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

2024-01-27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1篇

在图书馆里找了很多关于经济学的书,最后选中了唐建光主编的《大航海时代》。最终确定读这本书是因为一来这本书的索书号是:“F752.94 0219”,即属于经济学范畴中的对外贸易史部分;二来这本书与历史有关,加之我对历史有着特殊的兴趣,可谓历史与经济的结合,当然经济必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三来这本书是用繁体字印刷的,再加上对中国风的崇拜,更加坚定的选择了这本书。总之读这本书既拓宽了历史知识,又了解了经济的发展,对学习经济学和拓宽视野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了读这本书。下面我就简要的谈谈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想。

“宋元时期,不论是造船业、航海业还是海上贸易,中国都处在世界的最前端。那时候,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个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贸易之路。中国商人来往海上,中国商船扬帆万里„„”这是这本书对那个时代的描述。众说周知元朝的强大,但可否知道究竟强大在哪里?究竟为什么强大?以我读完本书的观点,我觉得答案就是经济。宋元时期,可以说当时福建的泉州港和当今的阿姆斯特丹港拥有着同样的经济地位,它是当时的海上贸易中心,当然也是经济中心。宋元时期的皇帝都非常看重海上贸易,他们认为“市泊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他们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现今海上贸易总额占全球经济贸易的80%。因为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繁华,直接导致经济的活跃,经济越活越贸易往来也越繁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终军事力量也变得强大,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就是民富则国强!因此对元朝横跨两大洲的最好的解释就是经济的繁荣。当今的中国,前些年因为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赢得了十到二十年飞速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才使中国拥有了现在的国际地位,才使我们能够安心的在学校读书,而不用担心战争的威胁整天担惊受怕。总之,一个国家经济不景气,就算在怎么发展军事也是枉然,就如现在的朝鲜,人民群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领导人却要发展军事卫星,发展导弹,最后弄得个生灵涂炭。当然现在的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只是谈谈自己内心的感想。

“在‘南海一号’沉没的数百年间,中国一次次的错过了它馈赠的机遇,于是,终于从海洋上受到了惩罚。”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农民起义最终夺取政权的典范,但也正是因为他就是个“农民”,被中国传统的“小农意识”深深禁锢,对他的农耕文化很有信心,而对海上贸易极尽排斥。最终他颁发了毒害中国近几百年的海禁政策,而随后的清王朝对海禁方面的徘徊彷徨有过之而无不及。闭关锁国锁住了贸易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注定被世界所淘汰,经济的衰竭使人民加快贫穷,起义造反之声络绎不绝,进而军事力量一退再退,国力一衰再衰,最终还是被列强攻破国门,爆发了第一场耻辱的鸦片战争。其实在这之前,耻辱的事情发生了不少。第一个就是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要知道当时的马六甲王国乃是我们的藩属国,作为宗主国,我们是要把藩属国作为自己的领土一样来保护。而马六甲的沦陷直接助长了葡萄牙人进入中国的野心。澳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葡萄牙人抢走的,葡萄牙通过新航路,垄断了欧洲对东亚、南亚的贸易,成为海上强国,那时才刚刚是海禁政策的开始。诸此种种,不难看出海禁政策直接扼杀了海上的自由贸易,之前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历史,对外贸易仅靠政

府控制的朝贡方式进行,沿海一带百姓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进而演化为对政府的仇恨。

很久以来,欧洲各国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等商品。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

发现新大陆后,欧洲至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和美洲的最有利的通商航路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占据。荷兰、英国等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并探险世界其他地区。16世纪,荷兰的巴伦支为探寻一条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先后发现熊岛、斯匹次卑尔根岛,并到达新地岛最北端、喀拉海和瓦加奇岛;17世纪初,英国的哈得逊曾屡次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中国的航路;斯霍特于1616年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的塔斯曼于1642~1643年环航澳大利亚,发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总之,简单的归结就是从15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国家先后对世界各地进行探索、掠夺或殖民。“香料在东方,财富在海上,野心与希望奔向汹涌的海洋;殖民与扩张,强权的时代,弱者的国殇。”固然各个时代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总归是有各自的特点存在。葡萄牙、西班牙对未来的世界进行探索,寻求财富,充满希望与热情;英国、法国则眼红,进行抢夺;俄国、荷兰的贪欲猛起,不断殖民与扩张。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中有这样的描述:“岩边有金砾甚多,在渚川入海流拣之。”“黄金遍地,美女如云,绫罗绸缎应有尽有。”这样一些关于东方富足程度的夸张的描写顿时让西欧人热血沸腾起来。随后更多的西欧国家便接踵而至„„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便先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闪亮登场了。而这个伟大的时代是由葡萄牙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发起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着简单的规律,先是新奇于一个大家都未知的领域,然后部分人试着齐心协力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接着所有的人都蜂拥而至,最后私心骤长,兵戎相见。从不勇敢到勇敢,从勇敢到残酷,从残酷到结束。就是这样一些故事构成了大航海时代。

正是因为在利益的驱使下,这样一个个的探险,一个个的发现铸就了大航海时代。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都是残暴的。为了积累资本、发展经济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因为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实力发展军事,发展其他各行各业。如果说明朝时的海禁政策是注定的话,那么可以说大航海时代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让东方的雄狮清醒过来,才有了我们之后的海外贸易,才不至于被西方甩得更远。要不然,维持闭关锁国的状态,估计现在的国力不会比朝鲜强多少。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黄河文化;研究述评;黄河文明

摘 要: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以来,有关黄河文化的研究被推上新的高度。学界围绕黄河文化的界定与内涵、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黄河故事的创作与传播、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等内容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分析了2019年9月至今有关黄河文化的研究成果,发现相关研究正以学理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学科领域与研究群体多元化、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日益凸显的态势向前发展,同时也呈现出具体研究较少、历史文献利用不足、多数文章体量不够、研究深度欠缺等特点。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与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与精神标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强调了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他指出,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此后,关于黄河文化的讨论与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高潮,沿黄九省(区)社科院、高等院校、博物馆等单位不仅成立有黄河文化研究会、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研究基地、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等机构,创办黄河文化相关杂志,编制黄河文化保护弘扬传承规划,编纂《黄河文化百科全书》《黄河文化研究丛书》《中华诗典·黄河卷》《黄河文献丛书》《黄河生态环境文化丛书》,还组织了多次不同形式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极大地提升了黄河文化相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笔者仅就知网数据进行统计,自2019年9月至今有关黄河文化研究的论文就有270多篇,研究领域涵盖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阐释与传播、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等诸多方面。本研究将以此为基础,从黄河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黄河文化的遗产利用与保护、黄河故事的创作与传播、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四个方面,对近年来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成果进行评述,以期能够为后续黄河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黄河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提及黄河文化,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黄河文化以及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如何界定两个问题。由于黄河流域范围广阔、文化成果众多,学者们对于黄河文化的界定及其阐释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观点。

1.1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一切文明成果的总称

徐光春在《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一文中谈道:“黄河文化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民间传说来看,主要形成于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先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多样性、持续性、广泛性的大河流域文化,即黄河文化。”[2]李立新在《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一文中认为,“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产水平、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等。”[3]张锟在《丰富和发展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文中提出,黄河文化的范围和内涵是不断扩大增多的,在过去它已经创造性地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新时代黄河文化将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价值[4]。朱伟利则在《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播》一文中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黄河文化进行阐释,他认为广义上的黄河文化包括该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上的黄河文化则集中于精神诉求、价值取向、基本理论以及行为方式[5]。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于黄河文化的内涵界定,学者们一致认为黄河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成果众多,涵盖社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凡是由黄河流域人民创造出的成果,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均可以算作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内涵外延的明晰,无疑能够给后续研究工作提供积极指导作用。

1.2 黄河文化由沿黄九省(区)的地域文化共同造就

黄河漫长而宽阔,流经区域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北方大地,其辐射的区域范围是巨大的。由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造就了这一流域不同的人文现象,黄河文化也可以被拆分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王乃岳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一文中认为,黄河文化是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的有机组成[6]。朱伟利也在《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播》一文中提出,黄河文化依照地域又可以被划分成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王卫星在《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一文中提出,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四川、青海、甘肃等九个省区,因此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均可以看成黄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7]。而赵建吉则在《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一文中表达了不同观点,他按照社会文化关联、国家政策与黄河流域覆盖面积,将四川与内蒙古东部地区排除在外[8]。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除赵建吉的表述外,学界对于黄河文化的地域范围界定是一致的。黄河文化由沿黄九省(区)的各自地域性文化共同造就,以农耕文化为主,横向包括游牧文化与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赵建吉对黄河区域范围的划分缩小了黄河文化的外延,这样的划分显然不符合客观存在。既然黃河流经四川、内蒙古两地区,那么黄河文化、黄河环境治理就无理由将其排除在外,两地区形成的地域文化无疑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黄河文化以中原文化为核心

从空间角度看,黄河文化由众多地域性文化构成;从文化演进角度分析,黄河文化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在这些风格各异、内容众多的地域性文化中,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

杜学霞在《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的关系阐释》一文中提出,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的总称,中原文化既是黄河中下游河南段的文化,又是黄河文化的最高体现和集中代表[9]。崔学军认为,由于河南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因黄河水流冲击形成适宜农业发展的广阔平原,因此该地区在很早以前便出现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文明,黄河文化的实质是以中原(河南)文化为核心的黄河流域文化[10]。李庚香在《勇担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历史责任》一文中认为,由于河南地区“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缘故,从历史文化资源的角度展示了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黄河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11]。张新斌也在《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的构想与思路》一文中提出,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应在河洛交汇处,即河南境内进行选址[1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四千年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黄帝主盟中原、夏禹建都阳城、八大古都中原占据其四(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同时还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中原地区不仅有农耕文化的重要展示,正如姚大中在《黄河文明之光》一文中所述:“中国最古农耕文化的仰韶文化,今日学术界的定说,系中国独自起源与独立创造”[13],更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因此中原地区要引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勇于承担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保护黄河文明的大任,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

2 黄河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

2.1 黄河文化遗产的数量

黄河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分布于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根据万金红在《保护黄河水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的统计,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约12.4万处,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16.2%,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9倍。黄河流域内的世界遗产有(含文化景观和双遗产)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0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815处。国保单位分布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6倍[14]。唐金培则在《促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高质量保护 切实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一文中提出,在全国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重点构建的6个片区中,有4个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并且黄河流域拥有19项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41项总数的46%[15]。张治东在《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文中提到,到2019年为止,沿黄九省(区)正式公布的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扩展名单)已达近5,000项[16]。从上述学者们的统计中不难看出,黄河流域因为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缘故,为当今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展现着人类对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开发利用的进程,表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品质,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2.2 黄河文化遗产的利用

黄河文化遗产既具备文化效应,传递黄河流域人民的开拓奋进史,也具备相当程度的经济效益。利用好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可以起到保护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2.2.1 利用图书馆资源,对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王平在《面向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一文中提出,要充分使用好黄河流域的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的文化遗产保护职能,加强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资源建设,以特色数据库、文创资源的形式不断加强图书馆对于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17]。李景文也曾在《黄河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一文中提到,要充分发掘黄河文献对于黄河文化遗产、黄河文明的传承功用,以保护黄河文献的形式激活黄河文化遺产[18]。王燕在《黄河碑石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碑石档案为例》一文中,对该地区现存碑石档案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碑石档案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保护力度、建立数字文献库、对碑石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转化的有效措施[19]。

2.2.2 将文化遗产的利用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在治理生态的过程中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杨伦在《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一文中认为,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发源地,在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效益与价值[20]。薛华在《黄河水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及其价值》一文中提出,黄河流域的水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方面的价值[21]。

2.2.3 创新利用黄河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中赋予其新活力、新内涵。游晓蔓在《文化创意产品下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的“再设计”研究》一文中,以黄河澄泥砚为例分析了黄河文化遗产的创新利用,从工艺材质、功能形制、情感的创新以及互联网推广几个方面提出构想[22]。张锟则在《黄河左岸文化遗存的挖掘与开发》一文中提出,要将黄河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打造旅游基地,使黄河遗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作用结合起来[23]。

3 黄河故事的创作与传播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地域广阔,黄河故事十分丰富,内涵深厚,既有黄帝文化、姓氏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表达着先民们利用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精神;又有延安精神、铁军精神谱写着一部近代斗争史,传递着中华民族反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书写着新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的奋斗历程,描绘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精神风貌。由此可见,讲好黄河故事,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潘汶奇在《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与有效途径》一文中提出,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传播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黄河精神,凝聚精神力量;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与世界的交流,传播中国价值与声音;有利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24]。刘晓静在《讲好“黄河故事” 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地》一文中认为,讲好黄河故事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打牢文化强国的扎实根基具有重要意义[25]。

3.2 讲好黄河故事,彰显地域特色

一些学者着眼于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提出应因地制宜讲好黄河故事。张志仁在《延续历史文脉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根据山西地区的情态特点,认为讲好黄河故事要利用山西地区的古文明资源,要开发宣传山西地区的红色资源,要将山西地区的发展与黄河故事结合起来[26]。韩城市政协在《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从韩城地区的人文特色出发,阐述讲好黄河故事关键在于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打击文物盗窃等几个方面[27]。李孟舜在《创新节日表达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提出,河南地区要想讲好黄河故事,就要承认中原节日文化传统,对其加工利用并形成品牌效应[28]。戴美玲在《弘扬河湟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谈到,要挖掘河湟文化价值内涵,讲好黄河源头故事[29]。

3.3 讲好黄河故事,弘扬时代价值

3.3.1 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举措。吴卫东在《立足黄河档案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表示,开发档案资源对于讲好黄河故事的意义重大,要从档案整理与开发的角度入手,积极发掘黄河档案资源的时代价值[30]。张建松在《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黄河治理故事”是黄河故事的组成部分之一,讲好“黄河治理故事”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要努力发掘历史上有关治理黄河的动人故事,努力推动治黄文化、观念、价值的传播[31]。

3.3.2 关注黄河故事蕴含的文学、艺术色彩,对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黄河文化进行分析。黄高锋在《新时代如何以文学方式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认为,文学在讲述黄河故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不断深入挖掘“黄河”母题,发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民族精神,注重时代创新,体现审美追求[32]。徐宾在《“讲好黄河故事”——黄河纹样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黄河纹样是黄河故事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从加强地区纹样及文创沟通、构建纹样创新体系等角度入手,对黄河纹样进行再设计[33]。吕东亮从个案角度入手,在《荡气回肠的黄河故事——重读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一文中,分析了《黄河东流去》一书中所讲述的黄河故事的真实性,以及该书通过讲述黄河故事表达了在那一时代难能可贵的文化自信[34]。杨志敏在《银幕中流淌的黄河故事》一文中,通过对电影史上有关黄河文化的影视作品进行梳理,认为电影是展现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的重要形式,在未来要对黄河这个“超级IP”进行更为深入的发掘[35]。

3.3.3 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讲好黄河故事的具体措施。周海涛在《如何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提出,讲好黄河故事,首先要注重流域各个区域的合作交流;其次要以项目为带动,将文化优势产业转化为传播优势;再次要搭建学术平台,运用新的技术理念;最后要通过加强基础教育的方式,提升民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36]。兰苑在《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一文中认为,讲好黄河故事,一方面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时代价值;另一方面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陈出新[37]。

4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孕育着巨大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注入力量,还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能量。

4.1 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具体表现

崔学军在《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一文中强调,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国家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38]。许学深则在《浅论黄河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一文中认为,黄河文化的包容性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宝贵经验,黄河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黄河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39]。苗长虹也在《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一文中认为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其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而“大一统”精神则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认同感,包容的精神又是构建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历史范本[40]。

4.2 实现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重要路径

刘婵在《为黄河文化注入新时代内涵》一文中从博物馆角度入手,认为博物馆具有良好的文化承载作用,对博物馆建设方式进行创新,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可以起到传播黄河文化的作用[41]。杨国龙在《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一文中认为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维度展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树立黄河文化遗产“一盘棋”思想,开展遗产保护与文献整理相关工作,又要采取新的传播方式,讲好黄河故事,使黄河文化生动鲜活,同时还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推动黄河文化的普及[42]。李敬则在《黄河文化的三个价值维度》一文中认为,黄河文化的价值可以通過黄河流域的城市体现出来,在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城市发展融合,将黄河文脉延续与城市建设结合,打造城市文化品牌[43]。

5 黄河文化研究呈现的若干特点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对黄河文化的历史内涵、外延及时代价值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呈现出如下特点。

5.1 学理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党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弘扬黄河文化,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使黄河文化研究的目的性更加明确。通过梳理近年来关于黄河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黄河文化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界定、黄河文化遗产、黄河故事、黄河文化时代价值、黄河生态治理等方面展开。虽仍以文化研究为主,但其研究方法已从纯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化,尤其是对生态、环境、遗产、民俗文化的重视,无疑扩大了黄河文化研究的视域。

5.2 学科领域、研究群体多元化

近年来,研究黄河文化的成果已经不再局限于历史文化视角,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就其研究领域而言,涵盖了历史、政治、科技、经济、军事、环境地理等多个方面,既研究黄河的文明起源、黄河精神、黄河人物、黄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民俗、黄河神话,又研究黄河生态、黄河旅游、黄河治理、黄河环境、黄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等。就研究者群体来说,不仅有黄河学人、黄河治理者、黄河爱好者的辛勤耕耘,还有沿黄九省(区)各级政府的党政负责人、管理工作者的宏观把控和顶层设计。研究领域的多元化、研究群体的多样性无疑使黄河文化研究充满了活力。

5.3 学科交叉现象日益显现

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选题虽偏重于人文,但其论证架构、思考路径往往将触角延伸到生态治理之中,在文化研究中体现生态意识,在生态治理中展现人文情怀,将文化、生态,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充满生机的研究模式。

6 结语

就整体研究效果看,目前对黄河文化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的空间、论题的缺失还有很多:一是涉及内容宽泛,研究深度不够。大多数论证黄河文化的文章都集中于“顶层设计”,即通过分析黄河文化的历史、组成论证保护黄河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仅有少数文章从某一具体角度出发,阐述传承与保护黄河文化的可行性。相关文章对宏观问题的讨论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关研究趋于空泛化、表层化。同时,许多文章形式简、篇幅小,如在已见刊的二百余篇文章中,不少是以“豆腐块”的形式发表在报纸、期刊上,无疑会影响作者观点的阐发。二是对历史文献不够重视。黄河文化延续数千年,有着深厚的文献积淀,研究黄河文化应当考虑文献记载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碑刻、庙宇、堤坝、城址、村落、关津、地名、仪式等资源,发掘尚未被发现的文献遗产资源,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研究的深度。

展望未来,黄河文化研究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打破时空概念,融贯古今,联系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民俗、不同文化的客观实际,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黄河文化进行深度阐释与弘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明确黄河文化研究的动态与走向,以富有创新性的方法思路与学术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2] 徐光春.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N].河南日报,2020-08-18(06).

[3] 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1(04).

[4] 张锟.丰富和发展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N].河南日报,2020-09-16(21).

[5] 朱伟利.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0(1):32-35.

[6] 王乃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J].中国水利,2020(5):50-53.

[7] 王卫星.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N].人民政协报,2020-09-08(03).

[8] 赵建吉,刘岩,朱亚坤,等.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0(1):159-171.

[9] 杜学霞.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的关系阐释[N].河南日报,2020-03-27(09).

[10] 崔学军.黄河文化历史成因及思想内涵探析[N].新乡日报,2020-07-21(03).

[11] 李庚香.勇担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历史责任[J].治黄科技信息,2020(4):13.

[12] 张新斌.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的构想与思路[N].河南日报,2020-08-05(08).

[13] 姚大中.黄河文明之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40.

[14] 万金红.保护黄河水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N].中国文物报,2020-08-18(03).

[15] 唐金培.促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高质量保护 切实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N].中国文物报,2020-01-10(06).

[16] 张治东.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宁夏党校学报,2020(2):121-128.

[17] 王平,李扬扬,张宝莹.面向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8):8-13.

[18] 李景文.黄河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8):2-4.

[19] 王燕.黄河碑石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碑石档案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1-25.

[20] 杨伦,闵庆文,刘某承,等.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J].环境生态学,2020(8):1-8.

[21] 薛华.黄河水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及其价值[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4):33-38.

[22] 游晓蔓.文化创意产品下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的“再设计”研究[J].陶瓷研究,2020(4):62-65.

[23] 张锟,杨春梅.黄河左岸文化遗存的挖掘与开发[N].河南日报,2020-08-05(08).

[24] 潘汶奇.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与有效途径[N].河南日报,2020-08-22(04).

[25] 刘晓静.讲好“黄河故事” 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地[J].中国民族博览,2020(11):4-7.

[26] 张志仁.延续历史文脉 讲好“黄河故事”[N].山西日报,2020-03-02(09).

[27] 韩城市政协.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N].各界导报,2020-09-03(03).

[28] 李孟舜.创新节日表达 讲好黄河故事[N].河南日报,2020-02-04(06).

[29] 戴美玲.弘扬河湟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N].青海日报,2020-10-19(09).

[30] 吴卫东.立足黄河档案 讲好黄河故事[N].河南日报,2020-01-05(04).

[31] 张建松.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新闻爱好者,2020(2):37-40.

[32] 黄高锋.新时代如何以文学方式讲好“黄河故事”[N].中国艺术报,2020-08-14(03).

[33] 徐宾,田卓明.“讲好黄河故事”:黄河纹样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包装,2019(5):55-59.

[34] 吕东亮,秦越.荡气回肠的黄河故事:重读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J].南腔北调,2020(3):2-11.

[35] 杨志敏.银幕中流淌的黄河故事[N].河南日报,2020-09-18(31).

[36] 周海涛.如何讲好“黄河故事”[N].河南日报,2020-09-02(10).

[37] 兰苑,邢炎.弘揚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N].山西日报,2020-07-14(10).

[38] 崔学军.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N].新乡日报,2020-07-27(03).

[39] 许学深.浅论黄河文化的新时代价值[J].明日风尚,2020(11):180-181.

[40] 苗长虹,艾少伟,喻忠磊.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N].河南日报,2019-11-01(09).

[41] 刘婵.为黄河文化注入新时代内涵[N].河南日报,2019-12-25(06).

[42] 杨国龙.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1):102-107.

[43] 李敬.黄河文化的三个价值维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2):99-102.

(编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21-03-09

作者简介:李景文(1958— ),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王佳琦(1996— ),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3篇

《易经·上经》中曾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可见, 历史教育是极富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既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 同时也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 教师由于教书育人实践的需要, 品德高尚是必备素质。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 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表里如一的教师, 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成为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 才有可能达到“以德育人”的目标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运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为了教育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我上课时总是生龙活虎, 说话声音宏亮, 脚步稳健, 动作有力, 腰板挺直, 绝无半点颓废之态, 哪怕生病都是如此;为了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观, 我除了重视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外, 还身体厉行, 从不穿奇装异服, 从不佩戴首饰、染色发, 努力做到每天很清爽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为了让学生尊重知识, 产生学习的动力, 我广泛的涉猎丛书, 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让学生崇拜老师多才, 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强化情感教育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起主导作用, 不能一味的灌输, 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可以紧靠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老师, 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 平等的对待他们, 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技能和做人的准则, 进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 触动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他们长大后会对国家、自己、家庭更加有责任感。如在教学必修一《夏商两周的政治制度》中讲授到宗法制时, 我给学生们声音并茂地朗读了一段文字:巍巍桥山, 泱泱沮水, 陕西黄陵桥山轩辕殿前广场庄严肃穆, 2009年4月4日, 来自海内外八千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 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皇帝, 缅怀我们共同的祖先。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夫妇也到场敬献花篮, 清明时节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祭祖, 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足以反映由宗法制形成的宗族制度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 再配以声情并茂的画外音渲染气氛, 学生感触很深, 收到了良好的传统道德教育之目的。在必修一《抗日战争》时讲到七七事变, 我特意花一节课进行了《历史·永恒的苦忆》——七七事变七十二周年即兴演讲比赛, 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们鱼贯上台, 踊跃发言, 气氛异常热烈。在教学的同时, 同学们也接受了一次震撼心灵的情感洗礼, 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担负起社会责任, 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

3 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情感教育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多方位的施行, 不必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的形式。当然, 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也是必须重视的环节。如我所任教的学校所在地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毛泽东、刘少奇、曾国藩、罗盛教……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以《我家乡的名人》为主题, 收集他们的生平事迹、贡献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周以后进行成果汇报, 并组织学生开展《我向名人学什么》的演讲比赛。这样的情感教育效果, 远比干巴巴的说教好得多。另外, 还可以借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进行情感教育, 如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南京》、《我的一九一九》, 让学生通过历史再现的方式获得爱国主义教育。这种简单方便的模式学生便于接受, 是中学历史教师可以运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模范人物进行情感教育。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选择《铁人王进喜》、《雷锋》进行榜样教育, 也可以紧跟时代, 选取榜样进行教育。如2009年长江大学三位为救两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年轻英烈, 为了小岗村繁荣而永远留在了那里的沈皓, 为农村留守儿童自费办学欠债累累的中国最美女校长李灵, 牺牲整个家庭只为保护滇池还一方静土的张正祥……通过我们身边这些活生生的事例, 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 一次促膝谈心的交流, 一次震动人心的演讲, 一段低婉悲伤的历史陈述, 都可能让学生铭记终生, 回味无穷, 即达到明智, 又达到明理的目的, 可谓一箭双雕。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处处渗透情感教育, 可以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 也有利于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爱憎分明的活生生的人。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在实施教育时, 要想达德智全面发展的目标, 就应该很好的利用情感教育这个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发展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来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的转换,历史的固化要依靠媒介作为桥梁,在这种转换或固化的流程中,真实呈现出了多种形态,即生活的元真实,理念真实、技术真实、文本真实。纪录片创作也离不开这样的流程,纪录片精神就是在这个流程中体现出来,其核心是独立的品格、主观的思想、客观的态度、理性的平视,体现出既有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又有历史责任感的本质真实。

[关键词] 真实 纪录片独立品格主观思想客观态度

一般而言,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把握,或者说对任何事物“真实”的认知把握,基本上是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的:生活原态,通过“主体意识”借助媒介物质的转换或固化形成认知文本;以知主体在主体意识作用下通过解读认知文本,借助文本所含有的信息接受文本真实,从而来认知把握客观事物。

在这个流程中,首先,涉及到生活原态的真实,可称之为元生态真实。其次,在转换者固化“真实”的过程,一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作用,二要借助媒介物质,这两个方面需要交融进行,而其中既含有理念真实,即选择真实:又含有技术真实,即方法真实。二者的实质都是对生活真实的选择。其三,在这二者作用下,形成的“认知文本”(历史文本、文学艺术文本)就是生活真实“转换”或“固化”的凝结点,凝结点所蕴含的“真实”即呈文本真实或本质真实。我们如果要把握“纪录片精神”,就应当先认清在这个流程中,体现出来的“真实”的这些主要形态的本质,

生活原态,元真实,也即原始真实。元真实是动态的,随时随地都发生着变化;是丰富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生动的,生生死死气象万千;是开放的,面向一切入,谁都在其中;是非可认知的,谁都在其中,谁都不可能把握全部,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只能感受、把握他那个时刻在那个空间中发生的“真实”。因而,元生态真实,生生不息,又自生自灭,像流水般在时空的坐标上难以凝结成“点”。如果要把这个“点”凝结、固化下来,使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成为闪闪的星,组成人类文明耀眼的星空,就必须要有媒介的承载,必须要有桥梁的接引,必须要有适当的“转换”或“固化”。这种转换或固化的结果,构成了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这种转换(固化)在人类诞生的同时就已经发生也已经存在:在没有文字之前是口头语言,有了文字之后有书面语言;纸质媒介时代靠的是语言文字,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又增添了影像语言。

理念真实。历史也好,文化也好,它们的“固化”(或转换)靠的是媒介物。如何固化,怎么去固化,固化什么等等一切相关的问题都需要人去考虑。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要讨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人,是为了人。每一个个体的人,都生存在历史的空间里,都处在承前启后的结合点上,都是自然性、社会性的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都是文化的承传者、时代的代言人。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都应当作为历史的“固化者”、文化承传的“转移者”,但是实践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由于情商与智商的差异,也由于时代机遇和个人机遇的不同,真正能够作为文化承传者、时代代言人,能够担当固化历史、转换文化重任的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精英者,即通常所说的精英分子。但另一方面,即使这些精英分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代表时代的全部,也不可能代表他所在领域的全部。他们每一个人都存在有知识的、经验的、情感的甚至生命的局限。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现象的把握,对“真实”的理解,都决定着他们对“历史”的选择,对“文化’的选择,对“真实”的抉择。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素养、思想素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织了多重网络,而每个人的“网络”都是“自己的”。这些网络构织的原动力和推动力的核心是理念,以理念去“筛选”原生态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影响着左右着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因而他们的选择事实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结果,蕴含着对生活原态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方法,经过分析、概括。总结而得出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就是理念真实。

技术真实。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文化的传播能够超越时空,归根到底得益于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媒介。从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从象形文字到影像画面,这些媒介物质,既有着外在的物理形态,也有着内在的文化内含。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不仅拓宽或深化了范围和密度,更重要的是呈现“真实”的方式、方法乃至手段的“质”的变化。这些方式、方法、手段的每一次变化,都将使依靠这些方式、方法、手段呈现的“真实”更能够接近客观事物的真实。电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结论: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到立体声高保真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乃至数字电影:这些看似是技术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引起了电影艺术的革命,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使电影艺术更“真”,更“好看”。这些强化真实的手段,借助相应的技术成果的真实呈现,我们可以称之谓“技术真实”。技术真实虽然更多的侧重于“技术”,但是由于创造并使用它的是“人”,主导它的是“人”,因而其中仍然包含有人的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即具有选择性。技术虽然不能代替思想,但是由于技术是人的技术,只要是人的技术,就必然含有“人”的思想,因为人使用技术,用什么样的技术,怎样去使用技术,这其中就有思想。

文本真实。文本真实是历史的“固化”者或文化承传的“转换”者,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融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助于适当的媒介而形成的蕴含着能够揭示或体现生活本质内容的“文本”所体现出来的真实。这种真实,是理念真实、技术真实共同催化的结晶。其中,有依据客观现实生活选择而成的文本,即历史文本;有依据客观现实生活经典型化或“虚构化”创作而成的文本,即文学艺术文本。两种文本的形态不同,但是揭示“本质真实”,即文本真实的效果是一样的。并且考察、评判文本是否优秀、是否能够穿越时空而不衰、是否能够成为人类文化的经典,其主要依据、重要标准应当是是否具备有“文本真实”的要件,也就是说是否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是否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如果我们明白了上述流程中有关“真实”形态的来龙去脉,也许我们就能够根据纪录片制作的主要环节,来探讨纪录片“真实”的意义,来探索纪录片的精神。

生活原态的元真实,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它只存在于逻辑意义之中。首先,在现实生活中,编导的视角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他的视野总是要受时代、环境和个人的经历限制,编导只能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对现实生活进行取舍、进行创作。其次,编导对选题的确定,是编导主体意识的体现,是其世界观与审美观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选取积累的素材就不同。

其三,编导的全部的文化修养、生命哲学、美学观念等,也即他整个生命意识都会在创作中留下深刻的投影。一切艺术创作就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创作者的自叙。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它和所有的艺术创造一样,都是生命的创造。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是指现实生活的元真实,而是编导主观感受的理念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转译”,编导要把他对生活的读解借助影像语言呈现给观众。

当然,导演选择什么样的摄影器材,选用什么样的摄影师,摄影师如何去运用镜头、如何搞场面调度,都有可能对最后的文本真实(或艺术作品真实)产生作用。这也就体现了技术真实的意义。首先,就摄影镜头而言,它也有着一套自己的语言、语法和修辞。它对现实的处理,受电子技术的影响。每一次电子技术的进步,都会给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编导与现实的交流必须通过这个中介,犹如语言文字之于作家。其次,摄影的场面调度如何运用,怎样用光,如何构织画面,如何组接镜头,这些表面看起来是手段、是技术的元素,事实上也会影响着“真实的传递”。再次,我们的摄影镜头面对的并不是死的世界,而是流动的变化的一切,是生动的人,且不说故事片等“表演”而成的影视艺术作品,即使纪录片的拍摄,拍摄的人物在镜头面前会有本能的表现,本能地隐恶扬善地进行矫饰,事物的发展也会因为镜头的介入而产生变化。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镜头对生活的介入以及结果,我们才能真正破除纪录片能够实现“元真实”的神话。

考察纪录片真实的本质所在,考察其艺术真实的内含所在,是界定纪录片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测量编导艺术水准的标尺。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纪录片观众接受程度。纪录片的观众按时态分,可以分为现在时态的观众和将来时态的观众;按文化背景分,可以分为共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观众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观众;按接受的角度分,在共同文化背景下可以分为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专业观众指的是和纪录片编导有相近或相似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观众,普通观众则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观众。将来时态的观众是一种想象中的观众,是现在时态观众的延伸,注重的是对历史意义(历史价值)的追求,历史意义的实现体现在对当代观众的理解之上,现在时态的观众看重的是当下的现实意义(价值指向),给当下时代人的启发点或者震撼力,兼及纪录片含有的“历史意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多的是民族文化或民族精神好奇的“观看”,求得“互补”、“互惠”的认识或择取。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专业观众,他们更倾向于艺术风格、艺术精神、艺术走向等诸要素,而普通观众则注重的是题材、主题乃至人物令他们是否关心、是否感兴趣,以及对他们是否有意义。对于这些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观众,如何来认定纪录片中蕴含的本质真实?编导没有更巧妙的方法,他们只能用自己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基于生活的元真实,在理念真实和技术真实作用下,创作出“文本”,体现并得出“我的”文本真实,你们是否愿意接受,你们能够接受多少,接受到什么程度,请自己决定。

生活原态的元真实,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既无可能,也无意义。而理念真实和技术真实,虽然一方面破除了纪录片能够实现“元真实”的神话,但是另一方面却给了我们追求纪录片文本真实的希望,也给了我们探讨纪录片精神的途径。

纪录片创作必须是真人真事,这是纪录片的生命。这和同样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不同。首先,纪录片不以追求时效为自己的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能够立足当下更能够指向未来的历史价值,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文献性”;专题片更注重“新闻性”,它追求的是一种能够立足当下张扬时代精神、影响同时代民众的现实效果。[1]其次,纪录片关心的是事中人的心态,事件只是个载体,创作者依靠这个载体,要透过事件来揭示人性,来反映人的生活、生存状态乃至生命状态,来挖掘震撼心灵的旋律。纪录片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三,一切纪实的手段或手法,都是以生活的本质真实为出发点,也都是为呈现生活的本质真实而服务的。这是纪录片和专题片共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是纪录片更类似于文学中的报告文学,而专题片更像是文学中的政论文。

纪录片创作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和独立的品格,这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是以一种理念真实(即主主观参与)通过技术真实(即方式、方法)来追求文本真实(即客观表述或叙述),而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真实的价值判断。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要在社会和历史的交接点处,不讲究也不注重是否主流意识是否平民意识,而是一个思想者置身于现实又跳出现实的一种理性态度,呈一种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姿态。只有这样,我们借助于影像语言呈现给观众的认识对象,才有可能处于现实历史(过去的和未来的)的三棱镜上,人物的命运才会有纵深感。同时,这种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姿态最本质的是“独立品格”:不遗世独立脱离民众,也不随波逐流淹于民众,既不要成为政治的工具,也不要成为商业的工具,而是始终生活着清醒着、清醒着思考着、思考着创作着。

纪录片创作必须要有平民视觉和历史责任,这是纪录片的价值。平民视觉和理性态度、独立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民视觉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平民意识,而是指纪录片创作者要生活深入到民众、眼睛关注到民众,透过民众来纪录现实、思考历史;其中既有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又有历史责任感:这是因为“纪录片其实是一个历史,英文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记录。拍今天其实是拍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而拍过去也是拍今天,因为就像那句著名的话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历史其实是一个混沌的流,照不到光的地方就会在历史的黑暗中沉沦,永远地沉沦。有价值的东西不应该沉沦,这正是纪录片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历史责任感。

通过对“真实”的不同形态的分析,结合纪录片创作的流程,我们认为纪录片创作必须是真人真事,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和独立的品格,必须要有平民视觉和历史责任,这就是纪录片的生命、灵魂和价值所在,也是纪录片的精神所在。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与特点

(一)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作用

1. 保存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在各自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部分,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建筑。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在快速发展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近年来, 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例如成都市青羊区的宽窄巷子、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江西婺源古镇、山西省平遥古镇等, 通过对古城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实现了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共同组成了我国多样的地域文化。

2. 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文化街区或古镇是由前人的活动场所发展而来, 目前国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街区都具备一定的居住功能, 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区域。由于过去在发展中对古街区的发展定位不清晰, 导致历史建筑不能得到统一的修缮, 由于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 出现大量在古建筑结构中加入现代建筑部件或在古街区内无序建设现代建筑设施的情况。缺乏统一规划使当地居住环境混乱, 配套基础设施不到位。因此, 通过科学的保护与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 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纵观国内的古文化街区或古镇, 在历史发展中以农业或商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 在经济的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未能形成具有规模的工业经济, 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伴随国家经济转型, 新时期下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古街区因其具独有的地区文化属性或建筑的艺术观赏性, 使其成为良好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 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1. 注重历史环境的还原

由于古文化街区的历史传承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重对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还原。古文化街区一般为历史古城或古街道演变而立, 地理位置上大多处于城市核心部位, 在建筑风格与街区环境上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而逐步失去其特性。例如成都市在2007年启动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 在改造中由于原砖墙破坏情况严重, 需要全面修葺。施工中为还原历史环境, 采取了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 将原有的残断、斑迹以独特的垒砌、陈列方式嵌合到一起, 并配以图景与文字说明, 从而形成了信息记忆, 体现了良好的时空跨越感。

2. 平衡经济与居住功能

古文化街区的开发不能仅以提升经济价值为目标, 也需要兼顾其居住与生活功能。人是文化与历史的创造者, 脱离第一性的精神无法独立存在, 历史文化街区脱离了居住与生活则成为空洞的建筑, 从而失去其文化意义。同时, 环境的改善也利于古街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价值, 从而提升经济作用。例如乌镇古城在2007年开放的西栅景区, 相对于原有的东栅景区进一步增加了客栈、餐厅、剧场等建筑。同时优化了道路交通规划, 扩建停车设施, 结合预计游客接待量在能源工程、环卫工程、电力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施工, 同时重点进行了夜景照明工程建设。从而使古镇具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逐步发展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古镇。

二、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概况

(一) 街区及所在城市概况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安顺古城东北, 总面积约36公顷。区域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历史建筑共计150栋。街区内街河伴行, 路网随地势曲直结合庙宇和民间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格局。安顺古城所在的安顺市位于贵州高原, 地貌以岩溶丘陵为主, 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气候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全年雨量丰沛, 全年多云, 年实照天数仅为可照天数的25%-30%左右, 四季事宜的气温使其成为著名的避暑、度假景区。

(二) 工程目标与要求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坚持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点, 力求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复兴。基于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保护底线、保护模式与复兴动力提出了要求。其中历史文化价值、风貌景观特色成为工程保护的底线, 保护模式采取与发展相结合、强化内生功能、植入新业态的形式, 将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同周边地区的协调性作为复兴的主要动力。方案中, 将区划管理、分类保护、环境整治、功能延续、设施完善等作为保护策略;将项目策划、投资策划、空间布局、文化生态及人文社会作为其发展战略。

三、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街区建筑现状

1. 建筑分布与保护情况

本次工程采取分层多因子的调查方法, 分别对3处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处县级文化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年代、风貌、质量、建筑高度等内容进行逐一评估。建筑年代方面, 1980年后的建筑占比58%, 1949年以前的建筑仅占21%, 其中明清两代建筑约为17%。建筑风貌方面, 依据结构与部件保护情况、是否符合传统风貌特征两方面进行了评估。建筑质量则由高到低划分为五类, 其中质量较好的建筑比例为13%, 严重破损及濒临倒塌的比例合计27%。建筑高度方面, 街区内部建筑以3层以下为主, 6层及以上建筑占比约10%且主要集中于街区边缘。

2. 用地情况

经调查发展, 街区内部分公共设施转为私营场所, 基础设施缺乏, 污水排放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且街区院落内厕所基本为旱厕, 整体卫生状况不佳。功能业态方面以餐饮与服装为主, 合计占比超过50%, 其他以商铺为主, 街区内停车位较少, 拥有较大的停车需求。居住用地面积16公顷,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0.6公顷, 三类居住用地面积14公顷, 商住混合用地面积1.5公顷。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文物亟待修缮、传统风貌消退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部分文物古迹急需修缮, 在共计11处文物中, 省级与市级文物单位的保护状况普遍较好, 但县级文物中有3处需要进行抢救性修缮, 另有2处已经被使用单位新建, 原有历史风貌已经无法体现。安顺古城文物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 主要为传统木 (石) 结构, 修缮方式与现代建筑施工方式不同, 需要利用文物修缮技术, 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历史发展, 安顺古城建筑的高增长期出现在1980年后, 新建筑设计结构与古镇原有的风貌具有较大差异性, 随着新建筑的增多街区整体风貌正在逐步变化。保护相对较好的文物也存在建筑围护部分损坏或缺失的情况, 部分建筑围护存在改建问题, 改建后极大影响了古建筑风貌。

2. 基础设施欠缺、存有安全隐患

安顺所处地理环境四季多雨, 街区内排水系统不完善成为首要基础设施问题。雨水主要依靠路边沟渠排放,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区河道中, 由于缺少垃圾清运基础设施, 生活垃圾堵塞沟渠进一步污染了生活环境。同时还存在供水管道与电力系统老旧、通信设施随意假设等问题。安全方面, 燃气管线普遍外漏敷设, 同时街区及周围仅有一处消防站, 由于老旧建筑较多火情隐患严重, 而街区道路缺乏规划, 路面宽度窄、机动车停车占用空间, 使消防车辆进出不便。

3. 自身发展定位模糊

安顺地区因其适宜的气候、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是当地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较为模糊, 未能突出优势与特色。例如, 坐拥夜郎城这一巨大的文化品牌却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致使部分文化建筑风貌丢失。同时从用地情况也可以看出, 功能业态的布局不合理也限制区发展。

四、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中的管理模式创新建议

(一) 分类保护建筑, 重现历史文化古迹

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修缮需要遵从科学的方式, 以确保工作的全面性、合理性、经济性。这方面也可借鉴江西婺源古镇的建筑保护与治理经验。婺源古镇对街区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根据将其保护的等级、价值, 建筑的风貌、类型、年代、高度等作为实施分类保护与整治的依据。根据传统院落格局的保存情况, 将院落划分为保护修缮、改善修复、格局改进、整治改造及现状保留等五类情况。同时从院落肌理的角度实施保护, 对街道网络、地块细化土地使用情况建模, 组成建筑群体布局图, 用于重构街区空间肌理。在核心保护范围内, 规划保护传统院落与街巷相互配合的街区空间肌理。同时在尽可能延续边界的基础上, 根据分类保护的要求, 调整现状院落边界, 规划调整后的院落边界, 应作为建设行为的空间肌理控制线。另外, 还应当加强水系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方面的要素保护。水系环境保护中, 可以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高于街区地面的防洪堤, 以恢复街区与水原有的空间关系。地形地貌保护中, 需要避免对其过度改变, 保护沿街巷分布的墙体。植被保护主要针对树龄在50年以上的树木, 在新建中应当予以避让, 同时保留建筑、街区内的传统种植,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院落景观。

(二) 综合规划基建, 提升生活居住环境

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 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需要对基础建设综合规划, 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同时维持历史景观风貌。为增强防灾能力, 应当采用区域消防站与街区微型消防站点相结合的方式。供水、供电的普及率应当提升到100%并降低故障率。针对排水问题, 增加污水管网覆盖街区内宽度, 市政管线综合应当采用直埋方式与管沟结合的方式, 在建设、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优先考虑采用共同沟的形式, 并用共同沟使断面经济合理。供水系统应当按照街区建设用地的性质分类划分, 同时增加10%雨量作为街区未来发展用水量。在塑造街区夜景方面, 可以学习西塘古镇的夜景照明工程。西塘古镇中既有原著居民与客栈组成的居住区, 也有繁华的商业街与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设施。根据建筑与街道特点, 西塘古镇合理布置照度与光色。其中以暖白、暖黄色为主光色, 旅游服务设施、商业区及广场采用高照度;街区内各条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采取中照度;居民区与绿地则采取低照度。

(三) 打造多元主题,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古街区保护与提升的目的是增强地区经济发展, 街区的打造应当着力提升历史文化展示效果, 合理进行业态规划。因此可以采取多元化主题的方式, 将传统商贸、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本地名人等多种元素相结合, 规划合理的街区展示空间结构。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工程中, 也应当从多方面入手。第一, 可以通过建筑实体展示、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主题广场、环境小品等方式展示古城历史文化, 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体系。第二, 通过博物馆、商店客栈、雕塑小品等形式, 展示当地传统商贸文化特色。第三, 利用大型浮雕墙、石刻画展示古对联、读书郎儿歌等文学作品。最后, 通过历史街巷组成步行交通网络, 展现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格局。同时应当新增部分贯穿地块的步行巷道。根据地块的功能业态, 将步行巷道景观设计为不同的风格, 进一步将古城历史文化融入到主题空间与其他景观设计中。

五、结束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工程不同于一般性的建筑工程, 对工程管理人员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由于工程强调观赏性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因此在此类工程管理中, 从业人员应当通过学习以上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从而探寻出更加经济、高效的管理模式。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具有保存文化多样性、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重历史环境的还原, 同时平衡经济与居住功能。本文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管理为例, 首先在街区概况与历史、工程目标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随后针对街区现状提出了工程中面临的问题, 最后以分类保护建筑、综合规划基建、打造多元主题的方式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历史,建筑,古城

参考文献

[1] 段渝.夜郎国与夜郎地区青铜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 2016 (07) :118-130.

[2] 刘忠刚, 张腾龙, 董志勇.沈阳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与实施策略[J].规划师, 2014, 30 (S1) :80-85.

[3] 刘晓东, 杨毅栋, 舒渊, 王学雄, 江凯达, 徐雁飞.城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 2013, 37 (04) :81-85.

[4] 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 2011, 35 (S1) :45-47+78.

[5] 朱光亚, 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 2010 (02) :18-22.

[6] 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 2009.

[7] 宋先世.夜郎文化与民族考古[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05) :151-156.

历史的真实探析论文范文第6篇

笔者如何使这一希望成为可能: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是实现这一希望的前提。当前, 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办法, 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在课堂上, 笔者在引导学生的同时, 也接受学生暂时地引导笔者, 来完成教学过程、目标。学生暂时地引导着老师, 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 学生怎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着老师呢?以杜甫《房兵曹胡马》、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体验来解释学生怎么引导着老师。《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这首诗, 本可以从首联讲起, 而且笔者也是这么进行设计的。而当同学们读这首诗时, 感情异常亢奋, 而且不是源于这节语文课, 笔者就抓住这一契机,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笔者连续提问几位同学, 问他们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 让笔者意外的是:第一位同学从尾联讲起, 而且讲得头头是道, 第二位同学从颈联讲起, 讲得也不错, 由于他们是从后往前讲, 笔者就主动接受他们的引导, 也从后往前讲起, 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感觉, 笔者和同学们的情感很好地汇合在一起, 他们还不时地抢白, 当他们把积蓄在心中的感想表达出来以后, 看上去格外地满足, 他们真正活在了课堂教学中, 他们真正是以自己的生命热情投入到了语文课堂上, 此时, 笔者能感觉到, 他们真的和诗歌融合在一起, 他们的感情与笔者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他们不仅积极参与了课堂, 而是超越了积极参与, 他们的生命因语文课而真实地存在着。

学生可以暂时引导课堂, 教师要做的, 是控制住课堂的航向。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前提是每一位同学都对这首诗有好感。如果出现一位同学坦诚地说自己不喜欢其中任何一句, 那么他还会有引导课堂的机会吗?所以, 要考虑怎样在此时控制住课堂的航向。不妨让他说出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首诗, 甚至可以抄写在黑板上, 大家一起欣赏, 让他引导着大家欣赏, 先给他一个引导课堂的机会, 很有可能, 这首诗会引起他们同龄人的共鸣, 如果能引起共鸣, 这也是这堂课的一个有意义的时段, 在这个时段, 我们以学生的思考主题自热而然地进行了课堂拓展, 更重要的还在于, 它是大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时段, 那么, 怎么把这节课控制在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呢?我们知道, 艺术是相通的, 音乐与绘画都有相通之处, 何况诗与诗之间呢!通过思想、艺术技巧、情感、联想、想象、形象, 我们总能给这两首诗架上一座互通的桥梁,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文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 来控制住课堂的, 而且,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已经巧妙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给他们引导课堂的机会, 让他们情感的音符一起跳动着来参与课堂的。

真实的生命存在, 应该能敏感于自然界的变化, 动情于人事的代谢, 黛玉葬花的典型之处, 在于她对生命、身世的敏感, 我们在同情或嘲笑她痴的同时, 不得不认同她的感人之处:她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生命存在。而当前的学生, 太匆忙于学习生活、太匆忙于学校与家之间的往往返返, 他们忽视了自然的变化, 来不及思考人世代谢, 渐渐地失去了生命的真实。我们随处可见, 他们作文中, 对自然的描写, 都不是自己的观察所得, 而是从别人的文字作品中间接得来的, 他们对人世代谢的感悟, 不是个人情感, 而是源于书本的社会性的人类共同情感。语文课要帮助他们的灵魂回家, 让他们成为真实的生命存在。要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 就得从教学现实着手, 可以从捕捉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变化着手。

在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课堂上, 同学们大多体验到静谧、淡远、超脱, 而有一位同学却说, 他体验到的是孤独。如果在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 体验到孤独, 那是对的, 而在《山居秋暝》中, 他这样的感受是误解吗, 抑或是没用心去理解呢?此时, 笔者没有丢下他的感受, 把他遗留在课堂之外, 从而顺着大多同学的思路走下去, 因为笔者捕捉到了他的神情, 格外地严肃且忧伤。就带着试探的口气说:“你为什么能想到孤独呢?在生活中, 你是不是很孤独呀?”让笔者惊讶地是, 这位同学竟然哭出声来, 他在学校也是有玩伴的, 但他仍然是孤独的。当他心情稍稍平静下来, 笔者试着让他说出自己的孤独原因。原来, 他也曾是留守儿童, 现在可谓是留守少年, 多少年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可现在爷爷过世了, 所以他格外的孤独。在生活中, 他不是通过思考明白来解决自己的困惑, 而是通过和玩伴疯狂地玩来掩埋自己的困惑的。当他讲述自己的经历时, 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 他们不是因感动而停止了思考, 而是情感更强烈、思维更活跃了, 因为他们大多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也曾是留守儿童。当他说完自己的故事, 笔者竟然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那么多双眼睛看着笔者, 笔者好像感觉到他们对笔者此时心情的理解, 好像也在告诉笔者:老师, 其实, 你什么都不需要说, 此时, 这位同学引导着大家的思想、大家的感情, 把我们的情感汇集在了一起, 而此时, 笔者要做的, 是用自己的专业素质控制住课堂的航向。笔者怎么把这位孤独的同学调动起来的积极情感, 推动教学呢?其实, 这位同学的故事, 已经调动了同学们对人生、对生命的浅浅思索。《山居秋暝》又何尝不与孤独相关呢?借此契机, 可以把诗歌的思想拓展开来, 让同学们思考人生的理想状态, 生命的真正意义, 让同学们学会面对孤独, 把孤独转化成一股积极进取的力量。通过这样的课堂拓展, 他们会不断强化自己的生命意识, 敏感于生命的律动, 在生活中, 更能成为鲜活的生命体。

而这一效果的实现, 始于捕捉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变化, 然后不惜打断课堂进程, 让这种情感先引领我们去探索新的天地, 而这些竟出乎意料地把大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作为控制课堂航向的教师, 又把这种情感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进行拓展探究, 利用调动起来的情感, 升华了课堂教学效果, 让学生因语文课而更真实的存在, 语文课也因此对学生的生命更有深远意义。

摘要:以尊重并关注学生思考主题, 来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真诚参与, 借助学生思考主题拓展课堂教学, 寻求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生命因语文课而更真实地存在。

上一篇:卷烟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