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

2023-09-22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2例, 男35例, 女17例, 年龄14~67岁, 平均41.3岁, 病理类型有化脓性25例, 单纯性18例, 坏疽性9例;对照组:50例, 男34例, 女16例, 年龄13~66岁, 平均39.3岁, 病理类型包括化脓性23例, 单纯性16例, 坏疽性11例。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主要表现不同程度腹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所有病例采取腰椎或硬膜外麻醉后行阑尾切除手术。按照随机分组, 观察组术前、术后给予精心地系统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处理

数据应用相应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s) 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数据需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 粪瘘1例, 护理满意率97.9%;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 腹腔脓肿3例, 粪瘘3例;护理满意率为88.9%;术后并发症经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具体结果见下表1。

3 护理

术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是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及时测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此时切忌镇静止痛药物, 以免掩盖相关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加剧、发热, 应及早告知医生, 防止肠内压力的增加。在观察期间, 要求患者禁食、禁泻药和灌肠, 避免肠蠕动加快, 阑尾穿孔及炎症的扩散。另外, 术前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患者多伴疼痛, 加上对陌生环境常出现精神紧张, 恐惧。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 及早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 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 多安慰患者, 稳定情绪。可介绍该手术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手术必要性, 使患者保持放松, 并取得手术中的配合, 主动接受手术。术后需根据麻醉方式, 选择合适体位, 如腰椎麻醉最好去枕平卧, 以避免脑脊液的外漏导致头痛。硬膜外麻醉可选择低枕平卧。严密观测生命体征, 直至平稳。若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 要注意观察伤口, 有无出血, 以及时采取措施。据报道, 一般术后2d或更长, 给予持续低流量氧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2]。一般术后1d后即可起床少量活动, 以加快肠蠕动, 避免发生肠粘连, 也可促进血液循环, 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对于术后并发症, 切口感染多因术中污染, 在坏疽性阑尾炎中发生尤多。若于术后3~5d发生体温持续性升高或是先下降后升高, 且患者伤口疼痛, 周围皮肤红肿热痛, 则多数有切口的感染[3]。术后用双氧水冲洗切口及周围, 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3]。腹腔脓肿病例多表现为术后的持续性高热, 腹痛、腹胀, 里急后重, 严重出现中毒相关症状。要注意半卧位引流, 以减轻中毒症状, 配合抗生素治疗, 严重者行引流手术。若出现粪瘘, 一般为手术误伤肠管或阑尾残端的结扎线脱落, 通常是结肠瘘, 抗生素治疗有效。对于术后疼痛患者, 采取有效镇痛, 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像心肌缺血。还可进行腹部按摩, 促进肠蠕动, 且患者易于接受, 无并发症[4]。若患者因疼痛导致睡眠不好, 可减慢病情恢复,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降低社会效益。良好的睡眠可有效解除疲劳, 缩短住院的时间, 减少感染机会。总体上, 护理人员要发挥主动作用, 针对每个患者情况, 及时做好准备, 增加患者合作意识, 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尽量减轻患者不适, 达到患者满意。

4 小结

做好阑尾炎的术前、术后护理相当重要。要求护理人员要发挥其主动性, 针对每一患者具体情况, 进行术前解释及准备, 积极提高患者合作意识, 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另外, 术后的密切监测, 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由于存在解剖及生理的个人差异,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全面分析出现问题,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以便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由研究结果可见, 对阑尾炎手术的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性护理,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近1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切除手术, 观察组术前、术后给予精心地系统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 粪瘘1例, 护理满意率97.9%;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 腹腔脓肿3例, 粪瘘3例;护理满意率为88.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阑尾炎术前、术后的系统性护理,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 郝姝睿.18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J].中外医疗, 2009, 12:140.

[2] 葛淑芝, 董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1670例C[J].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0) :26.

[3] 林岩, 谭永芳, 卢玉友.实用手术护理学[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136.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3 年3 月—2015 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共60 例。 其中男性患者34 例, 女性患者26 例;年龄均在60~79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7.8±4.4) 岁;糖尿病病程为2~14年, 平均病程为 (7.2±1.7) 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 (n=30) 与参照组 (n=30) 。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P>0.0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所纳入的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具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院期间给予注意事项告知、 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院期间,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内容如下: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加交流, 掌握其糖尿病史。 为患者讲解糖尿病、阑尾炎疾病的相关知识, 以消除患者疑虑, 减少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担心[2]。 同时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 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血糖控制: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 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在患者的进食期间, 可给予患者适量的胰岛素、葡萄糖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平衡。 患者在手术麻醉后, 存在低血糖风险, 护理人员可遵照医嘱为其静脉注射胰岛素与营养液,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以防止其发生低血糖情况[3]。

并发症护理:术前要对患者血糖加以关注, 做好备皮消毒工作, 防止患者发生感染。 患者在入院后, 护理人员可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降糖药物, 同时要对其腹部进行观察, 并询问其自主症状。 糖尿病患者血管会存在退行性病变情况, 该类患者的抵抗力较非糖尿病阑尾炎患者更低, 且具有较高的阑尾炎穿孔发生率与坏死发生率[4]。 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腹部体征评估其病情, 确定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反跳痛、转移性疼痛等症状。

加强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每日要为患者做好卫生工作, 保持病室清洁, 在换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降低感染发生率。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促进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穿孔、压疮以及低血糖等。 护理满意度是采用我科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等内容;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 统计学软对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率 (n, %) 表示并进行 χ2检验, P<0.05 为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中共有2 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2/30) , 参照组患者中共有8 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 (8/30) 。 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中有1 例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6.67% (29/30) ;参照组患者中有6 例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80.00% (24/30) ;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对患者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利于疾病康复[5]。 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吞噬功能会有所下降, 机体免疫力低下, 致使其创口不能快速愈合, 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在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期间, 实施全方位检查与综合护理干预, 可使患者尽早康复。 在该类患者的围术期, 血糖控制是重中之重, 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的常规范围内, 可降低其手术风险,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减少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担心, 为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奠定有利基础。 以往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 不能够满足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就医需求及护理需求, 因此在基础护理工作上需予以强化, 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此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血糖控制、并发症护理以及强化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 参照组患者给予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0.05;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期间, 实施综合护理的有效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 对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促进病情康复, 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并实践。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 (n=30) 与参照组 (n=30) , 参照组患者在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院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均P<0.05。结论 对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促进病情康复, 同时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老年,阑尾炎,糖尿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16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16) :1499-1500.

[2] 梅智君, 左小丽.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2) :2235-2237.

[3] 薛建丽.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5 (1) :543-544.

[4] 陈红.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1, 10 (4) :308-309.

[5] 张红霞.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3) :171-172.

[6] 吴丽敏.老年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5) :136-138.

[7] 耿淑艳.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5) :222.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 年4 月—2015 年9 月在该院收治的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 例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 和观察组 (细节护理) 各15 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阑尾炎, 且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3]。 对照组男性10 例, 女性5 例, 年龄 (58.48±3.10) 岁;观察组中男性及女性患者分别为8例、7 例, 患者平均年龄 (59.19±4.33) 岁。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麦氏点压痛、转移性下腹疼痛等症状。 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 该次入选患者均对该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自愿入组, 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即在手术前予以口头心理安慰, 手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并遵医嘱予以降糖治疗。 观察组予以细节护理, 具体措施包括: (1)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身体全面检查, 确认患者不合并其它基础疾病, 并对现有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同步监测血糖水平, 并予以饮食指导和术后感染预防;同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帮助患者提高对手术的认知, 确保手术中保持良好依从性; (2) 手术后对患者予以合理的饮食指导, 包括第一天予以少许流食, 随后可逐渐增加, 当术后第3~4 d便可予以正常饮食, 但注意以清淡为主; (3) 手术前3 d到手术后需严格注意血糖监测, 并遵医嘱予以对症血糖监控, 在手术6 h后, 可以酌情予以床上肢体被动活动[4]; (4) 手术结束后护士需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 密切关注血压直至血压恢复正常后, 可调整为半卧位, 以便有效控制腹腔渗液渗出, 降低腹腔囊肿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后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术后伤口不愈合、腹膜炎等。同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5]。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 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 (%) 表示, 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 两组间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的住院时间、血糖水平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阑尾炎合并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但若在手术前患者的血糖并未降至正常范围, 则可能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产生影响, 甚至导致术后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6], 影响整体效果。 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细节护理后, 其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耿淑艳[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证实细节护理对于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积极作用。通过细节护理,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 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且护理工作渗透到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手术前后, 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也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 对于护患关系的构建有积极作用。

另外还有学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8], 对35 例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 认为老年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 而是可以酌情予以保守治疗, 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且不会增大病死几率。 该研究中所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并未考虑到保守治疗的可能性, 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有一定影响。 在后期需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选择多样性和纳入范围, 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可靠参考。

摘要:目的 研究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 和观察组 (细节护理) 各15例, 对比两组的病情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 两组间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细节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对于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阑尾炎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16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16) :1499-1500.

[2] 梅智君, 左小丽.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2) :2235-2237.

[3] 王焕章.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30例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4) :88-89.

[4] 刘碧英, 侯宁静.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 (11) :1165-1166.

[5] 段琼, 张玉婷, 赵芳, 等.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 (5) :86-87.

[6] 黄希.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 2013, 11 (18) :130-131.

[7] 耿淑艳.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0 (5) :222-222.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4.35±12.36)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32±2.69)年。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5.12±11.69)岁;病程1~24年,平均病程(12.67±3.12)年。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健康宣教。主要是通过分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开座谈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急性阑尾炎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常用药物等等[2] ;2饮食指导。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等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不良心理或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前。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性阑尾炎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及预期效果、手术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情绪状态,并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通过列举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与治疗依从性。2术中。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实施无菌操作,以预防术后感染;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少术中不适感,确保手术视野完全暴露、手术操作能够顺利进展;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状况,当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报道给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对症治疗[3] 。3术后。患者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加强术后生命体征检测;确保患者术后每日摄取充足营养;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给患者应用适量的抗生素,以促进切口恢复;在患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指导患者术后早期适当开展运动锻炼,以促进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标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疗效评估标准:相比较于治疗与护理前,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下降比例超过30%,或下降到6.5 mmol/L以下,即可判定为显效;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下降比例在10%~29%左右,或下降到7.2 mmol/L以下,即可判定为有效;治疗与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即可判定为无效。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2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79.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切实有效的根治手段[4]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急腹症,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腹部压痛以及持续性或阵发性腹部疼痛等,是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家属的配合护理能力,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该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即术前、术中、术后均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包括术前检查与术前准备、术中舒适体位护理与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术后的营养支持、运动指导、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8%、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79.41%。说明该研究中的护理方案切实有效。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间,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8%、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间,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参考文献

[1] 隋云庆.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53-754.

[2] 肖玉娟.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研究[J].人人健康,2016(12):173.

[3] 杨金枝.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8):179-180.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5篇

1 患者护理

1.1 非手术疗法护理

一般护理常规及普外科护理常规护理。 (1) 病人取半坐卧位, 按医嘱予流质或禁食禁食24~48h, 禁止灌肠, 以减少肠蠕动, 有利炎症局限。 (2) 及时完成静脉输液, 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 纠正脱水,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生素有效血药浓度。 (3) 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食欲、生命体征、尿量及腹部症状体征, 有无恶心呕吐等, 如体温升高, 腹痛加剧, 腹部体征明显等病情加重趋势, 立即通知医生, 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阑尾脓肿者, 应卧床休息, 以防脓肿破裂引起急性腹膜炎。 (4) 非手术治疗期间, 禁用止痛剂, 以免掩盖病情, 禁用泻剂。定时复查血常规。 (5) 禁食期间可以输液。

1.2 术中配合护理

注意寻找阑尾以外的病变, 尤其在发现阑尾的病变与症状、体征不相符的情况下, 应查看回肠末端有无病变, 右结肠旁沟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在女性病人还要检查盆腔, 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或积血, 以排除阑尾以外的病变。

1.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预防疼痛的发生或防止它的加重, 应在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时可给予止痛剂控制疼痛。患者术后疼痛感的止痛药主要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在应用止痛药物的同时, 也可应用非药物止痛方法, 如身体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伤口的护理:术后伤口包扎过紧、伤口感染、伤口发炎、伤口牵扯是引起伤口疼痛的主要原因, 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红肿等现象, 定期换药, 防止伤口感染。

(1) 根据不同麻醉, 采用适当卧姿。

(2) 观察伤口, 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 则考虑有出血, 采取必要措施。

(3) 术后12h, 如置有引流管, 待血压平稳改为半卧, 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 术后应当禁食水, 待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 术后应先进食流质, 以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

(5) 手术后5d内禁用强泻剂和灌肠, 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24h可起床活动, 增加血液循环、伤口愈合。

(6) 观察切除阑尾腹腔内引流管是否流畅,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1.4 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1) 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 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 患者感觉伤口疼痛, 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 则提示有切口感染。

(2) 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 患者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 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必须立即平卧, 镇静, 氧气吸入, 静脉输液, 同时抽血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准备手术止血。

(3) 腹腔残余脓肿患者表现术后持续高热, 感觉腹痛、腹胀, 有里急后重感, 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体位引流, 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 减轻中毒现象, 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做引流手术。

(4) 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 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 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 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 体温不很高, 营养缺失亦不严重, 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1.5 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适当户外活动, 注意劳逸结合。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 患者都愿意接受麻醉药止痛, 止痛后有利于早日康复时。在心理护理中重视疼痛与心理的关系, 注意患者的心理需要, 创造舒适、轻松的治疗环境, 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疼痛阈值,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 还要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发生疼痛时陪伴家属毫无疑问地将会受到患者的影响, 而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到患者, 两者互为因果, 致使患者疼痛加重, 所以家属的情绪很重要。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积极地为患者减轻疼痛, 另一方面也要对家属和陪伴者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 解释术后情况, 使他们增强信心, 做好配合工作。

2 出院指导

(1) 每日睡眠不少于8h; (2) 注意劳逸结合, 活动强度以不感劳累为宜, 防止感冒; (3) 保持良好情绪; (4) 阑尾炎患者术后一般不需复查。但病人出现腹胀、腹痛、呕吐 (肠梗阻症状) , 应及早治疗, 以免肠梗阻症状加重; (5) 术后1个月内尽量减少工作量, 避免重体力劳动。

3 结语

总之, 只有做好手术后护理工作才会尽可能避免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减轻和消除手术给患者身心带来的创伤, 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走上健康之路。

摘要:阑尾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尾动脉是一条终末血管, 阑尾一旦感染, 血运就发生障碍, 故易发生坏死和穿孔。以下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竹.针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护理的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 (4) .

[2] 闫秋玲.76例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16) .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范文第6篇

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 治疗方案不同, 医院资源不同, 所采取的理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用哪种方式, 医疗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其规定执行, 并要求熟练地掌握各种理疗的注意事项, 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

2 正确使用机器

医疗机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操作说明书或者厂家的培训进行操作, 最好有专人负责。并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和检修以确保机器性能, 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出现重大故障, 医院人员不要盲目进行修理, 而是要通知厂商, 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维修。

3 注意安全防护

3.1 防止触电

理疗过程中需要超高频电疗时, 应确定仪器已经做好接地工作, 不能随便引电线使用。而且要注意防止短路情况发生。操作时做好绝缘措施避免触电, 因为设备所用电为高压电, 触电的话, 会有大量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灼伤, 严重的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因此理疗医务人员, 应该懂得触电急救常识, 理疗室内应备有:绝缘钳、绝缘手套、抢救药品等。

3.2 避免辐射

理疗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发出微波或超短电波的设备仪器, 应该提高防护意识, 因为长时间的照射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损害, 尤其像在医院的环境里更应该提高辐射防护意识。

3.3 预防烫伤

烫伤是理疗时经常出现的情况, 过程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出现烫伤。所以医护人员要时时刻刻注意烫伤的预防。导致烫伤的原因很多, 在理疗过程中, 由于物理因子运动会产生热量。夏天温度较高, 患者出汗会使皮肤导电性增强也会导致烫伤。另外有疤痕的皮肤由于疤痕位置凹凸不平, 电流通过时会集中到凸起部位, 也会造成灼伤。因此上理疗时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 热感等, 并随时加以处理。还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局部疤痕。对于知觉异常的患者, 要慎用热疗, 避免已经烫伤而患者不能察觉, 延误实施相应措施。对于住院患者, 应详细了解其临床情况。例:曾有一男性患者, 患肺炎在我院住院, 在我科作超短波出现胸部烫伤, 究其原因是因为理疗前患者用大黄湿敷胸部, 这样导致胸部导电性增加造成胸部烫伤。另外我科没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3.4 做好解释工作

理疗工作中, 有些患者往往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例如有的患者认为理疗安排的越紧密, 次数越多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这种重治疗轻休息的思想, 理疗医务人员应该予以矫正。理疗一般会做很多次, 而且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疗程进行。而休息也是疗程的一部分, 所以说休息也属于治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应该重视。如果患者休息时间不够而连续作理疗, 会导致机体超限的抑制状态, 不仅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相反还会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既然休息是治疗的一个环节, 是理疗的延长作用, 如果不休息会使此延长作用失去意义, 即患者自身对上次理疗因子的作用还没完全接受, 又受到新的理疗因子作用, 形成外抑制。因此一个适宜的理疗方案, 应该治疗和休息并重。

再有就是某些患者会把理疗片面的理解为单纯的透热治疗, 认为越热治疗效果越好, 有时还会要求医务人员加大热度。对于这种错误理解, 也应该予以纠正。让患者正确的认识到理疗中时间和剂盆是根据患者病情, 身体状况等因素, 科学制定的。

3.5 与患者常沟通

通过多年理疗经验的积累, 笔者认为理疗不仅仅是医务人员专业过关掌握理疗的流程手法, 各种禁忌证, 适应证, 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与患者多交流,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增加信任程度, 令患者对治疗积极配合, 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经常询问患者自身感觉,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遇到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应该及时反馈并寻找原因给出解决方案, 这样既能避免作一些无用的治疗, 又能缩短患者康复期。理疗疗程一般很长, 有的医院在疗程结束后才会对疗效进行评估, 并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本着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与患者多沟通, 多观察患者病情, 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疗效进行确认。

摘要:理疗学在医疗过程中常常容易被忽视或者很少有人提及, 但它却是现代医学科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常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理疗学在我国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尤其近几年来理疗技术更是以相当高的速度提高, 并成为临床方面的重要内容, 不容小视。以下为笔者通过多年理疗护理工作的经验积累所总结的几项体会。

关键词:理疗,辐射防护

参考文献

[1] 刘梅仕.家族性眼肌性肌病 (附一家族报告) [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1980 (1) .

[2] 刘德普.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J].日本医学介绍, 1980 (8) .

[3] 陈叶棠.食管异物420例临床病例分析[J].广东医学, 1980 (9) .

[4] 杨天权, 李金妹.老年患者的腹膜炎[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80 (3) .

[5] 石善溶.卢德威氏咽峡炎极重患者治愈一例[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80 (2) .

上一篇:暑期夏令营范文下一篇:安全施工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