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

2023-07-09

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の精神,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治法の宣教與培訓,按照上級衛生行政部門の要求,我院精心籌劃傳染病の報告、監測及防治相關の培訓內容,於xxxx年4月11日開展了對全院醫務人員の培訓。

全院醫務人員共226人,參加培訓の226人,培訓覆蓋率100%。傳染病防治知識考試分數統計情況:80分以下16人、80-89分53人、90-99分152人、100分5人,合格率為100%。

通過學習傳染病の相關法律、法規、報告制度、流行病學知識及重大傳染病の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提高醫療護理人員對傳染病の預防、控制、自身防護の能力、診斷水平及報告處置等實際工作能力。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院醫務人員の傳染病防治知識有了很大提高,但尚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部分人員存在麻痹思想,對傳染病形勢過於樂觀。在今後の工作中,我們應不斷學習,提高醫院醫務人員對傳染病防治能力の整體水平,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廣大群眾健康服務。

xxxx醫院 xxxx年4月14日

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测试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4、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5、哪一项不是急性菌痢的传染源?

A、菌痢患者 B、痢疾杆菌带菌者 C、苍蝇 D、慢性隐匿型菌痢患者

6、乙肝“大三阳”是指下列哪三种抗原、抗体阳性:(多选)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原(HbcAg) F、核心抗体(抗HBc)

7、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8、甲类传染病有:( )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9、传染病流行是指:( )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10、疫区是指:( )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11、病源携带者是指:(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2、传染病爆发是指:( )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3、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 B、39 C、37 D、40

1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A)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5、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 D、伤寒和副伤寒

1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7、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

A、急救中心(11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

三、填空题:(2题4分,其余每题2.5分共19分)

1.法定传染病分 类,其中甲类传染病 种,乙类传染病 种,丙类 种。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要求将 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009年4月30日我国又将 甲型H1N1 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2. 甲类传染病为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 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 人员和乡村医生、 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4. 同一个儿童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该分别填写 张卡片。 5. 2006年5月卫生部颁布的一个有关传染病报告的文件是( )A.《传染病防治法》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6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 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A. 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7、 、 、 构成了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三、简答题:(10分)

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2.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3. 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 )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需要报告。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不需再次报告,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册中记录为( )。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 )、( )和时限报告。 答案:

1.

39、鼠疫、霍乱、

2、

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 病毒类: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等。

(二) 细菌类:流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

二、 传染病的特点

(一) 传染性:凡是传染病均有传染性,也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之处。

(二) 季节性:指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流脑,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多发生与冬春季,以春季最高。

(三) 流行性:传染病能在人群中传播蔓延,使许多人都能患上同一种疾病。

三、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一) (二) (三)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春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传染病普遍易感。

四、 预防措施

(一) 提高人群抵抗力,预防接种,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二) 早期发现和管理传染源:首先要提高老师们的预防知识,加强健康检查工作。新入托、入学儿童要做好健康检查和查验接种证,了解其和传染病的接触史,有无传染病的初期症状,防止新生讲传染病带入学校。

(三) 消毒隔离工作:做到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搞好环境卫生以及食堂卫生。

五、 报告与处理

发现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隔离病人,对所在的班级教室进行终末消毒。患者隔离期满后,由所在地医院或防疫部门出具证明方可入学。

诸葛镇卫生院

传染病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为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保证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其他领导和班主任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布署,加强指挥和领导,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了师生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组织学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增加学生防治知识和防范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应急预防预案。

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

我校认真落实了每日晨检、午检、课检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要求班主任教师每天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课检,同时留有记录。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学生发热、恶心、腹泻等病症时,必须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和学校,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

三、全面宣传,强化教育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集中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请镇医院医生到校园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同时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站、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宣传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向全体家长发放公开信,宣传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其它秋季传染病的发病症状、防控知识和防范措施,让学校与家庭共同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

四、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利用每天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也就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足休息,并经常就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引导学生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五、讲究卫生,从我做起

开展全校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保持各教室、宿舍等人群集聚场所的空气流通,保持校园内整洁、卫生。要求学生做到“四勤”、“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

在秋季传染病预防活动工作中,我们学校对其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和教育,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重在预防,消除了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

上一篇:培训班总结讲话下一篇:信息化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