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

2023-11-27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信作为移动平台最大的门户APP, 以其信息共享方便与用户粘度高等特点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然而微信作为教育手段的同时,也具备了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一体化的新媒介特征,以传播学的视角从信息传播者、教育信息、传播手段、学习者、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微信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为移动端的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播学;微信;微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ARCS;教学目标分类

一、 引言

培养一词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逐步成长的过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抓住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质内涵,才能更好的设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工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描述有如下几种:2012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新华网给出的定义是“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新型职业农民是专门从事现代化农业相关工作的群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与转变不是简单的变化,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即量变积累后的质变,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政府政策、法律的保障以及社会、企业等的扶持,还包括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三个不同特点,一是成为一种独立职业的市场主体、二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职业,三是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等,其实质就是彻底打破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农业生产者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中来。我国人口众多,有效耕地匮乏,农民渴望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转变过程中农民的观念、知识、技能、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培养过程中的难点。目前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尚未大面积形成,仍然处于一个从过渡到逐步壮大的阶段,农民学习者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农业生产与学习时间矛盾突出。2)观念与思想相对封闭,接受新事物较慢。 3)学习者的学历层次不等,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不善于学习与理解系统性知识。4)学习者的年龄差异大,理论学习经历较短,注意力难集中。5)学习者的地域分布较广,组织学习相对困难。6)对农业工作职业化是全新或陌生的事物。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统一集中的面授课、聘请农业专家做技术培训、网络授课等。然而新型职业群体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国家政策保障、政府扶持、引导等外部条件,更重要的就是群体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群体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等方面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对思想观念的改造、对职业精神的培养,这样方能形成由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研究背景

在政府层面, 2012年、2014年中央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写入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视,在实践方面,各省市都出台了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扶持的方案与措施, 2016年山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16-2020)》,自2016年开始在全省整体推进,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初步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新理念、新技能、新觉悟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5年11月,临沂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学院设立。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蔡云凤等《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表明国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北美、西欧、东亚三种较典型模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有政府工程模式、院校培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合作组织模式和推行服务模式。北京市密云社区教育中心的李毅在《试论微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今后的农民教学中运用微课必将是大势所趋,并说明了网络时代在农民群体中推广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其传播方式涵盖了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多种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交、宣传、公众传播等特征,它的“高粘度”、“群体传播”、“易共享”、“泛在”等特征使之在移动端的APP中独占鳌头,兼具了传播、教学、互动为一体的强大工具,使得人们的交际形式、信息传播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使教育方式有了新的途径,与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特点有很高的契合度。利用微信共享微课程等资源进行线上线下(O2O)的宣传、教学、互动为一体的培养方式,能快速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推送实用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及时通过评论等方式互动解答交流相关知识和经验,不受地点、时间和工具的限制,有着其它网络教学模式不能超越的优势,适合农民的职业特点。

因而本文重点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与建构基于微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及其特征。

三、微信传播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要素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将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教学活动传递给学习者,同样具有传统的教育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方式、学习者、学习效果五大要素,但又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1.传播者(教育者)

传统课堂相对单一,教师自己就可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微信传播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教育机构及其教师担当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微信传播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育者也是传播者,传播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微课堂、文本、图片等信息的制作与传输,通过公众号或微信功能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传播者兼具大众传媒与教育者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传授,还有思想宣传、政策解读、行业动态分析等,微信教育传播的教师团队可以是职业规划师、农业市场分析师、农业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人员、微视频主讲、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等若干方面的人员,有别于传统的专职教师。

微信目前可以通过朋友圈、公众平台、微信群、微信好友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在传播方式上属于网络传播,从传播类型上跨越了多种传播模式,因而在这种信息极易扩散的传播模式下,做为微信教育工作者在具有基本教师素养的前提下,同时还要有公共传媒信息“把关人”的素质[6],除具备一定“三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和遵守国家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农业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等。

2.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般来说有关“三农”的教育信息是与农业相关的教育资源与教学设计的综合。在微信传播的教育中,教育信息的范围得到了扩展,除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设计外,还要进行行业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教育信息可以采取“学业+产业”融合的模式进行,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持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为了减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从业间的矛盾,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简单,通过微信的教学活动是“互联网+教育”应用实践,其教育信息应该满足如下特点:

(1)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良好的职业观是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内因与源泉。通过微信传播平台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目标、实现途径,意义等内容进行精准投放。有效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转换观念、提高现代化农业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学习能力,法律意识。

(2)职业规划性指导

微信具有的高粘性可以让学习者方便地共享到职业规划案例与从业相关的指导性学习内容。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承担市场运作带来的红利与风险,对市场进行分析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给出科学评估预测,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规划给出指导意见。

(3)市场导向信息的提供

市场导向是新型职业农民调整种植和产业布局的风向标,微信可以及时传递农业市场变化、职业需求等信息,及时发布农业市场相关信息,根据市场变化指导农民随时调整从事产业的方向,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避免风险,从而保障职业的稳定性。

(4)涉农特色课程的特点

①层次性。从即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生与青少年开始、成人、直至老年人都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对象,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学范围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层次开展,要求教育资源类型的多样化。

②区域性。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种植模式东南西北差异大,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就会由于地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区域开展教学要因地制宜,确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③时效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必须考虑不同季节对农业生产带来变化的因素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小麦种植是春季播种,秋季收割;而华北平原则是秋季播种,下一年初夏收割,考虑针对不同时节农业变化的实际需求进行学习资源的发布。

④专题性。比如进行农业生产、农业加工、互联网+农业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制作。

3.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微信传播途径下的教学设计(传播方式)

传统网络教育常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通过教学活动获取教学反馈。微信是通过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学习工具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点的微型化、碎片化的特性,中间环节的传递与不可见性会导致教与学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取得满意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与学习动机的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通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对教学知识进行分解

泛在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学习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碎片化、微型化。新型职业农民学员的学历程度不一,接受能力不同等现状,要求教育资源与教学要通俗易懂,短而精。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微信结合微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很好的满足了实践性强的农业知识技能的传授。通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层对教学知识进行分解,有利于知识内容的呈现与学习。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点:

1) 通过微课线上学习推进学习者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来说,需要一个学习时间灵活、学习方便、系统性强的教学过程,微信作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一种交流工具,使得这样的需求可以变成现实。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层理论,占用时间最多分量最重的是对基本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系统的学习课程基本知识和理论,视频内容为5-8分钟,既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也能保证农民学员注意力的集中,也便于学生随时学习、随时复习,达到知识有效传播的目标。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原理,在制作微课程时应该对传统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理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课堂的各个阶段分别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从了解农业从业人员学习基础开始,避免教学目标太低或太高,其次教学目标层次要明确,掌握在不同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补充线下活动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分析

线上的微信教学活动结合线下的技术培训与实例操作,更能促进学员对所学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分析与应用,成为保证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采取微信进行微学习时,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准分离状态,教学本身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社会活动,农业活动本身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员的反馈交流,使微课程中所学知识在强化与纠错中不断内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线下活动环节设计对应布鲁姆教学目标分层的中间两个层次即:知识的应用、分析。设计主要考虑微课学习后的技能培养、案例应用与农业相关的实践交流等内容。

农业知识的应用与分析更多的要以农民学员为中心,教师主导的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把职业农民关心的知识通过案例、项目等生动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农民所遇到的从业困难找到解决思路和办法,善于应用,学会分析,应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业中的难题。

(2)基于学习动机下的微信教学路径设计

通过微信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师不能面对面的与学生持续沟通,也不能及时了解调整学生学习与教学的状态,尤其农村学员长期从事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对于理论学习的能力与毅力较弱,因而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尽可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ARCS(ARCS 即Attention,Relevance,Confidence,Satisfaction)教学模型,给出了基于实践的教学路径,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学习动机、了解产生动机的因素,比如学习者是为了实现自己农业现代化的理想、为了学习农业技能产生稳定的收入、为了农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为了掌握更多农业知识而获得职业荣誉感、为了成为新一代农民而受人尊重等不同动机。

通过微信的教学、学员间互动反馈,确定不同的学习动机,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路径,通过满足多样化的信息推送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指导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习者的信息需求利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提高教育的满意度。

4.学习效果评价

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习后的感受、设计方案或者创新作品进行讨论评价,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收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随时交流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所授内容,解答学生疑问,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尽可能避免所授知识与学习需求的脱节。学生在学习后进行职业规划,进入从业、创业阶段,同时又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分享到微信群中,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影响,使得教育过程进入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学员参加的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给出不同终结性的测试,测评结果计入学分银行,做为个人参与农业政策扶持项目、经费补贴的优先考虑条件。

四、微信传播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引导学员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过程中最大障碍是职业观的树立与深化,借助微信高效的传播与共享能力,通过对政策、市场、职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新型技术推广等,影响这个新型职业群体的思想与知识技能的重构,进而引导农民对新型职业观的树立。

2.研究学习动机改进教学模式

需求即动机。通过微信的强互动与沟通能力,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借助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ARCS动机模型等教学理论在微信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应用,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知识固化、死板滞后,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对应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

3.微课程知识呈现方式要直观

农民学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对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解会出现较多困难,关键教学点尽可能通过媒体工具设计的直观形象,通过图片、动手操作等直观的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强化学习实用性是教学的重点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对系统的知识按照布鲁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选取不同的知识切入点开展教学,将教学活动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状态联系起来,以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原则,激发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韩磊,范华.基于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架构研究与实践[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 2013(6).

[3]李天龙 ,李小红.微信传播特征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5]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8).

[6]宁超,谢鸿全,周小波.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当代继续教育,2013(7).

(编辑:郭桂真)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景教是有确切历史记载及证明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曾被基督教判定为“异端”,进而被西方世界所排斥,主要在东方世界传播,因此被称为“亚细亚孤儿”。6世纪时景教率先传入新疆地区,唐代和元代时获得较大的发展,随后在明清时期湮没无闻。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千余年,通过不断与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中国化的基督教——中国景教。景教的中国化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人文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景教;基督教;中国化

1623至1625年间,在陕西西安地区出土了一块唐代碑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中记载:公元635年,景教从大秦(波斯或者叙利亚)传入中国长安,先后受到唐太宗、高宗、玄宗等5位皇帝优渥的礼遇 ,达到了所谓的“寺满百城”兴旺之势。此后,经过各方人士多种求证、探索,我们得知: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它是比较古老的东方派别,早在基督宗教分裂为罗马公教、东正教和新教的之前就存在;它也曾被定为基督教的“异端”。早在6世纪,景教就传入中国新疆地区;7世纪传入中原地区,随即开始传播和发展。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景教也受到了牵连被取缔。宋元时期,景教在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发展。元代,景教随着蒙古贵族再次进入中原,并迅速发展壮大,当时景教与天主教一起被称为“也里可温”,“也里可温”的意思大约是“蒙福的人”“有福缘的人”“信奉上帝的人[1];元亡后,景教也在中原地区逐渐湮没无闻。不过还有余续,北京房山留有明代正统年间景教徒活动的遗迹。[2]

景教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并且对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景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解决了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即中国化问题。宗教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经之途。宗教本土化,不仅是外来宗教对本土文化的适应,而且是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内涵与外延的重塑。[3]本文试将对景教中国化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并辯证地对其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一、实践活动

宗教的本土化,既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共鸣与融入,也是外来宗教向本土文化的主动敞开和自我更新。一种宗教,不管它的发源地在哪里,不管它最初的文化背景如何,既然来到中国,就成为“中国宗教”。所以,宗教的彻底中国化,需要突破原来的文化背景和教义阐释体系,重新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宗教教义体系,建立中国宗教的主体性。[4]景教作为基督宗教的一支,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中国化,逐步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虽然,景教仍然被称为“胡教”,但其实佛教也时常被这样称呼。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至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组成部分。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会在中国也完成了中国化,因此称为中国景教。景教传教使团在历史上翻译经典、建造教堂、度化徒众,曾经“法流十道” “寺满百城”,盛极一时。

(一)翻译经典

景教来华,首先面临着经典翻译的问题。如何将外来宗教经典翻译并加工为与本土思维习惯相适应的本土语言,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5]。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载,当时景教的经典是“二十七部”,这与天主教现在用的新约卷数相符。景教碑文记载唐太宗年间,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 “翻经书殿”和“翻经建寺”,说明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景教经典的翻译,设置了专门的翻经场所,还建立了相应的寺院。

发现于敦煌的《尊经》末尾有段附文,明确标明了景教译经的具体数量:“谨案诸经目录,大秦教经都五百州部并是贝叶梵音。唐太宗皇帝贞观九年,西域大德僧阿罗本届于中夏,并奏上本旨。房玄龄、魏征宣译奏言。后如本教大德僧景净译得卅部,卷余大数具在贝叶皮夹,犹未翻译。”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得知:当时传入的景教经典有530部之多,但翻译成汉文的只有30部。现已发现的景教文典除景教碑以外,还有7篇,它们是《序听迷诗所(诃)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圣通真归法赞》《志玄安乐经》《三威蒙度赞》《尊经》。经学者研究,《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志玄安乐经》四部属经文,《大圣通真归法赞》《三威蒙度赞》《尊经》三部为颂文。[6]故而,唐代景教经典的翻译数量十分有限,因此影响不是很大。

在中国化的演进中,景教经典的翻译受到了当时的佛道儒文化的深刻影响。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首先经文开首“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这些带有唱诗意味的“祝”词,从文体章法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的景教在明显的效仿佛经中的“偈语”及“梵呗”。其次,经文中断续出现的“因缘” “造化” “究竟” “常乐” “受持” “自在”等佛教术语 [7],也从侧面反映出汉地景教在模仿佛教传统。第三, 这件经幢题记中所见“嗣嫡” “孝诚”“庭训” “奠酹”等遣辞用语,亦明显带有汉地儒家意识的色彩。

(二)传教活动

虽然景教传入中国后,其教堂采取了通俗易懂的称呼“寺”,传教士称为“僧”,礼拜活动称为“荐”,但事实上景教的具体活动仍然与佛、道教完全不同。据考古挖掘出及现存的史料可知:景教教士均落发留须,不使奴婢,不积财务。每七日礼拜一次,每日为生者和亡者诵经七次,行礼必向东方,击木为号,行洗礼,敬十字。教士则分“清节达娑”与“白衣景士”二者,前者为常居修院的修士,后为“在俗司铎”。景教的教士可以结婚,这与后世的新教类似。景教常做社会救济和社会慈善活动,给病人医药,给穷人衣物。有些信徒还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做出了很多贡献。

元代,景教的发展更加兴盛。成吉思汗时期,将联姻赐予符合两项条件的蒙古部落:第一曾协助其取得政权最终完成霸业,第二信仰景教。譬如与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联姻的汪古部,就是一个信仰景教的突厥部落。因此,在元代景教徒受到了极大的尊崇,作为皇亲国戚的座上宾,景教徒高超的医学知识受到了元代统治阶级极高的赞誉。许多景教徒被委任为朝廷的高官,在朝廷中开始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景教的活动也受佛教的深刻影响。《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碑记是河南洛阳隋唐故城东郊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唐代景教石刻,从石刻外在器物形制的样式及碑记内容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两方面都可清晰的看到佛教文化的痕迹。这种八面棱柱的经幢结体,即直接仿照了唐代佛教陀罗尼经幢的形制特点。而刊经上端除了“十字架” 图徽明显带有西方基督教装饰理念外,其对称两侧的飞翔天神的刻画,并非沿袭景教旧邦习习常见的带翼“天使” 的模样。其曲折婀娜的身躯及身后腰间凌空飘逸的披帛、裙下流荡的祥云,将这类画面人物刻画得与佛教造像中的“飞天” 极其接近。[8]通过洛阳出土的这件景教石刻文物,其汉字刊刻的经文、幢记,对于一个粟特部族的景教社团来说,不仅透露出他们在语言生活中已与中原汉族文化保持着极大的同一性,而且在潜层信息领域内,实际上折射出当时东来景教教团必然在汉族民众中有意实施弘法行径的史态。

另有,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埋藏唐代景教信徒骨灰的一个瘗穴。它的形制规则同石窟内大量存在的佛教瘗穴相同;穴口处也凿留出佛教瘗穴常见的封堵遗迹,方穴上方雕刻出十字架,亦与佛教瘗穴上方雕凿出佛龛或佛塔的形式相似,这些迹象显示出当时洛阳地佛教的教门仪轨对景教的影响相当深刻。

根据不多的史料我们还可知:唐代武则天时期曾经压迫景教,景教为了度过危机,还为武则天建立了“大周颂德天枢”;元代景教传播的过程中曾与佛教发生冲突,把佛教的寺院变成了景教教堂,引起了纷争;元代景教还与当时来的天主教发生了一些冲突,天主教认为景教是“异端”,曾一时成功说服统治者改变信仰;清代的某天主教传教士还说服了两个“鞑靼人”改信天主教,等等。

二、历史影响

从中国历史来看,景教的传播影响不深,很多过往都淹没在历史中。在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之前,国人甚至不知道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宗教。也不知道元代比较盛行的“也里可温教”就是景教。后来随着敦煌出土的景教经典,新疆内蒙等地景教遗迹的发现等,世人开始抽丝剥茧,逐渐了解道:景教在唐代传入中原,之前曾在西域一些民族中流传,传入中原以后受到唐代5位皇帝的支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总体看来,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景教没有佛教那么成功,它来时已晚,佛教已经深入中国发展了几个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根深蒂固。它也没有向后来传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那样顽强地在中国大地上生存发展壮大。一种宗教的传播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等。景教的传播,在这些方面的条件是略有欠缺的。

(一)历史时机的欠缺

张晓华先生在《从佛教景教传播中国的成与败看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中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在景教传入之前中国的儒释道三学已有高度的發展。中国先哲的思想体系与佛教思想之合流,理论思辩足以和基督教(景教)思想相媲美,因而不需要对它们的学说进行调整或填充,此时中国文化的传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各个方面,它是吸取外来文化的母体。与景教风貌极不相同的中国文化,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景教文化及它的具体发展方向。当时社会繁荣而开放,虽然思想界也显示多元共容的文化格局,但这其中为主的只有儒、释、道三家。它们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舞台充当主角,当势力弱小的景教进入中土时,已经没有插足这一事局、并向社会施加重要影响的机会,它能做的只有侧身三教其间左右依傍,作为一个观众注视着三家在唐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各显神通了。

(二)政治经济、背景的缺乏

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的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传入中国,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我国现在主要有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属于基督宗教,占了其中之二,并有重要地位。近现代时期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社会政治变迁之后,仍然稳固存在和发展起来,这与其强大的政治经济背景分不开的。而景教的传入,则完全没有这些强大的势力支撑,所以影响不大,这是可以想见的。

近现代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时期,国家受到各种侵略,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困苦,对自己的文化就没有汉唐时的自信感。而国门打开之后,人们的眼界开阔起来,发现了除传统儒释道以外还有其他东方文明及西方文明。并且,近现代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信仰基督宗教能带来的政治庇护、经济文化支持等确实具有很大吸引力。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各派盖教堂、办医院、办学校教育、收养婴儿等,做了很多现代意义的活动,对于基督宗教的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基督宗教才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发展起来。

而景教则不具有上面的条件。景教面临的是强大而自信的盛唐帝国及根深蒂固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景教没有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实力与之相匹配。景教徒未曾享有国教特权,他们必须从事各种职业以谋取自给自立,这样集商业传统、工艺技巧于一身的景教徒便很快成为成功的商业社团。景教士可以经商,商人也可任圣职,传教和经商并行不悖。景教教会的兴衰几乎与东西商路的兴衰紧密相关。14世纪末,兴起于撒马尔罕的察合台汗国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占领了景教的各传教地区,景教随之而衰落。

三、真信与世俗之辩

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西安、洛阳、辽西、辽东、北京、扬州、镇江、泉州等地区都留下了遗迹。虽然在唐代和元代曾经烜赫一时,但终究在中国历史上湮灭无闻。一些人认为景教的灭亡因为它脱离了宗教的范畴,变得世俗化,因为没有强大的宗教精神的支撑而消亡。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偏颇,从我们能见的史料记载来看,景教传教使团的传教活动也是非常虔诚的。

比如,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代有位著名的景教徒伊斯,他在朝廷任军事上的高职,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做了很多贡献;他性情温和,睿智博学,虔诚奉行景教;他得到肃宗皇帝的重用,但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施舍衣物给贫穷者,施舍医药给病者,施舍棺木给死者,等等。可见,这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景教信徒,所作所为也堪称基督徒的楷模。又如,根据《元至顺镇江志·大兴国寺记》载:元代有个著名的景教教徒在镇江及其附近建立了7座景教教堂;附近还建立了景教徒公墓;当时政府还赏赐了土地作为教堂的产业;兴建教堂的人为了一心修建,辞官不做,避免扰民。这也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的活动。

虽然景教经典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本土化、中国化的变迁,在传播过程中采取了中国本土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但在本质上景教就是基督宗教的一支,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与教义。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知道:景教信仰阿罗诃(上帝),接受三位一体,信仰教主弥施诃(弥赛亚),接受耶稣道成肉身,从童贞女诞生,信耶稣复活升天,等等。一般说来景教传播的是古老的基督宗教信仰。

当然,历史上,聂斯托利派曾被罗马教廷亚历山大学派定为“异端”,他们自己也承认脱离罗马教廷;但是,景教并没有脱离基督宗教。只能说是教派不同,传播方式有差异。按照西方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者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景教传播的基督信仰是毋庸置疑的。

1539年,马丁·路德曾经为聂斯托利本人辩解,他认为许多人对聂斯托利的神学立场有误解,聂斯托利不是异端。1895年,在叙利亚发现了聂斯托利被放逐后写的辩护书,从内容上看,他的观点比较正统,与当时大公教会对他的指责不同。1994年,天主教教宗与东方亚述教会签署声明,放弃对聂斯托利“异端”的裁定。总体说来,景教不是基督宗教的异端,他们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上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提升其国际传播力是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外界了解国内高校的重要渠道,校园媒体可从树立国际传播意识,明确定位和目标,不断创新传播策略等方面着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关键词:传播力;媒体;高校;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使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提升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现状,从分析高校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入手,提出了校园媒体在提升高校国际传播力中的相应策略。

国内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现状

国内不少高校响应号召、走出国门,已经开始了海外办学模式的探索。目前,已经正式招生的有老挝苏州大学(201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16),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2015),浙江大学—帝国理工联合学院(2013),同济大学弗洛伦萨校区(2014),北京语言大学日本分校(2015)等。然而,根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杂志于2015年9月30日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2015-2016年”TOP800榜单显示:中国内地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高校入围榜单前100名,分别位列第42名和第47名。对比近三年的数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水平排名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对于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2015)》显示:国内“211工程”院校的海外网络传播力,不仅和世界知名大学相差甚远,即使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知名高校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2]。笔者认为,高校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高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其校园媒体要树立国际传播意识,明确国际传播的定位和目标,并且在方法与策略上不断创新。

树立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意识

高校媒体,不仅包括以校报、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且还包括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主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国内高校的新闻宣传意识近年来有所增强,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社交媒体,并积极探索学校官方网站、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融合创新。但与此同时,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仍处于自发和被动的状态。中国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当务之急是将树立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2]。

在国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国际传播已成为一項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不断强化大局意识,阐释好中国高校的故事、高等教育人群的中国梦,反映当代中国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中国青年精英群体,塑造良好形象[3]。中西方在新闻传播上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所以高校媒体要按照国际传播规律,将我国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传播出去,让国际社会了解我国高校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使得西方国家听到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声音。

明确高校的国际传播定位和目标

一所高校清晰的国际传播定位和目标,是其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基石,也是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保证。校园媒体应服务于高校的国际传播定位和目标,主要从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阐释好中国高校的故事,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一要彰显中国高校在各学科领域所作出的积极探索与贡献,凸显其学科优势及服务社会的实力。中国科研的学术影响力与投入产出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媒体应加大对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的报道力度,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根据笔者前期针对高校校园网中英文主页新闻报道选题的调研,教学科研类选题的比重正在加大,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均有超过20%的教学科研类选题报道,足见高校对学术影响力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要以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目的。高校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窗口,其国际传播要充分体现在国际交流中所承担的文化输出功能,重点包括汉语教学和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通过校园媒体的传播,展现高校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作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海外办学、孔子学院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展现高校在化解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片面化的理解等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尝试;展现高校在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提升高校媒体国际传播力的策略分析

高校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播内容的文化融合度不高等。当前,要提升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亟须构建大传播的格局,要从数量、速度、覆盖面和影响效果等多方面着手。

一是拓展传播渠道和载体。加强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校园媒体进行国际化传播,而且还要善于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国际化的平台,紧跟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潮流,多方位发声。国内高校的国际传播现阶段主要依托的载体包括宣传画册、宣传片海外版以及学校主页的英文版(少数高校有多语种版本)等。据笔者了解,由于领导层缺乏足够重视,人员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现有的高校海外宣传品往往难以达到国际传播的要求。例如:高校的英文主页作为国际传播的首要阵地,近年来海外访问量呈现上升趋势。从提升传播能力的角度,高校的英文主页应从内容上加强高校英文主页的新闻筛选和推介,从功能上完善相关服务模块,使外国受众方便了解学校招聘、招生信息等[4]。

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手段,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成为潮流。高校媒体要善于拓展传播载体,进行渠道创新。在国内主流媒体努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要充分与主流媒体的海外平台开展合作,主动与《中国日报》教育版、新浪网教育版、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环球时报》等海外版建立联系,争取报道版面。

随着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国内高校也可以考虑利用海外网络传播平台。根据《中国高校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2015)》[2],我国“211工程”院校的Google新闻搜索量小、维基百科普及量高但编辑量低、Twitter账号和Facebook账号均无官方认证、Instagram使用程度低。笔者建议高校在重视国内新媒体宣传团队建设的同时,也可以针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国外主要社交媒体建立专门团队进行官方运营。高校媒体应该将社交媒体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把国际传播作为塑造学校国际形象、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作来推进。

二是挖掘核心竞争力。加强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国际传播目标相结合。传播内容上要整合、挖掘学校在国际化办学上的核心竞争优势,包括学科优势、语言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等。传播学科优势,要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及社会服务的成果,重点突出学校在科研国际化方面的成绩,如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情况、国际合作项目或国际会议的发表论文等方面的成绩。国内某些“211工程”院校的英文主页,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均在学校英文主页的重点视觉区域刊登了该校科研人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展现了其在学科上的科研优势。

传播文化优势:一方面,在于展现学校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如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文化交流以及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等;另一方面,则是展现中国高校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提升学校的辨識度十分关键。而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品牌[5],则需要高校国际传播的内容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可以体现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如国外的学生来中国高校学习及国外的教师来中国高校任教等,重点突出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教学理念上的国际化。

三是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国内高校的新闻宣传受行政化影响,表达方式上常常出现权威话语,而由于西方受众完全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往往无法理解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译的新闻报道。这就需要高校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上,首先进行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使用西方受众的文化背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来传播内容,要将严谨、正式、规范的权威话语转化成鲜活、简明的故事话语,做好中文文本的话语转换[6]。

加强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实现传播内容“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学会“讲故事”,通过动人的“高校故事”,承载理念、传递魅力、塑造品牌、感动世界,立体化地打造我国高校的国际形象。除了“学会讲故事”,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在议题设置上也要更贴近师生。清华大学的英文主页每天一期的专题报道形式,内容涉及教学科研、校园人物、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让国外受众能更全面地了解清华校园里发生的大小事。笔者认为其经验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高校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国内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现状,论证了以上观点,并从树立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意识、明确国际传播的定位和目标以及提升高校媒体国际传播力的相关策略等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分解研究。但由于目前这一课题仍停留在理念讨论阶段,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实例,尚无法对提升国内高校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的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更具借鉴意义的策略建议。希望有更多国内学者和高校新闻工作从业人员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相关案例。

本文系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传播力建设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WXJCXCB2016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韩双淼,钟周.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一项战略地图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2):10-16.

[2] 方增泉,梁爽,郑伟,等.中国高校海外网络平台构建与传播现状分析(下)—以中国211高校Google、Facebook、Instagram传播平台为例[J].对外传播,2016(2):59-62.

[3] 新华网.刘奇葆:努力拓展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新空间[EB/OL]. [2015-12-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3/c_1117444814.html.

[4] 崔琬茹.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5] 钱毓芳,殷志平.习近平话语创新实践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10):36-42.

[6] 衣永刚.高校外文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5(5):76-80.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数字化、互动方式多样、个体化的特征,并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针对新媒体传播新闻方式对新闻概念更新、新闻审核工作以及记者专业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体关系;新闻传播;

随着以网络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新闻传播的主客体提供了紧密沟通与交流的便捷通道,也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受众。如今,制造新闻的主体与接受新闻的受众都已经从传统媒体中划定的清晰界线中走了出来,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或客体发挥作用,这种新闻传播主客体上的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也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结合传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新闻传播未来发展,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中的热点课题。

1. 新媒体时代主要特征

1.1 互联网数字化

数字科技高速发展,不但带来了现代科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高度数字化,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数字型社会中,我们所熟知的新闻事件,几乎都是互联网新闻媒体传播平台发布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互联网数字化是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原本就是社会性动物,互联网数字化为我们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更广泛地社交圈,而且互联网匿名特性也很好地保护了所有用户的隐私,深处互联网数字化福利中的所有人都更加关注新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媒体,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言,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具人性化和符合人们的喜好与内在需求。

1.2 互动方式多样

在过去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受到接收、阅读不方便,缺少受众评价反馈信息以及覆盖面相对狭小的限制,导致了传统新闻传播范围小,影响力不足,新闻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提供的新闻传播方式中,新闻传播媒体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使制造和传播新聞的主体可以通过平台与新闻传播客体进行亲密互动,双方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各自的评价与看法,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1.3 个体化趋势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更加注重个体需求与个性化。新闻通过纸质媒介传播并没有甄别读者的差异性,对于有着不同需求的人来说,报纸上的新闻大多是对自己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的“无用新闻”。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收集和分析每个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个性化特征,形成针对个体的新闻推荐方案,上传新闻的人可以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投放板块,读者则可以在另一端自有选择板块内容,无论是新闻制作者还是阅读者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小对无效新闻内容的获取,提高新闻获取效率。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客体能都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与板块,个体化趋势的形成也是未来新媒体新闻传播不可逆的一大特征。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

近代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传播方式里的新闻传播者与读者受众关系基本处于固化状态,新闻传播者基本上掌握了主动权,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两者各自独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不再是一种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人群,普通的读者也能够掌握主动权,传播者与读者的关系由对立变成了统一,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不断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2.1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关系变迁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中,推动新闻活动开展的主要推力就是社会分工与工作事业性质,新闻的发现与及时进行文字编写转述,依靠的都是一群受过新闻媒体学专业训练的职业新闻传播者,普通人缺少专业文字功底,几乎难以编写出能通过新闻刊物审核的省市新闻,这也就导致了非新闻相关专业人士几乎无法胜任传统新闻传播者的角色,两者也就几乎不存在互换角色的可能,这也就形成了传统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对立状态。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媒介由报纸变成了如今遍布整个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软件,人们只需要轻触即可完成新闻的阅读与评论过程,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闻的发布不再强调专业人士的参与,而是为了符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鼓励普通人通过通俗易懂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推广与传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对立关系,逐渐变迁至如今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相统一的关系,大家已经几乎不再关注传统媒体的单向主导传播方式。在对当代新闻阅读者的获取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进行网上冲浪的方式接受到最近发生的新闻,这种变化完全改变了传播者、受众的关系,也证实了两者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2.2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拥有平等话语权

传统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者以从业者的角度为新闻集团服务,所筛选与编写的新闻文稿往往是站在符合公司及少数人利益的角度出发,绝对不会触碰红线,除了国家权威新闻媒体以外,读者与受众们只能洗耳恭听,难免会收到一些假新闻的影响。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由传统纸质媒体垄断的新闻市场,并且无论是新闻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按照各自的想法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当中,互换角色并交流想法,而且为了契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平台也会采纳能引起共鸣的新闻素材,这个过程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对话的平等性。

2.3 新闻受众的话语权增强

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的传播与推广依赖的是广大的群众基础,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新闻阅读方式,而且也带来了更为剧烈的同业竞争,新闻的传播只要不触犯法律与道德底线,几乎没有门槛限制,这就导致所有互联网中的新闻媒体平台会极为重视新闻阅读量与评论区的留言板块,新闻受众的阅读感受以及建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以及新闻素材类型的选取,所以说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2.4 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不受重视,新媒体特有的没有专业限制的传播方式,吸引了所有群体的关注,有各种其他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者以自己的方式去发掘及制造新闻,博取广大群众的共同关注,新闻工作者们共同开发新媒体的功能,并发展出了一批以直播生活新闻、热点新闻解读以及利用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新闻传播者,生活中新闻传播者的影响无处不在,甚至推动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常态化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脱离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方式自成一派,新闻传播主体依据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传播时,也附带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与强大生命力,从根本上优化了新闻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多样化发展。

3.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的影响

3.1 更新新闻传播理念

首先,重新赋予了新闻新的定义。新闻专业中传统新闻理论对新闻定义非常复杂,即要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的明显特征,还需要具有可传播性与价值显化性。新闻的传播本质与发布公告是相类似的,但是传统新闻传播较为格式化并有一定专业性。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新闻本体内涵,既能够附带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的主观评价,而且新闻的互动性更为强烈,一段社会性新闻往往会激发人们的讨论,不仅能实时发布新闻消息,而且从长期来看,也能帮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综合别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的看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像是社交网络的一种沟通与交流而不是单向的挑选与接受,使得新闻圈子用了小众、社群化的相关特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观与公开透明。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保守与刻板固化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激发公众的意识觉醒。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传统的传播会避免掉对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讨论,导致大众对于新闻的敏感度降低,新闻意识也会减弱,现实中面对新闻事件的发生,社会群体中就会出现沉默螺旋效应。而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交流与讨论,避免了大媒体平台控制舆论走向等问题,同时,网络传播方式中如果发生有掌控“多数意见”的评论发生影响到新闻发布者时,新闻发布者可以采取各种对应的措施来减轻群众的舆论压力,弱化新闻理论。

3.2 对新闻审核工作的影响

在很长的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活动中,负责新闻发布的审核工作都是媒体平台的工作人员或专业负责人、编辑等进行过程管控,至于新闻内容也全部由他们的主观评价进行取舍,新闻读者与受众们所看到的新闻内容与感想,很多时候都具有一定的被动属性。新媒体传播方式则彻底颠覆了这一过程,读者与受众的踊跃参与,使得新闻的内容与传播途径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从侧面来说更具理性与客观性。新媒体传播方式中,由于传播途径的巨变,猛烈的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格局,新闻读者更能够亲自参与到新闻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决定内容走向与传播方式,受众逐渐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充当了主角。以往仅凭一些以专业鉴定新闻内容为职业的审核工作者决定新闻内容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可见,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让新闻审核工作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新老媒体转换过程中,受到新闻传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化,一定程度上也为新闻审定提升了难度级别,倒逼受众强化新闻审定能力。一部分人认为当前新闻的传播依靠的仅仅只有网络新闻平台的发布功能,新闻审定人的作用可以忽略,事实上,互联网新媒体中包含了数据与信息量十分巨大,信息繁杂,处理非常繁琐,这不仅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新闻信息时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还要求能将复杂信息统筹整合运用的技能,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应的新媒体平台负责审核专业人士,更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关系变迁还增大了新闻审核工作的难度,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主体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终端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的应用与普及,让所有人都有机会第一时间发掘或者转发身边的新闻事件,一些人为了吸引其他网民的关注,可能会制作故弄玄虚的内容传播谣言,这也导致新闻审核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及时与便利性,会迅速的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新浪、微信、QQ等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每日平均发布上千条新闻,群众基础条件加速新闻的广布,这时新闻审核人员的工作更突显出极端重要性。最后,由于互联网更新迭代十分迅速,导致现如今我国仍未有正式法律条文约束互联网新媒体新闻的传播,导致新闻内容审定的重任更多的压到了新闻审核专业人士身上。

3.3 对媒体记者的影响

传统媒体传播新闻过程中,记者承担了新闻现场的转述工作,与传统新闻定义所述类似的是,记者主要是用写实的方式对现场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报道,同样缺失了与受众互动的环节,缺少批判与继承,也就避免不了传统媒体记者进行垄断型新闻的报道,然而新媒体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在现场以口语化、聊天的方式进行报道的非媒体人,他们主要以短消息传播资讯,内容上也没有严格按照新闻写作要求描述,却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这就需要媒体记者更加深入尋常百姓生活中,以贴近群众的范式来提升自身能力。

3.4 对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的督导作用

当前新媒体时代为主流的背景条件之下,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行为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而互联网透明度也让监管平台能够迅速响应并督导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的稳定运行,降低网络新闻传播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同时能及时补救新闻传送事故。例如,近期新疆棉花事件,国外编造涉疆涉独的虚假新闻信息,发布在国外主流媒体平台上,国内网民义愤填膺,有理有据地回击国外不良信,外交部也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对国外舆论进行回应,最后迫使国外发布假新闻的主流媒体平台公开道歉,说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能够督导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确保新闻的准确性。

4. 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关系的变迁,逐渐消除了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线,极大地影响到了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审定工作、媒体记者业务能力等方面,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变迁带来的深度影响,从而助推新闻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李发.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90-190.

[2]陈勤.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44.

[3]肖琳婕.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8):216-216.

作者简介:董素青,河北保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电视和新媒体研究。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网络新闻传播途径得以开辟与发展,其相较于传统新闻传播途径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优势,即网络信息海量性、网络新闻时效性以及交互性等,这不仅有效满足了当前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有效地推动了新闻媒体的发展。然而,网络新闻的发展也使得舆论得以出现,其出现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国家社会安定与和谐。因此,需要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与管理,由此保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进而促进国内网络新闻传播途径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管理方法;实施途径

本文主要对当前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与优势进行叙述,并且结合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现状而探讨加强引导舆论的必要性与意义,从而针对这些舆论现象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与建议,由此保障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基本需求,赢得相对较高的点击率,进一步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其优势

网络新闻传播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媒介而实现的,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而言,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项特点及优势,现本文将这些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一)基于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使得整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相较于传统新闻的传播速度而言,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明显更快了;同时,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传播的广度也更加广泛了。

(二)网络新闻传播融合了大量媒体的优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了大量媒体的优势,例如:广播、报刊以及电视等媒体传播形式,并且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身的生动性以及直观性,例如:声音、文字、视频、图像以及动画等,从而使得整个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生动性以及直观性,由此为广大网络新闻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大大提高了新闻内容的说服力以及感染力。

(三)网络新闻信息海量化。传统的新闻传播受限于版面的报纸,而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不受限于版面,并且其庞大的信息内容不受到节目容量以及播出时段等方面的限制,从而使得广大网络新闻观众随时随地来对其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与浏览。

(四)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新闻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已不能够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而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传播途径得以产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而且其较强的交互性是传统新闻传播途径所无法比拟的,由此满足了广大新闻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赢得了其对网络新闻的青睐。新闻观众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将自身的观点与建议传达给媒体方,使得媒体方能够借鉴他们的观点,从而使得新闻观众在互动的过程中满足其基本需求。

(五)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网络新闻诞生于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其借助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即可对其自身新闻信息进行制作与传播,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除此之外,网络新闻还有效省去了排版的印刷与拍摄的制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闻制作与传播速度,由此提升了整体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相应地,网络新闻的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

(六)网络新闻设置的超链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从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来看,其所设置的超链接是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超链接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使得观众能够根据自身的阅读、浏览喜好而选择超链接,由此为其提供富有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其基本需求。

二、加强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般情况下,网络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形成舆论,往往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组织者与反映者,其对舆论有着引导的作用。在传统的新闻媒体活动中,由于其新闻传播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往往能够引起舆论的高度重视,并且将舆论作为重点强调内容。因此,在当今的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舆论的引导依然作为重点强调内容。本文将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叙述:

(一)有利于控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不良言论。根据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特点来看,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观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明显提升,使得新闻传播方的主导性逐渐减弱,以至于观众渐渐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中,即其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评论,甚至发布新闻;同时,还可以与其他人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与交流,正是因为网络交流的身份具有虚拟性,以至于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逐渐缺失,致使一些不良言论肆意传播。

(二)有利于引导观众掌握正确的网络新闻信息。虽然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海量,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观众对新闻信息的传播真实性以及可信性逐渐下降。根据相关调查报道了解到,不少网络媒体为吸引大量的观众,则不惜代价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大肆渲染,甚至将道听途说的信息也发布于网络,以至于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最终使得虚假新闻信息对观众产生误导,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新闻海量信息的传播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相应地,对观众的选择方向也带来了考验。

(三)有利于国内社会安定与和谐。当国家的经济繁荣昌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国力强盛,则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的广度将会随之增加,网络新闻传播也将迅速地国际化,而这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国民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但是其也会被国际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想利用,从而进行“西化”、“分化”、“反华”的宣传,最终不利于国内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三、加强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相关有效途径以及建议

(一)完善与健全立法。通过完善与健全立法来对正确引导舆论方进行保护,并且对网络新闻传播信息内容进行限定。正确引导公民在享受知情权的同时,还需要遵守保密法规,履行其保护国家秘密与公民秘密的义务。另外,相关法律部分需要加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传播法,并且对网络舆论的行为性质以及责任认定进行明确规定,必要时可以实施网络实名制度,针对其中违规的责任人进行依法追究,从而使得网络谣言在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保证网络新闻信息点传播的安全性,保证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二)增强网络新闻信息发布者的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其职业道德。由于网络新闻信息发布者大多数是以年轻人为主,其相应地缺乏严格的新闻基础理论的训练,缺失信息真实性的意识,最终导致不良言论肆意发展。因此,需要针对网络新闻信息发布者进行加强网络新闻信息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并且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职业道德的水平由此得到提升,进而为网络新闻信息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新闻审稿制度。由于我国国内网络新闻信息的发布缺少审稿环节,以至于新闻信息的制作流程随意,加上一些网络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组缺乏一定的责任心,盲目地争抢发稿时间,对所要发表的新闻信息没有进行严格审稿与校对就开始发稿,最终导致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大大下降。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新闻审稿制度,并且严格贯彻与实施审稿措施与审稿制度,从新闻制作过程中避免产生虚假类新闻,从源头上确保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获得他们的信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其优势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加强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本文还针对社会舆论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对策以及建议,从而正确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舆论,大大提高网络新闻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以获得广大网络新闻信息观众的信赖与支持。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新闻舆论引导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中珍,高鲁青,丁帅,李娟娟.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科技期刊出版的探讨[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13.

2. 陈可.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分析[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12.

3. 薛英军,李霄鹏.流式媒体技术及其在电视台的应用实践[A].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1.

4.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

5.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

6. 朱理.在控制与自由之间达致创新——读莱斯格教授的《思想的未来——网络社会中公共资源的命运》[J].北大法律评论,2012(05).

7.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儿童读物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在5G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其更是为新闻媒体发展提供了契机,媒体融合成为了行业发展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严雪: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 新闻编辑, 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5G技术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契机,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在5G技术发展下,在传播路径和形式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5G技术具有设备连接性强、延时性低、耗能量低以及传输效率高等优势,其能够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率,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以5G技术为支撑,加速拓展融合传播的新路径和新渠道,发挥电视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满足当代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 5G技术概述

5G技术指第五代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属于蜂窝移动技术,基于4G技术而不断完善和丰富。5G技术与4G技术相比较,在传输速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实验测试表明,5G技术的传输速率为4G技术的100倍,5G技术的响应速度更快,在服务范围方面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成为了通信时代的引领技术。同时,5G技术还具有设备接入便捷、安全性高、储存空间大、运营成本低等优势,为电视节目的融合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 5G技术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带来的影响

2.1 消极影响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电视新闻节目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在移动网路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新闻节目已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更多的受众更加倾向于使用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电视新闻的阻碍和压力更大,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取生存与发展,则需要改变以往节目的原有形态,传统发展模式逐渐废弃。在5G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的智能设备不断更新,尤其是5G智能手机,其价格也不断降低,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更加便捷,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例如央视主打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其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播出,各个地方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都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转播该节目,促使《新闻联播》节目可以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但是在5G技术的支撑下,公众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利用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观看新闻节目,可以实现特定软件、特定终端以及特定时间收看,为电视新闻带来巨大生存压力。同时,在5G时代下,各种新闻节目层出不穷,节目与节目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竞争尤为激烈,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公信力,但是面对互联网技术,一些新媒体大量涌现,其在互动性、娱乐性、多元化方面都更胜一筹,电视新闻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创作理念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2 积极影响

5G时代的来临对受众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带来了巨大便捷,其主要体现在智能网络和智能手机等方面,公眾只需要具备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节目收看,不受地点和时间的制约。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方面也呈现多元化,互联网成为其传播的重要方式,相比较新媒体新闻,电视新闻无论在内容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占据一定优势,以5G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平台,可以扩大新闻节目在社会和公众心中的影响力,促使电视新闻具有功能性、及时性以及多元化特征,满足当代受众的收看需求。5G移动网络与4G移动网络存在本质区别,其信号接受能力更强,画面也更加清晰、信号更加稳定,用户可以利用5G网络完成高质量的节目收看,提升电视新闻在互联网传播中的质量。同时,在5G时代下,更多的智能终端不断涌现,例如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以及智能手机等,受众可随意使用终端设备完成节目收看,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节目基于互联网特点开展节目创新,促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受众生活,满足其精神诉求。

3. 基于5G技术下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路径分析

3.1 赋予内容智能化特征

基于5G技术下的新闻节目,要在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坚持和秉承“内容为王”的制作原则,根据受众需求和时代发展,制作出传播社会正能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文化产品。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重要节目代表,其具有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和价值,在开展新闻传播中,不仅要将真实的新闻事件还原给受众,还要加强价值观念的引导,体现节目的权威性和引导性,并且积极探索优质而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树立新闻节目的社会地位和权威价值,进而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5G技术具有传输效率高、安全性强、容量大以及兼容性强等特点,通过5G技术可以为新闻节目有效传播提供广阔空间,进而提升节目制作效率和质量,帮助从业人员快速的获取新闻信息和新闻线索。例如在发生新闻事件后,通过5G技术可以快速掌握事件进程,并且利用5G技术开展跟踪报道,在提升新闻节目时效性的同时,还可以及时更新获取的新闻信息,将主流价值观渗透到节目中,进而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3.2 突破以往的技术壁垒

5G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乡村和城市的距离,更加便于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视新闻节目要应用5G技术中,为了避免单一技術的局限性,要注重合理应用其他配套技术,例如AI技术,将其引入到节目中可以为受众呈现不同的画面,带给其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AI技术还可以将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素材有机融合,利用合理的融合加工和整合编辑,进而提升新闻形式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突破以往的技术壁垒。

3.3 新闻传播路途多元化

5G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升节目直播的清晰度和高效性,拉近受众和媒体之间的距离,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收看需求。同时,5G技术所具备的延时性低和传播效率高的优势,也为电视新闻进行传播渠道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电视直播、短视频、移动直播成为了传播主流,受众可以结合自身需求以及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各种收看方式,实现新闻传播路径多元化。首先,电视直播作为新闻节目最传统、最主要以及最常见的传播路径,在5G技术的支撑下,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完成节目收看,在清晰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可以带给受众更好的收看体验;其次,5G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直播提供了可能,其可以满足各种高清信号的直播,甚至能够以多角度、多屏播放的方式,满足节目传播的需求,例如在2019年国庆节,我国举办了盛大的建国70周年庆,在整个节目直播过程中,其在现场画面传递中应用了5G技术,用户可以用各种终端完成节目收看,节目延时性较低,流畅度更高;最后,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当代受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式,5G技术的诞生,更是为短视频制作和传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新闻节目通过短视频进行传播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新闻从业者利用短视频,可以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符合当代受众的阅读需求,同时,在新闻报道加工中,从业者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信息加工,不需要使用复杂设备,将短视频上传到指定平台,用户可结合个人兴趣自主观看。

3.4 应用VR、AR技术

在5G技术的支撑下,VR和AR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和快速普及,在以往受到通信技术的制约和影响,数据加载速度较慢,基于接收终端的多样性,导致VR和AR技术难以全面普及和推广,即使用户在使用相关技术中,也存在体验感差等问题,5G技术可以充分满足用户使用VR技术的需求,画面清晰度和观看体验良好,在长久观看下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在电视新闻制作和传播中,要发挥5G技术的优势,积极引入VR和AR技术,满足当代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在70周年庆阅兵仪式上,在传播新闻节目中就采用了VR技术,将报告致敬、吹奏号角以及标兵就位等环节,清晰以及直观的展示给受众,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那一刻,阅兵队伍向着我们迎面走来,整个画面精致而华美,带给受众以良好的观看体验。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中,从业者要立足于5G技术的优势,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发挥第二屏效应,强化节目的体验感和感染力。

3.5 体现节目平台性特点

5G技术为各个领域的融合提供契机,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领域在5G技术的牵引下开始尝试融合,因此,基于5G技术的这一特点,电视新闻节目也要迎合当代受众的精神需求,尝试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创新,促使画面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新闻节目制作中,从业者通过大数据技术发现近期受众关注的焦点以及热点问题,进而进行新闻内容制作,可以确保新闻节目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又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节目制作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内容的播出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预估,帮助从业者发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调整。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5G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和传播也要突破以往的固化模式,迎合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进行大胆创新,提升节目制作质量以及传播效率,将5G技术作为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发挥新闻节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为当代受众提供优质的精神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倩.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0(02):79-81.

[2]侯金金.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J].科技传播,2020,12(01):61-62.

[3]吴信训.5G时代仍然至关重要的电视新闻[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03):133-142.

[4]张勇.技术创新潮流下电视媒体融合的探索与未来[J].中国有线电视,2019(07):763-765.

[5]杨建民.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创新与发展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0):94-95.

[6]谯金苗,漆亚林.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J].电视研究,2019(06):4-6+10.

[7]延文章.浅谈5G技术在电视4K直播中的应用[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11):55-58.

上一篇:城市林业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载波卫星通信论文范文