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

2023-10-28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除法定传染病以外的需进行网络直报的病种: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肝吸虫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及不明原因疾病。(按丙类管理)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师、个体开业医师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张文军

2013年6月,走出大学校门,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中语文老师,当我还沉浸在初为人师的新奇与感动中时,高一学年已然匆匆结束,便到了回母校读研的季节。回首这匆匆流过的一年,有艰难、有痛苦、有委屈、有迷茫,但走过之后,更多的则是欣慰、是成长、是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上——兢兢业业谋高效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欲望着手,坚守新课改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全面素养。抓住教书育人的重点,推行启发点拨和自觉自主式教法、学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课改的高效课堂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比较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开学伊始,就组成了 徒结对的方法,认真听课、备课、讲课,在师父的带领下,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任教班级学生在其中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汇报课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二、课堂管理方面——良好习惯保成效

课堂管理是一门学问,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保证课堂管理来保证教学质量。最有感触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保证课堂效果至关重要。

学期伊始给学生上一节预备课,这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规则,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做,要做到什么程度等。例如,课前要求学生背诵,在这节课上就要给学生明确本学期背诵的篇目,背诵的进度,提问落实的方法。课前如果要求学生演讲,就要让学生明确演讲的目的、规则、方法、范围等。这样每节课前三两分钟学生或者大声背诵,或者声情并茂地演讲,有利于师生迅速进入紧张有序的教学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出现一些学生由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在课前追逐打闹,聊天睡觉,甚至于连上课铃声都听不见,等教师整顿好秩序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分钟的消极局面。教师切不可在教学之初给学生留下松松垮垮的印象,一定要规范好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迅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使得本学期的课堂管理就会事半功倍。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师生关系方面——刚柔并济创和谐

自任教以来,师生关系相处融洽、和谐,所教科目成了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总结起来:

1、语文教师要爱学生,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相信大部分老师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如果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优秀品格、丰富常识、

强烈的责任感及对他们深深的爱,学生就会自然地亲近老师,学习上也会比较自觉。此外,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周记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把握。批评和表扬学生要分场合,注意言词。

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平等的,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止于知识的授受,而且包括人格的影响,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优秀的语文教师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语文特级教师都是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师。目前的教育改革,非常注重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师生共同生成答案。

3、注重个别差异。语文不是短期就见成效的学科,学生的水平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非常好,偏偏语文成绩很差,有些则恰恰相反。语文教师要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老师只有公正、公平、不偏心,才能赢得学生的普遍爱戴。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将会给老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带来很大的便利。新的时代迫切的要求语文教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专业素质方面——与时俱进求发展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的基本前提。周三实际工作中以后,越来越发现自身知识的不够,所以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不断地努力学习变得势在必行和每日的必修课,为了教好语文,我努力做到了:

1、认真钻研教材。这主要是在备课过程中,扎扎实实,出了教材参考之外,更有浩瀚的网络资源供我们学习,充分得利用信息网络查找资料,后筛选取用,这个备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提高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比如,学习《鸿门宴》的时候,需要对汉末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才能够讲的有意思,讲的透彻。在这学期里为了讲课,再次读了《苏东坡传》、《红楼梦》等著作。这不仅使得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而且有利于扩展自己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周围的人、向网络学习,是我追求发展的另一途径。经常上学习网站、看视频、看外国和国内名师的讲课视频,或者有意思的纪录片,让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储备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此外,我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

我会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这个原因,为了增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再次选择了回母校读研、继续深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的漫漫教书生涯才刚刚开始,取得了很大进步,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

附:研究生方向——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定义的界定

目前,学界关于高效课堂的定义很多,但几种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而且是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方能称之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即教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打造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实现成长找到成就感,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对师生都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研究。

2、研究方向

1)课堂外,备课精细。“合格教师把学生教得像老师,优秀教师把学生教得像学生。”备课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结合大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应依据学生学情来设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中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收获,切忌将教学目标束之高阁而成为摆设。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备课的内容主要有:学生完整清晰的学习过程、课堂环节设置、学生活动、点拨策略。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要结合考纲来设计,教师切忌表演欲过剩,难倒学生以显示教师知识的深厚,讲解的巧妙并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2)课堂上,关注学生。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能手,特别善于对学生课堂提问进行总结和归纳,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和有利的引导。课题背景中提到的案例,见学生无人举手就匆匆告诉学生答案的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学生记下的知识没有过手,下次还是不会,赶时间赶进度又有什么用呢。不妨多给学生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也可转变发言方式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及时跟进监测学生讨论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虽然这样费了时间,但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也是值得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教师就使劲甚至强制性地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案引导,虽然得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得手快自然忘记也快。学期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有限,面对这一矛盾,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扩大处理,而要求我们依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化处理。考试要考的反复讲,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多讲;学生没掌握的,老师讲了能懂的要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可以不讲。

3)课堂上,师生参与。高效课堂的灵魂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切忌包办学生行为。在课堂中虽然学生和教师是平等地位,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怎么也算发言中的首席,所以教师要当好高效课堂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合跟进、反馈、消解,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使得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堂中教师要控制

情绪、管住自己的嘴,给学生思考讨论时间,操作上可参照高效课堂的五大教学原则:学生自学在前,教师教授在后;学生尝试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小组合作在后;学生思考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学生测试在前,教师讲评在后。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甲类(2种):鼠疫、霍乱

2、乙类(26种):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注: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计委调整)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长→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疫情概况:

2011年1-3月份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共报告病例493例,其中无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1种,共报告454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共报告39例。乙类传染病报告最多的是肺结核病例,均为成年人;丙类传染病报告中以尖锐湿疣居首,均未成年人。

2、发病位次:

我院2011年1-3月份传染病报告病种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80例,手足口病68例,感染性腹泻66例,尖锐湿疣63例,水痘56例,五位病种报告率占报告数的67.5%。

三、科室分别、人群分布:

我院1-3月份传染病报告数位于前三位的科室有呼吸科、儿科、及肠道门诊。

其中成人发病较高的传染病有肺结核、感染性腹泻、尖锐湿疣及梅毒。

儿童发病较多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水痘,以农村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

4、疫情分析:

我院1-3月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3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例。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77例,占报告数的15.6%,其中感染性腹泻报告66例,菌痢报告10例,伤寒报告1例。

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103例,占报告数的20.9%,其中肺结核报告80例,多为成人,且大学生多见;另外流行性腮腺炎报告23例,成人、儿童均有报告。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161例,占报告数的32.7%,其中乙肝报告34例,梅毒报告37例,尖锐湿疣报告6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无报告病例。

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我院1-3月报告煤气中毒病例共三起,均为轻症患者,来我院后经过高压氧治疗后均痊愈回家,并将上述三起事件报告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重点传染病分析:

流行性感冒:1-3月我院流感样病例就诊人数为460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的1.8%。其中病例主要集中于25-60岁之间的青壮年。我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哨点医院,应加强流感样病例的检测及样本采集量,继续关注重症病例和聚集性发病现象,一旦出现聚集发病要及时上报,并协助疾控部门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手足口病:1-3月,我院手足口病报告68例,占报告数的13.8%,以农村患儿发病多见,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本季度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虽然较低,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将会增加,通常4-7月份为高峰期,故应加强儿科及肠道门诊的诊治工作。

其他感染性腹泻:1-3月,我院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66例,占报告数的13.4%,与去年同期无明显异常,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将会上升,故我院要加大肠道门诊的管理力度,做好肠道传染病的诊治工作。

6、传染病报告质量统计:

传染病报告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学校发现下列疫情要及时上报。

1、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

分管校长余文斌为组织领导,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各班班主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

信息收集和上报人员:

计算机教师林立群负责收集各班主任反馈情况,落实登记并立即汇报给校长,由校长第一时间向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反映。

各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

2、 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 → 信息管理人员(林立群教师) → 分管校领导 →校领导 →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 。

3、重大疫情学校于两小时内上报教育行政部门、疾控中心 。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上一篇:村两委换届动员讲话范文下一篇: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