此可见, 若想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 必须积极地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诸多优势特征, 不断完善风险机制的管理, 增强面对复杂风险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围绕着知识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个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思考, 进一步体现了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否具有创新性, 能否实现创新发展等问题, 对于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而言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因此, 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必须针对我国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从而使得该项工作可以更加科学、完善地落实, 由此带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创新性和稳定性。

摘要:现阶段, 在我国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诸多企业希望可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积极寻求本企业发展的新机会和新挑战, 因而在企业的内部纷纷致力于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同时,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而对于企业的整体管理而言十分必要, 若想推动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趋势, 必须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以创新, 并根据现阶段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应对。

关键词: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战球, 王树恩.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8) .

[2] 张秋茹, 佟华.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如何创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3) .

体育教学论知识点范文第6篇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是经济理论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来, 知识和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 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资本、资源 (含土地) 。科学技术被看作是劳动力素质的内容。综合学术界对知识经济的概念的阐述, 可概括为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 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创新和使用为重要要素的经济。这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2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的创新和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 根据调查发现, 企业的工作重点是管理制度和完善,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被企业家作为管理企业的一项重要手段。在21世纪的今天,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进步, 外界环境的持续变化。

2.1 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和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 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资源是知识、技术和信息, 而人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体。如杭州桐庐腾达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造纸企业, 原属乡镇集体企业。转制前, 公司管理人员只有2人,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缺少, 而且文化层次低, 内部事务都由老板凭着经验说了算, 导致企业效益亏损, 2003年, 当地党委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转制, 企业通过人事调整, 把原来一批技术骨干提到了管理人员, 并分车间负责。2005年, 该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 在短短的二年中, 资产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850万元。年销售产值从200多万元到1400多万元。

2.2 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多样化、科学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还有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上大学、远距离教学、学术研讨、信息下载等多种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也将由过去的被动式、经验式的人事管理, 步入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 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有的甚至自行开发出系统软件, 如上海一家证券金融企业, 只有6个人来分别完成招聘、考核、任免、离职、薪酬、福利、保险和人事档案管理, 这种工作效率在传统人事管理中是不可想象的, 从数据统计、网络信息、电话视频等,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2.3 注重人力资源情商的开发,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能动性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趋激烈, 风险更大, 因此不但要重视智力开发, 而且要特别注重情商的开发。健康的情绪既有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也有利于组织团体形成合力, 同心协力达到目标。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知识高度综合, 知识信息量大, 社会分工更趋细化, 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大家共同合作, 因此, 特别需要团结合作方面的情商素质。很多企业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文化默契作为搞好工作的关键, 浙江万马集团人力资源经理则认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要从自身做起, 要求自己在工作中首先树立对企业职工交流的认同, 并认为这是搞好工作的基本点, 其次是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杭州桐庐金欣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则认为对员工个性的尊重是发挥员工创造力、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保证。

3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跟不上竞争发展的需要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人事管理被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技术管理活动, 往往侧重于一些事物性工作, 如劳动组织, 档案保管、报酬分配、考核升级等等, 仍停留于战术管理阶段, 这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应有的战略地位相差甚远。其次, 大多数企业将人力仅仅看成为被动的生产要素和用来达到利润目标的工具而加以组织控制, 而并没有将人力看成是一种资源, 可以开发和利用。

3.2 企业人力资源组织存在缺陷

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管理层次太多, 人员配备不当, 职责分工不清, 劳动定额不合理等等。企业组织的结构缺陷, 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管理层次多, 封闭性强, 权力至上, 扼杀了下级潜能的发挥。

3.3 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与管理低效

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低效, 首先表现在工资激励制度缺乏力度, 致使各级别的工资拉不开距离, 干得好与干得不好在工资上的体现不明显。其次, 体现在奖惩不够公平合理, 这是由考核中考核标准不稳定、人际关系影响过大等原因造成的。最终导致效率与公平失衡, 工资的激?励作用荡然无存, 造成人力资源的激励不足, 在人才使用上没有体现人才的价值属性。

4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在知识经济环境中, 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新一代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 已经使得大多数企业充分认识到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障碍。由于种种原因, 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仅限于在“招聘、录用、考核、奖惩、薪金、福利”等人事管理的范围里, 而缺少对整体人力资源体系的认识。

4.1 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时经常忽略人力资源规划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 人力资源容易获取, 所以没有认识到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比如, 我国的IT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均有相当大的缺口, 并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风格可能是绝然不同的。当拓展新领域、新行业、新业务时, 由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 整体能力的缺乏, 导致经营失败, 这就是由于没有人力资源规划, 一方面缺乏良好的机制来吸引合适的人才去管理, 另一方面缺乏在质量控制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实施能力而造成的。

4.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员工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传统企业的激励方式单一、片面, 主要通过表扬, 奖励等手段针对个体进行, 而且更多的是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 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然而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大多体现在精神方面。同时工资薪酬的激励作用也不明显, 在官本位价值观念导向下, 主要实行的是按行政级别或职称高低分配收入的传统作法。员工被动地接受任务、目标模糊、责任不明确, 工作完成后由上级采用有限的指标和主观印象对下属进行评价与考核, 偏差较大, 也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3 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 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 最终决定企业命运的肯定是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资金、土地和其他人以外的自然资源无论多么丰富如果没有人也不会增值的, 而要调动人的活力, 必须依靠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位员工, 可以说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拥有强势文化的企业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

5 解决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当前, 最大问题是管理问题, 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确保人力资本增值的问题。由于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上, 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 对目前大多的企业而言,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做好如下工作。

5.1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涉及多因素, 平衡和协调企业内外部劳动关系的过程, 也是人力资本经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编制和实施各种计划项目, 以保证当企业中某一职位空缺, 或者发生某类人才短缺时, 能够尽快地解决这类问题, 使得组织中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按照企业的发展的需要, 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二是预测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和人员不足, 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企业人才供求的平衡。

5.2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所谓优化配置, 简单地说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的工作。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能有效的挖掘潜力, 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 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挥人、因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 做到用当其长, 发挥最佳才能;用当其位, 放在最佳位置;用当其时, 珍惜最佳时期。即一方面根据岗位的要求, 选择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到合适的岗位, 以使工作卓有成效的完成。

5.3 注重“人才引进”策略, 建立企业留才机制

据调查表明, 美国通过“人才引进”, 为美国节省下的教育投资达3000亿。企业在技术、知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方面要解放思想, 完善政策。人才“引进”后还需建立留才机制, 才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用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还要用待遇留人。用制度留人, 对于关键人才、特殊人才、后备人才要采取相应的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 按照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自身进步的规律, 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再设计, 给人才施展抱负的空间, 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和自我的发展;用感情留人, 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用真诚的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 按职位的要求和职责给予职员相应的待遇, 提供医疗、住房、进修培训等待遇, 并给关键职位的职员以特殊照顾。

总之,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挑战与机遇并存, 企业一定要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技术, 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建设一支有高水准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创建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 形成高效的人力资源平台,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以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服务, 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而为企业内外部的新知识资本创造良好环境, 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摘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市场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或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但是, 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这不仅与企业经营的方式不相适应, 也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因此,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知识条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上一篇:退役士兵录取政策范文下一篇:我长大了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