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

2023-12-26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1篇

1 .MI(Mind Identity System)理念识别

最高决策层次导入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

2. BI(Behaviour Identity System)活动识别

动态的识别形式对外回馈,参与,活动,对内组织,管理,教育。

3 .VI(Visual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

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直接。

企业CIS设计的含义—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英文"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的中文翻译,简称CIS,其理论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美国。5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在其设计顾问:"透过一些设计来传达IBM的优点和特点,并使公司的设计在应用统一化"的倡导下,首先推行了CI设计。60年代初美国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将能够完整树立和代表形象的具体要素是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并希望它成为企业形象传播的有效手段。它包含了企业形象向各个领域渗透的整个宣传策略与措施,这种完整的规划与设计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被人们广泛认知并正式冠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名称。70年代CI理论引入日本,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先行导入CI,并逐渐产生了功效。进入80年代,中国南方一些企业也开始CI尝试。广东太阳神集团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导入CIS的企业,通过视觉元素的展现,较好的体现了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

CIS包括三部分,即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其中核心是MI,它是整个CIS的最高决策层,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VI表达出来。所有的行为活动与视觉设计都是围绕着MI这个中心展开的,成功的BI与VI就是将企业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精神准确的表达出来。BI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VI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本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等)和应用要素(产品造型、办公用品、服装、招牌、交通工具等),通过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直接进入人脑,留下对企业的视觉影象。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因为它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股票的涨跌等。塑造企业形象虽然不一定马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它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价值观,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益转化来的经济效益。它是一笔重大而长远的无形资产的投资。未来的企业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品质、品种之战,更重要的还是企业形象之战,因此,塑造企业形象便逐渐成为有长远眼光企业的长期战略。

CIS工程设计说明

项目与预算表(整体预算与设计)

一、调研计划(企业业背景与市场调查)(1—10为常规项目)

1、企业沿革,产品结构,经营状况,市场地位,发展潜力,企业心态的研究。

2、产品沿革,产品特质,生命周期的研究分析。

3、同业产品或业务市场的调研的报告

A.现有市场的现状,市场结构与产品分布的调查分析。

B.目标市场的现状,潜在容量、地域特点与人文条件。

C.市场与目标市场客户心态,消费者生活意识,心理结构,消费水平的研究,市场对应策略的

拟定。

D.市场同来竞争局势的综合调查分析。

E.同业市场近期与中期,远期发展趋向的分析测算。

4、企业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a.企业形象的市场定位;

b.企业表现战略的设定;

c.产品(或业务)的概念设定;

d.企业整体形象创造的策略思想;

5、CI计划总体策划方案(企业市场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与企业形象策略与策略的提出)。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3—5万,核定费用:¥

二、基本要素

要素原则:

(一)体现企业精神

(二)突出产品特质

(三)拥有独特性

(四)具备延伸性

1、企业标志/产品商标

2、企业名称标准字体(中文、英文)

3、产品牌名文字专用字体(中、英文)

4、专用我色(代表企业,为企业专用的特定色彩)

5、企业象征图形(吉祥象征图形)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2.5—4万,核定费用:¥

三、企业办公用品系列

1、企业专用信封、信签、便签(常用普通型与特用高档等系列)及公文纸

2、企业高层领导专用信签

3、企业人员名片

4、员工证件

5、员工胸卡(工号、臂章、标牌、徽章)

6、企业票据与单证

7、公文夹、文件袋

8、企业统一用公文箱、公文包

9、企业专用办公文具系列

10、企业应用不干胶标贴系列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0.8—2.5万,核定费用:¥

四、企业环境空间设计系列

1、企业办公区主体建筑特定造型与装饰设计

2、企业生产区门面主体建筑特定造型与装饰设计

3、企业高层领导办公环境空间设计

4、各职能部门写字间与工作间室内环境空间设计

5、企业主要会议室环境空间设计

6、各生产车间的环境色彩空间设计

7、企业办公区,生产区内外环境的应用视觉标识系统设计

8、企业自有车辆的标识与装饰设计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3—5万,核定费用:¥

五、企业标准服饰系列

1、企业管理层制服

2、企业文员制服(男式与女式)

3、生产人员工作服

4、企业公关人员服饰系列(春秋装、夏装与冬装)

5、企业保安人员制服

6、企业统一恤衫(或圆领衫)等专用便装

7、企业运动服装

8、企业专用领带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2—3.5万,核定费用:¥

六、产品包装系列

1、企业产品特写风格的包装容器立体造型

2、产品销售包装装潢的统一设计

3、产品中包装结构与装潢的设计

4、产品运输包装的标识与装潢设计

5、产品不同系列的包装设计延伸

6、礼品包装与配套包装的特殊设计

7、包装附属物(桌牌、标签等)装潢设计

8、手提袋(纸/塑质购物袋)结构与装潢设计

9、企业专用礼品包装的装潢设计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3—5万,核定费用:¥

注:(以上

一、

二、

三、

四、

五、六系列包括草图、彩稿、正稿、模型、制作图)

七、企业广告系统

1、广告宣传策划书

A:企业宣传推广的广告战略思想与策略思想原则

B:广告导语,分类广告主题,标题与副标题

C:广告内文文案(内容、结构、形式与表达方式)

D:广告媒介政策(广告媒介的选择与发布选择频率)

E:分类广告的类别、形式、实施计划与应用规范

F:特殊广告(提升企业形象与拓展产品影响的特殊广告活动)策划与实施方案 G:广告预算的设定方法、广告总预算与分配计划

H:非广告的“广告”策划方案

2、企业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电视、电台、报纸与杂志)系列

A:电视广告的创意、方案与分镜头脚本

B:电台广告的构思与方案

C:报纸广告方案与版面设计

D:杂志广告方案与版面设计

3、企业户外广告策划系列(海报、招贴、路牌、灯箱、车身广告等)创意与设计

4、销售点现场促销广告—POP广告系列

A:广告桌旗

B:悬挂POP

C:立地POP

D:台面陈列POP

E:产品、标志、吉祥物横型POP

5、展示、展销、博览会活动策略书的促销布展设计

6、企业宣传画册创意与图片摄制、版面设计

7、企业产品样本、目录、单项产品散处说明书设计

8、企业广告性/年、节贺卡设计

9、企业专用广告性礼品/纪念品设计

10、广告音乐主题(听觉形象的建立)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6.5—10.5万,核定费用:¥

八、企业接待用品系列

1、接待室、洽谈间专用茶具系列标识装饰设计

2、接待室、洽谈间专用烟具系列标识装饰设计

3、接待室、洽谈间专用面巾等清洁用具标识设计

4、接待室、洽谈间专用本、册等标识设计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0.3—1万,核定费用:¥

九、企业CI计划发布会

上述全部计划完成后,策划组织新闻发布会包括:

1、发布会现场设计布置

2、通过公共关系网络、选择各新闻单位记者、编辑等

3、联系安排有关报章、电视台、电台作不同角度宣传报导本项目不收取费用

十、企业识别系统手册(包括上述一切方面的规范工具书)

费用预算:本项目常规¥2.5—3.5万,核定费用:¥

特殊延展项目

(一)、企业资料蓄存的电脑光盘或VCD、DVD、幻灯片等;

(二)、费用预算:本项目核定费用¥:

(三)、企业网站建设的推广与宣传

上述共计十个系列八十五个项目

项目共计¥23.1万(40万对外企)

核定总费¥

备注:A部分项目除提供方案,最终提供实物打样

B:基本要素一项、常规2—5个可选择的方案

C:费用视项目多少及难易程度等条件核定

D:优惠条件不受项目所束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2篇

一、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认识不足

现今,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有70﹪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观念和顾客观念,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单纯的从口号和字面上来理解企业文化,概念十分模糊。

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即便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缺乏特色

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缺乏个性,文化表现形式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也超过了20%,“进取”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0%。当今社会的三大组成:政治、经济、文化。就我国来说政治环境和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巨大转变的今天,文化形势也势必向更国际化、更多元化发展,然而我们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仍停留在这些陈旧的口号上毫无创新。

3、文化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却远远没有跟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

4、忽略企业文化战略

中小型民营企业忙于生计,为了自身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的侧重于企业生存,忙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对于更加长远的、可持续的远景战略无暇顾及。部分中小型企业领导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大战略,中小企业没有精力、没有人力、更没有资力进行战略方面的规划。“决策层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缺失的通病。

5、家族式文化的弊病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80%的企业是家族式或泛家

族式企业。受企业主自身素质的限制,家长制集权管理导致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

二、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

(1) 将企业文化建设不等同于企业形象设计。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殊不知企业文化不能等同于企业形象,进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2) 将企业文化不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3) 将企业文化不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

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臵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程度上的差异,许多管理者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 将企业文化不等同于规章制度。

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规章要遵

守文化要感悟,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2、“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空话”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源动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忽视文化建设带动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与经济效益两相脱离无法形成合力,曾是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使企业文化沦为“假、大、空”的虚妄口号。

3、 企业文化建设雷同

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一味模仿、全盘照搬所谓的“先进经验”,而不是通过选择性淘汰、自我消化等方式,将外来先进的文化吸收、转换、达成有机的融合,培育出具有自身企业价值特点的特色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甚至雷同,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

三、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企业从上到下都要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领导者更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要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激励者。

2、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不是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任何外在形象都是围绕这个本质特点来表现的,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角度,营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

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充分保证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持续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甚至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立足于经营、服务于经营。

4、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文化精神。

5、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万福生科 财务造假 证券市场 法律监管

从1984年我国第一支股票公开发行上市至今,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近三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已有几千家公司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在证券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危机却也在显露,一些公司为获取上市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蒙骗股东和社会公众,疯狂圈钱无视法律和监管的存在。从前几年的银广厦、绿大地造假案件,到今年的万福生科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件的频发,造假案件的发生一方面使公司失去公信力,给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不利于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中国证券市场恢复相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难免显得时间略短,但这似乎不成成为造假频发的借口。据悉,2012年底,证监会通报了对2403家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审核结果,在沪深交易的9503个问题中,财务会计问题比例高达58%,会计信息失真占比最高,达27%。

虽然造假涉及到会计、法律各个方面的知识,本文难以兼顾,但是会计和财务造假又非单纯的会计技术问题,其背后是法律话语权的设计。本文从经济法和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出发,试图寻找中介的职能缺位和法律责任,寻找政府的监管和法律的运作是否存在问题。

万福生科主要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南方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公司于2011年9月27日正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不到一年即因财务造假被勒令停牌,证监会已介入调查,目前已经开出巨额罚单和行政处理决定,而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因涉及刑事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一、法律监管体系

就我国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重建证券市场至今,监管体制经历了一个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到中央统一监管的过程,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变化。《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第8条:在国家对证券发行、交易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设立证券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

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为主和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并且在这个监管的体系中证监会承担着监管的重要责任。在如今的证券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信息违规披露的等诸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中国证监会被广泛认为未能尽到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职责。

首先,证监会的职能定位在先后发布的文件中和法律存在冲突之处。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这一规定在其后出台的《证券法》的定位或有矛盾,其事业单位的性质却被赋予极大的行政监管权和规章制定权,与事业单位的定位和性质存在冲突。

其次,证监会人少权大、职能多导致监管的缺位。中国证监会在全国的系统中仅仅一千余人,但是中国证监会内设16个职能部门,3个中心;根据《证券法》第14条,中国证监会还设有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由中国证监会专业人员和所聘请的会外有关专家担任。中国证监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了36个证券监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面对全国几千家上市公司,很难期待证监会的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最后,在本次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中,证监会唯一突显出来的职能只是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而之前的监管职能,包括对公司的上市的监管、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很难得到体现,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和信息披露违法的事实包括:万福生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08至2010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万福生科2011年年度报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也存在虚假记载;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也未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予以披露。在中国“创业板”的造假第一案中,不得不说证监会需要进行一定的反思和加快有关规章的制定工作。不管是涉及证监会职能的定位还是是否存在权力寻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二、基本原则虚设

除了监管职能的缺位,在公司的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的保荐过程中,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书的审核过程中,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无不是对证券法基本原则的违背。

从法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法律原则是法的基础性原理,是贯穿立法和司法全程的,一旦突破基本原则,法律形同虚设。

1.保护中小投资者。虚假上市的最大受害者便是中小投资者,其信息来源单

一、投入资金量少,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公司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等一系列虚假文件迷惑,在公司的利润表上虚增收入和捏造大客户,以此在公司完成“圈钱”的行为,而造假行为一旦被查出,股票大幅跌落,损失最大的还是中小投资者。本次案件发生之后唯一令人欣喜的是平安证券已经与12756名万福生科虚假陈述案适格投资者达成和解,补偿金额约1.79亿元。

2.公开、公平和公正。公开指证券发行者将应该公开的所有信息向投资者适时披露;公正原则是指执法者对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及违法者惩戒时候应该一视同仁。万福生科在披露公告中的“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在事后看来无疑是巨大的讽刺,其行为已经触犯《证券法》193条所述“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在IPO的重启过程中,信息的准备和恰当披露也是需要重

点关注的。3.反欺诈。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各种活动中,不得有不实或者欺诈的动机、行为和结果发生,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与有关各方的利益直接相连股价上升公司价值得以上涨从而能够提升公司的形象也会给管理人员、公司职工以及持有公司股票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公司与券商联手炒作,公司编造假消息券商托市以实现炒作股票动机。在笔者看来,这项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公开原则和信息披露的又一重申,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三、中介职能缺位

外部监管和公司对证券法的基本原则的遵守固然重要,我们还不应该忽视了与公司上市密切相关的督导机构和相关的事务所。在这个过程中其重要性可以说不亚于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合规与否的判断均在这个环节,并且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其能否成功上市。有学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保荐机构只要做到尽职调查,如此离谱的财务数据造假问题应该很容易被发现,不排除两方有联合上市公司集体造假的嫌疑。

企业要上市,从最初的准备到上市后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全过程都要有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其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其中企业的账目则要由会计师事务所一一检查和审验,律师事务所还要对上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做出合法性的判断。那么万福生科上市前后大量内容涉嫌造假,中介机构到底有没有尽职尽责呢?平安证券作为保荐人又是如何履行其职责的呢?

根据《证券法》第52条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5章第1节第3条的有关上市需要提交文件的规定,其中涉及到保荐机构出具的文件有(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发行人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2)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3)保荐协议和保荐人出具的上市保荐书;(4)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事实证明这些机构都没有尽到其应有的职能,万福生科上市招股书披露的2008年至2010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11年年度报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同时,公司未就2012年上半年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也未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予以披露。法律风险和财务状况在上市的时候并没有提出,所以证监会开出了巨额罚单,暂停平安证券3个月保荐资格;没收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两倍罚款;撤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对两名签字会计师采取终身禁入;12个月内不接受湖南博鳌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券发行专项文件;对签字律师终身禁入。

证监会的处罚力度看来是非常大,巨额罚款和终身禁入的处罚令投资者安慰的同时,只举荐不保理应加大处罚,或许不是治本之法,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发展环境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四、结语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的博弈与其经济行为密不可分,公司只会在体制内寻求利益最大化。为何公司敢于造假?为何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公司仍有机会进行造假?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有的监督制度

并没有对管理者的造假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一方面公司造假的成本低,造假的手段多,造假行为在市场上也视为常见,另一方面,外部监管体系不健全,出台的相关的财务会计法规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难以起到应有作用。于是公司造假行为在博弈论的视角便可以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在巨额罚单和对中介机构严惩的背后,立法者和执法者需要考虑的是中介机构何以冒着巨大的风险不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这种严惩的决心是指标还是治本?《会计法》、《律师法》等等法律以及行业协会的监管为何不能阻止这些行为。

对于上面所提出的原因和现状分析,需要解决虚假上市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降低所谓“造假成本低”之说,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大证监会的监管力度,提高发审委对发行人资格的审核能力,行业协会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需要被深化,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双轨监督”体制。

其次,在法律制度上,推动证券发行环节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的法规尽快出台,公开是一种力量;还要加快对会计行业的立法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法律不完善给会计欺诈提供了侥幸心理。市场机制唯一的法则就是利益。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和诉讼制度,特别是对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诉讼。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4篇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普及使用率极高,其网络在大众平日生活與生产有着紧密地联系,通常借助网络采集各种数据。针对企业管理模式来讲,假设可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自然而然可以强化企业管理成效,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社会与经济呈现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与互联网技术不仅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然而,国内部分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怎样迅速找出企业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怎样更好的借助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管理模式实施创新,逐渐成了企业管理者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文章依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实施研究,进一步推动企业可持续良性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不足之处

1.1企业完全忽略了大数据的应用

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思想固化,单纯的理解为大数据就是将数据实施分类与汇总,根本不开发其应用与商业价值。大部分企业将管理的侧重点集中在生产与技术管理、及其人力资源等方面,完全忽视了大数据的实践使用。另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针对大数据认识肤浅,无法深入分析大数据的重要性,例如:企业资金管控与成本预算等,此工作内容急需收集完整的数据当做理论基础,相反少数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只收集局部采样当做理论依据,最终导致整体财务数据解析缺乏完整性,势必造成管理内容偏向于理论化,更有甚者造成管理方向发生偏离,进一步阻碍企业健康发展。此外,在管理实践工作中,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重点关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自认为足以应对当前社会暗潮汹涌的发展变化。

1.2企业数据处置速率与数据安全

现如今,大部分企业引领时代潮流,主动将大数据植入到企业管理模式中,将其逐渐变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动力。然而,企业数据具体包含:产品信息经营信息、发明专利、客户数据资料及其顶底合同资料等。当中部分材料为企业机密文件,如果不能妥善保存,势必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务必保证其周全。此外,企业在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实践中,同时需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保护相关任务。创建牢靠地预防系统,方才能顺应繁杂的网络环境与病毒及其黑客的入侵,才能万无一失的确保企业关键数据的周全。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大数据技术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大数据技术为信息处理技术全新的升级改造,其信息处理水准与速率针对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直接融入到了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销售方方面面,正因如此,才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1.3企业欠缺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才

在大数据高速发展背景下,传统企业已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状况。采取固化传统模式,通过传统领域探寻大数据专业人才,根本无法获得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培育高精端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费用投入,无法在极短周期内助力于企业获得收益,更无从谈起储备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

1.4企业日后发展规划模糊

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势必要将企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从另一方面表明使用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

二、企业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分析

2.1企业需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

企业如何才能紧跟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中企业发展的引导者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其务必认可大数据的关键性,同时重点关注大数据的应用,最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变革与创新,确保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不仅如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发展创新观念,主动学习现代化创新技术。并且企业各职能部门主管与员工需要脱离传统思想约束,全面认可大数据的使用价值。具体包括:改变企业管理方法、创新与变革企业营销方法、改变企业内容工作决策方法。此外,企业需要加大大数据关键性的宣讲,推动员工在日常生产中积极使用大数据,且强化其大数据有关技术训练。

2.2转变企业陈旧的管理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管理方法已被时代所远远抛弃。因此,企业管理需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方法,拟定出具备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同时跟大数据完美地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成效,致使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收益。不仅如此,广泛采集与探究大数据材料,将市场数据作为根本,随后结合企业收集的信息,且在其中探寻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良性健康发展。此外,企业需要借助全新的数字技术,有利于企业将来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进一步帮助企业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2.3将企业数据处置与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需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性。尤其在企业数据管理方面,需尽早处理,实时管控与顺应市场变化。企业需重点关注外部环境竞争中的有利数据,进一步迅速高效地探究与解析,推算出有价值的数据,助力于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此外,企业务必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力度,避免关键数据外泄,造成企业巨大经济损失。

2.4广纳大数据技术优秀人才

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因势利导,广纳大数据技术专业优秀人才助力于企业可循环发展。当前,社会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部分企业需面对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基于此,企业管理人员务必将企业管理模式有所创新,聘用大量数据管理优秀人才,创建数据管理队伍,为企业大数据使用储备优秀人才。此外,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大数据技术人才专业培训与沟通,使其专业素养与知识技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最终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大效益。

2.5创建完备的数据收集与解析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量数据具备海量性与多样性,基于此,务必创建完备的立体化信息获取系统,最终收集的数据才能具备高效性与针对性。数据收集后需要专业技术员实时数据解析,企业需要培育或者聘请专业数据解析人员,方才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议决策中带来高效的数据支持。

2.6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重点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企业如何确保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需顺势而为借助大数据技术影响,把大数据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其要获得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扶持,尤其在信息安全危险爆发的当下,急需政府职能部门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来提升企业信息安全,防止信息外泄,毕竟数据信息的安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势必要创建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资源使用率,最大程度的激励每个企业加入到数据共享环境中。

2.7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企业管理人员执行创新管理方法时,其本身也需强化学习,尤其是针对企业购入的全新信息管理设施,务必要熟练操作。并且每个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比如:在学习完大数据实训解析后,务必要结合本部门的实践工作标准,最终全面展现出管理时段数据资源的重要价值。此外,企业有必要聘用高水平的数据解析能力管理者,只有这样企業不仅能达成管理方式的创新,并且也能强化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2.8建立完备的网络系统

在企业发展阶段,如何正确展现出大数据的利用价值,其需要掌控企业本身实践状况,进一步建立完备的网络系统。不仅如此,企业需紧抓产业链基准点,将企业资源进行创新整合,同时强化企业客户与供应商的管理,整体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管控技能,最终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进一步让企业获得良性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务必依据本身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优化未来发展策略,且采集与解析有关产品及其成本数据,进一步创建高效管理模式。另外,企业需要不断刷新网络数据信息,方才能使企业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2.9企业管理人员加强观念创新与统筹规划

企业所囊括的部门及其部门中的职员与管理人员,务必要清楚认知大数据对于企业及其个人的积极影响。不仅如此,在工作时段,充分灵活使用大数据,其中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讲,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使用价值,其在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大数据的科学使用,便于强化企业使用大数据的意识。此外,不要过于依靠大数据,及其创新传统固定思维模式,在职员中建立大数据应用概念,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有计划的挪用资金实现信息收集系统升级,同时建立技能突出的专业团队,以便强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最终实现企业良性健康发展,同时确保信息技术完备。

总结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怎样使企业全方位利用大数据,则需企业强化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作质量,才能获得企业良性发展。如何达成此目标,则需企业在未来工作中,有关管理人员势必要主动推陈出新,力争依靠大数据建立更加完备的企业管理方案,真正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惠芬.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经营者,2019,33(19).

[2]勾鹏菲.浅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19,(14).

[3]付迎春.浅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8,(17).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5篇

1 化工污泥简述

化工污泥主要是由两部分产生的, 一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前系统夹带了一部分悬浮物杂质, 二是在污水处理阶段残留的一些难分解物质以及微生物, 其中污水在经过处理并达标之后在对其进行砂滤以及超滤等一系列处理之后是能够再次投入应用的, 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后会留下众多的污泥, 这些污泥内残留着非常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比如说重金属离子、病原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菌等。另外化工污泥的颗粒较细, 同时其含水率高, 长时间堆积会造成其出现腐化发臭情况, 并且化工污泥的比重较小通常会呈现出胶状液态, 属于一种浓稠物, 一般可利用泵运输。在化工污泥处理方面若使用沉降脱水方式是不理想的, 并且若是不能科学处理好污泥, 随意填埋或者是排放均有可能会导致水体污染, 造成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所以一定要科学处理好污泥, 使污泥中的有害以及有毒物质尽可能的减少, 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2 化工污泥脱水处理技术论述

一般污泥脱水主要涉及到以下四部分流程, 一是需进行污泥浓缩, 也就是使污泥得到初步脱水, 以缩小一部分污泥的占地面积;二是需对污泥进行化学处理, 这是由于化工企业所排放出的污泥内具有众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利用化学试剂可以促使其进行化学反应, 这样有机物即可以分解为小分子;第三, 对污泥进行进一步浓缩, 从而使污泥体积得到再次缩小;最后需要对污泥实施最终处理, 在利用上述三部处理好污泥之后, 污泥可以划分为污水液体以及固体两部分, 之后需要通过污水处理措施来对污水加以处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化工污泥脱水方式也逐渐增多, 处理效果也不断增强, 下就几种常见的化工污泥脱水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2.1 传统污泥脱水手段

传统污泥脱水方式即为自然干化法, 该措施容易受到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一般气候干燥地区可以选择使用该方法。使用自然干化法会造成污泥中残留众多的危害有毒物质, 并且污泥的干燥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会出现污泥脱水不彻底情况, 但是该方法的作业难度小并且成本低。使用自然干化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 之后需要对污泥进行无毒处理并将其运输至干化场让其进行自然干化, 最后需要对以干化的污泥进行填埋、农用或者是焚烧处理, 其中干化场需要选择一块地势平坦同时较为宽敞的平地, 另外还需要基于该干化场的土壤渗透能力选择性的铺设使用石子, 若是土壤渗透性差则应在该干化场上铺设使用厚度在35厘米左右的石子, 并将输水管道设置于石子之下。自然干化法通常需要耗费大约五周的时间, 第一周需要使污泥脱水大约百分之四十, 最后一周后则需要确保污泥含水量可以控制在百分之十之内。

2.2 机械脱水技术

在通过机械脱水法处理污泥时应当提前使污泥获得前期处理, 也就是使污泥得到浓缩, 以使污泥的体积得到缩小, 并优化污泥脱水性, 一般可以通过化学试剂的使用或者是热处理法来提升污泥脱水性能, 其中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无机盐以及混凝剂两种。之后可以通过机械脱水方式来处理污泥, 过滤法以及离心机离心技术是现在常见的两种污泥机械脱水技术, 其中过滤法主要是将滤纸以及滤布制作成滤层, 然后对污泥进行过滤, 这样可以使污泥被分解为两部分, 也就是污泥固体以及污水液体, 然后需要利用污水净化技术处理液体部分, 并对污泥固体实施进一步干化处理;由于污泥中各个组分具有不同的密度, 离心机离心法主要是根据这一特性来分离污泥, 随着离心机的不断高速旋转, 污泥中的不同物质会被甩到离心机的不同区域, 由于离心机中设置了不同排出口, 所以即可以分别排除污泥以及污水。无论是过滤法还是离心法均需投入众多机械设备, 并且从过滤效果上来看, 过滤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可以保证污泥脱水率, 通过统计分析后可以得知过滤法可以脱去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污水,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众多操作人员, 并且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离心法的脱水效果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 并且自动化程度高, 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设备, 但是使用离心法的造价成本高, 并且在前期处理期间需要对污泥进行高效浓缩, 尽量的缩小污泥体积。

2.3 絮凝脱水技术

絮凝脱水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污泥一般带负电, 将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带有正电基团) 放进污泥之中, 通过对该污泥胶粒双电层进行不断的压缩, 再通过电荷中和以及吸附架桥作用, 并利用网扫捕作用能够促进污泥胶体脱稳速度, 这样泥浆中的液体以及固体即可以快速的分离, 之后通过重力沉降的作用可以使污泥含水量不断的减少。一般可以通过毛细管吸附时间CST以及比阻SPF来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其中CST的应用几率较大, 若是CST越短则可以表示污泥具有更好的脱水效果。

絮凝脱水处理以及污泥的沉淀效果也会受到中众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污泥成分、絮凝剂使用量、结构与其投加方式等。通常絮凝剂可以划分为天然絮凝剂以及人工合成絮凝剂两种形式, 其中人工合成絮凝剂中较为常用的材料有聚丙烯酰胺类、聚合铝类以及聚合铁类的絮凝剂, 天然絮凝剂则为壳聚糖以及淀粉, 由于受到经济以及沉淀效果的影响天然絮凝剂的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一般脱水性能相对较差、处理难度高的污泥可以考虑使用絮凝脱水技术, 但是絮凝脱水的成本相对极高, 并且存在一定的生态安全隐患, 其现阶段主要应用在水处理方法, 在污泥处理方式的应用力度较差。

3 结语

化工企业生产会产生众多污水, 污水的不断沉积也会产生众多的污泥, 污泥中包含众多有毒有害物质, 不能直接排放处理, 并且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 如何处理好污泥已经成为化工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为了使污泥得到很好的应用, 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 现常用的脱水手段为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技术、絮凝脱水技术等。其中若是单纯的运用机械脱水技术仍不能保证污泥脱水效果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因此很多化工企业开始使用机械脱水结合其他脱水技术的方式, 综合运用各种污泥脱水技术, 保证了污泥脱水效果, 具有很强的可实时性。

摘要:在化工企业生产阶段, 系统会夹带一些杂物比如说悬浮物等, 并且在污水处理阶段也会出现一些难分解物质以及微生物残留, 这些物质可以统称为化工污泥。一般可以通过脱水或者是浓缩等手段来减少污泥的含水率, 从而使污泥达到减量化, 以使污泥最终的处置成本以及难度均有所降低。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 化工污泥处理要求也在不断增高, 若是单纯的通过自然干化方式是不能保证化工污泥处理效率以及质量, 由此还需辅助使用一些其他方法。本文先是对化工污泥进行了论述, 之后探究了几种常用的化工污泥处脱水办法。

关键词:化工企业,污泥,脱水

参考文献

[1] 周立祥.污泥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5:154-166.

[2] 李华, 孙福奎, 陈超, 宝曙光.污泥机械脱水与热干化脱水的经济性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3:143-144+148.

[3] 王海军.污泥离心脱水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6, 06:194-195.

[4] 陈世朋, 张景来.污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 2006, 01:16-19+30.

企业所得税例题解析范文第6篇

一、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 市场营销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 在工作过程中,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大数据信息逐步成了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数据来源, 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大数据可以对消费者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与分析, 并结合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的向其推荐适合的产品, 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 实现企业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已来临, 已成为当前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前沿。而作为企业市场营销领域, 大数据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 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现分析如下。

(一) 缺乏市场营销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下, 各类市场信息是不断变化的, 稍不注意营销工作, 就会被市场淘汰主。但是, 多数企业并没有树立市场营销意识,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大都只重视生产环节, 大力发展生产, 却导致产品脱离的市场需求。

(二) 缺乏市场调研

当前, 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是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 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但是, 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市场调研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缺乏对客户消费数据及外部数据的了解。

(三) 缺乏大数据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 企业之间市场营销竞争重点是技术之间的竞争, 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与人才, 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另外, 我国在大数据技术方面, 与西方国家相比, 仍需要不断提升。

(四) 落后的营销理念

大数据时代下, 人们消费渠道越来越广阔, 这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人们选择产品时, 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 还注重产品外观、舒适度等方面。因此, 企业不能仅依靠传统营销理念, 需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为了提升经营效益, 大数据信息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在策划产品的时候, 往往重视营销渠道, 以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而通过大数据的发展, 可以提升客户的购买需求, 提升企业品牌与客户之间的契合度, 进而达到营销目标。

(一) 完善广告投放

传统营销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过大数据, 将企业广告投放进行完善, 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大数据时代下, 很多企业尝试投入广告, 通过定位消费者人群, 提升投放准确率。通过大数据提升广告投放以后, 企业要对数据及时进行收集, 并做好记录, 完善广告的投放。

(二) 对市场营销方案进行科学评估

在市场营销策略中, 要充分对市场销售信息进行分析与采集, 从而形成准确的信息方案, 然后结合企业实际, 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对策。对大数据的推广对策进行重视, 通过方案实施, 完善产品推广, 拓宽市场, 促进企业营销推广工作。

(三) 个性化产品的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为了使自身产品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额, 就要根据自身产品优势, 对规模个性化产品实施, 从而提升营销率。结合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产品与客户进行定位, 从而对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推算。此外, 规模个性化产品的实施, 也是企业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的重要方式, 在吸引顾客的同时, 提升了产品的曝光率。

(四) 价格体系的制定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构建了大数据营销平台,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利用大数据集成系统, 制定完善的价格体系, 并对产品推广方案进行完善, 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下, 市场营销策略成了研究的重点。为了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需结合企业实际, 通过对市场数据的综合分析与采集, 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 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完善,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所以, 大数据时代下, 通过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 结合信息技术, 提升企业的业绩, 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 大数据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企业市场营销策划需与大数据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 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以期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晶、王婷、张莎莎.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 (下旬刊) .2017 (4) :11-11

[2] 林少红.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机遇与新路径[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5 (3) .

[3] 姜颖.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9.

上一篇: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范文下一篇:区域化党建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