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

2023-11-27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行为规范,是财务行为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财务目标。企业具有社会性质,在承担经济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用矛盾分析法的“两点论”“重点论”“普遍与特殊相联系”和“发展论”四个观点,交叉阐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证了两者之间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責任是和企业的实力相关的。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的范围与程度等也是不断变化的。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财务目标;社会责任

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现阶段企业为了追求财务目标而忽略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件时常发生。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2009年“血汗工厂”成为年度词汇、2010年“小学生调查蘑菇九成被漂白”、2011年“毒豆芽”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2016年魏则西事件、2018年权健陷“药品骗局”漩涡事件等,无疑给我们敲响一记又一记警钟。到目前为止,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的普遍关系探讨的比较多,而对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探讨的还比较少。汪名扬(2019)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需要变革[1],说明了变革的必要性,但并未具体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必要的联系以及具体该如何改革。薛才玲与谭雅妮(2019)以社会责任为前提[2],对现行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当前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韩磊与陈默(2018)认为企业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就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与机制等进行改革。[3]笔者打破常规,从企业发展的各阶段入手,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罗宾斯的社会责任优先秩序理论相结合,运用矛盾分析法的四个观点来说明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对社会责任和财务目标进行动态调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矛盾点以及矛盾的解决会促进新矛盾的产生等,将矛盾分析法运用于企业社会实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客观地观察与评价事物的发展以及用以研究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4]本文引用了矛盾分析法的四个具体观点进行研究,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观点如表1所示。

“两点论”要求我们对待事物或现象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要研究本质,防止顾此失彼,片面地看待问题。“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要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从关键问题入手。“普遍与特殊相结合”认为研究对象的共性与个性可以共存,既要特殊情况特殊看待,又不能脱离普遍规律。“发展论”认为事物或现象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矛盾是动态的、变化的。

(二)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随着违反企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事件频频爆发,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这方面的控制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或积极鼓励或强制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效果逐渐受到重视,例如2000年联合国的“全球契约”计划、2002年纽约世界峰会“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热点话题、2002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的正式推出、2005年《公司法》的颁布——社会责任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立法、2010年国内首次举办“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的评选”。根据会计司2017年发布的《综合报告研究简报》显示,我国内地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大幅度上升。

企业社会责任对象在企业经营环节往往容易与企业产生利益纠纷,而在企业经营进程中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恰恰是对企业相关权益对象的维护。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具体如表2所示。

法规层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要求企业遵纪守法、交纳税款等。法规层是企业的基础保证,能使企业正常存在。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就必须关注各利益层。利益层起着维护消费者和企业职工权益的作用,要求企业保证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在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交易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等。道义层要求企业节约资源、投身于慈善事业等,是企业给予社会的反馈。

(三)企业财务目标

为保证各个环节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设定相应的财务目标。这是评价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财务管理目标有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理论。具体如表3所示。

理论一中所涉及的利润最大化是指以提高利润为目的,但是企业利润实现的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投入与产出情况以及风险问题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企业短期行为。由于非上市公司股价难以获得,因此理论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非上市公司难以适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价的变动受市场等多方因素影响,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状况,但能避免利润最大化存在的短期行为等问题。理论三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摒弃了缺点,化价格为价值,对报酬取得的时间进行了计量。但其原理与过程过于烦琐、不易操作。理论四的利益相关者可以较好地兼顾各利益主体,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提供便利条件。但目前想要实现还有一定难度。在实际的工作中,随着实力增强,企业的财务目标也会改变。处于不同环境或阶段的企业,横向比较或是纵向比较,其企业财务目标影响因素也不一样,因此,企业财务目标从理论上来讲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企业不同阶段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联系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曾在《管理学》中提出社会责任优先秩序理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会逐步随着企业能力的增强而扩大范围。企业的能力决定着其在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与和企业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斯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能力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包括发展、成长、成熟与衰退四个阶段。我们结合罗宾斯的社会责任优先秩序理论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的探讨:在企业的发展期,企业的实力不够强大,应当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暂时把满足股东利益以及实现企业的利润作为企业的首要责任。这一阶段企业既需要发展又需要积累资源,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较小,只要遵守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对企业员工负责、对供应商诚实守信等。在企业的成长阶段,企业规模有所扩张,仍属于实力加强阶段,应该关注雇员的自身发展,以此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扩大。例如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到了这一阶段不再仅仅是满足于保证基础工资。杜鹏(2020)认为企业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5],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相应提供更多的员工福利,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关注雇员的未来发展方向,增强雇员的工作信心。这样一来,企业对员工的投入加大了,其社会责任也就相应地增加了。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企业到了发展的中期——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实力强大,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纳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随着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也会逐渐超出企业对自身行为的想象。此时,环保、公益等会归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范畴之内。

三、矛盾分析法的运用

(一)坚持“两点论”

“两点论”也称为“两分法”。在对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的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用“两点论”的方法,寻找出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即本阶段的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与财务目标相一致,防止急功近利、顾此失彼地看待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支持湖北省和福建省抗击病毒,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捐赠领头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先生慷慨解囊,捐赠1亿元人民币。通過后期了解才发现,曹德旺先生从1983—2019年期间的捐款出资额已超过110亿元。令人惊讶的是,这110亿元全部为曹德旺先生的个人出资,未动过公司一分钱。他曾明确表示:“我做慈善决不会影响员工、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我们通常提到企业社会责任,大多数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企业捐赠,但事实并非如此。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6]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要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范围之内解决社会问题。一旦超过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不是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会妨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必然要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企业的利润实现。因此,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与其财务目标相匹配。假定企业承担着过重的社会责任成本,就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对制定下一步骤的财务策略造成重大影响。同样地,企业也不能因为要完成本阶段财务目标而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势必难以使企业向前发展,会使员工等利益相关人丧失对企业的信心,不利于企业提升形象。这样的做法对企业完成既定的财务目标也是不利的。在分阶段对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时,要对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有效预测和计量,使两者在共同发展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切不可片面化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坚持“重点论”

“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要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从关键问题入手。我们可运用矛盾分析法的“重点论”结合前面所说的“两点论”来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抓主要抓关键能使企业平稳进入下一发展阶段。例如在企业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抓住矛盾的重点——企业的储备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再如企业的成长期是企业雇员的能力以及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的扩大之间的矛盾。此时我们就要抓住重点,一方面要关注雇员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公司实力如何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要关注企业为雇员制定的个人发展计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

站在企业的整体角度来说,消费者与产品是企业取得利润的基础保障,企业获得利润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或者是对外宣传的与产品质量不相符甚至是出现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就会本能地维护自身利益,轻者寻找替代品,重者则会对企业提起诉讼,社会公众也会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声讨,企业声誉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是面临破产。

2008年河北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家喻户晓,三鹿集团的雄厚资本与品牌优势在短短几个月之间荡然无存,举国哗然。根本原因是企业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缺失,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再如2017年11月,吉林长春长生生物公司被曝出现问题疫苗,百白破疫苗指标不符合标准,紧接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7月15日在其官网上发出公告称,长生生物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有记录造假。一年之后,长生退(原长生生物)于 2019年11月7日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宣告破产。

对于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站在整体角度把握住重点。这两个案件证明,产品质量是企业要抓住的重点。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善产品质量,生产出优质产品。

(三)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

企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矛盾,在同一阶段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在实践中,企业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来处理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这一观点,既要具体考虑行业特殊性,又要注意不能使企业脱离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原本存在的普遍矛盾性。例如,立白集团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而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多年来,立白集团一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行业内首个“绿色健康战略”,把立白绿色生活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作为创新驱动。立白番禺工厂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甚至可以养鱼,该项目被评定为“广东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立白集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环境治理方面的研发投入,在遵从矛盾的普遍发展规律的同时结合了行业自身特点来对社会责任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得企业更加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坚持“发展论”

运用矛盾分析法观点中的“发展论”,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矛盾的动态变化,防止思想僵化。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在理想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如同人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之后,最终会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范围以及程度与其自身发展状况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一种或系列责任为主的情况下,不能否认另一种责任或另一系列责任以及下一阶段矛盾的存在。上一阶段的矛盾会转化为下一阶段的新一轮矛盾,并由此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不断实现,促使企业向前发展。冯锋与张燕南(2019)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6—2016年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判断依据进行实证研究[7],探讨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对企业发展以及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企业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刘朝霞(2020)选取的研究样本是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4—2017年的数据[8],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与经济“新常态”背景的双重压力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成长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成长性越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会越高。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或企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并最终取得共同进步的结果,笔者认为,企业要明确这两者之间最终是共同发展的状态。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时应该注意考虑社会责任所带来的预期影响。同样地,企业在确定当期或后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与程度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财务目标对它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矛盾分析法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同一阶段或是整体发展中,都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关系主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企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以一个单一目标贯穿始终,必须要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财务目标。企业在制定不同阶段的财务目标时要考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发展。要想真正做到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相匹配,企业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阶段分步骤对两者之间的匹配度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名扬.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J].中国市场,2019(12):69-70.

[2]薛才玲,谭雅妮.基于社会责任观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4):204-206.

[3]韩磊,陈默.浅谈社会责任观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21.

[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42.

[5]杜鹏.企业人力资源强化建议及实践意义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0(7):88-89.

[6]邓玉华.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7]冯锋,张燕南.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行业竞争的调节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2019(5):93-101.

[8]刘朝霞.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6):62-66.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从客观上来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能够为企业的高层管理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资源,更深一步地揭示企业的市场价值。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实际情况,对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以期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53

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研究却很少,导致在财务管理的指标设计和评价的方式方法这些方面都是空白。平衡计分卡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方面相对是比较全面,因此,在对财务管理业绩指标进行设计时,可以以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和原理作为基础,提高指标的科学性。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中的问题

首先,现行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中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部门的利益体现的很少,其体系的设置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样的评价体系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其次,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财务管理业绩评价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一方面应当对客观的事实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主观的判断。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应当建立和完善业绩评价体系,促进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最后,国有企业的内部约束和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经济体制的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权利制衡机制不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很容易出现权利集中化这一现象。此外,由于还存在一些委托与代理的问题,委托人并不能够很好地监督代理人的日常行为,很容易形成代理人为了获得利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造成一定的影响。

2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策略

21对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革新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必须针对现行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进行革新和完善。在革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把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健全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构架,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以及明确业绩评价的实施过程。

首先,所有的指标应有其明确的标准值。业绩评价的标准值是通过经验总结而得。例如,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岗位轮换的频次是多少以及各层次的学历比例这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时代来判断的;财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其他各个部门提供的财务服务和保障的满意度的评价,是根据经验进行判断的;如果想要对企业的内部进行自我评价,应当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业绩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依据经验得出或者使用行业的平均值。其次,确定财务部门管理各个指标得分值和相对值。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给予各个指标项对应的值,能够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以和相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对比,针对具体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业绩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获取相对得分值。通过相对值和权重的相乘加总,可以得到相对应类别的值,再把各个类别的值进行加总,得出某一个财务管理部门的总得分,通过这样就能够针对一个行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排序对比。最后,对评价指标进行明细的设计。在确定最后的工作流程后,应当对其评价的指标进行逐一设计。不仅确定一级评价指标(成本计算的流程、借款报销的流程、会计核算的流程、预算工作的流程),还应当设计出相应的二级、三级的指标。

会计核算的流程中,关于二级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当严格地依据会计核算流程的设计原则,内容包含归档、编制报表、入账、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传递、记账等各个项目的评价指标。此外应当注意的是,三级评级指标是在二级评价指标的要求中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预算工作流程需要对国有企业下属的各个部门进行考查,在其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是否履行了部门的职责,是否严格地按照预算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因此,预算工作流程一级指标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三类、二级指标,下属的各个部门是否严格的依据零基预算的要求来修订部门分项预算,是否严格的编制建议方案,是否规范了财务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的预算工作的程序。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其成本发生的次序、成本的动因、产品的种类等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成本计算的流程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不同行业或者企业的具体情况。借款报销的流程应当分为借款过程控制和借款审批两个大的明细指标。

22加强权力制衡,完善和健全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内容很容易出现集权管理的现象。因此,国有企業应当加强权利的制衡,完善和健全内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针对于高层管理的管理权力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约束和牵制。另外,制度落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度的制定很容易,但是落实起来很难,再好的制度如果没能够很好地落实那终将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制度的落实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寻找和革新新的方式、方法,制定可行性的措施,确确实实地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使得墙上的各种制度和纸上的各种条款落实到实处。

2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应当集合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当能够体现出广大群众和社会其他部门的利益,依据此项标准对国有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国企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度;国有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保护措施;客户的满意程度。

24对于会计代理、选聘和委派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想要达到预防财务管理中的漏洞,智力腐败的现象和行为,应当促进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水平的提升,加快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速度,建立全面的现代化国有企业管理的约束和监管机制。然而上述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关键是严格的执行会计代理、选聘和委派制度,并且逐步地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强化对集体资产和财产的保护,防止资金的托用和平调,确保资金的所有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严格地去执行财务的制度,保证资金能够规范地使用,使国有企业各项目专项资金、公用经费能够按照其用途进行科学地使用,没有资金滞留、挪用以及挤占现象的发生。发挥账务核算制度的重要作用,对于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财务的预算进行执行,及时地进行报账、对账、领表以及报表。严格按照收费的标准进行执行收费的审批制度和公示制度。财务管理业绩评价制度的各项内容管理规范合理,档案资料齐全;没有乱收费和乱支出的现象发生,能够经得起各级的审查。

25确定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维度

一是服务对象的维度。财务管理部门清楚的明白所要服务的对象,应当提供何种价值的服务,这对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制定有著密切的关系。二是内部的流程维度。财务管理的内部流程维度的评价指标是根据服务对象维度的相关指标所制定的,需要建立众多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核算机制、资金管理机制等。三是学习和成长的维度。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促进财务管理部门的改进和创造更多的价值,只要体现在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能力、准确地定位财务目标的能力以及内部人员的创新能力。

3结论

随着国有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由于目前针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级的研究较少,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缺少有效的依據。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内容,完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要求,促进国有企业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少良,李少猛,张艳业绩评价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36):136

[2]修海涛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J].现代商业,2013(30):245-246

[3]陈艺恒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探讨[J].现代商业,2011(30:)226,225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任何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财务分析工作都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这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之中,企业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工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本篇文章之中主要论述了企业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企业财务 财务分析 企业经济

引言:在如今的經济发展环境之下,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扩大生产经营,就应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社会竞争力。企业在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之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特别是加强财务分析工作能力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拥有独特的优势,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分析

在西方的专业学科中,财务管理隶属于金融学体系。企业的经济管理主要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之中企业财务分析指对企业偿债能力、控制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协助管理者制定企业资金和财务规划(图一、财务分析五力模型)。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忽视财务分析工作,或者财务分析工作能力较弱,因此该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较弱,影响企业发展。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工作,通过经济学中所称的价值形态对企业的资金运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1]。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强化企业财务分析工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图一:企业财务分析五力模型

二、财务分析与企业经济管理的关系

在企业的发展之中,企业的经济管理与财务分析工作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二者都以企业的财务问题为工作重心。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是根据财务报告中所反映出来的财务指标,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以前、现在以及未来的经济活动的盈利、运营等进行综合评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企业在发展中的准确信息。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目标之下,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部分,根据国家的经济法律规定,按照财务管理工作标准要求,组织企业的经济活动,处理企业财务经济工作[2]。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与财务分析工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财务分析工作是开展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财务分析工作做好才能够推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向前发展,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发现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企业的有效成本,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在发展之中,迫切地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发展迅猛却又疏于管理,会出现经济管理方法不当等等的情况。财务分析工作,能够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结合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寻找到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且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案,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企业处于困境的时候,通过财务分析还能够让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

(二)能够为投资者的决策做参考

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财务分析工作的成果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起到良好的作用,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工作,投资者能够清楚的知道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当今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为企业投资后的经济效益的风险程度能够做到预测,为投资提供数据信息[3]。

(三)为评价经济状况及经营的业绩提供依据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分析与经济管理密不可分。企业的经济管理利用财务分析工作,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资金的运行状况。除此之外,企业要想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环境下不断扩大生产,也需要通过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的经营进行综合的认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如今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策略有着明显的时期特征,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企业会依据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的经济管理任务。当以往的经济管理方法与现今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企业应通过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改善,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策略,促进企业发展。

(五)财务分析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见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使得企业在发展中承担较大的经济风险。企业科学的利用财务分析工作,能够及时的、预判性的发现企业在发展中可能遇见的风险,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通过科学的财务分析工作,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找到并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难点和问题点。

结束语: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做好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从而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裘妍.浅析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 财经界(学术版),2015(06):215.

[2]李映雪.财务分析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J]. 科技经济导刊,2018(01):184.

[3]高永红.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6,14(33):79-80.

作者简介:邵娜(1981—),女,汉族,硕士,现在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职务,于2014年获得经济师资格证书,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学。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背景下,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成本差异分析就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环节之一。鉴于此,本文以成本差异分析为研究方向,首先就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概述,继而对现阶段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再基于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意在提供一些企业成本差异分析相关领域内的观点和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控制 成本差异分析 财务管理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成本差异分析简介

在现行企业成本管理标准成本体系中成本差异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业务流程所产生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偏离程度,简言之即企业用钱和计划用钱之间的差额[1]。从企业成本的组成上观察,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以及制造成本标准成本几种,其中企业的标准生产成本可以基于生产物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为固定制造成本标准成本和制造成本标准成本两者。

现行企业经营中所采用的经营分析系统,成本差异分析属于其基础部分,企业的经营分析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差异分析,就企业财务预算系统以及市场执行系统进行评价,继而提出有效改进措施,降低企业的不必要成本支出,同时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性。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实施成本差异分析,继而得出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

2.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从现行的成本差异分析方法观察,其数量和种类都十分繁多,但整体上还是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和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两者。

其中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具体是指企业中的可变制造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直接材料成本都是可变的,所展开的变动成本方差分析是成本差异分析的主要措施。在企业实际运作成本数据的获取上,则是主要包括实际价格以及实际数量两者,标准及标准价格则是决定了标准成本的取值。因此变动成本差异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标准偏差所导致的数量差异以及价格背离所导致的价格差异两种。现行的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则是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三者。

其中固定成本差异分析是对企业内的固定成本进行分析的成本差异分析方法。从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进行观察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二因素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指将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能力差异和消费差异两者。其中固定制造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成本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即能力差异。企业实际发生预算金额和固定生产成本之间差异即消费差异;其二为三因素分析法。该方法是将指将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一步划分为闲置差异、消费差异以及效率差异三者。其中闲置差异是指企业实际发生工作时间不能完成固定工作能力时所固定生产能力所产生的闲置能源差异、消费差异是指企业实际发生预算金额和固定生产成本之间差异、效率差异指企业实际发生工作效率和固定生产效率之间差异。

二、现阶段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1.思想认知不足,分析意识薄弱

思想认知会直接决定决定行动面所采取的措施,而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首先便体现在思想层面,对于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成本差异分析部分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不足,自然所开展的成本差异分析工作质量也偏低。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更多的还是关注营业额、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而对于成本差异的重视不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不足,成为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市场经营中高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

现阶段,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普遍缺乏真实性,造成该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通常体现在伪造编造信息现象严重以及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企业在财务活动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存在资源的竞争,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相对较低,导致其通常存在偽造预算以及舞弊的行为,因此,在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中,容易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其次,现阶段,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我国虽然以及普及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但是大部分财务人员依然缺乏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同时在录入信息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数据的错误。另外,财务人员才引进模型分析成本差异时,通常照搬照抄,未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运作情况来划分。

诸多因素导致企业的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造成成本差异,影响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成本差异分析缺乏明确的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努力的开展工作。然而现阶段,企业在成本差异分析方面,并未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仅仅能够将其简单的划分为采购阶段、储存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各个阶段,对于成本的控制依然涉及到较多的部门。如在材料的储存阶段,其涉及后勤部门、运输部门以及运营部门等多个方面,而财务人员在成本差异分析时,仅仅将后勤部门作为衡量成本差异的唯一目标,难以体现出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要性,无法实现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科学应用。

三、企业成本差异分析构建策略研究

1.提升管理者的成本差异分析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者的成本差异意识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管理者的成本差异理念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总体收益,管理者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成本差异分析理念。首先,管理者要建立成本分析指标,完善成本管理理念,并且将预算以及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的运营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完善成本差异分析,以此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企业要强化日常细节管理以及监管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进行全程的监督,以便科学的引入成本差异性分析理念,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两个方面,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成本差异分析的运行要求,因此,需要在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在职业素质方面,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交流,并且为财务人员申请大型公司的学习计划,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在道德素质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在招聘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控制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爱岗敬业以及尽职尽责的文化理念,通过不断的熏陶来改变财务人员的道德认知。

3.完善组织结构及责任制

企业在成本差异分析时,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并且明确责任制,以此来明确成本差异分析的应用。首先,企业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建立成本差异分析的审计部门以及监督部门,通过审计工作以及监督工作的落实,可以协助财务部门完成成本差异分析工作。其次,企业需要明确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战队采购环节,可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采购人员以及采购规划人员,以此来全面保障成本差异分析的顺利实施,且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

四、结语

企业成本分析中,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逐渐落后,而成本差异分析则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其对成本差异分析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本文结合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提出提升管理者的理念、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以及完善组织结构等策略。希望可以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敏.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17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互联网+市场趋势发展,财务与人力资源作为决定企业管理成效的关键指标,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这种关系以适应市场趋势发展,逐渐成为业界普遍关注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以此为基础对国企中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合理应用二者的关系以应对当前互联网+市场趋势对国企的冲击对策。

本文即是基于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探讨国企中财务与人力资源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如何合理应用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来适应互联网+市场趋势的发展的举措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文献资源检索,国内外学者无论是从定性讨论还是定量分析,对企业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李丽华和高杰(2011)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企业人员的平均教育程度能够对企业的绩效发挥显著的促进影响。Mak & A khtar基于对一系列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员工薪酬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

但与此同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国有企业财务与人力资源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大多数学者对此研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较少。现代企业中如何准确衡量人力资源情况的指标不统一,学者的研究结论多是基于特定研究目标和特定定量指标而言,不乏局限性。

二、国企中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探究

(一)规范的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是支撑与验证的关系。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一方面在于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记录下来,展现企业各项资金来龙去脉,确保企业各项资金活动有序。另一方面则在于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投资人、债权人或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当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投资人、债权人或有权知悉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相关者在进行企业决策、投资活动时,需要企业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如企业需要多大资金规模可以用于人员招聘、员工培训,或某一年,企业用于人员奖励、福利发放的资金情况如何,就需要企业对外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财务信息,以便信息需求者作出管理和投资决策。

(二)财务与人力资源是提升与带动的关系。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何在最小成本下发挥人力资源最大的潜能是企业一贯的追求。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最小化,仅仅减员压耗并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在于做好财务工作,从财务上规划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设定人力资源成本预警临界值,为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投入合理化提供数据参考,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直接主体,财务工作规范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良好的人力资源素质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合规性。

(三)财务与人力资源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随着企业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注重财务报告信息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决策性参考价值。其中人力资源规模、素质等信息已成为财务报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需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将人力资源成本与效益的具体情况展现出来,以便于企业未来调整人力资源利用战略,制定员工奖励与管理制度等。由此,企业财务指导人力资源发展,通过在财务报告中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指导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布局的调整,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应对互联网+市场趋势影响的关系应用对策

(一)完善财务职能并强化人员管理。为了更加有力的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财务职能并强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势在必行。建议国有企业对企业财务或会计人员选拔应主要集中于那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并具有相应财务或会计工作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人员。同时,建议国有企业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适时收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将培训需求统计、整理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培训计划,进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二)拓宽财务信息的交流渠道并加强沟通。为满足企业管理以及投资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知晓的需求,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拓宽财务信息的交流渠道,使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不仅仅局限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借助社交网络,如腾讯QQ、飞信,甚至是微信,在企业与各个分司之间建立财务信息的交流讨论组或群组,使总部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达到各个分司,且使分司的人力资源信息也能够有效的反馈给总部,突破传统国有企业的分司分散的局限性,有效推动财务对人力资源的监督、指导与支撑作用。

(三)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未来财务与人力资源融合趋势。人力资源数据作为财务管理分析与统计数据信息的一部分,财务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准确性对人力资源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未来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的准确性具有关键性影响。由此,未来在财务信息中需要披露人力资源信息,衡量人力资源效益的指标中需要接入财务指标,财务与人力资源相互联系、影响、作用乃至融合将成为大趋势。企业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未来财务与人力资源的这种相互联系、影响、作用乃至融合的趋势,根据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在财务核算中加入人力资源信息,并利用财务核算信息作为未来人力资源规划及使用的依据,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化运行机制。

四、结语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以此为基础对国企中财务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定性探讨,提出国企中财务与人力资源存在支撑与验证、提升与带动、指导与被指导和监督与执行的关系,同时,为合理应用而至之间的关系作用,以应对当前互联网+市场趋势对国企的冲击,提出了完善财务职能并强化人员管理、拓宽财务信息的交流渠道并加强沟通和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未来财务与人力资源融合趋势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为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企业财务异化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经济交易的效果,企业必须注重财务战略管理,加大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力度,如此方能切实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竞争力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路径

对任何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那么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会更高。基于此,企业务必要注重财务管理,不断完善改进财务工作流程,站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建立财务战略管理方案,探索寻找实施路径,大力研究各类财务战略管理系统运行方式、适用状态等,从而让企业运营体系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中拥有一定地位。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基本概述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即企业在日常运营发展环节针对财务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方案,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打好基础。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企业真实状况,编制健全完善的财务战略内容和规划,对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予以分析和认知,这就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其对企业中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大帮助。其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要求企业在运营环节,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业务内容和价值,可以和其他企业有明确的分辨。不仅如此,在企業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独有的特色予以发扬宣传,使其变成企业的特色产品或者服务,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借此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并增强企业声誉。

二、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因素

(一)意识基础不强,管理观念落后

尽管这几年企业在市场体制不断改革背景下获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却没有随之改革,且未曾受到充分的重视。一些企业管理阶层人员普遍认为其属于财务部门的责任,所以没有参加到实际管理中,仅仅是将管理职能交给财务部员工,对其中的流程、模式都不是很了解。当企业项目资金预算完成后,各个部门会变得非常忙碌,部分企业只能够依靠财务会计整合统计的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经营收入和支出予以了解和分析,未曾有健全的体系制度对这一笔笔资金的分配、应用予以监督管理。这就直接导致管理职能由管理层掌控,但是却过于形式化。若是财会人员没有科学正确的资金管控意识,极易造成公司业务盲目性发展,收支严重失衡,甚至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对企业利益产生极大不利影响。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总结

财务部门接收完财务预算申请表之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财务预算管理步骤,即长时间结合市场调控所汇总出来的,是很多企业广泛应用的规则,且是通过多次验证获得的结论。可以结合这些企业的真实情况,在具体应用环节对其展开合理的预算管理。大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之前,未曾设计长远发展规划方案,通常会让财务部门给予预算编制。但是,财务部们缺乏对整个市场行情的了解,所以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显然,为了更好完成预算编制工作,需要交给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实施,通过管理人员对市场最新动态的及时掌控,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对预算编制予以准确判断、科学调整。

(三)环境因素

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环境,与产品的市场需求、销售量、销售速度等息息相关。若是这三点都比同行业平均值要低,则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且运营环节都存在很大不足;若是超出同行业平均值,证明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强,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主张创新,且都是以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础,不断研发新产品,优化老产品。

(四)风险因素

企业财务风险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税务、资本结构以及资金成本等风险,都是企业要在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若是不能有效规避并处理好这些风险,极易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在企业受到市场冲击的时候,削弱企业抵抗风险的保护屏障。例如,如果企业的存量资本偏少,通常是借助财务杠杆满足业务经营需要,则当市场有波动时,不仅企业收益会减少,而且企业经营系统的安全会受到负面影响。一些中小型企业通常只注重经营系统的加强,却不太关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会造成企业运营系统运行失稳。对新设立的企业,其设立模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收成本等方面。

(五)内部环境因素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能够依靠自身的优势持续向市场提供较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然后不断促进其发展的综合素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不仅要注重发展其生产能力等硬实力,还需要发展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不断激励和鞭策员工不断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其创造力,让其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其工作的热情,让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快速发展。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企业的具体行为,而员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就会养成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然后优化员工整体的人文素质。因此企业只有拥有积极向上、和谐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员工才可以凝聚力量,而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才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不断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有利于员工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不断创新和改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员工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下降。

(六)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企业的财务会计在日常操作中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使用不合理的资金制度,自行设计一些项目的具体内容名称以及具体的数额,造成企业资金项目的不准确。并且会计在制作记账凭证时使用的文本不符合规定,会计在记录的时候也是较为模糊地随便写了项目名称和总体的数额,而没有详细地记录账目的明细,不利于对资金进行监管,不能有效杜绝资金的浪费等情况。

(七)混淆了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的关系

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多种多样的,如企业竞争战略、财务战略等;而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在发展的一段实践内,根据企业整体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和公司经营和经济状况制定的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科学制定财务战略可以促使企业可以确保资金的高效运行,流动,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但是很多企业只是注重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的制定,却忽略了制定财务战略,有些企业甚至将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的习惯相混淆,不能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是制定了企业发展规划和方向,导致企业未能重视财务战略管理,不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路径

(一)加大宣传,增强管理意识

财务预算管理的开展事关企业多个部门。第一,企业应当摒弃传统管理理念,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让各部门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的价值。基于此,企业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全体工作人员树立科学正确的财务预算意识。第二,应当不断提升业务部门的价值创作意识,在对业务执行方案予以编制时要充分全面考虑,多次验证,挑选最合理有效的方案,争取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将财务预算管理交由财务部门实施,但是财务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主动做好财务战略管理工作。

(二)科学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

在实施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工作目标,这既是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大保障。因此,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找出企业当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并明确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科学规范的解决措施予以处理。在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分别是:

确保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合理性。相关员工应当充分详细地了解企业当前的具体状况,并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以此作为参考,制定健全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保证该目标和企业真实发展状况完全相符,防止发生和企业当前发展形势差异较大的问题。

在制定目标环节,重点考虑股东利益、企业价值以及企业现金流量优化等几个问题。同时其他工作应当为关键目标提供服务。

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一般会被划分成整体目标和分解目标。当明确整体目标之后,方可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使其成分若干个小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目标进行分解时,应当注重投资战略目标、筹资战略目标等,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要负责其任务范畴内的小目标,这样可以相互提高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效率,从而使员工、企业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财务战略管理规划

上述步骤执行完毕之后,即可针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予以科学合理的部署,强调计划的可实施性与规范性,为目标达成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贴合企业实际,要有具体的规划内容,之后要逐个落实。在开展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可结合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以及要求,确定管理目标。举例来说,针对筹资战略目标,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都存在很大差异,可按照其当前的具体环节设计筹资方案,将筹资的具体数额、方法、成本予以明确。唯有对这些信息数据予以仔细认真的考虑分析,并做到明确分工,方可让财务战略管理更加高效。

(四)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在核心竞争力形势下,要想保证财务战略管理可以全面地在企业中得到落实,一定要注重对其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企业中设立专职监督管理部门,其主要责任是对财务战略管理的进度、效果予以监督管控,并从中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告知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妥善解决。且该监督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自身要有极强的责任感,能够对自己本职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将自己的工作态度摆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其次,建立完全优化的管理体系,使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制度可依,防止发生工作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在建立相应的机制体系时,需要对相关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予以说明,由此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建立合理奖惩机制。其目的是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无论是监督管理工作还是财务战略管理实施工作,只要工作效率高、质量高,就可以给予其适当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嘉奖,借此使得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投入,更加积极。同时,要保证监督管理有专职人员负责,促使企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

(五)加强防御型财务战略管理工作

企业核心竞争力,或者是企业中独特的产品、服务,抑或者是高新技术。不过,这些核心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往往都会出现衰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受到较大不利影响。一旦企业被核心竞争力和其他因素所影响,那么财务战略管理的落实必然会受阻。要想杜绝上述问题发生,让企业尽快施行财务战略管理,需要加强防御型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建设。企业在开展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其中的行业高分配收益放到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中,站在股东视角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到高风险和低回报的有机融合;以企业今后稳定健康发展为前提,尽可能降低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利用高额度股利的支付,让投资人员的目标予以实现。在该环节,企业财务战略发展会获得有力保障,使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战略管理实施都能快速稳定发展。

(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内控制度不完善,致使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混乱,更加不能发挥内部控制的价值和作用,致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有必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应该要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所有财务人员都能清楚的了解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在工作中按时完成任务,保证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运行正常。同时,应该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要将具体的工作流程深入到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还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比,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其特殊性,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征,为了凸显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严肃性、权威性,一定要从制度上给予保证,其他部门应该要积极的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以此来确保财务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再次,企业应当不断规范审计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财务审计部门,招聘审计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部分的作用。企业内部应该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要选派合适的人员担任审计部门的岗位。为了避免出现审计的形式化,就需要将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凸显出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成立审计小组,审计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定期的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将抽查的结果汇报给上级领导,便于企业领导和企业组织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的情况,及时的做出战略调整。

(七)科学规划财务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需要制定的各种战略的总称,企业战略可以为企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指引方向,明确发展的目标,促使企业快速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最基础部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战略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方向。要想确保企业稳步发展,就要正确认识财务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联系和区别,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使企业免受财务风险的威胁,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循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要求和规划目标,确保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确保财务战略可以指导企业的日常财务经营管理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目标。

四、公司类型选择

一般情况下,公司类型有以下几种: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企業、普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创业者在对公司类型进行选择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全面,选择与自身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最为符合的公司类型。

五、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战略管理施工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企业一定要基于核心竞争力,高效有序地开展财务战略管理实施工作,根据企业真实情况予以规划,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夏.探讨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5):6-8.

[2]王雪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195-196.

[3]魏峰.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路径[J].财会学习,2019,(27):35-36.

[4]李娟.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商讯,2021,(15):45-46.

上一篇:美感培养舞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学德育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