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2024-01-21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积极做好预防各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结膜炎、水痘等),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在强调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学生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学校承诺),党团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宅电、手机号;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宅电、手机号、E-mail地址;将学校教师的宅电、手机号、E-mail地址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二、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德育处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各班主任,值周教师要积极、密切配合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各类传染病病人的疑似症状

1、流行性感冒

a、有与流感病人接触史及集体发病史。

b、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重,有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等。

c、体征可见面颊潮红、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可见疱疹。

2、麻疹

a、起病2-3天口腔黏膜处出现细小的点状的灰白色麻疹黏膜斑。 b、发病的3-5天出现充血性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初见于耳后发际,直至扩散至全身。

3、风疹 a、发病前2-3周内与风疹患者接触史。 b、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低热,持续1-2天。

c、出现皮疹,于1天内迅速延及躯干和四肢。疹为淡红色斑丘疹。

4、腮腺炎 a、有接触史。

b、一侧或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边缘不清,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明显。

5、传染性结膜炎 a、有接触史。

b、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怕光、流泪。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

6、水痘

a、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史。

b、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后变为疱疹,形似露珠。有剧痒。

四、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德育处汇报,向上级报告。

3、如疑似传染病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医院就诊。

5、集体发病时上报卫生防疫站。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待该生病愈且经医院出具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8、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9、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校内人员擅自离校,校外人员随意进校。来访人员要进学校,要问清来人身份。

互助中学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栗元史完小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我校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专人(校医)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校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后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报告病种

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

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3)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乙类、丙类传染病。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口足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或同一学校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以上,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校医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报区教育局安全科,同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四、传染病预防:

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于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

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做好校内粪便管理和苍蝇、蚊虫等媒介昆虫消杀灭工作。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五、传染病预防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1、日晨检:班主任每天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校医、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校医、班主任、年级组长、安全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校医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校医。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上门家访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学校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

好消毒控制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责任人:消毒值班人员。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校医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责任人:班主任。

9、新生报到,学校必须要求其监护人如实填写《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校医应当分类建立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六、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疾控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按照 “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出现的突发性事故。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思想,做到学校安全底数清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明确,措施得力,确保学校学生安全。

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1、成立西册田中学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德厚〔校长〕

副组长;曹世忠〔分管安全的副校长〕

秦全祥(教导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2、责任分工:校长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传染病工作负总责,分年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明细的实施方案等全方位部署;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管理、按期督查、随期抽查和上传下达工作,建立指导、排查、督查机制,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反馈、有通报,并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教导主任负责传染病治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各成员是传染病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每一个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段的安全实施监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规定所有科任老师均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间接责任人,对相应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连带责任。

二、具体措施

1、各班应严格执行学生集体服用药品的有关规定,按卫生部门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2、各班按国家规定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及某些重点疾病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性预防的用药,应根据法律法规,按国家统一方案和指导原则进行。

3、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等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4、各班有责任抵制向学生推销药品或保健品的行为。

三、责任追究

1、班主任自始至终的坚持晨检制度,负责坚持对班级学生每天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登记。

2、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病痛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了解、核实。

3、班主任保证不中断与家长的联系。

4、班主任配合学校及卫生部门负责做好传染病的治防工作。

5、班主任做到在流感及其他传染病信息方面达3名学生就及时向学校和卫生部门反馈信息,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

6、凡因晨检不力、不细,了解不透、核实不准,信息反馈迟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将追究相关人员直接责任。

西册田中学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按照 “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出现的突发性事故。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思想,做到学校安全底数清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明确,措施得力,确保学校学生安全。

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1、成立西册田中学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德厚〔校长〕

副组长;曹世忠〔分管安全的副校长〕

秦全祥(教导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2、责任分工:校长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传染病工作负总责,分年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明细的实施方案等全方位部署;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管理、按期督查、随期抽查和上传下达工作,建立指导、排查、督查机制,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反馈、有通报,并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教导主任负责传染病治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各成员是传染病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每一个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段的安全实施监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规定所有科任老师均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间接责任人,对相应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连带责任。

二、具体措施

1、各班应严格执行学生集体服用药品的有关规定,按卫生部门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2、各班按国家规定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及某些重点疾病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性预防的用药,应根据法律法规,按国家统一方案和指导原则进行。

3、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等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4、各班有责任抵制向学生推销药品或保健品的行为。

三、责任追究

1、班主任自始至终的坚持晨检制度,负责坚持对班级学生每天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登记。

2、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病痛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了解、核实。

3、班主任保证不中断与家长的联系。

4、班主任配合学校及卫生部门负责做好传染病的治防工作。

5、班主任做到在流感及其他传染病信息方面达3名学生就及时向学校和卫生部门反馈信息,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

6、凡因晨检不力、不细,了解不透、核实不准,信息反馈迟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将追究相关人员直接责任。

西册田中学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积极做好预防各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结膜炎、水痘等),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在强调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学生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学校承诺),党团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宅电、手机号;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宅电、手机号、E-mail地址;将学校教师的宅电、手机号、E-mail地址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二、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德育处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各班主任,值周教师要积极、密切配合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各类传染病病人的疑似症状

1、流行性感冒

a、有与流感病人接触史及集体发病史。

b、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重,有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等。

c、体征可见面颊潮红、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可见疱疹。

2、麻疹

a、起病2-3天口腔黏膜处出现细小的点状的灰白色麻疹黏膜斑。 b、发病的3-5天出现充血性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初见于耳后发际,直至扩散至全身。

3、风疹 a、发病前2-3周内与风疹患者接触史。 b、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低热,持续1-2天。

c、出现皮疹,于1天内迅速延及躯干和四肢。疹为淡红色斑丘疹。

4、腮腺炎 a、有接触史。

b、一侧或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边缘不清,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明显。

5、传染性结膜炎 a、有接触史。

b、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怕光、流泪。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

6、水痘

a、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史。

b、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后变为疱疹,形似露珠。有剧痒。

四、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德育处汇报,向上级报告。

3、如疑似传染病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医院就诊。

5、集体发病时上报卫生防疫站。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待该生病愈且经医院出具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8、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9、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校内人员擅自离校,校外人员随意进校。来访人员要进学校,要问清来人身份。

互助中学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范文第6篇

一、适用范围 传染性疾病。

二、成立“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工作

副组长:协助校长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工作。

成员:负责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报告、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

各班班主任:负责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做好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报告、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

XXX:负责对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报告、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

四、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

1. 开好师生大会,贯彻上级有关传染疾病防治工作精神,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 2. 利用黑板报及校园广播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五、制定并落实防治传染病措施

1. 成立应急小分队,给每位应急小分队成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手套等,要求小分队成员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处理突发状况。 2. 实行严格的报告制度,学校在特殊时期对师生员工每天都要做力所能及的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4.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5.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6. 在特殊时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来校和本校学生外出,远离病源。

上一篇:从诗歌中走出的江南范文下一篇:超市端午节促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