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

2023-09-24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1篇

A B C D 商品质量欠佳,持卡人要求拒付

持卡人在柜员机取款被吞钞

刷卡交易未成功已扣账

持卡人否认交易

正确答案: A

2. 查询取现、消费地址或收单方是否长款等,发卡方应在交易发生之日起( )提出查询或调单。 √

A B C D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正确答案: D

3. 收单机构主动将长款退回发卡机构的交易是( ) × A B C D 确认查询

退单

贷记调整

一次退单

正确答案: C

4. 银行卡差错处理使用的业务表单,如查询查复业务,通过广东农信( )系统提交省中心进行业务处理。 × A B C D OA

运维

报表

邮箱 正确答案: B

5. 再请款、二次退单仅适用于( )交易。 √ A B C D 借记卡

信用卡

芯片卡 IC复合卡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6. 农信银渠道清算的调账交易,需对方行确认接收后才进行清算,资金清算至发卡行。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7. 收单方原始交易短款,不能通过请款处理的,可通过托收协商方式委托发卡方协助向持卡人追索。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8. 发起退单应在时限内,且存在合适的退单原因码,所有退单原因码的退单时限都是180日。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试题解析:对请款交易有异议-120日;逾期提交结算-60日。

9. 持卡人否认交易且收单机构查复无凭证或存在收单严重情形的,发卡行可通过退单或争议实现损失责任转移。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 发起退单,资金划回农合机构9+机构号+0012330001“其他应付款”内部账,与收到退单的扣划的内部账户一致。 √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2篇

整个事件,实习同学始终都在,她为我打抱不平,说,“老师,刚才那个大叔就是故意找事,你明明态度很好,我看见那个大姨昨天下午还下地溜达来。”我说,“我知道,没办法,干这么多年,什么较次病号没遇见,我现在已经不上火了,要是遇到较次的病号就气一顿,早被病号气死了。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注意一定带称呼,PDA扫码的时候离着病号腕带远一点就行了。这个大叔可能是对治疗有不满意的地方,住院时间长,花钱多,病情没有好转,或者是在大夫那里吃了闭门羹,没地方发火,就朝我们护士发火。再一个,可能病号理所应当的认为毓璜顶医院的护士就应该比其他医院的护士能力高,态度好,期望值高,我们稍微有哪儿做的没达到病号及家属的期望值,他们就会很失望。”

说到称呼,我确实没做到位,能少说一个字就少说一个字,对于一些一直吃同一种药的老病号,就简单地问一句“知道怎么吃吧”。上班忙起来小便都要憋着,喝水也喝不上,嗓子都疼。从早晨上班就开始了,“大家好,我是这个房间的责任护士,护理上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我姓李。”“大叔/大姨,把东西收一下吧”“病房不让带小床”“开着空调,不让开窗”“翻个身,我看一下皮肤”“下地活动一定慢点”“昨晚吃泻药,清干净肠道了吗”“现在血压还高吗”“这个吊瓶是营养补液的/消炎的”“这个吊瓶要慢滴,不能随意调节滴速”“这个药是抑制胃酸分泌的/保护胃黏膜的/止疼的/降压的,饭前/饭后/舌下含化”“几床打完了,知道了”“做这个检查在某某地方,穿病号服去,一定要提前半个小时下去,上预约机上扫码,饮食的要求,4小时到3天片子”一天下来跟N个病号说着重复了N遍的话,像个唠叨婆一样,有的病号给他说三遍,写到纸上,仍然会回来问,还要给实习同学讲解,说的嗓子都哑了。但是这不是省略称呼的借口,工作需要耐心、细心、责任心,该省的省,不能省的一个字也不能省。

再就是,当家属质问我的时候,不能用“怎么了 ?”这种反问式语气,因为反问式语气是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给人感觉很不好,就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表示肯定即可,比如“是的,刚才是我发的药。”第一表示肯定,第二没有推脱责任,再加一句“怎么了?”似乎很有理,实属画蛇添足。

在此后该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改变了大叔对我的态度,到病人出院时,大叔友好的跟我再见。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3篇

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特别重要,它不仅体现在手术过程中,而且贯穿于手术室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中,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将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工作中的失误,才能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将手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原因及其对策介绍如下:

1原因分析

1.1 核对患者有误手术患者在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加之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接送病人查对制度,易发生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

1.2 体位安置不当巡回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体位安置方法,手术中易导致压疮、神经牵拉受压麻痹等。

1.3 消毒灭菌不严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是引起患者术中、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1.4 清点物品有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导致手术器械、敷料清点不清,浪费手术时间甚至造成物品遗留创口、体腔内。

1.5 用药输血有误手术中用药通常都是口头医嘱,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6 器械准备不全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尤其是一些特殊手术器械不够熟悉;手术器械陈旧,性能不佳等都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1.7 仪器使用不当巡回护士对仪器的正确操作不够熟练,术前没有对所需的仪器设备开机检查,致使术中故障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1.8 标本存放不当没有严格执行标本的管理制度,造成标本混淆、丢失,延误诊断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1.9 全麻恢复期护理不当全麻恢复期患者烦躁不安;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疲乏、精神放松,此时易发生坠床、引流管拔出、输液管脱出等意外情况。

2 对策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巡回护士接患者时,要按照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室、姓名、性别、病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将患者送到指定的手术间。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应按照病历再次核对以上各项,并填写核对表。

2.2 掌握正确的体位安置方法安置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等原则:肢体不可过度外展、屈曲,约束带不宜过紧,身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部位,在骨隆突处垫以泡沫垫或棉垫,枕部加垫头圈。

2.3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2.3.1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 每日清晨由夜班护士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凡进入层流手术间的人员必须经过风淋通道,吹去身上的灰尘;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1]

2.3.2 加强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包、敷料、等一律采用高压灭菌;对一些特殊器械如胸腔镜、腹腔镜、膀胱镜、阴道镜等,采用戊二醛熏蒸消毒24小时;对一些小器械包可在手术室内的小型蒸汽炉高压灭菌。

2.3.3 加强对医生、进修生、实习生无菌操作的监督 从洗手、皮肤消毒到整个手术过程,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4 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等,并准确记录于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器械护士要保持手术区周围整齐有序,手术过程中所增减的器械、敷料,交接要清楚,必须要两人核对,并及时准确记录。凡手术台上掉下的纱布、纱垫、器械、缝针等,巡回护士及时捡起,放在固定地点。因手术时间过长或其它原因需要更换人员时,要当面清点、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拿取添加物品,手术未结束时,任何物品不得拿离手术间。关闭体腔及深部组织前后,均应再次清点,并与术前记录认真核对。

2.5 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术中使用任何药物都应该认真核对药名、剂量、用法以及有效期。尤其是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应复诵一遍,并告知麻醉医师及时记录。用过的空药瓶应保留到手术结束方可丢弃。输血时必须由两人共同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保存期并签名。输血后的血袋保存24h后方可处理。

2.6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科室新进的手术器械,手术室护士必须专门培训以尽快掌握其性能及使用方法;器械护士应提前上台,检查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对一些多轴节器械如胸腔牵开器、框架式拉钩、吻合器、缝合器等,应特别注意检查螺丝是否松动或脱落,以防手术过程中遗留体腔。

2.7 加强仪器的使用和管理目前高频电刀已普遍应用于手术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皮肤不应接触金属部位,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酒精消毒后应待其挥发或擦干后方能使用电刀,否则酒精燃烧易灼伤皮肤。[2]

2.8 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病理标本的妥善管理、正确的病理结果决定患者进一步治疗与否及预后。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后由器械护士亲手交给手术医生,贴好标签并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和已填好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交专人送病理科。若标本须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巡回护士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部位,填好病检单,让家属过目后由专人送病理科。

2.9 加强全麻恢复期护理全麻患者清醒前,巡回护士应适当约束四肢;护送回病室途中,应上好防护栏,以防发生坠床、引流管拔出、输液管脱出等意外情况。

总之,通过对手术室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增强责任心、提高法律意识,才能减少乃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8.

[2]冯宝琴,谭惠霞.加强手术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lo(12):28.

作者简介:女,1972—,宁夏,专科,主管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4篇

1.1 护士自身素质所致

1.1.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只注重病人的健康问题, 而忽略了病人从就医时就拥有的权利, 同时护士自己也有履行告知职责的义务。护士在诊疗过程中没有保护病人的权利, 也不依法施护, 是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

1.1.2 护理人员缺乏护士工负荷重, 身心疲惫, 差错事故也随之增加。

1.1.3 责任心不强, 业务不熟练

护士在工作中精力不集中, 主动性差, 缺乏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些工作经验少的护士,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应急能力差[1]。因技术不熟练, 工作经验不足而分不清轻重缓急, 抢救设备准备不充分, 手忙脚乱, 不能准确及时配合抢救造成差错。

1.1.4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不到位、不及时

护士工作忙与患者沟通少, 患者的身心需求得不到满足, 失去信心, 以至于治疗不配合而延误病情。作宣教时, 含糊不清, 致使病人对自己病情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概不知, 盲目地自作主张, 出现差错事故。

1.2 护士行为所致

1.2.1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没有认真

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忽略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遗漏危重病人医嘱, 未及时处理造成不良后果;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床头交接等造成差错事故, 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2 没有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没有及时巡视病房, 致使患者遭受坠床、烫伤等意外伤害, 约束时肢体受损, 静滴化疗药时, 药液外渗致组织坏死, 危重病人引流管脱出等给病人造成痛苦。

1.2.3 执行医嘱不认真

处理医嘱发生错抄、漏抄等, 口服药漏发、错发, 遗忘静脉用药及用药错误等, 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或发现事故苗头不请示、不报告, 盲目处理, 发生不良后果[2]。

1.3 其他原因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2 管理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过硬的业务水平是护理安全的保障,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是护理安全的基础, 定期实行业务学习、业务讲座、每季度业务考核, 积极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操作培训, 既以熟练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又避免了因操作不熟练引起的不满情绪。

2.2 引导护士正确认识护理职业

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 拒绝不良情绪, 做到不带负性情绪上班, 避免因情绪影响导致的护理差错, 保证护理安全。

2.3 提高法律意识

进行岗前教育, 让护士明白病人有知情权, 自己有告知义务, 懂得依法保护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2.4 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

加强“三基”训练, 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科知识培训, 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学习急救知识, 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2.5 注重细节

“一百减一等于零”、“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帮助护士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及时、细致的观察病情,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认真核对医嘱, 不凭印象做事, 以致打错针、发错药。针对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 在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时如有抢救活特别忙及时安排人员援助, 以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2.6 健全并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工作流程环节

(1) 护士长应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心中有数; (2) 坚持严格事前控制, 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 (3) “以人为本”, 重视每一位护士, 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她们“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摘要:分析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 提出管理对策, 指出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增加等工作, 是减少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认为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遵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才能减少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差错事故,成因,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秀菊.护士行为所致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 2008, 5:32.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5篇

(1) 接错病人。手术室护士对病人情况不知晓, 接病人时查对不仔细, 核对不认真, 项目有疏漏, 再者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 不能正确回答问话, 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

(2) 器械准备错误或不全或性能不良造成的意外。护士业务不熟, 对手术过程及所需物品不了解, 不重视, 缺乏与术者沟通, 用物准备与手术所需不符, 器械性能不佳、严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3) 用药有误或输错血。输血输液查对有误, 药物摆放有错, 静脉麻醉药和大输液标志不清, 导致误用, 执行口头医嘱有误。忙乱大意, 核对流于形式。

(4)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 临时故障, 电刀电极固定不妥, 造成脱落或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电刀负极板不平整, 电刀负极板与病人肢体皮肤接触面积不够, 病人皮肤与手术床等金属接触。吸引器压力不足、气压止血带漏气等, 轻者延误手术时间, 重者造成出血过多, 甚至危及生命[2]。

(5) 长时间手术而致组织压伤。巡回护士在摆放体位时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未放置体位垫进行保护, 长时间被动体位未做预防处理。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 造成神经压伤, 下肢长期受压, 易出现血栓。

(6) 手术标本遗失。洗手护士未认真落实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 工作疏忽, 将术中取下的组织遗失或自作主张丢弃, 巡回护士将术中冰冻结果传错等, 会给病人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7) 物品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 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 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 后发现缺失, 不仅延长手术时间, 也给病人带来身体伤害, 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 防范措施

(1) 防止接错病人。主要做好核对病人和查对手术部位工作, 具体要做到术前访视病人, 了解手术病例、手术部位;接病人时严格与病房护士和病人对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进行三方核对, 并认真查对腕带标识;手术医师到手术室后, 与麻醉医师, 病人, 和巡回护士共同查对手术部位进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四方核对并有记录。

(2) 手术器械准备充分。根据手术量与各科手术特点, 相对固定器械护士, 主要负责术前用物的准备与特殊器械的保养。施行重大或特殊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 在手术前1d器械护士要主动与手术者沟通, 手术者亲自检查是否备齐、适用。在进行重要手术步骤前, 手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适用, 发现有坏损器械, 应交巡回护士处理。

(3)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1遍, 用药及输血要2人以上核对。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2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3]。药物标签模糊或有其他疑问不得使用。

(4)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避免意外伤害。术前调试好各种仪器, 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电刀时, 避免灼伤。定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功能。体位变动时更要反复检查, 防止电极板脱落。仪器使用完及时断电, 以免发生意外。

(5) 因手术时间长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摆体位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 充分暴露手术野, 使病人舒适, 肢体处于功能位, 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时间。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对极度消瘦的病人骨突出处垫软枕, 术中密切注薏肢体及受压部位。手术时间超过3h对受压部位要做局部按摩并检查。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显示皮肤情况。

(6) 手术标本遗失。手术标本是外科疾病的最后诊断, 手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由洗手护士妥善保管, 标本的保存与送检术中任何组织未经医师允许不得遗弃或由他人拿走。为确保标本正确无误地送检, 应完善送检流程, 实行双签名并责任到人。术中冰冻标本经家属过目后登记即刻送检。

(7) 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手术室工作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做到心中有数, 术中做好清点记录并认真交接班, 并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未点清前不交, 未关闭体腔前不交, 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的三不交接制度。克服工作不认真、习惯性思维的不良飞气, 清点物品及时登记, 发现物品不符合通知手术医生, 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 确保无误, 方可关闭。

3 体会

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 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 作为手术室护士, 要保证护理质量,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作保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 引用现代科学手段, 坚持科学管理, 有效的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 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花、标准化、规范化, 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我们体会到, 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专业技术教育是防范差错事故的关键。

摘要: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意外的伤害, 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有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工作技术提高等, 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 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 并处理。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 手术室工作涉及人员多, 范围广, 具有环节多、交接多、节奏快、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如何加强防范差错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 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 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要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护理措施, 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即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 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关键词:护理差错,分析,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春杰.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医药, 2009 (2) .

护理差错处理通报范文第6篇

1 中药房药品发放差错类型

我院门诊中药房包含中成药与中草药, 现将发放差错类型主要归纳如下。

1.1 处方医师错误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医师处方不规范或错误, 如处方上病人姓名潦草, 性别年龄未填写, 规格剂量不清楚等。 (2) 不用药品名称用简写或商品名代替, 致药师调配时乱猜。

1.2 药品品种差错

药品种类繁多, 名称以及由标签, 外观包装相似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发放药品的差错。如将降血脂药血脂康胶囊错发成脉血康胶囊, 就起不到降血脂的作用;将止痛化症胶囊错发成抗宫炎软胶囊就起不到止痛作用, 还有中草药形状相似的而引起的调配差错。例如:细辛和刘寄奴、玄参和生地黄、桃仁和杏仁、半枝莲和半边莲、生半夏和姜半夏、麦芽和谷芽等。

1.3 剂型差错

现一种药物有多种剂型, 如我院药房有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 六味地黄丸与六味地黄胶囊, 消癌平片与消癌平胶囊, 血塞通片与血塞通软胶囊, 参芪片与参芪胶囊, 复方鱼腥草合剂与复方鱼腥草颗粒, 螺旋藻胶囊和螺旋藻片等。如我们药剂工作人员不注意剂型区别, 就可能出现差错。

1.4 效期差错

每种药品在说明书上都标有生产批号, 有效期, 由于医院中药房药品供应和消耗情况难以控制, 药品不会按照预期速度消耗可能出现库存药品超过有效期的情况。如将过期甚至变质药品发放给病人而造成的差错。

2 差错原因分析

2.1 药师的工作态度问题

(1) 药师调配时责任心不强, 上班聊天或打电话, 看杂志或看报纸。 (2) 药师不仔细审核处方, 没核对电脑上药品名称和数量。 (3) 药师对患者没有交待清楚用药方法和剂量。 (3) 药师调配药品没看药品的有效期, 将过期的药品发给患者, 从而引起的差错。

2.2 药房药品管理不完善

药品摆放错误。如名称相近, 包装外型相似, 同种药品不同规格, 同种药品剂型不同, 形状相似的草药等引起的混淆的药品没有分开摆放等;对一些贵重的中草药没有单独放置并冷藏如羚羊角粉, 鹿茸, 西洋参片, 白花蛇等。

3 应对差错的有效措施

(1) 在中药房建立健全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管理, 药师调配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仔细核对处方和发票, 发出的药品要经过复核人复核, 详细交待患者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若发现药品名称, 剂量, 数量差错, 或有配伍禁忌, 药师应主动和开方医生联系并及时叫医生在电脑网络上纠正, 才可继续调配。

(2) 在中药房工作, 专业性很强, 知识面要广, 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药学工作人员必须在掌握药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的学习和继续教育, 提高业务技能素质, 而且要学习掌握医学有关的新知识, 新成果, 新技术, 不断的运用到药学工作中;我院已经全程使用HIS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样有何差错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可随时查找原因, 并且及时纠正,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3]。

(3) 中药房要严把药品质量关, 建立药品质量检查登记本, 效期药品登记本, 每月进行一次效期检查, 先进先出原则发放药品, 对近效期药品及时退货。

(4) 在中药房窗口要选责任心强的, 专业技术能力高的药剂人员把好关口, 对易出差错的药师, 采取教育和管理相接合。

总之, 减少药房处方差错, 加强药房管理,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我们药师在工作中一定要对患者高度负责, 提高服务质量, 发放正确的药品, 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 加强监督检查, 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摘要:中药房发药是医疗服务环节中关键的一环, 发药过程中的差错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药房发药差错的发生不仅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发展, 而且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就药房管理中出现的发药差错类型进行总结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药房管理,发药差错,类型,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蓉晖.门诊配方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药业, 2009 (10) .

[2] 王琳.药房管理中处方差错分析与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1 (4) :228.

上一篇:平津战役纪念馆感想范文下一篇:教学诊改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